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纲_已编辑完美版_直接打印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纲_已编辑完美版_直接打印

2014年安徽中考物理考纲主题对相关知识的水平要求要求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6 1.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存在。

A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A 3.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包括正确读数)。

A(会)4.知道熔化和凝固(包括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等)。

A5.能正确描述“冰(或其他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碘物质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

B 6.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冰、雾、霜等常见自然现象发生原因。

A二、物质的属性6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物体具有磁性、导电性、绝缘性等。

A2.知道导体、绝缘体的规定;能说明常见材料中哪些是导体、绝缘体等。

A 3.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kg,知道质量其它常用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A 4.会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

B(会)5.能利用实验器材天平和量筒较为准确地测量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B(会)6.理解密度的概念;能使用其定义式ρ=m/V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B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3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A 2.能大致描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绕核运动的核外电子所组成)A 3.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一个基本观点)。

A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6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的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

A 2.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并能运用这一观点解释有关的现象。

A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义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m/s、km/h等,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意义和简单的计算等)。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8g/cm3=__________kg/m3;(2)360km/h=________m/s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________。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4、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可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蒸发越快。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阻R1=10Ω,R2=20Ω,闭合开关s,则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若通电3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

6、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

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N,背着生为8kg的背包,用时40min登上高为9m的峭壁。

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________J,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_W。

(g取10N/kg)7、如图所示,把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将一根直导线平行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请运用场的观点解释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切割表面产生高大108Pa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10-7m2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_________N。

9、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kg初温为20的冷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温升高到65,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等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假如用功率为2kW的电热水器产生同样多的热量,则通电的时间为_______s。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解读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解读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解读2014年安徽中考物理试题的总体结构和风格基本秉承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一些重点物理知识的考查也极其相似,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符合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检测功能的基本要求。

但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考查略有提高,特别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和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因而难度略有上升。

试题共分四大项22小题,其中填空题10题共计28分;选择题7小题共计21分;实验题两题共计19分;计算与推导题三题22分。

其中力学部分44分(包括声学部分1分),电磁学部分33分,热学部分6分,光学部分7分。

具体分析解读如下:一、力学部分力学考查分值最高,多达44分,由于初中力学覆盖的知识点也比较多,而且也是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力学的重要性。

今年考查的知识点有单位换算(密度、速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力和运动(如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受力分析、二力平衡、滑动摩擦力等)、功和功率、压力压强、浮力、机械效率、机械能、浮力、杠杆、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选择等。

声学部分只考查了音调(管乐器中音调与空气柱的关系),分值为1分,为历年中考的最低分。

二、电磁学部分电磁学考查分值为33分,电磁学也是初高中的重点,虽然每年都略有起伏,但也始终在30分以上,今年考查的知识点有电路连接、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电热计算、电路的动态分析、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的改装、电与磁的关系等。

三、热学部分热学考查分值为6分,创近几年安徽省中考新低,都出现在填空题中,难度中等,今年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去解释蒸发现象和热量热值的计算。

四、光学部分今年光学部分的考查分值有所回落,但却是今年中考的压轴题,分值为7分。

其中作图部分借鉴了2010年中考的第10题和2011年中考的第7题;计算推导部分借鉴了2013年中考的第22题,仍然要应用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知识来进行推导,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中考安徽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

中考安徽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题号一、未分类二、综合题总分得分一、未分类(每空?分,共?分)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8g/cm3=__________kg/m3;(2)360km/h=________m/s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________。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4、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可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蒸发越快。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阻R1=10Ω,R2=20Ω,闭合开关s,则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若通电3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

6、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

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N,背着生为8kg 的背包,用时40min登上高为9m的峭壁。

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________J,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_W。

(g取10N/kg)7、如图所示,把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将一根直导线平行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请运用场的观点解释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8、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切割表面产生高大108Pa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10-7m2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_________N。

2014年中考物理考试纲要知识点总结(新版人教版)

