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关于偏激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主题认识自己的情绪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基本情绪,如高兴、难过、生气等。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情绪王国哦。
在这个王国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精灵,每个小精灵都代表着一种情绪呢。
(二)故事分享与讨论有一天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们班的小明同学,早上来的时候,脸上笑开了花,就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原来啊,他的妈妈给他做了他最爱吃的小饼干,还给他装在了一个超级可爱的盒子里。
他一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他的快乐。
他拿着小饼干盒子,走到同学们面前,眼睛亮晶晶的,说:“大家快来尝尝我妈妈做的饼干哦,可好吃啦!” 同学们都围了过去,和他一起开心地吃着饼干,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时候呢,小红同学不小心把饼干屑弄在了地上。
负责打扫卫生的小刚有点着急了,他皱着眉头,大声说:“哎呀,小红,你看你把地都弄脏啦!” 小红听到小刚这么大声说话,觉得有点委屈,眼睛里泛起了泪花,嘴巴一撇,快要哭出来了。
小明看到这个情况,赶紧走过去,拉着小红和小刚的手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们一起把地打扫干净就好啦。
” 然后,他们三个一起拿起扫帚,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小红也不难过了,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小刚也笑着挠挠头说:“对不起啊小红,我刚才不该那么大声的。
”故事讲完啦,同学们,在这个故事里,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情绪小精灵呀?(引导学生回答出高兴、着急、委屈、宽容等情绪)(三)情绪表演现在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这些情绪小精灵哦。
谁想来试试呢?(让学生分别表演高兴、难过、生气等情绪,其他同学来猜)(四)表达情绪的方法那当我们有了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如果我们很高兴,我们可以像小明一样和大家分享快乐哦。
那如果我们有点难过或者生气呢?我们可以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和同学们或者老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哦。
智障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矫治案例研究
[ 摘 要] 心理 辅导 已经应用 于各个领域 , 本文通过运 用心理 学、 为矫 正的知识对智障 学生 问题行 为进行矫 正和辅导 , 学生在 改 行 使 正问题 行为的同时培 养良好 的行为 习惯。事 实证明 , 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关键词 ] 智障学生 心理问题 个案研究
智 力障碍是指 人的智力 活动 能力明显低于 一般 人的水平 , 显示 出现, 并 一般在外 出的公共场所较少见 。③频率 , 在学校里出现的次数很 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多, 发作频繁 。④ 主要表现 , 和同学有小 矛盾时 , 见到别人有 的东 在 或 智 障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心身 西 自己没有 时。她 的动作很快 , 有时 防不胜防。⑤终止原因 , 必须在外 发展的各个 方面都要落后 于正常儿童 , 存在 的心理 、 行为 问题 也较多 , 界直接干预下才 能停 止 , 如呼唤名字 、 责骂等 , 但维持不 了多久又继续 大脑的器质性 损伤 以及家庭 、 社会等不 良因素的共 同作用 可能促 进 了 原来 的不 良行为 。 这种趋势的增长 , 使得智障儿童的发展受 到了更加严重的阻碍。 41 对儿童进行观察的主要情况 .. 4 本文通过 分析一例有诸 多问题行为 的女生 的教育辅导过 程 , 提出 研究 者在对婷婷进行智力测验时对她的问题行为进行了观察。在 了一些可行 的教育训 练方法 , 为促进智 障儿童的康复 以及 为特殊教育 测试时婷 婷多次开小差 , 两眼发呆 , 老师呼唤时马上停止。 工作者和存在相同问题的智 障儿童的家长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研究 者对婷婷 上课 时的情况进行观察 。婷婷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 1研 究 对 象 . 中, 喜欢 东张西望 , 注意力集 中不能 超过 3 分钟 , 喜欢去找其他 同学讲 婷婷 , , 1 , 女 1 岁 培智学校三年级的学生 。入学前未进过托儿所 、 幼 话 , 在教室里 随意走动 。 儿园 , 商 5 , 智 5 诊断为轻度 弱智 。来到本校后就发现 经常用铅笔扎人 。 415 ..主要 结 论 对老师 , 尤其是班 主任 。 面上乖巧 听话 , 表 但是背后却 常说谎欺骗 ; 语言 婷婷为一个 1 岁 的轻度 智障女童 , 力 、 童适 应行 为评定为轻 1 智 儿 表达较 好 , 反应机警 , 到班级不久 , 有偷窃 、 便 攻击行 为的出现 , 经过多 度缺损 , 伴有 用铅笔扎人 、 偷窃 、 注意力不集 中等多重心理行为问题。 次老师和家长 的批评教育 , 未见好转。 42 -心理辅 导与行为矫正阶段 2研 究 内 容 . 421 _.分析 与诊 断 21 .通过对家 长的访谈 、 对儿童行为的观察 以及对儿童进行 多方 面 婷婷本身的性格因素为其行为适应不 良的主因: 反应迅速 , 明易 聪 懂得察言观色 , 好胜心强 , 善于伪装 , 性情 无常 。家庭环境 比较 复 的心理评估 , 出科学诊 断 , 做 为进一 步教育计划 的制定 和教育训练做准 冲动 , 备。 杂, 在普通学校的 日 子虽然短暂但经常惹 是生非 , 又受其他 正常学 生的 22 讨对有诸 多问题行 为的智障儿童 进行 教育训 练的可行性方 欺负 , 以对人很有敌 意。 -探 所 法。 422 导 策 略 ..辅 2 为 此类 儿 童 的康 复 提 出有 针 对 性 的 建议 。 3 () 1随时找机会 与婷婷 多接触 , 建立 良好 关系。 () 2 对婷婷过去的行为及 生活 习惯 , 多方面获得并进行 了解 。 3研 究 工 具 . 31 力测 验 .智 () 3 家庭探访 , 与家人多保持联系 , 了解家庭 背景 , 并进 而能够掌握 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等人主持修订的 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 婷 婷 的动 态 。 () 4 间或使用强制的手段 , 约束婷婷 的不 良行为。 量表( — C ) c WIS 。测试得 出言语智商 、 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 ( ) 用同伴的力量 , 5利 观察了解婷婷在校 的行 为改变 , 过手拉手 通 32 .儿童适应 行为评定 采用湖 南医科 大学姚 树桥 、 耀先编 制的 “ 童适应 行为评定 量 活动, 龚 儿 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表” 适用对 象为 3 l 岁智力正常或智力低下 的儿 童 , , 一2 主要用于评定儿 ( ) 用班会时 间, 办团体辅导 , 6利 举 使婷 婷知道被扎者 的痛苦及失 去心爱 的东西 的伤心 。 童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 。 () 7 尝试 发挥其语 言发展好 的特长 , 让婷婷担任班级干部使其有为 33 -问题行为观察表 采用 自编 “ 儿童问题行为观察表 ”包括 问题行为 的种类 、 , 出现的频 他人服务的机会 . 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 423 ._辅导 经 过 率、 出现 的主要场所 、 主要表 现与持续 时间 、 终止原 因等 。主要 由教师 、 () 1 营造爱 的氛 围, 用心育人 家 长 通 过 平 时 的观 察 进 行 评 定 。 拉近与老师的距离 , 注意激发婷婷的有意 注意, 把婷婷座位靠 近讲 4研 究 过 程 . 41 案 资 料 收 集 阶 段 .个 台, 当婷婷陶醉在小动作之 中或不停变换 坐姿甚至趴在地上时 , 止正 终 在讲课 的声音或提高音调并 用眼光注视婷婷 , 直至她 中断正在进行 的 411 庭 状 况 ..家 小动作 。有意识地多提问她 , 答对 了 , 让同学拍手表扬 她 , 答错 了, 没 “ 兄弟姐妹共三人 , 婷婷 、 姐姐母亲所生 , 弟弟继母所生 。 关 系, 请大家帮助你 。但要认真听课了 , 老师等一会儿再提问” 这样她 , 41 对家长进行访谈的主要情况 .. 2 会认真的听课 。 。 婷 婷刚出生不久母 亲吸毒 , 寄于养父养母处 , 岁时 因发现其行 为 为了得到表扬 , 3 异常 , 回父 亲身边 , 送 父亲 因做 生意 , 业务 比较忙 , 放在祖母身边 , 故 由 给她 时间解释 自己的行 为。每当学生来投诉她 的种种“ 罪状 ” , 时 于祖父长年生病 , 祖母没有太 多的时间照顾她 , 除了给她吃饱穿好 , 平 她总会握 紧拳头 , 打人状 , 作 这与她 的成长史有关。