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放牛班的春天》 中皮埃尔的成长之路
教师学习笔记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教师学习笔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看《放牛班的春天》有感今天看了一部好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对生活、对教育、对人生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影片讲的是电影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
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
他对孩子充满了爱心,对犯错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已的春天。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感动于马修老师的善良、执着,对孩子的爱。
这部电影如一份心灵的大餐,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涤,净化。
马修老师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
在管教寄宿学生时,将学生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启发孩子的潜能,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他们冰冷已久的心。
我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对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这句话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
马修在接受校长任务时所提出的三个要求:不体罚学生,让我来处罚犯事的学生,不透露他们的名字,也无一不体现了他对幼小心灵人性的关怀。
放牛班的春天的剧情和人物分析
雨荷文学社材料:《放牛班的春天》一、电影剧情: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杭奇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贝比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蒙·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克莱蒙·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所有领域经历了系列挫折后,他终于跌入人生的最低谷。
音乐创作的梦想,爱情诗意的浪漫,年少意气的轻狂都被卷入生命的池塘之底。
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名为“池塘畔底辅育院”。
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
克莱蒙·马修到任后发现学校的校长哈珊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他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
他被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以及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所震惊,当他发现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时,性格沉静的克莱蒙·马修尝试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马修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杭奇。
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谆谆善诱的马修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
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最后因为失火事件被校长解雇,临走前带走了贝比诺。
二、人物解析:1、“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谓的“放羊”之意,而电影中的这群孩子就是这样一批让老师头痛不已的只能“放牛”的问题学生:打伤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顽皮捣蛋的贝比诺,古怪固执的莫杭奇以及其他无心读书整日胡闹的孩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放牛班的春天”代表着这群被社会遗弃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季节。
当处于自己人生低谷的克莱门特·马修老师,来到了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学校做学监,遇到了这群不学无术、野蛮、冷漠的问题学生.在与这群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马修老师用他春天般温暖的心,融化了他们心里的坚冰,带领他们找回自信,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马修老师到来之前的“池塘之底”是一个到处被阴影笼罩的地方,学生一直生活在恐惧和害怕之中,而院方的高压政策激化了这群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但是没有耐心的校长却只懂得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压制学生,体罚、关禁闭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
马修老师的到来无疑是给这群学生带来了希望,虽然一开始的他们并不能理解马修老师所做的一切,还处处和他作对,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课时间,都吵吵闹闹,一会儿在黑板上乱画,一会儿骂老师秃头、亮光头。
但是马修老师并不在意,而且用一颗善良的心包容了他们.因为他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求。
在长期的鄙视与压制下,孩子们迫切渴望受人理解、被人尊重。
马修老师的教育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人文关怀。
马修老师是个好老师,因为他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纵观整部电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罗杰斯提出)”贯穿始终.马修老师的第一节课就是特别的,他没有用严肃的表情面对学生,也没有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反而是要他们写下自己的梦想。
在面对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皮埃尔时,尽管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但是他没有放弃他,而且极力的劝阻想改变校长体罚学生的想法,想保护这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
即使是面对屡教不改的孟丹的时候,马修老师也人仍改初衷.当他决定为郭合班隐瞒错误并且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情感先导”的理念。
他“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差生没有任何歧视,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分配给不同的任务。
《放牛班的春天》影评
世上没有野孩子——《放牛班的春天》影评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温馨而感人的电影,看完之后立刻去下载了影片中的曲子,不时回味那干净却又温暖动人的旋律。
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看罢影片,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依旧是类似《死亡诗社》那样的教育片,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最后的结局是老师受到打压,却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具体来讲,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马修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
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首先是不同的动机,校长的口号是“行动——反应”,他的目标是训练出一群听话懂事像机器人一样的学生,而马修老师的出发点这是最每个学生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思想决定行动,接着是教育手段的鲜明对比。
校长只会用残暴地惩罚来镇压孩子,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
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
而老师则采用了一种包容、善良的态度来鼓励学生,在组建合唱团的过程中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价值。
相反的教育方式有着相反的结果,影片后半部分的那场火,不就是学生们长期压制下反社会的仇恨心理的最好表现吗?而马修老师组建的合唱团让学生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存在的独特价值,从而找回了自信和自我,明白他们不是野孩子,总有一个位置适合并需要他们。
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赏析
影片中还有那些细 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或使你受到启发吗?
多年以后,如果你已经为人师 或者为人父母,有机会重新观看 这部影片,一定又会有新的启迪 和收获。。。。。。
“永远别说永远,凡事 都有可能”——马修。
回忆影片镜头,马修老师是如 何感化、教育他们的呢?