2014年中考物理考试纲要知识点总结(新版人教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P10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力-------------------------- -------------------------------------P11 运动和力-------------------- -------------------------------------P11 压强------------------------- ------------------------------------P12 浮力------------------------ -------------------------------------P13 功和机械能-----------------------------------------------------P13 简单机械-----------------------------------------------------P14 热和能---------------------------------------------------------P15
1
中 物 理 公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 际单位制(简称 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 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 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 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 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 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 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 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 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 计算公式:v=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 m/s 或 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km/h s s 或 km·h-1,1m/s=3.6km/h。v= ,变形可得:s=vt,t= 。 t 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 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 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 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v= s t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答案】(1)30.810⨯(2)100【解析】(1)3331g /cm 10kg /m =,3330.8g /cm 0.810kg /m =⨯;(2)1360km /h 360m /s 100m /s 3.6=⨯=,1360km /h 360m /s 100m /s 3.6=⨯=.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答案】音调【解析】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考点】音调3.【答案】减小【解析】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战斗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考点】惯性4.【答案】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解析】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需要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实质。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从分子运动论来看,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热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扩散就越快。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5.【答案】0.424【解析】(1)串联电路中总阻值等于串联的各电阻之和,12R R R 102030=+=Ω+Ω=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6V I 0.2A 30==Ω;(2)由2P U I I R==得:1R 的电功率2211P I R (0.2A)100.4W ==⨯Ω=,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阻2R 产生的热量2222Q I R t=(0.2A)2030s 24J =⨯Ω⨯=.【考点】电功率的计算,焦耳定律6.【答案】7202.25【解析】攀岩者对背包的力等于书包的重力,G mg 8kg 10N ==⨯,对书包做的功W Gh 80N 9m 720J ==⨯=;他所做的功为W G h (520N+80N)9m 5400J ==⨯=总总,做工的时间为40min 2400s =,因此平均功率P W /t 5400J /2400s 2.25W ===.【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7.【答案】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磁场力作用下偏转。

解读2014年安徽省初中物理学业考试纲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

解读2014年安徽省初中物理学业考试纲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

解读2014年安徽省初中物理学业考试纲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物理试题命题设计与思考内容提要:(一)、新课程与中考考纲的关系(二)、安徽省近年中考物理命题特点(三八2014年考纲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四)、2014年安庆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命题思考(五)、例证性试题一、新课程与中考考纲的关系1、考纲编写依据2013年考纲2014年考纲本纲要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同时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

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本纲要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

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2、考试范围初中物理毕业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_ 内容两部分。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同时兼顾各版本教材内容。

兼顾考试的合格性与选拔性两种功能。

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正确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功能。

#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关注课程的三维目标#实验仍将作为考试的重要方面2011版《课程标准》附录1 ―― 20个学生必做实验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8.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0.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 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014 年纲要列出以下基本实验:1. 长度的测量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凸透镜成像4. 物质密度的测量5. 杠杆的平衡条件6.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 物质(晶体)的熔化 要求: 能说明其实验原理、 规范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如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中考考试纲要》考试要求“会” 这对我们物理的书面考试是有帮助的,对加深实验原理的理解更是有益。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解析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解析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第1-3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1.((1)0.8g/cm3=0.8×103kg/m3(2)360km/h=100m/s.【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位的测量和换算。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本题根据密度和速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1)∵1g/cm3=103kg/m3,∴0.8g/cm3=0.8×103kg/m3;(2)∵1km/h=13.6m/s,∴360km/h=360×13.6m/s=100m/s。

故答案为:(1)0.8×103;(2)100。

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音调。

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音调。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此事例的探究,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解:战斗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故答案为:减小。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纲密题1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纲密题1

图3
图4
图5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
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
A.2.5μm B.0.4μm C.0.6μm D.6μm
用力向后蹬冰面,会向前滑行,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图6
三、作图与实验题(每图或空3分,共15分)
16.滑块A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去,请画出图7中滑块A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7.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131。

2014年与2013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对比改动(word版)

2014年与2013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对比改动(word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word版)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

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关于对知识点的考试水平要求,《课程标准》使用了解、认识、理解等水平层次提出要求;使用独立操作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使用经历、反应、领悟对体验性目标提出要求。

具体的含义是:了解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指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等。

