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人教版能力培养与测试配套学科能力测评卷参考答案(第1、第2单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14330057】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新航路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始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等。

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答案】 C2.“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解析】由材料“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要分享商业利益、追求利润,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6·北京会考)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解析】由“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可知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与当时史实不符。

【答案】 B4.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B[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是在揭示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故B项正确。

] 2.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解读出的信息最恰当的是( )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②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③男女分工明确④田园生活自然悠闲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D[材料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虽然是自然经济的特点,但这仅仅说明生产经营形态落后,并不代表古代农民生活自然悠闲,故④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

]3.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

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A B C DA[文物A是商代的青铜器,它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故A项正确;文物B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排除;文物C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排除;文物D属于彩色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

]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D[从材料中可知李充是在官方“公凭”下才去的日本,“公凭”是市舶司发给经营海外贸易商人的凭证,这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描述仅是中国商人与日本贸易,无法体现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方面,C项与材料无关;从李充的随船货物可以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项正确。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

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

据此可知,庄园的存在( )A.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B.巩固了中世纪奴隶制度C.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质D.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2.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

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范围逐步扩大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D.市民阶层经济实力很强大3.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一、选择题(50分)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2.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水利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的发展C.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D.商业和城市的发展4.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

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小农经济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6.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7.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是最先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8.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9.《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10. 2021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

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11. 下列生产工具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西汉耧车模型B.高转筒车模型C.翻车模型D.水排模型12. 中国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和当时最著名的两大纺织中心分别是( )A.隋唐、苏州和南京B.明清、苏州和杭州C.明清、南京和广州D.宋元、南京和广州13. 我国古代的城市职能经历了从政治→经济转变的大体时间是( )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清14. 推动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向以经济功能为主转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贸易的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5. 下图所反映的广州三十行是( )A.清政府的对外驻办机构B.清政府的外交机关C.清政府的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D.清政府从事纺织业经营的商业组织16.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汉农书《氾胜之书》中载:“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之,勿令有块以待时……”这里所说的耕作工具主要是( )解析:《汜胜之书》是对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由所学知识可知,铁犁是西汉时主要的耕作工具,再结合材料可得出D项正确。

其他三项是夏商周时期的农具,且与材料不符。

答案:D2.(2015·南京高一期中考试)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解析:由“水激轮转”“众筒”“绝胜人力”可知,该灌溉工具以水流带动转轮上的竹筒打水。

由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的筒车,故答案为C项。

答案:C3.(2015·扬州高一期中考试)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耕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一般是指其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指其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C项错误;简单的劳动工具只是小农经济组织生产的最基本的需求,并非仅仅限于简单的工具,故D项错误。

答案:B4耕作方式时间(天) 面积(担田)锄耕 1 1木牛 1 4牛耕 1 14A.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解析:表格中的数据表明,采用牛耕技术,耕作效率大为提高,这说明牛耕是中国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答案为C项。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二模块)模块考试精品试题(附答案)-9页文档资料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必修二  第二模块)模块考试精品试题(附答案)-9页文档资料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模块)模块考试精品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1、2、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辽宁锦州模块考试)从战国到清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庄园经济B、小农经济C、井田制D、集体经济【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近代,我国的农业经济始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

【答案】B2.(辽宁锦州模块考试)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①君主私有土地制②地主私有土地制③自耕农私有土地制④贵族私有土地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必修二里边就提及土地私有制有三种主要形式,君主、地主和自耕农。

【答案】A3.(辽宁锦州模块考试)南北朝时期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小镇的景色更加迷人。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是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②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统治阶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视④北方战乱,人民大批南移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关于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

既有北方的原因,也有南方的因素。

【答案】B4.(辽宁锦州模块考试)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解析】从题目中的珐琅彩得出不早于清代。

【答案】D5.(辽宁锦州模块考试)私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行业中已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在A、宋朝B、明朝C、元朝D、清朝【解析】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私营手工业取代了官营占据统治地位。

