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修订稿140625

合集下载

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带注释)

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带注释)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年目录第一编总则 (6)第二编井工部分 (8)第一章开采 (8)第一节一般规定 (8)第二节井巷掘进和支护 (10)第三节回采和顶板控制 (16)第四节采掘机械 (23)第五节建(构)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开采 (25)第六节冲击地压煤层开采 (26)第七节井巷维修和报废 (27)第八节防止坠落 (28)第二章通风和瓦斯、粉尘防治 (29)第一节通风 (29)第二节瓦斯防治 (37)第三节粉尘防治 (43)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 (44)第一节一般规定 (44)第二节安装、使用和维护 (45)第三节甲烷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设置 (46)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48)第一节一般规定 (48)第二节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50)第三节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52)第四节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53)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 (54)第五章防灭火 (56)第一节一般规定 (56)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 (58)第三节井下火区管理 (61)第六章防治水 (63)第一节一般规定 (63)第二节地面防治水 (63)第三节井下防治水 (64)第四节井下排水 (67)第五节探探放水 (69)第七章爆炸材料和井下爆破 (71)第一节爆炸材料贮存 (71)第二节爆炸材料运输 (75)第三节井下爆破 (77)第八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83)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 (83)第二节立井提升 (91)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96)第四节提升装置 (101)第五节空气压缩机 (108)第九章电气 (108)第一节一般规定 (108)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 (111)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112)第四节井下电缆 (113)第五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116)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117)第七节井下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 (118)第十章煤矿救护 (120)第一节一般规定 (120)第二节救护指战员 (121)第三节救护装备与设施 (121)第四节抢救指挥 (123)第五节灾变处理 (124)第三编露天部分 (128)第一章一般规定 (128)第二章采剥 (129)第一节台阶 (129)第二节穿孔 (129)第三节爆破 (130)第四节采装 (134)第三章运输 (137)第一节铁路运输 (137)第二节汽车运输 (142)第三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143)第四章排土 (145)第五章滑坡防治 (147)第六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148)第一节防治水 (148)第二节防灭火 (149)第七章电气 (149)第一节一般规定 (149)第二节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 (150)第三节架空输电线和电缆 (150)第四节电力牵引 (152)第五节电气设备保护和接地 (153)第六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155)第七节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和调整 (156)第八节爆炸材料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 (158)第八章设备检修 (159)第四编职业危害 (160)第一章管理和监测 (160)第二章健康监护 (162)附则 (163)附录一本规程主要名词解释 (163)附录二本规程使用的计量单位及数学符号说明 (172)第一编总则第1条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修改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修改部分

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修改部分《学习指南》2016-05-09 管理员(点击:249)1、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于2016年2月25日公布,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2、原规程共四编七百五十一条,新规程共六编七百二十一条。

3、主要增加了:职业病危害、地质保障、掘进部分(锁扣、伞钻、挖掘机、井架安装、凿井信号及通风、突出矿井先抽后建等)、开采部分(水平及开采深度规定、综采矿压监测)、机械部分(猴车、无轨胶轮车、井下电池等使用规定)、通风部分(突出矿井区域及局部防突措施的具体要求)、人员定位、安全避险设施设置等。

4、主要修改了:矿井瓦斯等级划分;瓦斯传感器及甲烷断电仪设置地点;矿井风量计算增加了按“柴油动力车辆数计算风量”;严禁单体支柱放顶煤等。

详细增加及修改部分如下:说明:1、黑体部分为本次新增加内容2、带下划线为变动部分,括号内斜体下划线字为原《安规》内容。

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第三条煤炭生产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

第四条从事煤炭生产与煤矿建设的企业(以下统称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

煤矿必须制定本单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煤矿企业必须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配备满足(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及装备。