认识介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独立操作指能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等。

经历指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反应指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关反应等。

领悟指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行为观念等。

在本纲要中,为方便师生复习,我们使用“知道”(A)(相当于“了解”和“认识”)、“理解”(B)等水平层次对知识提出要求;使用“会”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体验性要求是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已经内含在下表中关于水平要求的描述之中。

在学业考试中,对于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将会努力通过试题提问的角度、学生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

学业考试试题在难度和题型等各个方面将继续保持基本的稳定性,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实验作为物理课程的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它又具有独立的价值,因此,实验仍将作为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考试要求中将有很明确的说明。

我们想通过学业考试试题的内容、试题的形式和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反映出对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实现对课程实施的正确导向。

二、考试性质和目标(略)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解析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解析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第1-3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1.((1)0.8g/cm3=0.8×103kg/m3(2)360km/h=100m/s.【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位的测量和换算。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本题根据密度和速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1)∵1g/cm3=103kg/m3,∴0.8g/cm3=0.8×103kg/m3;(2)∵1km/h=13.6m/s,∴360km/h=360×13.6m/s=100m/s。

故答案为:(1)0.8×103;(2)100。

2.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音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音调。

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音调。

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此事例的探究,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解:战斗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故答案为:减小。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真题)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真题)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一、填空题(第1~3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8 g/cm3=kg/m3;(2)360 km/h=m/s.2.演奏管乐器时,乐音是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在演奏管乐器的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4.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所以蒸发越快.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 V 不变,电阻R1=10 Ω,R2=20 Ω.闭合开关S,则R1消耗的电功率为W;通电30 s,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J.6.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520 N,背着质量为8 kg 的背包,用时40 min登上高为9 m 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J,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W.(g取10 N/kg)7.如图所示,把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将一根直导线平行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请运用场的观点解释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8.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以对切割表面产生高达108 Pa的压强,那么“水刀”作用在10-7 m2的面积上时,产生的压力为N.9.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100 kg、初温为20 ℃的冷水,经过太阳一天的照射,水温升高到65 ℃,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等于完全燃烧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假如用功率为2 kW的电热水器产生同样多的热量,则通电的时间为s.[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 J/m3]10.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浮力表达式为.(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12.右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D.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1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铅笔的长度可以选用毫米刻度尺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使用测电笔时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D.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力的大小14.工人师傅使用一个动滑轮将4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到3 m高处,假如所用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50 N,则()A.拉力所做的功为750 JB.机械的效率为80%C.若用该动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D.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每个电表都有一定的示数.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则()A.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示数增大B.电流表A1和A2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示数增大C.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减小D.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示数都增大17.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 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 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 m,如图所示.则()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 N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 N三、实验题(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11分,共19分)18.现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体的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两侧的橡胶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a所示.(1)请从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叙述接下来的调节过程:.(2)调节完成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通过移动游码,再次使天平横梁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19.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下表中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U/V00.50 1.00 1.50 2.00 2.50I/A00.170.300.390.450.49(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 所示,请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线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是(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阻值(选填“变大”或“变小”).(3)按照电路图a,在图c中将实物图连接起来.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0小题7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7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 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 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1.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图a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g=3 mA的电流表,其内阻R g=10 Ω,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如图b),问:(1)当通过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为满偏电流时,它两端的电压为多少;(2)需要给它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0;(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3)设改装后的电流表的电阻为R,比较R与R0的大小关系,并简单地说明理由.2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111 u v f +=.参考答案1.(1)0.8×103 (2)100【解析】 1 g/cm3=103 kg/m3,所以0.8 g/cm3=0.8×103 kg/m3;1 km=103 m,1 h=3 600 s,所以360 km/h=360×103 m/3 600 s=100 m/s.2.音调【解析】在吹奏各种管乐器时,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用手指堵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3.减小【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战斗机在战斗前要丢掉副油箱,是为了通过减小质量来减小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灵活性.4.