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篇1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
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
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
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近年来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
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
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这两起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由于两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以及各自利益的诉求,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存在。
最近一次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了一场全面的贸易争端。
美国认为中国存在知识产权侵权、市场准入不公平等问题,而中国则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对规则的破坏和霸凌行径。
与中美贸易摩擦相比,日美贸易摩擦显得更加历史悠久。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的成功也引发了美国的不满和担忧。
美国认为日本实行了一系列贸易壁垒政策,不公平地限制了美国商品在日本市场的准入,导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激增。
为了应对日本的挑战,美国对日本加征关税,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贸易摩擦。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起贸易摩擦都是由贸易逆差问题引发的。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一直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导致美国制造业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日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也是对日本的贸易顺差问题不满,认为这是导致美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起贸易摩擦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侵犯了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而日本也曾被指责侵犯美国的专利和商业秘密。
两起贸易摩擦都是由政治、经济和国际格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基于这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两起贸易摩擦的时间、地点、参与方和原因均不尽相同。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在21世纪初,主要是由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所引发,而日美贸易摩擦则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由日本的经济崛起和美国的失业问题所引发。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三(上)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附详解)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三(上)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
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A. 走向贵族分封政治B. 神权政治色彩消除C. 敬天保民观念产生D. 形成家国一体格局2.汉武帝提拔一些文人近臣,授予他们侍中、大司马一类头衔,让他们参与处理朝政。
及至汉昭帝幼年即位时,内朝正式成为一个凌驾于三公九卿之上的朝政决策机构;东汉时尚书台参与政事决策,到唐代成为外朝的执政官行宰相职权。
以上现象说明()A. 内朝官员职权的不断异化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C. 官僚内部间矛盾非常尖锐D. 有效协调中枢各机构关系3.自秦朝开始,中国诸多封建王朝皆修长城以防游牧民族侵扰,长城成为“夷夏之防”的标志;康熙帝当政时则断然否决官员修缮长城的建议,并决定不再修理、派兵驻防。
康熙时期的这一做法表明()A. 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B. 北方边患危机彻底消除C.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D. 重陆轻海传统遭到了摒弃4.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
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 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B.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 保障了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D.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5.美国法官霍姆斯对古罗马自然法的理解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完美的欲求,以至于那些无法拥有完美的人,通过灌醉自己来满足这种欲求。
那些试图证明真理之绝对性的哲学家,都是在试图满足自己的这一欲求。
”这反映出自然法()A. 以伦理化为主要目标B.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C. 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D. 以道德完美为基本法则6.根据1875年宪法,法国参众两院均有权通过法律,其中,众议院在财政立法方面处于优先地位,而且有权推翻内阁;而参议院则有权组成高等法院,以起诉和审判犯了罪的总统。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整个国际社会对贸易摩擦问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在此背景下,日美贸易摩擦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究两者的异同点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贸易摩擦的定义与特点贸易摩擦是指国家之间由于关税、贸易限制等导致的贸易纠纷。
贸易摩擦比较显著的特征是贸易保护主义,即寻求通过制定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手段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主要有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限制中美技术交流等。
而在日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则对日本的汽车出口进行限制,并要求日本市场对美国农产品开放,以此实现贸易平衡。
二、贸易摩擦的影响贸易摩擦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方面,贸易摩擦会导致消费者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企业投资和决策,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很多制造业企业因为关税的影响而减少生产,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裁员、减少投资等现象。
而日美贸易摩擦也给日本汽车和电器等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得这些行业的出口受到限制。
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差异。
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不同,会导致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从而导致贸易摩擦。
2. 外部经济环境变化。
如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变化状况,会引发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加剧贸易摩擦。
3. 技术竞争。
因为技术优势,某些国家会对其他国家的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从而引发贸易纠纷。
4. 政治原因。
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某些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日美贸易摩擦是因为美国政府认为日本汽车行业借助汇率优势出口到美国的问题。
四、贸易摩擦的解决途径解决贸易摩擦需要各国政府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进行解决。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论文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论文题目:及对策分析****:**学生学号:20062010409专业班级:法学2006级4班学院名称:法学院****:***2010年1月12日中美贸易摩擦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显然,面对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能仅有平常心。
我们必须弄清两国贸易摩擦的根源在哪里? 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制度问题? 哪些摩擦短期能解决,哪些摩擦将长期存在? 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贸易摩擦;贸易失衡;贸易格局;贸易对策纵观中美双边贸易的历史,尽管中美贸易关系几经起伏和曲折,甚至一度出现过中断,但是由于中美经济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市场容量,只要外部条件成熟,中美贸易关系就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
在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的初期,中美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债务纠纷、质量纠纷等贸易摩擦。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摩擦焦点1.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中美自1979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关系虽受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经历了许多波折,但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971.8亿美元,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5.7%,美国是居日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商务部负责亚太政策的副助理亨利·莱文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不仅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而且还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中增长最迅速的出口市场”。
2002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2004年中美贸易总额为1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1%,自美进口额为4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中国顺差额为802.7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为487.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创下了中美贸易顺差的新高。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都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两者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都源于贸易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体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过大,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加征关税等。
日美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于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过大,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也包括加征关税等。
两者都是基于贸易失衡问题而产生的贸易争端。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在争端的规模和影响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争端之一,两国经济规模庞大,贸易往来密切,争端的规模和影响力都非常大。
日美贸易摩擦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但近年来双方贸易逆差有所减少,贸易争端的规模和影响力相对较小。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在解决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双方通常通过贸易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
双方会进行高层对话和经贸谈判,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合作方式。