207《煤矿安全规程》

207《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2016)二〇一六年三月目录第一编总则 (1)第二编地质保障 (4)第三编井工煤矿 (6)第一章矿井建设 (6)第一节一般规定 (6)第二节井巷掘进与支护 (6)第三节井塔、井架及井筒装备 (11)第四节建井期间生产及辅助系统 (12)第二章开采 (15)第一节一般规定 (15)第二节回采和顶板控制 (17)第三节采掘机械 (23)第四节建(构)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及主要井巷煤柱开采 (25)第五节井巷维修和报废 (25)第六节防止坠落 (26)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26)第一节通风 (26)第二节瓦斯防治 (33)第三节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37)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37)第一节一般规定 (37)第二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40)第三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41)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 (43)第一节一般规定 (43)第二节冲击危险性预测 (44)第三节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45)第四节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 (45)第六章防灭火 (46)第一节一般规定 (46)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 (48)第三节井下火区管理 (50)第七章防治水 (51)第一节一般规定 (51)第二节地面防治水 (52)第三节井下防治水 (53)第四节井下排水 (55)第五节探放水 (56)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 (57)第一节爆炸物品贮存 (57)第二节爆炸物品运输 (60)第三节井下爆破 (61)第九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66)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 (66)第二节立井提升 (73)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77)第四节提升装置 (82)第五节空气压缩机 (86)第十章电气 (87)第一节一般规定 (87)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 (90)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91)第四节输电线路及电缆 (91)第五节井下照明和信号 (93)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94)第七节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 (95)第八节井下电池电源 (96)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 (97)第一节一般规定 (97)第二节安全监控 (97)第三节人员位置监测 (101)第四节通信与图像监视 (101)第四编露天煤矿 (103)第一章一般规定 (103)第二章钻孔爆破 (104)第一节一般规定 (104)第二节钻孔 (104)第三节爆破 (104)第三章采装 (107)第一节一般规定 (107)第二节单斗挖掘机采装 (107)第三节破碎 (109)第四节轮斗挖掘机采装 (109)第五节拉斗铲作业 (109)第四章运输 (110)第一节铁路运输 (110)第二节公路运输 (111)第三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112)第五章排土 (112)第六章边坡 (114)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115)第一节防治水 (115)第二节防灭火 (115)第八章电气 (115)第一节一般规定 (115)第二节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 (116)第三节架空输电线和电缆 (116)第四节电气设备保护和接地 (117)第五节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和调整 (118)第六节爆炸物品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 (119)第七节照明和通信120第九章设备检修 (120)第五编职业病危害防治 (122)第一章职业病危害管理 (122)第二章粉尘防治 (122)第三章热害防治 (124)第四章噪声防治 (125)第五章有害气体防治 (125)第六章职业健康监护 (125)第六编应急救援 (127)第一章一般规定 (127)第二章安全避险 (128)第三章救援队伍 (129)第四章救援装备与设施 (130)第五章救援指挥 (130)第六章灾变处理 (131)附则 (134)附录主要名词解释 (135)第一编总则 .......................................................................................................................................第一条 .........................................................................................................................................第二十一条 .................................................................................................................................第二编地质保障 .............................................................................................................................第二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 .................................................................................................................................第三编井工煤矿 ...............................................................................................................................第一章矿井建设 ...........................................................................................................................第三十四条 .................................................................................................................................第八十五条 .................................................................................................................................第二章开采 .................................................................................................................................第八十六条 .................................................................................................................................第一百三十四条 .........................................................................................................................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第一百三十五条 .........................................................................................................................第一百八十八条 .........................................................................................................................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第一百八十九条 .........................................................................................................................第二百二十四条 .........................................................................................................................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 .................................................................................................................第二百二十五条 .........................................................................................................................第二百四十五条 .........................................................................................................................第六章防灭火 .............................................................................................................................第二百四十六条 .........................................................................................................................第二百八十一条 .........................................................................................................................第七章防治水 .............................................................................................................................第二百八十二条 .........................................................................................................................第三百二十五条 ......................................................................................................................... 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 .....................................................................................................第三百二十六条 .........................................................................................................................第三百七十三条 ......................................................................................................................... 第九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第三百七十四条 .........................................................................................................................第四百三十四条 ......................................................................................................................... 第十章电气 .................................................................................................................................第四百三十五条 .........................................................................................................................第四百八十六条 ......................................................................................................................... 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 .................................................................................................................第四百八十七条 .........................................................................................................................第五百零九条 ............................................................................................................................. 第四编露天煤矿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五百一十条 .............................................................................................................................第五百二十条 ............................................................................................................................. 第二章钻孔爆破 .........................................................................................................................第五百二十一条 .........................................................................................................................第五百三十八条 ......................................................................................................................... 第三章采装 .................................................................................................................................第五百三十九条 .........................................................................................................................第五百五十八条 ......................................................................................................................... 第四章运输 .................................................................................................................................第五百五十九条 .........................................................................................................................第五百七十三条 ......................................................................................................................... 第五章排土 .................................................................................................................................第五百七十四条 .........................................................................................................................第五百八十二条 ......................................................................................................................... 第六章边坡 .................................................................................................................................第五百八十三条 .........................................................................................................................第五百八十八条 ......................................................................................................................... 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第五百八十九条 .........................................................................................................................第五百九十六条 ......................................................................................................................... 第八章电气 .................................................................................................................................第五百九十七条 .........................................................................................................................第六百二十八条 ......................................................................................................................... 第九章设备检修 .........................................................................................................................第六百二十九条 .........................................................................................................................第六百三十六条 ......................................................................................................................... 第五编职业病危害防治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管理 .........................................................................................................第六百三十七条 .........................................................................................................................第六百三十九条 .........................................................................................................................第二章粉尘防治 .....................................................................................................................第六百四十条 .............................................................................................................................第六百五十四条 .........................................................................................................................第三章热害防治 .....................................................................................................................第六百五十五条 .........................................................................................................................第六百五十六条 .........................................................................................................................第四章噪声防治 .....................................................................................................................第六百五十七条 .........................................................................................................................第六百五十八条 .........................................................................................................................第六百五十九条 ......................................................................................................................... 第五章有害气体防治 .................................................................................................................第六百六十条 .............................................................................................................................第六百六十一条 .........................................................................................................................第六百六十二条 ......................................................................................................................... 第六章职业健康监护 .................................................................................................................第六百六十三条 .........................................................................................................................第六百七十一条 ......................................................................................................................... 第六编应急救援 .............................................................................................................................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六百七十二条 .........................................................................................................................第六百八十二条 ......................................................................................................................... 第二章安全避险第六百八十三条 .........................................................................................................................第六百九十二条 ......................................................................................................................... 第三章救援队伍第六百九十三条 .........................................................................................................................第六百九十八条 ......................................................................................................................... 第四章救援装备与设施第六百九十九条 .........................................................................................................................第七百零二条 ............................................................................................................................. 第五章救援指挥第七百零三条 .............................................................................................................................第七百零七条 ............................................................................................................................. 第六章灾变处理第七百零八条 .............................................................................................................................第七百一十九条 ......................................................................................................................... 附则 .................................................................................................................................................第七百二十条 .............................................................................................................................第七百二十一条 .........................................................................................................................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国家煤监局正式发布稿 2018年8月1日实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国家煤监局正式发布稿 2018年8月1日实施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与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煤矿安全规程修订培训课件(2022版)

