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教学案例2篇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
大班数学教案《比较轻重》《比较轻重》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轻重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是轻还是重。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轻重的概念2.比较轻重的方法3.实践操作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些物体是轻的,哪些是重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轻重的概念。
2.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轻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轻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轻和重。
介绍比较轻重的方法,如天平、称重器等。
3.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比较轻重。
可以准备一些物品,如石头、羽毛、书、玩具等,让学生进行比较。
4.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发现和心得。
讨论如何准确、快速地比较轻重。
5.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轻重的概念和比较轻重的方法。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思考,提高判断力。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比较轻重的方法。
2.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轻重的理解和应用。
3.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轻重的概念和比较轻重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判断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具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比较轻重,可以加深他们对轻重概念的理解,并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教案:测量物体的轻重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教案:测量物体的轻重教学案例分享引言: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念,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培养幼儿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本篇说课教案针对幼儿园大班,以“测量物体的轻重”为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了解轻重的概念,并掌握轻重物体的测量方法。
一、课程目标1.身体感官体验轻重的洛伦兹定律,了解轻重的概念。
2.通过多种具体体验和实践活动,掌握轻重物体的测量方法。
3.培养幼儿细致、认真、自主探究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说课将围绕“测量物体的轻重”这一主旨进行讲解,并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帮助幼儿达成课程目标。
1.导入环节通过朗读整本《大象的重量》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重和轻的概念,并可用幼儿园常用的游戏角色(如手指家族)进行身体感官体验轻重的洛伦兹定律。
引导幼儿了解轻重的概念和量化方法。
2.查看物体轻重环节将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物品放在同一桌子上,请幼儿将它们按照大小、颜色分别排列,逐一观察探索每个物体的轻重程度,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判断。
然后请幼儿拿对比的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并判断哪个轻,哪个重,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大量实践操作能力。
3.称重实践环节准备一大堆可测量的物品,让幼儿们体验用带刻度式的称量器将物品逐一测量出重量,并找到物品等于或最接近标准重量的物品,培养幼儿的客观测量和数学计算能力。
4.小组合作环节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组员根据自己志愿选择一个物品,在老师的帮助下测量物品的重量,并用带刻度的砝码称重来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整个物品分组的测重工作。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比较中形成了初步的综合思维。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概念引入和实验探究◆导入与引出:呈现新课题,通过视频、故事等多种方式,引出幼儿园大班的重点主题——测量物体的轻重。
◆创设情境: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轻重感。
◆概念定义:简单而清晰地定义“轻”和“重”,并展示轻和重的不同表现方式。
《轻与重》数学教案与反思
时间安排稍显紧张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时间安排稍显紧 张,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 考和提问。
部分演示实验效果不佳
一些演示实验的效果不够理想,可能 是因为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影响了 学生的理解。
部分习题难度较大
部分习题难度较大,对于部分学生来 说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辅导和指 导。
改进措施与建议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 教师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及时 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状况,并给出相应的
建议。
不足与遗憾之处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可 能是由于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 缺乏兴趣。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 ,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
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
04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反馈
学生对《轻与重》这一主题的接受程度
01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这一主题感兴趣,认为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
关,有助于理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02
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学习《轻与重》的方法
很有帮助,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对课堂互动的评价
03
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互动良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轻重》教案
《轻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讨论《轻重》一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学习文中主题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道德和价值观,并促使他们形成独立的思想和判断。
