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案例 湿地+度假+农庄
高档居住区 旅游度假区
天麓地产 天麓房产共8个区,已开发6个区,分别为:
天麓 一区 二区 三区 五区 七区 八区 合计 占地面积(公顷) 总建筑面积(平 方米) 8.3 9 6.8 2 14 12.8 52.9 8269 16900 18554 2406 17600 15000 78729 容积率 0.1 0.18 0.17 0.12 0.13 0.12 0.15
茵特拉根小镇 各式餐饮、购物街、酒吧、大剧院、酒店 茵特拉根温泉 温泉度假庄园、山林露天汤池、动感SPA馆 茶溪谷 大型表演 湿地花园 茶翁古镇 三洲茶园 云海谷高尔夫 云海谷 云海谷体育公 休闲健身、生态探险、时尚运动、休闲娱乐、奥运军 园 体运动、山地体育活动 冒险海滩 峡湾森林 大侠谷 探险峡谷 海菲德小镇 演出 参观 大华兴寺 购物 大型演出 水主题乐园、露天剧场 大瀑布、瀑布漂流 太空迷航、地心四千里、山崩地裂、世纪海啸、飓风 营救、咆哮山洪、童趣乐园 餐饮、购物、剧场(与瀑布酒店共享配套) 大型水景演出——《天机》 菩提广场、妙相禅境、无量云梯、观音坐莲、归一阁 等 众香界——作为寺庙区前的集市沿街,店铺主售茶、 花、手工艺品、开光法器等佛文化流通商品。 《天音梵乐》 茶禅主题秀——《天禅》、花车巡游表演 四季花园、四季植物馆、旋转花车、游船、氦气球、 山地自行车、湿地廊桥、水上高尔夫练习场等十大项 目 古镇戏台及表演、餐饮、民间工艺、陶艺 茶艺博览、采茶、茶园观光、茶疗保健 1座18洞会员专属球场,1座18洞公众球场
•功能区 •五大主题公园 •交通方式
公路大桥 地铁 轮渡 观景缆车 西罗梭景点 英比奥 名胜世界 色拉蓬 升涛湾 海底世界 蝴蝶与昆虫玩过 环球影城 海底生物园 Equaries水上乐园
直通英比奥山顶的缆车
冯永基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
[ UeD ] 074 | 08 | 2013180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tHe Design concept of HongKong WetlAnD pArKtext _ 冯永基项目名称_香港湿地公园 项目地点_中国 香港 设计者_冯永基回想十二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突然接获署长通知,被委派负责香港湿地公园的鸿图大计。
它将是社会有所期待的一项公共建筑,是生态旅游的焦点,亦是展示环保概念的标志;从设计学上,更不容许我们的设计团队掉以轻心。
按指定计划,整个香港湿地公园分为一期与二期进行。
初时,我们只获委派负责第一期工程,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打造一个要“事先张扬”但规限在五千万港元以下的细项工程。
我们没有计划建一座叫人惊讶的标致性建筑作招徕,反之选择一个平实简约,不喧宾夺主的长方盒作为游客中心的主体建筑。
惟我们深信,好的设计需要把目标放远,要具备视野,推动并考虑连接第二期发展的整体宏观布局。
在幸运之神眷顾下,终嬴得了2000年的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奖。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证明我们先前的良好意愿没有白费,接着亦获知可继续第二期工程的工作。
如此,我们马上展开早在心中的大计,以斜坡式立面建造一个半月形体的大型游客中心,从入口处朝人工湖方向逐渐往上提高,并以绿草覆盖,不察觉原来它已隐藏着一座达10 000m2的庞大室内展览场馆。
环保设计的运用当我们确认环保是湿地公园的另一指标之后,随即与机电工程的同事商讨有关概念。
他们认为以地热能系统来提供冷气设备最环保,亦是难得一试最适当的地理条件。
既然不用放置满布屋顶的冷气散热机器,我们当然全力支持。
除此,我们亦努力提供各式各样的装备及环保意念,包括:采用大量隔光百叶屏障、自然采光天窗、自然通风、草坡天面、煤灰混凝土、环保木材、循环再用旧物料、节电灯泡及节水冲厕系统等,标志一个全方位的环保设计。
蕴含东方文化与艺术元素香港湿地公园的设计亦流露着一丝含蓄的东方神韵。
这包括由七万块旧青砖拼凑而成的古墙,衬托出长廊的古朴盎然。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设计
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与生态设计摘要:以香港湿地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对香港湿地公园的环保优先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生态设计理念和景观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在生态方面有所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现设计;香港湿地公园1.项目概况: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源紧缺,所以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地资源。
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 万m2的生态缓解区。
这就是后来的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接近香港与深圳的边境,占地61 万m2 。
公园北侧紧邻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南侧为天水围新市镇,极富香港特色的钢筋水泥丛林衬托天然的湿地背景,格外引人深思。
香港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本着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原则而建设的。
2.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生态设计手法(1)功能布局整个湿地公园被划分为旅游休闲区和湿地保护区。
其中旅游休闲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主要包括室内游客中心和室外展览区等;湿地保护区占地约60 hm2,由不同的生境构成,包括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淡水湖、淡水沼泽、芦苇床、草地、矮树林、人造泥滩、红树林、林木区等,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①游休闲区的布局。
设计中将游客设施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避免对栖息地不必要的侵扰,并能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
湿地公园中旅游休闲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访客中心、溪畔漫游径及湿地探索中心。
a 入口广场为游客提供进入湿地公园的准备场所,包括停车场、售票处及管理机构。
入口处的水景和草坡地有效地将城市的嘈杂隔绝在外围,而入口处独特的景观墙和广场上富有特色的灯柱以及草坡地上的陶艺作品则提前让人们感受到了湿地公园的奇妙。
结合香港湿地公园谈谈我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想法
结合香港湿地公园谈谈我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想法我这次展示香港湿地公园的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来学习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目的。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享有“自然之肾”、“生命摇篮”的美名。
首先我要说的是湿地的景观功能,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师们通过各种手法向人们传递保护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信息,如利用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藏于地下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访客中心等。
