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情怀 世界眼光

合集下载

培养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对话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校长芶鹏

培养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对话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校长芶鹏

信息技术带来了人们交流的便捷,“全球一体化”曾经作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的热词,描述人类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然而,“全球一体化”毕竟是一个理想观念,它只能反映人类对世界整体认识的视野诉求——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总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发展历程与文化。

基于自身的独特性,以视野拓展和文化交流为基本诉求,始终是将自身与世界放在一起思考的正确选择。

新时代,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断,为“全球一体化”提供了全新的内涵解读。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坚持”——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可以说是实现国际理解与国际交流的基本方法论。

对教育的国际理解,更是具有思想引领意义。

学校如何在深入学习“一带一路”倡议的思想精神基础上,以合作交流为抓手,在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培育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固本基础上实现跨国文化的展示、交流、尊重与包容,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基础上实现国际理解课程建设……就以上诸多问题,本刊记者对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校长芶鹏进行了专题访谈。

国际理解的诉求是文化理解和文明互鉴《四川教育》:贵校是成都第一所公办国际学校,作为首任校长,您如何理解“国际理解”?芶鹏:要说清楚国际理解教育,首先要了解“国际理解”这个词语提出的背景。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后,开始倡导并探究国际理解教育,目的在于推进世界和平,这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萌芽。

1994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主题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

会议制定了《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草案》,成为各国在新世纪如何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指南。

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社会、国家、青少年发展的需要。

培养有中国之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理解心理学

培养有中国之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理解心理学

培养具有中国之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是一种综合性的目标,涉及到理解心理学、文化认同和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这一目标的一些解释和理解:
理解心理学:理解心理学是指对人类思维、情感、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研究和理解。

通过学习心理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情感和心理需求,提高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能力。

中国之魂:中国之魂是指培养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精神特质。

它强调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包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语言、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和认同。

世界眼光:世界眼光是指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人们关注全球事务、了解不同文化、尊重多样性,并能够在国际交往和合作中展现出灵活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因此,培养有中国之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理解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强调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和思维方式中。

开阔视野,关注全球事务,学习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和思想,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探索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以解决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人权等。

这样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他们能够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并为世界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育情培德学校积极开展富有仪式感的主题性活动,鼓励学生树立明确的理想信念。

将教育场设置在课堂上、校园外、家庭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用心品味56个民族经历沧桑岁月始终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历史史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鼓励学生树立明确的理想信念。

九月份的“开笔礼”——在充满了仪式感的入学礼仪上,尊师正学。

让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向孔子像拜师行礼,延续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尊师重教的传统;击鼓鸣志,感受入学的神圣和庄严。

启发学生立志做有理想、品格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

三月三的民俗文化节——全体师生在部分少数民族家长的指导下,通过制作绣球和壮乡糯米饭、排演壮乡情景剧、学习绣球舞、竹竿舞和抛绣球等民族活动,了解壮、瑶、苗、侗等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在相互学习中,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交融。

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民俗文化代代相传。

学校深入挖掘中华民族节气的文化内涵,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承”,抓住节日节点。

在活动中体验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根源所在。

主体性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民族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月“孝敬父母”、四月“祭祀柳宗元”、五月“传统体育节”、六月好歌谣伴童年、九月“尊师敬长”、十月“科技节”、十一月“英语节”、十二月“剪纸月”等欢乐童年兴梦的过程中,葆有家国情怀,增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民族自信给了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用评价指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事从细节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学校将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与民族文化的项目式课程紧密结合,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倡导文化自觉的发展性评价。

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引领下,学会规划成长阶段目标,制订成长计划,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每学期向学校自主申报各类“形象少年”荣誉称号,并在班级、中队、同伴的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与阶段目标拉近距离。

培养中 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

培养中 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

培养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培养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中国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世界眼光,则意味着具备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视野以及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样的时代新人,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本国的文化精髓,还能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展现风采,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灵魂,是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神根基。

它包括了仁爱、诚信、正义、勇敢等传统美德,也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价值观念。

这些品质和价值观,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的源泉。

一个具有中国灵魂的人,首先是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热爱之情。

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心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为祖国的困难挑战而忧心。

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在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基础上,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同时,中国灵魂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

我们应当熟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形式,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精髓,将其中的智慧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然而,仅有中国灵魂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具备世界眼光。

世界眼光意味着我们要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制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

