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五章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合集下载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 服务
2023-11-03
cHale Waihona Puke ntents目录• 引言 • 智力残疾概述 •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案例分析
contents
目录
•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发展策 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智力残疾的定义和 分类
家庭生活技能训练
在家庭环境中,对智力残疾人士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如自我照顾、家务劳动等,以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社区康复服务的组织与实施
专业康复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组织专业的康复人员,包括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咨询 师等,进行针对智力残疾人士的康复服务。
社区康复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建立和完善社区康复设施,为智力残疾人士提供方便、舒适的康 复环境。
智力残疾的成因和影响
智力残疾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等。例 如,母亲孕期感染、新生儿窒息、脑外伤、脑炎等都可能导 致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个体可能面临学 习困难、社交障碍和就业困难等问题;家庭则可能面临照顾 负担和经济压力;社会则可能面临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 的挑战。
们的特殊需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缺乏对智力残疾人士社 区康复训练的长期效果评估,未
来需要进一步探讨。
对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智力残疾 ,需要制定更加精细的康复训练 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社区康复训练 本身,而缺乏与其他相关领域的 交叉研究,未来可以尝试与其他 学科进行结合,拓展研究视野。
案例三
1. 背景介绍
该特殊学校是为智力残疾学生提供教育服 务的机构,其中包括康复训练服务。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

为了康复训练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有效的改善残疾人功能状况,特定此方案。

本方案服务对象为高密市有康复需求的9岁(含)以下智力残疾儿童,针对其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治疗。

一、服务要求(一)每名儿童在医院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每日至少2个小时,每周至少一次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科目的讲解培训与康复的认知程度的提高,每月至少一次集中家长培训和社会融合活动,提高患儿家长对康复训练的认知。

(二)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精神、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能力训练,并通过创立主题、音乐游戏、体感活动、多屏互动等活动方式组织展开训练。

(三)康复训练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等。

①个别教学与训练:要求康复人员与儿童1:1或1:2,进行针对性训练。

②小组教学与训练:要求一名康复人员,3-6名儿童,儿童融入小组。

注: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能力低下/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

③集体教学与训练:要求两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6-12名儿童。

④家庭社区融合活动:根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提供社区和家庭康复指导和跟踪随访,帮助家长完成在家庭和社区的康复目标。

以上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活动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均要求对儿童的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康复方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康复教学与训练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康复训练目标实现75%以上。

(四)智力残疾儿童初入院评定及制定详细康复训练计划。

(五)训练每个月时进行阶段性功能评估(包括儿童的运动、感知、认知、精神、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总结康复效果和现状,对比前测做出阶段性康复效果报告,提出进一步干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下个月康复治疗计划。