【答案】B6.(辽宁锦州模块考试)租佃制下,地主和佃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A、剥削与被剥削关系B、合作伙伴关系C、平等竞争关系D、商品交易关系【解析】佃农通过租地主的土地向地主交租,受到地主的剥削。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A.农业的发展B.印刷术的改进C.商业的繁荣D.陶瓷业的进步【解析】题中图片自左至右分别是二牛一人犁耕法、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翻车,均与农业生产相关,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

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解析】材料“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体现了盛泽镇的商业繁荣,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徽商经营品种单一在材料内容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套模块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发明耦犁法(见图)‚用耦犁,二牛,三人‛。

此耕作方法( )A.回转方便,耕作较为方便B.便于普及,利于山地开垦C.灵活自如,控制耕土深浅D.显示人力、牛力协作扩大解析:两牛牵引的耦犁通过人力和牛力的合作,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精耕细作奠定了人力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都江堰B.郑国渠C.漕渠D.灵渠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根据题目中‚天府‛,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故A项正确。

答案:A3.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解析: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4.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B.此次航海路线是由西向东横渡太平洋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D.此次航海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解析:题目中的信息‚葡萄牙航海家‛和‚突兀的海角‛说明是迪亚士;B 项错误,此次航行是在大西洋中;C项是达伽马;D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本题应选A项。

答案:A5.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入迷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能力检测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能力检测

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能力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中国历史上原始农业的第一阶段通常被称为A.石器锄耕 B. 铁犁牛耕 C . 刀耕火种 D. 耜耕2.商周时期已经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①开沟排灌②除草培土③沤制绿肥④治虫灭害⑤施用饼肥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⑤3.曹操推行屯田制,主要针对的情况是①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芜②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农民很多③军队筹措粮食困难④大批少数民族内迁A. 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4.小农经济适应的生产力状况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D.间作、套作等复种技术5.到下列哪一朝代,我国犁耕技术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6.我国冶铜技术的掌握,最迟不晚于A.旧石器时代晚期B.新石器时代早期C.新石器时代中晚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7.中国下列金属冶炼和工艺技术掌握的先后顺序是①大型乃至巨型青铜器②水排③鎏金、镶嵌④灌钢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8.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和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A.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B.古代的人们封建迷信意识浓厚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9.下列宋代名窑中,窑址至今仍扑朔迷离,难以确定的是A.定窑B.汝窑C.哥窑D.钧窑10.中国的养蚕织绸技术,从考古发掘看,至迟不晚于A.七、八千年前B.原始社会晚期、夏朝建立前后C.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11.春秋时期,私学出现,再结合教材所叙述的其他史实,回答: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瓦解,官府对许多方面的控制垄断被打破,它们包括①土地资源②商业③手工业④教育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商业的发展,交通状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隋唐下列城市因交通状况改善而商业发展显著的是①长安②洛阳③扬州④益州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13.宋朝市场上使用的主要货币种类是A.纸币B.银两C.金属货币D.海贝、骨贝等14.北宋时,中国海外贸易最远可直接达到A.东南亚B.阿拉伯半岛C.南亚D.非洲东海岸15.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在发展过程中,经营范围都不断扩大,活动地域也不断延伸,这说明:①商品经济有开拓性、开放性特点②晋商和徽商富于开拓精神③晋商和徽商有自己独到的经营方式④当时统治阶级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6.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包含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有:①农业发展必然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②商业的发展必然从某些方面促进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③抑商的后果也会对农业带来不利影响④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根本不相容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这实际上A.使对外贸易成为一种特权B.放弃了对外贸易管理C.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贸易D.严格控制对外贸易18.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抑商政策主要措施有①专卖制度②多设关卡③歧视商人的规定④征收重税⑤推行传统的闭关自守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4分,共28分)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二单元水平测试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第二单元水平测试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U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A •文艺复兴的兴起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造船水平的提高D •宗教扩张的狂热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东西文化圈大汇合实际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海外贵金属的需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是其经济根源,故B 项正确。

2•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哥伦布D .麦哲伦答案D解析题目中问的是谁开辟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迪亚士到达了非洲南端,没有到达亚洲,故A项不正确;达伽马到达了印度,只是联系了欧洲和亚洲,没有联系美洲和亚洲,故B项不正确;哥伦布到达了美洲,建立了美洲与欧洲的联系,故C项不正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途经欧洲、美洲、亚洲,所以他建立了亚洲和美洲的联系,故选D项。

