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说课稿_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_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代数式的值》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代数式的值》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变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

教师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代数式的值一、定义四、练一练七、练习二、例1 五、阶段小结八、总结三、例2 六、例3 九、作业四.评价与反思新课标要求我们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

所以我在教学中,选用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忠实于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对于课堂和课外练习一部分取材于课本,而概念的引入却有别于教材。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泥于形式。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与活动系列,实施开放式教学,随处可见学生思维间碰撞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说课稿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
1.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
2.图形的对称、旋转等基本变换;
3.平行线、相似图形的性质。
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平移定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旋转、对称等变换混淆;
2.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难以理解平移的性质;
3.将平移变换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思路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一些与平移相关的基础题目,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提高作业: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变换”,本节课主要讲解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平移作为基本的几何变换之一,是学生在学习图形变换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平移的定义、性质和运用,为后续学习对称、旋转等其他图形变换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
3.游戏互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平移变换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平移的性质,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定义:通过动态展示几何图形的平移运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平移的定义。
2.性质:引导学生从平移的定义出发,探讨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线段、角度的不变等,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三)学习动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节,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节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指数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幂的除法、乘方等运算的基础。同底数幂的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方面。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同底数幂的定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以及应用举例。
3.竞赛活动:设计数学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个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该问题。
3.探究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同底数幂的其他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和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侧为标题和定义,中间为法则推导和例题,右侧为练习和总结。
4.成功体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5.激励评价:运用积极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支架式教学。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说课稿(全册A3打印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说课稿(全册A3打印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说课稿(全册A3打印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是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书共分为6章,分别是: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整式的加减。

本册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又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缺乏一定的经验,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整式的加减等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整式的加减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立方根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立方根的方法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并应用立方根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3.练习: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立方根的理解和运用。

4.应用: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立方根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名师精品说课稿(新教材)目录3 ........................................... 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第6 ................................ . 说课稿(一)相交线 5.1.1 相交线 5.1.1 9 ................................ . 说课稿(二)13 ................................. . 说课稿(一)垂线 5.1.2 15 ...............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说课稿(一)5.1.3 说课稿(一)平行线 5.2.1 21 ............................... . 27 ............................... . 说课稿(二)平行线5.2.1 30 ........................... .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一)5.2.2 ........................... .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稿(二)5.2.2 34 36 ........................... .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一)5.3.1 42 ........................... .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二)5.3.1 46 ....................... . 命题、定理、证明说课稿(一)5.3.2 . 平移说课稿(一) 5.4 48 .....................................52 ..................................... . 平移说课稿(二)5.4 54 ............................................... )8章实数(6第54 .................................. . 平方根说课稿(一)13.1 13.1 59 .................................. . 平方根说课稿(二)61 .................................. . 立方根说课稿(一)13.264 .................................. . 立方根说课稿(二)13.2 66 .................................... . 实数说课稿(一)13.368 .................................... . 实数说课稿(二)13.369 .......................................... 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第69 ............................... . 有序数对说课稿(一)7.1.1 ............................... . 有序数对说课稿(二)7.1.1 72 75 ......................... .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一)7.1.2 77 ..................... .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一)7.2.1 80 ..................... .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二)7.2.183 ....................... . 说课稿(一)用坐标表示平移7.2.2 85 ....................... . 说课稿(二)用坐标表示平移7.2.2 .......................................... 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第88 88 ...........................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8.1 89 ........................... .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8.1 90 .................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8.2 93 ................. . 98 .................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8.3 100 ................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8.3 ......................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说课稿(一)8.4 103 104 ......................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说课稿(二)8.4 106 ....................................... 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第106 ........................ .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一)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二)9.1.1 110 ........................ . 114 .......................... .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9.1.2 118 .......................... .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9.1.2 121 ............................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9.2 125 ............................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二)9.2 127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一)9.3 130 ........................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二)9.3 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第132 ................................ 132 ............................... . 统计调查说课稿(一)10.1 136 ............................... . 统计调查说课稿(二)10.1 139 ................................. . 直方图说课稿(一)10.2 10.3 143 ................. .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说课稿(一) 147 ....................... 0801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说课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 !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将以教什么,对于本节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0.1第1课时《统计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0.1第1课时《统计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0.1 第1课时《统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统计问题,如何设计统计方案,以及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的基本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统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统计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如问卷、实地考察等。

3.演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

4.练习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五)作业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探究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加强对平方根概念的解释和实例演示,确保学生理解;
2.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设计互动环节时,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全员参与。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
3.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合作学习: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教具:平方根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用于直观展示平方根的计算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教学视频等,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整个课程体系紧密相连,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1《实数的概念》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1《实数的概念》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1《实数的概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1《实数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学习的开始。