煤矿安全规程修订培训课件(2022版)

2022《煤矿安全规程》修定内容
矿井必须制定防止采空区自 然发火的封闭及 管理专项措施 。
构筑、维修采空区密闭时必须编制设计和制定专 项安全措施。 采空区疏放水前,应当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风险 进行评估;采 空区疏放水时,应当加强对采空区自 然发火危险的监测与防控; 采空区疏放水后,应当 及时关闭疏水闸阀、采用自动放水装置 或者永久封 堵,防止通过放水管漏风。
2022《煤矿安全规程》修定内容
(二) 作业 时 ,应当使用内 、外喷雾装置 , 内喷 雾装置的工作压力不得小于 2MPa ,外喷雾 装置的工作 压力不得小于 4MPa。在内、外喷雾装 置工作稳定性得 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应当使用与掘 进机、掘锚一体机或 者连续采煤机联动联控的除降 尘装置。
2022《煤矿
冲击地压矿井巷道布置与采 掘作业应 当遵守下列规定:
(十)采动影响区域内严禁巷道扩修与回采平行 作业、 严禁同一区域两点及以上同时扩修。
2022《煤矿安全规程》修定内容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必须进行 日常监测 预警,预警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应当立 即停止作业 ,切 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 度室 。在实施解危措施 、 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 恢复正常作业。 停产 3 天及以上冲击地压危险采掘工作面恢复 生产前 , 应当评估冲击地压危险程度 ,并采取 相应的安全措施 。 ”
2022《煤矿安全规程》修定内容
新建矿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 进行冲击地 压评估工作,并在建设期间完成煤(岩) 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及 冲击危险性评价工作。经评估、 鉴定或者评价煤层具有冲击危 险性的新建矿井,应 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建成后生 产能力不 得超过 8Mt/a,不得核增产能。 冲击地压生产矿井应当按照采掘工作面的防冲 要求进行矿井 生产能力核定。矿井改建和水平延 深时 ,必须进行防冲安全 性论证。 非冲击地压矿井升级为冲击地压矿井时,应当编 制矿井防冲 设计,并按照防冲要求进行矿井生产能 力核定。 采取综合 防冲措施后不 能将冲击危险性指标 降低至临界值以 下的,不得进行采掘作业。