而在日美贸易摩擦中,双方往往通过多边机制来解决争端,例如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双方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裁决贸易争端,确保贸易的公平与自由。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在问题的根源和结构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源于双边贸易不平衡和产业竞争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
而日美贸易摩擦则更多涉及到农产品和汽车等特定领域的贸易争端,例如日本的农产品壁垒和美国的汽车关税等。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都是基于贸易失衡问题而产生的争端。
尽管两者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在争端规模、影响力、解决方式和问题根源上存在明显差异。
不论是中美贸易摩擦还是日美贸易摩擦,解决贸易争端的关键在于通过对话、协商和多边机制来推动贸易的公平与自由,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精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的是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为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毕业设计,现在我们为这个专业的学生精选了160个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各位借鉴。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一:1、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战略研究2、中澳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3、日本加入TPP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4、全球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的影响5、区域贸易协定演进研究6、欧盟农产品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7、中日韩文化创意产业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8、东亚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发展机制研究9、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10、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研究11、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12、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3、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14、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15、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16、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新趋势及中国的应对17、中韩两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分析18、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研究19、印度对外贸易结构研究20、全球价值链与世界经济失衡相关性研究21、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研究22、中、日、韩与东盟三个自由贸易区比较研究23、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24、TPP高标准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涉外贸易影响的研究25、TPP的发展前景分析与中国对策研究26、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对我国经贸影响及对策分析27、中国和英国商品贸易互补性与贸易潜力研究28、中印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影响因素分析29、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重构与实证研究30、中俄贸易总量,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31、以中俄边境口岸贸易转型为起点带动中俄自贸区发展研究32、泰国水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研究33、越中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分析34、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35、TPP国际贸易投资规制及中国的应对策略36、TPP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7、泰国水果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分析38、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成因分析及对策39、北美自贸区经济效应研究40、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二:41、金砖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42、TPP/TTIP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43、全球贸易规则变动趋势及中国的应对44、信用证软条款的风险防范45、TPP对我国贸易福利的影响及对策分析46、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47、中泰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48、基于复杂网络的大宗矿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及演变规律研究49、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研究:区域公共产品视角50、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效应研究51、欧盟对华”双反“的贸易效应研究52、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53、中俄建立自贸区发展规划的研究报告5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和贸易效应55、FTA框架下中日韩农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56、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的效应研究57、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58、日本FTA战略研究59、TPP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60、贸易便利化对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影响研究61、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62、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分析63、中泰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64、中国与德国双边贸易商品结构问题研究65、TISA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66、中国与越南、泰国大米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67、印度对华反倾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68、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69、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70、我国农产品出口受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分析71、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比较研究72、美国TPP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73、中印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74、对外产业转移与母国贸易技术结构升级75、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76、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与环境污染77、泰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78、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发展问题研究79、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80、国际碳关税理论机制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三:81、中澳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82、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83、中韩贸易逆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84、新加坡自由港模式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示85、中美双边贸易研究86、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87、人文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88、贸易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工资不平等的影响89、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问题的实证研究90、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研究91、全球工序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利益分配研究92、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93、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94、制度创新影响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机理、模型与实证研究95、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海关高等教育发展96、国际贸易、生态资源和环境污染外部性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97、中国与日韩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路径及策略探析98、中日经贸关系现状99、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研究100、韩国FTA战略研究101、欧盟和美国对华反补贴比较研究102、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其对浙江省对外经贸的影响分析103、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确定性因素与非确定性因素分析104、金融发展对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105、全球化背景下新新贸易理论发展动态研究106、欧盟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福利的影响107、A公司出口贸易中信用证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108、美国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109、韩国文化产业贸易成功经验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110、对华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研究111、贸易开放影响环境的碳排放效应研究112、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问题的研究113、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114、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未来对外贸易影响分析115、贸易关系视角下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116、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地理格局变迁与中国对策117、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国际分工问题研究118、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与展望119、我国外贸类A股上市公司偿债盈利能力分析120、东亚区域贸易发展问题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四:121、东亚生产性服务与分工及贸易的关系122、俄罗斯货物贸易结构研究123、上海合作组织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研究124、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研究125、FCA/CPT/CIP术语的应用问题研究126、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127、俄罗斯入世对中俄贸易的影响128、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29、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130、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131、美国服务贸易模式特征研究132、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研究133、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134、美元国际地位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性研究135、国际合作中