接下来,我们试图从加德 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来理解影片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 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 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 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加德纳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 拥有上述基本能力。由于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 表现出个体的智能差异。
两个心理学流派的强烈碰撞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以“行动——反应” 为口号的校长,采用 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 大棒政策,频繁而花 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 是他的强化手段。
影片中代表人物
校长教育的结果和弊端:
1、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表现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 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 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 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 比如被冤 枉后放火的孟丹。 2、他的强化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 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 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 视无睹,更别说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为积 极反应。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诫着不许这样做, 不许那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 怎样做。
人本主义心理学
永远面带微笑的 马修老师摒弃了 体罚、关禁闭, 相信人的内在潜 力,努力发现孩 子身上的闪光点, 犯事大家受罚,皮鞭和被监禁暴 力淫威下,尘封的心灵开始扭曲,如以葛贺 克为代表的攻击性儿童,他用残忍的方式砸 伤麦神父;以贝比诺为代表的孤儿——缺少 依恋而孤僻,甚至抑郁的儿童,天天在无望 中守望希望;单亲家庭中问题儿童——对音 乐极有天赋,但又自尊心十足,相当敏感的 莫翰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心理学角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心理学角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我认为这部电影是行为主义论与人本主义论的冲突,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惩罚的政策与马修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形成强烈的对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
1、影片概述:教师马修刚到学校时,遇到了保安马克森斯大叔遇害导致一只眼睛暂时性失明。
校长要根据“行动—反应”原则对肇事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但是找不到是谁犯的错就让他们互相举报,在此之前取消一切娱乐活动直到找到作案者,并轮流对他们进行六小时关禁闭的惩罚。
但新来的教师马修对此做法不认同并表示“这只会让他们互相中伤”。
情景分析: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行为主义学派;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
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以说雷厉风行不遗余力的,但是这种强化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当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时,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遑论及时加以引导,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2、影片概述:莫郎奇在课堂上画了一幅关于辱骂校长的画被关禁闭、做劳动。
情景分析:刺激—反应的联结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的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是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的报复就会更加的肆意妄为。
3、影片概述:即将走的学监告诉马修伤害马克森斯大叔的凶手是谁,在听到校长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殴打时,马修并没有对其进行举报,而是对他进行了其他的“惩罚”让他答应照顾马克森斯大叔。
让爱走进心灵——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赏析
让爱走进心灵——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赏析让爱走进心灵——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赏析电影是一种让人们感受生活的媒介,它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触动人的心灵。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便是这样一部令人心驰神往的作品。
该片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于2004年上映。
《放牛班的春天》以其真实而温暖的情感,以及对教育和人性的思考,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乡村。
讲述了一位叫做克莱门特的音乐老师受命前往一所偏远农村的寄宿学校教育一群问题学生的故事。
这些学生被视为问题学生,经常调皮捣蛋,因此克莱门特一开始面临的困难很大。
然而,他选择用温柔和理解的方式对待学生们,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
电影所展现的爱与关怀,贯穿始终,自始至终渗透在整个故事中。
克莱门特作为音乐老师,他不仅教导学生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传递爱与美。
他用心灵和音乐打动着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独特的声音和价值。
正是通过这种温柔的关怀和引导,学生们逐渐找到了自信和勇气,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才华。
电影中的克莱门特教师形象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他的坚持和执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奉献,他以善良和关怀感染学生,一切都让我们如此钦佩。
他从不放弃,也从不妥协,他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他深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关怀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了一个成长的空间。