2报告-《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解读(20160519)

2报告-《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解读(20160519)

现有冲击地压规程、标准及执行难点
•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MT/T174-2000) 煤层冲击倾向性分类; 煤层冲击倾向性指数测定方法。 • 《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 (MT/T866-2000) 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分类; 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指数测定方法。
《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 压防治部分解读
中国矿业大学 矿震冲击研究团队
曹安业
冲击地压规程出台背景
& 1、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复杂性
Ø所有煤种均发生过冲击地压; Ø采深:从深到浅,最浅<200m,最大>1400m; Ø地质条件:从简单到复杂; Ø煤层厚度:薄、中厚、厚、特厚; Ø倾角:近水平、缓水平、大倾角、急倾斜; Ø顶板:砂岩、灰岩、砾岩、页岩等; Ø采煤方法:水采、炮采、普采、综采; Ø采空区处理:长壁、短壁、房(柱)式。
案例 巨野煤田某矿首采工作面巷道掘进过程中即出现巷道突然底鼓现象并 伴随强烈震动现象,该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多次出现冲击地压灾害显现, 并导致了井巷破坏和人员受伤。煤岩强烈震动、瞬间底鼓等现象表明了该 矿煤层开采存在冲击地压动力显现的倾向。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百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百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四)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 解读
冲击地压矿井开采的新水平、新煤层,虽然开采的区域或煤层有所改
变,但地质条件相近,仍可能存在冲击倾向性和冲击危险性,因此应当对 所开采的新水平、新煤层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由煤矿企业委托具有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能力的 机构进行。为了便于管理和监管,促进煤矿企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煤矿 企业应当将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报送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省级煤 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煤矿安全规程》修改内容对照表

《煤矿安全规程》修改内容对照表
第一百四十八条
抽放瓦斯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利用瓦斯时,瓦斯浓度不得低于30%,且在利用瓦斯的系统中必须装设有防回火、防回气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装置。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抽放瓦斯浓度不得低于25%。(二)抽放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采空区瓦斯时,必须经常检查一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温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三)井上下敷设的瓦斯管路,不得与带电物体接触并应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20m3/min、进回风巷道净断面8m2以上,经抽放瓦斯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要求和增大风量已达到最高允许风速后,其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仍不符合本规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可采用专用排瓦斯巷,专用排瓦斯巷的设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工作面风流控制必须可靠。(二)专用排瓦斯巷必须在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系统之外另外布置,并编制专门设计和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将工作面回风巷作为专用排瓦斯巷管理。(三)专用排瓦斯巷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5%,风速不得低于0.5m/s;专用排瓦斯巷进行巷道维修工作时,瓦斯浓度必须低于1.0%。(四)专用排瓦斯巷及其辅助性巷道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和设置电气设备。(五)专用排瓦斯巷内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当有防止产生静电、摩擦和撞击火花的安全措施。(六)专用排瓦斯巷必须贯穿整个工作面推进长度且不得留有盲巷。(七)专用排瓦斯巷内必须安设甲烷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应当悬挂在距专用排瓦斯巷回风口10—15m处,当甲烷浓度达到2.5%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并切断工作面电源,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八)专用排瓦斯巷禁止布置在易自燃煤层中。
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款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并应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煤矿安全规程修改部分