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研究136、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137、垂直专业化与产品内贸易研究138、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139、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140、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141、产品内国际分工: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142、中韩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143、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144、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证据145、环境规制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及其政策协调146、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147、浅论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48、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149、关税保护与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与经验分析150、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151、产业内贸易研究152、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153、反倾销会计研究154、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155、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156、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157、贸易技术壁垒研究158、国际贸易风险研究159、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研究160、贸易与环境协调问题研究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一:1、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4、国际贸易网络的拓扑演化与聚类结构分析5、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6、国际贸易方式演进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以义乌市为例7、对国际贸易中的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分析8、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9、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思考10、我国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的预见及管理措施11、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2、我国十大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视角13、基于超边际分析框架展开的流通效率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14、对标韩国,促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展15、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16、关于国际贸易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17、欢迎订阅国际贸易问题18、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19、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秩序研究20、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管理--以浙江八达集团为例21、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变化趋势、典型风险点及防范22、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23、基于流通经济视角谈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创新和发展2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25、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26、“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新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27、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标准演进效果分析--基于广义比较优势公式的解析28、基于生长曲线算法的中日国际物流规模增长对中日国际贸易推动作用规律研究29、国际贸易合同风险的分析与控制30、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探析31、国际贸易结构性特征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32、试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33、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34、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与启示35、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36、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产品品质的测度方法:研究述评37、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8、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39、基于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的探索40、探究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41、浅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42、数字产品、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规则43、用区块链破解国际贸易信用难题44、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下的服务贸易税收优惠政策探究45、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研究46、物流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47、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课程改革48、江苏省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关系研究49、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50、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群的思路探讨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二:51、国际贸易与我国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问题探讨52、国际贸易问题53、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54、跨境电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55、浅析近年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新模式56、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探究57、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摩擦分析及应对措施58、产业分工、国际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对策--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研究59、我国纺织品出口中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的经济学研究60、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述评与展望61、制造业国际贸易对服务化就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62、国际贸易新规则与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6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兼评《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64、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贸易:一个评述65、国际贸易体系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66、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铜矿石贸易格局67、中美国际贸易制度之争--基于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视角68、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研究:一个综述69、2015年国外国际贸易研究前沿70、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研究71、“全球-国家-地方”尺度下的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研究进展72、外资研发嵌入的内外因辨析:市场化进程还是国际贸易竞争力73、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7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展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75、基于“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研究76、罗伯特·芬斯特拉对国际贸易学的贡献77、国际贸易中出口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空间的社会网络分析78、国际贸易反脱媒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范围经济视角79、国际物流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80、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81、国际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82、品牌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我国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83、深化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84、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85、OFDI、市场竞争强度与国际贸易86、国际贸易中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研究综述87、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88、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汇率风险研究89、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比较研究90、海南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91、HS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92、益阳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研究93、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研究94、A银行云南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研究95、基于复杂网络和能值理论的化石能源国际贸易格局研究96、国际贸易体制区域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国际立法新动向97、国际贸易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工资差距98、兰石能源装备国际工程公司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研究99、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三:100、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其法律对策101、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10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应对策略103、OFDI、市场分割与国际贸易--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04、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国际贸易利益研究综述105、“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106、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07、上海市港口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研究108、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109、国际贸易融资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110、国际贸易术语风险与规避措施111、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