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炉甘石洗剂制备实验

炉甘石洗剂制备实验炉甘石洗剂的制备1.处方见表表炉甘石洗剂处方处方组成12345炉甘石(120目),g4、04、04、04、04、0氧化锌(120目),g4、04、04、04、04、0甘油,mL5、05、05、05、05、0羧甲基纤维素钠,g0、20三氯化铝,g0、15聚山梨酯80,g0、80柠檬酸钠,g0、20蒸馏水加至,mL50505050502.制法(1)制备稳定剂①羧甲基纤维素钠0、20g,加约30mL蒸馏水,加热溶解而成胶浆。
②称取聚山梨酯80 0、80g,配成100g/L的水溶液备用。
③称取柠檬酸钠0、20g,加蒸馏水10mL溶解,备用。
④称取三氯化铝0、15g,加蒸馏水10mL溶解,备用。
(2)制备混悬剂上述5个处方,均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
称取过12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研于研钵中,加甘油和适量纯化水共研成糊状,再加入处方中其他成分,随加随搅拌,最后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3.作用与用途保护皮肤、收敛、消炎。
用于皮肤炎症,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
4.用法与用量用前摇匀,外用、局部涂抹。
5.沉降体积比的测定:将炉甘石洗剂质量检查结果记录于表1中。
根据表1中数据,以沉降比(F)为纵坐标,沉降时间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沉降曲线图,比较各处方的稳定程度与质量。
表12小时内的沉降体积比(H/ Ho)时间(min )炉甘石洗剂12345051530601206、实验注意事项1.炉甘石洗剂配制不当或助悬剂使用不当,不易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重分散性差,且涂用时会有沙砾感。
改进措施有:加入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类衍生物等)作助悬剂;控制絮凝,加入三氯化铝作絮凝剂或与新洁尔灭合用,采用柠檬酸钠作为反絮凝剂。
2.炉甘石、氧化锌为亲水性药物,可被水润湿,先加入适量甘油研磨成糊状,使粉末在水中分散,可防止颗粒聚集,振摇时易于悬浮。
3.炉甘石洗剂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带负电,加入少量AlCl3中和部分电荷,使炉甘石、氧化锌絮凝沉降,从而防止结块,改善分散性。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考察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在炉甘石洗剂中加入硫酸新霉素及薄荷脑制备成复方炉甘石洗剂,与炉甘石洗剂临床对照应用,观察其疗效。
结果成品稳定性良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85%,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1。
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明显。
【关键词】复方炉甘石洗剂;制备;质量控制;临床应用【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 and quality controlof compound calamine lotion,to investigateclinic treatment result.Methods In neomycin sulfateand menthol joinedto calamine lotion,toprepared compound calamine lotion. Compound calamine lotion against calamine lotion,to observeits clinic treatment results.Results The finished product was good stability,the total efficacy rate of the therapy group was 96.43%,the control group was 53.85%(P <0.01).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is simple in production and controllable in quality and obviousin clinic treatment result.【Key words】compound calaminelotion;preparation;quantity control;clinical application炉甘石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皮肤疾病,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带状疱疹、脓疱疮的治疗,但炉甘石洗剂只具有止痒、轻度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杀菌力弱,加上炉甘石洗剂是混悬液,在制备过程中很难控制其稳定性〖1〗。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摘要】目的: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一般方法,通过沉降曲线对不同处方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计算沉降体积比,绘制沉降曲线,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选。
结果:稳定剂可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稳定剂在同一剂量下沉降体积比不同,同一稳定剂在不同剂量下沉降程度也不同。
结论:分散法可用于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润湿剂、助悬剂等稳定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沉降体积比来评价混悬剂的质量优劣。
【关键词】混悬剂;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稳定剂;质量评价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它属于粗分散系,分散相有时可达总重量的50%,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混悬剂液[1]。
由于混悬剂长期储存放置可能出现结块现象, 影响疗效, 故需添加稳定剂增加其稳定性。
常用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通过测定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絮凝度、Zeta 电位、粘度与流变参数可对混悬剂的质量进行评价[2]。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混悬剂制剂,它具有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者亚急性期荨麻疹等[3]。