设计师充分调动景观元素满足生态需求,利用土丘、树林及建筑物分割访客中心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其次我要说的是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各种设施要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前提。
湿地公园的交通流线设计是很适合游览的,换句话说,就是时间可以控制、活动丰富多彩而不走冤枉路。
从访客中心出发,可以先参观室内展览,然后自然过渡到户外景观体验,最后回到访客中心礼品店。
从理性认知到感性体验再到旅游纪念,总体功能布局紧凑而合理,让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再分析户外湿地的游赏环路,串联了主要景点,形成非常简洁,并且是比较罕见的类似单循环式的交通布局平面,这就跟我们在以后的景观中的园路设计中,起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右图呈小幅波动状的园路实际上却是一条尺度适宜步移景异的园林路)然后是设计要让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更注重的是设计本身的使用功能,而不是仅仅追求平面上的美观,有时候一些小家子气的设置往往却是尊重自然最好的选择。
(如右图的户外湿地岸线少有人工雕凿的痕迹,是设计尊重自然生态基底的表现)最后我想所说我个人对湿地公园的看法,我觉得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大自然,这点我想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觉得香港湿地公园开放的时间很和谐,每周一、三、日及节假日对外开放,不像其他很多的景点,每天都对外开放,过度关注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对动物、植物、管理等人性化的关怀;另外湿地公园还有教育的意义,让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了解湿地公园,了解我们的大自然,才能更好的保护大自然。
湿地公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作——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Landscape Construction & Management672015年 第5期Vol.37/168郭凯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1000)GUO Kai-ying(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1000,China)湿地公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作——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A Discussion about Conflicts and Cooperations among Stakeholders while Developing a Wetland Park: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Wetland Park 摘要: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探讨在管理与发展香港湿地公园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访客、土地所有者、本地居民、政府等。
通过文献回顾、资料分析及实地观察,揭示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矛盾如使用者之间冲突、利益冲突等。
湿地公园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协作方式是通过绿色团体、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以及鼓励本地居民参与,减少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
Abstract:By taking Hong Kong Wetland Park as the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all involved stakeholders including visitors, land holders, local residents, government, etc. i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Wetland Park in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reveals collisions in stakeholders like conflicts among users, conflict of interests, etc.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of stakehol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parks are using interventions from green group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encouraging inhabitants participations to decrease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tland parks; Stakeholders; Conflicts; Cooperation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利益相关者;矛盾;协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3-67收稿日期:2015-01-21修回日期:2015-03-12湿地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净化环境,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 设工程
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 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 本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Ⅳ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Ⅲ 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 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
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与6大问题做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 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 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 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 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图1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图2
人工湿地剖面图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 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 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 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 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 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 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 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香港湿地公园案例分析PPT课件
.