除了克莱门特之外,影片中还有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角色——皮埃尔·莫兰校长。
莫兰校长在影片中的形象是一个严肃而严谨的人,对学生表现出相对严厉的态度。
然而,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他的对克莱门特的认同和支持逐渐展现出来。
莫兰校长了解到克莱门特的热情和教育方式,他坚信这样的教育能够改变学生的生活,并赋予他们希望。
最终,他决心推翻学校的传统教育体制,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放牛班的春天》不仅仅是一部展现教育改革的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的作品。
《放牛班的春天》对赏识教育的诠释
《放牛班的春天》对赏识教育的诠释摘要: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
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关键词:赏识教育,信任,尊重,宽容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叫“池塘之底”的青少年行为偏差辅育院当代课教师。
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学校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他们,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种状况,他重新燃起了创作音乐的热情,找到了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动力,他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用音乐打开了学生封闭的心灵,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找回本真。
影片采用的是倒叙手法: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回到法国故地参加母亲的葬礼,他的昔日同学贝比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本,通过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马修的日记,莫安琦带领观众回到了50年前的“池塘之底”。
从整部影片来看,影片借助的形式是音乐,主题则是爱的教育,它主要体现在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等方面,而这些正是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信任和理解故事发生地设置在一个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顾名思义,池塘底部是泥沙淤积之所,它暗示了这所学校里学生的群体面貌——在世俗和老师的眼里,这些学生逃学、偷窃、撒谎、斗殴、叛逆,几乎被外界所遗忘。
马修来到这里后看到的是古老破旧的院墙、笨重的大门、无情的监禁室、几名已经被体制化的教师和一群毫无纪律和秩序、似乎也没有什么道德观念的孩子。
他们爱搞恶作剧,甚至因此扎伤善良的麦神父的眼睛;他们给马修取外号“秃头”;在第一天上课时将他的提包抢过去全班扔抢,以此来嘲弄他,甚至还偷他的五线谱。
这里奉行的是“犯错——惩罚”原则,谩骂和体罚是师生间唯一的交流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是教育主题片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之前就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影片,当时还没有那么触动心灵,只是觉得如果我也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该有多好。
而当在课堂上以一个师范类的学生来看这部电影,并联系我的教育学知识,才感受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种令我泪流满面的力量。
影片和《死亡诗社》一样,都是讲的一个教师改变一群学生的故事,听上去很平常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往往就在于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
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我查过资料,“放牛班”在台湾是指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
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问题学生。
电影描写的是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助理教师和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故事。
电影用略带灰暗的色彩和稍显悲伤的情调,展示了1949年法国乡村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的生活场景。
无所作为的失意音乐家马修为生活所迫来到这里当助理教师。
这里的学生各个调皮捣蛋,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校长、老师被迫采取高压管治,体罚禁闭是家常便饭,换来的却是孩子们加倍的调皮和无法无天的恶作剧,甚至是对教师和牧师的人身伤害。
初来乍到吃尽了苦头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马修从不体罚和禁闭学生,他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种种恶作剧,经常在校长面前掩盖学生的错误,但私下却让打伤了牧师的孩子去护理住院的牧师,并告诉牧师是孩子主动请求来做的,警告欺强凌弱的孩子改掉恶习,不准再欺负小贝比诺……马修没有伟岸的身躯、俊美的外貌和豪言壮语,他的矮胖的身材、半秃的头顶、稍显木讷的表情以及偶尔表现出的一点诙谐与幽默让他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让孩子们渐渐觉得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么“坏”,但事情仍然不断地在发生。
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
剖析《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可谓是教育界的神话,或者说是教育类影视的国际经典。我也说不清看了多少遍,但每次看完后都会给自己留下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我是边看边理解边总结,最后写出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从影片刚开始皮埃尔的社会角色来看,苍老的他在音乐界已经是一位不朽的传奇了,当佩皮诺来找他共同追忆曾经在池塘底上学的经历时,一下子把观众拉到了五十多年前,同时也激发了观众的兴趣:“皮埃尔是怎样成为著名音乐家的?他的老师是什么样子?” 马修是他们的临时代课教师,但在来池塘底学校之前却很落魄,多年在不同领域的尝试都失败了。这个学校是个寄宿制学校,专为行为有偏差的青少年而设,可见一位教师在如此的学校任教真的相当不容易。 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状态是什么呢?通过马修老师刚到学校的所见所闻就可见一斑:佩皮诺每天都在大门口等着周六家人来接,但自己不知道父母在二战时都已经去世了;看到学生被罚刷地板,罚十五天的劳动;第一次看到院长时,院长一脸死相的表情、对马修的紧凑要求、对受伤的马桑斯大叔的冷漠、对全体学生的训话、鼓励学生告密;学生公开喊马修老师秃头、光头;原教师离职,胳膊上被剪刀刺伤,缝了十针,同时让马修老师特别注意两个学生,皮埃尔和乐格克,最后给学生下的定论是:天使的脸蛋魔鬼的心肠。这些事情就足以让每位教师胆怯了,马修老师也不例外。但从马修老师对待让学生检举揭发的事情来看,他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反感院长的独断专行,反感他的管理方式。 