社区康复题库

社区康复题库

社区康复题库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

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A.城市、农村B.经济特区C.自然街D.自治区E.镇、村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A.1976年B.1978年C.1986年D.1988年E.1989年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A.12月3日B.11月3日C.10月3日D.12月13日E.10月10日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A.1976年B.1990年C.1986年D.1988年E.1989年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A.2005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E.2015年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A.领导机构不同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二)多项选择题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A.有一定的地域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2.社区有哪些特征A.地缘性B.人缘性C.社会性D.群集性E.区域性3.自然社区包括A.城市B.农村C.自然街D.镇、村落等E.学校、商业区4.社区功能包括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B.社会化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社会参与功能E.社区互助功能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E.社区康复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二、名词解释:1.社区2.社区服务3.CBR4.社会康复5.社会化功能三、问答题:1.社区构成的要素是什么?2.社区康复有哪些特点?3.社区康复原则是什么?第二章社区康复工作的管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区康复的领导机构是A.社区政府B.残联部门C.民政部门D.卫生部门E.以上都不是2.卫生部门在社区康复中的主要作用是A.组织管理B.制定社区康复规划C.提供康复专业技术D.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社区康复E.开展就业培训3.社区康复指导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A.负责筛查康复对象,制定康复训练计划B.传授康复训练技术,指导康复员、残疾人及亲属开展康复训练工作C.评估康复员工作,评估康复训练效果D.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E.为残疾人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填写《康复训练档案》4.社区康复过程中进行中期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评价和判断残疾发生率的变化B.评价社区康复总体效果C.评价社区康复计划执行情况D.评价第一次康复治疗(训练)方案正确性及康复效果,为修订(制定)新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E.评价社区康复的社会效益5.社区康复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访问调查法B.问卷调查法C.实地观察法D.文献分析法E.个案法6.社区康复调查员一般由()担任A.社区居委会领导B.乡镇主管社区康复的领导C.基层康复员和康复协调员D.康复指导员E.残联部门领导7.社区康复规划总目标是A.激发社区政府、社区成员参与意识B.完善社区康复网络C.建立若干个社区康复资源中心D.达到康复覆盖、免疫接种面及控制致残率E.推广社区康复,扩大康复受益面,实现残疾全面康复8.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不包括A.对康复对象进行初次功能评估、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B.指导康复对象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评估康复效果C.选用与制作训练器材,用品用具的信息、供应、维修服务D.心理支持服务、知识普及服务、转介服务E.进行社区康复检查评估9.基层康复员培训内容不包括A.残疾识别,残疾需求的确定B.康复服务内容,记录与评估的方法C.简易康复训练康复器材的制作及转介等知识D.实用康复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E.社区康复发展规划制定10.残联部门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A.兴办各类特殊教育事业,千方百计地提高残疾人的科学文化水平B.组织制定并协调实施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建立技术指导组,督导检查C.组织康复需求调查;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档案D.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建立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队伍E.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职业康复(二)多项选择题1.社区康复管理体系包括A.社区康复管理组织建设B.社区资源利用C.工作制度建设D.经费管理、宣传E.评估2.社区康复领导小组成员机构包括A.社区政府B.残联部门C.民政部门D.卫生部门E.教育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3.社区康复人力资源包括A.行政及业务管理人员B.康复专业技术人员C.康复协调员D.基层康复员、教师E.志愿者、残疾人家属及其亲友4.社区康复领导小组职责有A.负责本辖区社区康复工作B.制定本辖区社区康复中长期发展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C.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D.对基层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落实社区康复工作经费E.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表彰先进5.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是由()构成。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共五则范文)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共五则范文)

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

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

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

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

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

言语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置。

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

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很差。

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知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学习的范围有:(1)身体主要部位名称。

(2)衣物、日常用品的名称及用途。

(3)室内物品,小家电的名称及用途。

智力残疾康复训练 ppt课件

智力残疾康复训练  ppt课件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智力残疾康复训练
一、智力残疾的基本概念; 二、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
5
智力残疾康复训练
41
(二)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
42
(二)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
43
(二)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
44
南昌市育智学校
45
15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5.训练内容和方法 三、康复训练评估测评标准
1 运动能力
16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17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18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5.训练内容和方法 三、康复训练评估测评标准
2 感知能力
19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20
(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2. 智力的高低没有绝对界线:轻度智力残疾与普通人之间确实没有 一条明显的界限。有许多智力残疾人,需要人们稍稍的帮助就可 以走上健全人的生活道路。尤其在他们年幼的时候,这种帮助就 更为重要。但若残疾程度很重,则终生需要帮助。
9
智力残疾康复训练
(三)智力残疾的分级及各级特征
10
二、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
早期干预在智力残疾儿童年龄幼小的时候或可能导致智力残疾的疾病发生的早期有组织有目的地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兼顾他们的医疗保健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辅导来满足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需求促进其发展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智力残疾康 复训练

智力残疾康复服务

智力残疾康复服务

ICS 11 .180C 04团体标准T/CARD 004—2020智力残疾康复服务Rehabilitation service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2020-03-25发布2020-03-27实施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发布目录引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 评定与分级 (2)4.1 评定与分级机构 (2)4.2评定与分级标准 (3)5 服务原则5.1 建立支持系统的原则5.2 实施终身支持服务的原则5.3 共同参与的原则6康复服务要求 (5)6.1服务流程 (5)6.2 服务内容 (5)7 质量评估 (8)7.1个人服务质量评估 (8)7.2 组织服务质量评估 (8)8 服务条件 (8)8.1 基本条件 (8)8.2 职业场所 (9)8.3 居家生活 (9)8.4社会资源 (9)附录 (10)参考文献 (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智力残疾人康复专业委员会、重庆高校市级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家成、汪海萍、张文京、徐胜、魏寿洪、向友余、郝传萍、陈夏尧、颜家睦、李利君、李华、孙颖、于文、谷长芬智力残疾康复服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力残疾康复服务的服务原则、服务要求、质量评估和服务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智力残疾康复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341 -2010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智力残疾intellectual disability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社区康复题库

