传销的历史
直销的起源与发展史

无限极首位首席业务总监刘莉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学会判断,看未来就一定要看历史,历史看得越久远,对未来的判断就越准确。
”看了下面这篇关于直销发展史的文章,你就会明白直销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乃至今后中国的主流营销模式,从而更加坚定从事直销事业的理想和信念。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无论他人怎样指手划脚,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了解直销的起源及发展史,这可追遡到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的推广,商品产量大量增加。
导致市场厂品供大于求,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堆积如山的商品销售不出,生产相对过剩,市场一片萧条。
这种状况,迫使西方企业界和理论界发明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缓解堆积如山的商品库存,重创经济的发展。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人类第一次尝到了原子弹的威力。
很多人不敢置信,相当于几万吨的硝化炸药威力的原子弹燃料只有几十斤重。
此现象引起了美国的麦格尔和卡思尔佰里的关注,他们设想如果将原子弹裂变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运用于营销流通渠道中,不是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应吗?连锁反应也即是几何倍增原理--乘法法则。
便如某公司向4000名顾客宣传产品,若采取一对一问答式介绍,每人10分钟,共需40000分钟(666个小时)。
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需要83天完成。
但若采用倍增原理,假如先向8人宣传,然后这8人每人各自再向8个人宣传,到第四代时即超过4000人。
只用了(8人×10分钟)+(8人×10分钟)+(8人×10分钟)+(8人×10分钟)=320分钟(近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足足提高了125倍(40000分钟÷320分钟)。
其实,采用几何倍增的概念,在组织之内达到成员,或传递信息的目的与做法的理念,事实上早已存在有几个世纪了。
自罗马帝国时代以来,军队为了建立起一种能够确保对广大的军队成员进行扩展及军中交流的等级结构,就采用了类似的组织形式。
中国传销到直销20年发展史

[编前语]古今相交汇,上下两千年。
一九九零年,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程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传销。
二十四年轮回,在传销与直销的演绎下,形成了今日的中国直销。
预知未来直销,还看昨日直与传。
纵观中国直销的发展历程,从传销初入中国,政府一刀切,直销法规的制定、直销发展步入正轨的几个时间节点,可以将中国直销历史划分为4大阶段。
第一阶段:前直销时代;第二阶段:传直销转型阶段;第三阶段:新直销时代;第四阶段:新直销黄金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直销时代-传销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1998.4.21)(一)萌芽期(1990-1993年)20世纪80年代直销在美国兴起,80年代末日本一家卖磁性保健床垫的Japan Life公司未经任何官方的经营许“偷渡”中国开展传销业务,标志着传销或者直销在中国开始萌芽。
在英文中,“直销”和“传销”是同一个词:“Direct Selling”,它是指一种由传销公司通过经销商以面对面(face-to-face)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模式。
在这段初入中国截至1998年的时间里,“传销”作为中性名词,仅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
1990年3月22日,美国雅芳广州公司成立,标志着国际传销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
随后沿海各大城市传销公司蜂拥而至,以广州、广西两省为最盛,如深圳世点电脑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斯汀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雅婷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广州仙妮蕾德(广州)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纽蔓氏之家等。
1992年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所销售产品包括乐新多用途浓缩清洁剂、碟新浓缩洗洁精、透丽浓缩玻璃清洁剂、丝白洗衣液和速洁浓缩去渍剂。
而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按美国安利规定,产品实行“无因全款退货”,不管任何原因,如果顾客在使用后感到不满意,哪怕一瓶沐浴露用得一滴不剩,只要瓶还在,就可以到安利退得全款。
这项制度在美国施行了很久,一直是安利公司的信誉和品牌象征,退货率微乎其微。
传销蔓延的法律原因及治理路径

传销蔓延的法律原因及治理路径作者:田竞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1期摘要:传销的概念在国内经历了变异的过程,初期将单层次直销和多层次直销统称为传销。
2005年出台的《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将传销与直销区分开来,分别立法给予禁止和保护。
然而法规对传销的定性模糊、过度依赖刑法和行政法的治理、相应的民事责任空缺等原因,导致非法传销打着“直销”的幌子继续危害社会。
从理论上厘清传销的概念、制度设计上合理构建传销的民事责任等,是制止传销蔓延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传销;蔓延;法律;对策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099-02一、传销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传销这种营销模式进入中国境内,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新模式给人们带来了“无商店零售”、“多层次传销网络”、“消费者与销售者两位一体”等新概念,引起了很多人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短短几年,中国市场便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传销”公司和组织七万多家[1],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从事正常经营的公司并不多,非法操作和以诈骗为目的的“泡沫公司”和“老鼠会”使得消费者深受其害。
为此1994年国家工商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查处多层次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知》,将传销作为一种合法营销方式予以肯定,打击的是传销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199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传销管理办法》,对传销加以限制,即准许单层次传销,①限制违法的多层次传销。
国家对多层次传销的限制,使传销组织非法敛财的网络遭到破坏,他们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拦截火车、围攻政府,影响了党和政府及国家的形象。
基于此国务院于1998年又出台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在我国境内禁止所有传销活动,并要求已被批准的传销企业立即将传销模式转变为其他营销方式。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为了与WTO开放分销服务贸易规则接轨,国务院于2005年8月23日,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将传销区分为直销和传销两种。
直销行业的历史及前景

直销⾏业的历史及前景直销最早的萌芽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犹太⼈卡撒贝创⽴。