际贸易规则与秩序的动态演变及中国之应对112、中国苜蓿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113、国际贸易碳转移的全球图景和时间演变114、新常态下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115、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问题的扩展研究:模型、推演及启示116、多种类型,多重身份: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商人117、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变革118、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119、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效应120、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121、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理与政策推演122、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制度性话语权--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与中国应对123、价值链贸易与经济周期的联动:国际规律及中国经验124、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基于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的视角125、国际贸易模式演进的城市化促进效应--基于职业中间商的超边际分析126、TPP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27、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再构建及中国的因应128、技术、国际贸易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129、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及发展对策--基于和传统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130、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关系及中国现状--基于空间引力模型131、新常态背景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2、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元素”:体现、特性与应对133、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34、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135、“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以广东省为例136、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137、“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探讨13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研究139、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140、陕西省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141、粮食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142、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143、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新趋势及中国的应对144、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协调145、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与策略研究14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问题研究147、农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策略研究148、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149、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贸易壁垒及其法律应对150、自贸园区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四:151、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国际规则研究152、职业贸易中间商、国际贸易方式演进与经济发展153、广西中小微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及对策15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5、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国际贸易客户开发途径研究156、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57、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变迁看IBM战略转型158、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159、30年来国际“贸易-交通-旅游”(3T)互动的统计分析160、国际贸易对国内制度的影响:前沿研究述评161、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162、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163、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164、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65、国际贸易的成本分析:视角与方法166、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及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启示研究167、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进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68、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169、国际贸易与企业成本加成:一个文献综述170、自贸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171、内生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方式与收入分配:一个新兴古典框架172、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17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174、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文献综述175、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异质性研究进展176、职业中间商空间嵌入与国际贸易模式演进177、宁波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178、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国贸论文选题方向国贸论文题目一:1、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须有共赢思维2、理性应对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3、美方贸易措施应符合国际规则4、中国与阿联酋再拓经贸合作空间5、世界贸易格局将迎怎样改变6、跨国公司与中美贸易发展7、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产教融合项目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刍议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10、基于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的探索11、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三大特征及对中国的挑战12、独立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及转型路径13、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训平台项目的设计14、POCIB综合实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思考15、如何看待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现象16、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7、新常态经济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发展研究18、TPP背景下中国的贸易发展选择19、转型发展下的国贸专业校企合作创新路径探讨20、光伏“双反”案件中德国态度变化的原因研究21、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2、中非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3、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及其培养模式24、中俄贸易关系及对策研究25、TPP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国内博弈26、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分析27、论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28、TPP达成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影响探究29、新国际贸易体系下的隐性贸易保护30、中韩经贸向更对等方向发展31、注册入学制度下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初探32、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33、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其影响国贸论文题目二:34、促进加工贸易转形升级的对策35、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36、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37、中日经贸现状分析及展望38、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对策分析39、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0、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1. 引言1.1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简介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在贸易领域出现的争端与矛盾,涉及贸易逆差、关税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双方在经济实力、政治体制、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贸易摩擦的频发与升级。
而日美贸易摩擦则是日本与美国之间在贸易政策和贸易实践上出现的冲突与分歧。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体中的重要一员,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双方在汽车、农业产品、知识产权等领域存在较大的贸易摩擦,这不仅影响了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也影响了全球贸易格局的稳定与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虽然有各自的特点和背景,但都体现了国际贸易中相互利益和竞争的复杂关系。
了解和分析这两种贸易摩擦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际贸易中的挑战与机遇。
2. 正文2.1 贸易摩擦的根源比较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包括: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汇率等多个方面。
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长期来看,美国认为中国以不公平手段获取了巨额贸易顺差,而中国则认为美国对华出口存在着壁垒,两国的贸易政策存在显著不平衡。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国指责中国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求中国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市场准入问题也是一大争议点,美国认为中国在多个领域对外国企业设置了种种限制,导致不公平竞争。
汇率问题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以获取贸易优势。
日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集中在农业、汽车、金融等领域。
日本对很多农产品采取高关税保护政策,导致美国农产品难以进入日本市场。
美国汽车对日本市场的准入也存在障碍,美国汽车制造商对此抱怨颇多。
金融领域,美国指责日本对外资金融机构设置的限制过多,不利于市场开放。
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更多是在于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汇率等方面;而日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则更集中在农业、汽车和金融领域。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
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都备受关注。
中美贸易摩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因贸易问题而产生的争议和矛盾。
日美贸易摩擦则指日本与美国之间因贸易问题而产生的争议。