本文通过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处方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以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为指标, 选出最佳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4]。
1材料与仪器1.1 仪器托盘天平(JPT-1-型,天津市天马仪器厂,津字00000297号);常规玻璃器皿。
1.2 试剂炉甘石粉(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20070101);氧化锌(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315);甘油(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909);无水三氯化铝(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枸橼酸钠、西黄蓍胶均按《中国药典》2010 版规定配制。
项目三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项目三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实训目的:●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会对混悬剂进行质量评定。
●解释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及反絮凝剂等在混悬液中的应用。
实训器材:药品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三氯化铝、枸橼酸钠、纯化水。
器材天平、乳钵、50ml带塞量筒(或带刻度有塞比浊管)、量筒、量杯、称量纸、滤纸、漏斗、小烧杯或投药瓶等。
实训指导:[处方及制法]按表配制炉甘石洗剂。
表炉甘石洗剂四处方制法加液研磨制备。
1、先将炉甘石、氧化锌置乳钵中,加甘油和适量水(5ml)研磨成糊状;2、分次加水洗涤乳钵,至全量。
同1羧甲基纤维素钠应先用少量水(5ml)溶胀后加热溶解,加入前者的糊状物。
同1再加入三氯化铝同1再加入枸橼酸钠[分析](1)炉甘石与氧化锌为典型的亲水性药物,可以被水润湿,故先加入适量水和甘油研成细腻的糊状,使粉末为水分散,以阻止颗粒的凝聚,振摇时易悬浮。
加水的量以成糊状为宜。
(2)本处方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应研细混合过120目筛。
(3)羧甲基纤维素钠应先用少量水溶胀后,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成为胶浆后使用。
(4)炉甘石洗剂作为混悬剂若配制不当或助悬剂使用不当,不易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且涂用时也会有沙砾感,久贮颗粒易聚结,虽振摇也不易再分散。
改进措施有:①应用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衍生物)作助悬剂;②用控制絮凝的方法来改进,常采用0.25~0.5mmol/L的三氯化铝作絮凝剂或采用0.5%枸橼酸钠作反絮凝剂等。
[质量检查与评定]1、将配制好的几种炉甘石洗剂分别置于有刻度的具塞量筒中,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记录混悬液的开始高度H0,并放置,按照5min、15min、30min、60min分别测定沉降物的高度H,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记入表1中。
2、将装有炉甘石洗剂的具塞量筒放置48小时使其自然沉降,然后将具塞量筒倒置翻转,并将底部沉降物重新分散所需反转的次数记于表。
若始终未能分散,表示结块也应记录。
制备炉甘石洗剂教案

装瓶时不得外泄,并贴上标签
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做好7S
品名
批号
日期
操作者
配置数量(处方)
原辅料名称
计量单位
应投量
原辅料名称
计量单位
应投量
实验流程
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制备实验报告单
评价员对两小组的实验操作过程作评价,提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感性认识炉甘石洗剂的功效和用法,从而激发学生制备炉甘石洗剂的兴趣
回顾处方复习混悬剂的相关知识点,角色互换,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自主学习操作规程和注意点
这一环节为实施操作,两人一小组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巩固常用仪器的操作规程
教师对评价员进行课前辅导,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可起到小老师的角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药物质量读数是否正确
量筒量取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应向手心
正确握滴管,不得滴在试管壁上,多余的试剂不得放回试剂瓶
平视,刻度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量筒使用后要用蒸馏水清洗2-3次,倒入研钵
药物体积读数是否正确
研钵使用时应顺时针研磨,不得敲打,药物不得溅出
药物研磨是否呈均匀的糊状
药物移入烧杯后需清洗研钵2-3次,倒入烧杯
教学内容
第__三_章第___6__节第___5__课时(共5课时)
制备炉甘石洗剂
教学目标
了解炉甘石的处方及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熟悉炉甘石制备中各种仪器的规范操作
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步骤
教学重点
制备炉甘石洗剂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
课型
实验课
教学媒体
无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与评价【摘要】目的:掌握制备炉甘石洗剂的一般方法,通过沉降曲线对不同处方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分散法制备炉甘石洗剂,计算沉降体积比,绘制沉降曲线,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处方进行优选。
结果:稳定剂可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稳定剂在同一剂量下沉降体积比不同,同一稳定剂在不同剂量下沉降程度也不同。
结论:分散法可用于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润湿剂、助悬剂等稳定剂可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可以通过沉降体积比来评价混悬剂的质量优劣。