社区康复题库

社区康复题库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

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A.城市、农村B.经济特区C.自然街D.自治区E.镇、村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A.1976年B.1978年C.1986年D.1988年E.1989年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A.12月3日B.11月3日C.10月3日D.12月13日E.10月10日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A.1976年B.1990年C.1986年D.1988年E.1989年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A.2005年B.2022年C.2022年D.2022年E.2022年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A.领导机构不同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二)多项选择题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A.有一定的地域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2.社区有哪些特征A.地缘性B.人缘性C.社会性D.群集性E.区域性3.自然社区包括A.城市B.农村C.自然街D.镇、村落等E.学校、商业区4.社区功能包括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B.社会化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社会参与功能E.社区互助功能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E.社区康复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二、名词解释:1.社区2.社区服务3.CBR4.社会康复5.社会化功能三、问答题:1.社区构成的要素是什么?2.社区康复有哪些特点?3.社区康复原则是什么?第二章社区康复工作的管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区康复的领导机构是A.社区政府B.残联部门C.民政部门D.卫生部门E.以上都不是2.卫生部门在社区康复中的主要作用是A.组织管理B.制定社区康复规划C.提供康复专业技术D.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社区康复E.开展就业培训3.社区康复指导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A.负责筛查康复对象,制定康复训练计划B.传授康复训练技术,指导康复员、残疾人及亲属开展康复训练工作C.评估康复员工作,评估康复训练效果D.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E.为残疾人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填写《康复训练档案》4.社区康复过程中进行中期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评价和判断残疾发生率的变化B.评价社区康复总体效果C.评价社区康复计划执行情况D.评价第一次康复治疗(训练)方案正确性及康复效果,为修订(制定)新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E.评价社区康复的社会效益5.社区康复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访问调查法B.问卷调查法C.实地观察法D.文献分析法E.个案法6.社区康复调查员一般由()担任A.社区居委会领导B.乡镇主管社区康复的领导C.基层康复员和康复协调员D.康复指导员E.残联部门领导7.社区康复规划总目标是A.激发社区政府、社区成员参与意识B.完善社区康复网络C.建立若干个社区康复资源中心D.达到康复覆盖、免疫接种面及控制致残率E.推广社区康复,扩大康复受益面,实现残疾全面康复8.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不包括A.对康复对象进行初次功能评估、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B.指导康复对象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评估康复效果C.选用与制作训练器材,用品用具的信息、供应、维修服务D.心理支持服务、知识普及服务、转介服务E.进行社区康复检查评估9.基层康复员培训内容不包括A.残疾识别,残疾需求的确定B.康复服务内容,记录与评估的方法C.简易康复训练康复器材的制作及转介等知识D.实用康复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E.社区康复发展规划制定10.残联部门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A.兴办各类特殊教育事业,千方百计地提高残疾人的科学文化水平B.组织制定并协调实施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建立技术指导组,督导检查C.组织康复需求调查;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档案D.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建立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队伍E.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职业康复(二)多项选择题1.社区康复管理体系包括A.社区康复管理组织建设B.社区资源利用C.工作制度建设D.经费管理、宣传E.评估2.社区康复领导小组成员机构包括A.社区政府B.残联部门C.民政部门D.卫生部门E.教育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3.社区康复人力资源包括A.行政及业务管理人员B.康复专业技术人员C.康复协调员2D.基层康复员、教师E.志愿者、残疾人家属及其亲友4.社区康复领导小组职责有A.负责本辖区社区康复工作B.制定本辖区社区康复中长期发展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C.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D.对基层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落实社区康复工作经费E.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表彰先进5.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是由()构成。

