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
一:水处理厂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
1: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给水处理
1.1:处理方法与工艺
(1)水中含有的杂质有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三种;按颗粒大小分为悬浮物质、胶体及溶解物质三种。
(3)常见处理方法
自然沉淀:粗大颗粒杂质;
混凝沉淀:混凝药剂除去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
过滤:截流去除剩余的细微杂质;或在原水中加药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杂质;
消毒:去除病菌和细菌;
软化:使硬水软化;
除铁除锰
1.2:工艺流程与适用条件
原水—简单处理:水质较好;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
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地表水处理厂常用,适用于浊度小于3ml/L的河流水;
原水—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淀或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高浊度水二级沉淀。
1.3: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预处理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深度处理指常规处理后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去除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身物加以去除。
2:污水处理
2.1:处理方法与工艺
(1)污染物可分为悬浮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污染生物、污染营养物质。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来表示。
(2)根据水质类型分为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置及化学处理法,可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筛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相应的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及离心机等。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等。
化学处理法:城市污水处理混凝法类同于城市给水处理。
2.2:工艺流程
(1)一级处理主要针对水中悬浮物质,采用物理方法,污水悬浮物去除可达40%左右,附着于悬浮物的有机物也可去除30%左右。
(2)二级处理以氧化沟为例,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用微生物处理法,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 去除率可达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标排放。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曝气池是其反应器。
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一般不需要设初沉池。
(3)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即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等。处理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2: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3:水处理厂站的结构特点
1:场站构筑物组成
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工艺辅助构筑物;辅助建筑物;配套工程;工艺管线。
2: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
水处理(含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结构断面比较薄,配筋率高,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少数构筑物采用土膜结构,面积大且有一定深度,抗渗性要求较高。
二:水处理厂站工程施工
1: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1:施工方案与流程
1.1:施工方案
应包括结构形式;材料与配合比;施工工艺及流程;模板及其支架设计;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等内容。
1.2:整体式现浇钢筋砼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1.3: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中心支柱浇筑—底层防渗层施工—浇筑底板混凝土垫层—池内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2: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支架施工
(2)安装池壁的最下一层模板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经检验合格后再将窗口封闭。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6)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顶板支架的斜杆或
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口的施工方法。
2.2:止水带安装
(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
(3)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
(4)金属止水带接头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
2.3:钢筋加工
(3)钢筋连接方式根据钢筋直径、钢材、现场条件确定,主要采取绑扎、焊接、机械连接的方式。
2.4:无粘结预应力施工
2.4.1无粘结预应力筋技术要求
(1)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采用聚氯乙烯。
(2)预应力筋应采用防腐油脂。
2.4.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布置安装
(1)锚固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2)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错开一个锚固肋,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数量;计算长度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3)应在浇筑混凝土前安装、放置,浇注混凝土时严禁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端部预埋件。
(4)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5)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2.4.3: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长度大于25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2.4.4:封锚要求
(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2)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0mm;
(3)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2.5:混凝土施工
(1)抗冻、抗渗、抗裂要求。混凝土施工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供应、浇筑、养护各个环节加以控制。
(3)混凝土浇筑后应加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不少于14d。
2.6:模板及支架拆除
(2)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梁、拱、壳:跨度≤8m,达到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75%
>8m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