本节内容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实数的必要性,进而引入实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对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实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实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实数的抽象性质和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实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实数的性质,体会实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3.教师讲解:对实数的性质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

4.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一数学说课稿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优质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课改实验教材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消元”问题的应用,它是一节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化归的思想,通过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理解消元的思想,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在经历和体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通过探索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方程个数和未知数个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列方程组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找等量关系的重要性,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自主学习,发展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解趣味数学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四、说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演示文稿的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掌握的解方程组的基础上探究、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学生掌握列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整体思路是“情境创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归纳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六个基本环节来完成。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五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五篇

七年级数学说课稿五篇1.七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

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

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教材分析与处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学生分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

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

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及平方差公式的基础上,对多项式乘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因式分解》《配方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培养,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法法则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完全平方公式”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对公式(a+b) 2=a2+2ab+b2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语言表述(学生自己的语言)几何解释。

难点确定为: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含义,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一课七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是“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代数式。

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字结合的式子来表示一个数量,它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七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深入学习代数式的相关知识,为以后学习方程、不等式等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2. 单项式与多项式3.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4.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5.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首先,我们来看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构成的式子。

例如,2x、3y^2+5、-4ab 等都是代数式。

在这里,x、y、a、b 等都是字母,它们可以代表任意的数。

数字和字母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代数式。

接着,我们来了解单项式和多项式。

单项式是指只含有一个项的代数式,例如 3x、-2y^3 等。

其中,3、-2 是系数,x、y^3 是变量。

多项式则是由若干个单项式通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的代数式,例如 2x + 3y^2 - 5、4a^2b - 2ab + b^2 等。

在代数式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同类项的概念。

所谓同类项,指的是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例如,在 3x + 2x 和 5x 中,x 的系数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 x 的同类项。

我们可以将同类项合并,即将它们的系数相加,从而简化代数式。

例如,3x + 2x 合并后得到 5x。

现在,我们来具体讲解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加减运算是代数式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当我们需要将两个或多个代数式相加或相减时,我们首先要找出它们的同类项,然后将同类项的系数进行相加或相减。

例如,如果我们有两个代数式 2x + 3 和 4x - 1,我们可以将它们相加得到 6x + 2。

除了加减运算,代数式的乘除运算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命题的含义,区分定理和证明,并学会运用证明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证明数学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了解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感到困难,对定理和证明的概念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学会运用证明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证明的方法。

2.难点:对命题、定理和证明的理解,证明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证明数学结论。

2.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和证明过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动脑,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命题、定理和证明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命题、定理和证明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实例讲解:分析具体的数学问题,讲解证明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证明来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通用7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通用7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通用7篇)七年级数学下轴对称现象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活动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对称的图案和各种现实生活中有关对称的实例,作为教学时互相交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1、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2、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议一议1、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2、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三、做一做1、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把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让学生说出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2、弄清楚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的,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它们都有没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能重合的特征。

小结: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后记:学生对于判断是否轴对称图形较清楚,但是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较难掌握,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上课的气氛较好。

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8篇

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8篇

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8篇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8篇说课稿需要注重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的归纳和总结,提供可行的评价方案,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反馈。

需要注重授课措辞和形式的规范,语言准确、清晰流畅,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表达能力。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因式分解》第一节课的内容·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它是继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继而,通过探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来寻求因式分解的原理·这一思想实质贯穿后继学习的各种因式分解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因式分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因式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掌握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乃至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从整式乘法得出因式分解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分工协作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关键,而学生由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一章整式乘法的较长时间的学习,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教学的难点: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并能意识到可以运用整式乘法的一系列法则来解决因式分解的各种问题·二、说学情1·学生已经学习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以及整式的除法的学习·2·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有很大变化和提高,自学能力较强,通过类比学习加快知识的学习·三、说教法学法教发与学法是互相和统一的,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本节课而言,在教法上不妨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体验因式分解概念产生的过程;利用类比教法、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不管用什么教法,一节课应该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对学生充满情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最重要的·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以下六个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具体过程设计如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我先出示几个整式乘法的练习,让学生做·教师巡视·学生完成习,一是复习整式的乘法,激活学生原有整式乘法的认知结构,满足“温故而知新”的后,教师引导:把上述等式逆过来看一看还成立吗?安排这样的练教学原理·二是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因式分解·第二环节:观察分析,探究新知全班两个组,比赛看哪一组算的快,当a=101,b=99时,第一组求a2—b2的值,第二组求(a+b)(a—b)·教师巡视,代表性地抽取两名学生板演,给出两种解法·安排这一过程是想利用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把a2—b2化为整式积的形式,会给计算带来简便,顺应了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是学生知识及能力获得发展的有效动力·故在教因式分解概念时,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你能尝试把a2—b2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吗?并与小学所学的因数分解作比较·(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因式分解的定义·一个多项式→几个整式+积→因式分解我特设三个例题,这几个题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例1、例2罗列一些似是而非、容易产生错误的对象让学生辨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互逆关系·促使他们认识概念的本质、确定概念的外延,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例3体会用分解因式解决相关问题的简捷性·第三环节:强化训练,掌握新知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及时安排学生完成两个练习·通过这两个练习让学生学会辨析因式分解这种变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式分解,为下一节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打基础;同时又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第四环节:整理知识,形成结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升为一种能力,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在作业上我布置了看书、作业本、思考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五、说板书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10分钟的初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的第二课时。