智力残疾的康复教导

智力残疾的康复教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智力残疾的康复教导
目录Leabharlann • 智力残疾概述 • 康复教导原则与方法 • 认知功能训练与提升途径 • 社交技能培养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 情绪管理及心理辅导策略部署 • 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建议
01 智力残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 障碍。智力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 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 的支持。
03 认知功能训练与提升途径
注意力集中能力培养
利用多种感官刺激
01
采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智力残疾者集中
注意力。
任务明确和目标清晰
02
为智力残疾者设定明确的任务和清晰的目标,使其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
逐步增加难度
03
根据智力残疾者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训练难度,提高其注意
鼓励智力残疾者从一个问题出发,尽可能多地想出不同的解决方 案,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逻辑推理能力训练
通过逻辑推理游戏、数学题目等,提高智力残疾者的逻辑推理能 力。
创造性思维培养
鼓励智力残疾者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 新能力。
学习能力提升策略分享
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智力残疾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其学 习效率。
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理解并尊重孩 运用表扬、鼓励等正面教育手段,增强
子的个性和差异。
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资源整合利用,形成支持网络
有效整合和利用家庭、社区、学校等资源,为孩子的康复教导提供支持。 与其他家长、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资源,形成互助支持网络。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未来发展趋势
01
跨学科团队合作
未来,智力残疾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团队的合作,包
括康复师、心理医生、教育专家等,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02
科技助力康复训练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有望应用于智力残疾
人的康复训练中,提高训练效果和趣味性。
03
政策与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
促进职业技能发展
通过社区康复训练中的职业技能培 训,智力残疾人士可以学习适合自 己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准 备。
03
社区康复训练的方法与 技巧
生活技能训练
01
02
03
自理能力训练
通过训练和指导,帮助智 力残疾者提高日常生活自 理能力,如穿衣、洗漱、 进食等。
家务技能训练
教授智力残疾者简单的家 务技能,如打扫卫生、整 理房间、洗涤衣物等,提 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开展针对智力残疾者家属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智力残疾和康复训练的认识,增强他们 的照护能力和信心。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智力残疾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照护压力,建 立积极的心态。
家属互助组织建设
鼓励家属之间建立互助组织,分享照护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照护过程中的挑战和问题。 同时,通过互助组织,促进家属与专业康复团队的沟通和合作,形成照护合力,为智力残 疾者提供更好的康复训练与服务。
语言和沟通训练
语言理解能力培养
01
通过听说训练,提高智力残疾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训练
02
鼓励智力残疾者多说话,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清
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手语和辅助沟通工具学习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们融入社会,增强社会和谐与包容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03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
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均衡发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
目标。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智力残疾人士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越 来越多的智力残疾人士开始享受到社区康 复训练与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支持。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服务对象和相 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 方案。
05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 与服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的社区康复中心
康复训练
该中心为智力残疾人提供各种 康复训练,包括认知训练、生 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
独立性。
社区融合
该中心还注重智力残疾人与社 区的融合,通过组织活动和交 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康复训练过程, 共同帮助智力残疾人士更好地融入 社会。
04
智力残疾的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的类型与内容
医疗康复服务
教育支持服务
为智力残疾人士提供医疗诊断、药物治疗和 康复训练等医疗支持,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 能和心理健康。
为智力残疾人士提供特殊教育、职业培训和 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获得知识 和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资本建设
该项目还注重社会资本的建设,包括社区建设和社区参与等,以帮 助智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区和社会。
06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 与服务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1 2 3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智力残疾是指儿童在智力发育上与同龄儿童存在明显差异或有障碍,影响其学习和适应能力的一种脑功能障碍。

为了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提高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设计合理的康复训练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运动和认知训练,促进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功能提升。

二、教学目标1.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2.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和灵敏度;3.增强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4.培养智力残疾儿童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康复训练内容:(1)动作协调训练:通过参与各种动作游戏,如球类运动、跳绳等,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

(2)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力量训练器材,如哑铃、橡皮带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肌肉力量。

(3)平衡能力训练:通过平衡器材,如平衡木、平衡球等,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

(4)注意力和认知训练:通过认知训练游戏,如记忆卡片、智力拼图等,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5)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团体活动,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2.教学步骤:(1)入门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跃、旋转等,以激活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

