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 护理查房
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PPT
![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33de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e.png)
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增 强信心
并发症预防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 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率、处理及时 率等
评估方法:通过 临床观察、病例 分析等方式进行 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 评估结果,及时 调整护理措施, 提高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针对 评估结果,持续 改进护理措施, 提高预防效果
护理记录规范: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确保记录准确、完整,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护理服务。
设备与设施:改善病房设施和设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
脊髓空洞症 的基本知识: 介绍脊髓空 洞症的病因、 症状、诊断 方法等
治疗方法及 效果:介绍 目前常用的 治疗方法, 如手术、药 物治疗等, 以及治疗效 果的评估
护理要点: 介绍患者日 常生活中的 护理要点, 如饮食、运 动、心理等 方面的注意 事项
康复训练: 介绍针对脊 髓空洞症患 者的康复训 练方法,如 肌肉力量训 练、感觉功 能训练等
调查目的:了解家属对脊髓 空洞症护理的满意度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或 访谈形式
调查结果:针对问题进行改 进,提高家属满意度
07
总结与建议
本次查房总结
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 查房目的:了解病情、评估护理效果等 查房内容:患者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家庭支持等 护理措施: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查房效果:患者病情改善、护理效果提高等 建议与展望: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护理质量等
康复训练实施过程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 史、症状、体 征等,确定康 复训练的方案
报告脊髓空洞症病人的_护理.ppt
![报告脊髓空洞症病人的_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9db18710661ed9ac51f360.png)
10
0.0
11
脊髓空洞症
❖ 病因: ❖ 一、脑脊液动力异常 ❖ 临床工作中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最为
常见,一般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疝使该部位脑 脊液循环不畅,导致脊髓受损形成脊髓空洞。 另外,脊髓损伤、肿瘤等均可引起脊髓空洞 形成。
0.0
12
脊髓空洞症
❖ 病因: ❖ 二、血液循环异常 ❖ 由于供应脊髓的血液循环异常,如脊前
0.0
4
❖ 畅,于3月21日10:00拔除。
❖ 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主要正状头痛。医 嘱予脱水、抗炎、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
❖ 3月20日15:00患者多日无大便,主诉无便 意,予腹部环形按摩。16:00患者主诉头痛, 予赖氨匹林应用,16:30头痛症状减轻。
❖ 3月29日患者出院,神清,双瞳孔无异常,情 绪稳定,肌力正常,无头痛及左手麻木症状。
❖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 应伸展、稍屈曲,手中可放一卷海绵切;肘关 节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 伸髋、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使踝关节 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可放沙袋 或其他自制支撑物。
0.0
25
护理措施:
❖(3)活动瘫痪肢体ຫໍສະໝຸດ 可防肢体挛缩、 畸形,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 坐起、站立、步行锻炼。
脊髓空洞症 患者的护理查房
神经外科 张彩铃 刘亚
2018.4.17
0.0
1
➢ 病史介绍
➢ 相关知识
➢ 护理问题
0.0
2
病史介绍
张彩铃
0.0
3
❖ 患者2703床陈开刚,男,49岁,因左手麻木一年余 伴头痛近日加重于2018年3月10日9:30入院,CT: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诊断:脊髓空洞症。 神清,双瞳孔无异常,查体:T:36.8°C;P:78 次/分;R:12次/分;BP:130/80mmHg。医嘱定 于3月15日9:00在全麻下行后颅窝环枕减压术,于 19:05术后返回病房,GCS评分15分,神清,双瞳 孔无异常头部敷料外观干燥,头部一根硬膜外引流 管在位畅,引流出血性液体,妥善固定,于3月18 日12:30拔除。留置尿管在位
护理课件-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
![护理课件-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eb0671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3.png)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等,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 等辅助检查。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
患者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发病过程、症状表现、 治疗经过等信息,为后续护理提
供依据。
身体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脊髓空洞症的严重程度, 包括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等 。
心理状况评估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 郁等,以便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02
03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到 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
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强调擅自更改剂量或 停药可能带来的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提醒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 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预防并发症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关节等部位,预防压 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 洗漱、进食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脊髓空洞症的康复知识, 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