二、教学重点1.领会《轻重》一文的主题和内涵。
2.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心理情感。
3.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中提出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三、教具准备1.课文《轻重》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秤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秤的作用是什么吗?为什么我们要用秤来称物体的重量?”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秤的作用和与“轻重”相关的概念,为下一步对《轻重》一文的理解和分析做铺垫。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教师将复制好的《轻重》一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一遍,并标记不理解的词句。
2.学生们再次独立阅读,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3.教师提问,共同讨论文章中提到的“轻重”概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步骤三:人物分析(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高桥和小林。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描述高桥和小林的形象特点和心理情感。
可使用表格或写段落进行整理。
步骤四:道德伦理问题讨论(25分钟)1.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观点:–高桥为什么会选择用玩具猴子作为选择轻重的工具?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在高桥的决策中,他是如何权衡轻重利弊的?–小林作为高桥的同事,是否应该告诉高桥关于他妻子的真相?为什么?2.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将讨论结果以文字形式呈现。
3.学生代表小组,依次陈述小组报告,探讨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步骤五:解读主题(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轻重》一文所要传达的主题。
学生们可以尝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步骤六:课堂延伸(15分钟)在课堂延伸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道德伦理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解决。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教案名称】:比较轻重【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轻和重的概念。
2. 能够比较物体的轻重。
3. 能够运用比较轻重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排序和归类。
【教学重点】:1. 轻重的概念。
2. 比较物体的轻重大小。
【教学准备】:1. 不同大小、材质和重量的物体,如球、积木、盆、石头等。
2. 数量适量的容器,如篮子、盒子。
3. 计量用具,如秤。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球,询问学生:“你觉得这两个球一样轻还是不一样轻?”2.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轻和重的概念,并逐步引入比较轻重的概念。
Step 2:观察比较轻重1.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球,要求学生确认哪个球更重。
2. 让学生用手轻轻拿起球,通过比较感受,讨论出较重的球。
3. 教师逐渐增加物体的数量和重量,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判断。
Step 3:排序归类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物体,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排序和归类。
2. 学生可以用篮子、盒子等容器进行分类,也可以直接放在地板上进行排序。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分类标准和思考过程,激发学生思考方法。
Step 4:练习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大小和重量的物体,让学生进行比较轻和重的判断。
2. 学生可以用手轻轻拿起物体,也可以通过摇晃物体来判断重量。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轻重的感觉,如比较自己的书包和同学的书包的重量。
2. 引导学生将轻重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如选择重的东西放在底层,轻的东西放在上层。
【教学反思】:1. 通过观察比较轻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轻和重的概念。
2. 通过排序归类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进行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轻重的讨论和思考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2024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比较轻重》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资源与环境•学生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课程介绍与目标学生背景大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但对于轻重的比较可能还停留在直观感受的层面,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学科背景科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探究和发现的学科,比较轻重是科学领域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之一。
教案背景教学目标0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轻重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两个物体的轻重关系,并理解重量单位的概念。
0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和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01教学重点掌握比较轻重的基本方法,理解重量单位的概念。
02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两个物体的轻重关系,理解重量与质量的区别。
教学内容与方法01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理解物体轻重与大小、材质等因素的关系。
02掌握使用天平、弹簧秤等测量工具来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03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直观演示法01通过展示不同轻重物体的比较过程,让幼儿直观感受物体轻重的差异。
实验操作法02组织幼儿进行实验操作,亲手体验使用测量工具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
讨论交流法03引导幼儿在实验后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促进思维发展。
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谜语或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幼儿对比较轻重话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轻重的概念,以及物体轻重与大小、材质等因素的关系。