不过,使它真正兴盛起来的地⽅是美国,最早采⽤直销⽅式得到发展的公司,是1959年成⽴的夏克丽公司和安利公司。
20世纪50年代后期,纽崔莱公司的两位直销商杰温安洛和理查狄委⼠⾃⽴门户,成⽴安利公司。
进⼊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采⽤直销⽅式的公司如⾬后春笋般的发展。
1972年,上门直销形式的销售额已达40亿美元。
不过到20世纪70年代,⾮法传销⼗分泛滥。
1975年,美国联邦贸易署抨击多层次直销为不合法的⾮法传销,欲加以取缔;其时,安利就被指控⾮法传销经营。
经过4年调查、审讯、结果安利胜诉,该公司所采⽤的多层次直销的销售⽅式被认可为⼀种合法的销售模式。
度过了20世纪70年代的⿊暗期后,直销业在20世纪80年代复兴,当今⼏家叱咤风云的美资直销⼤企业都是创建于此时期,如玫琳凯创⽴于1963年,如新(Nu Skin)则创办于1984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销在美国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的⼀种营销⽅式。
在中国内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刮起了直销旋风。
20世纪80年代末期,⽇本⼀家磁性保健床垫(LIFE)公司“偷渡”到中国,开始了国内直销的第⼀列。
第⼀家进⼊中国的知名直销公司是美国的“雅芳”。
雅芳于1986年创建于美国纽约,⾄今有122年的历史。
1990年11⽉14⽇,雅芳在⼴州成⽴了中美合资⼴州雅芳有限公司。
从那时候开始,沿海各⼤城市,进⼝的,⾃办的,合作的直销公司便蜂拥⽽起。
作为直销⾏业领先者的安利公司是在1992年进⼊中国的。
1995年,玫琳凯进⼊中国,并经由国家⼯商局批准,成为⾸批被获准在中国经营的三家直销公司之⼀。
4⽉,玫琳凯投资2000万美元,在中国杭州成⽴玫琳凯化妆品⽣产⼚。
这也是玫琳凯在海外的第⼀家⼯⼚。
1996年3⽉,玫琳凯中国分公司在上海正式开业。
1996年特百惠进⼊中国……1997年华良公司以“消费联盟”名义,进⼊中国……虽然“直销风暴”⼭⾬欲来,不过在中国市场上越⾛越远。
骗子的历史

骗子的历史骗子,这个词汇在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引起不好的联想。
然而,骗子这一行为却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至今,骗子无处不在,他们以各种手法和形式出现,让人们防不胜防。
在古代,骗子常常以神秘的力量和预言来欺骗人们。
比如古代的巫师和占卜者,他们利用神秘的仪式和术数来吸引信徒,从而获取金钱和权力。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恐惧,骗子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人们心甘情愿上当受骗。
随着社会的发展,骗子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现代社会,网络骗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群体。
他们通过虚假的信息和诱惑,诱骗不明辨真伪的人们掏出钱包,让人们陷入经济困境。
网络骗子利用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制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让人们无法分辨真假,从而让自己得逞。
除了网络骗子,传销骗子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传销骗子常常以高额回报和美好未来为诱饵,吸引一些人加入他们的组织。
然而,很多人最终都会发现,这只是一个骗局,他们投入的金钱和时间都化为乌有。
传销骗子利用了人们的贪婪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人们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潭。
骗子的历史如此悠久,让人们不禁反思,为什么骗子会屡屡得手?其实,骗子之所以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弱点。
贪婪、恐惧、好奇等情绪是骗子们最喜欢利用的工具,他们深知人类的软肋,从而设计出各种花样翻新的骗局,让人们掉入圈套。
如何防范骗子?首先,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或虚假信息。
其次,要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分辨真伪,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同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不要随意泄露。
总的来说,骗子虽然狡猾,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够避免上当受骗。
骗子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让自己远离骗局,走向光明的未来。
愿我们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危险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骗子蒙蔽双眼。
庞氏骗局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的骗术
根本没 而已
谓的投资,仅仅是将新投资者的本金交给旧的投资者
麦道夫诈骗案
人物简介
伯纳德•麦道 (Bernard Mado竟竟)美国著 金融界经纪 人,前纳 达克 席,麦道 曾 是华尔街最受人敬 的成 商人,
着良好的从业记录和信誉 但 其运作良好的公司 心 是一个 巨大的庞氏骗局 本没 谓 的投资,他仅仅是将 投资者的 本金交给旧的投资者而已 案
传销,一个骗局和罪恶的代 词
追溯传销历史
庞氏骗局 Ponzi scheme 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 投资诈骗,是许多非法的传销集团聚揽钱 的 要 伎俩
卡洛.庞奇
庞氏骗局:传销始祖
高一 班 李文禧
庞氏骗局
1919年庞氏骗局 麦道 诈骗案 骗了华尔街 坑了半个世界 身边的庞氏骗局
教训 启示
庞氏骗局 源自一个 卡洛.庞奇的意大利人 曾被认为是 哥伦布 马尔孔尼齐 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
地产商的利润期望——进 一 推高 屋价格—消费者 追高购买,这 供需关系使 得价格 断提高,直至某一
购买 屋的资金难以 继 时, 产价格将应声而落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 传销始祖 麦道 诈骗案 骗了华尔街 坑了半个世界 身边的庞氏骗局
许诺 合实际的投资回报率并无实际业务支撑时, 人人都是 庞氏
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 庞氏骗局 的骗术,他发表文章反驳专家说他 么都 懂 1920年庞奇破产,他所收到的投资可以几 张欧洲邮政票据,可他 买了两张 庞奇 最终锒铛入狱,出狱 ,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再次入狱 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 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但没有得逞 1949年,他在巴西去世,死去时身无分 文
资本运作与传销区别和对比与传销的本质区别

资本运作与传销区别和对比传销是1990年11月14日从由外国公司从日本传到我国的,传销传到中国没给中国老百姓留下好印象,原因是出现那么多的刑事案件,打架杀人,绑架勒索,那为什么传销在我国会出现这么多的刑事案件了,是因为传销他在我们国家没让老百姓挣上钱,反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那传销没让老百姓挣上钱有很多原因的,最主要原因是运用三角型的金字塔运作模式,这个模式直接导致干传销80%的人血本无归,倾家当产,传销在没取缔之前有2000多万人在从事,我们不拿他80%1600万计算,就拿他的500万来说,今天你偷一点,明天他枪一点,后天出现杀人放火,打架勒索等危害社会治安的事,象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一党执政的国家能不被取缔吗?于是国家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由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的通知》于98年4月21日那天彻底取缔传销及等同于金字塔式的变相传销非法传销。
那么传销在取缔后只仅仅隔了十几天的时间,由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带领商业考察团去美国考察时发现,欧美国家有70%小康家庭了是用连锁销售积累的原始资金,等有了原始资金再去创业的。