总结词
肺部感染是脊髓空洞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
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休息、运动等,以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 应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03
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
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
![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9c982d2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f.png)
节僵硬、行走困难 并发症:压疮、感染、 4 骨质疏松、心理问题
3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辅助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1 X线、CT、 MRI等
神经电生理检 2 查:肌电图、 脑电图等
实验室检查: 3 血液、尿液、 脑脊液等
基因检测:基 4 因突变检测等
临床观察:症 5 状、体征、病 史等
康复治疗评估: 6 功能恢复、生 活质量等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程 度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阿片类 药物等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 冷敷、按摩等物理方 法缓解疼痛
心理支持:与患者沟 通,了解其心理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教育与指导:向患者及 其家属讲解疼痛原因、 治疗方法及自我护理技 巧,提高患者对疼痛的 认识和应对能力
01
定期翻身:每2小时翻
身一次,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02
使用减压床垫:使用具
有减压效果的床垫,减
轻身体压力
0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
期清洁皮肤,保持干燥,
避免潮湿环境
04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
查皮肤状况,及时发现
压疮风险并采取措施
预防并发症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呼吸道感染
02
定期翻身,防 止压疮
排痰技巧
1
体位引流:将患 者置于合适的体 位,有利于痰液
的排出
2
拍背:用手掌轻 轻拍打患者的背 部,帮助痰液松
动
3
蒸汽吸入:让患 者吸入蒸汽,有
助于稀释痰液
4
药物治疗:使用 祛痰药物,帮助 痰液稀释和排出
疼痛护理技巧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 痛评分量表,如视觉模 拟量表(VAS)或数字 评分量表(NRS)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90a54c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d.png)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背景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丧失。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其中护理查房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护理查房内容护理查房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评估脊髓损伤患者的状况和恢复进展的过程。
以下是护理查房应关注的主要内容:1. 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进行必要的监测。
特别注意任何异常的变化,如发热、心率异常等。
2. 神经状况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和感觉反应等神经状况指标。
记录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的恢复或改变。
3. 呼吸状况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
特别关注呼吸困难、咳嗽或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皮肤护理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注意有无压疮、创伤或感染等。
及时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和整洁。
5. 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和营养状况。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并根据需要进行饮食调整或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
6. 疼痛管理注意患者是否有疼痛不适,并进行适当的疼痛评估和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疼痛缓解方法和药物治疗。
7. 精神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帮助其应对脊髓损伤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护理查房注意事项在进行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查房时,需要牢记以下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嘱和护理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注重隐私和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
- 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任何异常情况。
-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恢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结论护理查房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及恢复非常重要。
通过关注生命体征、神经状况、呼吸状况、皮肤护理、营养状况、疼痛管理和精神支持等方面,护士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https://img.taocdn.com/s3/m/cb638ee405087632311212fa.png)
颈部MRI----颈5--7段脊髓空洞症
颈3--7椎间盘突出
颈椎退行性改变
胸椎MRI----胸2--胸4脊髓中央管轻度扩张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外伤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诊断:1.脊髓空洞症(C5-7)
脊髓空洞症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查房种类
护理业务查房
查房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脊髓空洞症的疾病特点,治疗及手术方式。