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以期深入了解这两种贸易摩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经济体量和贸易规模比较我们可以从经济体量和贸易规模方面来比较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中美之间的贸易规模巨大,也因此贸易摩擦引起的影响也很大。
相比之下,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日本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远小于中国,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不及中国和美国。
日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影响相对较小。
虽然日本是世界上贸易大国之一,但与中国和美国相比,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二、贸易结构和争端焦点比较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的贸易结构和争端焦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是在钢铁、铝及电子行业,这些行业是中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日美贸易摩擦中,争端焦点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产品、农产品和服务业领域。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出口国,在这些领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是日美贸易摩擦的重要问题。
三、贸易政策和应对策略比较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的贸易政策和应对策略也有所不同。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关税、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包括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等。
而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对日本出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上。
日本通过多边贸易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壁垒,扩大出口市场,也着力加强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由于国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贸易摩擦问题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对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期为理解和处理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美贸易摩擦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逆差问题美国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颇有微词。
据美国政府统计,2018年中美贸易逆差高达4190亿美元,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打压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导致了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
2. 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剽窃美国的技术和商业机密,严重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中美之间的技术转移问题也备受争议。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强制技术转让,迫使美国企业将技术和商业机密转让给中国企业,导致了美国技术优势的流失。
3. 关税战2018年,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中国方面也对美国的商品加征了报复性关税。
随后双方多次举行磋商,但贸易局势并未缓解,关税措施依然在持续。
日本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最重要盟友之一,双方的贸易关系历史悠久。
日美贸易摩擦也曾多次发生,对双方的经济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农业和汽车问题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和汽车领域。
美国一直以来对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保护主义心存不满,认为日本对美国的农产品采取了各种贸易壁垒措施。
日本的汽车出口也一直备受争议,美国曾多次指责日本通过出口补贴和关税壁垒等手段削弱美国的汽车产业竞争力。
3. 贸易谈判日美之间的贸易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双方多次举行谈判,但进展缓慢。
中美、中日贸易摩擦比较分析
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双边协议 ,美国方面保 留了在纺
4 是知识产权的纠纷。 18 . 从 96年 1 月 ̄20 2 06
收稿 日期 :2 0 — 0 3 0 7 1— 1 作 者简介:刘迪( 7一,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生 。 1 9) 9
维普资讯
1 6
维普资讯
第 1 0卷第 1期
200 8年 2月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a f io igUnvri f e h o o y o r l a n n ies yO c n l g n oL t T
Vo . 0No 1 11 , .
Fe 20 8 b. 0
中美 、 中 日贸易摩擦 比较分析
5 迪 t 0
( 兰州 商 学 院 经贸 学 院 。甘肃 兰州 7随着 中国对外 贸 易的快速发展 ,中国 已 步进入 贸易摩擦 高发 期,其中 中关 、中 日 易摩擦格外 引 逐 贸
人注 目 。本文通过对它们 的比较 分析认为 :中关、中 日贸 易摩擦 既有相 同之 处,又有 本质 区别 。因此 ,只有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未来 的双边贸 易才能在 “ 摩擦 中求发展 ” ,取 得 “ 双赢 ”的局 面 关键词 :贸易摩擦 ; 中关贸易; 中 日贸易
表 1 2 0  ̄20 年 中美贸易差额变动情 况 00 0 5
资料来 源:中方统计 口径来 自 《 关统 计》 海 ;美方统计 口径来 自 U.. e ss ueu S C nu ra B
3 纺织 品配 额 限制 。2 0 .是 0 5年 1月 1日,实 施了 3 O年 之久 的 “ 球 纺织 品配 额制 ”被正 式 废 全 止 ,纺织 品 贸易配 额 被全 部取 消 。对 美 国来 讲 ,取 消配 额 关系 到 国 内 6 5万 纺织 工人 的就 业 问题 。因 此 ,美方 必将 动用 反 倾销 、技 术 贸易壁 垒 等 手段 来 限 制 中 国纺 织 品 ,搞 “ 有 配额 的配 额 ” 没 。根 据 中
浅谈美日和美中贸易摩擦的比较
浅谈美日和美中贸易摩擦的比较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也进入了对外贸易摩擦的多发阶段。
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最为突出,而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日贸易摩擦及其相似。
因此,对美日、美中贸易摩擦进行比较研究,吸取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时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是很有意义的。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美日、美中贸易摩擦的异同点,然后结合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以期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协调发展有所帮助。
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整个世界的贸易得到了协调有序的发展。
但是随着各国经济往来的增多,作为不同的经济主体,从本国利益出发,双方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矛盾和问题,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有日美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摩擦。
日本自1965年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对美持续保持贸易顺差,顺差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至1987年已达到598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10年的经济萧条,自200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美经济摩擦不断加剧,中美贸易失衡取代日美贸易失衡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焦点,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此外,中美与日美贸易摩擦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在这个基础上深刻认识和分析日美贸易摩擦与中美贸易摩擦,吸取日本处理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应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采取正确的对外贸易策略,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美日、美中贸易摩擦的相同点1.1贸易摩擦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对美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20世纪70~80年代的贸易中,日本对美国一直保持巨额的贸易顺差(见表1),在20世纪70年代日美的贸易顺差为几十亿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进而上升为几百亿美元,在1987年时达到了567.67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峰值。
国际收支出现巨额的贸易赤字,日本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都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事件。
两者的比较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贸易摩擦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贸易逆差中美贸易逆差是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中,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对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所造成的。
而日美贸易逆差的概念相同,是指美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相对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所造成的。
中美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事实上,美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都存在,中美贸易逆差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因此不应将其夸大。
二、贸易政策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因是美国对中国贸易政策的批评。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补贴、行政干预等手段限制美国进口,强制美国企业向中国转移技术,导致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而日美贸易摩擦的起因也是类似的,就是阻碍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对日本贸易的限制。
美国调查认为日本市场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性不够,对特定领域实行配额,限制进口,这些都让美国和其他国家觉得受伤了。
三、相互依存关系与日本相比,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更高。
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相比之下,美日经济联系的难度要小得多。
考虑到这一点,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比日美贸易摩擦更加严重,因为中国的经济影响远远超过了日本。
四、政治因素贸易摩擦与贸易政策本身有关,但政治因素也不可忽视。
日美贸易摩擦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日本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引起了美国的警觉。
美国担心日本的经济崛起会导致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下降,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
而中美贸易摩擦则是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之后,美国开始担心中国正在成为自己的威胁者。
此外,中美贸易摩擦还受到了两国之间的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比如两国政治体制、历史和价值观的差异等等。