马修的第一节课是恐怖的,但结局是成功的。走在教室外面就可以听到教室内学生炸开了锅,通过玻璃就可以看到里面打闹成一团,秩序很遭。但我们可以看他的课堂行为:一进门,他又一次听到学生喊“秃头来了”,但却没有怪罪;看到人体骷髅的嘴里叼着烟,只是幽默的说道“上课时间不准抽烟,大家都一视同仁,你(指向骷髅)也不能例外”,没有怪罪这件事;差点摔倒,把皮包掉在地上被学生传来传去,马修老师歇斯底里喊了几声但不能奏效,直到院长来后学生才停止哄抢,不过马修老师仍在为犯错学生考虑——为学生保密,使学生免于院长的处罚,这下学生心里开始犯嘀咕了,开始怀疑了,“以前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呀”;和乐格克的协议,以及入情入理的说教,可见马修老师的教育态度;皮埃尔在教室维持秩序,但却在黑板上带头画马修老师的“秃头”图像,但马修老师仍不生气,仍然用幽默的方式来应对;最后就是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开始写写自己的未来理想——“令我惊讶的是每个人都写了,但除了佩皮诺……”不过马修老师仍然不是吵、不是骂,而是和风细雨的与佩皮诺聊天。学生是有理想的,也都想有个美好的未来!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可能性。 晚上,马修老师久久不能入眠,院长让他害怕,他害怕院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房子让他害怕,他害怕这些房子变成了监牢、变成了地狱;学生让他害怕,他害怕孩子的行为习惯,害怕这些孩子将来真的成为社会的“人渣”。这是马修老师报到第一天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也给我们每位观众透露了一个重要事实:马修老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工作者,他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对学生教育的关注程度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学习的。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没有错误就不会成长,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所以学校或者教室就是一个“犯错”的场所,如果我们想法设法的杜绝错误的发生,这只能是事与愿违,结果会更糟。不管是院长的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还是任课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可以让马修老师肯定那“三个可怕”。因为这不是良好的教育,至少他们没有把学生当学生、当孩子来看待,而像是在对待在押的犯人。 乐格克在医院照顾马桑斯大叔,不知真正缘由的大叔大力赞赏了乐格克,同时在马修老师的引导下,让乐格克从内心上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也重新认识了马桑斯大叔。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从内心上真正认识到错误,只要能够认识到错误,这就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能纯粹的用惩罚来代替教育。惩罚≠教育! 所以针对伤害马桑斯大叔的事件,马修向院长提出了三点处罚建议:希望取消集体处罚;让马修自己来处罚犯错人;马修老师可以不说出犯错人的名字。但院长把他的建议称为“自以为是”,甚至看不起马修老师这点“伎俩”——“你真的能抓到凶手?”可见马修老师从骨子里是反对惩罚学生的,同时也体现了马修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生私自把马修老师的皮包拿出来,并翻看里面的资料,他不但不怪罪反而在纪律老师面前包庇这些犯错学生。深怕学生受罚!晚上回到宿舍,学生又在肆无忌惮的唱关于他的歌曲,他仍然没有往怪罪孩子的方向去想,而是以此为契机,开始正式的作曲、组建合唱团、教孩子们唱歌,帮助学生找到失去的快乐和自信。这为之后马修老师的教育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佩皮诺惹麻烦了,院长的提问不会,眼看着要受罚,马修老师不忍心让这个“小不点”受罚,几次想帮助他,但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得零分,罚抄一百遍。皮埃尔为院长画的漫画像引火烧身,最终被关禁闭!作为学校的纪律老师,一贯的管理方式就是“犯错——受罚”模式,中间根本没有考虑教育、教导。可见当时的学校管理已经完全是把孩子们当犯人来对待,甚至还不如在押的犯人。皮埃尔的母亲来“探视”也不能如愿。 因材施教在马修老师的教学中运用的淋漓尽致,选择每位学生的音调部位时,即使无所事事的佩皮诺,也被任命为合唱团团长助理;即使五音不全的郭邦也给了他当“乐谱夹”的光荣使命。这样整个团队就形成了!不过漏掉受罚的皮埃尔也由于音乐魅力而偷偷练唱。但这个合唱团在形成之前并没有得到院长的首肯,所以院长不喜欢马修老师“先斩后奏”的作风,因为这种行为触犯了他的权力和尊严。不过幸好,最后也算是默许! 后面的一个小插曲就是转校过来的蒙丹。他的行为习惯更可怕,人生价值观彻底扭曲。不把教师放在眼里、抽烟、喝酒、打架、受到委屈就想拿刀子捅别人……原因何在?通过他与皮埃尔的谈话就可知道,是家庭原因造成的。不过令我感到不满的是通过比系量表测试来决定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而且是当着学生的面在谈论他的智力、表现情况。这个测试包括正常、尚可、危险边缘、轻微智障、中等智障、严重智障七个等级,蒙丹属于危险边缘。这样就“定位”了蒙丹的智力水平,同时强调他有天生孤僻性格和变态心理。难道是真的吗?天生的孤僻性格?孤僻就不会想与皮埃尔交朋友,这说明他内心是希望有个知心朋友的;天生的变态心理?要不是从小被父母抛弃,小时候没有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现在能变成这样的“变态心理”吗?是呀,他当时急切想找个朋友,但几乎没有人愿意理他,当然由于行为习惯和变态心理,所以教师也害怕其他学生受到他的感染,毕竟近墨者黑呀!不过我们通过他的种种表现就可以看出:他每天都是在戴着墨镜看世界,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黑暗的、邪恶的,没有光明、没有善良,整个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了。尤其是被冤枉偷钱后,我们彻底把他推向了罪恶的深渊。这也为后面蒙丹校园放火做好了铺垫——情理之中! 蒙丹这样的人如果放在社会中不知道会毁掉多少人的幸福!而造成他现在样子的原因,我相信每位观众都心知肚明,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时刻告诫自己! 马修老师也有自己的内心情感——对皮埃尔母亲的暗恋,但最终失败了。当被皮埃尔泼了墨水后,当看到皮埃尔母亲的新男友后,自己彻底失望了,但并不落魄,因为还有孩子们带给他的欢乐和幸福。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合唱团的音乐声中,学生改变了不少,除了蒙丹;老师改变了不少,纪律老师也开始为学生考虑了,院长也开始愿意与孩子们一块儿玩了;校园的氛围改变了不少,欢声笑语开始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这恐怕就是音乐的魅力,当然更应该感谢马修老师!马桑斯大叔回来时的欢迎场面就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变化不知道观众是否注意到。一次吃饭,佩皮诺被罚没有饭吃,而通过给同学玻璃球才换来一点饭。我想那时的行为不叫帮助,而叫交易。后来呢?课堂上佩皮诺又让同学帮忙,而这次对方随时就教给他了,虽然答案是错的,但对待同学的态度却发生了质的变化。我认为这是学生最大的进步——心里开始真正考虑别人了 马桑斯先生的一封信使得董事要观看这个合唱团,院长急了,害怕自己在董事面前丢人,责怪、怨恨马修老师。不过最后这个合唱团却让他头上增辉不少,而他却毫无廉耻的把功劳全都揽了过去。唉,仍然是一心想讨好上级,想自己的升官升级! 偷院长钱的学生找到了,但马修老师仍为学生考虑,并没有大肆宣扬、并没有惩罚他、也没有告诉院长,毕竟学生还是个孩子,偷钱的目的也是很简单的。“他是小偷,他偷东西……”这是我们现代教育中常给学生戴的“帽子”,多么可悲的教育! 马修老师被开除了,因为自己是一个“小小”的“代课教师”。不难看出:代课教师从古就有,不仅我国有外国也有。但代课教师真的不懂教育吗?不能为教育事业做出很好的贡献吗?既然是“小小”的代课教师,即使自己多么的爱孩子,爱教育,最后工作说没也就没有了——因为你是“小小的”!临走之时,马修老师大胆的评价了这位院长:“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你是个既无能又坏心肠的人”……院长也说了一句话,狐狸尾巴就彻底露出来了。“……天天看守……”,他把每天的工作当成是“看守”!也就是说这个学校相当于一所看守所,而非教育机构,是一所监狱性质的场所,而非学校!院长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可怕呀! 马修老师离开了,自评为“失败的音乐家和失业的代课老师”,但作为音乐家,他失败吗?作为老师,他失败吗?后人自有定论,学生自有定论!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