22
对比
• 活水公园是变废为宝,而香港湿地公园是 因地制宜。
• 活水公园以参观为主,香港湿地公园以参 与为主
• 活水公园景观节点稀少,香港湿地公园景 观节点多而丰富
.
23
THANKS!
.
24
.
7
具体表现
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 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 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 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它 设备的使用; ③大量采用木制百装置,制造遮阴效果,并起到噪 音和视觉屏障,以尽量减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④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 也减少了对机械搬运的需要; ⑤洗手间采用6 L的低容量水厕,减少了水的消耗。
物料的选用
动物折纸造型
耗壳墙
.
17
水系统的设计
.
18
能源利用
.
19
种植设计
.
20
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引进
.
21
总结
• 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和生态设计 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 区域中湿地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隔 离弃置,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精心的 设计和规划、一定的技术支持,实现湿 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 乐等多重目标。香港湿地公园生态的生 态规划理念贯穿了其整个过程。建成后 的香港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旅 游景点,而且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 教育和休闲娱乐资源。
④其他小品如观
察平台、桥、栏
杆、椅子、垃圾
箱、路牌等采用
可更新的软木材,
不仅环保,而且
和周边自然环境 结合得非常融洽
.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_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第5期总178期SHANDO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2008.No.5文章编号:1002-2724(2008)05-0064-03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郭榕榕,李冠衡(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艺术;香港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S718.53文献标识码:A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繁衍息息相关,,并对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了人们折中生态与开发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
1景观艺术与生态的结合1.1景观与自然图1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并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多种功能的原则而建设的。
公园第1期工程曾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2000年周年大奖会长奖,第2期亦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2006全年建筑大奖。
2.2项目分析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除了赞叹大自然赋予湿地的卓越的生态净化能力外,笔者更感兴趣的是景观艺术于生态的切入点。
自然从来都是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最佳来源。
整个自然界中存在许许多多特殊的几何图案、角度和结构,其中一些已被人们发现和证实,比如说向日葵中的斐波那契数列,一些植物中的黄金分割。
景观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艺术加工来帮助探索和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揭示和表现隐藏在自然内部深层次的生态原理,为人们提供不同角度的看点和思考。
1.2景观和湿地公园从人居环境变迁来看,人类的天性,一是追求景观多样性,二是天生具有亲水性。
我国古代《诗经》中许多诗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述的是只有沼泽和河流交织的湿地才可能呈现的美景。
城市湿地公园的诞生将景观艺术、系统的处理功能和湿地的自然过程合为一体,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公众接受并参与的展示教育基地。
湿地公园案例总结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目录第一部分01.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02.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03.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04.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05.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06.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07.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08.DDON作品:西安泾河湿地公园景观概念性设计09.香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10.厦门马銮湾湿地分析与评价第二部分11.生态德阳启动-市区湿地绿道慢行规划12.淀山湖慢行交通系统13.西溪湿地慢行交通系统14.成都环城生态区综合交通系统15.泉州建滨海旅游慢行交通系统16.花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01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瞰图近年来,城市涝灾已成为困扰着中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雨后“看海”已成雨季无奈风景。
涝灾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害,并危及生命。