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一种相对缓慢的汽化现象,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液体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只有在液体表面的液体分子才有可能离开液体进入空气中,因此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一定时间内脱离液体表面的分子数量越大,所以温度越高,蒸发越快.5.0.424【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各处的电流相等,总电阻为R=R1+R2=10 Ω+20Ω=30 Ω,电流I=UR=6V30=0.2 A,则R1消耗的电功率P=I2R1=(0.2 A)2×10 Ω=0.4 W;通电30 s,电阻R2产生的热量Q=I2R2t=(0.2 A)2×20 Ω×30 s =24 J.6.720 2.25【解析】背包的重力G=8 kg×10 N/kg=80 N,用时t=40 min=2 400 s,高度h=9 m,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W=Gh=80 N×9 m=720 J;攀岩者的平均速度v=ht=9m2400s=0.00375 m/s,攀岩者攀登时的动力F=520 N+80 N=600 N,做功的平均功率P=Fv=600 N×0.003 75 m/s=2.25 W.7.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处在磁场中的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解析】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此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此现象是由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8.10【解析】已知“水刀”对切割表面产生的压强p=108Pa,切割表面的受力面积S=10-7m2,根据公式,可得“水刀”产生的压力F=pS=108 Pa×10-7 m2=10 N.9.0.459.45×103【解析】已知热水器中有水m=100 kg,水从温度t1=20 ℃升高到t2=65 ℃,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3 J/(kg·℃)×100 kg× (65 ℃-20 ℃)=1.89×107 J,设此热量相当于体积为V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则V=Qq=7731.8910J4.210J/m⨯⨯=0.45 m3;假如用功率为P=2 kW的电热水器加热,产生同样多的热量,需要的通电时间为t,t=QP=731.8910J210W⨯⨯=9.45×103 s.10.ρ液gh2Sρ液g(h2-h1)S【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p=FS可得:长方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2=ρ液gh2,受到的液体压力F2=p2S=ρ液gh2S;长方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底面受到的压力差,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1=p1S=ρ液gh1S,则F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11.C【解析】由于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重力一定存在;物体与斜面相互挤压,斜面对其一定有支持力(弹力);上述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而物体匀速下滑,一定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故选C.12.C【解析】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是错误的;电动机工作时,在消耗电能获得机械能的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会产生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是错误的;由于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因此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 是正确的;为了让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电动机中安装了换向器,当线圈刚好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的方向,保证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故D是错误的.故选C.13.D【解析】测量铅笔的长度可以选用毫米刻度尺,A正确,不符合题意;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正确,不符合题意;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C正确,不符合题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只要使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拉伸方向在同一直线即可,不一定必须沿竖直方向,D错误,符合题意.14.B【解析】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2h=250 N×2×3 m=1 500 J,故A错误;有用功W有用=Gh=400 N×3 m=1 200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WW有用总=1200J1500J=0.8=80%,故B正确;如果用该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根据W有用=Gh可知有用功会增加,而额外功W额外≈G动h,保持不变,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WW W+有用有用额外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增大,故C错误;当有用功不变,改用轻质滑轮时,额外功减小,机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故选B.15.A【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形变量减小,小球受到的弹力变小,但一直受到向右的力的作用,速度变大;小球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形变量增大,弹力增大,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左,由于弹力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小球运动,所以小球速度减小;小球在B点速度等于0,但由于受到向左的弹力,将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小球开始向左运动;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弹簧形变量一直在改变,所以受力大小在改变,在O点改变弹力方向.据此分析各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16.D【解析】本题电路由两电阻并联然后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组成,其中电压表测量两并联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A2测量R1支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所以电流表A1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两并联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 2示数变大.据此可知,D 选项正确.17.A 【解析】 已知兄弟二人高度相同,所以,扁担处于水平状态,物重G=900 N ,AB=1.8 m ,AO=0.8 m.如果以哥哥的肩A 为支点,重物对扁担的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是阻力,弟弟的作用力是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AO=F B ×AB ,代入数据, 900 N×0.8 m=F B ×1.8 m ,解得F B =400 N ;以O 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A ×AO=F B ×OB ,代入数据,F A ×0.8 m=F B ×1.0 m ,解得 F A ∶F B =5∶4;以弟弟的肩B 为支点,重物对扁担的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是阻力,哥哥的作用力是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BO=F A ×AB ,代入数据, 900 N×1.0 m=F A ×1.8 m ,解得F A =500 N.故A 正确,B 、C 、D 错误.18.(1)用镊子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分);旋转平衡螺母,使它缓慢向右移动,直至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处,或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3分)(2)46.2(或46.20)(3分)【解析】 (1)使用天平之前首先应调节天平,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后,缓慢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2)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 ,游码左侧指在1 g 后面第1条刻度线,因此物体质量为20 g+20 g+5 g+1 g+0.2 g=46.2 g.19.(1)如图1所示.(3分,连成折线不给分) (2)变化(2分) 变大(2分) (3)如图2所示.(4分)图1 图2【解析】 (1)用平滑曲线将数据点连接起来即可.(2)从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也同时发生变化,但同一时刻的电压与对应的电流之比是变化的,即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利用题中给出的数据计算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电阻变大.(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不会超过3 V ,电流小于0.6 A ,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0~3 V ,电流表量程选择0~0.6 A ,连接电路如图2.2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F=10 N(2分)(2)接触面间的压力F N =G=40 N ,f=10 N ,由f=μF N ,则μ=N f F =10N 40N=0.25(5分) 2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当小量程电流表指针指在最大刻度时,根据欧姆定律,小量程电流表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压:U g =I g R g =3×10-3 A×10 Ω=0.03 V(2分)(2)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 A 时,通过G 的电流为3 mA=0.003 A ,需要R 0支路分流I 0=I-I g =3 A-0.003 A=2.997 A ,U 0=U g =0.03 V所以R 0=00UI =0.03V 2.997A≈0.01 Ω(3分) (3)因为0g111R R R =+,所以R<R 0(其他合理解释亦给分)(3分) 2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如图所示.(4分)(2)证明:由图可知△AOB ∽△A'OB', 则AB BO A B B O=''', 又由△COF ∽△A'B'F ,(F 为凸透镜右焦点) 则CO OF A B B F=''', 因为AB=CO , 所以BO OF B O B F ='', 其中BO=u ,B'O=v ,OF=f ,B'F=B'O-OF=v-f ,则u f v v f =-,得出111u v f +=(3分)。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 解析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 解析版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第1-3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1.((1)0.8g/cm3=0.8×103kg/m3(2)360km/h=100m/s.((12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此事例的探究,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解:战斗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故答案为:减小。