同时,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弹簧秤等测量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3. 实验操作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提供不同轻重的物体和测量工具。
让幼儿亲手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步骤4. 交流讨论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区别轻重》
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区别轻重》教案:区别轻重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质量与力的关系,区分轻重物体。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促使学生关注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实验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轻重物体的区别。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具体内容:(1)引入:利用一个小游戏,教师将一些小物体放在桌面上,让学生估计其质量,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排列出这些物体的质量从轻到重。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系,为什么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地球的引力也就越大。
(2)情境模拟:教师将一些物体放在桌面上,要求学生用手拿起其中的两个物体,比较其质量的轻重。
(3)实验操作:① 实验1:让学生用手拿起一块石头和一张纸片,比较它们的质量和力的大小。
② 实验2:让学生用手拿起一杯装满水的杯子和一杯空杯子,比较它们的质量和力的大小。
(4)总结: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总结轻重物体的特点,质量大小与力的大小的关系。
2. 教学方式:情境模拟、实验操作、讨论总结。
四、教学手段和媒体:投影仪、实验装置、小白板、纸片、石头、杯子、水。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参与度和合作度,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分析能力。
2. 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模拟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物体的质量和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引入一些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整个教学过程相对简短,学生参与度高,但可能存在理论知识上的欠缺,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活动进行巩固和拓展。
《轻重》教学实录
轻重教学实录导语本教学实录将带您进入一个有关轻重的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轻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深刻理解轻重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活动一:物体比较目标通过物体比较活动,让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轻重,感受物体的质量差异,并培养对轻重的敏感度。
准备工作1.收集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如小石子、玩具块等。
2.铺设一个具备丈量规模的台面。
活动步骤1.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每个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学生将物体两两进行比较,并尝试判断每组物体中哪个较重,哪个较轻。
3.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或由教师指定比较两个物体。
4.学生将比较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解释为什么认为某个物体较重或较轻。
活动二:力的作用目标通过力的作用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力对物体造成的影响,体验力对轻重的决定作用。
准备工作1.准备一个小木块和一段绳子。
活动步骤1.将绳子绑在小木块的一个端点上。
2.让学生站在一张平面桌子的边缘,将小木块悬挂在桌子上。
3.学生轻轻拉动绳子,观察小木块的反应。
4.提示学生思考:当你用多大的力拉动绳子时,小木块会开始运动?5.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拉动绳子,记录下每一次小木块开始运动时的感受和拉力。
活动三:设计小车目标通过设计小车活动,让学生能够将轻重的概念应用于实际,并体验轻重与运动的关系。
准备工作1.收集一些纸板、奶盒、牙签等材料。
2.准备一块平整的地面。
活动步骤1.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小车模型,要求车辆能够前进、转弯和停止。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适合的材料,并用胶水、胶带等将它们组装在一起。
3.学生在平整的地面上测试他们设计的小车模型,并观察不同构造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4.学生讨论:哪些构造使小车停止、哪些构造使小车前进或转弯?5.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总结轻重在小车行驶中的作用。
活动四:反思与总结目标通过反思与总结活动,让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并对轻重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小班数学教案《轻和重》ppt
能够运用轻和重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实践 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初步的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良好的实验态度和学习习惯。
02
教学本概念,掌握判 断轻重的标准。
详细描述
通过实物展示和比较,让小班学 生了解轻与重的基本概念,掌握 判断轻重的标准,如质量、重量 等。
教师自我提升资源
专业书籍
《幼儿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在线课程
幼儿教育相关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06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测试,评估 学生对轻和重的基本概念是否有
了正确的理解。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参与度 ,判断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03
教学方法
实物比较法
准备不同重量和材质的物品,如积木 、小球、纸片等。
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物品的重量, 例如“这块积木很重”、“这个小球 很轻”。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亲手感受 不同物品的重量和质感,理解轻和重 的概念。
游戏互动法
设计有趣的轻和重比较游戏,如 “谁先落地”、“跷跷板”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身体验轻和
生的学习节奏。
学生反馈与指导建议
学生问题反馈
收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疑问和建议,了解学生 的学习难点和困惑。
学习策略指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反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鼓励与激励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其他 学生向他们学习,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一年级上册《轻重》教学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轻重》教学案例课前创设氛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乐乐星”(出示卡片),它笑得可真开心。