【关键词】混悬剂;炉甘石洗剂的制备;稳定剂;质量评价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它属于粗分散系,分散相有时可达总重量的50%,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混悬剂液[1]。
由于混悬剂长期储存放置可能出现结块现象, 影响疗效, 故需添加稳定剂增加其稳定性。
常用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通过测定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絮凝度、Zeta 电位、粘度与流变参数可对混悬剂的质量进行评价[2]。
炉甘石洗剂是一种混悬剂制剂,它具有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者亚急性期荨麻疹等[3]。
本文通过比较同种稳定剂不同剂量和同种剂量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 对处方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以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为指标, 选出最佳制备炉甘石洗剂处方[4]。
1材料与仪器1.1 仪器托盘天平(JPT-1-型,天津市天马仪器厂,津字00000297号);常规玻璃器皿。
1.2 试剂炉甘石粉(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20070101);氧化锌(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315);甘油(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20080909);无水三氯化铝(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枸橼酸钠、西黄蓍胶均按《中国药典》2010 版规定配制。
炉甘石洗剂制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炉甘石洗剂,了解其制备过程、成分作用及质量控制要点,从而加深对皮肤外用药品的认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用的皮肤外用药品,其主要成分包括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具有收敛、消炎、保护皮肤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将炉甘石、氧化锌等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混悬液,以供临床使用。
三、实验材料1. 炉甘石:150g2. 氧化锌:50g3. 甘油:50ml4. 羧甲基纤维素钠:2.5g5. 纯化水:适量6. 研钵、过滤仪、搅拌棒、具塞量筒等实验器材四、实验方法1. 称量与研磨:将150g炉甘石和50g氧化锌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至粉末状。
2. 制备糊状物:向粉末中加入50ml甘油和适量纯化水,继续研磨,直至形成糊状物。
3. 溶解稳定剂:将2.5g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适量纯化水中,溶解。
4. 混合与搅拌:将糊状物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合,边加边搅拌,直至充分混合。
5. 加水稀释:继续加入纯化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总体积达到1000ml。
6. 过滤与装瓶:将混合液通过过滤仪过滤,去除不溶物,然后将滤液装入无菌瓶中,密封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观察:制备的炉甘石洗剂为淡红色混悬液体,外观均匀,无沉淀。
2. 稳定性检验:将制备的炉甘石洗剂放置于室温下,观察其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一个月内,炉甘石洗剂无明显分层、沉淀现象,说明其稳定性良好。
3. 成分分析:对制备的炉甘石洗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含量与理论值相符,符合质量标准。
六、实验讨论1. 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制备炉甘石洗剂的过程中,应注意研磨、搅拌等操作,以保证混合均匀,避免沉淀。
2. 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制备过程中,应对原料、辅料、设备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3. 应用前景: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消炎、保护皮肤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炉甘石洗剂,其外观、稳定性、成分含量均符合质量标准。
炉甘石洗剂的工艺流程

炉甘石洗剂的工艺流程1.炉甘石经过提纯加工后成为炉甘石洗剂的原料。
After refined processing, magnesite becomes the raw material for magnesite detergent.2.首先将炉甘石原料进行破碎和粉碎处理。
Firstly, the magnesite raw material is crushed and ground.3.然后将粉碎后的炉甘石进行筛分,去除杂质。
Then the ground magnesite is sieved to remove impurities.4.筛选后的炉甘石进入混合池进行配比。
The sieved magnesite enters the mixing tank for proportioning.5.配比好的炉甘石原料进入反应釜中进行碱性水溶液的添加和混合。
The proportioned magnesite raw material enters the reactor for the addition and mixing of alkaline aqueous solution.6.反应釜中,炉甘石和碱性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In the reactor, magnesite and alkaline aqueous solution undergo a chemical reaction.7.反应后的产物经过过滤、干燥处理。
The resulting product is filtered and dried.8.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炉甘石洗剂的成品。
After drying, the finished magnesite detergent is obtained.9.最后,成品被包装和储存待售。
Finally,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packaged and stored for sale.。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摘要】目的和要求掌握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了解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作用;熟悉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方法以炉甘石、氧化锌、甘油为主药制备复方洗剂,制备方法为分散法;利用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来做质量鉴定。