具有世界眼光的人,能够熟练掌握外语,了解国际规则和惯例,善于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他们关注国际时事,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动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疾病防控等,能够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思考和行动,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高考作文】民族情感与世界

【高考作文】民族情感与世界

【高考作文】民族情感与世界民族情感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人们对自己民族的感情、认同和归属感。

它是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语言、历史、传统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民族情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凝聚力,也可以激励人们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努力奋斗。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日益频繁,不同民族的人们经常相互交流和交往。

面对如此多元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冲突,保持和增强民族情感尤为重要。

民族情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个民族能否发展壮大,不仅仅取决于其经济和科技实力,更重要的是民族情感的凝聚力。

民族情感可以激发人们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只有具备强烈的民族情感,一个国家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民族情感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凝聚力,就很难实现全面的发展。

而民族情感可以促使人们忘我的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形成团结合作的氛围。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民族情感也是传承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动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独特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而民族情感可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发扬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民族情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冲突可能使一些人迷失自我,忘记自己的根和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危机。

网络和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也容易引发一些负面情绪,破坏民族团结。

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和增强民族情感呢?教育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学校应该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授和教育,让学生懂得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

家庭和社会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强家庭文化传承,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政府也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传媒宣传,提高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

民族情怀 国际视野——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探索

民族情怀  国际视野——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探索

的校 本课 程 . 将这 些 课程 排入 课 并
表 , 入 学 分 , 学 生 选 择 。 多 元 文 计 供 化教 育 课 程 的 开 设 有 利 于 打 造 学 生 国 际交 往 能 力 、 织 能力 、 作 能 力 , 组 合 让 他 们 学会 共 处 、 会 分 享 、 学 学会 生 存、 了解 社会 、 受 快乐 、 悟 人 生 。 感 感 另 外 , 们 重 视 多元 文 化 教 育讲 我
主 题活 动 让 多元 文化 教 育 尽 显魅 力
识 , 会 政 治 经 济 与 教 育 等 制 度 文 化 社 知识 , 市 村落 与物产物质 知识 等。 城 知 识 目标 要 求 尽 可 能全 面 准 确 地 获 得 丰富的 多元文化知 识。通过 学 习 国 际 知 识 , 生 认 识 到 丰 富 多 彩 的 世 学
场 , 能 阐 明 自 己的观 点 和 意 图。 叉 学 科 渗透 为 多元 文 化教 育 拓 展 阵地 我 们 提 倡 教 师 在 学 科 中渗 透 多 元 文 化教 育 , 力 挖 掘 学 科 中的 多元 努 文 化教 育 资 源 。
们 开 发 了一 系列 体 现 多元 文 化 特 点
界 文化 , 而形 成 世界 意 识 。 从
学生在英语以及英美文化的天地里流
连忘返。德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 思
考德语和汉语在文化方面的差异。通
过 这 种 方 式促 使 学 生 及 时 归纳 、 合 整 所 学 语 言 的 国情 知 识 和 文 化 特 征 , 培
养他 们 的文 化理 解 能力 。
上, 还体 现 在 其 实 施 “ 民族 情 怀 , 际 国 视 野”的 多 元 文 化教 育 上 。 所 谓 “ 民
能 力 等 。 我 们 特 别 强 调 外 语 运 用 能 力 的培 养 。 国 际 交 往 与 交 流 合 作 通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内容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内容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内容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指一个人在心中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拥有广阔的视野,能够看到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这种胸怀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培养出国际化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在实践中,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情怀:一个人要有深厚的感情和热爱来推动祖国的发展,要始终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2. 国际视野: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对全球化趋势的敏锐洞察力,能够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和挑战,并做好应对措施。

3. 开放思维:积极适应和包容多元文化,拥抱变革和创新,不断学习和进步,发掘自身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健康文化:注重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识,遵循人类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尊重其他文化和传统习俗,弘扬中华文化。

综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能够促进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提升,让他有更广泛的视野和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不再是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理解和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以及全球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和忠诚。

它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种情感源于对家乡的眷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共同历史的记忆。

然而,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是狭隘的、排外的,而应是开放的、包容的。

国际视野,则是超越国界,以全球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理解世界。

它要求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尊重多样性,学会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交流与合作。

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那么,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

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要明白国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国际大家庭中与其他国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我们应关注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贡献力量。

其次,深入了解本国文化是关键。

爱国主义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只有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国际交流中自信地展示本国文化的魅力,增进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了解和尊重。