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 (2)一、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概述 (2)(一)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概述 (2)(二)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概述 (3)(三)两国贸易摩擦的特点对比分析 (4)1.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特点的相似之处 (4)2.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特点的相异之处 (4)二、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比较 (5)1.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原因的相似之处 (7)2.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原因的相异之处 (7)三、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比较 (8)(一)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及其后果 (8)(二)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及其效果 (9)(三)两国遭遇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比较分析 (10)1.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解决方式的相似之处 (10)2.中日两国遭遇贸易摩擦解决方式的相异之处 (11)四、对我国的启示 (11)目录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与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引言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最为辉煌的时期。
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8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与此相反,美国经济却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这一时期,日美贸易顺差迅速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向纵深方向发展。
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手段,扭转局势,逼迫日本妥协,直接导致日本经济泡沫化。
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与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
本文通过对日美贸易摩擦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比较研究,分析中日两国遭遇摩擦的特点、原因、对策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从中获得日本应对摩擦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化解中美贸易摩擦。
就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也有学者曾对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卢艳辉《中美、日美贸易摩擦比较分析》(《求实》,2005)通过回顾七、八十年代日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与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将两者进行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在世界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出口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现在已是第二大贸易国;日渐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正在崛起中的贸易大国的崭新形象,但也带来了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一些发达国家不断针对我国进行贸易打击,其中尤以美国为最:从对我国彩电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到对几类纺织品实行新配额,再到对木制卧室家具进行反倾销诉讼;这些在短时期内密集推出,专门针对中国产品的种种贸易歧视政策,显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渐盛行,中国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中美贸易现状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美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显示,中国从1991年起成为美国第二大逆差来源地,200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2002年,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然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迅速增长引起了美国国内学者的注意,他们认为,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损害了美国经济,包括对就业等方面构成了威胁;因此,我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总体上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中美贸易关系密切;中美之间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主体和贸易合作伙伴;其每年的贸易额自05年起已达2000亿美元以上;二是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呈现不平衡状态,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对美出口量大于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量;也就是说,我对美贸易一直存在较大的顺差;其中最多的一年达到约1709亿美元;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融入其中,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这种状况的存在,已经成为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必然;二、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及呈现的新特点一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目前,中国正在成为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最主要目标;截至目前,美国针对进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一共236起,其中针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51起,占反倾销措施总数的比例超过1/5;中国涉案产品被裁定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比例大约为84%,高出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2006年11,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铜版纸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国自1991年以来对中国发起的首例反补贴诉讼;2007年10月18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不等的补贴幅度;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将通过WTO机制和法律手段寻求公正解决,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2、美国对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指控进口产品侵犯美国企业知识产权成为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另一便利工具;自1989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就始终是热点问题;在这段时间里,中美巨额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纺织品设限等热点问题已被炒得沸沸扬扬,但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波特曼认为,中美贸易摩擦首要解决的应该是知识产权问题;1999年1月至2015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向中国产品发起337调查共57起,2015年,美国前所未有地对中国产品发起13次337调查,是2009年7次调查的近两倍;在已经完成调查的41起案件中,中国产品被裁定侵权的19起,未侵权的4起,撤诉4起,和解等途径结案14起;1998年以前,美国337调查涉及中国的产品主要是轻工和纺织服装产品,但1998年后,主要调查产品为工程机械、化工及医药原材料,被调查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实际上,中美两国近年来就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交锋,双方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和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再次成为中美双方贸易关系中需要通过磋商来加以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分工中,真正有意义的是知识产权;发达国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垄断和控制,可以轻易地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取利益;同时,美国以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推行的“非专属管辖”主张,即不考虑行为发生地、被指控方的国籍或与国家执行司法权有关的情况,仅以有无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作为采取行动的依据,这就给其无限的进行干预的权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个贸易大国在今后的经贸交流中,知识产权纠纷的升级是可以预见的;3、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贸易不平衡是中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2014年,美方统计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增速减缓,但逆差额再创新高,达到亿美元,占其逆差总额的%;近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绝对值上升趋势明显,美国贸易保护势力不断借题发挥;特别是美国中期选举后,一些议员不断敦促美国政府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贸易逆差出现的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不同,表现在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除此之外,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全球化产业转移是逆差出现的直接因素;4、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问题美国针对高科技产品对华实施严格的出口限制,是导致双方贸易正常发展的一个大问题;2010年6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执行新的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规定,航空发动机、先进导航系统、激光器、水下摄像机等20个大类的美国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在2014年的出口管制清单上又增加了新的项目,如先进雷达、高性能计算机和可以升级反坦克武器的贫铀等;美国声称,出台这些举措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维护美国出口商的利益及保护就业;而实际上,这种管制也会使美国的商业利益受到损害;从2009年到2014年,6年间美国因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限制,损失了7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5、促使人民币升值问题不少美国政界和商界的部分人士将近几年来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状况,都归因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并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使美国产业和工业生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许多美国政要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人民币在其压力下被迫升值;二中美贸易摩擦呈现的新特点中美贸易关系在双边关系中一直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但贸易关系也常常受到其他因素和双边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诸如政治、国家安全、军事、意识形态、宗教问题、人权问题等其他因素总会借题发挥,乘机制造干扰贸易关系正常发展的摩擦和争端;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的日益上升,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两国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1.摩擦领域广泛化且摩擦对象呈现出“高附加值化”入世以来,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不断有新的行业和产品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对象;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领域不断延伸,从传统的一般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从针对企业或产业为主体、某个或某些产品为对象的微观层面向针对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因素发展,将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将社会保障问题、劳工福利问题、货币汇率制度问题、财政政策问题等也纳入进来,尤其是资源摩擦资源产品的占有,进出口贸易、国外收购和投资等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贸易摩擦政治化倾向日益突出由于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因素,美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将对华贸易问题政治化,其贸易政策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结合,是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一个体现;为了转移美国民众对积重难返的赤字问题的关注,推卸政策选择引致“双赤字”的责任,美国通过将其归因于中国政策选择失当,以此将内部压力宣泄到本就具有争议性的中国经济上,同时迎合国内部分政治力量;3.