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程领军人物“英雄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工程领军人物“英雄谱”
绕月探测工程领军人物

领导小组
嫦娥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
总指挥
栾恩杰: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
副总指挥
胡世祥: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
江绵恒: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马兴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孙来燕:中国国防科工委秘书长

总设计师
孙家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副总设计师
陈炳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姜景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龙乐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五大系统
卫星系统
叶培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运载火箭系统
岑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贺祖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发射场系统
徐宏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于建平: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所

测控系统
董德义: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于志坚:解放军总装备部测通所

地面应用系统
艾国祥:国家天文台
李春来:国家天文台

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


张云川:出身传奇军校 护罢"嫦娥"转掌"国之胸膛"
2007年10月24日傍晚六时零五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而今天我们节目中请到的这位嘉宾,就与这项工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出生在中国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一个平民家庭,十八岁的时候考入了中国当时最好的军事院校——哈军工。毕业之后,在军工厂工作了十几年的他转身步入了政界,先后在多个省区担任领导。而在2003年,一纸调令让当时已经57岁的他再次做回了自己的军工本行,出任中国国防科工委主任。

2007年8月31日,在嫦娥一号卫星被送入了发射基地之后,身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他再次被调动工作,赴任河北。

他就是中国国防科工委的前任主任,现任的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

吴小莉:在您来河北之前您是嫦娥工程的组长,您觉得我们如果探月成功了到底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有多大的意义。

张云川:这个航天事业,就用民用航天来讲原来我们发射东方红一号是一个里程碑,然后我们到了载人航天是第二个里程碑,从原来我们环地球的航天,现在走上深空到月球,是第三个里程碑,幸运的是我在8月10号的时候把它们已经送到了发射基地,结果八月下旬我就接到通知我工作要变动了。

出身于传奇军校,工作于神秘国防

今年61岁的张云川出生在浙江东阳。因为家境并不富裕,所以幼年时期的他学习非常刻苦。1964年,18岁的张云川以

优秀的成绩考入哈军工,学习舰艇内燃机专业。

在很多中国内地民众的记忆中,哈军工是一个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学校。它全称叫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

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面对美国的先进武器和多军种的联合作战,中国的高层领导逐渐感受到了两国在军事力量上的悬殊差距。于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陈赓便在朝鲜战场上领命回国,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着手筹建了这所军事院校。

在陈赓的多方游说和周恩来的批示之下,许多留学海外的优秀人才和一批苏联专家纷纷汇集于此,短短几年内,“哈军工”便成为了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军事院校。在中国内地与清华,北大齐名。

张云川:我一进去以后感觉到这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当初我记得学习高等数学微积分的时候,是英国皇家学院的教材,是拿最先进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考试也很严格,这个学生们压力很大,但是鉴于这个学校校风很好,学习氛围很强,再加上进去都是国内,就是所谓那时候考分的尖子,高考的尖子到那个学校去,所以大家这个学习啊,氛围浓而且学习的成效也非常好。

张云川笑言说,自己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只算中等。1970年,24岁的他从哈军工毕业,来到第六机械工业部六二一四厂当了一名技术员。1985年,任职该厂党委委员的张云川转战地方,开始踏入政坛,此后十多年中,先后担任了江西九江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江西省副省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以及湖南省省长等职务。

2003年3月,57岁的他再次回归军工本行,担任了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张云川:国防科技工业呢,一般的宣传很少,人们对它带有些神秘的一些色彩,它实际上我把它讲明了就是,它是一个国家就是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的一支骨干队伍,同时也是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它定位是这样,所以在那工作呢,很有压力。

“河北稳,首都安” 新职位任重道远

在张云川踏上了河北土地的54天之后,嫦娥一号终于顺利升空。对于国防科工委的工作,张云川说他很留恋那个岗位,因为那里有他可以施展所长的巨大空间。而聊到目前在河北的调研,张云川说,这里也同样有一个可以发挥的大平台。

在问答当中,从保护北京的护城河工程到被称为是中国第二个大庆的南堡油田,张云川始终侃侃而谈。虽然到河北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于那里的熟悉和热情让人印象深刻。

在河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说首都北京是心脏,那么河北就是胸膛。1995年的1月5日,一