而这时我先不着急 让她说 出原 因, 如果本是好人办坏事的 , 先给她一个微笑 , 表扬 时和一些孩子打 打闹闹 , 岁上幼儿 园不到一周被退学 , 4 小学 入学一 个 批评她 , 下, 使她感到 自我满足 , 随后告诉她正确 的处理方式 , 并让其 他同学 月后 又被劝退学在家 , 半年后来到本校。一般情况下 , 父亲采取规劝的 这样使她感受到集体 的温暖 , 感觉到老0 x 她  ̄, i 方式 , 在婷婷 犯大错时 , 给予严重体罚但 收不到效果 ; 会 继母 因要 带幼 理解并给她改过 的机会 , 小的弟弟而无暇照顾到她 , 有时她嫌弟弟吵会不分轻重地打弟弟 , 以 所 的关爱。 ( ) 正不 良行为习惯 , 2改 培养 良好 的心理 品质 当父亲 差 时便 把她送 回祖 父祖母那 里。有 时也会去生母那边 , 因生 ①用榜样的作用感 召她 。上课时 , 婷婷 经常很 随意地在教室里走 母对其有愧疚之心 , 比较 溺 爱 。 来走去 , 神情恍 惚 , 好发脾气 ……针 对她的不 良行为 习惯 怎么教育呢 ? 41 心理评估 结果 .. 3 用身边的榜样感召她 , 一旦她有了不 良习惯 , 就提示 “ 看, 看 大家坐得真 在对婷婷进行教育干预前 , 对她进 行心理评估 的主要结果如下 : 听得 很认 真 , 表扬 X , X” 她看看 身边 , 马上会坐好 , 用苹果贴纸奖 () 1 智力评 估 结果 : 语智 商( I) ; 言 V Q 6 操作 智 商 (I ) 2 总智商 端正 , 5 PQ 4 ; 励她 , 这样 , 再三的强化训练 , 她在课 中的坏习惯有了改变 。 (Q)5 I 5。 () 2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结果 : 适应商( Q)3 AD 5 。 ②发挥 主题班 会的作用 , 固婷 婷的 良好 的行 为习惯 。本班级采 巩 用代 币 制度 , 在教室 后面 的主题 栏里有 每个 人的评 比表 ( 苹果 ) 大 张 () 3 问题行为观察表。 0 本 如果有 ① 问题的种类 , 铅笔扎人 。无论 任何来 由, 拿 只要 是不高兴 , 就会 贴 。每当婷婷满 1 个小苹 果贴就可以换 l 自己喜 欢的本子 , 0 这样 , 婷婷为 了能实 用铅 笔扎 同学的手 、 、 脸 手臂 , 每周都有两三 回, 特别是在午休后的这段 2 个小苹果贴就会换一张她平时表演节 目的照片 , 时 间里 。偷 窃行 为严重 , 婷见到其他班 同学的书 、 婷 本子 、 发夹 、 子等 现 自己小小的愿望 , 够养成 良好的学 习习惯 , 梳 能 更加 自主的学 习 , 更有 都 会拿来 放到 自己的书包里。上课不专心 , 在教室里随意走动 , 如果强 效 的管 理 自我 。 ③ 发挥 长处 , 弥补不 足��
培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辅导教育策略
培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辅导教育策略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一步持续深化,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培智生心理健康成长愈发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这需要特殊学校教师应对培智生的心理特征有所全面了解,以其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为基准,具有针对性的对培智生开展健全心灵素质的教育探究,借助科学合理的特殊教育辅导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满足学生内心诉求,以此使培智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不断的优化及增进。
关键词:特殊教育;培智学生;心理;策略前言:由于培智学生障碍功能不尽相同,类型较复杂,生活状态及学习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面对培智生的这些特殊性,需要教师采用非常规的教育手段及方式,对其情绪及心理上进行特殊的照顾,尽可能确保学生拥有较为健全的心智,能够顺利的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因此,特殊学校教师应注重对培智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与其沟通交流,要做到对学生生活中的点滴有所大致了解,帮助其解决心中疑惑,进而陪伴学生快乐成长。
1.培智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1.情绪不稳定情绪多变是培智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由于心理存在一定缺陷,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沟通,往往在生活中会被人们区别对待。
培智学生虽然内心闭塞,但不代表他对他人的言语及行为不敏感。
有时候他人不经意的言语或行为会让其表现得极为冲动,情绪也会发生激烈变化,脆弱自卑等情况便容易发生。
1.缺乏自信众所周知,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及他人的肯定及赞赏,培智学生也不例外。
但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心理缺陷问题,在培智生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我不敢、我不会、我不行等字样,这种不自信的挫败感要远远大于普通学生。
久而久之,培智学生很难树立一定的自信心,缺乏自信是其与他人正常交流最大的阻碍,更不愿意去尝试做其他事情,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原因所在。
1.很难建立信任关系培智学生的心理活动照比正常人要复杂很多,心里想法总是多种多样,因为不愿与他人交流,教师想对学生的内心有所全面了解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培养好习惯,育新时代少年——培智学校特殊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朱某,男,十岁,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少与人交流。
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做游戏,学生们的兴致都很高。
当游戏结束时,其他学生虽也余兴未了,但也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只有这名学生突然用手掌使劲击打旁边的同学,并且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老师问其为什么要打同学时,朱某只是反复说:“我没打,我玩!”类似事情在该生身上时常发生,几乎每次他都否认自己打人。
董某,女,十八岁,曾在普通中学上过学,中途转到我校。
董某有比较好的计算能力和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强,有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能力。
然而,在校园里却常有异常行为,如顶撞、辱骂教师,欺辱同学等。
在和其他同学的交往中,只要一发生矛盾,董某就必须占上风,甚至用打人的方式来解决,她自己会感到很威风。
经老师多次教育,有时虽口头上答应,但自我约束能力很差,遇事儿就犯,而且脾气非常倔强,老师对其采取说服教育,她就采用拽老师的衣服、掐老师、辱骂威胁老师进行反抗,情绪极为不稳定。
二、现象分析案例一:有的教师觉得这名学生不但有攻击行为,而且还说谎。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些偏颇的,因为说谎是指故意编造谎言,虽然该生的行为客观上具有攻击性,但该生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是没有意识的,因此他认为自己没有打人。
这也与其不想与其他学生沟通有关,他有语言却不去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没玩够”的情感,所以用打人来发泄。
此种攻击性行为还可以表现为尖叫、怒斥、摔东西、自伤等情况。
案例二:针对第二个事例中的董某,我则认为原因有:(1)家庭环境的影响。
(2)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3)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当。
以上这些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都应该考虑到:这是一些具有攻击性异常心理的智力障碍儿童,必须经过辅导帮助他们早日纠正,以达到正常。
上述事例中,董某属于情绪性攻击行为,朱某则属于品德不良的攻击行为。
对于品德不良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及时改变。
而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如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就可能积累和发展,形成暴躁、易怒、任性等不良性格。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与反思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与反思在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和烦恼,学校开展了心理辅导工作。