煤矿安全规程修改部分

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在其
他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 防水闸门;不具备设置防水闸门条件的,应当 制定防突水措施,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
删除本条第四款。
第二百七十五条修改为:“井筒穿过含
水层段的井壁结构应当采用有效防水混凝土或 设置隔水层。”
增加一款,作为本条第二款:“井筒 淋水超过每小时6m3时,应当进行壁后注浆处理 。”
“(八)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时。”
第二百八十七条 修改为:“对于
煤层顶、底板带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提前编 制防治水设计,制定并落实开采期间各项安全 防范措施。”
第二百八十八条修改为:“井下探放水应当使用
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严禁使用煤电钻 等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 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8h的正常 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3/h的矿井,主要水仓有效容量可 以按照下式计算:
V=2(Q+3000)
式中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3;
第二百六十九条修改为:“开采底板有
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当保证隔水层能够承受 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制定专项安全技术 措施。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 审查,报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二百七十条修改为:“当承压含水层与
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小于 实际水头值时,应当采用疏水降压、注浆加固 底板和改造含水层或充填开采等措施,并进行 效果检测,保证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 实际水头值,有效防止底板突水。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仅供参考)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仅供参考)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仅供参考)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仅供参考)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仅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 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冲击地压防治细则 2018版

冲击地压防治细则 2018版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三)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经鉴定为冲击地压煤层的。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 P a的坚硬岩层。

冲击地压防治细则 版

冲击地压防治细则 版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用必须列入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用计划,满足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

第七条鼓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八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4篇)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4篇)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冲击地压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本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制定。

第二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是指利用爆破技术,通过对煤岩体进行冲击、破碎并控制其变形来实现采矿的一种开采方法。

第三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依据勘探设计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确保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五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勘探设计第六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勘探工作,包括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

第七条勘探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特点,合理确定冲击参数和冲击范围。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八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人员培训制度和安全设施建设等。

第九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第十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设立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煤岩体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十二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制定详细的工作程序,明确冲击参数、冲击频率和冲击顺序。

第十三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工作程序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并备案上报相关部门。

第五章安全防护第十四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设立安全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第十五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的工人应当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

第十六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及时判别和处理安全事故。

第六章应急措施第十七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人。

第十八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备有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设备,保障事故的及时处理和救援。

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

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

目录第一编总则 ............................................................ 第二编井工部分................................................................................................................................................................ 第一章开采 ..........................................................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井巷掘进和支护........................................................................第三节回采和顶板控制........................................................................第四节采掘机械..............................................................................第五节建(构)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开采....................................................第六节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第七节井巷维修和报废........................................................................第八节防止坠落..............................................................................第二章通风和瓦斯、粉尘防治...................................................................................................................................第一节通风..................................................................................第二节瓦斯防治..............................................................................第三节粉尘防治..............................................................................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 ........................................................................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安装、使用和维护......................................................................第三节甲烷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设置..........................................................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第三节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第四节局部防治突出措施......................................................................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第五章防灭火..............................................................................................................................................................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第三节井下火区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地面防治水............................................................................第三节井下防治水............................................................................第四节井下排水..............................................................................第五节探探放水..............................................................................第七章爆炸材料和井下爆破.......................................................................................................................................第一节爆炸材料贮存..........................................................................第二节爆炸材料运输..........................................................................第三节井下爆破..............................................................................第八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第二节立井提升..............................................................................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第四节提升装置..............................................................................第五节空气压缩机............................................................................第九章电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第四节井下电缆..............................................................................第五节照明、通信和信号......................................................................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第七节井下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第十章煤矿救护..........................................................................................................................................................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救护指战员............................................................................第三节救护装备与设施........................................................................第四节抢救指挥..............................................................................第五节灾变处理.............................................................................. 第三编露天部分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台阶..................................................................................第二节穿孔..................................................................................第三节爆破..................................................................................第四节采装..................................................................................第三章运输..................................................................................................................................................................第一节铁路运输..............................................................................第二节汽车运输..............................................................................第三节带式输送机运输........................................................................第四章排土..................................................................................................................................................................第五章滑坡防治..........................................................................................................................................................第六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第一节防治水................................................................................第二节防灭火................................................................................第七章电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第三节架空输电线和电缆......................................................................第四节电力牵引..............................................................................第五节电气设备保护和接地....................................................................第六节照明、通信和信号......................................................................第七节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和调整..............................................................第八节爆炸材料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第八章设备检修.......................................................................................................................................................... 第四编职业危害 ...............................................................................................................................................................第一章管理和监测 ......................................................................................................................................................第二章健康监护..........................................................................................................................................................附则 ............................................................................................................................................................................附录一本规程主要名词解释 ..................................................................................................................................附录二本规程使用的计量单位及数学符号说明....................................................................................................第一编总则第1条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_煤矿安全规程完整