于是在取缔传销才短短21天的时候也就是在98年5月12日不惜花重金从美国引进在国外运行了130多年的历史的“连锁销售”,并且国家下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第195号文件》做出全面规划,以实验田的形式放在两广地带做试点运行,李岚青在文件里说了这么一句话:"引进连锁销售,对深化流通改革,加速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还有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书记李长春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过《商业要创新,连锁必先行》这么一篇文章,那这些都是当时国家领导人给这个行业的政策。
那你现在想一想他还是传销吗?换种角度来说,国家花了这么大的人力,财力,动用了那么多部门取缔了传销却在短短的二十一天后引进和传销一样的事情或者是换汤不换药的一个事情。
你想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
直销的由来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之地,直销,它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叫“传销”。
早在60年前,由于美国珍珠港事件引起的金融危机,1937年美国两学者研究出:人口加人口还是等于人口的学说。
后来在1945年,美国有两名哈佛大学生,一名叫史提夫*温安洛,另一名叫德*狄维士,灵活地把人口加人口还是等于人口的理论运用到了商业,替一家名为“纽崔莱营养食品”的公司卖货,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商法”。
在1949年,吞并了“纽崔莱营养食品”的公司,创办了“安利”公司。
在1975年,“安利”公司被美国政府告上经济法庭,说你这两个大学生娃娃,没经过政府的同意,私自创办公司,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欺诈性。
年后美国政府败诉。
有的朋友就会感觉奇怪了,一个政府和一个公司打官司,政府会败诉?美国政府会败诉的原因也是因为当时的国情和民情。
因为当时美国政府,把积压的产品整车整车倒入海中,可还是缓解不了当时的金融危机,后来用了“三商法”才缓解!那时美国65%的小型商品是靠“三商法”卖出的,20%的富翁也是靠“三商法”致富的!已深得美国国民的认可!美国政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在1979年给“传销”立了法,名叫做《反金字塔法》。
在40年前发展于日本,在日本叫做“无店面销售”。
在25年前运行成熟,也给“无店面销售”立了法。
然后在30年前成熟于中国的台湾,在台湾叫做“行销”。
为什么台湾被称作亚洲四小龙之一,就是因为“行销”!也在17年前运行成熟,也给“行销”立了法。
在90年代,邓小平一个政策性的文件引入中国,在中国叫做“营销”。
到了80年代,出现了新一代领导核心人物——邓小平。
他提倡对外开发,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科技生产力为主。
比如:存款。
以前你去银行存个两三万RMB,你必须得几个小时甚至半天,那时候的流程多,有数钞的,有记账的等。
自从引进先进的科技后,出现了电脑,数钞机等。
只要一个人坐在电脑旁边,用手轻轻敲打几下,就可以为您存上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又比如:塔掉,龙们架。
反传销励志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分享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话题——反传销。
传销,这个曾经一度横行我国的社会毒瘤,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痛苦与不幸。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无论过去我们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地站起来,破茧成蝶,远离传销,拥抱美好人生!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传销的历史。
传销,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作为一种销售模式,以直销的形式出现。
然而,在我国,传销却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毒瘤,它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通过夸大产品功效、虚假宣传等手段,诱骗人们投入大量资金,最终导致倾家荡产。
传销的蔓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扰乱了社会治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更为严重的是,传销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许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然而,面对传销的肆虐,我们不能束手无策。
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揭露传销的真相,唤醒那些沉迷于传销的人们,共同抵制这一社会毒瘤。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抵制传销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几点建议:一、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传销的识别能力。
传销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诱骗人们。
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不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盲目跟风投资。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知识是抵御传销的利器。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同时,我们要关注国家政策,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不贪图一时的利益,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做到理性消费,抵制不良诱惑。
四、关爱家人,传递正能量我们要关爱家人,关心身边的人,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同时,我们要传递正能量,用积极的心态影响他人,共同抵制传销。
同学们,面对传销,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构建和谐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界直销行业发展史

世界直销行业发展史直销有着一定的悠久历史,它作为一种商品流通方式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时至今日,直销业务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发展,共有4400万人从事直销工作,2001年全球直销行业总营业额也高达800亿美元.本文旨在通过回顾直销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简单分析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直销行业的发展概况,总结阐述世界行业的总体发展概况.直销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直销行业产生的背景:任何销售方式的出现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现代意义上的直销行业,源于二次大战以后的美国.二战以后,美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由此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品丰富、品种齐全,同时,电视、广播等广告媒介发展日趋完善,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率.人们消费的选择性越来越强,同时,由于收入分配极端不平衡,市民购买商品的积极性并不高.