美国不同贸易领域采取不同政策在中国具有优势的出口领域: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价格方面,因此美国的政策主要就是针对中国的低价格,采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反补贴税;随着对美出口的迅速增加,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别保障措施也不断加强,对中国纺织品的数量限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从知识产权角度制约中国的案例不断增多:近年,中国输入美国的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产品不断增加;知识技术的市场价格难以衡量,因此美国政府对其企业的救济方法就直接限制来自中国的进口;通过337条款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实施,而且限制程度也更大;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领域:在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领域,如农产品和服务业,美国的政策主要是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同时,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对华出口,对所谓的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出口仍然限制较严;在中国没有优势的知识产权领域:美国特别关注这一领域,因为这是它的战略重点,也是它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美国几乎每年都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评估,并据此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知识产权不具有市场价格,因此美国为保护知识产权采取的政策就是威胁使用贸易报复手段;这种手段任意性更大,范围更广;4.美国限制我国出口的新手段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限制措施增多,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WTO允许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外,美国又从中国加入WTO协议中拿到了12年“特保措施”、15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8年的“纺织品限制措施”,以及长达10年的WTO多边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近年来,美国频繁应用“非市场经济条款”对华反倾销,使其迅速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第一大国;美国根据“特保条款”,以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数量增长过快,造成对本国同一行业的威胁进而扰乱市场为由,宣布实行配额限制;这两个条款都是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歧视性条款;中美贸易存在制度摩擦的背景,因而解决起来困难很多,而爆发的频率也将很多;5.非经济因素进一步加剧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双边关系中最重要的贸易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跨国的商业关系;对于商业而言,相互贸易就必然意味着竞争和合作、争端和协调、磋商和摩擦;所以,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贸易上的竞争极容易引起双方商业单位的争端和摩擦;处于竞争劣势的一方可能会向本国政府寻求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来扭转和改善商业中的颓势;但是,除经济因素以外的非经济因素却时时对中美贸易摩擦推波助澜;首先是美方对国内市场份额进行战略调控;以彩电案为例,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计算,中国彩电接近美国进口彩电总额的20%;美国显然是在考虑市场份额的平衡问题;此外美国政府启动保障措施,要提高对中国三种纺织品的关税,也不难看出同样的考虑;所以,即使是有些产品美国不再生产了,也不可能全让中国去生产,这是出于贸易战略的需要;其次是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贸易的干扰;在大选期间美国国内的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产业往往以政治为幌子来寻求政府对该产业的保护,例如近期纺织行业申请特殊保障;美国对华出口限制问题是美国国内政治影响的典型;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高技术产品进口的一个大市场,而美国在高科技产业中拥有比较优势;但是,美国抱定冷战思维,限制并制裁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大对华出口管制力度,增加了两国企业的贸易成本,使美对华出口管制审批程序更加复杂化;同时向业界发出消极信号,影响两国企业开展高技术贸易的积极性,无益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三、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从国际宏观大环境来看,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美欧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制产生了潜在威胁,对其既得利益分配产生了影响;从微观上来讲,既是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造成的;具体原因如下:一中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差异导致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目前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反补贴等微观经济领域,这与中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差异有关;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冲击了美国同类企业,引起了失业和企业效益不佳,而且中国产品的低成本是因为“政府行为扭曲了市场政策”,或者工人的工资不合理,这对美国竞争者来说“不够公平”,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用什么方式干预经济,怎样确定适当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一个国际上的统一标准,尽管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但美国企业却更加关注中国;二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差额问题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超高速增长,导致贸易的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4年,美中货物贸易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其中美对华出口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与此同时,2014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亿美元,增长%,占同期美货物逆差总额的%,逆差金额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两国间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会发生激烈摩擦;超过2%,就会引发报复行动;如国对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那就是政治问题;美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给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借口,美国贸易保护势力不断借题发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向美国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的一些产业,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三中国实行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导致人民币升值问题这与美国国内目前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中国实行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使得以美元表现的商品价格偏低,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并且限制了美国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从2001年以来,美国开始通过美元贬值来改善其经常项目逆差,这项政策提高了美国产品对欧元区和日本的竞争力;但由于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也随美元一起贬值,使得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也增强了;在美国看来,中国利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分享了美元贬值的好处;由于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得美国认为中国商品的价格偏离了实际价值,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导致了许多贸易摩擦;四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在美国,钢铁、纺织业、汽车等制造业都属于“夕阳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高,这些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按照古典贸易理论,美国应从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比如中国进口,以节约资源,提高福利水平;但美国纺织品、钢铁和汽车生产商认为中国廉价产品的大量涌入对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纷纷转向政府寻求保护,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频繁;目前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反补贴等微观经济领域,这与中美两国进出口结构的差异有关;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以为,中国大量低本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冲击了美国同类企业,引起了失业和企业效益不佳,而且中国产品的低本钱是由于“政府行为扭曲了市场政策”,或者工人的工资不公道,这对美国竞争者来说“不够公平”,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用什么方式干预经济,怎样确定适当的工资水平,并没有一个国际上的同一标准,尽管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会产生同样的题目,但美国企业却更加关注中国;五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正如克里斯托弗·莱恩指出,强国争夺是国际政治中的正常现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的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不加管制的自由贸易只会加速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因此,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应从战略而不是从市场考虑来推动,华盛顿不能阻止中国上升到强国地位,但多少总能控制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虽然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但对试图维持单极世界的美国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美国向来有运用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复合遏制的历史;六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中国部分产业与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大,这更加大了贸易风险;其次企业低价竞销现象严重;企业为了抢占出口市场而不择手段竞相降价,造成出口几乎无利可图,同时遭受外国反倾销;最后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中国在音像、出版、软件等领域存在较严重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盗版产品问题,在药品、化学品、信息技术、专利产品等领域的商标和技术侵权的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利益,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七其他因素1、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国家战略核心是依靠国家的力量,为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阶层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美国高度关注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挑战,不希望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今后可能与之相抗衡的中国出现,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特别是中国经济在过去近30年里持续快速发展,而美国经济保持相对较平稳的增长,这种发展速度的差异引起美国的担心;艾华指出,“中美贸易摩擦高发期的