2、正确掌握围手术期的护理。
3、准确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
主持人
田莉
查房时间
2019-01-23
病人
姓名
毛慧萍
年龄
48
性别
女
诊断
脊髓空洞症
参加人员
主持人:
今天我们进行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查房,通过分析脊髓空洞患者的这一病例来讨论一下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通过本次查房我们应掌握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临床表现。
颈椎退行性改变
胸椎MRI-----------胸2--胸4脊髓中央管轻度扩张
12-2313:45全麻下行枕下后正中入路环枕畸形减压术、环枢椎脱位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及植骨融合术。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安返病房,给予心电监测、吸氧。
12-24给予止血、神经营养、抑酸、补液、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12-26严格无菌消毒后予换药并拔除头部引流管
措施1、判断患者疼痛程度,疼痛原因,及时处理。
2、更换卧位、肢体按摩及心理护理
3、保持病室的安静、适宜的温湿度
4、多陪伴病人,转移其注意力以减轻不适。
5、必要时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反应。
脊髓空洞查房ppt课件
![脊髓空洞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dc4319aa00b52acfc7caf7.png)
2.Oppenheim征(奥本海姆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 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on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 肌,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 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Gonda征(冈达征):紧压足外侧两趾向下,数秒钟后突 然放松,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6.Schaffer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 拇趾背屈为阳性。
关节逐渐肿大、不稳、积液,关节可穿出血样液体。 肿胀关节多无疼痛或仅轻微胀痛,关节功能受限不明 显。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与关节肿胀破坏不一致为本 病之特点。晚期,关节破坏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病理 性骨折或病理性关节脱位。
(四)延髓症很少单独发生.常为脊髓空洞的延伸, 多不对称,症状体征多为单侧性。
空洞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出现面部洋葱皮样痛温觉 缺失,自外侧向鼻唇部发展;
机械因素:颈枕区先 天性异常影响脑脊液 自第四脑室进人蛛网 膜下腔 脑室内压力搏
动性增高,不断冲击 脊髓中央管使之逐渐 扩大,导致与中央管 相通的交通型脊髓空 洞;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 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 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 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 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 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病因及发病机制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 脊髓空洞症两类,后者罕见。
先天性发育异常
病因
机械因素
护理课件-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
![护理课件-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4ea213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b.png)
护理课件-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汇报人:2023-12-21•脊髓空洞症概述•护理查房目的与流程•患者病情评估与护理措施目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总结经验教训与未来改进方向01脊髓空洞症概述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脊髓病变,导致脊髓实质的慢性损伤和萎缩。
定义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脊髓外伤、脊髓神经胶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和萎缩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定义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脊髓空洞症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感觉异常、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诊断方法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
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实质的萎缩和空洞形成。
治疗方法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如止痛、营养神经等。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功能。
康复治疗则有助于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效果评估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通过综合评估,可以判断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02护理查房目的与流程通过查房,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团队协作提升护士专业水平查房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查房,护士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专业水平。
030201目的与意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查房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参加。
确定查房时间和地点提前准备好查房所需的资料,包括患者病历、护理记录、医嘱等。
准备查房资料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查房,包括查看患者情况、听取医生意见、了解护理措施等。
查房流程详细记录查房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
记录查房结果查房流程与内容安排遵守规定注意安全尊重患者隐私提高效率注意事项与要求01020304查房必须遵守医院的规定和流程,确保查房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记录