城市雨洪公园的诞生,为解决城市涝灾指明了一条出路,一条通过生态和景观设计来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更有效的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首个雨水公园在哈尔滨群力新区出现了。
从2006年开始,位于哈尔滨东部的群力新区开始键设,总占地2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大3200万平米,规划13-15年时间全部建成。
将近有30万人口。
新区绿地面积占16.4%,而大部分土地将是城市的硬化地面。
而当地的年降雨量是567毫米,却集中在6至8月(占60-70%)。
本地处于低洼平原地带,历史上洪涝频繁。
2009年中,受当地政府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群力新区的一个主要公园设计。
公园占地34公顷,为城市的一个绿心。
场地原为湿地,但由于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面临水源枯竭,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危险。
土人的策略是将该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新区雨洪的排放和滞留,使城市免受涝灾威胁,同时,利用城市雨洪,恢复湿地系统,营造出具有多种生态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实践证明,设计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设计的意图。
湿地公园案例.ppt
设计特色:
设计者成功将空间、天、水连 接起来,并在屋顶设有大片草 地,游客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缓 缓倾斜的草坡屋顶上漫步,欣 赏周围的湿地风光。从广场入 口看,彷佛前面升起一座绿色 的山丘。这一巧妙设计,不仅 体现了园景与建筑物的完美融 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的 能源使用效率,体现了环保设 计的理念。
•
观鸟屋及小品建筑的设计
环保的理念: ①木质观鸟屋利用双层天窗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 光,使游客感觉舒适; ②观鸟屋前的入口的廊道两侧采用天然芦苇编制的围墙,不 仅体现了环保的理念,并能和周边自然环境完全融为一体。 ③休息亭通过双层隔板,中间架空以减少太阳辐射; ④其他小品如观察平台、桥、栏杆、椅子、垃圾箱、路牌等 采用可更新的软木材,不仅环保,而且和周边自然环境结合 得非常融洽。
环保理念: 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仔细旋转角度,从而减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 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他设备的使用 ③大量采用木制百叶装置,制造遮阴效果,并起到噪音和视觉屏障作用,以尽量减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④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也减少了对机械搬运的需要 ⑤洗手间采用6升的低容量水厕,减少了水的消耗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龙舟胜会
渔村烟雨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湿地的灵魂,园内河道总长100多公 里,约70%的面积为河巷、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水体库容量 约500万立方米。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 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 湿地景致。 西溪之美,美在生态。野、冷、幽、静,皆成天趣。西溪湿地位处 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其陆地绿化率在85% 以上。 西溪之重,重在文化。西溪湿地留有大批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诗 文词章,西溪龙舟盛会更是声名远播。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景观美学、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自然教育、民俗体验价值的内容。
以伦敦湿地中心、香港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在基础构成要素不同的背景下确立自身的规划设计和理念、开发模式、游憩产品策划。
游憩价值是指由游憩资源提供的,集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1]。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构成要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
以此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生态教育价值[2]。
纵观国外的研究进程可以看出,在理论方面,对游憩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方法,如首先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中[3]。
在此,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提供借鉴。
1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分析1. 1 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是城市湿地公园藉以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也是确保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具体地说,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功能地发挥受到景观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的影响(见附表)。
1. 2 游憩价值的内容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构成要素是湿地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
以此可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自然教育价值、民俗体验价值。
景观美学价值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及生境的多样性。
既有大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协调美,也有小到一草一木、一鱼一鸟的形态美、色彩美,以及各种水声、风声、鸟声、虫声等声音美,都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让人感觉舒适怡然、赏心悦目。
