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知识点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a2ed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b.png)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从夏朝、商朝、周朝到秦朝、汉朝、唐朝,中国的古代史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每个朝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代表性人物,以及朝代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文化传播、意识形态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2.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的范围相对于中国古代史更加广泛,包括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古代各大文明的兴衰、文化特点、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等内容。
二、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之后,逐步发展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等。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内容。
2.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范围包括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等。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各大国家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三、现代史1.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的范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参与国际事务等内容。
2.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的范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在高中会考中,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大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事务等内容。
历史知识的总结离不开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文化家等。
这些人物的事迹不仅仅是文字记载,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因此,在备考历史知识时,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和史实,更需要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影响。
除了个别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外,在备考历史知识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历史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规律。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581492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8.png)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归纳作为高中生的你们,历史学科是必修课程之一,而其中的历史会考更是一个重要挑战。
历史会考包括文化史和政治史两部分,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历史会考的必备知识点和考试技巧,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历史会考。
一、文化史部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造纸术使书籍得以大规模印刷和传播,指南针则使航海更加便捷。
因此,学生们需要熟记这些发明的发明者、发明时期、作用等信息。
2.中国的文化名胜古迹中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名胜古迹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例如,长城、故宫、颐和园、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名胜古迹。
在考试中,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心,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因此,学生们需要熟悉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商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二、政治史部分1.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事件和朝代。
从夏朝、商朝、周朝到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
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代表人物等信息。
2.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历了很多变革和挑战。
例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因此,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的信息。
3.世界历史除了中国历史以外,学生们也需要掌握世界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
例如,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都是历史的重要事件。
因此,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024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997e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4.png)
2024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历史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历史与人生。
下面分别对这几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1.中国古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要熟悉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兴衰原因、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等。
2.中国近现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特别是要掌握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二、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1.世界古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
特别是要了解这些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世界近现代史重点知识点包括: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英法美等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特别是要掌握这些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历史的概念和方法1.历史的概念包括历史的定义、历史的特征、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等。
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历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2.历史的方法包括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史籍的阅读和分析、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评价等。
要掌握这些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
四、历史与人生1.历史与人生的关系包括历史与人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变革、历史与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
要理解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思考历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历史与人生的启示包括历史的教训、历史的警示、历史的启迪等方面的内容。
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学会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和近现代史、历史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历史与人生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正确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文科)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文科)](https://img.taocdn.com/s3/m/5d2a5a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4.png)
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文科)1. 中国古代史1.1. 人物篇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贡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人物:- 黄帝: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之一。
- 嬴政:秦朝的建立者和第一位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 汉武帝:开创了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推行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措施。
-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开创了「儒家」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
- 韩信:汉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战斗策略非常独特。
- 刘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创立了西汉王朝。
1.2. 事件篇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非常有帮助,以下是一些必备的事件:- 夏朝的建立- 古代战国时期的兵家、墨家等思想的发展- 秦朝统一六国,实现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 西汉王朝东征越南、北击匈奴、南征南越等重要事件。
-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等事件- 三国时期蜀汉、魏国、吴国的兴起2. 世界史2.1. 人物篇世界史上也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下是一些必备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 列宁:俄国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杰出领袖,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孔子: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开创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发现了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
-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具有多重才能,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众多领域。