传统的销售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扩大产品销售量、增强消费者购买的信心和热情,一些企业开始别出心裁地采用直接上门寻客为主的销售方式.直销行业全球发展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美国是直销的发源地.直销行业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当时的直销大都采用个人“沿街叫卖”的方式,比较缺乏组织和制度化的企业经营头脑.在该阶段,直销只是作为企业销售和流通商品的一种方式,尚未形成一个有系统、独立的行业.产生——成长阶段:二战后,直销行业才开始真正产生并逐渐开始发展起来.最早采用这种直销方式的公司是夏克利和安利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分别成立于1956年和1959年,它们都专门从事于销售一般民生用品.随后,在这两家公司的影响下,采用直销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受挫——发展阶段:直销在美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7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控告安利公司,称它为采用非法经商手段的企业,当时确有不少企业利用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赚一笔钱就散伙,给直接的信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安利公司遭控告,使得许多这类企业纷纷转业,直销企业的成长速度急速地减缓下来.在1979年安利公司获得胜诉之后,社会大众逐步转变了对直销的看法,开始对直销企业刮目相看.美国不少着名企业均采用了直销形式,使商品大为畅销,如柯达胶卷、毕翠丝食品、德克萨斯州食仪器等.全球扩张阶段:美国国内直销事业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美国的企业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的大直销商雅芳、安利、夏克丽等纷纷在日本登陆,同样创造了不少成功的直销企业,如日本的健康增进研究会,在1975年成立时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1980年它的利润额为33800万日元,1983年达到323900万日元,增长了73倍之多,一跃登为日本企业排行榜800名上下.另一家日本生活株式会社,1987年开始直销羽绒被,销售额比1984年增长了300倍,其成功的秘诀同样在于直销.直销在美日大行其道的同时,80年代初又传入港台及东南亚,澳大利亚、韩国、欧洲大陆等地.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直销企业在港、台都具有分支机构,而当地的一些企业也纷纷加入直销的行列.根据世界直销协会资料显示,过去十年美国直销业经营额已倍增至230亿美元,而全球营业额更达至800亿美元,有超过3400万人参与直销业.美国和台湾直销行业发展现状:本部分内容以美国和台湾为代表进行分析,美国是直销行业发展历史最久,也是直销行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对美国直销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了解直销行业发展最新状况;台湾位于亚洲,其文化背景与直销行业发源地美国完全不同,了解台湾的直销业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直销行业发展的认识.1、发展概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直销在美国掀起了零售行业的新革命.至1972年,全美国采用直销这种商品流通方式的机构已达到万个,雇佣人员万人,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占整个零售业的%,由于直销过程中的一些不正当的经营,到70年代便有下降趋势.美国的资料显示,1979年6月只有200家直销公司.1983年,美国的直销公司激增为2000家,直销商数目达到450人左右.到90年代,美国的直销更是蔚然成风,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底,美国直销业年度总营业额达到120亿美元,直销公司2000多家,直销商500多万人,其营业额占美国商业零售总额的15%.而根据世界直销协会估计,目前约有970万人加入了直销行业之列.着名畅销书籍 "Business Connection Mg." 曾指出在美国五十万名百万富翁中,百分之二十的人来自于直销行业.2、立法情况:美国有关直销的法规主要有两大类:其一,全国的直销公司都必须遵守的法规,这主要是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所颁行的法规.例如:“出示身份证明法规”,规定直销商在进入消费者家门时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冷静法规”,规定了消费者在法定期限内的退货保障机制;“入会费法规”,规定了直销商加入费用的最高限额.此外,2002年6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集会通过了“反金字塔式促销法”,从而形成了从正规范直销行为、反禁止金字塔式欺诈销售两方面规范直销业的法律体系.其二,美国各州对直销的规范以四类法律为主,即“媒介销售法”、“多层次销售管理法”、“商业机会法”和“禁止金字塔销售术法”.大多数州都专门制订反金字塔法少数几个州是在多层次销售管理法中设立反金字塔法条例,可见美国对反金字塔问题相当重视;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对冷静期限的有关规定,这在各州的直销法中普遍存在.1、发展概况:根据公平交易委员会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1995年底报备的资料来看,于1 986年以前,从事多层次直销经营的企业有6家,但到1996年达到了210家,其中1991年以后实施多层次直销的商家为185家,较1994年底的152家增加33家或%,而1986年到1990年间确立的直销商,到1992年底从33家减至19家.1993年直销行业营业额为亿元,1994年为亿元,1995年为亿元,营业额在十亿元以上的直销企业有11家,与1994年相比较增加4家,但这11家直销企业所拥有直销人员数量占到%,营业额占营业总额亿元之%;而1000万元以下的直销企业虽高达92家,占直销企业总数的%,但其参加人也不及2%.虽营业规模有明显扩增现象,但直销行业的营业推展与其参加人规模大小息息相关,造成大者恒大的现象.2、立法情况:直销在台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但是台湾政府并没有对直销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只是在1992年2月4日开始实施公平交易法中,在相应的章节中对直销行业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以维持交易秩序与消费者的利益,确保公平竞争.尽管如此,这也使得台湾直销行业从无法可依迈向有法可循的轨道;在公平交易法中第八条及第二十三条为有关直销业的多层次传销的立法,依据管理办法,所有从事多层次传销的事业,均需向公平交易会报备.公平交易会每月以随机抽样方式,定期检查十家以上的直销公司,检查的重点为各项应放置于营业场所的数据,以及营业行为是否违反管理办法.发展特点:纵观各国和各地区直销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总体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1、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府管理体制.直销从其产生至今,应该说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营销方式了.而直销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至今,在不说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府管理体制.这主要体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了规范直销行业的发展,政府通过立法规范直销者的经营行为,严密的法律体系基本已经形成.总的来说,直销法规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类为专门的直销法,另一类为直销法律条文也即在某一商业法中设立直销法律条文.