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
登革热防控指引
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 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 克。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 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
• 样性皮疹、皮下出血点等 •登革热病人 •胸前的皮疹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登革热出血热的 病人皮下淤血
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伊蚊
•登革热病人及 隐性感染者
•健康人
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喜欢在日间叮人,尤其是日出 后两小时及日落前数小时。 •登革热患者于发病前一天至发病后第五天,血液中存在有登
4闲置瓶罐、菜坛和花盆 8下水道入水口
• 环境治理
– 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 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 洞 –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 排:排清积水 –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 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封
填
•填平竹洞树洞
革热病毒 (此時期称为病毒血症期),此時若被病媒蚊叮咬,
病媒蚊因此感染病毒,而病毒在蚊虫体內增殖8-12天后,病 毒就会至病媒蚊的唾液腺,当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就將 病毒傳出,這只病媒蚊終生均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 •接触患者是不会被传染的。
• 伊蚊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积水中孳生,如花盆
、缸罐、轮胎、树洞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轮胎
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 制订疫点及居住区蚊子消杀方案及执行计 划部门
– 疫点直径100米范围由天河区疾病控制中心消 杀组负责连续三天进行蚊虫消杀 – 学校爱卫会负责组织全校灭蚊工作
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 11月6日晚上校医院预防保健科6位医务人员分成
3组对南区15、14、13、12、11、10、9、8、7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该病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虽然登革热在大多数地区是一种季节性疾病,但在广东省,由于气候和环境特点,登革热疫情的流行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为了提高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特制定本诊疗指引。
二、诊断1、临床诊断: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体温在24小时内升至39℃或以上,并伴有以下至少两项症状:头痛、眼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转氨酶升高。
此外,登革热病毒抗原阳性,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分离阳性也是确诊的依据。
三、治疗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
2、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
3、预防性治疗:对于接触过登革热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四、预防1、消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重要措施。
2、防蚊灭蚊: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3、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五、总结登革热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播能力和危害性的传染病,对于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通过本诊疗指引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登革热,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
我们也呼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改革,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广泛的和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
广东省重症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版)
广东省重症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第一版)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诊疗工作,指导临床医生救治重症登革热,降低病死率,根据当前登革热疫情及临床特点,特制定本指引。
一、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一)老人、婴幼儿和孕妇。
(二)登革热二次感染者〔发病一周内,登革热抗体IgG阳性〕。
(三)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
(四)肥胖或营养不良者。
二、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预警指征(一)持续高热一周不退。
(二)退热后病情恶化。
(三)严重腹部疼痛。
(四)持续呕吐。
(五)胸闷、心悸。
(六)少尿。
(七)昏睡或烦躁不安。
(八)明显出血倾向(黏膜出血及皮肤瘀斑等)。
(九)肝肿大>2cm。
(十)渗出水肿征(球结膜水肿、肢体非凹陷性水肿、多浆膜腔渗出)。
(十一)红细胞压积升高(较基础值升高达20%以上)。
(十二)血小板快速下降。
三、重症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在登革热的诊断标准基础上出现下列严重表现之一者:(一)严重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二)休克。
(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脏损伤(ALT/或AST大于1000 IU/L、ARDS、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脑炎、脑膜脑炎)等。
四、重症登革热的治疗重症登革热患者需立即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神志、尿量、血常规及生命体征,危重病例需转ICU治疗。
(一)严重出血的治疗。
1、严重出血的部位。
重症登革热常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或阴道出血,部分病人出现咯血、血尿、鼻衄、皮下大块血肿,少数病例发生颅内出血或胸腹腔出血等。
2、治疗。
2.1血小板计数<50×109/L,可补充血小板;血小板计数<20×109/L,需尽快补充血小板。
2.2血红蛋白低于7g/L,予输注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全血。