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甘石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皮肤疾病,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带状疱疹、脓疱疮的治疗,但炉甘石洗剂只具有止痒、轻度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杀菌力弱,加上炉甘石洗剂是混悬液,在制备过程中很难控制其稳定性【Summary】 The purposes and for control over all the way to help prepare ;suspended, moist, cheerful coagulant and coagulant's role in mixing ; familiar with the quality evaluation. the method of zinc gelatine, glycerine, medicine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its way to distract the volume of deposition ; the quality of testing the determination to do this. conclus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process is feasible, stabilized quality of controllable. calamine in clinical widely used in skin disease, such as papula, subacute dermatitis, eczema, urticaria and shingles, pustular sore of therapy, but calamine only has anti-pruritic, mild convergence, protect the skin effect, sterilization force is weak, plus calamine is suspension liquid, in preparation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its stability.【关键词】炉甘石;混悬剂;制备;质量检查。
实验4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炉甘石洗剂(学生用)

实验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3. 了解各种附加剂对混悬剂稳定性的作用二、实验原理混悬液为不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体系,可供口服、局部外用和注射。
优良的混悬剂应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1)外观粒子应细腻,分散均匀、不结块。
(2)粒子的沉降速度慢,沉降容积比F (V/V0) 愈大,混悬剂愈稳定。
(3)颗粒沉降后,经振摇易再分散,以保证均匀,分剂量准确。
混悬剂的稳定剂一般分为三类:(1)助悬剂;(2)润湿剂;(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为主要制备方法,其流程为:固体药物→粉碎→润湿→分散→助悬、絮凝→质检→分装即,将固体药物粉碎成所需粒度的微粒,再根据主药的性质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并加入适宜的稳定剂。
对于亲水性药物,可先干燥粉碎至一定的细度,再加入处方中的液体进行研磨,通常1份药物加0.4~0.6份液体分散介质为宜(遇水膨胀的药物配制时不采用加液研磨);对于疏水性药物,先加入一定量的润湿剂或高分子溶液与药物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在颗粒表面形成水化膜,再加液体研磨至所需要求,最后加分散介质至足量,即得。
混悬剂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其质量好坏,因此需对稳定性进行研究,所用的方法有:1.微粒大小的测定:微粒大小直接影响其稳定性;2.沉降速度的测定:反映助悬剂、絮凝剂的稳定效果;3.沉降容积比测定:评价助悬剂和絮凝剂的效果;4.絮凝度的测定:比较絮凝剂的絮凝程度;5.流变学测定:确定混悬剂的流动类型;6.重新分散试验:评价混悬剂的再分散性;7. 电位的测定:评价混悬剂的稳定性。
三、实验药品和仪器药品:炉甘石、氧化锌、纯化水仪器:天平、乳钵、烧杯、玻棒、量筒、具塞刻度试管、滴管、120目筛或100目筛等四、实验内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不同助悬剂对炉甘石洗剂稳定作用的比较)[处方] 见表1[制法]①炉甘石、氧化锌过120目筛或100目筛;②将各稳定剂按处方量配成的胶浆或溶液(10m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g,加水10ml,溶胀后加热溶解成胶浆;(实验前提前配好,用时每组称取0.1g使用)西黄蓍胶0.1g,加乙醇数滴(3~4滴)润湿均匀,加水10ml于研钵中,研成胶浆,全部移至烧杯备用;吐温-80 0.4g,加水10ml溶解备用;三氯化铝0.024g,加水10ml溶解;(实验前提前配好,用时每组量取10ml使用)枸橼酸钠0.1g,加水10ml溶解备用。
炉甘石洗剂说明书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1000 毫升含炉甘石150 克、氧化锌50 克、甘油 50 毫升,辅料为:纯化水。
【适应症】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和痱子。
【规格】100ml/ 瓶。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用时摇匀,取适当涂于患处,每天2-3 次。
【不良反响】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防止接触眼睛和其余黏膜(如口、鼻等)。
用药部位若有炙烤感、红肿等状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需时向医师咨询。
本品不宜用于有溢出液的皮肤。
用时摇匀。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严禁使用。
【药物互相作用】如与其余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互相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炉甘石和氧化锌拥有收敛、保护作用,也有较弱的防腐作用。
【性状】本品为淡粉红色的混悬液,搁置后能积淀,但经振摇后,仍应成为平均的混悬液。
【储藏】密封保留。
【包装】外用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100 毫升 / 瓶。