项为保证北京稳定而实施的“护城河工程”正式启动。12年间,这项工程一共检查了从河北进京的车辆6000多万辆、查获逃犯或者是犯罪嫌疑人1200多人。

吴小莉: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说法,“河北稳,首都就安”啦。那目前我们的护城河的工程进行得如何,我们的安保的情况如何,2008年北京的奥运即将要到来了,那么我们河北在这方面的安保怎么样确保北京在奥运会期间的安全。

张云川:我理解护城河就是,一建平安河北,你自己要平安,不要你有些不平安的因素来影响首都,第二为首都的平安要做外面一些不安定因素进去的这么一个工作带,就是说有些问题不要到北京去在河北就把它消化掉。

那么这个奥运会呢,我们也承担着奥运的一些赛场建设,比如在秦皇岛足球赛预赛,那我在河北的这个比赛,奥运比赛场所,那我必须保持的最有秩序,而且最安宁的,是吧,同时就是说北京的供水大部分是河北供的,北京的电力基本上从河北架过去的,北京的供气,居民的供气主干道都从河北过去的,我们这些都要保持运行的正常而且要有预案,一旦有什么情况需要处理,联动。

影响世界股价的渤海湾大油田

有经济专家曾经表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中国加速崛起的第三个经济圈,而其中的京津冀三地,更是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

然而在外界看来,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地区似乎一直处于这个经济圈当中的角落位置。2007年的5月3日,一条由中国石油总公司发布的新闻将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河北。而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把这则新闻称作是:中国石油勘探史上40年来最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则消息说:在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勘测之后,河北省唐海县南堡地区的浅海中发现了储量达10亿吨的大油田。就在这条消息发布的第二天,国际油价便下跌了超过1美元,而油田所属的中石油的股价则上涨了14%,总市值一日剧增2200亿港元。

张云川:温家宝总理听到这个南堡油田整装油田十亿吨的储量,国家储量委员会认定的时候,他说了,就是说这是我们国家石油勘探史上40年来最令人振奋的消息,那么石油的开发呢,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发展,

吴小莉:对听说有些渔民呢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了很好的分工,比如说以前是捕鱼,现在就是给基地送水,送食物变成是另外一个服务业的一个产业链。

张云川说,其实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曾经在他的《建国方略》当中写过这

样一段话:“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并“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孙中山所提到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河北唐山的沿海小岛——曹妃甸。八十多年后,孙中山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这里正在建设中的30万吨级深水港口和包括了首刚新址在内的示范工业区已经成为促进河北经济腾飞的另一支引擎。曹妃甸工业区锦涛同志对它要求很高,那个地方要认真地规划,尤其是产业政策,要建成一个生态的工业园,经济循环的示范区,这个工业区,准备到2010年,大概投入要超过两千亿人民币,再加上南堡大油田的发现,这就对我们曹妃甸区域可以说两个翅膀,腾飞的两个翅膀。




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总指挥 栾恩杰
“在我当航天局局长的时候,中国人上天了,我这个航天局局长光荣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表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的发展;没有哪一项事业,它的成功能如此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振奋全民族的精神。”

栾恩杰,1940年生于辽宁,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历任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共候补中央委员,现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总指挥。

情系母校:“我为哈工大骄傲!”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栾恩杰的母校。他说:“哈工大的学生在外面从来没有给母校丢过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5个总指挥,3个是哈工大的,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和我。我为哈工大骄傲。”

2005年1月,栾恩杰到哈工大参加“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视察哈工大的实验室时,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详细地了解实验进展。作为政府官员、航天工程的管理者和科学家,当时在场的老师感叹:栾恩杰的提问非常专业。他是怎样把这三种身份集于一身的呢?

栾恩杰说:“世界上任何重大的工程,管理者都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得一个不懂技术只懂管理的人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无从下手。”

他说:“这还是要感谢哈工大。我在哈工大读书时是国家困难时期,吃不饱饭。但哈工大的校风一直是扎扎实实搞学问,踏踏实实搞研究,认认真真搞学习,就是那句实实在在的话: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它的实质、它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时踏踏实实地学懂每一个基本概念,这使我获益

匪浅。做学生这样,干工作也应该这样;干技术工作这样,干管理工作也这样。按照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样的要求做,你一定会取得成果,一定会成功。功夫到家了,它绝不会辜负你。这是我的体会,也是哈工大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难忘航天风险:“每次到试验场都落泪!”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激发了全国人民对航天的热情。一谈起这些,栾恩杰的骄傲和自豪就溢于言表:“在我当航天局局长的时候,中国人上天了,我这个航天局局长光荣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表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的发展;没有哪一项事业,它的成功能如此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振奋全民族的精神。”