2.3 PT或PATT大于正常1.5倍,纤维蛋白原<0.5 g/L,需予以补充相应凝血物质。
2.4如果是消化道大出血,应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方案
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打开电脑,思绪开始涌动。
今天要写的方案,是关于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
这可是个大工程,不过我已经有了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就不信拿不下它。
咱们得明确一下目标。
预防控制登革热,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四个字。
预防是未雨绸缪,控制是临危不惧。
好,现在咱们就开始吧。
一、背景分析登革热,这玩意儿是由蚊子传播的,广州地处南方,气候潮湿,蚊子多,所以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
咱们得从源头抓起,先了解下广州的蚊子情况。
1.蚊子种类:广州主要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它们可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元凶。
2.蚊子活动规律:夏季是蚊子繁殖的高峰期,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5点是它们活动最频繁的时间。
二、预防措施1.灭蚊:(1)清除积水:蚊子的繁殖离不开水,所以我们要定期清理积水,尤其是花盆托盘、水桶、雨水桶等。
(2)喷洒药物: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可以请专业消杀公司对社区、公园等公共区域进行喷洒药物。
2.防蚊:(1)安装纱窗:在门窗上安装纱窗,可以有效阻止蚊子进入室内。
(2)使用驱蚊剂:在室内外使用驱蚊剂,可以减少蚊子对人体的侵袭。
(3)穿长袖长裤: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三、控制措施1.建立监测体系:加强对登革热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3.联合防控:与各级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区等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防控登革热。
四、具体实施方案1.制定宣传材料:制作一批关于登革热防治的宣传材料,包括海报、宣传册等,发放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
2.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登革热防治宣传活动,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高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3.加强监测:建立健全登革热监测体系,对疫情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联合防控:与各级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区等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防控登革热。
广州防控登革热工作指引
顺德区防控登革热工作规范指引蚊虫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消除蚊虫孳生条件,有效控制蚊虫孳生,适当辅以药物杀灭成蚊措施。
一、蚊虫防制指引(一)机关团体单位的蚊虫防制1.孳生条件和场所:(1)沟渠、沙井、地下室及排水沉沙井、蓄水池、洼地,以及天台等地方的积水。
(2)苗圃和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及绿化竹木洞穴的积水。
(3)房前屋后的盆罐及丢弃在绿化带里的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旧器具的积水。
(4)分体空调的排水及冰箱底接水托盘的积水。
2.防制方法:(1)搞好环境治理。
清除各类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各种小型积水,减少蚊虫栖息和孳生的条件。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沟渠硬底化和暗渠化,并保持经常清疏沟渠沙井排除积水,有条件的应将直排式沙井口改造为弯曲管式的沙井,无法改造的沙井应安装防蚊闸。
办公室及居住场所应安装纱门和纱窗,避免蚊虫入侵。
(3)种养水生植物的盆罐要坚持每周换水一次,换水时应将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彻底清洗干净。
最好使用沙子种养,冰箱底接水托盘要坚持每周清除积水。
(4)凡遇有沙井、地下室及排水沉污井及坑洼地的积水未能及时清除时,应定期施放灭蚊幼杀虫剂杀灭幼虫。
(5)供观赏的喷水池可放养食蚊鱼或观赏鱼。
消防水池可视蚊虫消长情况,适时施放灭蚊幼杀虫剂。
饮用蓄水池应每季度清洗一次,并加盖密封。
(6)建立和完善杀虫机制,根据蚊虫消长的不同季节,每月烟熏下水道、沙井,单位室内外周围喷洒化学杀虫剂1至2次杀灭成蚊。
(二)民居的蚊虫防制1.孳生蚊虫场所:蓄水池、种养水生植物、空调的排水和冰箱底接水托盘等的积水,有庭院家庭的排水沟和沙井及房前屋后盆罐的积水。
孳生的蚊虫主要是白纹伊蚊。
2.防制方法:(1)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减少蚊虫栖息场所。
(2)家庭备用蓄水池和种养水生植物的水体要坚持每周换水一次,换水时应将蓄水池内壁和水生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彻底清洗干净或使用沙子养植。
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
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为加强全国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导各地在疫情早期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特拟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根据既往伊蚊监测结果,本方案适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得省份,包括: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23 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余省份可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参照执西和辽宁等行。
二、应对原则登革热疫情应对应贯彻“早发现、早评估、早预警、早行动”得原则,参照本技术方案旳疫情分级标准和应对措施,在疫情不同阶段,及时采取各项防控行动。
各省应按照本方案信息报送旳要求,及时共享登革热疫情和媒介信息。
三、疫情分级(一)相关定义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
1.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为加强全国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导各地在疫情早期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特拟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根据既往伊蚊监测结果,本方案适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得省份,包括: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23 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余省份可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参照执西和辽宁等行。