本文将对一位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进行分析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
第一部分:个案概述这个案例主要涉及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小明(化名),他在近期经历了家庭变故,并且出现了诸多行为异常。
根据教师和同学们的反馈,小明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并经常退缩避人。
为了解决他的问题,学校安排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个案辅导。
第二部分:问题分析通过观察小明,发现他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家庭变故引发的压力:小明父母离异并再婚,这种改变给小明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感到无法适应新环境并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
2. 自尊自信缺失:小明经常感到自己不如他人,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困扰。
3. 人际交往困难:由于情绪低落和自信缺失,小明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恐惧,并且避免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互动。
第三部分:辅导过程针对小明的问题,心理咨询师采用了以下有效的辅导方法:1.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尊重和支持,建立起与小明之间的信任关系。
这是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基础。
2. 情绪管理策略:教授小明一些简单实用的情绪管理策略,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通过这些技巧,帮助他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应对压力。
3. 自我认知训练:帮助小明重新审视自己,找出他所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并鼓励他为此设定目标并积极追求。
增强他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和自信心。
4. 社交技巧培养:引导小明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并教授他一些适应性的沟通和人际交往技巧。
这有助于他解决人际交往困难,增强自信并拓展自己的人脉。
第四部分:教训与启示通过对该个案进行分析和反思,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1. 早期介入至关重要: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后及时采取行动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早期介入才能避免问题加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
2. 综合性辅导更有效: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仅依靠单一的方法可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摘要】培智学生是一类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培智学生问题行为主要包括学习困难、情绪变化、社交障碍等方面。
在教育思考部分,提出了针对培智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策略,包括个性化教学、心理辅导、社交技能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结论部分指出,培智学生问题行为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关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
为提高培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关注培智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关键词】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教育思考,重要性1. 引言1.1 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及教育思考引言:在教育领域中,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且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
培智学生特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学生,他们可能出现自闭、情绪失控、攻击他人等不良行为。
这些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发展,也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了挑战。
问题行为调查分析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通过对培智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找出导致问题行为的根本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行为的本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干预和指导。
教育思考是针对问题行为的根本解决方案。
培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惩罚和制约,更需要的是关爱和引导。
教育者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的问题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积极的教育干预,培智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和教育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培智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为培智学生问题行为教育的重要性提供深入思考。
2. 正文2.1 问题行为调查分析培智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分析是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调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培智教育案例分享(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培智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全面、系统的教育,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将以一个智力障碍儿童为例,分享培智教育的成功案例。
二、案例介绍1.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智力障碍儿童。
从小患有自闭症,语言表达能力差,社交能力弱,生活自理能力低。
小明进入培智学校后,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智教育。
2. 案例分析(1)教育目标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培智学校为其制定了以下教育目标:1)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2)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学校生活;3)提高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4)激发小明的兴趣爱好,培养其特长。
(2)教育方法1)个化教育:针对小明的特点,教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关注其成长需求。
2)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3)情景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景,使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合作学习:鼓励小明与同学互动,提高其社交能力。