煤矿安全规程_煤矿安全规程完整

第十二条井工煤矿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一)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二)井上、下对照图。

(三)巷道布置图。

(四)采掘工程平面图。

(五)通风系统图。

(六)井下运输系统图。

(七)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八)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

(九)井下通信系统图。

(十)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十一)井下避灾路线图。

第四十五条掘进巷道在揭露老空前,必须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包括接近老空时必须预留的煤(岩)柱厚度和探明水、火、瓦斯等容。

必须根据探明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揭露老空时,必须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只有经过检查,证明老空的水、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等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四十八条采区开采前必须编制采区设计,并严格按照采区设计组织施工。

一个采区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严禁在采煤工作面围再布置另一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

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

采空区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柱。

严禁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

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第六十三条长壁式采煤工作面分上下面同时回采时,上下面的错距应根据煤层倾角、矿山压力、支护形式、通风、瓦斯、自然发火、涌水等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六十七条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必须根据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煤层地质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瓦斯涌出量、自然发火倾向和矿山压力等因素,编制设计(包括设备选型、选点)。

(二)运送、安装和拆除液压支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明确规定运送方式、安装质量、拆装工艺和控制顶板的措施。

(三)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支架都必须保持直线。

支架间的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目录第一编总则 (3)第二编井工部门 (9)第一章开采 (9)第一节一般规定 (9)第二节井巷掘进和支护 (13)第三节回采和顶板控制 (43)第四节采掘机械 (61)第五节建(构)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开采 (68)第六节冲击地压煤层开采 (69)第七节井巷维修和报废 (73)第八节防止坠落 (75)第二章通风和瓦斯、粉尘防治 (77)第一节通风 (77)第二节瓦斯防治 (138)第三节粉尘防治 (168)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 (183)第一节一般规定 (183)第二节安装、使用和维护 (185)第三节甲烷优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设置 (188)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196)第一节一般规定 (196)第二节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 (203)第三节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216)第四节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223)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 (232)第五章防灭火 (241)第一节一般规定 (241)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 (249)第三节井下火灾管理 (267)第六章防治水 (273)第一节一般规定 (273)第二节地面防治水 (275)第三节井下防治水 (279)第四节井下排水 (290)第五节探放水 (293)第七章爆炸材料和井下爆破 (302)第一节爆炸材料贮存 (302)第二节爆炸材料运输 (323)第三节井下爆破 (329)第八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366)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 (366)第二节立井提升 (392)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401)第四节提升装置 (413)第五节空气压缩机 (437)第九章电气 (439)第一节一般规定 (439)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 (445)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451)第四节井下电缆 (454)第五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458)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462)第七节井下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 (466)第十章煤矿救护 (470)第一节一般规定 (470)第二节救护指战员 (474)第三节救护装备与设施 (476)第四节抢救指挥 (480)第五节灾变处理 (482)第四编职业危险 (497)第一章管理和监测 (497)第二章健康监护 (501)附则 (505)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矿产资源开采和煤炭开采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以保障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安全生产。

第二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指的是通过钻井、爆破等工艺手段,使煤层产生冲击地压,实现煤层裂开、破碎和变形,以便更好地进行煤炭开采。

其特点是破碎度高、开采效果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是对冲击地压煤层开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和指导,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

第四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必须严格遵循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安全管理,不得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

第五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矿山,包括煤炭企业和个体矿山。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六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进行组织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七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项目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方案,并报送相关政府部门审核备案。

第八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项目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并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

第十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指导作业人员切实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章安全防护设施第十一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帽、安全绳等。

第十二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设置防爆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配备专门的排风设备,及时排除瓦斯等有害气体,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

第十四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现场应当设置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应对突发火灾。