二、应对原则登革热疫情应对应贯彻“早发现、早评估、早预警、早行动”得原则,参照本技术方案旳疫情分级标准和应对措施,在疫情不同阶段,及时采取各项防控行动。
各省应按照本方案信息报送旳要求,及时共享登革热疫情和媒介信息。
三、疫情分级(一)相关定义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
1.2.14 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得国家或地区旳病例。
14 天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境内输入病例指发病前得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旳病例。
本地病例:发病前14 天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旳登革热病例。
14 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得地点登革热暴发:在一个最长潜伏期(3 例及以(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上本地感染得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的技术指引
广东省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试行)登革热是由1~4 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3~15天,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明显的肌肉、关节痛及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广东省登革热主要媒介是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室内室外的各种积水容器,一般栖息于孳生地周围的绿化带等阴凉环境。
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必须迅速在疫点及周围环境采取有效灭蚊措施,以阻止疫情的蔓延。
为此,根据卫生部登革热处理原则以及相关工作规范要求,结合我省多年来的登革热防治经验,特制定本技术指引。
一、媒介应急控制原则采取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制措施。
二、物资准备(一)个人防护用品:16层棉纱口罩、防护眼镜、长袖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长筒胶靴、雨衣、折叠雨伞、防蚊驱避剂。
(二)监测器械:诱蚊诱卵器200个、电动吸蚊器、捕虫网、采样箱(冷藏箱)、镊子、螺口采样管、采样用吸管、纱布、棉花、95%乙醚、可封口密实袋、废弃物收集袋、工作记录表、小标签纸、记录笔、记号笔、手电筒、数码相机、GPS 卫星定位系统、对讲机。
(三)灭蚊药械:可选用DDVP、甲基嘧啶磷、马拉硫磷、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可选用背负式喷雾器、烟雾机、手推式喷雾机、机动超低容量喷雾机。
三、现场处理(一)疫点及警戒区的确定以病例家庭为中心,半径100米的范围内的区域为疫点,疫点以外半径400米范围内区域为警戒区。
(二)蚊媒密度调查1.幼虫调查:调查疫区内50-100户居民(在外环境或单位检查路径每10米折算为一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附表1,2),计算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
疫点每3~5天进行1次,警戒区每15天进行1次。
2.成蚊密度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在疫点及周围区域环境,共布放50-100只诱蚊诱卵器,一般每3~5户或每25~50米距离布放一个诱蚊诱卵器,主要布放于家庭环境的庭院、阳台、天台的花草树荫下,或室外环境的树木、花草、绿化带、灌木丛下,连续布放4天。
最新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
3、卫生监督机构。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登革热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疾控机构。
(1)流行病学调查:每宗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需在首次现场调查结束后24小时内由当地疾控中心完成,并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疫情处理结束后要补充报告相关情况。
1)个案调查: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尤其是入境后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2)病例搜索:①主动追查旅行史,如旅行社名称、导游姓名及所有同一旅行团的所有团员或在同行人中追索可疑病例。
无论发病与否,对可能共同暴露者尽可能采血送验,以了解是否曾受到感染,以找出无症状或未报告的个案。
②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本省,在本省发病11天(最短外潜伏期加最短内潜伏期)以后,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例如:家人、同事、住家周围半径100米的邻居、曾拜会或相聚的亲戚朋友,有疑似症状者,均采血送验。
需跟踪观察25天(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内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
使用附件2。
(2)蚊媒密度调查:在疫点开展幼虫调查(布雷图指数),调查疫区内50~100户居民,检查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
每3~5天进行一次(具体方法见附件3)。
(3)蚊媒控制。
疾控机构负责对病家及其所在的整栋建筑物的蚊媒控制工作,包括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
并做好蚊媒预防和控制的卫生技术指导工作,尤其要加强对疫点或疫区的灭蚊技术指导,具体方法见附件3。
5、医疗机构。
(1)救治病人。
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2)病例救治与管理。
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病人治疗、卧床休息地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
有条件的或重症病人要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
登革热病例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
(3)防蚊隔离室要求。
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时清除伊蚊孳生地。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广东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广东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8.28•【字号】粤卫办函[2014]363号•【施行日期】2014.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广东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粤卫办函〔2014〕363号)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卫生计生局(委)、爱卫会,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卫生监督所、省健康教育中心:今年6月以来,我省广州、佛山、中山等地相继发生登革热本地疫情,其中广州越秀区、南沙区、白云区等地发生多起本地暴发疫情。