尽管各国立法的具体方式、侧重点和条文规定不尽相同,但是,从整体上看,各国对于直销行业的法律规范条文大致包括了如下内容:一是直销的定义及主体认定;二是直销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三是直销企业的运作规则,又包括禁止行为——反金字塔式销售、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入门费、直销员的计酬和退出等;四是法律责任.2、直销已经从一种商品流通方式独立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作为一个行业要真正规范发展起来离不开以下三个力量的推动:政府立法、行业自律以及消费者保护意识的增强.作为一种商品流通和销售方式,直销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较低的成本,因此,广为企业界普遍接受.从目前的情况看,直销已经从一种商品流通方式独立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各国或地区政府立法的情况:这一点已经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在此不再做过多的累赘阐述.2、各国或地区直销行业自律机构的成立: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直销行业都拥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如美国直销协会成立于1910年,它是由美国当时的7家直销公司在纽约的宾汉顿成立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直销行业的管理组织;再如香港和台湾直销协会分别成立于1979年和1987年.而世界直销协会联盟成立于1978年,这主要是由各国和地区的直销协会组成的协会,它代表着全球直销业.至1992年为止,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直销协会加入世界直销协会联盟,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香港、南非、印度、韩国、台湾、加拿大等等.世界各国、各地区直销协会和世界直销协会联盟的成立及其运作都充分说明了直销已经独立成长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了,而其行业自律规范机制基本已经建立.3、消费者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世界直销行业从其诞生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个年头了,直销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而作为直销对象的消费者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喜怒哀乐.现在,直销行业成长了,成熟了,消费者也成长了,成熟了.当然这也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检法部门等的介入和支持.而消费者个人自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各类现象识别真伪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也推动着直销行业的形成和发展.4、直销行业在一国或地区流通业中的重要性已经明显凸现出来了.这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1、直销行业所创营业额在整个零售商业营业额中已经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972年,全美国直销行业销售额占增个零售业的%,1992年底,直销业年度总营业额占美国商业零售总额的15%,增长了%,年增长率达到%,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同时,根据美国直销商协会统计,在过去10年中美国直销销售额上涨了近1倍,世界直销协会联盟预期,2003年全球直销营业额可达两位数增长.这些数据一方面充分说明了直销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另一方面说明了直销行业在零售业中的地位也在逐渐增强.2、直销公司和直销行业从业人员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美国直销协会统计,在过去10年中美国直销人员增长了倍,1979年直销公司仅为200家,而到1983年达到2000家,直销商450万人左右,目前约有970万人次加入了直销行业之列.目前,美国20%的成年人曾经或正在从事直销代理工作,55%的成年人从直销商处购买过产品和服务.直销行业在为不少人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显示出成长性行业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它为不少人提供了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揭秘中国传销广西拥有200万团队成传销大本营

人口聚集效应持续显现。小城的消费指数呈直线上升,一毛五的小菜涨到了一元一斤,猪肉、大米等都不断刷新着纪录。服装店、小吃店、IP电话吧和旅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整个县城像注入了兴奋剂,显示出惊人的能量。
据保守估计,传销组织一年在来宾的消费就达六千多万元人民币。这些资金流滋润着当地并不雄厚的地方经济的同时,也让地方政府对传销的态度变得暧昧。到后期,以“罚”代“打”成了执政部门的主要做法。一些公务员还半公开地参与租房给传销组织。
很多政策也为传销提供了便利。如当地电信部门有专门针对外地人的网内套餐,当地人却得不到这个优惠;暂住证也曾一度向这些无业闲散的传销者开放。
“一些农民的房子甚至已被银行收回。”中国反传销联盟副会长利剑说,“像一场乡村版的房贷危机。”
一位市民在当地BBS上留言:传销给来宾带来了飞速的飙升但是只是泡沫效应,现在已经完全破灭了。传销人员走了却留下一大烂摊子我们自己收拾,悲哀啊,可怜啊!
现在,在来宾这个行将消失的群体里,仍有少数脱离了传销的人因无脸回家而留了下来,他们大多成了小贩、拾荒者、锁匠等。据当地工商局估计,这样的人至少有一千。
像触发了多米诺骨牌,阵痛开始蔓延全城。店铺关门了,部分出租车也停驶,农民则失去出租收入。后来,数百名菜农还一度集中在市政府门前,抗议政府打击传销害他们的菜卖不出去。
来宾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小城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但此前过度“虚胖”的城市躯体已经成为人们沉重的负担。消费业萎缩和低迷困扰着这里,大量的民房和出租屋空置,很多已离开土地的农民不得不重新外出打工来还贷。
新的行业也被催生。一种独特的“传销床”在来宾街头随处可见。它的制作很简单,几块薄板加四个20厘米高的木脚,加钉而成。“好的时候,一年能卖出一千张。”西南路一个家具店老板说。
直销的历史渊源 直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直销的历史渊源直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由于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如下社会现象:一、约80%的财富被约为20%的富人所掌握。
二、贫穷的百姓由于贫穷而没有改变贫穷现状的机会。
此时,面对贫富极度不均的社会现实,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个研究生,研究出了这样一种从事商品营销的职业:一、能够让穷人改变命运。
二、让富人消费商品。
三、让从业者的财富成倍数增长。
这种渗透着解决社会贫富问题的理想的职业营销模式,这就是直销模式。
这种销售模式被推向社会后,很快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效应:一、使许多企业滞销的产品找到了销路。
二、使萧条的美国市场渐渐焕发了勃勃生机。
三、同时,使许多失业者找到了职业。
四、使许多穷人因从事直销而跨入了富人行列。
于是,这种新的营销方式很快流传并盛行起来。
很快,就成了风靡美国市场的一大新鲜的具有活力的营销模式。
历史上的直销就是传销1945年纽崔莱纽公司的创始人李.麦亭杰和威廉.卡森伯瑞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直销销售计划,就是当今传销制度的基本模式。
它的操作方式是:一、直销员向他们两位进货可以得到35%的折扣。
二、如果直销员能够吸收25人加盟,而且,加盟者每个人都能购买一个月的供应量,那么直销员就可以成为保荐人。
此时,他自己的客户和他手下的经销商都可以直接向他订货。
直销员可以从卖给客户的销售额中提取35%的利润。
三、下线直销商的销售额最高可以抽取25%。
四、当上线和他的下线经销商累积150个顾客时,他就变成了“金字塔”顶端的“代理商”。
五、如果下线的经销商也变成了代理商的话,此时,上线就可以由他们的销售总额抽取20%。
直销企业安利的创始人温安格和狄维士原来是纽崔莱公司的直销员。