5)家庭教育: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生活,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教育成果1)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2)社交能力:小明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与同学建立了友谊,社交能力得到提升。
3)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小明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
4)兴趣爱好:小明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学校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获奖。
三、案例总结本案例表明,培智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个化教育、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四、启示与建议1. 提高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注度,加大对培智教育的投入。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教育。
浅谈培智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及应对技巧(合集五篇)
浅谈培智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及应对技巧(合集五篇)第一篇:浅谈培智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及应对技巧清远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论文浅谈高年级智障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及应对技巧冯荫[摘要]: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在发展期间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常态,同时伴有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
所以他们在心理行为方面表现出固有的特征,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较多的情绪行为问题。
而高年级智障学生面临要毕业走上社会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掌握正确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
本文结合高年级智障学生实际,剖析培智学生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及教师的应对技巧。
[关键词]: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心理行为情绪行为问题应对技巧一.前言智力障碍学生心智能力表现在行为上与正常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性情、态度与气质的差异最明显。
本人在某启智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前培训,所在的班级是培智部九年级。
虽然是毕业班的学生,但是在心智方面还停留在幼儿阶段。
有时会因为自己不正确的认知,或者一些客观原因如逃避劳动、天气变化等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表现出乱发脾气、无理取闹、攻击他人等一系列情绪行为问题。
影响教学常规活动的展开,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更不利于让常人接受学生影响以至影响日后自立于社会。
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应该了解培智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在实际教学中剖析他们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掌握针对问题的应对技巧。
二.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一)心智能力的特征智力障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天生资质比正常儿童差,在量得方面,其发展比正常儿童迟缓而短暂;在质的方面,区别主要在于培智学生不善于抽象思维,对不同刺激以同样动作、言语及感情作反复的反应,缺乏自我检讨、联想和发现细小差异的能力,推理能力一般化,观察事物需找共同点的能力较差。
一般而言,智力障碍学生障碍情形越严重,偏离正常儿童心智能力就越远。
(二)人格与行为的特征1.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即刻板行为。
智障学生在遇到其固有思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会采取随机应变的措施,而一味固执地用某一固定的方式处理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的心理支持方案
特殊教育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的心理支持方案特殊教育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优秀教案范本: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的心理支持方案一、引言心理健康是每个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由于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心理辅导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旨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调节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心理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业进展和全面发展。
三、教案内容1. 了解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情绪特点、心理需求和个体差异。
通过沟通、观察和评估等方式,有效获取学生的信息,为后续的辅导提供基础。
2. 情绪识别与表达通过情绪识别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准确辨认和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当时的情绪,并指导他们了解各种情绪表达方式的适宜性。
3. 情绪调节策略在学生掌握情绪识别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以帮助学生平复负面情绪。
4. 建立支持体系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成为他们可以信任和倾诉的对象。
同时,教师与家长、专业心理辅导师之间的紧密合作也十分关键,以确保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支持。
5. 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需改进的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并提供他们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支持。
这种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和能力,并助力他们积极应对困难。
四、教案实施与评估1. 实施步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心理辅导课程。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培智学校关于偏激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关于偏激学生心理问题的反思案例分析:w同学是我们学校一位住宿的男生。
十五岁,正处在一个“热血沸腾”、“意气奋发”的年纪,他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与老师、同学,伸直脖子,争红了脸,甚至还用拳头来示威,使同学对他都近而远之,惟恐哪一句话说错了或者做得不对,又惹怒了他的哪根神经,引来祸端。
但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他就有说有笑,脸上笑得像是开了花,整个人的情绪让人捉摸不透。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值夜班,在熄灯前,我按照惯例,检查每个学生就寝前的准备情况,在检查时,我发现z同学夹蚊帐用的夹子不见了(前一天晚上,我还见到z同学使用了夹子)。
于是,我就询问了z同学有关情况,得知,w同学把他的夹子借走了。
我打算先问问w同学究竟为什么要借夹子,结果,当我来到他的床边,刚问他夹子的事时,他立即跳了起来,摆出一副极其厌烦的表情,打着手势告诉我:“我的夹子不够,蚊帐没有办法夹好,所以借了z同学的夹子。