截至8月27日,今年全省共报告确诊登革热病例697例,较2013年同期(275例)增加153.45%。
当前我省气候适宜蚊媒滋生,蚊媒密度监测数据创2006年以来新高,登革热防控形势相当严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控工作,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林少春副省长多次批示、指示,要求立即动员,全力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为认真落实省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现将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蚊虫滋生传播疾病,登革热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各地卫生计生、爱卫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把登革热防控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已经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地区要切实加大防控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发动群众,全民参与,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遏制登革热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
未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加强监测和评估预警,蚊媒密度超过安全水平的,要及时、彻底灭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明确责任,协同作战卫生计生、爱卫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积极推动形成由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落实责任,全社会共同参与,广泛开展以灭蚊、清除蚊媒滋生地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协调做好登革热防控的工作机制和局面。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粤卫函[2013]950号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粤卫函〔2013〕950号)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和卫生药品监督局,部属、省属驻穗医药院校附属医院:2013年7月以来,我省中山、广州、佛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发生登革热传染病疫情。
截至10月21日,今年全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568例,比去年同期上升697%,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应对,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救治工作,现就做好登革热医疗救治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方针,扎实做好登革热医疗救治工作。
我委成立省登革热医疗救治专家组(见附件1),负责对全省登革热诊断、救治工作的指导。
疫情高发地区亦要成立本地区的专家组。
各级医院可根据本院实际组建医疗救治专家小组。
二、规范医疗救治工作。
我委组织制定了《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3年版)》(见附件2,以下简称《指引》)。
各地要按照《指引》做好登革热患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
根据疫情情况,各地要指定登革热定点收治医院。
定点收治医院要开辟专门医疗区域、预留足够床位、配备必要设备,提高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收治医疗机构要做好院内防蚊、灭蚊工作,并对登革热患者做好防蚊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要按照《指引》科学诊断登革热临床诊断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要认真研究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和病程规律,及时总结救治经验,提高患者的诊断和医疗救治水平。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1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登革热疫情,充分做好前期的防控工作和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反应,切实做好应对流感流行的准备工作,进一步增强防控登革热工作的责任意识,根据卫计委关于印发《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关于《登革热诊疗指南(20xx 年版)》的通知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意见,根据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xx医院登革热工作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和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措施。
(一)领导小组组长xxx院长副组长xxxx副院长成员xxxxxxxxxxx。
职责全面负责登革热应急处置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部署,上传下达等工作,确保保项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和信息的收集上报。
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好技术、人员,物资,及思想准备,进行必要的登革热病人救治及转运演练,确保一旦疫情发生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工作,急诊做好重症或疑似病人的急救转诊等工作的准备和演练,如果有疫情发生,各科医护人员,随时听从调配(二)疫情(国家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防控与医疗救治专家组1、发热门诊管理小组组长xxxx主任成员门诊全体医师职责负责发热预检,一旦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当事人在做好防护和隔离的同时,严格按照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向医务办或院感上报并积极进行诊疗或抢救及转诊,做好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培训。
2、院内医疗救治专家小组组长xxx副院长副组长xxx主任、xxx主任成员xxxxxxx。
职责组织相关院内专家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配合感染科进行诊疗、抢救及转诊等工作3、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督导小组组长xxx主任成员xxxxxxx 职责指导、监督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组长xxxx副院长成员xxxxxxxx。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疑似病 例和确诊病例。
建立监测系统
建立登革热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
04
广东省登革热的诊疗流程