- 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被誉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2.2. 事件篇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重要的事件,以下是一些必备的事件:- 法国大革命- 两次世界大战-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文艺复兴- 意大利文艺复兴- 维也纳会议以上是高中历史会考必备知识点(文科),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参考。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716c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d.png)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1.中国古代历史-夏商周时期: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以及周朝的建立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包括春秋时期的国家分裂和战国时期的相互争霸、典籍的创作等。
-秦汉时期:包括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汉朝的兴起、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和东晋的政治制度、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佛教的发展等。
2.中国近代史-清朝末年: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戊戌变法等。
-辛亥革命:包括辛亥革命的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制度变革,以及五四运动的爆发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的胜利等。
3.世界史知识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包括古希腊的城邦制度、罗马帝国的兴衰,以及它们对现代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等。
-中世纪欧洲:包括封建制度、天主教会的影响、十字军东征等。
-近代欧洲历史:包括工业革命的兴起、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统治,以及列宁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冷战的爆发等。
4.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点-中国古代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等经典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古代医学以及农业技术等。
-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包括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儒家哲学、道家思想等。
5.世界历史文化知识点-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传播,以及埃及的金字塔、毛伊塔文化等。
-西方文明:包括希腊的民主政体、罗马的法律制度,以及文艺复兴、宗教等。
以上仅为高中历史会考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点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同时,备考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积累一些历史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应试技巧。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8ec040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5.png)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本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学习。
2024年福建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
![2024年福建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7826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0.png)
2024历史高考知识点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高中历史常考知识点归纳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7b8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5.png)
第一分册考纲知识点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旳地区。
这些地区旳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旳水利之便, 发展了以农业为基础旳社会经济。
2.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3、两河流域基本上位于今天旳亚洲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4. 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旳最古老旳文字之一, 由苏美尔人发明。
6、5. 汉穆拉比在位期间, 古巴比伦王国势力臻于极盛, 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旳时期。
7、《汉穆拉比法典》旳作用、历史价值和特点。
作用: 更有效地规范王国旳社会秩序, 深入巩固王国旳统治。
历史价值: (1)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旳成文法典;(2)是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旳第一手文献。
特点:(1)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旳主线利益;(2)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法旳部分内容;(3)否认了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 有一定进步意义。
7、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 其地理范围与今天旳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体相称。
尼罗河旳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水量, 使这一地区成为古代文明旳发祥地。
8、古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旳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旳专制君主。
9、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旳陵墓。
其中, 最负盛名旳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10、金字塔旳象征意义。
(1)是法老专制权力旳象征;(2)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奉旳详细体现。
11. 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中, 纸草旳使用最为普遍。
12.古印度文明来源于印度河流域文明, 土著达罗毗荼人发明了这一文明。
13、约公元前14 世纪, 雅利安人旳部落出目前了印度河地区, 征服了土著部落, 后扩展到恒河流域。
14.当雅利安人旳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 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被称为种姓制度。
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旳社会集团。
15.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为希达多。
佛教经典总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df32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6.png)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和衰亡的原因-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社会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国家分裂和战争-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和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民族大迁徙-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 唐宋时期- 唐朝的大唐盛世和玄武门之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和科技文化繁荣- 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亡国之痛6. 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的中兴和瓦解- 清朝的入关和康乾盛世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朝的衰落和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的思想与行动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和胡适的思想与实践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与行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开展和结束-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6.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2. 中世纪的世界格局-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封建体制的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卡洛林帝国和十字军东征3.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和发现之旅-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殖民帝国4. 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战争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组织5.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冷战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六、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地势和气候分布- 世界地貌和生态系统2.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中国地势和气候分布- 中国地貌和生态系统3.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 世界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4.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5.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6.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提纲总结了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进行分模块的学习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3a6beb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a.png)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
一、古代史
1.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文明
2.古埃及文明
3.古巴比伦文明
4.古印度文明
5.古中国文明(包括夏、商、周等)
6.古希腊文明
7.古罗马文明
二、中世纪史
1.拜占庭帝国
2.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
3.封建制度与中世纪欧洲
4.十字军东征
5.意大利文艺复兴
6.商业资本主义的形成
三、近代史
1.大航海时代与哥伦布
2.欧洲宗教
3.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
4.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大英帝国的扩张和殖民主义