第四章安全作业规程第十五条冲击地压煤层开采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培训,确保作业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修订稿140625

《煤矿安全规程》(冲击地压部分)修订稿140625

第八章冲击地压防治(初稿)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煤层,或经鉴定煤层或其顶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过程中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新建矿井应当根据井田地质动力条件和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经评估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应对其开采煤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由煤矿企业委托具有冲击倾向性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

煤矿企业应当将鉴定结果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条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冲击地压矿井管理:(一)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二)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三)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的坚硬顶板岩层;(四)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第三条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冲击危险性可划分为严重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弱冲击危险和无冲击危险四级。

第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应设专项的防治冲击地压(简称防冲,下同)机构与人员负责防冲工作。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与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

冲击地压矿井应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简称区域预测)和局部危险性预测(简称局部预测),应进行区域监测和局部监测预警。

冲击地压防范治理应坚持“区域性防范措施先行,局部防冲措施跟进”的原则。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配备专用的监测预警及防冲装备。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

第五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新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必须编制防冲设计。

防冲设计应有开拓方式、保护层的选择、采区巷道布置、工作面开采顺序、采煤方法、生产能力、支护形式、冲击危险性预测方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防冲措施及效果检验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防冲细则——精选推荐

防冲细则——精选推荐

防冲细则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作,有效预防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安全,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中华⼈民共和国矿⼭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件的规定,制定《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条煤矿企业(煤矿)和相关单位的冲击地压防治⼯作,适⽤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法定代表⼈、实际控制⼈)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责任⼈,对防治⼯作全⾯负责;其他负责⼈对分管范围内冲击地压防治⼯作负责;煤矿企业(煤矿)总⼯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负责⼈,对防治技术⼯作负责。

第四条冲击地压防治费⽤必须列⼊煤矿企业(煤矿)年度安全费⽤计划,满⾜冲击地压防治⼯作需要。

第五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且每年⾄少组织⼀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冲击地压防治安全技术管理制度、防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防治培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作规范。

第七条⿎励煤矿企业(煤矿)和科研单位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研究与科技攻关,研发、推⼴使⽤新技术、新⼯艺、新材料、新装备,提⾼冲击地压防治⽔平。

第⼆章⼀般规定第⼋条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作⾯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产⽣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浪等。

·冲击地压可按照煤(岩)体弹性能释放的主体、载荷类型等进⾏分类,对不同的冲击地压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分类防治。

第九条在矿井井⽥范围内发⽣过冲击地压现象的煤层,或者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

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第⼗条有下列情况之⼀的,应当进⾏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煤岩弹射等动⼒现象的。

(⼆)埋深超过400⽶的煤层,且煤层上⽅100⽶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单轴抗压强度⼤于60M P a的坚硬岩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冲击地压防治(初稿)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一条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煤层,或经鉴定煤层或其顶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为冲击地压煤层;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过程中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井为冲击地压矿井。

新建矿井应当根据井田地质动力条件和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经评估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应对其开采煤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

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由煤矿企业委托具有冲击倾向性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

煤矿企业应当将鉴定结果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条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岩冲击倾向性鉴定。

鉴定未完成前,应当按照冲击地压矿井管理:
(一)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
(二)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
(三)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的坚硬顶板岩层;
(四)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的;
第三条开采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

冲击危险性可划分为严重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弱冲击危险和无冲击危险四级。

第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应设专项的防治冲击地压(简称防冲,下同)机构与人员负责防冲工作。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编制中长期防冲规划与年度防冲计划,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防冲专项措施。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必须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与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等。

冲击地压矿井应进行区域危险性预测(简称区域预测)和局部危险性预测(简称局部预测),应进行区域监测和局部监测预警。

冲击地压防范治理应坚持“区域性防范措施先行,局部防冲措施跟进”的原则。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配备专用的监测预警及防冲装备。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防冲培训制度。

第五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新建矿井和冲击地压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必须编制防冲设计。

防冲设计应有开拓方式、保护层的选择、采区
巷道布置、工作面开采顺序、采煤方法、生产能力、支护形式、冲击危险性预测方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防冲措施及效果检验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

第六条冲击地压矿井巷道布置与采掘作业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开拓巷道不得布置在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冲击地压煤层中。