疑似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疑似病例的发现
医疗机构应提高对登革热的警觉性, 对来自登革热流行区的人员、有发热 、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和皮疹等可 疑症状者进行筛查。
病例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医疗机构应立即 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并配合疾控机 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隔离治 疗。
03
广东省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防蚊灭蚊措施
01
02
03
清除蚊虫滋生地
定期清理家庭和周围环境 的积水,如水桶、水盆、 废弃轮胎等,以消除蚊虫 的繁殖环境。
使用防蚊用品
在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 长裤,涂抹驱蚊液,使用 蚊帐、窗纱等防蚊用品。
喷洒杀虫剂
在必要时,可在室内使用 杀虫剂进行灭蚊。
个人防护措施
提高个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 食,适当锻炼,以增强身 体免疫力。
避免接触患者
如有接触登革热患者的情 况,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 生。
及时就医
如有发热、头痛、关节痛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 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社区防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强化疫情报告制度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 ,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14天 ,患者在潜伏期内通常无症状。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 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 严重时可出现出血、休克等症状
。
登革热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疾病、 肾脏疾病等,老年人、儿童、孕 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更容易出现并
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
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登革热〔Dengue Fever,DF,俗称“断骨痛〞〕是由1~4 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主要通过埃与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严重威胁我省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为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高对登革热疫情的处理应对能力,规各级卫生行政、爱卫部门与医疗、疾控等机构的防控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与登革热诊断标准处理原那么等,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疫情报告〔一〕疫情报告。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填写报告卡进展网络直报,无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4小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并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周,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与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年度首次发现登革热病例,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试行〕》要求进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网络报告。
〔二〕相关定义。
1、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的病例。
发病前15天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2、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3、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与以上登革热病例。
4、疫点:是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围。
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假设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的空间围。
5、疫区:是指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
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乡镇划为疫区。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广东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广东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6.13•【字号】粤卫办函[2014]211号•【施行日期】2014.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广东省爱卫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粤卫办函〔2014〕211号)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卫生计生局(委)、爱卫会,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截至2014年6月11日,我省今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例,其中,广州、珠海、佛山、江门和东莞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1例,广州报告本地病例1例,发生本地病例时间较往年明显提前。
当前,气温升高,雨水密集,蚊虫容易孳生繁殖,同时部分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持续高发,人员国际往来频繁,我省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
为切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爱卫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总结往年登革热防控经验教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工作部署,确保灭蚊防病等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二、加强疫情监测和现场处置。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全面加强登革热病例和蚊媒密度主动监测工作,加强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