6.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7.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兴起
8.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9.日本的明治维新和近代化
10.中国的晚清时期与辛亥革命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四、现代史
1.二十世纪初世界的政治格局
2.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3.魏玛共和国与纳粹德国
4.第二次世界大战
5.冷战与世界格局的重组
6.亚洲和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
7.文化大革命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8.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五、当代世界史
1.欧洲联盟的建立与欧洲一体化
2.美国的霸权地位与全球化
3.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4.经济全球化与发展问题
5.当代社会问题与人权问题
6.科技革命与信息社会。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ac01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0.png)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形成定居社会。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周朝:分封制的实行,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3. 秦汉-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郡县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两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大迁徙,南北朝对峙。
5.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诗繁荣。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
二、近现代历史1. 宋元明清-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科技文化进步。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行省制度。
- 明朝:洪武年间,加强中央集权,永乐大典编纂。
- 清朝:康乾盛世,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
2. 近代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技。
- 戊戌变法:光绪年间的维新变法。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 现代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 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解放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4. 当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代至1970年代,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
- 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转型,对外开放。
- 现代化建设:21世纪初至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会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会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d156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0.png)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会考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 古代文明的起源2.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治国-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3. 古代世界-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特点与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转变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会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社会-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影响-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人文主义2.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的诞生与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文化成就- 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哲学3. 东亚与南亚- 隋唐时期的中国政治与文化- 宋朝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印度的古代帝国与宗教发展三、近现代历史1. 近现代欧洲-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的思想变革-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2. 近现代中国-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与列强侵略 -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中国的诞生3. 世界殖民与反殖民-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影响- 非洲、亚洲的反殖民斗争与独立运动 -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民族国家建立四、当代历史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秩序的重建-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全球影响2. 亚洲与非洲的现代化-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经济发展- 非洲国家的独立后发展与挑战- 中东地区的冲突与现代化进程3.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的发展- 当代全球问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结语:高中历史课程旨在通过对古代至当代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历史事件的总结归纳,学生应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历史规律,形成批判性思维,并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
![2023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6ad8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png)
2023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人和事,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
在2023年的高一历史会考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起源1.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和打猎的生活方式。
2.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手工业和陶器制作的兴起,城市的形成。
3.古代河流文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特点及其贡献。
4.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希腊神话和奥运会等文化成果;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和道德观念。
二、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秦朝: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制度、土地制度和统一度量衡等改革;兵马俑的发现。
3.汉朝:汉武帝的选秀政策、丝绸之路、科举制度、汉字和科技成就等。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华文化的传播。
三、世界古代史1.古代中东地区:埃及、巴比伦、波斯帝国等的政治制度、宗教和文化成就。
2.罗马帝国和西方古代文明: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和基督教的兴起。
3.希腊城邦:希腊的政治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贡献。
四、近代史1.大航海时代:欧洲列强的航海探险和殖民统治。
2.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3.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和恐怖统治的残酷。
4.近代中国的历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五、当代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全球影响。
2.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冲突、核武器竞赛和国际秩序的重组。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以上所列举的知识点只是2023年高一历史会考的一部分,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扩充知识面,掌握更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事件。
历史是一个广阔而深奥的学科,需要同学们进行系统性学习,并且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影响。
历史高中会考必背知识点
![历史高中会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0a69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6.png)
历史高中会考必背知识点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很重要哦!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郡县制,这可是影响深远呐,就像星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一样。
现在很多国家的行政区划不也受到类似制度的启发嘛!
2. 科举制那也是不得不背的呀!从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它给了多少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呀,就像给人搭起了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
想一想,如果没有科举制,那得少多少人才被埋没呀!
3. 唐诗宋词不记怎么行呢!李白的诗多么豪迈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这是多牛的想象力呀,简直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4. 四大发明一定要牢记呀!造纸术让知识能更好地传播,印刷术让书籍大量出现,这不就是给人类文明注入了强大动力嘛,好比给前进的车子加足了油。
5. 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得清楚呀!鸦片战争,那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呀,国家被列强欺负,这能不记得吗?就像自己被人打了一样难受。
6. 辛亥革命可是大事件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多了不起呀,相当于给旧时代来了个彻底的革新。
7. 抗日战争不能忘吧!那是多么艰难的岁月呀,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胜利,这就像一座丰碑永远树立在我们心中。
8. 新中国的成立那是开天辟地呀!人民终于当家作主了,这感觉是多么棒呀,好像太阳出来照亮了整个大地。
9. 改革开放更是关键呀!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不是像给生活注入了魔法一样神奇嘛!