不同类型的湿地景观美学价值也各具特色,如杭州西溪湿地以密布蜿蜒的水道见长,有“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诗意;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则以“白鹭低飞惊平湖”而让人印象深刻。
城市湿地公园面面观的若干思考
城市湿地公园面面观的若干思考1 香港湿地公园借机到香港湿地公园游览一日后,感觉甚好,个人认为其已很好地实现了城市湿地公园在各方面的融合。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新界天水围,建有占地1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馆“湿地互动世界”以及超过6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是亚洲首个拥有同类型设施的公园。
香港湿地公园是在天然湿地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
香港政府在发展天水围新区的同时,打算用这片土地来补偿发展时所失去的具生态价值的土地。
1998年,当时的香港渔农署(即现时的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及香港旅游协会(即现时的香港旅游发展局)进行研究,最后决定把这片土地建成国际级的生态旅游项目,即是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的米埔内后海湾地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包括320公顷潮间带泥滩、280公顷红树林、230公顷基围、540公顷鱼塘和46公顷芦苇床。
而香港湿地公园作为米埔湿地保护区的缓冲区,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湿地资源,达到湿地保育修复、推广环保教育、吸引外地游客等目的,以实现生态环境、社会教育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共赢。
图1 香港湿地公园位置示意图1.1 生态环境香港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保环境护区主要是由一定面积的人造湿地和为各类水鸟、鱼类等重建的生态环境两部分。
整个湿地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非常良好,生物多样性尤为突出,其湿地类型包括淡水沼泽、季节性池塘、芦苇床、林地、泥滩和红树林。
沿着公园内部的木质栈道前行,沿途各种植物错落有致,水清见鱼。
公园内具有代表性的红树林可以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完整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吸引了近190种雀鸟在其中生存繁衍。
同时,整个公园内部还有将近40种蜻蜓和超过200种蝴蝶及飞蛾。
1.2教育为让游人能够更好地体验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园内部的为游人设置了河畔观鸟屋、泥滩观鸟屋、鱼塘观鸟屋共3处观鸟场所。
三个观鸟屋均由原木搭就而成,分为多层,每层内设有多台望远镜,可以让游客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区域清楚地观察到当下时令在湿地活跃的鸟类。
科普教育湿地案例:香港湿地公园(精品)
埔内后海湾米埔拉姆萨尔湿地。
【荣誉】
城市土地学会“2007年亚太区卓越奖”等。
【资源】
截至2018年底,园内的鸟类已累计超过250种,水禽或依赖湿地的鸟类
占其中的46%;区内有蜻蜓49种、两栖类动物9种、爬行类动物3种、蝴
蝶200多种。
【理念】
环保优先与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功能的恢复与良性循环。
【运营】
香港湿地公园案例 的
2019.6
11
科普教育型湿地案例——香 港湿地公园 的
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设施,湿地科普教育典范
【概况】
占地约61公顷,旨在推广绿色生态旅游,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及湿地保护
的公民教育,是一个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设施。
【区位】
位于香 港后海湾南岸,尖鼻咀半岛东南方,天水围新市镇北部,毗邻米 的
有意地降至最小。 • 湿地保护区的旅游休闲区主要集中在保护区西北部连接访客中心的地方,
从不同的教育径、探索中心和观鸟屋,再前往较接近米埔拉姆萨尔公约 湿地的偏远外围生境,访客逐渐减少。 【科普活动】 针对市民、学校、游客设计专门的科普教育活动
33
Hale Waihona Puke 科普教育型湿地公园结论 借鉴重点: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开发模式
政 府运营、法 律保障,共同进行质量监控。
的
的
22
科普教育型湿地案例——香 港湿地公园 的
【布局设计】 由室内访客中心和户外湿地保护区两部分构成。 【布局特点】 • 访客中心刻意安排在接近入口和城市的位置,有效地隔绝城市噪音,并
完成公众性较强的展览、教育、参与活动。 • 为了避免对栖息地造成不必要的侵扰,停车场和其它基础设施的面积被
劳动知识教育(喂养、植树等)等湿地科普教育,通过展览馆、实地观察、参与性活动、科普讲座、主题科普活动等多元方式进行科普教育。
香港湿地公园
•
材料选用
• 香港湿地公园优先采用可以更新的软木材而不 是硬木材;研磨成粉末的硅酸盐粉煤灰代替了 一部分水泥掺入到混凝土中增加其防水性;沿 入口坡道南侧设置穿过中庭的循环利用的砖 墙,减轻了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大量使用 在香港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可以 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将维护成本和 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少;材料的再利用,包括 花岗岩废料、动物折纸造型的雕塑、弃置的蚝 壳等,都被巧妙地运用在公园入口景观的设计 中。
湿地探索中心和观鸟屋的设计
• 湿地探索中心是一座户外教育中心,周边 环绕 着大 大小小的水池。游客在这里可以观察水体中的各 种生物、认识如何管理公园和通过简单的机械装 置控制水位,还能了解到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内地 和香港居民重要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湿地农耕方 法。而在收集雨水冲洗厕所、天窗的设计等细节 上也无不体现了环保设计的理念。(图2) 木质观鸟屋采用双层天窗,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 风和自然采光;观鸟屋前入口的廊道两侧采用天 然芦苇编制的围墙,不仅体现了环保的理念,并 能和周边自然环境完全融为一体。休息亭顶部通 过双层隔板、中间架空以减少太阳辐射。其他小 品如观察平台、桥、栏杆、椅子、垃圾箱、路牌 等采用可更新的软木材,不仅环保,而且和周边 自然环境结合得非常融洽。
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
计 湿地探索中心和观鸟屋的设计
•
1. 2.
可持续发展设计
材料选用 水系统的设计和能源的利用
•
1. 2.