(2)动作协调训练:组织动作协调游戏,如传球游戏、抛接游戏等,让智力残疾儿童学会协调肢体动作。

(3)肌肉力量训练:引导智力残疾儿童使用哑铃、橡皮带等器材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4)平衡能力训练:使用平衡木、平衡球等器材进行平衡训练,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

(5)注意力和认知训练:通过认知游戏,如记忆卡片、智力拼图等,训练智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6)社交技巧训练: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智力残疾儿童与他人互动,提升交流能力和社交技巧。

(7)结束活动:进行放松训练,如伸展运动、深呼吸等,以缓解智力残疾儿童的紧张情绪。

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方案

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方案

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方案一、服务目标1.帮助残疾人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指导残疾人运动训练,改善体能素质;3.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促进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4.提供信息和知识支持,帮助残疾人获取相关资源和服务。

二、服务内容1.康复评估:通过专业的康复评估,确定残疾人康复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运动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运动、功能训练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促进残疾人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3.活动疗法:组织各种康复活动,包括艺术疗法、音乐疗法、助听器训练、助视器训练等,提供多样化的康复体验。

4.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残疾人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残疾,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

5.社交活动: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包括康复活动、游园、户外运动等,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与交流。

6.社工服务:提供社工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信息和知识支持,帮助他们获得相关的社会资源和福利待遇。

三、服务形式1.个别训练: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供个别化的训练方案,由康复专家亲自指导。

2.小组训练:组织小组训练,使残疾人能够与同伴一起练习,互相鼓励和支持。

3.线上服务: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远程康复训练服务,方便残疾人居家参与康复训练。

4.日间照料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临时照料、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的集中服务场所。

四、服务机构1.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专业的康复评估和治疗服务。

2.专业机构:包括康复训练中心、康复学校、残疾人关爱中心等,提供系统完善的康复训练服务。

3.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组织等,提供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等支持服务。

4.网络平台:包括在线康复平台、康复手机应用等,提供线上康复训练和指导服务。

五、服务流程2.康复评估:由专业的康复专家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3.训练和服务:根据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个别或小组康复训练,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并根据需要提供社工服务。

智力儿童康复规章制度

智力儿童康复规章制度

智力儿童康复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应以改善残疾儿童功能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为目标,坚持科学、规范、温馨、人文的原则,确保康复服务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康复服务要求第四条每名智力残疾儿童在康复机构内的训练时间至少为6个月,每日至少2个小时。

每周至少一次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提高家长对康复训练的认知和参与度。

第五条康复训练内容应涵盖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精神、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能力训练。

训练方法应结合儿童年龄、病情、体质等特点,采用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与训练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等形式。

第六条康复人员与儿童的比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个别教学与训练:1:1或1:2;(二)小组教学与训练:1名康复人员对应3-6名儿童;(三)集体教学与训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康复机构应建立健全康复评估制度,定期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和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教育计划。

第八条康复机构应制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明确残疾类别、学习优势、未来发展潜能、残疾影响、建议对策、康复重点、家长建议与希望等内容。

第九条康复机构应开展家长培训和社会融合活动,提高家长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和技能,促进儿童融入社会。

第十条康复机构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康复设备和场所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康复服务流程第十一条智力残疾儿童申请康复服务时,应提交康复训练救助卡、转介单、医院诊断证明、儿童体检报告、监护人和受助儿童身份证明材料等。