总之,这些历史高中会考必背知识点都超级重要的,一定要好好记呀!。
2024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98d7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f.png)
2024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____字)第一章: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形成-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特点是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简单,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
-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人类进化过程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 奴隶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后的社会形态,特点是奴隶制的确立,劳动被社会财富的私有者所奴役。
- 奴隶社会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战争扩张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有关。
3. 奴隶制度的基础与特点- 奴隶制度是奴隶社会的核心制度,特点是奴隶归私人所有,被作为商品交易,失去基本人权和自由。
- 奴隶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的确立,而私有制的出现与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有关。
4. 奴隶社会的兴衰与原因- 奴隶社会的兴起与奴隶制的确立有关,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扩张。
- 奴隶社会的衰落与内部矛盾的激化、奴隶起义的频发以及外部入侵的冲击有关。
第二章:封建社会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封建社会是奴隶社会向封建制过渡后的社会形态,特点是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封建等级制度明确,有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封建关系。
-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罗马帝国的灭亡、游牧民族的入侵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
2. 封建经济的特点与农业发展- 封建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特点是土地经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为主要的经济生产者。
- 农业的发展与农具的改进、耕地的扩大以及农田水利的发展有关。
3. 封建政治的特点与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政治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形态,特点是君权神授、世袭制度、官僚体系,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相结合。
- 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体系,特点是世袭、等级分明。
4.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农业经济的繁荣、封建政权的稳定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关。
- 封建社会的衰落与经济危机、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以及社会变革的需要有关。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6e193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1.png)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会考是高中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历史学科的掌握程度和受到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升学和就业。
历史学科的知识非常广泛,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繁多,因此考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和备考工作。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会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汇总,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复习参考。
一、中国古代史1.黄河文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考生需要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农业发展、典型文化遗址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黄河流域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发展、外交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阶级、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需要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和变革。
3.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哲学、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与成就。
4.中国古代外交中国古代外交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外交方针、外交政策、外交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还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重要外交事件和外交官员。
二、近代史1.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关键事件之一,考生需要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
此外还需要了解关键的不平等条约的签署过程和内容,以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另一个重要事件,考生需要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领导人和活动范围。
此外还需要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
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中国自强运动的一部分,考生需要了解洋务运动的意义、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此外还需要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影响。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https://img.taocdn.com/s3/m/b29ae04d33d4b14e852468b4.png)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
诸侯享有相当大独立权,易导致分裂割据。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3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加强: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与唐朝的尚书省和宋朝的中书门下相同)选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唐朝武则天首创弄举和殿试。
作用是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2bb88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9.png)
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
高一时期的历史学习,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必背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1. 夏、商、西周、东周、战国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和特点;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官制、科举制度等;3. 社会经济:农耕社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4. 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与发展;5. 秦始皇统一六国、灭亡农民起义、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6. 汉武帝的扩张与统治、经济农业发展等;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文化艺术发展;8.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外交、文化等;9. 宋朝的开国与统治、科技发展、金朝侵略;10. 元朝的建立、统治、社会与文化等;11. 明朝的开国与改革、海外航行、科技发展等。
二、近代历史知识点1. 清朝的垮台与反清复明的斗争;2. 外交失利、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等引发的维新运动;3. 辛亥革命与建立的中华民国;4. 四五运动、一二九运动、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动乱与社会运动;5. 抗日战争与长征、新民主主义革命;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初期建设;7. 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国内外形势与政治经济变革;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0.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变革。
三、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世界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工业革命、西方殖民扩张等;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蔓延与结束;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进程与结束;4. 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与影响;5. 联合国的成立与发展;6.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事件。
这些必背知识点对于高一历史会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需要详细学习和掌握。
在复习备考阶段,可以结合教材和专题资料进行研读,做好笔记和总结。
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0bc191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9.png)
高一会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学科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高一会考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更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下面将对高一会考历史的必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复习方案。
一、古代史1. 牧业与农业的兴起:人类从采集时期逐渐进入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时期,农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各大文明古国如埃及、苏美尔等的出现,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3. 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其发展和演变过程需要掌握清楚。
二、近代史1. 近代欧洲的开端:近代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历了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重要事件,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 世界近代史的重大事件: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等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战争对于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重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史1. 冷战时期:冷战时期是指二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对峙状态,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这段历史时期需要重点掌握。
2. 当代国际关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国际关系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世界。