【有效期】24个月。
【履行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 1996 年版 (二部 )第五册【同意文号】国药准字 h【生产公司】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炉甘石洗剂【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炉甘石洗剂英文名称: calamine lotion【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1000 毫升含炉甘石用于各样皮疹,如荨麻疹、痱子、湿疹。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用时摇匀,取适当涂于患处,一日【不良反响】150 克、氧化锌2-3 次。
50 克、甘油50 毫升。
未见不良反响。
一般来说,本药对完好皮肤的刺激性不大,用药后可能惹起短暂的稍微痛苦,一般不会惹起剧痛,假如患处皮肤有损坏或渗液,就有可能会惹起显然的痛苦,此时应慎用。
用药后 1~ 2 天,可能出现患处皮肤“脱皮”,这属于正常现象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防止接触眼睛和其余黏膜(如口、鼻等)。
2.用药部位若有炙烤感、红肿等状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需时向医师咨询。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
复方炉甘石洗剂主要由炉甘石、苦竹叶、薄荷脑、酚酞等药物组成,其生产工艺如下:
1. 配置原料:按照处方比例称取炉甘石、苦竹叶、薄荷脑、酚酞等药物原料,将其逐一加入配料罐中。
2. 蒸馏水加入:将适量的蒸馏水加入配料罐中,并开启搅拌器,将药物与蒸馏水充分混合。
3. 煮沸浸提: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继续煮沸30~60分钟,直至提取出所有有效成分。
4. 过滤:使用滤网或滤纸将煮好的药液过滤,去除渣物和杂质。
5. 加入助溶剂和调味剂:加入适量助溶剂和调味剂,以改善煮药后液体的稳定性和口感。
6. 灌装包装:将过滤好的液体进行灌装包装,并进行灭菌、质检等环节,最后制成成品复方炉甘石洗剂。
以上是复方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
制药物比例、规范生产操作、确保原材料质量等,以确保产品药效和质量。
复方炉甘石洗剂生产工艺

复方炉甘石洗剂生产工艺复方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洗剂,主要用于皮肤炎症、湿疹、瘙痒等疾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以下是复方炉甘石洗剂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复方炉甘石洗剂的主要原料有炉甘石、苦参、黄柏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清洗、晒干等处理,以确保其质量。
2. 材料研磨:将处理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可以使用研磨机或者研磨器进行研磨,将原料研磨成细粉。
3. 材料配比:根据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处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形成一定的配方比例。
4. 煎煮提取: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煮沸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开始进行提取。
提取时间一般为1-2小时,提取温度为100℃。
通过煎煮提取可以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
5. 上清分离: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与渣滓进行分离。
可以使用压滤机或者离心机进行分离,将上清液分离出来。
6. 浓缩脱水:将分离出的上清液进行浓缩。
可以通过低温浓缩或者真空浓缩的方法,将上清液中的植物提取物浓缩至一定浓度。
7. 冷却混合:将浓缩后的溶液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加入其他辅料和溶剂进行混合。
辅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常见的有人参、甘草等。
混合后的溶液需要充分搅拌,确保均匀混合。
8. 过滤除杂:将混合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可以使用过滤机或者过滤袋进行过滤,得到清澈的洗剂液体。
9. 装瓶包装:将过滤后的洗剂液体装填到瓶中,并密封包装。
同时,对成品进行质检,确保达到国家标准。
10. 成品包装:将瓶装的复方炉甘石洗剂进行标签贴标、包装装箱等工艺流程,然后进行成品仓库暂存。
以上是复方炉甘石洗剂的一般生产工艺。
通过这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可以保证复方炉甘石洗剂的质量和药效,同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当然,具体的生产工序会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设备设施有所不同,但总体工艺流程大致相同。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4:(药学专业、09制药)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四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学专业、09制药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 掌握几种典型的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 了解低分子、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其常用量。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以薄荷油、滑石粉(或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等为原料,制备芳香水剂(薄荷水)。
实验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以碘、碘化钾为原料,通过助溶法,制备复方碘溶液。
实验3:硫酸亚铁溶液剂的制备(溶解法)以硫酸亚铁、枸橼酸为原料,通过冷溶法制备糖浆剂。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4: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溶解法)以胃蛋白酶、甘油等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蛋白酶合剂。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助溶法的原理;高分子溶液剂的定义,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碘化钾、胃蛋白酶、硫酸亚铁、新鲜牛奶、冰醋酸、氢氧化钠。