2、尊重的需要
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 学生。在马修老师为了组合唱团将大家分组时,出现了两个特例, 一个是不会唱任何歌曲的小派皮诺,另外一位是老走音的科宾。马 修没有让他们做在教室的一角观看,没有将他们置身事外,而是分 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影片中有这样一个 镜头,在任命科宾为“乐谱架”时他侧过身,乐谱就在伸手可拿的 地方,可他特别对坐在讲桌一侧的派皮诺说“派皮诺先生,把乐谱 给我 “派皮诺先生,指挥棒,非常感谢”如果说“乐谱架”还有些必要 的话,“ 指挥助理”就纯粹是为了让派皮诺参与进来而设的职位。 他没有让这两个孩子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他鼓励每个孩子,让 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 价值
思维
关于思维的 名言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 新知识。——普朗克
马修学监 是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呢?
1、安全需要
●在影片中,马修老师虽然不能免除校长对学生的体罚,但是他尽了最天的 努力去为犯错的学生庇护。 ●对幼小的派皮诺提供父亲般的关爱,警告暴力男蒙东远离派皮诺。 ●对真正偷钱的科宾,马修终究没有向校长告发,让这个吹口琴的男孩免了一顿 毒打。 ●对于蒙东,在他要被关禁闭时说了一句:“他是我唯的男中音’ ●尽管他无法真正帮助孩子们从校长的淫威主解救出来但是在心理上他站在 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 ●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能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安全感。
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两极力量的抗衡。
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中,马修这位教师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 得到了适当的教育,而不是填鸭式①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即使他 在某一方面很糟糕。正如这部电影中,孩子们在合唱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音、 高音、低音,尽管角色不同,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没有 谁是一无是处的,作为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其得到 充分的发展。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第一篇:《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
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阴森的“池塘之底”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这四个字,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他们有的被父母放弃,有的双亲在二战中战死,他们顽劣,甚至冷酷。
另一方面呢,这四个字也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黑暗、压抑、永无天日。
校长哈珊秉着“行动——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还得做学校服务,不幸运者还得被校长带到办公室暴打一顿。
对校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维持一种表面上的纪律,以达成其“升迁”的愿望。
对孩子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在犯错之后躲避惩罚。
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违抗师长,校长及其它教员们越是压制他们,他们的心理就越反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1】。
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二、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学校的现状因一位新学监——克雷蒙•马修的到来而改变。
克雷蒙•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其人生的低谷到了这所“池塘之底”学校,但他的到来却为这所学校带来的希望,带来了春天,他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这些几乎被所有人放弃的孩子——“永不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试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试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罗杰斯的学习理论【摘要】本文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例,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从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分析片中主人公马修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借鉴。
【关键词】人本主义罗杰斯学习理论教学方法一、引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其中,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是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克莱蒙·马修来到辅育院,改变了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们以及自己命运的故事。
本文以爱奇艺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法语版)中的情节和中文字幕为示例,分析影片中马修等人的言谈举止如何体现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以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像马修一样,改变学生,改变自己,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更健全的人格。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体现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应该培养全人(whole person)或功能完善者(fully functioning person)。