”一副极有道理,不屑给你解释的样子,真让人不想理他,但我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你借了别人的夹子,别人用什么呢?你有没有为别的同学想想?”这时的他,已经接受不了我的劝说,脸也变红了,脖子也变粗了,面部表情也变狠了,一手拽下夹子扔给了我,一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样子。
我也没多理他,因为他这时在气头上,还在牛角尖里钻着呢。
我决定先冷冷他,于是,我到别的宿舍继续检查,并且回到值班室拿了一个夹子。
然后,我再一次来到他们宿舍,用手指了指他,他以为我又回来教育他了,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向我乱喊了一翻,等他结束了,平静下来后,我将我的夹子递了给他,让他把蚊帐夹好。
这时,他的脸又红了,我知道,这一次他脸红是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后悔,是为他自己对老师的不敬感到不好意思。
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向他讲述了一些道理,他也很愉快地接受了,只是等到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他的老毛病又重犯了,又暴躁起来了,与上如出一辙。
分析与反思:显然,他的这种情绪特点很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整体特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一、青少年情绪自控发展的特点w同学今年十五岁,正处于少年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表现正处于从外显型向内显型过渡的时期,其情绪表现较成人外露,较儿童内隐。
培智个别化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8岁,患有自闭症。
小明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经常一个人玩耍。
在学校,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学习成绩较差。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希望学校能给予小明个别化教育,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
二、案例分析1. 小明存在的问题(1)社交能力差:小明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导致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紧张。
(2)注意力不集中:小明上课时容易走神,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学习成绩差:由于小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他在学习上成绩较差。
2. 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封闭,家长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小明,导致他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模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小明个别化需求的教育方案。
(3)个人因素:小明自身存在自闭症症状,导致他在社交、学习等方面存在困难。
三、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人正常交流。
2. 培养小明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提高小明的学习成绩,使其能够跟上班级进度。
四、教育措施1. 社交能力培养(1)开展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2)组织社交活动:邀请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让他有机会与同学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3)家长辅导:指导家长如何与小明进行有效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 注意力培养(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小明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注意力训练方法:通过听音乐、画画等趣味活动,帮助小明提高注意力。
(3)家长监督:家长要关注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3. 学习成绩提高(1)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适合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果。
(2)加强基础知识训练:针对小明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习成绩。
(3)家长辅导:家长要关注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辅导。
张正见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建议
张正见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建议1.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与学校的办学思想相吻合。
正如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为智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围绕这一宗旨,我们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使之具体化、清晰化。
在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年级层次智障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侧重点各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之完善化、系统化,从而努力实现提高智障学生心理素质的直接目的,真正实现智力落后教育的目标,为实现办学目标服务。
2.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兼顾“知(心理知识)、行(行为表现)、情(情感体验)”三个维度,更要侧重于外在的行为表现,使教育目标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使智障学生从“怎么做”、“是什么”、“为什么”层层深入,其中“怎么做”是中心内容。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很难在活动中得到预期的情感体念,但只要他们明白“怎么做”,就已经取得了教育效果。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选择他们最熟悉、最关心、最喜闻乐见的话题,找到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低年级的智障学生,我校充分发挥《生活》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以动画、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材料为主,高年级则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活动课涉及的内容不仅要符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还要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呈现他们熟悉的事物。
3.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活动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丰富多样,有角色表演、游戏、行为训练、心理短剧、模拟情景等等,不拘一格。
此外,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不局限于课堂活动,应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训练相结合,采用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个别交谈、个别辅导等不同形式,利用校际集会、团队会、联谊会、风采展示活动等活动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提供全方位、全程跟进的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广泛的联系与配合,需要广泛的支持系统。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资料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时代的变革,体制的更新,社会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人们的心理承受与以往迥然不同,受社会的影响,受成人的影响,学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化。