同时,栾恩杰说:“航天是个风险性极大的事业。我已经不知道去过多少次试验场了,每次去几乎没有不落泪的时候。成功了高兴得落泪,失败了痛苦得落泪。搞航天的人总是透着一种紧张,就像打仗,并不是不出事啊!任何一项工程的可靠性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美国的航天水平是一流的,也连续出事。我这30多年看得多了,发动机出过事、控制系统出过事、计算机出过事、弹头出过事、地面设备出过事,几乎没有没出过事的地方。所以我每次到试验场鼓掌都是胆突突的。”

指挥探月工程:“不能把国家的钱当儿戏”

栾恩杰说:“我们航天界有句话叫:进度一拖再拖,指标一降再降,经费一涨再涨。说的是盲目上马一些项目,结果国家投入巨资,成果却迟迟出不来。我们现在要求新型号立项时要有70%以上的成熟技术支持,30%新技术去攻关。即使是这30%,也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支撑。如果说只有50%的成熟技术,那50%的关攻下来攻不下来还不一定,那坚决不能上,不能把国家的钱当儿戏。当然,我们对深空探测不可能有完备的技术基础。不去研究,我们永远都不会懂。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论证和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月球车,很多搞月球车的人还没把什么叫月球车搞明白就去搞。月球车就是月球上的车,材料选用、能源、控制系统、科学仪器等所有的条件都要不离月球两个字,要考虑月球的要求。”


嫦娥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
1940年6月出生,1965年9月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0年入党,曾任基地发射团二中队技师、技术室副主任,发射站副站长,站长,高级工程师,基地副总工程师。先后多次受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2次荣立二等功。1978年被国防科工委树为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

胡世祥同志热爱国防科技事业,从一名普通的青年知识分子,逐步成

长为一名具有真才实学的技术领导干部,参加了多次导弹卫星发射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他担任操作员,曾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塔架,及时排除了汽浮陀螺定压阀门震动故障,保证了准时发射。1984年他带领基地技术工作组赴二十七基地参加了通信卫星发射任务,在10个月的时间内,以主人翁的态度,帮助建立正规化的试验秩序,制定方案,预案,协助发射指挥,严格检查测试数据,及时发现和排除了速率陀螺信号传输线插头有多余物的隐患,为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

嫦娥工程副总指挥江绵恒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党组成员。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研究员。分管全院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江绵恒主持多个研究项目,包括燃料电池和氢能、煤基合成油、通信小卫星、无线传感网、院信息化建设以及面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气环境监测行动等项目。代表中国科学院参与多个国家科研计划的领导工作,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以及在多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中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或成员。在科研管理工作之余,仍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

198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非晶硅太阳能材料研究组工作。1986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加入美国惠普公司实习并工作。1993年回国重新加入上海冶金所。1997年担任上海冶金所所长。1999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放射化学专业,1982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费城Drexel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嫦娥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
马兴瑞,男,汉族,山东郓城人,1959年10月出生,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1991年12月被聘为教授。

1982年7月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82年9月至1985年4月在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任教。1989年5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1992年4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同年12月任系主任,1993年10月被批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5年2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1996年4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96年5月任航天总公司五院副院长,1996年6月兼任实践五号卫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1999年9月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

员、副总经理,2003年12月兼任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兼任绕月探测工程副总指挥,2006年7月兼任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和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1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同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聘为总装备部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组长;2000年被聘为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2004年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

嫦娥工程副总指挥孙来燕
孙来燕博士为杰出的科技领袖,现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博士一九八二年自西安交通大学低温工程专业毕业,及后远赴法国留学,并于一九九三年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力学博士学位。过去十多年来,孙博士一直致力推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孙博士先后担任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卫星环境工程学教授,并于一九九九年出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至二零零四年四月出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及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副主任至今。


嫦娥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孙家栋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质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

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后,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