再者,积极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发展经验。

这并不是要否定本国的文化和成就,而是通过对比和借鉴,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推动国家的进步。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客观的态度,既不盲目崇拜,也不轻视排斥。

在实际行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来培养国际视野,同时展现爱国情怀。

比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同时也倾听他们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友好、平等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研究

新时代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研究

———以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例潘梦妮,朱敏思*,普璇华,鲁丹,饶丽波(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在新时代,如何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成为高校英语教师需重点研究的内容。

文章以昆明医科大学的美国华裔文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必要性,对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及反思,以提高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课程思政;外语教学;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中图分类号:G64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1-0043-03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昆明医科大学校级课题“中美对峙背景下如何利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拓展国际视野”(课题编号:2021-JY-Y-029)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潘梦妮(1985-),女,四川自贡人,讲师,从事美国华裔文学、医学英语研究;朱敏思(1982-),女,云南昆明人,讲师,从事人文及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研究;普璇华(1982-),女,云南易门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与翻译研究;鲁丹(1981-),女,云南通海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研究;饶丽波(1980-),女,云南墨江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研究。

*朱敏思系本文通讯作者在新时代,如何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成为高校英语教师需重点研究的内容。

本文以昆明医科大学的美国华裔文学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旨在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课程思政融入美国华裔文学课程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的协调融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自己国家深厚的热爱和忠诚,是每个国民内心深处的情感依托;而国际视野,则是超越国界,以开放、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世界的能力。

如何使这两者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对于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和平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爱国主义并非是狭隘的排外主义。

真正的爱国主义,应当是对本国文化、历史、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应该对国家的现状和未来有着清晰的认知,并愿意为其发展贡献力量。

它不是盲目地拒绝外来事物,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有益的外部因素,推动国家的进步。

国际视野则要求我们超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世界。

这意味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尊重多样性,摒弃偏见和误解。

拥有国际视野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拓展思维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那么,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协调呢?首先,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既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也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多元性。

通过开设多元文化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既热爱祖国又尊重世界的观念。

其次,个人的自我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这是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

通过阅读外文书籍、观看国外影视作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在接触外来文化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既不盲目崇拜,也不轻易否定,而是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

再者,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无论是在经济、科技、文化还是环保等领域,国际合作都日益频繁。

作为个体,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志愿活动、合作项目等方式,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展现爱国情怀,也能够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的理解

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的理解

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的理解
世界眼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对于世界事务的看法和态度。

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或国家能够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关注全球发展和合作,在面临全球问题时能够提出全球视野下的解决方案。

这种眼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全球化的世界。

中国情怀是指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归属感。

中国情怀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文明的自豪和认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以及对于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期待。

中国情怀可以激励人们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承载着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时代特征是指某个时代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时代特征可以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例如科技发展、社会变革、文化传播等。

时代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爱国主义如何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忠诚,而国际视野则是对世界多元文化和全球事务的理解与关注。

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盲目排外,更不是闭关锁国。

真正的爱国主义应当是在热爱自己国家的同时,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经验,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视野为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拥有国际视野,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国家。

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我们可以在对比中发现自己国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国际视野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形势和全球趋势,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以经济领域为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系列的举措,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发展的渴望和追求,也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爱国主义不是抵制外来的一切,而是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和发展,让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在文化方面,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也至关重要。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

但同时,我们也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

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能够从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比如,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同时,我们也引进了许多国外的优秀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丰富了国内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新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作文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论述3篇

最新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作文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论述3篇

最新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作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论述3篇林则徐曾说:立国望西。

意思是站在中华的土地上,远望西洋。

近日,--将校训中的“家乡情怀,世界眼光”改为“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这更改,在强调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在提醒广大--学子由乡及国,拓展视野,立足祖国。

“达,则兼济天下。

”约是如此。

家国情怀,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成才与否,都要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而世界眼光,则要求我们投目世界,目标远大,争创一流。

两者互为补充,相互增进。

泱泱中华,历经无数风霜雨雪,几经沉浮却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

而今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直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国。

这正是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献出心血的结果。

古有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登岳阳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陆游,疾笔书,北望中原气如山。

今有罗阳、航母试验为国捐躯;莫言,追求文学,根植乡土;屠呦呦,探寻青蒿,呕心沥血。

正是这些仁人志士的心血奉献,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孕育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就了中华千年一脉的民族传奇,创造了中华巨龙腾起的民族奇迹。

也正是他们的他们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中华人民五千年,使之渗入每个中国人灵魂最深处。