![脊髓空洞症护理查房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a57a8d5a58da0116c174982.png)
中央区(后柱的腹侧,后角的内后方)起始并向上延伸。脊髓内肿瘤囊性变可造成脊髓空
洞症。继发性脊髓蛛网膜炎患者。可能由于炎症粘连,局部缺血和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
液从蛛网膜下隙沿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脊髓内,使中央管逐渐扩大形成空洞。脊髓炎时由于
洞起始于腰骶段,则下肢和会阴部出现分离性浅感觉障碍。(2)运动障碍 当脊髓颈、胸
段空洞波及前角时,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随病
变发展,可逐渐波及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
足部的肌肉萎缩(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较明显,由于病变波及侧角
识也可以增进护理技能和护理理论水平的进步,可以更好的高质量去护理病人,使病人早
日康复。下面责任护士XXXXXX给大家介绍病情。
XXXXX:XX床,XXXXX,女,XX岁,主因右手进行性无力7年,加重3年,左手无
力1年,于XXXX年X月X日X:X非急诊步入我科,入院诊断:脊髓空洞症,患者神
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圆形,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均灵敏,四肢可活动,
所致,常见上肢营养障碍,皮肤增厚,烧伤疤痕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少汗。
约20%的病人骨关节损害,常为多发性,上肢多见,关节肿胀,关节部位的骨质萎缩、脱
钙、被磨损破坏,但无痛感,这种神经原性关节病称为夏科关节。(4)延髓空洞症 其空
洞常从脊髓延伸而来,也可为疾病的首发部位。出现吞咽困难,发音不清,舌肌萎缩及震
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
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脊髓空洞最常发生于劲段与胸段的中央管附近,靠近一侧后角,形
脊髓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脊髓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7a73d7998fcc22bcd10d90.png)
前角 含运动神经细胞(下运动神经元), 其纤维经前根发出支配骨骼肌。
后角 是浅感觉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 侧角 自主神经元组成(颈8和胸1,骶2~4),
发出纤维加入前根,支配和调节内脏与腺体。
6
前索 位于前角和前根内侧, 主要为下行纤维, 如皮质脊髓前束等。
侧索 位于前后角之间, 主要下行纤维为皮质脊髓侧束(锥体束), 主要上行纤维为脊髓丘脑束。
2.炎症如脊柱结核,硬膜外或内脓肿,脊髓蛛网膜炎 等。
3.外伤如骨折、脱位及椎管内血肿形成。
4.脊柱退行性变。
5.先天性疾病,以颅底凹陷症最常见,尚有环椎枕化、 颈椎融合畸形和脊髓血管畸形等。
30
三、发病机制
脊髓受压早期可通过移位、排挤CSF及表面静 脉的血液得到代偿,外形虽有明显改变,但神 经传导径路并未中断,不出现神经功能受损; 后期代偿可出现骨质吸收,使局部椎管扩大, 此时多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19
5.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
⑴ 运动障碍:早期出现脊髓休克(spinal shock),表 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尿潴留可持续数d至数w, 并发肺部、泌尿系感染或褥疮者休克期可延长至数 m。肌力恢复从远端开始,肌张力与腱反射逐步增 高。
⑵ 感觉障碍: 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所有的感觉均消失。
部分在感觉消失区上缘有感觉过敏带,或束带样感
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 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平面 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 征。
1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可能大部分病例是因病毒感染或疫苗
接种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但脑脊液中抗体正常, 神经组织中亦未能分离出病毒。多数患者病前有上呼 吸道感染、发热和腹泻等病毒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故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所诱发的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
护理查房——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
![护理查房——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https://img.taocdn.com/s3/m/f9cd444dc281e53a5802ffe8.png)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
@
目录
1 病史简介
2 知识链接 3 护理问题 4 护理措施
2
一 、病史简介
01
基本资料
02
诊疗经过
03
术后恢复
3
4
诊疗经过
2月25日
3月3日
以“颈椎病”入院(康复科) 由康复科转入我科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 症
3月4日
完善相关检查 肌电图检查示:
诉颈部疼痛,伴头晕,左 上肢乏力伴感觉麻木 颈后伸试验阳性;左上肢 肌力4级,痛温觉减退; 右顶部可见约2cm*2cm 头皮包块,质硬。
6
二 、知识链接
01
02
03
04
7
Chiari 畸形
Chiari 畸形(ACM),又称为小脑 扁桃体下疝畸形,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 常。
特点:小脑扁桃体下部下降至枕骨大 孔以下、椎管内,严重者部分延髓、四脑 室也下疝入椎管内。
起病缓慢,女性多于男性;年龄13~ 68岁,平均38岁。
正常
小脑扁桃体下疝
脊髓脊膜膨出
15
脊髓空洞症( syringomyelia,SM)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脊髓病变 特点:脊髓内有空洞形成,病变多位于颈髓。 症状:受损节段的痛觉、温觉消失,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
Chiari 畸形
是引起脊髓空洞的最常见原因 枕骨大孔区脑脊液流出道异常有关
16
Chiari 畸形
颅神经和 颈神经症状
胸片、心电图、血液
3月7日
手术 后颅窝减压术+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头皮包 块切除术,
5
诊疗经过
3月8日
术后第1天
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查房
![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f274f1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9.png)
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
病情发展:从发现症状到确诊为脊髓空洞 症的过程
治疗过程:手术、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 法的效果及副作用
当前症状和问题
患者存在哪些症状?