1959年他们离开了纽崔莱公司成立了安利公司,在纽崔莱原有的传销模式上加以改造,然后销售自制的清洁剂,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0年,安利在第一个财政年中销售额超过50万美元。
1961年,安利首次举办直销员大会,当年拥有直销员200名。
传销在中国的发展史

[在此处输入文章标题]纵观世界各国直销业的发展,几乎都经历了一个“混乱——整顿——规范”的过程,而直销在中国国内所走过的历程,也可谓是波澜起伏,独具中国特色的。
直销和传销都是翻译自英文Direct Selling。
1998年之前都称为“传销”,1998年后的全部称为“直销”。
它曾经被奉上神坛,也曾经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现在的中国直销业正走入一个健康、有序、规范、高速的发展轨迹。
让我们先简要了解下中国直销的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Japan Life公司偷渡到中国深圳,在中国大陆以传销的方式销售磁性保健床垫。
那时候的深圳刚刚开放不久,Japan Life虽然没有取得任何官方的经营许可,但借助其本身独特的销售模式和深圳开发的浪潮,迅速的从深圳发展到广州并席卷了整个广东。
发展速度之快,让Japan Life的老板也感到吃惊。
因为中国刚刚接触到传销这一新事物,工商行政部门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和管理。
大批的地下传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鹜。
1990年11月14日,中国大陆第一家正式以传销申请注册的公司——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成立,这标志着传销开始被纳入了中国工商管理的正式范畴。
同一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各种外资的、民族的、合作的传销公司纷纷揭竿而起。
在早期较为有名的是深圳世点电脑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斯汀摩生物技术有效公司、江苏雅婷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广州仙妮蕾德有限公司、纽曼氏之家等。
而正规传销公司的影子杀手——老鼠会也闻风而至。
到1993年,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沿海城市都有传销公司在运作。
传销和“非法传销”(老鼠会)在中国遍地开花。
随着非法传销引起的各种纠纷被媒体不断曝光,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关注传销行业的发展动态。
1994年8月11日,国家行政工商管理总局发出《关于制止多层次传销活动违法行为的通告》(233号文)。
9月2日再次发出《关于查处多层次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知》(240号文)。
中国政府监管思维下的传销档案

钟攸平透露,到2007年9月前,工商总局将继续重点打击假借直销名义进行传销,和利用互联网,以“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加盟店铺”名义开展传销这两类传销活动。钟攸平表示,他们今后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深入研究分析传销的新特点,加强对网上传销的监控,并密切与公安、教育等部门的配合,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务求取得打击传销的实效。
2007年开春,国家打击传销的风声又紧了起来。
事实上,国家工商部门对传销的打击一直不曾停止过,并且力度还不时地加大,这一点,正如直销监管局局长张辉所说,“中国政府的直(传)销监管任重道远”。
扫描中国长达16年的直(传)销发展历程,政府的监管思维其实很复杂。从16年来相继出台的相关法律条文可以看出,“传销”这种“舶来品”,为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先前中国政府曾“鼓励”发展,只是打击其中的违法行为;但随着国家1998年关闭“直销门”、2005年立法重新开放“直销”,传销和变相传销就成为工商部门打击的重点,“团队计酬”和“发展下线”等这些多层次直销的“优点”在国内也就不再合法。
企业也开始了配合性的自查工作,暗地里各自均疯狂地在发展“多层次业务”,以至于1995年中国的传销规模就达到了200家传销公司、200万传销商,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了100个亿。这一数字对于当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在就业和财富方面无疑都是大好的事情。但各地大量的传销商闹事、流窜也给社会治安的确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对国内过热的传销进行规范限制”,国务院办公厅这一年发出了《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企业运作随即转入“地下”。
最新-历史今日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全面禁止传销 精品

历史今日: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全面禁止传销1998年4月21日,中国宣布不再允许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已批准登记的最迟应于10月31日前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至此,从1990年中美合资雅芳有限公司将传销引人开始,传销的路在中国走了9年之后走到了尽头。
传销;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传销行为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作为一种营销方式,传销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风行于日本、台湾等地。
到去年中,全球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传销,从业人员2600万,销售额超过750亿美元。
由于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单便捷,回款有保证,而且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风险较低的就业机会,传销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营销方式。
从本质上说,传销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模式。
在国外,传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销售方式。
它并非空手套白狼的伎俩,也决非水变油的骗局,因此也不会比别的销售方式带来更多的发财机会。
然而,传销到了中国,却被渲染为20世纪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
忽视销售产品品质和市场实际需求,热衷于猎取人头和发展下线,于是传销成了老鼠会神秘链的同义词。
传销商们的经营理念是这样的我骗你,是因为我爱你;财富不是朋友,朋友却可以变财富。
1998年几近疯狂的传销业被取缔。
成千上万的传销客蜂拥至湖北武汉汉口区武汉的传销商新田公司门前,这对母女拿着业绩单在雨中等待兑现已经两天两夜。
中国是个人情居上的社会,在一些传销商类似邪教的盅惑和鼓吹之下,人情就成了发财优势。
一个小镇上的妇女,把自己刚生下了的婴儿卖掉,拿到9000元钱加入传销,。
国内传销发展历史论文

国内传销发展历史论文传销作为一种非法销售活动,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由于我国的国际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传销活动开始在国内兴起。
传销组织通过多层次发展模式,迅速扩大规模,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
然而,由于传销活动存在欺骗消费者、逃避税收、破坏市场秩序等多种负面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对传销活动的监管逐渐加强,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对传销活动进行了规范和打击。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颁布实施,明确规定了传销活动的违法性质,并加大了对传销活动的处罚力度。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收入分配工作的意见》,对传销活动进行了明确禁止。