2. 设备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实验1:教科书44页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实验2:教科书45页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实验3:教科书45页硫酸亚铁糖浆(溶解法制备)实验4:教科书47页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并按照48页附录方法,测定所得酶制剂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1:薄荷油的制备,比较用三种不同分散剂制备的液体制剂的异同,将结果记录于表2-1中。
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实验2: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实验3:硫酸亚铁糖浆描述成品外观形状,讨论冷溶法存在的不足。
炉甘石制备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炉甘石,又称白垩石,是一种天然的碳酸锌矿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冶金等领域。
其中,医药领域主要用于制备炉甘石洗剂,具有消炎、收敛、清凉、干燥和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疹、皮炎无渗出期或亚急性期荨麻疹等。
本报告旨在总结炉甘石制备的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以及应用前景。
二、炉甘石制备方法1. 原料选择炉甘石制备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天然矿床,要求原料中碳酸锌含量高,杂质少,颜色洁白。
根据不同用途,对原料的纯度要求有所不同。
2. 炉甘石选矿选矿是炉甘石制备的第一步,目的是提高原料的纯度。
选矿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浮选法:利用炉甘石与杂质密度差异,通过浮选设备将炉甘石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2)重选法:根据炉甘石与杂质的磁性差异,利用磁选设备进行分离。
(3)化学选矿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从炉甘石中去除。
3. 炉甘石粉碎选矿后的炉甘石需要经过粉碎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细度。
粉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球磨法:将炉甘石放入球磨机中,通过球体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冲击和研磨作用实现粉碎。
(2)棒磨法:将炉甘石放入棒磨机中,通过棒体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冲击和研磨作用实现粉碎。
4. 炉甘石洗涤粉碎后的炉甘石含有一定量的粉尘和杂质,需要进行洗涤处理。
洗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洗法:将炉甘石放入洗涤桶中,加入清水搅拌,使粉尘和杂质悬浮于水中,然后过滤。
(2)酸洗法:将炉甘石放入酸洗槽中,加入适量的酸,使炉甘石中的杂质溶解,然后过滤。
5. 炉甘石干燥洗涤后的炉甘石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热风干燥法:利用热风对炉甘石进行加热,使水分蒸发。
(2)红外干燥法:利用红外线对炉甘石进行加热,使水分蒸发。
三、炉甘石制备工艺流程1. 原料选择2. 炉甘石选矿3. 炉甘石粉碎4. 炉甘石洗涤5. 炉甘石干燥6. 炉甘石检验7. 炉甘石包装四、炉甘石质量控制1. 炉甘石纯度:要求炉甘石中碳酸锌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杂质含量尽量低。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治疗皮肤疾病的疗效观察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及治疗皮肤疾病的疗效观察
雷学东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1(4)20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并探讨其治疗过敏性和细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炉甘石洗剂中加入醋酸地塞米松、薄荷脑和利凡诺制成复方炉甘石洗剂,将43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0例和对照组192例,试验组给予复方炉甘石洗剂,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过敏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该复方炉甘石洗剂制备工艺简单,对过敏性和细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
【总页数】2页(P68-69)
【关键词】复方炉甘石洗剂;制备;临床疗效
【作者】雷学东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
【相关文献】
1.强光治疗系统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J], 朱唯力;林渊;汪雁;吴鑫
2.菊米提取物制备软膏治疗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J], 何根云;阙建伟
3.复方甘草软膏的制备及在治疗过敏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J], 欧阳雁红;李宝山;袁素琴
4.生物共振脱敏治疗仪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79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杜霞;刘元霞;杨金芝
5.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观察 [J], 邓吉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柳玉莉;王中影
【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32)1
【摘要】复方炉甘石洗剂的配制及临床应用柳玉莉1王中影2根据临床需要配制的复方炉甘石洗剂经临床应用和观察证明对各类皮炎疗效明显,使用方便,深受病人欢迎,现将配方及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处方及制备利凡诺2.5g;炉甘石15.0g;氧化锌5.0g;甘油5ml;氯...