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姜景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姜景山 (1932.2.8——)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1936年2月8日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1962年获前苏联列宁格勒乌里亚诺夫电工学院,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从事微波遥感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CO-SPAR中国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他是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在建立和发展我国微波遥感技术及理论体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合作主持了遥感工程专项,建立了遥感技术基础设施,推动了其应用。自1986年起,他系统的研究了我国遥感监测自然灾害技术系统,提出并建立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测的遥感信息“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成为我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曾列为“八五”科技攻关十大世界领先成果之一。他的这些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部委特等、一等奖。

他在我国率先进行航天微波遥感技术发展工作。1991年出任我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技术论证组副组长,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兼“神州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主任设计师,在该系统中首次采用多模态机制,首次实现笔形波束散射计海洋风场测量新机理。该系统2002年12月发射成功,在轨期间系统工作正常,获取了大量有效数据 ,实现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大大推动了我国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展。他获“国家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章和首届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他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了多名科技骨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了专著,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嫦娥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
龙乐豪,(1938--),我国杰出航天技术专家,参加或主持国家331、862、941、942等重点工程中运载火箭研制,取得重大成就。他提出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末速调节方案,沿用至今,为提高导弹命中精度与长征火箭入轨精度奠定了基础。首任长征三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负责三级自生增压系统等开创性课题研究设计,落实三级动力系统试车“缩火故障”和首次飞行中二次启动故障纠正措施。任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全面主持研制工作,坚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原则,用较短时间和较少经费研制出新技术多、难度大、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大型火箭群体。提出与确定总体技术

方案及51项新技术课题,主持并直接参与研制攻关;首次提出并实施一枚火箭进行三次试车及“四箭合一”研制试验方案;采取高空风补偿轨道设计,主持解决火箭与外星技术协调中卫星贮箱晃动阻尼系数过小导致火箭飞行失稳等重大技术问题。11次在发射场履行火箭总师总指挥职责,指挥排除临射前卫星转电故障、雷雨袭击等重大险情,将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获国家特等奖一项(排名第1)、部级一等奖四项(三项排名第1,一项排名第5),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首届“五一”劳动奖章等。

嫦娥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
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生于江苏泰兴。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5年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和信息处理研究工作。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总体方案及各个分系统的设计,优化卫星总体方案,组织领导并参与攻克7项技术难关。主持制定了电测、力学、噪声、EMC、热平衡与热真空等大型试验方案,组织了全部工程实施,保证了卫星有很高的技术指标。主持修订了后续两颗卫星的改进方案,提高了卫星性能和水平,已实现了双星组网运行。主持制定了我国月球探测卫星技术方案。在航天计算机应用领域,参与开发并基本建成了卫星与飞船设计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包和制造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在卫星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嫦娥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
1964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镇,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天航空学院空气动力系。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起初,从事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空气动力和热设计工作。2004年,岑拯出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在此次“奔月”工程中担任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嫦娥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徐宏亮
徐宏亮,1954年8月生,山东人。1972年入伍。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司令部副参谋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少将军衔。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艾国祥
天体物理学家。湖南益阳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研究员。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1997-2000年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

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嫦娥工程测控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
于志坚,1960年出生,山东平度人,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

翻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的履历,各种奖励琳琅满目: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今天,这份履历上又添上了一笔:一等功荣立者。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总设计师中最年轻的“少帅”,他率领一支能征善战的科技队伍,创建起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新一代S频段航天测控网,为“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立下了汗马功劳。

思路决定出路

今年45岁的于志坚,是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所长,20多年来长期奋战在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任务的第一线。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当时任第二研究室副主任的于志坚被任命为测控通信系统的副总设计师,负责这个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

航天器好比是风筝,测控通信系统遍布国内外的测控站和分布三大洋的远洋测量船就是牵住风筝的那一根线,地面的控制系统就像放风筝的人,通过这条看不见的线对航天器的高低等各种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因为有航天员的存在,载人航天工程的测控通信系统比起过去各种型号卫星的测控通信系统有很大的不同,要求更难也更高。

那时候,围绕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建设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争论非常激烈。于志坚和他的同事们创新地提出,发展S频段统一测控通信系统。

这个系统改变了以测控站为主对航天器进行测控的原有方式,通过设立网络管理中心,对测控网实行集中监控,并负责测控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实现了测控站的联网和统一管理调度。通过“大中心,小测站”建设思路的实施,提高了对航天器监视和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采用符合国际电联要求的频率标准,实现了天地话音、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传输等满足载人航天测控要求的能力。