第十二条康复机构应按照资质审核、登记、问询、评估、建档、签订康复协议、制定康复教育计划、实施康复教学、定期评估、修订康复教育计划、康复随访、家庭指导等流程开展服务。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课件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课件
(4)描述个体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的限制,
其主要目的是发展个别化支持系统 (5)经过一段时间适当的支持辅助后,智力落
后者各方面的功能通常会有所改善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2002年分类系统
(1)多元的分类系统
(2)可以依据智力、适应性行为、需要支 持的程度、病源、心理健康等维度分类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的是概念、社会和应用性三方面的技能,发
生于18岁以前。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2002年定义中的显著限制(五项)
(1)个体目前功能的限制,表现在和个 体相同年龄的同伴团体和相似文化背景
的典型环境
(2)准确的鉴定,考虑文化、语言的不 同以及沟通、感观、动作和行为方面的
差异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3)个体目前功能的限制,通常和个体其它方 面的长处或能力同时存在
“使用社区”指适当地使用社区资源,包括在社区中的 行动能力、采购日常用品、从社区中商业单位购买或获 得服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及公共设施(学校、公园、 图书馆、休闲中心、街道、人行道、戏院等)与此相关 的技能还有在社区中合适的行为举止、表达选择和需求、 社交互动及功能性能力的运用等。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间歇的支持 有限的支持 广泛的支持 全面的支持 (4)“功能”和“支持”成为核心概念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2002年定义
对1992年定义的批判 对适应行为 对智力水平 对分类系统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2002年定义的基本内容
智力残疾是指在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具有 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所谓适应性行为指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治疗
将智力商数与适应性行为障碍程度作为分类的标准
每当智力商数降低一个标准差,同时适应性行为障碍 也降低一个等级(如减少一个标准分),从而将智力 障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第五章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第五章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四级(轻度)智力残疾 发展商55-75、智商50-69,适应性行为低 于一般人水平,具有相当的实用技能; 具体表现: (1)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担一般家务劳动和工 作,但缺乏技巧和创造性; (2)一般在指导下能适应社会,经过特别教育 可获得一定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对周围环境有较 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
7、评定过程中智力障碍儿童如出现明显不适或不 配合时,应停止检查,分析原因,改变策略寻求 儿童的合作。
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2
环境安排 灵活安排测试内容 多称赞儿童的努力、专心、合作,不要单 顾及儿童评估项目的结果
制造欢乐、轻松的气氛
康复评定的目的 1、掌握障碍情况 如调查障碍的部位、性质及其严重程 度,以及障碍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 生活的参与所造成的影响。
2、设定康复目标 为此需寻找和分析阻碍智力障碍儿童 适应社会和家庭的具体因素。例如言 语沟通问题、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 当然,心理状态、社会影响也可能为 其原因。
3、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 如选择适当教育方法和手段以促进智 力障碍儿童潜能发展。
第五章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 复训练与服务
目录
1 2 3 4 5 6
第一节 智力残疾概述 第二节 智力残疾患者评测 第三节 康复训练计划 第四节 康复训练方法 第五节 康复训练评估
第六节 转介服务
第一节 智力残疾概述
1.为什么社会文明的发展能够不断提升人类对智 力残疾的认识? 2.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价值如何影响人类对智力 残疾问题的解决? 3.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 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用于智力残 疾的康复实践?
2、中期评定的任务 中期评定是在智力障碍儿童经过一段 时间的康复教育后所进行的评定,主 要是了解教育治疗后功能的改变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复教育计 划提供依据。