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为人教版(2023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是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一本数学教材。

全册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涵盖了各个数学知识点和技能。

二、教材特点1. 渗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2. 突出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教材以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为主线,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 手把手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相结合:教材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步骤和实例,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2.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基本概念: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数学运算:包括四则运算、数的比较、数的性质等基本运算和性质的掌握。

3.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的掌握。

4. 等式与方程:包括等式与方程的理解与运用。

5. 数据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的研究。

五、教学方法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教材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2. 练法:通过大量的练题和题目的解答,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提高运算能力。

3. 实践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本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评价手段,包括课堂表现评价和考试评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相交线》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相交线,理解相交线的性质,并学会运用相交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相交线的定义,掌握相交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相交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交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相交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相交线的例子,如交叉的电线、道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相交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相交线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相交线的性质。

3.实例分析:通过几何画板展示相交线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交线的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交线的性质,总结出相交线的性质定理。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对相交线的理解。

数学说课稿七年级下册

数学说课稿七年级下册

数学说课稿七年级下册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

本册教材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引入新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技巧,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涵盖了实数、代数表达式、方程与不等式、几何图形初步、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每个单元都通过具体的章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理解代数表达式的构成和运算规则,能够简化和求解方程与不等式;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学会使用基本的几何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概率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 代数表达式的简化和方程的求解方法。

- 平行线的性质、角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 统计图的绘制和概率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实数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多种实例和练习加强理解。

-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 几何证明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引导来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七年级老师---,我演说的内容是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

首先是说课标,主要分为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

其中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先说知识技能目标,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方程组、不等式。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进行表述的方法。

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

再说数学思考目标,通过用代数式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接着说问题解决目标,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能较好的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最后说情感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接下来说内容目标,七年级上册数学从方程、不等式、图形与几何两方面出发,在数与代数方面,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做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掌握求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以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会求代数式的值。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和乘法运算。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通过学习应使学生做到了解点、线、面、体、角,能区分直线、线段、射线;会比较线段的长短和角的大小,掌握线段中点的意义;理解直线相交形成的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接下来是说教材,首先说教材的编写体例,从体例上来说,华师版的教材每一章分为章前、主题课和章末三个部分。

其中章前部分设置了导言和导图,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课部分有正文、小栏目和习题。

小栏目的内容涵盖了问题探索、观察概括、思考
联想、注意试验、想议做等,尤其是小云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学习和思考。

习题有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习题。

在每一章的章末,设计了本章小结和有难度梯度的复习题,帮助学生复习整理本章的学习内容,检测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再说编写特点,华师版的这本教材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数学知识,注重趣味性;设置了思考的小栏目,注重探索性;穿插有阅读材料,注重发展性;设置了有难度梯度的习题,注重挑战性;提供了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及综合实践,注重实践性。

下面说教材内容整合,本册教材共有五章。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内容主要有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后面的四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数与代数,分别是第二章有理数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其中有理数章节主要有有理数、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近似数和科学计数法。

整式的加减章节主要有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以及整式的加减。

第二部分是图形与几何,分别是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其中图形的初步认识章节有立体图形的视图和表面展开图、平面图形、点、线和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主要有相交线、对顶角、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数与代数部分,还是图形与几何部分,内容方面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层推进的。

最后说建议。

我的建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首先说教学建议,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此外,教学中还应注意几个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再来说评价建议,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记录等);还要做到恰当的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以及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最后说课程资源开发评价建议,要充分利用好以下资源: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信息技术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社会教育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环境与工具资源,由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开发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性资源,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