【总页数】1页(P3)
【作者】柳玉莉;王中影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队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队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86
【相关文献】
1.一次性自动溶药器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 吉翠琴;陈靖霞;张丽丽
2.复方炉甘石洗剂的配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J], 许佩玲
3.念珠菌显色平板的配制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J], 浦江;申娴娟;钱晨;汤自洁
4.蜂蜜注射液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J], 高炳钟
5.一次性自动溶药器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J], 刘澜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摘要】目的和要求掌握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了解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作用;熟悉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方法以炉甘石、氧化锌、甘油为主药制备复方洗剂,制备方法为分散法;利用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来做质量鉴定。
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甘石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皮肤疾病,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带状疱疹、脓疱疮的治疗,但炉甘石洗剂只具有止痒、轻度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杀菌力弱,加上炉甘石洗剂是混悬液,在制备过程中很难控制其稳定性
【Summary】 The purposes and for control over all the way to help prepare ;suspended, moist, cheerful coagulant and coagulant's role in mixing ; familiar with the quality evaluation. the method of zinc gelatine, glycerine, medicine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its way to distract the volume of deposition ; the quality of testing the determination to do this. conclus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process is feasible, stabilized quality of controllable. calamine in clinical widely used in skin disease, such as papula, subacute dermatitis, eczema, urticaria and shingles, pustular sore of therapy, but calamine only has anti-pruritic, mild convergence, protect the skin effect, sterilization force is weak, plus calamine is suspension liquid, in preparation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its stability.
【关键词】炉甘石;混悬剂;制备;质量检查。
【keywords 】the rest of the vehicle involved is so suspended ;quality inspection.
混悬剂是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
分散相微粒的大小一般在0.5~10μm之间,。
混悬剂的分散介质多为水,也有用植物油。
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
优良的棍悬剂其药物颗粒应细微、分敢均匀、沉降缓慢;沉降后的微粒不结块,稍加振摇后能均匀分散;粘度适宜,易倾倒.且不粘瓶壁。
为使药物颗粒沉降缓慢,应减小颗粒粒径、增大分散介质密度和黏度;此外还可采用加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反絮凝剂的方法来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
炉甘石洗剂中氧化锌和炉甘石的颗粒,在水中带有负电荷,可因同电相斥而不易聚集。
但由于混悬微粒的动力学不稳定性,能使混悬液在放置时,颗粒下沉而形成致密的不易分散的结块。
甘油在制备中可以起润湿作用,并可增加药剂的粘稠度,从而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高分子物质,在方中作助悬剂。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1]。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山梨脂80,枸橼酸钠,蒸馏水。
1.2 器材:普通天平,10ml 50m1带塞量筒,乳钵,量筒,小烧杯等。
1.3 炉甘石洗剂的制备[2]
1.3.1 处方
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三
炉甘石 3 g 3g 3g