3.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 .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 •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 .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可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是站在全球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A项正确;B、C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六七十年代,哥伦布探险发生于15世纪,排除D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doc

模块滚动检测二(必修2)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上海县志》记载,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浙江通志》亦云,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

材料反映出()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B.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C.纺织业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2.(2016-惠州四模)据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共53人,其地区分布如下这反映了()A.理学在江浙地区得到很好传承B.中原及南方经济明显衰退C.文化兴盛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D.政治经济重心在江浙地区3.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这表明()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A .技术发展进妇女角色转B .民主政治进女权意识增C .社会分工细妇女思想解D . 对外殖民扩男性远离故A .社会等级观念明显B . 物质财富影响社会C .社会贫富差距不断D . 等级制度阻碍社会7.C. 重农抑商政策己经发生变化D.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4. (2016-商丘二模)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 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 : 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己达1 : 15之多。

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

事 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 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 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 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5. (2016-东北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女工14.6万人,占棉纺工人总数 的56.45%,毛纺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69.5%,丝织厂占70.5%,麻纺厂占70.5%» 1851 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 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

(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二模块检测题及答案

(整理)高中历史必修二模块检测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块检测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

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①养殖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②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③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④已出现了曲辕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

”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D.“贫富之道,莫之夺予”4.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沉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的是()A.青瓷盘 B.珐琅彩 C.白瓷碗 D.铜钱6.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

不正确的是()A.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7.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思之窗】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解题关键:理解“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含义。

思路引领:先归纳出戏词中反映出来的现象,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答案提示: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解题关键:理解什么叫“基本特点”。

思路引领:从农业的起源、农业技术、生产模式等方面加以总结概括。

答案提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学习延伸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解题关键:辩证分析开发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

思路引领:分析垦荒的原因,然后由垦荒的原因和影响得出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

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

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思之窗】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解题关键:雇佣关系。

思路引领:从生产关系,即人与人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方面思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双方关系发生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

答案提示: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雇佣关系。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解题关键:把握特征,准确举例。

思路引领: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享誉世界。

答案提示:①官营手工业发达。

例:冶金业成就领先世界;②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例:黄道婆在棉纺织业的贡献;③享誉世界。

例:“丝国”、“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思之窗】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解题关键:使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我们看到农业工具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方向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更加……轻便灵巧。

这反映了农业工具的发展特点()A.适应了小农经济的生产需要B.有利于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C.满足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要求D.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农业工具“被改造得更加……轻便灵巧”更适合这种小型化的家庭作业,故A项正确。

家庭纺织不是使用农业工具,故排除B项。

自给自足的生产不光是家庭农业,还有家庭手工业,而且材料是强调生产的小型化,不是“自给自足” ,故排除C项。

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需要大型、高效的生产工具,故排除D项。

2.下面是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制犁具、起土农具出土情况(部分)。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续表A.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C.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D.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两汉时期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

3.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

下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续表选项史料史论D 古罗马的《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不能体现棉纺织技术,故A项错误;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可以说明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水排是用来鼓风冶铁的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古罗马和宋代的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4.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因此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B项正确。

5.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距今1万年前,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于农耕生产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C.炎帝、黄帝的传说已经被证实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发现社会等级的存在,既体现了墓葬主人的不同身份,也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存在,故D项正确。

距今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故A项错误;早期原始聚落时期的先人实行的是平均分配食物,故B项错误;炎帝和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现今并未得到证实,故C项错误。

2.据考证,在江苏高邮龙虬庄、河南舞阳贾湖、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发现了稻谷的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

这说明当时()A.水稻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B.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C.浙江地区的水稻产量最高D.水稻广泛种植并有了剩余:江苏、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均发现了稻谷的遗存可得出水稻广泛种植,根据材料中“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粮仓(仓中还剩有稻谷)是至今发现的南方最早的储粮设施”可知当时水稻有了剩余,故D项正确。

3.有学者认为,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以食物生产取代食物采集,是一种在规模和意义上堪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变革。