笔下千钧

为了让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达到最大的效费比,找出一种最佳的布站方案,在测控站船数量最少的情况下,满足载人航天对测控通信系统高实时、高覆盖、高速率、高可靠的“四高”要求,于志坚对此可说是绞尽了脑汁。

在载人航天活动中,

美国在全球布下了20多个载人航天测控站,仅每年的操作管理费就要消耗掉3.5亿美元。俄罗斯则从堪察加半岛到克里米亚半岛布了15个主要测控站,另外还有11艘测量船参加任务。这些中国显然都做不到。

“要织就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飞天网’,必须另辟蹊径。”于志坚和同事们经过反复计算和比较,提出了“立足中国国情,确保关键段,兼顾其他段”的方案设计原则。

所谓关键段,一是上升段,二是返回段。因为这两个段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段,测控网必须在这两个段保障百分之百的覆盖。从世界地图上看,上升段和返回段的飞船运行轨迹就像一个“八”字,为了把这个“八”字的两笔包住,于志坚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用小圆圈在图上比划来比划去,力争用最少最合理的“圆圈”作到最完美的衔接与覆盖。

最终,于志坚他们选择了综合效果最佳的测控通信系统4船9站3中心的布站方式,并在后来改进确定下来,成为我国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新一代的综合性航天测控通信系统,为国家节约了近亿元的经费。

创新无止境

和于志坚交谈,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思路异常清晰,思维极其缜密的人。他语速很快,但条理清晰,见解独特。他的确是一个在科研和管理上都非常有想法的人。他时常要求所里的总体设计人员时刻跟进科技前沿,自己也在不停地探索着测控通信的新方式新手段。

“神舟”一号任务前,要将设计在纸上的4船9站3中心方案变为切实可行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技术,必须把飞船和由成千上万台测控设备组成的测控网联接起来,使天地之间的各条链路畅通无阻。

根据以往的经验,作为这样一个大型的全新系统,联接、调试直到完全沟通、正常运转,怎么也得花费一年的时间。于志坚带领几个年轻科技人员,论证设计了一种经济而又完备的测控系统模拟仿真体系,三四个月时间整个测控通信系统就完全联起来了!

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临近发射前几天,位于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测量船由于热带气旋造成的恶劣海况的影响,建议推迟发射计划,作为系统总师,他一方面认真分析船位调整方案,同时与气象专家进行深入讨论,经过反复的分析论证,提出了对船位进行适当调整后按计划执行任务的技术意见,保证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

在于志坚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被业内人士誉为“一次近乎完美的飞行”。



在“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前,我们再次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于志坚,除

了上次留下的健谈、思维敏捷、干练爽直的深刻印象外,此次更觉得他睿智精明、思想前卫、大智中见大勇。从32岁担任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到任总设计师至今,于总直接参与了中国新型航天测控网建设。谈及测控网的建设状况,于总自豪地说:可以用“一网打尽”来形容我国的航天测控网,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陆海基S频段航天测控系统。

测控通信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是沟通天地的桥梁和协调各方的纽带,是我国航天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最先进、可靠性能最高的测控通信系统。简单地说,测控通信系统就是保障地面与航天器的联系,就像手牵长线放飞风筝的人,控制着飞船的一举一动。

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都非常大。按要求,这套方案必须把由神舟飞船、三个中心、四条测量船和十几个测控站的成千上万台设备组成的测控网连接起来,哪怕是有一个接口不通,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测控网。据于总介绍,我国航天测控网的建设经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围绕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网的建设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也就是建设什么结构体制测控网的问题,当时成为争论的焦点。为了证明建设“透明工作方式”并实现测控资源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S波段新型航天测控网的科学合理、可行可靠、适合国情性,在方案提出之后,于总和他的同事们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经过了坚苦卓绝的研究、论证和实验。

为满足“高实时、高覆盖、高速率、高可靠”的要求,他们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测控通信系统的透明工作方式、远程监控和统一指挥调度、天地话音、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传输、天地电磁兼容和国际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设计并建成了包括三个测控中心、遍及海内外的10几个测控站(船)。尤其是经过“神舟”1号试验以来,系统技术指标先进,操作管理便捷得到了充分检验,整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表明我国航天测控通信系统的设备与技术完全满足载人航天工程以及未来航天飞行器测控的要求。