氧化锌 1.5 g 1.5 g 1.5 g
甘油 1.5 g 1.5 g 1.5 g
羧甲基纤维素钠0.15 g
枸橼酸钠0.15 g
聚山梨脂80 0.6 g
蒸馏水加至30ml 30ml 30ml
1.3.2制法
1.制备稳定剂
①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0.15 g,加约20ml蒸馏水,加热溶解成胶浆。
②称取枸橼酸钠0.15 g,加蒸馏水100ml溶解,备用。
③称取聚山梨脂80 0.6 g配成100g/L的水溶液备用。
2.制备混悬剂上述的三个处分,均采用加液研磨法制备,称取过10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于乳钵中,加炉甘石研磨至糊状后,再加入处方中的其他成分,最后加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1.3.3. 附注:
(1) 炉甘石洗剂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应混合过120目筛。
(2) 氧化锌有重质和轻质两种,以选用轻质为好。
(3) 炉甘石是氧化锌与少量氧化铁的混合物,按规定炉甘石按干燥品计算含氧化锌不得少于40%。
(4) 炉甘石与氧化锌均为不溶于水的亲水性药物,能被水润湿,故先加入甘油和少量水研磨成糊状,再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混合,使粉末周围形成水化膜.以阻碍微粒的聚合,振摇时易再分散。
(5) 改进本品的悬浮状态还可以有如下措施,如:①应用高分子物质(如西黄蓍胶)作助悬剂;
②用控制絮凝的方法来改进,常采用0.25-0.5mmol/L的三氯化铝作絮凝剂或与0.005-0.01%(V/V)新洁尔灭联合使用;或采用0.5%枸橼酸作反絮凝剂,亦可同时与适宜助悬剂联合使用等。
1.3.4 用途:具有保护皮肤、收敛、消炎作用。
可用于皮肤炎症、湿疹、荨麻疹等。
应用前摇匀.涂抹于皮肤患处。
2 混悬剂的质量评定
沉降体积比的测定将配制好的炉甘石洗剂置10ml具塞量筒中,密塞,放置一段时间,再振摇1分钟,倒置翻转(一反一正为一次),记录筒底的沉降物分散完全时的高度。
记录混悬液的初始高度H o,再分别将放置10、20、30、60分钟的沉降物高度Hu记录于表1中。
按式:沉降体积比F=H u/H o ,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
记入表1 中。
以沉降容积比F=(H u/H o)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绘制沉降曲线图,沉降体积比在0~1之间,其数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表1 炉甘石洗剂的沉降体积比
时间(min)
处方一
H,cm F,%
处方二
H,cm F,%
处方三
H,cm F,%
0(H o)10 1 10 1 10 1
10 9.8 0.98 0.9 0.09 2.4 0.24
20 9.7 0.97 0.7 0.07 2.3 0.23
30 9.6 0.96 0.7 0.07 2.2 0.22
60 9.6 0.96 0.7 0.07 2.1 0.21
3 统计分析
其中混悬剂稳定性为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三。
图1 炉甘石洗剂的沉降曲线图
98979696
9
7
7
7
100
242322210
20406080100120
10
20
30
60
时间/min
F/%处方一处方二处方三
4 结果
炉甘石是主药,起吸湿、止痒、收敛作用;氧化锌是主药,具有收敛和中和皮肤酸性分泌物的作用;甘油是助悬剂,还具润肤作用。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助悬剂。
混悬液为不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媒中形成的非均相体系,可供口服、局部外用和注射。
优良的混悬剂应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1)外观粒子应细腻,分散均匀、不结块。
(2)粒子的沉降速度慢,沉降容积比F(V/V 0)愈大,混悬剂愈稳定。
(3)颗粒沉降后,经振摇易再分散;以保证均匀,分剂量准确[2]。
混悬剂的稳定剂一般分为三类:(1)助悬剂;(2)润湿剂;(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配制方法有分散法(如研磨粉碎)和凝聚法(如化学反应和微粒结晶)。
一般配制原则为:(1)粉碎药物或加液研磨 先干研至一定程度,再加液研磨。
亲水性药物加入蒸馏水或亲水胶体,疏水性药物可加入亲水性胶体或表面活性剂。
加入定量是关键,通常取药物1份加液体0.4-0.6份研磨,同时加入适量润湿剂,能产生很好的分散效果。
(2)改变溶媒或浓度 溶剂改变的速度愈剧烈,析出的沉淀愈细,所以常以含醇制剂为原料时应用。
多将酊剂等含醇制剂以细流状加到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析出大块沉淀。
(3)采用高分子助悬剂作稳定剂,应先将这些高分子物质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胶浆使用。
(4)处方中如有盐类,宜先制成稀溶液加入,防止发生脱水作用。
混悬剂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其质量好坏,因此需对稳定性进行研究,所用的方法有:
1.微粒大小的测定:微粒大小直接影响其稳定性; 2.沉降速度的测定:反映助悬剂、絮凝剂的稳定效果; 3.沉降容积比测定:评价助悬剂和絮凝剂的效果; 4.絮凝度的测定:比较絮凝剂的絮凝程度; 5.流变学测定:确定混悬剂的流动类型; 6.重新分散试验:评价混悬剂的再分散性[3]。
参考文献:
[1] 韦文俊.陈卫卫.等,药剂学实验,广西中医学院,2009:2; [2] 崔福德,药剂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8 ;
[3] 王翔岩,齐云,蔡润兰,李晓红,杨美华,石钺,肉苁蓉多糖的巨噬细胞活化作用,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25(6):7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