视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2021完整版PPT

视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2021完整版PPT
3.其他:还有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眼压和眼底 等专科检查,这些也都需要到医院眼科检查。
1.低视力康复的意义--视觉的优势
(1)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视觉是分辩形状的重要器官 (3)视觉缺陷影响其他知觉 (4)视觉的其他作用
2.低视力康复的工具--助视器
助视器的特性 1)放大率:越大,工作距离越短,书写就越困难 .2)工作距离:工作距离越短,观察的范围越增大。 3)焦距:越小,放大能力越强、使用难度越大。 4)助视器的重量:不能太重。 5)助视器的外观:样式普通不太惹人注意。
3.认识初步
视力残疾儿童由于丧失了视觉这一远距离感知觉, 每一步骤都受到极大的甚至致命的影响:
视力残疾的社区康复 训练与服务
(一)视力残疾的概念与分级
(二)视力残疾的检查方法
(三)低视力的康复训练
(四)助视器的类型
(五)低视力康复的方法-视功能训练 (六)盲童的康复训练 (七)建议社区盲童定向行走康复训练内容 (八)成年盲人的康复训练策略 (九)转介服务 (十)课后思考题
视力残疾是指盲和低视力,使双眼失去清晰识别周 围环境的能力,从而不能胜任一些职业的工作,并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
包括中心视力检查和周围视野检查,反应眼底视神经功能的优劣。
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信息刺激量占刺激输入 盲人生活外出行走及安全康复策略
1)光学助视器:有远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眼镜式助视器、单筒式望远镜、戒指式望远镜等),有近用的(眼镜式助视器、手持式助视器、立式放
大镜)等。 总量80%-90%。婴幼儿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是一去不复返的。
研究表明,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信息刺激量占刺激输入总量80%-90%。
疾对儿童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 3)焦距:越小,放大能力越强、使用难度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岁及以上按智商、适应行为分级;当两者的分 值不在同一级时,按适应行为分级。WHODASII分值(见《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II》 精神残疾分级标准)反映的是18岁及以上各级智 力残疾的活动与参与情况。
一级(极重度)智力残疾:发展商(0-6岁)<25 、智商(7岁提上)<20,适应性行为( adaptiue behaviour)极差; 具体表现:
(1)面容明显呆滞; (2)终生生活全部需要他人照料; (3)运动感觉功能极差,通过训练,只有下肢 、手及颌部的运动有反应。
二级(重度)智力残疾 发展商26-39、智商20-34 ,适应性行为差
具体表现: (1)生活能力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 ,需要他人照料; (2)运动及语言发育差,与人交往能力也差
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 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 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 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 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智力残疾儿童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
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在社会行为的适 应方面也有明显障碍的儿童。智力不足或 智力明显落后是智力残疾儿童最明显的特 征。
3、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 如选择适当教育方法和手段以促进智 力障碍儿童潜能发展。
4、判断不同教育、治疗方法的效果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治疗 方法。为了比较它们的效果差别,必 须要用客观、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5、帮助判断预后 对预后的判断可给智力障碍儿童及其 家属以心理准备,可使制订的治疗计 划更合理。如,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可 以随班就读接受容纳教育,极重度智 力障碍儿童主要是接受生活自理、适 应能力训练。
三级(中度)智力残疾 发展商40-54、智商35-49 ,适应性行为不完
全 具体表现: (1)实用技能不完全; (2)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具有初步的卫生及安全常识,但阅读及计算能力 很差,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 (3)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
四级(轻度)智力残疾 发展商55-75、智商50-69,适应性行为低于
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以智商(IQ)
来反映,
智能偏低
智力残疾患者
缺乏社会适应行为
适应行为(AB)即个体实现人们期 待的与其年龄和文化群体相适应的 个人独立于社会职责的程度或效果
将智力商数与适应性行为障碍程度作为分类 的标准。
每当智力商数降低一个标准差,同时适应性行为障碍也
降低一个等级(如减少一个标准分),从而将智力障碍分 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2
✓ 环境安排 ✓ 灵活安排测试内容 ✓ 多称赞儿童的努力、专心、合作,不要单
顾及儿童评估项目的结果
✓ 制造欢乐、轻松的气氛
✓ 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协助,以增强儿童对评 估项目的理解
✓ 必须跟从评估项目要求(物料、指 示程度、口头指示、以增强评估的 准确程度)
评定项目
1、言语语言功能评定
其内容包括声音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听说)能力k, 也包括文字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读写)能力。
2、心理评定
包括性格、智能、记忆、认知和心理适应能力等 项内容。
3、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家庭经济能力和住房情况、 社区环境以及社会资源(如医疗保健、文化娱乐 和公共交通设施)利用可能性等方面的评定。
3、末期评定的任务
末期评定是康复教育结束时或儿童毕 业前的评定,了解儿童总的功能情况 ,评定治疗效果,提出进一步康复处 理或重返社会的建议。
心理评估的作用
诊断功能 教育功能
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评估≠训练 评估时不能给予提示指导 评估时不能给予同情分
评分原则
评估无情,孩子不懂就不懂,不要 同情。
适用于2~18岁的智障者。 后经过修改最佳适用年龄是小学至初中阶段。
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
1.全国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评测系统 该系统包括了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