斑斓世界炫彩夺目,风云变幻,机遇与风险并存,唯具有世界眼光,才能与时俱进,引领世界潮流;林则徐,海国图志,打开中国近代化大眼。

钱学森,出国深造,为国防现代化装上虎牙。

-,改革开放,为经济现代化添加引擎。

正是这些伟人的世界眼光引领了中国的发展,为中国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流,也正是这些活流的注入,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舞台上大放异彩,也正是他们对卓越的追求,塑造了他们。

古人曰:“自古忠义两难全。

”今人云:“爱国与追求两难全。

”最近,传出李嘉诚撤资大陆,高考状元转籍国外,科研人员大量“外逃”,不禁令人发问:在具有世界眼光。

追求卓越的同时,是否还能保持家国情怀?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矛盾。

爱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根。

有了根,才能在人世浮沉中保持一份本我,才能在世间磨难中保持本初,在尘世迷茫中保持一份本心。

培养有中国灵魂

培养有中国灵魂

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在二十年的教育实践与学校管理历程中,我总是在不断追求和不懈努力中不停地进步着,同时也日渐增强了我的自信。

我曾经以为:我具有很强的学习力,我崇拜的偶像都将成为我的标杆,只要能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并且成为事业伙伴,我必将很快地赶上甚至超越他。

学校已经日臻成熟,她既具备新兴民办教育的鲜活灵动与勃勃生机,同时也不乏老牌公办名校的沉着稳健与落落大方。

徜徉在精致隽秀的庭院回廊,浸染于浑然天成的似水文化,深深地折服于校长的魅力与这支优秀团队的智慧。

我发现,这个偶像,恐怕是我永远不可超越的一座绮丽山峰。

一、中国灵魂、世界眼光。

“做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也是学校的校训。

作为校长办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鲜明地揭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使人真正成为人,不仅要促进人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使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文化能量,精神因之饱满,情感因之丰富,体魄因之强壮,人格因之健全,智慧因之充盈。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定位,决定着这所学校要往何处去。

“做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很好地反映了学校教育中关于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有“俄国教师的教师”之称的著名古典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要求培养具有民族情感、道德高尚的人,强调学校教育要从小教育和巩固儿童们最宝贵的民族心理特征与道德品质——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强调学校教育要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认真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因为“语言的每个词、每个词形、每个语句都是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的结果,国家的大自然和人民的历史通过感情反映在语言之中。

”(乌申斯基《祖国的语言》)教育的民族性促使学校教育将使“人”具有“民族性”作为第一要务。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乃是民族灵魂的三根支柱,而传统文化则是本民族的文化之根、文化之魂。

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分子,承担起培育我们的公民所不可或缺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灵魂,让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是责无旁贷的。

世界眼光民族精神

世界眼光民族精神

世界眼光民族精神
世界眼光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对世界的认知和看法。

民族精神则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这两个概念在当今世界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这个大环境下,拥有开放的世界眼光变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和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合作。

同时,开放的世界眼光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然而,开放的世界眼光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民族精神。

相反,民族精神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重要资本。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只有在保持自己的民族精神的同时,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当今世界中,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世界眼光和民族精神的结合。

例如,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和人文交流。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广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世界眼光和民族精神是两个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概念。

只有在开
放的世界眼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民族精神,实现共同发展。

2020届高考作文:最新经典社会热点素材“家国情怀”[2020年最新]

2020届高考作文:最新经典社会热点素材“家国情怀”[2020年最新]

2020届高考作文:最新经典社会热点素材“家国情怀”押题预测及素材范文【押题导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0年底,正在国外留学发展的徐峰接到母校西安交大的电话,母校诚挚邀请他回校任教。

徐峰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欧美的高薪待遇,毅然回国。

他说:“个人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6年后,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皮肤与牙热—力—电耦合行为机理”填补了国际空白,被西方学者点赞。

材料二:2018年春节,一则来自连云港的短视频纷纷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新华网、央广新闻、人民网等200多家媒体头条转载,网上获赞百万次。

视频记录了105岁母亲给74岁女儿发压岁钱的温馨一幕。

视频的背后,是这个五世同堂家庭的子孙贤孝,是百岁老人的幸福晚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两则材料的侧重点不相同。

材料一表现的是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徐峰以国家利益为上,凸显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材料二中的视频展现的是百岁老人五世同堂的温馨画面,凸显家庭的温暖。

