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成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成因

2.1.1 国际分工概述

2.1.1.1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指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外延伸的结果。

2.1.1.2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1.在人类发展史上,社会分工是生产力进步的源泉和标志。

2.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必然产物,是把社会生产力引向高级发展阶段的一种形式。

国际分工属于历史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主要建立在各国自然条件不同的基础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机器大工业对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长,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得以最终形成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

◆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二战以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主要是由市场自发力量即成本、价格决定的,表现为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因为生产成本的差异而在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领域进行分工

二战以后,随着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上升,并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跨国公司大约有6.4万家,拥有国外分支机构约85万家。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目前掌管全球1/3的生产,80%的国际直接投资,68%的国际贸易,70%的技术转让。

◆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传统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

型”国际分工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

◆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逐步演变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

由于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各个产业内部的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了,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而进行环节分工的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

◆国际产业转移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的应用,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实行,服务业只能局限于一国国内的格局被打破,服务业加快了全球调整和转移的步伐,出现了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服务外包成为成长最快的服务业跨国转移。

◆非流动要素决定产业转移的基本流向

由于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性的不同,生产要素跨国界配置的成本也不同。资本、技术的跨国界流动的障碍较少,而一些要素则不能流动或流动性较弱。不能流动或流动性较弱的要素,可以在全球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中,借助跨国公司和国际市场从其他国

家得到。因此,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流动要素追逐非流动要素的全球生产重组。

2.1.1.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分工与交换的相互关系。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市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取决于分工的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如果没有交换,分工后的生产商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分工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互为条件、互相决定的两个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交换的基本原理,国际分工是更具有决定性的方面,国际贸易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国际分工的制约和影响。

●国际分工的扩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式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格局

●国际分工领域的扩大促使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

●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绝对优势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为绝对成本论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建立的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1.理论分析模型:2×2×1静态模型,即两国、两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1.生产技术特征:投入的边际产量固定,平均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1.交易成本:不存在,主要是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1.要素流动性: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

1.市场结构特征: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1) 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

(2) 国际分工是交换的结果,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3) 国际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其基础是自然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 或获得性优势(后天的有利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比别国有利的地位。

(4) 贸易所得:贸易参与方双赢。

(5)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对绝对优势论评价

1.进步意义

(1) 绝对优势论相对重商主义而言是个巨大的进步,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国际贸易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 斯密主张的自由放任原则代表着一个还在同封建社会的残余进行斗争、力图扩大生产力、使工商业具有新的规模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倾向。

(3) 斯密的分工论揭示了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对绝对优势论评价

2.缺陷

(1) 绝对优势论关于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

(2) 绝对优势论仅是一个特例,并不带有普遍意义,该理论解释不了许多没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例如,当时一些殖民地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但与宗主国之间仍然开展贸易。

2.2.2 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也称为比较成本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32) 提出。

2.2.2.2 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基本分工原则:“优中取更优,劣中取次劣”

(1) 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

(2) 国际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

(3) 贸易所得:双赢。

(4) 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如果两人都能制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么?”

对比较优势论评价

1.进步意义

(1) 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理论基石。【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比较优势的思想非常深邃,李嘉图本人只是探索了形成各国比较优势的一个原因,即技术的差别。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比较优势还有一个动态化的问题。由此,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贸易理论发展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即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为何】

(2) 比较优势论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它曾经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武器,其推动自由贸易成效卓越。

(3) 这一理论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

对比较优势论评价

2.缺陷

(1) 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未能正确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结果,不能解释为什么棉布和酒按照1:1的比例进行交换。

(2) 限于静态分析,忽略了动态分析。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不符合实际情况。假定前提来与现实相去太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