同时,我国不断加强对传销活动的宣传教育和打击力度,通过舆论宣传和司法打击,逐步摧毁了一大批传销组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此外,政府还通过加强对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规范和整顿了市场秩序,有效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
目前,我国传销活动的打击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隐患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传销活动在网络时代得到了新的传播渠道,相关监管部门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打击挑战;另一方面,一些传销组织仍借助各种手段进行欺骗和违法行为,对社会和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因此,对于传销活动的打击仍需持续加强,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传销活动的防范意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除了政府的监管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打击传销活动。
媒体应当加强对传销活动的曝光和批判,引导公众正确对待传销活动,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同时,企业和商家也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坚决抵制传销活动,不参与、不支持、不纵容任何形式的传销行为。
只有政府、媒体、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够形成有力的打击传销活动的合力,有效遏制传销活动的蔓延。
MMM的进化史介绍

MMM 进化史今天在俄罗斯很难找到一个人谁从来没有听到MMM系统–国家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传销活动社区。
传销活动社区创始人谢尔盖* 马夫罗季的名字周围有很多矛盾,猜测和误传,他们可以很容易混淆。
并且反对他详细媒体挑衅只能证实该名男子和他的计划的严肃性。
谢尔盖* 马夫罗季盾为创始人和他的活动仍然引起各种圈子的社会非常复杂的审查-有人呼吁其无与伦比的金融天才,有人觉得他是冒险家。
但对他没有冷淡的人-这就解释他每一个项目的成功!MMM - 1994年在1989年,MMM的历史在莫斯科开始了。
在莫斯科注册了―MMM‖合作社。
截至1991年,该合作社主要从事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的销售,但公司活动的方向经常改变。
该业务是相当成功的:很多莫斯科人可能还记得莫斯科地铁的自由行程是由MMM多次实现了。
1992年10月20日―MMM‖被注册为股份制公司。
1994年2月1日这―MMM‖公司开始出售其股票,人们立即开始以极大的热情购买股票。
什么是吸引了人们吗?就是该公司买了它们回来,但以更高的利率。
因此,增长速度高达一个月100%利息。
该公司宣布的原则,―今天的比昨天的更贵‖。
这个原则有很大影响。
该股份分散了跟热馅饼一样快,并很快明显,发行的991000 股票将是不够为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试图立即注册一个十亿股的第二个问题。
以前还没有正式的拒绝理由,但财政部仍然拒绝了公司。
谢尔盖·马夫罗季想出了发布没有证券的―MMM票‖。
这是一个非常绝妙的主意!毕竟,作为正式它们只是包装,他们可以打印任何数量和不经任何批准。
MMM票在数千家零售店出售,很长队包围零售店。
日复一日MMM股票的价值增加。
该公司的成功是巨大的:在1994年中期每股价格增加了127倍,根据不同的估计,投资者的数量已经达到近15万人,而公司的营业额计算国家的预算三分之一。
没有时间来算钱,就是大约,算储存钱的房间。
MMM股票的价格(买入和卖出的MMM票的价格)每周更换两次(星期二和星期四,现在一样发生在MMM社区),并在几乎所有的报纸上发表,也用电台和电视。
经济学家这样定义传1

经济学家这样定义传销:传销组织通过多层次、独立的传销来销售或提供劳务,每个传销员除了将货物销售以赚取利润外,还可以介绍、训练他人为新的传销人,并建立新的销售网络来销售公司货物,在公司获取更多利润的同时,每个传销员也在自己的销售网络中获取相应的差额。
传销分为“传人传销”和“传物传销”两种基本形式。
“传人传销”采取的方式就是“拉人头”,传销组织呈“金字塔”式放射状的网络,“人头”拉得越多,个人级别越高,而获取报酬的方式则是从发展的下线中层层盘剥,梯度计算。
“传物传销”则是以商品直销为幌子,用偏离了商品价值的虚高价格来进行“多层次直销”,每个传销人除了将货物销售以赚取利润外,还可以介绍、训练他人为新的传销人,依次获取利润。
传销,一度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词语,如洪水猛兽,令人听而生畏,所有报纸杂志对其报道宣传,已在人们头脑埋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之后出现的连锁销售也因为传销的缘故人们也对它横眉冷对,仿佛连锁销售就是传销的姐妹,只是变相了而已!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让我们来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走进传销,走进连锁销售!现在你指的连锁销售是一个互助式的挣钱事业,我在江西萍乡做过2年,我来给你分析分析他们的区别:一,定义不同,传销是以产品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以人际传播为基础,无店铺,无广告,口碑式宣传,手递式来销售产品。
连锁销售是有店铺,有广告,以20%的店铺带动80%的销售团队来销售产品。
二,框架不同,传销是呈金字塔形也就是三角形,没有出口,有进无出的行业,分为二八定律,二五零法则,塔尖20%的在挣钱,塔座80%的在反复投资。
为什么说是个有进无出的行业呢?因为他最高级别是3带世袭制,也就是象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制传承一样,老子传给儿子,儿子在传给孙子,而连锁销售呢?是把20%的塔尖砍掉,呈等腰梯形,有进有出,一个良性循环的行业,就和坐公共汽车似的,前门上,后门下,每个人投资挣钱过程都一样,每个人都能挣到这比钱。
三,产品不同,传销的产品比较单一,为什么单一呢?这样才便于传销,因为它是手递式销售,层层加价,高于市场价格,对产品夸大其词,没有确实的功效:而连锁销售的产品是多元化的,都是些生活必须品,即使不加入这个行业,也需要这些物品,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选择,与市场价格同等价位,绝对不会高于市场价,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感觉不到上当受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销是1990年从国外引进的,当时由工商总局与美国雅芳公司为首的十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十年的合同,如安利、完美、玫琳凯等,允许以传销的模式在中国运行,其实在国外它不叫传销,它是叫多层次分销,国家领导人引进它肯定是有目的,是为了解决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下岗就业问题。
当时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从国外引进很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传销就是其中之一,国家看到传销确实能解决就业问题,经济上也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还可以增加一部分税收,于是在94年重新审批了40多家公司,这几十家公司在国家严密的监控下运行得非常好,就拿安利来说。
虽然安利在中国投资不到2个亿,但是每年在中国就能赚走高达100亿。
当时国家领导人看到国外的公司,在中国运行的这么好,为什么我们自己人不能做呢?俗话说得好:肥水还不流外人田!于是在96年的时候把审批权由国家工商总局,层层下放到各省、市、县,直至小小的工商所。
由当时的40多家一下猛增到98年的几千家,从业人员高达2000多万,发展的这么快,管理肯定跟不上。