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
患者最痛苦的症状是什么? 患者是否有家族史?
03
护理诊断
疼痛
定义:疼痛是脊髓空洞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分类: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护理措施:采取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疼痛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脊髓内传导束异 常、脑脊液循环障碍等
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后 天因素等
病理生理:脊髓空洞形成、 脑脊液循环障碍等
临床表现:感觉障碍、运动 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肢 体无力、感觉 异常、大小便
功能障碍等
诊断方法:通 过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如MRI)等 方法进行诊断
心理支持和辅导
建立信任:与患 者建立良好的沟 通关系,增加患 者的信任感。
提供心理支持: 在患者情绪低落 或遭受挫折时, 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其树立信心。
辅导患者:向患 者及其家属提供 有关疾病的知识 和教育,使其了 解疾病的进程和 可能的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的心理 变化:密切关注 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给予心理干 预和辅导,避免 不良情绪的影响。
饮食注意:避 免过度饮酒、 吸烟等不良习 惯,保持饮食
卫生
饮食建议:根 据个人口味和 身体状况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 划,适当调整 饮食种类和分
量
预防并发症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伤口感染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保持床铺干燥整洁 预防吸入性肺炎:避免吞咽困难,使用吸管进食 预防跌倒和外伤:加强安全意识,采取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空洞
王瑞兰
一、病情介绍
44床,王昌友,因头昏、肢体乏力半年入院,CT示脊髓空洞症,入院后行开颅后颅窝减压术,术后病情较前好转。
二、专科概述
脊髓空洞症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产生进行性脊髓病的脊髓空穴样膨胀,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运动、感觉及局部营养障碍。
病变累及延髓者称为延髓空洞症。
发病率约25~34/10万,高发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
自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国内外报道病例数均明显增加。
(一)分类
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大类:交通性脊髓空洞症意指空腔与脊髓中央管相通,是一种脑脊液通路的液体动力学障碍疾病,反之,非交通性脊髓空洞症只是脊髓内的囊性扩张,不与脑脊液通路相连。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Chiari畸形)、脑脊液循环的机械性压力改变和继发于肿瘤、脊髓血管病后形成的脊髓积水等。
尽管在少数情况下外伤后仅几个月后也可形成空洞,但外伤后脊髓空洞症通常在数年间隔期后、在那些原先已有脊髓损伤所致严重神经系统表现的患者身上才发生。
Gardner为解释空洞形成提出机械性压力冲击理论,其基本观点为第四脑室出口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脑脊液不能流入脊髓中央管,而脑室中脑脊液波动对脊髓中央管周围血管间隙的冲击,导致中央管扩大和空洞形成。
然而脊髓空洞症也可以在没有阻塞时发生,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如脑脊液在椎管内正常向上流动受阻也很重要。
与Ⅰ型Chiari畸形有关的空洞通常与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而且空洞内的液体类似正常脑脊液;相反,在许多已知的非交通性病例中,液体则为蛋白性的。
(三)临床表现
感觉障碍因空洞最常起自一侧颈膨大后角基底部,故早期突出症状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及深感觉存在。
大多数病例以不对称的单侧感觉丧失起病。
感觉缺失可能通过无痛性皮肤溃疡、瘢痕、水肿、Charcot关节、末端指(趾)骨再吸收等临床表现反映出来。
患儿多因手指无痛觉,局部皮肤被烫伤而就诊。
当空洞向灰质前联合扩展,则出现双侧“马甲”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有时患儿自诉在感觉缺失区有自发性难以形容的烧灼样疼痛,呈持续性,称为“中枢性痛”。
空洞如继续扩大,侵及脊髓丘脑束,则损害平面以下对侧痛、温度觉丧失;脊髓后索常最后受侵,出现损害平面以下深感觉缺失。