智障学生也不例外。
智障学生中贫困家庭子女缺少关心而放任自流,或者少言寡语,残缺家庭子女无所依赖而感己恐慌失落等等。
鉴于以上诸种问题,给予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智障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智障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作为教师不但要充满爱心,而且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智障学生也不例外。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智障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尽可能地促进智障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使他具有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智障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智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此,我有一些设想。
首先要了解并掌握智障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智障学生都有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否则教育过程本身就变得枯燥乏味。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因无从入手教育智障孩子,主要的任务便落到了教师身上。
教师或许会给学生设计他们想象中的发展方向,如果学生的发展稍有偏差,就会受到责难,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关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但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智障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下列这几方面:1.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
当其情绪喜悦时,表现得积极性高,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表现得积极性低,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自虐、打架等现象。
培智班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培智班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培智班,可能很多同学还不是特别了解呢。
我先给大家说说啥是培智班吧。
培智班就像是一个特殊的小集体,里面都是一些在智力发展上可能比我们稍微慢一点或者有些特殊需求的小伙伴。
那这个培智班的心理健康教案啊,可就太重要了,就像给这些小伙伴的心灵点亮一盏灯一样。
我之前啊,有一次去一个学校参观,就路过了培智班的教室。
透过窗户,我看到里面的老师正在很耐心地和同学们说话,那些同学看起来有的很安静,有的就有点坐不住。
当时我就在想,他们的小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这时候心理健康教案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他们内心的小世界。
比如说,这个教案里可能会有一些关于认识自己情绪的内容。
咱们平常人啊,有时候还搞不清楚自己是高兴还是难过呢,更别说培智班的小伙伴了。
老师可能会把情绪比喻成不同的小动物。
高兴的时候就像小兔子,一蹦一跳的;生气的时候就像小刺猬,浑身带刺。
这样形象的比喻,也许能让培智班的小伙伴更容易理解呢。
还有啊,这个教案里可能会教他们怎么和别人交朋友。
我就想啊,咱们在学校里交朋友有时候还会闹别扭呢,对于培智班的小伙伴来说肯定更难。
老师可能会设计一些小游戏,就像那种两个人一组,互相传递小皮球的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小伙伴们就能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就像两只小蚂蚁一起搬食物一样。
再说说这个反思吧。
反思就像是照镜子,看看自己做的好不好。
老师在教完这些心理健康的知识之后,得回过头来想想,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不行。
比如说,老师教了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发现有些小伙伴还是只会哭或者笑,根本不会用别的方式表达。
这时候老师就得反思了,是不是自己讲得不够清楚呢?还是方法不对呢?我想啊,要是我是培智班的老师,我可能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这个教案。
我可能会先去了解每个小伙伴的喜好,就像侦探破案一样。
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才能写出适合他们的教案。
培智班的心理健康教案和反思,其实就是在帮助这些特殊的小伙伴更好地成长。
培智班教育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培智班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本案例以某市一所培智学校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案例描述1. 学生基本情况小华,男,10岁,患有轻度智力障碍。
入学时,小华在生活自理、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具体表现为:无法独立完成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语言表达不清晰,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在社会交往方面,缺乏基本的礼貌和合作意识。
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小华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育教学目标:(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独立穿衣、洗漱、整理床铺等。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人礼貌交往,具备基本的合作意识。
3. 教育教学过程(1)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针对小华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 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让小华观察并模仿。
- 分解步骤:将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逐步引导小华完成。
- 强化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小华巩固所学的生活自理技能。
- 家庭合作:鼓励家长在家中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培养小华的生活自理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能够独立完成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活动。
(2)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针对小华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 词汇积累: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帮助小华认识常用词汇,并学会运用。
- 句子构造:引导小华从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步构造更复杂的句子。
- 情境模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小华在情境中练习语言表达。
- 同伴互动:鼓励小华与同伴进行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6篇)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课前提示:小班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
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
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