4.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地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5.S。

【解析】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焦耳定律的应用,利用好公式和规律是关键。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2)根据P=I2R求出R1的电功率;根据Q=I2Rt求出通电时间3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

(1)∵串联电路中总阻值等于串联的各电阻之和,∴R=R1+R2=10Ω+20Ω=30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UR =6V30Ω=0.2A;(2)由P=UI=I2R得:R1的电功率P1=I2R1=(0.2A)2×10Ω=0.4W;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阻R2产生的热量Q2=I2R2t=(0.2A)2×20Ω×30s=24J,故答案为:0.4;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考试大纲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

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关于对知识点的考试水平要求,《课程标准》使用了解、认识、理解等水平层次提出要求;使用独立操作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使用经历、反应、领悟对体验性目标提出要求。

具体的含义是:了解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指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等。

认识介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独立操作指能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等。

经历指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反应指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关反应等。

领悟指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行为观念等。

在本纲要中,为方便师生复习,我们使用“知道”(A)(相当于“了解”和“认识”)、“理解”(B)等水平层次对知识提出要求;使用“会”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体验性要求是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已经内含在下表中关于水平要求的描述之中。

在学业考试中,对于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将会努力通过试题提问的角度、学生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

学业考试试题在难度和题型等各个方面将继续保持基本的稳定性,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实验作为物理课程的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它又具有独立的价值,因此,实验仍将作为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考试要求中将有很明确的说明。

我们想通过学业考试试题的内容、试题的形式和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反映出对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实现对课程实施的正确导向。

二、考试性质和目标:初中物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其结果既是学生的毕业成绩,也是各地高中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我们追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结果能全面、准确地反应我省物理学科教学的水平。