运动障碍脊髓空洞症多出现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性萎缩和无力。
病变常累及上肢末端,以爪形手最多,极少影响前臂及上臂,相应节段的肌肉萎缩及肌束颤动。
如空洞在颈膨大区,则双手小肌肉萎缩最突出,上肢腱反射减低甚至消失。
锥体束受侵则损害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随病变扩大,由于脊髓侧索内胶质细胞增生或皮质脊髓束受压,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T1节段受累常导致同侧Horner综合征。
有时脊髓空洞中合并出血,则症状可迅速加重。
营养障碍最常见关节肿大、关节面磨损、骨皮质萎缩和骨质脱钙,多侵犯上肢关节,不伴疼痛,活动时有响声。
神经源性关节病变称为夏科(Charcot)关节。
此外,皮肤营养障碍,包括出汗异常、青紫、过度角化、皮肤增厚。
因无痛觉,故手指或足趾常受伤而形成顽固性溃疡,甚至指、趾节末端发生无痛性坏死、脱失,形成莫旺(Morvan)征。
延髓症状延髓空洞症多伴有脊髓空洞症,为脊髓空洞症的延续。
症状多不对称,累及一侧延髓,可有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单侧型体征;累及三叉神经脊髓束和脊束核则可以有交叉性感觉障碍,并有累及小脑通路的纤维。
其他疾病晚期可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此外,本病常合并多种先天性畸形,如颈肋、高弓状腭、脊椎后凸或侧凸,脊柱裂和Arnold-Chiari畸形,弓形足等。
(四)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能发现枕大孔区畸形、Charcot关节等。
脊髓造影可见病变脊髓呈梭形膨大及椎管狭窄,但定性困难。
MRI从多轴层面可见脊髓内有与脑脊液信号相似的异常影像,清晰显示出空洞的范围、部位、形态、大小及伴发的其他畸形,是目前诊断脊髓空洞症的最佳方法。
在所有病例中均应做脑和全部脊髓的MRI以检查空洞的全部范围,评估后颅窝的结构及决定有无脑积水。
如未发现Chiari畸形,还应做MRI对比增强扫描来寻找相关的脊髓肿瘤异常增强可能
(五)诊断
根据病程进展缓慢,单侧或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单侧上肢或手部肌肉萎缩、神经营养障碍以及其他先天缺陷,结合MRI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
(六)治疗
取决于引起脊髓空洞症的原因,一般需外科手术。
对Chiari畸形应首先消除脑积水再行空洞手术,结果通常很好,多数病例的神经病变可以得到稳定和恢复。
外伤后的脊髓空洞症如果所致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需进行外科处理,如髓内囊腔的各种引流术、脊髓切开术、外科脊膜突出形成术等。
术后根痛和感觉障碍通常可以得到改善,但对痉挛的效果则不太满意。
由髓内脊髓肿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处理主要是切除肿瘤,囊腔减压仅可短暂缓解症状。
四、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既往史:病员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肢体乏力。
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
2.全身情况:皮肤状况正常,饮食排泄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可,双瞳孔等大形圆,约0.3cm,光敏。
3.辅助检查:头颅MRI提示为“脊髓空洞症”,术前检查PT,血常规,生化二无异常。
4.心理状况:病员有焦虑,紧张,担忧手术成功与否,术后恢复情况等
(二)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与活动障碍有关
2.觉虑与担心疾病的愈后有关
3.知识缺乏与对脊髓空洞疾病及相关知识不了解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三)护理目标
1.病员无受伤情况发生
2.病员焦虑情绪缓解或消失
3.病员对疾病本身有所了解
4.病员未发生并发症或出现并发症后被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四)护理措施
1.避免受伤,每天检查几次看有无受伤,注意皮肤有无发红、水疱、烫伤、青肿、抓伤、切伤等等
2.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给病患讲解疾病相关的简单易懂的知识,告诉患者脊髓空洞虽然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但目前我们的医疗水平能将其克服,嘱患者入院后勿擅自外出,应24小时留院,术前及术后均进行ICU制度宣教,特别知道患者术后勿用手抓挠尿管,头皮,腹部伤口。
3.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和护理
(五)护理评价
1.病员术后至今未出现受伤情况及感染等情况。
2.经我护理人员的耐心指导及心理支持,患者情绪稳定,焦虑减轻,对疾病的愈后信心增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措施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