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听故事(1)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他们的新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小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小朋友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过了)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1)教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教师讲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可以怎样帮助别人。
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课前提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幼儿也不例外。
幼儿不仅仅要满足简单生理需要,更需要来自不同方面的爱。
本课就是以这样一个主题,给大家呈现一个幼儿的世界。
培智教育教学案例
培智教育教学案例XXXXXX我XXX同学,男,12岁,是个智商60分不到的弱智生,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父亲因有间歇性神经病,又嫌弃他智力差,对他母亲经常打骂,后因偷盗被捕入狱。
其母带他改嫁,又嫌弃扬志智障,把对其父的恨转嫁到孩子身上,XXX缺少父爱又缺少母爱。
扬志就读XXX读书时,成绩很差,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因此,长期以来逐渐形成自卑,怪癖的性格,无法和同学或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有和同学打架、发生口角、攻击伤害别人等行为。
来到特校,鉴于XXX的情况,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从家长和学生本身思考,问题的症结在于改变XXX自卑、攻击性的性格,引发该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把他的偏差行为、过激的精力转移到正确的学习活动中来,诱导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是学习活动本身,但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学习动机支配着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因此,开发弱智儿童的潜能应该首先培养其学习动机,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进入潜能开发的角色。
该生由于智力水平和知识占有量的限制,在潜能开发过程中所需求的外界的帮助要比正常智力的儿童多的多。
因此,对于该生潜能的自我开发能力,也更值得我们教师去培养和提高。
在诱导XXX同学的学习动机时,我采取以下的方法:1、先做他妈妈和继父的头脑工作,让他改动对孩子的态度,协助教师教诲扬志,把每周所学的内容、如何改掉坏习惯让其母亲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耐心、信心、有恒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2、发现XXX的长处,予以表扬鼓励进而激发他的自傲心。
通过观察,XXX有个习惯,他会把座位旁边的字纸都捡起来放入口袋,我很纳闷,以为是有捡垃圾的坏习惯,每次都让他放入垃圾篓里,我联系他过去的老师,才知道,调皮学生把垃圾篓放在他跟前,教室里有字纸就打他,所以形成了捡字纸的习惯。
我就针对他的这个习惯大力表扬,表扬他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他从此更加努力了,教室里每天都是干干净净,本周的"爱劳动讲卫生"的小明星就颁发给了他。
培智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与矫正策略
培智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与矫正策略发布时间:2023-07-19T08:27:20.19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7月2期作者:郭秀娟[导读] 智障学生心理问题的堆积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般行为,继而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442000)摘要:智障学生心理问题的堆积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般行为,继而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
因心理问题导致的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低下,不利于其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利于智障学生的社会培育和延缓融入主流社会,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主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的普世,智障学生心理问题也愈加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智障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矫治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7-144-0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特殊需要人群的关爱,源之于物种起源的物伤其类本性。
一、智障学生心理健康的概述对智障学生的关爱和教育,从初级阶段的“缺陷补偿、隔离教育、尝试应用”的初心本意,到高级阶段的“能力发展、融合、全纳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到20世纪末,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纲领性指导,对智障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智障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与矫正等方面如何对智障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二、智障学生心理学问题分析与矫正1.问题分析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和潜意识组成,而人格又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智障学生,是迫于无奈下的心理和人格不完整有缺陷。
智障学生心理的成长,除非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基本上会受社会发展、经济压力或社会认可度影响,没有广泛的社会实践互动基础,自我意识的培育步履维艰,自我意识—平等对待的不完整影响了与外界的有效沟通;当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影响和中断了或极大迟滞、延缓了自我心理的成长,意识在后天环境即社会中无法补偿,长期处于极端情况,受潜意识即本能驱使表象出攻击性、反社会性、占有欲、自卑、偏执、孤独、依赖、胆小等,以及青春期的性懵懂都是意料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偏激学生心理问题的反思案例分析:
w同学是我们学校一位住宿的男生。
十五岁,正处在一个“热血沸腾”、“意气奋发”的年纪,他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与老师、同学,伸直脖子,争红了脸,甚至还用拳头来示威,使同学对他都近而远之,惟恐哪一句话说错了或者做得不对,又惹怒了他的哪根神经,引来祸端。
但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他就有说有笑,脸上笑得像是开了花,整个人的情绪让人捉摸不透。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值夜班,在熄灯前,我按照惯例,检查每个学生就寝前的准备情况,在检查时,我发现z同学夹蚊帐用的夹子不见了(前一天晚上,我还见到z同学使用了夹子)。
于是,我就询问了z同学有关情况,得知,w同学把他的夹子借走了。
我打算先问问w同学究竟为什么要借夹子,结果,当我来到他的床边,刚问他夹子的事时,他立即跳了起来,摆出一副极其厌烦的表情,打着手势告诉我:“我的夹子不够,蚊帐没有办法夹好,所以借了z同学的夹子。
”一副极有道理,不屑给你解释的样子,真让人不想理他,但我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你借了别人的夹子,别人用什么呢?你有没有为别的同学想想?”这时的他,已经接受不了我的劝说,脸也变红了,脖子也变粗了,面部表情也变狠了,一手拽下夹子扔给了我,一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样子。
我也没多理他,因为他这时在气头上,还在牛角尖里钻着呢。
我决定先冷冷他,于是,我到别的宿舍继续检查,并且回到值班室拿了一个夹子。