全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是用情感方式和认知方式行事的知情統一的人。
他强调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或教学结果。
在影片中体现为马修的教学目标观,最典型表现是开始时,马修认为自己即将面临“最悲惨的未来”,是“过气的音乐家,而结尾部分马修说:“我心中充满喜悦与乐观”,是“伟大的音乐家”。
再如,在第一次上课时,马修要求学生们写下了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他说:“大家都梦想能有个很棒的职业,有2位消防员,3个牛仔,1位驯兽师,1位战斗机驾驶,2个间谍,1位想当拿破仑,1位热气球驾驶员,3个外籍兵员,却没有一位想当代课老师。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叙事学解读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叙事学解读戏剧影视文学05级付凌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所讲述的内容是:音乐家皮埃尔·莫杭治在母亲去世之际,从儿时的同学佩皮诺手中得到了当年的学监马修的日记。
在阅读日记的过程中,“池塘之底”的生活如一幅画卷在观众眼前慢慢展开。
下面的内容将主要从叙述层次和叙述角度两个方面来分析本片的叙事艺术。
本片的叙事线索比较明显的有两条,以时间为划分标准可分为过去和现在两部分,过去部分是通过现在部分中出现的日记为载体呈现的,从叙述分层的角度上说,过去部分为本片的主叙述层次,现在部分是给过去部分提供叙述者的超叙述层次。
若再细分,主叙述层次故事的叙述者有两个,一个是马修——以日记的形式出现;一个是莫杭治,以回忆的思绪引领主叙述层故事的发展。
这还不包括作为次要人物出现的成年佩皮诺对于过去的口述,因为篇幅较短,故省略。
以电影时间为序,各部分情节展开顺序如下:首先是超叙述层次的叙事(现在部分),佩皮诺来访,莫杭治从佩皮诺手中得到当年的学监马修的日记。
以“手稿”形式展开下一层叙述,是叙述分层的一种典型方式。
然后是主叙述层次(过去部分),随着日记而展开的当年马修和孩子们的生活图景。
画外音是日记的内容,这暗示了本部分的叙述者是马修,虽然是借莫杭治之口。
当主叙述层次的故事接近尾声,马修离开学校,日记的叙述结束,叙事回到超叙述层,莫杭治故地重游。
这实际上是一个叙述者的转换。
由于日记结束,马修作为叙述者的身份必然失效,此后与过去部分有关的段落将不是日记内容的来源,而是莫杭治的所思所感。
在这一部分的超叙述层次中,影片完成了一个叙述者的过渡。
最后以过去部分作结,有莫杭治自己叙述的马修走后他的经历,此时画外音是莫杭治的回忆。
有趣的是,影片结尾的一幕,即马修带走小佩皮诺的场景,应不属于莫杭治的回忆,也不可能是日记记载的内容,因为马修离开学校就不再写日记了。
可以理解为这些事是佩皮诺告诉莫杭治的,但片中没有明确交待这一点。
《放牛班的春天》中皮尔的成长之路
《放牛班的春天》中皮尔的成长之路《<放牛班的春天>中皮尔的成长之路》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皮尔是众多性格各异的学生中的一个。
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转变,令人深思。
影片伊始,皮尔展现出的是一个顽皮、叛逆且难以管教的形象。
他在学校里不断制造麻烦,与同学冲突不断,对老师的教导置若罔闻。
他的眼神中常常透露出一种迷茫和不安,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却又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反映出了皮尔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诉求。
他渴望被关注,渴望被理解,然而却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家庭环境的缺失,让他感受不到温暖和关爱。
父母的忙碌与疏忽,使得他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正确的引导。
直到马修老师的出现,皮尔的命运开始发生改变。
马修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对皮尔进行严厉的惩罚和批评,而是选择了用音乐去感化他。
音乐,成为了打开皮尔心灵之门的钥匙。
在合唱团中,皮尔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并且通过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
马修老师给予他的耐心指导和鼓励,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和信任。
这种积极的反馈,逐渐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自信和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尔在音乐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他不再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而是一个专注于音乐、努力追求梦想的少年。
他学会了与同学和谐相处,学会了尊重他人,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皮尔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面对外界的诱惑和挫折时,他也曾有过动摇和迷茫。
但是,音乐的力量和马修老师的教诲始终在他心中回荡,让他能够坚定地走下去。
在一次重要的演出中,皮尔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认可。
那一刻,他脸上洋溢着的自豪和喜悦,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成长和蜕变。
回顾皮尔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家庭的关爱、老师的引导、自身的努力,缺一不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2023年《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_75
2023年《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023年《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职业原因,特别爱看有关教育的优秀电影。
今天,我重看《放牛班的春天》,再学电影里中的马修老师,如何赢得孩子的心,如何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
影片讲的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
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但这所寄宿制学校里的孩子,可能只有生理需要得到了勉强的满足。
亲情的缺失,校长滥用体罚的管教方法,使孩子们缺乏心灵的沟通和成长。
马修老师可能没有学习过各种心理学和教育学,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满足了孩子们的各种基本需要,从而赢得了孩子的认可。
让我们来看看马修老师是如何做的。
在第一节课上马修读到了孩子们的理想,他觉得他们如同音乐一样”前方总有希望“。
所以他没有像另一位老师那样对这里的孩子形成偏见,”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而是永远正面的积极关注,对孩子暂时表现出来的缺点,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正是这样的睿智和宽容,马修老师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
首先马修老师在见识了校长的滥用体罚后,深不以为然,为了尽可能帮学生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他总是尽量避免把犯错的学生交到校长手上,还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身心伤害。
因此,孩子们从他那里首先得到了安全的需要。