和谐共生的设计
合理的功能布局 湿地生境的创造
访客中心
• 访客中心是由香港建筑署设计的一幢两层高的建筑,占地面积10000 平方米。设计者成功地将空间、天、水连接起来,并在屋顶设有大片 草地,游客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缓缓倾斜的草坡屋顶上漫步,欣赏周围 的湿地风光。从广场入口看,彷佛前面升起一座绿色的山丘。 这一巧 妙设计,不仅体现了园景与建筑物的完美融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 筑能源使用效率,体现了环保设计的理念。具体表现为 1.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少太阳的辐射,使 得这座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 2.通过采用高效能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 统,避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它设备的使用; 3.大量采用木质百叶装置,制作蔽阴效果,并起到噪音和视觉的屏障, 以尽量减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4.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也减少了对机械搬 运的需要; 5.洗手间采用6L的低容量水厕,减少了谁的消耗(图1)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1)
伦敦湿地公园
设计手法
水域和陆地之间均采用自然 的斜坡交接。陆地上建立了 一个复杂的沟渠网将水引入, 沟渠之间是平缓的丘陵和耕 地,精致的地形设计使得水 位稍微提高一点,就能产生 一大片浅浅的湿泥地。
设计手法
因为各种生物的饲养和繁殖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伦敦湿地公园设计的关键点,就在于让每一个区域都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⑤。 这个难点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的:通过在原有5 m的混凝土坝上加筑一道泥堤以提 高最高水位的办法,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了保留。通过 保留和扩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让每个 栖息地区域达到了完全的水域隔绝,成为水文学上的 孤立湿地;再加上从北到南的几个水域之间都设有操 作杆、使得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地控制水位能力, 能不受季节限制地达到必须的水位变化。
访客中心具体设计
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 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 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 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他设备的使用; ③大量采用木制百装置,制造遮阴效果,并起到噪音和视觉屏障,以尽量 减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④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也减少了对机械搬运 的需要; ⑤洗手间采用6 L的低容量水厕,减少了水的使用。消
散布在公园中的人流在这些点上聚集起来游客的观测活动都在建筑物内部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这些湿地生物的打伦敦湿地公园设计深入分析了在这个特殊而复杂场所解决人与自然基本矛盾的方法对水体和人流都作出了妥善而精巧的处理从而成功地将原先废弃的水库恢复成了城市中心的美丽公园成功地让自然和人类活动在此达到了和谐的平衡在提供给野生生物一个舒适庇护所的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湿地的机会
香港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香港湿地公园
简介
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 土地资源紧缺,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土地 资源,并于1987年在新界天水围建造了 供20万人居住的设施和场所,发展天水围 新市镇。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 工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 失的天然环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 造一个面积约60hm2的生态缓解区
溪畔漫游径 & 湿地探索中心
规划设计的优点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物料的选用
和谐共生的设计
合理的功能布局
湿地的生境创造
水系统的设计
种植设计
能源的利用 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引进
物料的选用
动物折纸造型
耗壳墙
水系统的设计
能源利用
种植设计
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引进
总结
• 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景观和生态设计 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城市 区域中湿地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其隔 离弃置,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精心的 设计和规划、一定的技术支持,实现湿 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 乐等多重目标。香港湿地公园生态的生 态规划理念贯穿了其整个过程。建成后 的香港湿地公园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旅 游景点,而且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 教育和休闲娱乐资源。
从广场入口看, 彷佛前面升起 一座绿色的山 丘。这一巧妙 设计,不仅体 现了园景与建 筑物的完美融 合,更重要的 是提高了建筑 的能源使用效 率,体现了环 保设计的理念。
香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44
2008
年第8期 初秋版
1
34
56
2008年第8期 初秋版
46
2008年第8期 初秋版
因为至少在中文里面,无论“景观”或者“观景”一词与视觉联系之密切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室内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和户外环境设计都可以纳入“大景观”的范畴,展览设计自然也不例外。
香港湿地公园的鲜明的特色在于其设计的主题完整性和风格整体性,似乎已经有个“大景观”概念的存在,从室内到室外俨然是一个多维的湿地博物馆。
陈列于访客中心建筑内的系列湿地主题展览,究其设计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低科技与高科技展览手段的相得益彰。
也就是说,在展览馆里有不少代表信息时代的
吧,所在。
(二)计模式,“大景观”式,香港湿地公园无论对于建筑设计师、展览设从生态开始、由设计展在那里可以感受“大景观”体系的存在以及虽然没有对童子军义退休老人拒绝了溜鸟的导大家观赏自然中的在访客中心的景然而消费档不是香港而是这个公园流平民意识以着实令希望在中国大地上,这类设计作品会越来越多!N
图片说明:
8. 室内湿地展览提供了丰富的景观视角
和视觉体验。
9. 10.室内展览的形态构成大量采用穿
插、错位等设计手段,具有明显的解构主义审美趣味。
11.户外湿地的体验中心内,义工和游客
做科普游戏场面,好一幅和谐公园的画面!
12.室内展览广泛利用先进多媒体及信息
技术,同时融入现代艺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