然后,我再一次来到他们宿舍,
用手指了指他,他以为我又回来教育他了,立即从床上跳了起来,向我乱喊了一翻,等他结束了,平静下来后,我将我的夹子递了给他,让他把蚊帐夹好。
这时,他的脸又红了,我知道,这一次他脸红是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后悔,是为他自己对老师的不敬感到不好意思。
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向他讲述了一些道理,他也很愉快地接受了,只是等到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他的老毛病又重犯了,又暴躁起来了,与上如出一辙。
分析与反思:
显然,他的这种情绪特点很符合他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整体特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
一、青少年情绪自控发展的特点
w同学今年十五岁,正处于少年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表现正处于从外显型向内显型过渡的时期,其情绪表现较成人外露,较儿童内隐。
他们高兴起来喜形于色,激动起来忘乎所以,发怒起来暴跳如雷,情绪易于冲动。
这些特点与他们的生理发展也有关,少年期正处于第二生长高峰,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产生不平衡,这就容易造成少年的冲动性。
具有冲动性的人,如我们的 w同学,他们缺乏自控能力,心理活动和行为凭一时痛快,往往不顾后果地草率行事,要么急噪莽撞,要么轻率任性,以致成事不足,败事有于。
此外,易怒、易冲动也是聋生的一大显著特点,由于听力缺陷,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只能通过视觉来实现,因此,对社会、他人、自己的认识都不够全面、客观,他们的生理缺陷还造成了他们自卑、
自傲、多疑的心理特点,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
在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挑剔别人的不足,缺乏自我检查,自我批评,对一些道理、事情也不能理解透彻,对是非、好坏的辨别也只是含含糊糊,听不得别人的劝告,尤其是容易对正常人产生心理抵促与不信任,这些心理、生理特点都造成了青少年聋生易怒、易冲动的性格。
二、父母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
整个世界上,中国父母爱子之深之切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孩子,父母不辞劳苦,自己省吃减用,自己吃得再差穿得再破也没关系,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孩子。
再加上我们学生的特殊性——听力残疾,父母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欠了孩子的,是自己使孩子耳聋的,是自己使孩子不能感受到这绚丽的世界的,带着这种内疚心理,孩子做错了事,也不责罚,简单地说几句,有些甚至听之任之,对孩子一味迁就、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稍不如意就横眉瞪眼,甚至离家出走。
据调查,w同学的父母便属此类。
平时,爸爸对他很娇惯,什么事都顺着他,从来不批评,更不用说责罚了。
当老师与他父亲谈话时,他父亲竟说:“孩子耳朵都聋了,随他吧!他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吧!”父母的这种态度使得w同学越来越任性,越来越听不得劝说。
父母的这种爱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很显然,这对父母对子女的爱有错位的表现。
作为父母,在子女的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子女的爱,这样,才能爱得其所,爱得有效。
上述原因,造成了青少年聋生易怒、易暴躁等情绪特点,那如何
改变他们的这种情绪特点,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列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促使聋生提高自控能力
控制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克制自己的一切有碍实现预期目的的欲望、情绪、言语和行为,能够忍耐外界不利因素的侵扰,尽量不使自己做出失当或鲁莽的举动。
实验证明,聋生的自控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1、自我调节情绪。
教会聋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在生活、学习中,在与人的交往中,不愉快的事情总是会有的,当发生不愉快时,不要去想它,将其丢在一边,去做、去想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让自己忙起来,以至没有时间再想那些不高兴的事,自己的心情也就随之愉快起来。
否则,总是郁积于心、斤斤计较,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使不良情绪不断蔓延,日益加重。
2、与他人谈心,疏导自己的困惑。
有时,不良情绪单靠自己个人的力量难以有效调节,需要借助别人的疏导,这时,我们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人,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愁闷,听听别人的意见,减轻自己的痛苦。
别人的见解、分析,会使自己茅塞顿开。
同时,也要主动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增强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具备了足以适应它的能力,才能坦然处之,理智对待。
保持良好的情绪,进一步提高自控能力。
减少发怒、暴躁、冲动的机会。
二、指导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现在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我们学校也是如此,开办了多期家长培训班,
指导、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残疾孩子的方法,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能力,懂得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我校还创办了《家教文摘》、《家校联系簿》,密切了家长与老师、学校的联系,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及时与老师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以最快的速度共同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也使得教师更好地指导家长更加有效地教育、照管自己的孩子,共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提高教师素质,创设和谐的校园氛围
1、为了更好地教育聋生,教师首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时代在不停地变化,聋生的思想也在不停地变化着,教师要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聋生,根据聋生的特点,抓住最佳的切入点,对聋生进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聋生,感化聋生。
激发聋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态度。
2、其次,建立良好的班级气氛。
一个健康的班级有严密组织纪律和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有以健康舆论为主的班风,生活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聋生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老师的可亲,促使聋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与伙伴的交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聋生逐渐认识到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批评,形成正确的自我体验,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3、再次,创设和谐的校园氛围。
校园绿化与校舍的整洁、美丽,可使人心旷神怡,且容易使人心理平静、舒畅,消除紧张感与疲劳,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使聋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操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心理学》
2、《社会适应健康概述》
3、《聋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