他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带孩子们去野外做游戏;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贝比诺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为了达到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他采取了独特的惩罚方法:在处理乐格克弄伤马桑大叔的问题上,马修老师让乐格克去照顾马桑大叔,给孩子悔改的机会,让他自己去悔悟。
《放牛班的春天》的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在法国农村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怀着包容和爱的教育理念,用音乐改变了几十个“问题孩子” 的生活,拯救了他们的心灵,给他们的人生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带去希望。
出纯粹地欣赏影片外,细细观察后会发现在马修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闪现着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运用。
一、在人本主义环境中学习一个人若在关系融洽、和睦、健康上进的群体中环境中,就会有利于学习。
在真诚、尊重和理解的气氛中,人们的态度会从僵化刻板转向灵活变通,生活方式从墨守成规转向富有创兴精神。
教师应当成为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尽量避免对学生作出强制性的命令、决定,是学生对教师有值得依赖和可亲近之感。
对照看来,“池塘之底”就是一个彻底的反例。
学校的名字就给人阴森之感,这里充满阴暗和恐惧。
老师只是实施惩罚者,学生只是接受惩罚者。
唯一的教育理念就是“行动——惩罚”,没有调查,没有辩解。
只有暗无天日的禁闭室,无穷无尽的体罚。
对校长而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表面的管束有方以达成升迁得目的。
学生关心的不是学习,而是时刻想着在这样混乱的环境里怎样不受同学的欺负,不受老师的惩罚。
马修却是唯一的例外,他给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最大的宽容。
第一天上课,全班同学耍弄马修,丢他的帽子,封他“光头”的外号。
若是校长,必定又会全班惩罚。
但是,当校长那个来兴师问罪时,马修先替孩子们圆场,让所有人免受惩罚。
看到莫翰奇在黑板上丑化自己时,他不但没气急败坏,还开起玩笑也给莫翰奇画一张侧像。
他不会板着脸面对学生,不会像其他老师一样讨厌见到这群难管束的学生。
马修反而把自己的精力倾注在这个问题班,不惜跟校长起冲突,不顾所有老师的嘲讽,办起合唱团。
在白天带孩子们练唱,在夜晚为孩子们谱曲作词,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学校发生惊人的变化。
老师们十分惊讶,如此天籁竟是出于一群恶魔之口,渐渐地老师们也意外发现孩子们可爱的一面。
体育老师为孩子们烧热水洗澡,算术老师加入合唱团为孩子们伴奏,甚至校长也忍不住在孩子们踢球时也补上一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5), 875-881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9.95107Analysis of the Growth of Pierre in“The Chorus” Based on Maslow’sHierarchy of NeedsXin Deng, Yan LiSchool of Communication,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Received: Apr. 25th, 2019; accepted: May 13th, 2019; published: May 20th, 2019AbstractThe film “The Chorus” was inspired by the musical film “A Cage of the Nightingales”,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Pierre, who liv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realizing the gift of music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 Matthew.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and combined with 3 changes in Pierre’s eyes,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meeting the needs of belonging, esteem and self-actualization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ierre. It has realistic directive significance to enlighten the minds of disadvantaged students and transform children left behind by art to pro-mot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Keywords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Matthew, Pierre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放牛班的春天》中皮埃尔的成长之路邓鑫,李燕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天津收稿日期:2019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20日摘要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灵感源自于音乐片《一笼夜莺》,讲述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问题少年皮埃尔,邓鑫,李燕在老师马修的帮助下实现音乐天赋的故事。
本文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皮埃尔3次眼神的变化,深入的分析了马修老师通过音乐满足学生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而实现了皮埃尔转化。
用艺术启迪劣势学生群体的心智,进行问题学生的转化,从而促进教育的公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修,皮埃尔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影片简述《放牛班的春天》于2004年3月17日在法国上映,曾在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被提名。
马修本是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却苦于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最终他来到了一间寄宿学校当老师。
这个学校中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孩子,他们在校长的高压之下成长,导致他们时常恶作剧、打架、赌博、偷盗,逆反心理特别严重。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皮埃尔,他虽然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和一副好嗓子,却像个小恶魔一样作怪。
马修用音乐的力量感化了皮埃尔,用真挚的爱打开了皮埃尔的心,并不断发掘他的特长和优点,从而改变了皮埃尔的命运,使皮埃尔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他发现,除了以相对的或递进的方式外,人类从不会感到满足,并且需求似乎按某种优势等级自动排列(马斯洛,1954)。