到来,是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崛起过程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矛盾;”2、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架构中,利益集团特别是经济利益集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商品大量涌入美国不可避免地对美国某些产业和利益集团造成不利影响;美国的产业协会和劳工联盟纷纷到白宫、国会给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施压,要求政府对与其竞争的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而政府为寻求政治支持最大化,往往支持发起对华贸易摩擦的利益集团;3、选举政治美国实行选举政治,无论是国会选举还是总统选举,对华贸易政策包括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知识产权问题等往往成为两党角逐时的热门话题,对中美贸易摩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每一届美国新总统的经济政策,在未来数年内,必定会影响着中美贸易的新走向;四、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一破坏了双边的正常经贸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美国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实施反倾销等措施进行限制导致价格扭曲,会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一定影响;即美国相关产品的价格会提高,资源会从其他产业流向这些产业;同时,美国国内的产品价格上升使生产者得益,但使消费者受到损失;按照一般的福利计算方法可以知道,这样的限制贸易政策会使美国的总福利下降;但是美国曾有观点认为,美国大量进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价格产品,导致了美国制造业工人收入相对减少,福利水平下降;而更多的学者认为,进口的收入分配影响即使有也不会很大,美国工人收入的相对下降更重要的是来自技术进步;事实上,由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很多美国都已经不生产或者很少生产了,因此其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即使有也不会很大;没有显着的证据表明,美国工人的收入下降甚至失业是由大量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低价产品造成的;而且由于美国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不可能通过各种限制进口的保护手段重新获得这种比较优势;从长期动态发展来看,美国对这类产业的保护实际上保护了落后,因此无论从美国的短期静态福利还是长期动态利益看,这种保护对它都是不利的,也因此,这方面的政策措施不会成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只有当少数受到影响的利益集团起来要求政府实施限制,并且这些利益集团在政治上足够强大时,这类限制措施才会付诸实施;2、当美国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时,它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就是限制了某些产品的出口增长;以纺织品为例,在中美达成纺织品协议后,中国在今后若干年内,协议内纺织品对美出口增长只能保持在每年10~15%之内,而在没有签订协议之前的几年里,增长率都在30%以上;这样的贸易摩擦及其结果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它也会产生相应的资源配置和收。
日美贸易战的启示
首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出口市场多 元化,避免出口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由于日美特 殊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日本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 在美国,日美贸易摩擦升温对日本出口型经济的负 面性影响较大,且短时间内无法取得有效的改善。 因此,中国应充分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改善出 口区域性结构,避免出口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
Strategy 大行策略
日美贸易战的启示
李立峰 / 文
日美贸易摩擦绵延三十余年,总体来说,日 美及中美贸易摩擦基本围绕“低端产品对美出口 增加 - 遭到美国遏制 - 产业升级 - 中高端产品出 口增加 - 遭到美国更激烈的反击 - 对美贸易摩擦 激化 - 形成更为复杂的复合摩擦”的逻辑。
这两次贸易战的相似点之一是,摩擦的起源 以及升温,源于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之二 是贸易摩擦升级时期中日两国都处在产业结构升 级的关键阶段。之三是贸易摩擦使得外需的不确 定性增加,内部方面,中日两国均面临着“国内 高房价、较高杠杆与不良债堆积”的问题。外部 方面,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的日本与现阶段的中国 都面临着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之四是日本与中国 分别施行“雁阵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战略, 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雁阵发展模式”和“一带 一路”战略本质上都是通过建立以本国为主导的 区域性经济分工体系,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做出战 略性反应,但最终都加深了美国的不安,引起了 更激烈的摩擦和对抗。最后一点相似是,日美与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都发生在美国逐步走出金融危 机的负面影响之后。80 年代中期美国刚刚走出“滞 胀危机”,而 2018 年本轮中美贸易战也发生在美 国逐步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时。
日美贸易战与中美贸易战对中日双方的影响
图1日元汇率走势李婷婷(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4)摘要:2018年3月发生的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与20世纪80至90年代出现的日美贸易战极为相似,本文根据日美贸易战的历史,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对比分析了当今中美贸易战的形成原因与导致的结果,以及未来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
同时也对现已进行的研究做一个补充,对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贸易战”,应对“贸易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日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汇率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9-0017-03收稿日期:2019-04-17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0649124)作者简介:李婷婷(1998-),女,四川遂宁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自2018年以来,中国和美国贸易战摩擦频繁,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战备受关注。
我们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时美国也曾对日本发动过相似的贸易战,但目前全国范围内关于日美贸易战和中美贸易战的对比研究还比较少。
本文将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清楚对比日美贸易战和中美贸易战的异同,通过日美贸易战与中美贸易战对比,提出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
一、日美贸易战对日本金融稳定的影响(一)日美贸易战的简单过程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而此时,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逐年扩大。
美国以为减少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逆差为由,对日本发动了长达30年之久的贸易战。
这便是日美贸易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至于日美贸易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当时日本的优势产业过强,许多高端产品都对美国的市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威胁了美国的相关产业。
所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发起了贸易战。
日美贸易战爆发时,由于日本的大量出口货物都是依赖于美国市场,在整体的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
当时的日本考虑到要尽量维护日美的关系,所以并未进行坚决的反制,而是一味地妥协,尽量的满足美方要价。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分析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涉及到双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摩擦等方面,对于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美贸易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从贸易规模来看,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对全球贸易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尤其是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关系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贸易结构来看,中美之间的贸易以商品贸易为主,主要涵盖电子产品、汽车、服装等领域。
中国向美国出口大量生产加工产品,而美国则向中国出口大量高附加值产品,双方互补性很强。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双方竞争领域逐渐扩大,贸易的差额也逐渐扩大。
再次,从贸易摩擦来看,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美国对中国发起了多起贸易调查,指责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侵犯等问题,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进行限制。
中国也对美国进行反制,采取了关税反制措施。
贸易摩擦的加剧导致了双方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
稳定性。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虽然存在一些摩擦和挑战,但双方之间的合作仍然是主导的。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两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也有助于探讨双边经济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信随着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之间的贸易合作会进一步深化,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是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问题之一。
虽然两种贸易摩擦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以下将通过比较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不同方面,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在起因上存在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起因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问题,而日美贸易摩擦起因则主要是日本的贸易顺差和对美国市场的保护主义措施。
中美贸易摩擦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技术转让、市场准入等问题,而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汽车和电子产品两个行业上。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在贸易规模和影响范围上存在差异。
中美贸易规模远大于日美贸易规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有着深远影响,而日美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
中美贸易摩擦和日美贸易摩擦反应出的保护主义倾向也有所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如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等,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而日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主要采取非关税壁垒手段,如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限制等。
这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更多是出于保护主义的政策考虑,而对日本的贸易摩擦则更多是出于对日本保护主义政策的不满。
两种贸易摩擦的解决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美贸易摩擦经历了多轮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些协议,但仍存在一些争议点。
而日美贸易摩擦经历了几十年的博弈和谈判,双方通过多轮对话达成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解决了当时的贸易争端。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在起因、贸易规模和影响力、保护主义倾向以及解决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