就在传销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令国家领导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首先就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形成了一种变相传销,当官的和做传销的勾结在一起,利用职务之便、行政之便参与传销,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其次就是层层加价,由于传销在中国形成了炒作,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把商品价格抬高来获取钱财,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深圳生产的“爽安康”牌摇摆机。
它的出厂价只有260元一台,传到福建福州是4000元左右一台,传到新疆的时候高达8000元一台。
这样就严重违背了价格的规律学,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最后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特别是那些高端阶层,利用一些不法厂家,生产假冒产品,以假乱真,严重的偷税漏税,侵犯了大中型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扰乱了社会的市场秩序;最为严重的就是我们老百姓谈传色变的非法传销,也就是地方上的一些黑恶势力和一些非法勾当利用传销这个模式,从事非法勾当,控制了人身自由,无形中形成了绑架勒索,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不稳定因素,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我们出门在外,人身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话,那我们赚再多的钱也没用。
就在这种环境下,真假传销鱼目混珠,让老百姓无法分辨,纷纷上当受骗,形成了社会的不稳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状。
在这种大趋势下,国家只能忍痛割爱,只好实行好坏一刀切,于是就在98年的4月21号,朱镕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传销暂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暂时予以取缔”,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传销公司全部封杀,那么前面领导人说到的两个暂时这就需要我们去反思了。
那么传销在国外能够运行的那么好,为什么在我国会失败呢?它肯定是有原因的。
第一,我国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消费水平达不到。
像当时的传销商品都是高档产品,90年代时候,我国大多数地区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哪里还有钱用这些高档产品。
(就像当时的一套牙膏都要十几块钱,虽然可以用一年,但毕竟那个时候我们的消费水平达不到)第二,就是老百姓跟风意识太强。
由于传销引进的时候,国家通过媒体、报纸、电视等大肆宣传,许多老百姓缺乏判断能力,盲目的跟风进去,加上国家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当时国家对传销采取的是怎样的态度呢,就是静观其变,任其发展,好则用之,坏则取之,导致传销在中国泛难成灾。
第三,就是违背了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
在国外先有连锁后有传销,而连锁在国外运行了一百多年,传销在美国只运行了50年。
(并且采用的也不是高科技产品,由于我们国家的人喜欢玩跑得快,一上来就传出了高科技的东西,中间就缺少了一些过程和经验)就从我国的历史来看,我国是由封建主义社会走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跳过了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说在社会主义过程中就落后了很多年,到现在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任何事都有它的客观发展规律,如果违背它的发展规律,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于中国过早的引进传销,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取缔传销,并没有让国家领导人感到轻松。
其实没那么容易,因为当时你说引进就引进,说取缔就取缔,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于是就出现了几个不和谐的声音,内忧还没安抚好外患就出来了。
首先是美国国就不同意了,(美国国会是代表美国资本家的利益)因为我国当时引进的传销公司当中有70%-80%来自美国,他们这些公司,肯定不愿意。
他们把厂房建起来了,设备运进来了,结果只做了短短的几年就不愿意他们做了,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他们愿意吗?(最主要的是我国的市场非常大)于是,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发,就把这个信息传到美国国会,于是美国国会代表本国公司的利益,把中国政府告到国际经济法庭,要求索赔。
结果在白纸黑字写的一清二楚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赔给人家40多个亿。
(加上他们之前所赚取的利润,相当于我国鸦片战争中所损失的三倍以上)
其次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不同意。
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高智商的领袖人物,还是一个经济学家,中国这个蛋糕有多大,消费群体有多么广阔,以及他本国的企业在中国赚多少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他看到中国政府取缔传销时,他就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在98年的5月5日,借参观西安兵马俑为由,来到中国并于5月6日直飞北京,史无前例的在同一天会见了我国三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就同一问题展开讨论,如果中国政府执意不向美国开辟多层次分销领域的话,美国将考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
不难看出克林顿抓住了中国经济想与世界接轨,急于走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心理,来要挟我们国家。
我们都知道加入世贸是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何况美国是个超级大国,他左右世界许多方面,出于政治因素,我们不可能因小失大,所以就与美国协商,在中
国玩了个文字游戏,允许传销公司以店铺的形式出现,换汤不换药,将传销改为直销。
重新审批了十家公司,可以在中国以直销的名义存在,如雅芳、安利、完美、玫琳凯等……
还有就是历史所遗留下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所从事传销的人员高达2000多万人,很多人是放下手中的生意,有的甚至放下铁饭碗辞去公职,跟风而上,结果呢,传销在中国只做了短短的几年就给我们中国人自己做坏了,(只做了短短的8年,取缔以后)那些人也要吃饭呀,也要养家糊口,在生活的压迫下,胆小的去偷,胆大的去抢,犯罪率逐渐上升,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最后就是加入世贸之后,有很多条条框框,其中面临两大承诺,一个是各成员国之间关税相互减免,甚至为零;另一个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得参与抵制外货。
国门一旦打开,我们都清楚,国外的生产力比我国先进得多,经验管理方面也是一样。
打个小小的比方,一辆宝马车国门没打开之前要卖到60-70万,如果国门真正打开后免去关税很可能降到20-30万,与我们的奇瑞、一汽的价格也差不多。
那我想问您一下,在同等的价格让你去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互动)对,都会选宝马,因为不仅是车的外观,还是性能以及安全系数都比我们国内的好,如果都选择买外国的,那么我们国家的造车企业怎么办?是不是面临倒闭呢?工人也将面临下岗的危险呢!许多国家都知道,我国是个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商机无限的国家。
以前呢,采用战争的形式来占领我国。
现在世界和平啦,军事力量也强大
了,他们就想到利用经济的优势想让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殖民地,而且重新开放的十家直销公司就像十根吸血管一样,把我们中国人的血汗钱源源不断的吸入他们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