1954年,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需求层次理论,他提出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中还有另外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
人在不断地需求和满足中生长,只有极少数的时间会处于满足的状态。
如果一个需求被满足,人就会产生另一个需求;如果这个需求也被满足了,那么人又会产生新的需求。
人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什么,这是人无法摒弃的特性。
需求的出现,导致了人的行动,而付出多少行动又决定了你将满足哪种需求。
据此,马斯洛又将需求层次理论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
低级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当低级需要被满足后,人就会追求高级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德费在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后,又进一步把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压缩为三种: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成长发展的需要。
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含义2.2.1. 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满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
主要包括关衣食邓鑫,李燕住行这几个方面。
这种需要并不会影响人类的精神层面。
2.2.2. 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基于生理需要的更高层次的需要,类似人常生活中所说的安全感。
它可以通过保护生命安全,维护财产安全,保持工作稳定,维持身体健康等来实现。
2.2.3. 爱和归属的需要宗教信仰、亲情、友情、爱情等属于爱和归属的需要。
这些细腻的情感,往往需要我们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来维持,但这种需要也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重要支柱。
2.2.4. 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
实现这两种需要后,人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热情,能更理智的看待世界,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
2.2.5.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
人们可以通过他人帮助或者自身努力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
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他们更能包容和体谅他人,自发的学习和感知,他们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社会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皮埃尔的成长之路皮埃尔生活在法国乡村的一间寄宿学校中。
寄宿学校能够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提供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保障学生的安全,但是这种低级的需要无法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
皮埃尔来自单亲家庭,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性格孤僻。
在寄宿学校教育失范,伙伴之间相互影响下,皮埃尔被贴上“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灵”标签。
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往往可以从他的眼睛观察出来。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对比皮埃尔在影片中3次眼神的变化,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皮埃尔的心路成长历程,见图1:Figure 1. The journey of Pierre图1. 皮埃尔心路历程3.1. 爱和归属的缺失影片开端中,校长发现皮埃尔在课上写“校长在厕所吃屎”,便罚皮埃尔关禁闭,在小黑屋中思考自己的错误。
当马修老师执行命令,关上小黑屋的大门时,透过大门的缝隙,我们观察到了皮埃尔的眼邓鑫,李燕神,如图2所示:愤恨,绝望,不甘。
还是一个十几岁男孩的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无法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臂弯下长大。
他充满了自卑,没有人与他做朋友,也没有人重视他,他的存在就像空气一般透明,但是他想与别人交朋友,与他人一同分享自己的快乐与不幸,他渴望被人关爱、疼爱,也渴望能融入集体,找到自己的归属。
于是他便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可是结果却适得其反,他的被爱需求以及归属需求进一步被加大,最终成为了问题少年。
此时的他冰冷而残酷,具有极大的伤害性,随时可能做出更可怕的事情。
一个成长中的人,如果对其稍微懈怠,不良习惯就会对他产生影响。
影片中的另一幕也体现了皮埃尔的矛盾心理。
马修老师要求皮埃尔参加合唱,但是皮埃尔说:“关我屁事”。
马修老师不放弃,要求皮埃尔试唱几句,皮埃尔却做了个鬼脸。
表面上皮埃尔没有参加合唱,但暗地里他却在观察大家上课时的举动,私下里偷偷练习唱歌。
可以看出这是皮埃尔的第一个转变,他幼小却又脆弱的心灵,第一次,开始尝试向集体靠近,只是他内心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变化。
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它在不知不觉中能进入你的心灵,马修老师通过合唱,在潜移默化中将皮埃尔的心和这个小集体凝聚到了一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改变了皮埃尔的内心,使皮埃尔获得了爱和归属的需要。
Figure 2. The eyes of Pierre图2. 皮埃尔的眼神3.2. 尊重需求的获得马修被美妙的歌声吸引,来到教室门前,他发现这美丽歌喉的主人正是那个调皮捣蛋的皮埃尔,这令他大为惊叹。
马修在日记中写到:“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
”此后,马修便开始对皮埃尔开始了专业的辅导,皮埃尔在马修的指导下歌唱水平越发提升。
在一次合唱排练时,镜头给出了马修和皮埃尔眼神交流的特写。
皮埃尔的眼神中写满了渴望和认真,见图3,对比先前那个问题少年,他拥有了为目标而不断努力的决心。
他的改变是必然,是在马修老师的指导下实质性的改变。
皮埃尔开始无师自通,他美丽的歌喉是这部影片中一道靓丽的色彩,同时也是改变他的契机。
尊重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和必不可少(马斯洛,1954)。
皮埃尔叛逆的本性始终没有改变,而日益进步的歌唱能力使他获得了同学的赞赏,赢得了自我尊重,他才更有动力来进行合唱训练,变得自信,做事从容,不盲目从众,可以很好地和周围人相处,这可以说是皮埃尔人生的第二个转变。
马修老师热爱音乐事业,却苦于无处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对于音乐的热爱就传递给了皮埃尔。
他锲而不舍的教育和指导皮埃尔,以此满足自己内心对于音乐的渴望。
马修作为一名男性,更了解小男孩的邓鑫,李燕秉性,有益于两人之后的交流。
马修对音乐的热爱间接促成了皮埃尔的音乐天赋,使得皮埃尔拥有音乐信仰,获得一颗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