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六个领域共60个项目。 2.美国智力低下协会行为量表 3.美国卫生和福利部提出的各种年龄阶段时智力 适应行为分级标准
3.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 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用于智力残 疾的康复实践?
一、智力残疾定义
智力残疾又称弱智、智力低下,或智力发育迟 缓、智力落后、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根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标准》,智力残 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 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
轻度——能生活自理、能承担一般的家务活动或工作、 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与他人交流和交往、
能比较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间歇的支 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四、其他测评依据
1.独立程度 2.发展程度 3.出现频率
五、智力残疾的鉴定程序
1.推荐 2.筛查 3.诊断
第三节 康复训练计划
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1、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3、评定前要向智力障碍儿童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
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
4、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智力障碍儿童的疲劳。 5、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7、评定过程中智力障碍儿童如出现明显不适或不 配合时,应停止检查,分析原因,改变策略寻求 儿童的合作。
三、智力残疾的临床表现
(一)主要临床表现
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即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语言、注意、 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 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二)伴有症状
1.躯体发育及功能的异常 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智力残疾者常存
在各种躯体发育的异常,包括头颅畸形、唇裂或 腭裂、四肢及性器官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2.各种精神障碍
不同时期的评定任务 康复评定分为初期评定、中期评定和 末期评定三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初期评定的任务
初期评定是在制订康复教育计划、建 立康复目标和开始康复教育前的第一 次评定,主要是掌握功能状况和存在 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 预后,为制订康复教育计划提供可靠 依据。
2、中期评定的任务
中期评定是在智力障碍儿童经过一段 时间的康复教育后所进行的评定,主 要是了解教育治疗后功能的改变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复教育计 划提供依据。
韦克斯勒量表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量表中分为若 干分测验。每一分测验集中测量一种智力功能。 (1)各量表的分测验 (2)测验的实施方法
有的测验按年龄不同有不同起点,不必都按 最初项目开始。
还规定:连续若干项目都失败时(各分测验 有不同的规定)便终止该分测验。
2.比奈量表 该量表在我国进行修改,称为“中国-比奈量表”,
一、个别康复训练计划
1.评估项目 2.评分依据 3.效果判定
二、机构康复训练计划
三、家庭康复训练计划
1.建立正确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家庭 康复训练环境 2.制订训练计划
康复评定的目的
1、掌握障碍情况 如调查障碍的部位、性质及其严重程 度,以及障碍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 生活的参与所造成的影响。
2、设定康复目标 为此需寻找和分析阻碍智力障碍儿童 适应社会和家庭的具体因素。例如言 语沟通问题、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 当然,心理状态、社会影响也可能为 其原因。
适应性行为的年龄特征:婴儿期和儿童早期 儿童期和青少年早期 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期
二、智力残疾的病因
生物医学因素
指脑在发育过程中(产前和围生期) 接受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它们可使脑 的发育不能达到应有水平,最终影响
智力
社会心理文化原因 指文化剥夺、教养不当、感觉剥夺、
脑组织损伤等因素,可使后天信息输
入不足或不适当,从而影响智力水平
无论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或成人均有可能伴
发各种精神障碍,智力残疾这一人群中,各种精 神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第二节 智力残疾患者评测
一、智力测验
按测验目的主要分为筛查性量表和诊断性量表。
(一)筛查量表 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适用于0~6岁的儿童,此量表在我国标准化后,称 为小儿智能筛查法。
4.国内成人智残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按照智力低下的国际通
用诊断四级标准。取生活能力、学习和工作能力、
时空和人事定向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诸指标 来制定分级量表
三、评测标准与等级
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按0~6岁 和7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发育商、智商和适应行为 分级。0~6岁儿童发育商小于72的直接按发育商 分级,发育商在72~75之间的按适应行为分级。
其结果判断为正常(IQ>90),可疑 (IQ=89~68),异常(IQ<68)。
可疑和异常者都要进行诊断量表测验。
2.绘人实验 是智力筛查办法,适用于5~12岁儿童。 要求小儿在一张白纸上画人像,然后评分。
3.图片词汇测试(PPVT) 是智力筛查办法,可供3~9岁儿童使用,由
120组黑白线图组成,每组包括4幅图片,由测
首次评估要求严格一点,便于制订 教学起点,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父母反映家中儿童会,测试时不会 ,这与类化有关,不能通过。
2、中期评定的任务
中期评定是在智力障碍儿童经过一段 时间的康复教育后所进行的评定,主 要是了解教育治疗后功能的改变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为修改康复教育计 划提供依据。
2、中期评定的任务
共包括四大行为测量,这四大领域是: ①动作能: 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前者指身体的 姿势及坐、立、爬、走、跑、跳的能力,后者指使用 手指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