同时又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发挥对如何实施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存在。

(考试要求:A)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考试要求:A)3、会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包括正确读数)。

(考试要求:A会)4、知道熔化和凝固(包括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等)。

(考试要求:A)5、能正确描述“冰(或其他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碘物质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

(考试要求:B)6、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冰、雾、霜等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

(考试要求:A)(二)物质的属性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物体具有磁性、导电性、绝缘性等。

(考试要求:A)2、知道导体、绝缘体的规定;能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说明常见材料中哪些是导体、绝缘体等。

(考试要求:A)3、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kg,知道质量其它常用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考试要求:A)4、会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

(考试要求:B会)5、能利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考试要求:B会)6、理解密度的概念;能使用其定义式ρ=m/V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定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考试要求:B)(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考试要求:A)2、能大致描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绕核运动的核外电子所组成)。

(考试要求:A)3、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考试要求:A)(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的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考试要求:A)2、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并能运用这一观点解释有关的现象。

(考试要求:A)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义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m/s、Km/h等,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意义和简单的计算等)。

(考试要求:B)4、知道时间的国际制单位:秒(s),知道其它常用单位,并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

(考试要求:A)5、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考试要求:B会)6、知道长度的国际制单位:米(m),知道其它常用单位,能进行各单位间的正确换算;能结合生活经验粗略地估测物体的长度。

(考试要求:A)(五)机械运动和力1、知道力的定义和力的单位:牛顿(简称为牛,符号为N)。

(考试要求:A)2、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会画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考试要求:A)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会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考试要求:B会)4、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以及重力与质量间的关系式G=mg、重力的方向等。

(考试要求:A)5、知道什么是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理解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理论依据(即二力平衡条件),并能对该实验过程和结论等作出正确的说明。

(考试要求:B会)6、能定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间的关系;能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和或减小有害摩擦。

(考试要求:A)7、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考试要求:A)8、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物体的惯性,知道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考试要求:A)9、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说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

(考试要求:B)10、知道什么是杠杆(要能正确作出力的力臂)、什么是杠杆平衡,能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关系式F1L1=F2L2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会)11、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施加力的特点,能根据具体要求组装滑轮组。

(考试要求:B)12、理解压强的概念、定义式P=F/S,知道其单位:帕(Pa);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13、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必要性和具体情况下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考试要求:A)14、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能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考试要求:A)15、能定性地分析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计算)。

(考试要求:A)16、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能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准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运用其关系式F=ρ液gV排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17、能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等知识判断具体情况下物体的浮沉。

(考试要求:A)(六)声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上的差异(考试要求:A)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包括音调、响度分别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有关等)(考试要求:A)3、能根据频率的高低对声音进行分类,能举例说明超声和次声在实际中的应用。

(考试要求:A)4、能举例说明防止噪声的一般途径。

(考试要求:A)(七)光1、能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运用这一知识对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考试要求:A)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考试要求:A)3、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考试要求:A)4、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

(考试要求:A)5、能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简单的光的反射现象,并能正确作出的光的反射现象光路图。

(考试要求:B会)6、能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考试要求:A会)7、能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大致作出光的折射光路图,并能运用这一知识对常见的生活、自然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考试要求:A会)8、知道凸透镜的几个相关概念。

如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

能画出关于透镜的几个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

(考试要求:A)9、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

(考试要求:B会)10、能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工作原理作以定性说明。

了解眼睛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视力的矫正。

(考试要求:A)(八)机械能1、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包括了解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考试要求:A)2、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定义式W=Fs和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能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力是否做功;能运用该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3、知道功率的意义、定义式P=W/t和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机械(包括用电器等)功率的意义;能运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4、理解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并能根据公式η=W有/W总×100%进行一般的计算。

(考试要求:B)5、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考试要求:A)(九)内能1、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考试要求:A)2、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考试要求:A)3、知道燃料热值的概念,能举例阐明热值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关系式Q=mq 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4、知道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量。

(考试要求:A)5、知道比热容的概念,能举例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利用比热容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和生活现象;能运用关系式Q=cm(t2-t1)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试要求:B)6、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