四、中国历史1. 清朝的衰落与近代中国的命运:清朝的衰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与变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时代的开始,对中国近代史的掌握对于了解中国的新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高一会考历史的必背知识点包括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国历史等多个部分,其中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社会发展与变革,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演变等内容。
同学们需要在备考中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以便在高考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 农作物: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南)和粟(北),后世农作物在西周时期多已具备。
•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 工具:商朝出现青铜农具,木制耒耜、石锄、石犁仍为主要工具。
二、传统农业1、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2、耕作工具的变化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西汉:梨壁、耦犁(二牛三人)、播种工具耧车(播种工具见书P5图,要认识)隋唐: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耕犁相当完善,一致为后世沿用)(水利灌溉: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清的风力水车;)(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3、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氏族土地所有(生产力低下的原因)②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表现为“井田制”。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原因: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出现许多私田,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②各国变法(春秋的鲁国、战国的秦国)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直接原因)如鲁国初税亩,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合法性,商鞅变法从法令上确立。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限制兼并:北魏至隋唐采用均田制;明清按田亩和人口纳税,即鱼鳞图册。
4、基本特点:农业发达,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小农经济:形成时间:春秋战国形成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
(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性、分散性)②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地位: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和徭役兵源的主要承担者,稳定统治的基础。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
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1、基本史实:①冶金:青铜铸造以商周为辉煌(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冶铁从西周晚期开始→两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南北朝灌钢法②制瓷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欧洲17世纪才陆续自己生产瓷器。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的青瓷→北朝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系统,秘色瓷→宋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明清:瓷都景德镇,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③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商有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唐代吸收波斯风格→宋有丝织品的写实风格→明清丝织业的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2、特征:素称发达、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于世界。
3、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不作为采分点)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含义: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古代商业1、发展历程:先秦时期兴起,春秋战国时打破官营,有了民营。
秦汉时期实施“重农抑商”艰难发展;隋唐:出现类似银行的柜坊和汇票的飞钱;坊市分开;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的活跃;外贸港口广州设市舶使管理。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达;大运河的开通。
宋元:坊市界限打破;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城市大都和外贸港口泉州。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农副产品进入市场;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2、特点:在“重农抑商”下艰难发展、商业繁荣。
3、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①“重农抑商”:直接目的是为了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商鞅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抑制富商大贾、明清固守“重农抑商”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
②“海禁”与“闭关锁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原因)。
后果: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背景:内忧外患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前期①军事工业(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天津机器制造局后期②民用工业(求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结果: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影响: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③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④进一步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①自然经济的解体(大背景)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地域:东南沿海4、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5、影响: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四、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清政府放宽限制。
2、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时间: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20)出现原因: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②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市场);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江苏张謇、周学熙)发展较快的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3、国民政府前十年发展较快1927~19364、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萎缩1937~1945、抗战胜利后(1945~1949)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因素: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三座大山的影响(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③、民族资产阶级不可避免地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地位和作用:19世纪,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成功的探索:★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均在东北)★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农业、手工业通过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中共八大:1956年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我国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将我国有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成功探索,但未能坚持。
★农村中的“纠左”: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失误的探索: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和十年“文革”3、经验教训:①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④必须发扬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内容: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意义:党和国家命运的转折;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此后推广全国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经营、管理权)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城市开始:1984年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所有制改革: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管理体制改革: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作用: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3、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深圳(第一个1980年)、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年)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世纪初基本建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动荡变化中的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外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西学东渐)内因: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变化的表现衣:辛亥革命以后,受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山装流行食:西餐流行各大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菜篮子工程”住:西式洋楼出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居工程”风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思想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中国铁路的诞生: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中国铁路的诞生。
有线电报: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电话: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四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第四媒介)1、知道中国近代的一些代表性报刊戊戌变法——《时务报》,宣传维新改良思想。
辛亥革命——《民报》,宣传革命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905年,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1935年,电影《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开辟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过程:向东: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向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3、影响对西欧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商业经营方式、贸易中心转移价格革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社会分化封建地主阶级衰落,商业资产阶级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