小朋友们,请你来学一学它是怎样笑的,好吗?(学生自由尝试)今天,老师就希望小朋友们带着这样的笑容和我一起上一节开开心心的数学课,好吗?(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师:星期六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们最喜欢玩什么?(出示简易杠杆模型,模型两端各有一个吊篮)原来它们最喜欢玩的叫做飞上天的跷跷板。
这时候,走来一只小兔弟弟和一只小兔妹妹(出示玩具),它们俩坐了上去(把两个小兔玩具分别放在模型两端的吊篮上)。
2.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小兔弟弟这边低,小兔妹妹那边高。
生2:小兔妹妹上去了,小兔弟弟下来了。
生3:小兔弟弟重,小兔妹妹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3:小兔弟弟把它这边压下来了,所以它比较重,小兔妹妹那边高高的往上翘起来了,所以它轻。
……3.小朋友们真厉害,能看出谁轻谁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出示课题,注意“轻”字用较浅的颜色,贴得高一些;“重”字用较深的颜色,贴得低一些。
)(评析借助学生玩“跷跷板”的经验来创设情境,让卡通小兔坐上了跷跷板,充满童趣,使学生对比较“轻重”的学习立刻就有了既新鲜又亲切的感觉,也激发了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1.说一说。
师:现在就请小兔休息一会儿,咱们大家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
(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 生1:桌子和凳子比,桌子重,凳子轻。
生2:我吃饭用的碗比勺子重。
生3:大象和小象比,小象轻,大象重。
生4:我爸爸买了1千克梨和0.5千克香蕉,一千克梨重,0.5千克香蕉轻。
生5:我用象和蚂蚁比,象重,蚂蚁轻。
生6:我用剑龙、霸王龙和翼龙比,霸王龙最重,剑龙最轻。
……(回答较精彩的学生很高兴地得到了一颗“乐乐星”。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轻重》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轻重》一、教学内容《认识轻重》是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轻重概念。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包括: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2.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物体轻重的能力;3.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方法,区分轻重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物体的轻重,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运用比较方法,区分轻重的不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轻重概念,能够用比较方法区分轻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和比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不同重量的玩具、水果等。
2. 学具:小篮子、贴纸、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天平,放上两个不同重量的水果,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哪个水果更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天平和不同重量的玩具,讲解轻重的概念,引导幼儿用比较方法区分轻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天平和学具进行实践操作,比较轻重,并用语言描述。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一个“轻重接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轻重概念。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天平,标明轻和重。
2. 旁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轻重、比较、观察、描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与家长一起比较轻重,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描述物品的轻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轻重概念。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的比较方法,如使用尺子、容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轻重概念。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轻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幼教大班体育教案:认识轻重
幼教大班体育教案:认识轻重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轻重的基本概念。
2.能够辨别不同物品的轻重。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轻和重。
2.辨别物品的轻重。
3.动手实践。
三、教学准备:1.课程教材:幼儿园体育教材。
2.教学工具:一个小秤、不同重量和大小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即认识高低的概念,并与轻重进行对比。
通过观察物品的重量和高度,让幼儿思考轻和重的区别。
2.新授(10分钟):a.出示不同大小和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感知物品的轻重,并引导他们说出物品的特点。
b.使用小秤进行实际测量,让幼儿亲自参与,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
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纸张等,让幼儿用秤称量,并说出它们的轻重程度。
3.辨别游戏(10分钟):a.老师将准备好的物品放在课桌上,然后将一只小手指轻轻触摸一个物品,请幼儿猜一猜它的重量。
接着让一个幼儿去实际举起或摸一摸该物品,再判断它的轻重程度。
b.接着,让其他幼儿也参与游戏,每次轮流触摸物品,并判断它的轻重。
老师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物品的特点和轻重程度。
4.巩固(5分钟):通过示范和引导,再次让幼儿触摸和分辨物品的轻重。
可以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物品,让他们做出判断,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同时,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和交流,加深对轻重的认识和理解。
5.拓展活动(10分钟):在室外进行拓展活动,让幼儿通过触摸不同物品,继续体验和感受物品的轻重。
可以利用一些户外器材和教具,如小球、扳手、木块等,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投球、举重物等,进一步加深对轻重观念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回顾幼儿学到的轻重概念和辨别物品轻重的方法。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观察,学会辨别物品的轻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轻重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理解,能够辨别不同物品的轻重程度,并学会了用小秤进行测量。