一旦发现输入性病例、本地疫情或蚊媒密度升高,必须严格按《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粤卫〔2007〕31号)及时开展现场处置,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地爱卫会近期要全面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和清除积水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对蚊虫孳生地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对建筑工地、花卉苗圃、废品收购站、废弃旧厂房等重点隐患场所,要落实专门的灭蚊防蚊措施,务必通过各种措施有效降低蚊虫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登革热(Dengue Fever,DF,俗称“断骨痛”)是由1~4 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严重威胁我省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为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高对登革热疫情的处理应对能力,规各级卫生行政、爱卫部门及医疗、疾控等机构的防控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登革热诊断标准处理原则等,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疫情报告(一)疫情报告。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无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4小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并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周,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年度首次发现登革热病例,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试行)》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网络报告。
(二)相关定义。
1、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的病例。
发病前15天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2、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3、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4、疫点:是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围。
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的空间围。
5、疫区:是指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
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乡镇划为疫区。
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或根据地理区域划定。
二、部门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定救治医院,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的储备与调拨。
2、组织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疫情分析和预测,向政府提出预警报告。
3、组织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登革热防控。
(二)爱国卫生部门。
1、组织宣传发动,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2、负责防蚊灭蚊的组织协调。
组织专业队伍、药械,开展疫点、疫区的灭蚊工作和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除室外伊蚊孳生地,做到全程覆盖。
3、组织指导灭蚊工作,检查灭蚊、清除孳生地等措施落实情况。
(三)卫生监督机构。
监督疫情报告情况。
(四)疾控机构。
1、开展登革热监测,包括疫情监测与媒介监测(成蚊密度、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等)。
2、负责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预防控制的措施与建议,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指导。
3、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分析疫情动态,预测发展趋势。
4、指导、评价灭蚊和清除孳生地的效果。
5、疑似登革热病例、伊蚊媒介的实验室检测。
6、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五)医疗机构。
1、负责培训医院医护人员,及时诊断隔离救治病人,减少死亡病例。
2、采集病例样本,进行登革热相关监测或送检。
3、报告疫情。
协助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4、院感染的控制及院的防蚊灭蚊工作。
三、疫情控制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民总动员,清除孳生地;有效监控,控制扩散;追踪索源,管理传染源等四大防控原则,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职责到位,及时发现登革热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本地登革热疫情扩散,减少危害。
(一)发生输入性疫情。
防控重点是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境的停留地点,落实清除孳生地、蚊媒密度调查、卫生宣教、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1、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组织药物、试剂,物资的储备与调拨。
(2)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培训医务人员。
2、爱国卫生部门。
(1)组织紧急喷药,杀灭成蚊。
根据病例调查资料,针对病例可能传播给他人的地点,立即紧急喷药杀灭成蚊,每周一次,连续至少三周。
(2)组织发动清除伊蚊孳生地。
在疫点周围半径100米围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工作。
根据在本地传播风险,结合蚊媒监测情况,在更大围开展紧急蚊媒控制工作。
具体方法见附件3。
3、卫生监督机构。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登革热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疾控机构。
(1)流行病学调查:每宗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需在首次现场调查结束后24小时由当地疾控中心完成,并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疫情处理结束后要补充报告相关情况。
1)个案调查: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尤其是入境后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2)病例搜索:①主动追查旅行史,如旅行社名称、导游及所有同一旅行团的所有团员或在同行人中追索可疑病例。
无论发病与否,对可能共同暴露者尽可能采血送验,以了解是否曾受到感染,以找出无症状或未报告的个案。