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

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B.生活方式的不同C.耕作技术的区别D.文化背景的悬殊,这是最基本的,在古代尤其如此,故A 项正确。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可排除。

4.中国古代关于“五谷”的说法主要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

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水稻的栽培种植历史较晚B.早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C.水稻的产量不及其他作物D.民众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水稻更适合南方的水田种植,因早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因此对水稻重视不够,但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水稻的地位超过了麻,故B项正确。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后能力提升试题:(一)发达的古代农业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后能力提升试题:(一)发达的古代农业含解析

下能力提高(一 )达的古代(分: 50 分:25分)一、 (每小 4 分,共 32 分 )1.中国是世界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有关中国原始的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原始期我国培养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B.原始期已开始使用制生工具C.原始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D.原始期人在生活中要常迁移2.察以下片,你从中取的主要信息是()骨耜石犁A.中国生了粗放到精耕作的演B.中国工具以石器主C.中国政策是重抑商政策D.器的宽泛使用反应了我国科学技的高度达3.“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仍旁挟两,可容一牛,用一人,傍一人,且行且,种乃自下。

” 段描绘的具是()4.山出土的耕画像石上有多古代耕画面,有的一夫一牛一耕地,有的一夫一牛地(粉碎、平坦已耕翻的土地)。

反应出当()A .耕犁结构定型B .耕作技日完美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D.犁牛耕推行到南方5.《》:“ ()能代田。

其法:田分三沟、三,沟相,播种于沟中。

苗生三叶以上稍壮,耨草,睫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旱。

次沟互易,是代田。

而一之收常无沟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明朝田法的先之()A .增添了栽种面B .疗养地力,保苗抗旱C.减了民的度 D .改革了耕作工具6.中国古代精耕作生模式形成的原由不包含()A .生的累B.生工具的不停改C.水利施的日趋完美D.生的模大7.《氏春秋·上》在描绘耕之利不无夸地:一个夫耕作肥饶的土地能够养活九口人,耕作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国期利润的增添() A.致畜力与制具的使用B.克制了手工和商的展C.促了个体小的形成D.阻挡了大土地全部制的成8.元朝文学家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犁牛半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三餐,早也甜美,晚也甜美。

布衣得暖,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草屋有几,行也安稳,待也安稳。

雨天晴小船,在一,酒在一。

⋯⋯日高三丈我独眠,是仙人,我是仙人。

” 首的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反应了古代耕的落伍性和守旧性B.反应了小状下民生活的富裕和意C.反应了古代自然状下民不思取的心D.反应了中国古代小的基本特色二、非(18 分)9.以下资料,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能力测评卷
单元学科能力测评卷(一)
1—5 BCAAD 6—10 ADBAD 11—15 DBACA 16—20 DBCDD 21—25 DCDDB
26.(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2)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3)西汉南方地区刀耕火种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南宋江南地区农业发达。

粮食产量高。

(4)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以种植业为主个体农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快: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总体水平高于世界。

27.(1)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

(2)冶铸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制瓷业:明宣德年间制造出青花瓷;丝织业:明朝时使用花楼机,织出复杂精密的丝织品。

(3)现象,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文性质的生产关系。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8.A.(1)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发展迅速。

(2)城市商业繁荣,交易无时空限制早市、夜市相连。

(3)是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实质上是“用关锁国“政策的产物。

B.(1)政府管理有空间、时间的限制,(2)陆路商运发达。

全国性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商看出现。

晋商和徽商。

(3)工商皆本。

工业可以制造需要的物品,商业可以促进流通。

(4)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是商业的基础,商业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单元学科能力测评卷(二)
1—5 CADBC 6—10 BCCDA 11—15 DCCCA 16—20 DCBCA 21—25 DDBBC
26. (1)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殖民制度,资本主义发展等。

(答出四点即间)
(2)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物种交流。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27. (1)市场的不断扩大。

(2)英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美国和德园。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8. A(1)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理解:西、葡掠夺的贵金属被挥霍,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2)特征:英国将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影响: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旧的经济体制的解体。

B. (1)对欧洲,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人口,破坏了非洲的独立发展进程,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

(2) 在揭露殖民制度血腥性的同时,强调殖民制度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