幼儿园大班比轻重教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比轻重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重量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轻重。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轻重。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量概念,能够独立完成重量比较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称重工具、各种重量不同的物体。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单的重量比较小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
2. 基本部分:a. 介绍重量概念:向幼儿讲解重量的定义,让幼儿初步理解重量。
c. 幼儿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比较轻重,教师巡回指导。
d. 总结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比较轻重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部分:通过小组合作,让幼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哪一组的东西重?哪一组的东西轻?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能否独立完成重量比较任务。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了解幼儿对重量概念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节:认识重量单位学习千克、克、两、钱等重量单位。
进行实物称重,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重量单位的变化。
第2节:比较两组物体的轻重准备两组物体,每组物体数量相同,但重量不同。
让幼儿分组,每组尝试比较自己组内的物体轻重。
第3节:重量排序游戏准备一系列不同重量的物体。
让幼儿将这些物体按照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
第4节:称重比赛设置一个称重比赛环节,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称重比赛。
比赛过程中,让其他幼儿观察并判断哪边更重。
第5节:生活中的重量应用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场景,如购物时称重、烹饪时称量食材等。
让幼儿尝试用所学重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幼教大班体育活动教案:理解物理轻重
幼教大班体育活动教案:理解物理轻重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轻重概念。
2.能够区分轻重物品。
3.能够用手或其他工具感知物品的重量。
4.发掘幼儿对轻重的好奇心,激发好奇心,提高探究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掌握轻和重的概念。
2.能够体会身体和物品重量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1.在幼儿能反映出轻重的基础下,如何引导幼儿去探究。
2.怎样提高幼儿对轻重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让幼儿感知轻重教学活动二:轻重物品识别教学活动三:游戏探讨轻重教学活动四:绘制轻重图像教学活动五:幼儿音乐游戏五、教学过程1.教学活动一:让幼儿感知轻重活动步骤:(1) 让幼儿用手分别感觉书包、水杯等物品的重量。
(2) 给幼儿两个物品,让他们比较哪个物品更重、更轻。
(3) 给幼儿一些同样大小的物品,比如卡纸、黏土等,让他们了解不同材质物品的重量不同。
2.教学活动二:轻重物品识别活动步骤:(1)教师先准备一些轻重不同的物品,把它们都放在一张桌子上。
(2)教师询问幼儿:“同学们知道哪些物品是轻的,哪些物品是重的呢?”(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感受每个物品的重量,分辨轻重。
(4)分组活动,让幼儿自己去识别轻重物品,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找到10个轻重物品。
3.教学活动三:游戏探讨轻重活动步骤:(1)准备一个小口袋或者盒子,里面放着一些轻重不易区分的物品,如小石头、小球、纸张等。
(2)让幼儿轮流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物品,在口袋中找到同等重量的物品放在一起,剩下的物品根据轻重再分别放在两边或三边的桶中。
(3)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描述、比较每个物品的轻重,激发孩子心中对轻重的疑问与好奇。
4.教学活动四:绘制轻重图像活动步骤:(1)让幼儿拿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根据对轻重的认识,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轻重图像。
(2)让孩子找到一些有轻重质感的物品,例如棉花和沙子。
(3)引导幼儿描绘轻重物的物理特征,然后描绘简单的轻重图像,加深幼儿对轻重的认知。
认识轻重小游戏教案反思
认识轻重小游戏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轻重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2.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具,轻重小游戏道具。
2.教材,轻重小游戏教案。
3.教学环境,教室、操场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轻重概念,让幼儿观察周围的物品,分辨轻重。
2.游戏1,轻重比赛。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比赛规则是将一些物品放在秤上,比较它们的重量,看哪一组的代表能够判断得最准确。
3.游戏2,轻重搬运。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其他队员协助队长将物品搬运到指定地点。
要求队员们根据物品的重量来分工合作,使得搬运过程更加顺利。
4.游戏3,轻重排队。
让幼儿按照身高从低到高排成一列,然后老师给每个幼儿发一些物品,要求幼儿根据物品的重量来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队伍变成轻重顺序。
5.总结,老师总结轻重小游戏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游戏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游戏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轻重小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教学环境的营造和教学氛围的营造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反思,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仅仅是玩耍,更要学会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改进:1.在轻重小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游戏的难易程度,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获得乐趣。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
注意力集中程度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 力是否集中,能否持续关 注教学内容。
积极参与程度
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课 堂活动,能否主动思考和 回答问题。
合作与交流能力
观察幼儿在与同伴合作时 的表现,能否积极沟通、 分享和协作。
结果性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幼儿课后作业是否按时完成, 作业质量如何。
测试成绩
通过课堂小测试或课后测试,检 验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比较轻重》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堂互动与反馈 • 作业布置及延伸活动 • 评价方式与标准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 轻重的概念,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02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与轻重有关的问题。
轻重排序游戏