②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本省,在本省发病11天(最短外潜伏期加最短潜伏期)以后,对其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例如:家人、同事、住家周围半径100米的邻居、曾拜会或相聚的亲戚朋友,有疑似症状者,均采血送验。
需跟踪观察25天(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潜伏期)是否有疑似病例发生。
使用附件2。
(2)蚊媒密度调查:在疫点开展幼虫调查(布雷图指数),调查疫区50~100户居民,检查室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
每3~5天进行一次(具体方法见附件3)。
(3)蚊媒控制。
疾控机构负责对病家及其所在的整栋建筑物的蚊媒控制工作,包括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
并做好蚊媒预防和控制的卫生技术指导工作,尤其要加强对疫点或疫区的灭蚊技术指导,具体方法见附件3。
5、医疗机构。
(1)救治病人。
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2)病例救治与管理。
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病人治疗、卧床休息地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
有条件的或重症病人要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
登革热病例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
(3)防蚊隔离室要求。
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米围每周杀灭伊蚊成蚊和随时清除伊蚊孳生地。
(4)采样。
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血清,急性期(即发病5天)与恢复期血液5ml以上分离血清送检。
(二)发生本地疫情。
1、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定救治医院,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的储备与调拨。
(2)组织开展疫情分析和预测,向政府提出预警报告。
(3)通报登革热疫情。
(4)组织对医务人员培训教育。
在流行区除加强医院诊所的卫生宣教外,利用各种形式培训临床医生,提醒医师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症候群的诊断及治疗,以避免延误报告。
(5)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卫生宣传,通过印制登革热卫生知识宣传册、宣传海报、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向群众宣传关于登革热的发生、传播、早期症状、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识,尤其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应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对登革热的自我防治能力。
若有任何疑似登革热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医。
2、爱国卫生部门。
组织实施疫点疫区紧急杀灭成蚊与清除孳生地。
要求采取媒介控制措施后,疫点半径100米围,在发现病例后一周布放的诱蚊诱卵器不能发现伊蚊或卵;疫区一周将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5以下。
必要时协调有关部门实施交通工具灭蚊,在流行期对进、出疫区的各类交通工具进行预防性灭蚊(具体方法参考附件3)。
3、卫生监督机构。
监督疫情报告情况。
4、疾控机构。
(1)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
按登革热个案调查表的容(附件1)进行,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如住家、工作地点、公园、学校、市场、庙宇等公共场所)、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2)实验室检测。
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急性期血清检测登革热病毒抗原、核酸,分离病毒。
采集双相血清,检测登革热病毒特异抗体。
捕捉伊蚊(成蚊)送实验室检测。
3)病例搜索。
①调查了解病例在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接触者或共同暴露者,例如:家人、同事、住家周围半径100米的邻居、曾拜会或相聚的亲戚朋友,有疑似症状者,均采血送验,追查传染来源和追踪传播轨迹(见附件2)。
②对疫点、疫区的医疗机构(如社区门诊、卫生站、医院等)搜索近期发病的可疑病例。
③病例搜索,要追踪可能的传染源。
对于指示病例、首例或首批病例,要详细调查其发病前25天(最长外潜伏期加最长潜伏期),当地是否有类似病人、尤其是来自登革热流行区的人群出现,寻找可能的输入病例,探索本地病例的传染源。
4)必要时在疫区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以判定可能感染的围或隐性感染的情况。
5)流行因素调查。
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植被、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6)在病例搜索时,同时开展居民健康宣传。
7)每宗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进程报告需在现场调查结束后24小时由当地疾控中心完成,并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2)疫情分析。
分析本次流行的分布,确定疫点、疫区围和流行特点。
疫情处理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并逐级上报至省疾控中心。
(3)媒介状况快速评估。
为了解疫点蚊媒密度情况,调查疫点50~100户居民,检查室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等。
每3~5天进行一次(见附件3)。
(4)蚊媒应急监测。
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在疫区,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蚊媒应急监测,具体方法见附件3,并及时把监测及控制结果上报上级部门。
5、医疗机构。
(1)救治病人同输入性病例。
(2)病例救治与管理同输入性病例。
(3)防蚊隔离室要求同输入性病例。
(4)采样同输入性病例。
(5)暴发疫情,病例较多时,应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
做好灭蚊防蚊工作。
四、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一)标本的采集(见附件4、5)。
1、采样对象。
登革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疫点的健康人群和媒介伊蚊。
2、标本种类及要求:(1)血清。
尽早采集发病一周的急性期血清,并在发病后第3~4周收集第二份血清标本,标本量至少5ml全血分离血清。
在4℃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3天,长时间保存应存放在-20℃以下冰箱;标本储存管应为密封性好的螺口塑料管,以避免样品泄露;采集的同时填写标本送检登记表。
(2)媒介伊蚊。
收集疫点媒介伊蚊成蚊和幼虫,尽快带冰送实验室检测。
(3)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要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装标本的容器也必须符合生物安全相关要求。
3、标本采集。
(1)血清标本由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采集,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