像这样的多材料作文,如果它们的内涵有重合或交叉,可以用“去异求同”的方法,从它们的“交集”入手,寻求立意最佳角度;如果内涵不同,可以单独立意。

写作本题,可以从其中的一则材料入手,紧扣“爱国”或“爱家”构思立意,如“爱国当从足下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家是温暖的港湾”“我爱我家”等;也可以综合两则材料立意,书写浓浓的“家国情怀”,如“国之不存家将焉附”“爱小家,爱大家,更爱国家”“国家富强,家庭才能幸福”。

【立意角度】1.常规角度爱国爱家是为人起码的品德修养。

一个人呱呱坠地,首先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

长大后,在祖国的怀抱里求知,成才,有所作为。

2.核心角度爱国需要有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

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为国家利益贡献聪明才智。

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1、大学生应当把爱国主义真正地放在心中,树立起爱国主义的精神。

爱国主义的含义不仅要对祖国的同胞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要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

2、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爱国主义不能感情用事,而要从大局出发,理性行动。

3、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祖国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4、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5、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从推动国家发展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参考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参考案例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参考案例一、引言二、规划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2.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品牌;三、规划内容1.精神文化建设(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课程设置、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培育时代新人。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制度文化建设(2)推进民主管理。

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的作用,让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

3.环境文化建设(1)优化校园布局。

合理规划校园空间,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

(2)营造文化氛围。

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4.活动文化建设(1)丰富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推进校园节日文化建设。

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节日,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感受文化魅力,提升精神境界。

5.教师文化建设(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路径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划的实施。

2.落实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政策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预期成果1.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3.校园文化品牌影响力扩大。

学校成为具有特色、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典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情怀,世界眼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演讲的题目是《民族情怀,世界眼光》。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几千年前,一部《左传》就将我们的民族身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此,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夏。

从此,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共享着“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骄傲与辉煌。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先名叫炎黄,我们都是华夏的儿郎。

我们汩汩流淌的血液里奔腾着祖先跨汗血宝马、驰骋疆场的辉煌;我们色如黄土的皮肤上记录着先人躬耕南阳、把酒话桑的清闲舒畅;我们黑亮如夜空的眼眸中透射出韧如蒲苇、坚如磐石的力量,不屈而刚强。

回首望,多少英雄豪杰用血泪挥洒豪情壮志,多少文人墨客用灵魂书写不朽篇章。

同学们,我们时刻浸润着民族情怀,这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给了我们多少生命的滋养,多少辉煌与荣光。

传统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难以想象,没有了传统文化,我们的精神将会何所去、何所依。

当下,随着外来文化的接踵而至,人们已渐渐习惯于全盘皆收,而对于自己的本土文化,却愈加缺少一种保护意识。

学会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成了当务之急。

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传统文化,或也能够理解。

但是,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之际,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渴望势必会重新抬头,而这一次,我们责任重大。

我们要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凌云气度,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热情,要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独特个性,要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浪漫雅兴。

我们要有自己的民族情怀,谨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我们要振臂一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
同学们,谨记你生而为龙的模样,谨记你的名字是炎黄。

放眼看,多少事情让我们国人愤慨,多少经历让我们又羞愧。

站在国际的角度,看看外国人对我们的评价:“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

大多数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

他们在
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听到这些,我们也许会愤怒,但在外国的著名景区“不允许随地吐痰”“不许大声喧哗”“不许乱扔果皮纸屑”的中文标识前,在我们国庆期间仅北京天安门一天扫出的8吨垃圾前,我们就会明白,是我们自己的行为使曾经的“礼仪之邦”蒙羞。

在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我们个人的行为就成了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精神状态和文化素养。

梁启超先生百年之前关于“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论述,至今听来,振聋发聩。

正如华裔学者杜维明所说,面对西方,面对世界,我们应该有一种“以不卑不亢的胸怀,不屈不挠的志趣和不偏不倚的气度,走出一条充分体现‘沟通理性’的既利己又利人的康庄大道来”。

我们不以仰视的目光来神化西方,抹煞民族文化,从而陷入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应以俯视的眼光来丑化西方,理性的态度是以平视的眼光来审视世界,面对世界可以提倡一种“文明对话”的方式,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使世界能够真正地认识中国文化,见证我们的温文尔雅、谦谦有礼,震惊于我们的民族情怀、世界眼光!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也是世界人。

中华文化需要我们继往开来、继承创新,世界之林也需要我们以丰富的才智为它添砖加瓦。

我们要有民族情怀、世界眼光,长风破浪,铸就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