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比较轻 重的方法,让幼儿对一组 物品进行轻重排序,巩固 所学知识。
家庭亲子活动建议
亲子购物
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购物,让幼 儿挑选不同重量的商品,比较轻 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家庭实验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 如天平、砝码等,和幼儿一起进行 轻重比较的实验,增进亲子互动。
邀请部分幼儿参与示范, 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
幼儿动手实践
分组进行,每组提供天平、不同重量的物 品等实验材料。
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比较不同物品的轻 重,并记录结果。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 现和感受。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比较轻重的方法应 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年级数学教案:轻重的概念与比较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份针对幼儿园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团队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什么是合作。
2、学会如何在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
3、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1、讲故事通过寓意深厚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与意义。
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分组活动参加团队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什么是团队合作。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节:讲故事教学目标:了解团队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什么是合作。
教学内容:讲述有关团队合作的寓言故事,比如《蚂蚁与蚱蜢》,并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来引导孩子们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活动安排:1、带领孩子们收拾教室,将空间变成一个大舞台。
2、邀请孩子们坐在地上,朝向舞台。
3、引导孩子们沉静下来,开始讲述故事。
4、故事讲完后,通过问答方式来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的意义。
第二节:讨论教学目标:学会如何在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拓展孩子们的团队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际能力。
活动安排:1、将所有的孩子随机分成5~6个小组。
2、每个小组在活动开始前都会有一个小组负责人推出来,开始组织各自的小组。
3、老师给每个小组讲一段关于团队合作的小故事,并带领孩子们一同讨论。
4、整个过程中教师协调小组讨论,帮助孩子们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第三节:分组活动教学目标:参加团队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什么是团队合作。
教学内容:通过分组活动来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团队合作。
比如推箱子,能量圆形等游戏。
活动安排:1、将孩子们随机分成3~4个小组2、老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项任务3、各小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4、完成任务后,得到老师的评价和奖励5、在得出评价和奖励之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对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
比较轻重的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和比较物体的轻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轻重的概念:轻和重是物体的属性,轻重不同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和放置。
2. 比较轻重的方法:利用天平、秤等工具,观察和比较物体的轻重。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比较轻重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秤、各种轻重不同的物体(如球、书、玩具等)。
2. 材料:记录纸、画笔、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认识轻重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轻重不同的物体。
3. 记录和分享:幼儿将比较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收集幼儿的记录纸,评价其对轻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 听取幼儿的分享,评价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轻重比较的实践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一些轻重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轻重。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师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八、教学拓展1. 探索其他比较物体的方法:除了轻重比较,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大小、高矮、长短等方面的比较。
2. 引入数学概念:在比较轻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学习加减法等基本数学运算。
九、教学案例1. 案例分享:教师收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与同事和幼儿家长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十、教学计划1. 制定下一个教学计划: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幼儿的表现,教师可以制定下一个教学计划,如“比较大小”的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重》教学案例2篇Teaching cases of light and light
《轻重》教学案例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
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轻重》教学案例
2、篇章2:《轻重》教学设计
篇章1:《轻重》教学案例
我从情境引入:“同学们,今天小熊和小猴去游乐园玩,你们想
不想去看看?学生听到要去游乐园,个个都高兴地说:“好!”
这时我播放课件,课件出示小熊和小猴玩翘翘板的画面。
我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大声说:“玩翘翘板。
”谁能告诉老师
小熊和小猴比:谁重?这是很多学生都举起小手,小朋友都说小
熊重!我接着问:“你们都说小熊重,谁愿意说说理由?”话刚落,小朋友个个都说:“我来。
”我叫了一个平时不爱举手的小
朋友回答,“因为小熊在下面,小猴在上面,所以小熊重”我问:
“你们认为对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说:“对”,看来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是较丰富的。
当我讲“练一练“习题三时,当时的情况令我束手无策。
我出示习题图片,一个天平称里是一棵白菜和一个萝卜,一个天平称里是一个萝卜和一个茄子,比较这三种菜谁最重,谁最轻,当我问“白菜、萝卜、茄子谁最重?”