(二)开采冲击地压危险煤层时,在采空区不得留有煤柱。

如果必须在采空区留有煤柱时,应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图上。

(三)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区外;双巷掘进时2条平行巷道在时间、空间上应避开相互影响。

(四)冲击地压煤层巷道与硐室布置不应留底煤,如果留有底煤必须采取底板预卸压措施。

(五)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掘作业;2个掘进工作面距离小于150米时,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350米时,两个回采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500米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工作面。

相邻矿井、相邻采区之间应避免开采相互影响。

(六)开采冲击地压煤层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采空区中所有支柱必须回净。

(七)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采用宽巷掘进;区段之间应采用无煤柱或窄煤柱;采用大煤柱护巷时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严禁留大煤柱影响邻近层开采。

巷道支护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

(八) 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区域、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专项的防冲措施。

(九)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开采强度,工作面采掘速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十)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初次来压、周期来压、采空区“见方”等期间的防冲措施。

(十一) 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时,必须制定防冲措施。

第七条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危险煤层,应进行冲击地压和瓦斯、煤尘、煤与瓦斯突出等复合型灾害的综合预防与治理。

第八条开采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急倾斜、特厚等特殊煤层,应制定专项的防冲方案,经论证后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第二节冲击危险性预测与防冲措施效果检验
第九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进行区域与局部预测。

区域与局部预测可根据自然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因素等,采用综合指数法或经实践证实有效的方法确定冲击危险性。

第十条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监测可采用微震监测法或经实践证实有效的方法,局部监测预警可采用钻屑法、应力监测法、电磁辐射监测法、地音监测法、地震层析成像法等。

第十一条冲击地压矿井应根据现场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确定冲
击危险性预警临界指标。

第十二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必须进行日常监测,判定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报告矿调度室。

停采3天及以上的回采工作面,恢复生产前,应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实施解危措施后,必须进行效果检验,确认检验指标低于对应的临界值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防冲措施的效果检验可采用钻屑法、应力监测法、微震监测法等方法进行。

第三节区域性防范治理
第十四条冲击地压矿井应选择保护层开采与合理的开拓方式、开采顺序、巷道布置、采煤工艺等区域性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保护层开采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应优先选择无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

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应选择冲击危险性较弱的煤层作保护层。

(二)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煤柱,特殊情况必须留煤柱时,应进行相关论证。

在煤柱和开采边界影响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防冲措施。

(三)应根据矿井实际条件,确定有效保护范围和保护层回采的超前距离,但保护层回采超前距离不得小于500米。

(四)开采保护层后,仍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应继续采取防冲措施。

第十六条冲击地压煤层应顺序开采,不留孤岛煤柱。

第十七条冲击地压煤层的采煤方法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薄及中厚煤层应采用一次采全高的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
(二)缓倾斜、倾斜厚及特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时,垮落顶板充填高度应不小于采放高度;当充填高度不满足条件时,必须对顶板进行弱化处理。

第四节局部防冲措施
第十八条冲击地压矿井应采取煤体钻孔卸压、煤层注水、煤层爆破、底板卸压、顶板预裂、水力压裂等局部防冲措施。

局部防冲应遵循“超前预防-监测预警-卸压解危-效果检验”的程序,及时消除冲击地压危险。

第十九条冲击地压煤层采用钻孔卸压措施时,施工卸压孔前应查明应力集中范围和程度,必须制定防止诱发冲击伤人的专项安全措施。

第二十条冲击地压煤层采用煤层爆破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超前松动爆破、卸压爆破等方法,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消除或缓解冲击地压危险,躲炮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第二十一条冲击地压煤层采用煤层注水措施时,应针对不同的煤层条件,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注水压力、注水时间等,并检验注水效果。

第二十二条冲击地压煤层采用底板卸压、顶板预裂、水力压裂等措施时,
应针对不同的煤岩层条件,确定合理的参数。

第五节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三条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供电供液等设备应放置在采动应力集中区以外。

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内的其它设备、管线、物品等应采取固定措施,管路应吊挂在巷道腰线以下。

第二十五条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巷道必须加强支护,回采工作面必须加大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和强度,并采取防崩措施。

严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必须采取防底鼓措施。

第二十六条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采取限员、限时措施,规定避灾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