于总介绍,自“神舟”5号载人飞行试验以来,近两年的时间里,广大科技人员根据“神舟”6号多人多天且空间试验任务增多的特点,对系统进行了适应性地调整和完善,以满足任务需求。

谈及“神舟”6号与“神舟”5号,测控通信系统上有什么大的变化时,于总自信地说,测控通信系统和大家所熟悉的运载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等不一样。因为

飞船也好,运载火箭也好,每次任务都是研制一艘飞船或一发火箭,而测控通信系统则是一种一次设计建设、长期使用以及进行多种任务支持的系统。按照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自系统建设好后,使用寿命一般在10到15年间。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测控通信系统的建设定位就是满足多人多天运行,也就是,我们把工作做在了前面,从“神舟”1至4号的无人飞行,到“神舟”5号的首次载人飞行,乃至“神舟”6号,整个大的系统都是一致的。

针对“神舟”6号有多人多天以及空间实验活动增多的特点,于总说,“神舟”6号不是“神舟”5号的简单重复。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在系统上做了一些适应性的提高和完善,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如,为了更好地获取火箭上升段的一些运行过程和一些重大动作的情况,他们利用大树里站的大型光电望远镜和雅布赖站新上的光学实况记录系统可获取火箭起飞后20秒至整流罩分离后80秒的火箭飞行实况景象,在火箭飞行过程中,可实时观测和记录运载火箭的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飞船整流罩分离等关键飞行事件。

他们还对国内外的部分船(站)进行了调整,赋予新的功能。国外马林迪站的主要任务在其测控区内,测量飞船的外弹道,并实时向北京中心和西安中心传送。此次,他们对该站进行了部分改造,新增传输图象功能,以保证接收、解调和记录飞船的遥测数据、图象、话音并传向北京中心。关键弧段的测控对整个试验影响非常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已给这些关键段上了“双保险”。比如,如果远望三号船遇到高海况,在无法工作的情况下,纳米比亚站可弥补影响,保证关键段的测控,从而增大了飞船运行段测控的覆盖率。

自飞船发射起到落地,乃至监测留轨舱,测控通信系统是全程跟踪,全程支持。多天飞行,不但工作量和难度增大,不可预料事件发生的机率也增多了,这是对系统的考验,也是对参试人员处理应急事件能力的考验。由于测控通信系统规模庞大,分布比较广,全球有13个测量船(站)和3个中心,要把这种多领域、多手段、多学科的一个系统结合在一起,使系统有效、步调一致难度是很大的。同时,多人多天的试验要比一人一天试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要大,每一个部件,每一台设备工作都得正常,要求相对来说较难。于总说,可预料事件的都有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但没预计的事件一旦发生,就要求我们适时、及时地决策分析,这是对我们这支队伍的考验。

航天测控通信的总体方案设计是一项基础性工

作,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像航天发射或是指挥控制那样引人瞩目,只能扮演幕后英雄的角色。于总说,是载人航天这个伟大的事业凝聚了大家,也锻炼了我们这支队伍,伟大的工程创造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伟大的航天精神又支持着伟大工程的发展。我们无怨无悔,就盼望着我们的目标早日实现。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
李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1965年1月生于湖南省会同县。1985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后师从欧阳自远院士一直从事天体化学、陨石学和空间探测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撰写和合写专著4部。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1935.10.9),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原籍江西上饶,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出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香港四名科学家参与嫦娥工程 均"背景显赫"
举世瞩目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近期将发射升空。香港文汇报发自北京的报道透露,目前已有四名香港科学家进入“绕月探测数据应用委员会”,他们将代表港人参与研究“嫦娥一号”带来的权威月球数据。

报道称,共有五位香港科学家进入“绕月探测数据应用委员会”,包括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郭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助理徐扬生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陈炯林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学系主任陈永奇教授,及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梁天培教授。但由于梁天培教授不幸辞世,剩下四名科学家可代表港人分享“嫦娥一号”带回的科学数据。

报道介绍,这四位香港科学家堪称“背景显赫”。郭新教授、陈炯林教授和陈永奇教授均曾

任职于美国太空署(NASA),并曾主持过相关工程。另外一位中大的徐扬生教授,则是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航天遥科学及太空机器人领域首席技术顾问。

报道说,相关部门,预计香港今后将进一步深入参与中国的深空探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