“白菜重。
”
“为什么?“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白菜大。
”
“大的东西一定重吗?”
“街上卖的棉花糖你吃过吗?”
“吃过。
”
“棉花糖那么大,老师的这盒粉笔比棉花糖小,是否棉花糖重?”
“不是。
”
“大的东西不一定重,是吗?
“是。
”
“还有不同想法吗?”
没有学生回答。
看来学生还不够灵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我多次提示,学生依然表情茫然。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好暂时搁下转到下一题,两个天平,一个天平是两只螃蟹和一条鱼一样螃蟹重,一个天平是一条鱼和四只虾一样重,
“一条鱼、一只螃蟹、一只虾,谁最重,谁最轻。
”
“鱼重。
”
我让孩子说说理由。
居然说“鱼大,所以鱼比虾重。
”
“谁最轻?”
孩子说的答案不一,看来学生还没有等量代换的意识仅仅是从物体表面寻找答案。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只好搁下悬而未解的问题。
篇章2:《轻重》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的“说一说”“掂一掂”“ 掂一掂,称一称”,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比轻重的过程,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比较轻重。
2,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探索出比较轻重的方法,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谁轻谁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讨论,探究等方法来总结归纳出比较轻重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叙述,探究的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轻与重的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初步创建轻重概念。
难点:归纳总结出比较轻重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总结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归纳出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苹果和梨各一个(质量相差不大的),一本书和一个盒子。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由小朋友们喜欢去的游乐园开始本节内容,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小朋友都说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好不好?(小朋友齐声说好)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1)
师:我们的游乐园里已经来了好多客人,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发现,举手示意老师!
生:我发现了小熊和小猴子在玩跷跷板
师:哦,这位小朋友发现小熊和小猴子在玩跷跷板,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发现了啊?
生齐:是!
师:小熊和小猴子在玩跷跷板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举手
示意老师。
生:小熊沉下去了,小猴子被跷得老高!
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朋友们认
真思考,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因为小熊重小猴子轻!
师:哦,因为小熊重小猴子轻!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轻重。
(出示轻重)
(这里主要想通过游乐园的场景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孩子
们认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看一看)
师:小朋友刚说了因为小熊重,所以才会沉下去的,那小熊
比谁重呢?(引导学生感知比较对象,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生:小熊比小猴重!
师:小熊比小猴重那反过来小猴比小熊… ...?
生:轻!
(带领学生读“小熊比小猴重,小猴比小熊轻”)
师:小朋友们是怎么知道小熊比小猴重,小猴比小熊轻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进行小结:有很多物体的轻重我们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物体轻重。
老师请两
位体重有明显差别的同学起来,让学生通过看来比较他们的轻重,用眼睛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谁比谁重谁比谁轻说一句话,带领
学生重复练习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掂一掂)
师:刚才我们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了小动物的轻重,现在老师这遇到了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小朋友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生:愿意!
师:(出示教具书和盒子)老是想知道他们谁轻谁重,小朋友们看一看先猜一猜谁轻谁重,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手掂一掂,看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是进行小结:有些物体如果我们不能眼睛直接看出来了,这时候就得用小手掂一掂了。
遇到困惑,深入理解(掂一掂,称一称)
师:同学们表现很好,老师要奖励一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教具苹果和梨)。
老师在家偶一个同学上来用手掂一掂,看谁轻谁重。
(小朋友们不能判断出轻重或者得出不同的答案)
师:小朋友们的答案不一样,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齐:用称称一称。
(老师出示教具天平,练习用称一称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老师对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进行小结。
出示小黑板习题,带领小朋友们熟悉知识
多媒体出示课本21的“练一练”
做练习。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