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流行病学作业答案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B.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题目2
2.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健康、突发事件
题目3
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D.观察法
题目4
4.在研究疾病流行时,首先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是()
D.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
题目5
5.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的指标是()
D.设立对照组
题目9
3.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是?()
A.检验某个或几个病因假说
B.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D.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题目10
4.队列研究获取基线资料的方式有哪些?()
A.访问研究对象或相关能提供信息的人
B.对研究对象体检或实验室检查
C.环境调查或检测
D.查阅健康保险的记录或档案
对
题目15
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人群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
错
题目16
4.患病率的变化,既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又可反映疾病结果的变化。()
对
题目17
5.患病率一般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对
题目18
6.诊断水平的提高,可使患病率降低。()
错
题目1
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题目2
2.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B.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题目3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B.轮状模式
题目4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国开-04299-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A. 轮状模式B. 三角模式C. 疾病因素模式D. 生态学模式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轮状模式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 分层抽样B. 单纯随机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单纯随机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A. 外围的远因B. 病原微生物。
医学流行病学作业
第一章:临床流行病学绪论1.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答案】:D2.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类型,不包括:()A.病因学研究B.诊断性试验C.防治性研究D.系统评价E.人口普查【答案】:E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是一门实践医学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答案】:B4.临床流行病学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答案】:E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答案】:C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要点是()A.随机、对照、盲法B.研究因素、研究对象、研究效应C.设计、测量、评价D.真实性、重要性、适用性E.以上都是【答案】:C3.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的基本顺序是:()A.建立假设、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B.建立假设、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下结论C.方案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建立假设、下结论D.先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方案设计E.方案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最后建立假设【答案】:A4.临床研究的选题依据是:()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B.选择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疾病负担重的问题C.以国外正在或已经开展的研究为依据D.根据上级的指派任务来立题E.尽量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答案】:B5.临床科研选题、立题,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可行性B.先进性C.有统计学意义D.临床价值E.公平性【答案】:C6.对于临床研究立题的质量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否为国家或地区性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B.研究重点是否明确C.是否掌握了本研究涉及的最新科技信息D.是否可行E.是否“追新”,并与国际热点研究问题“接轨”【答案】:E7.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A.疾病谱B.医学新模式C.疾病负担D.地方特色E.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众多研究问题【答案】:E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基数的自然增加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答案】:C2.某市1998年人口总数100万,有白血病患者120人,死于白血病的有60人,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为1500人,某市1998年白血病的病死率是:()A.60/100万B.120/100万C.60/120D.60/1500E.120/1500【答案】:C3.某市1998年人口总数100万,有白血病患者120人,死于白血病的有60人,各种疾病死亡总人数为1500人,某市1998年白血病的死亡率是:()A.60/100万B.120/100万C.60/120D.60/1500E.120/1500【答案】:A4.关于发病密度(ID),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率,即单位观察时间内人群的发病率B.用于动态队列,以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率C.时间单位可以是年、月或日,较常用的是人年D.具有瞬时频率性质E.以上都正确【答案】:E5.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A.有效率B.患病率C.治愈率D.生存率E.保护率【答案】:B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的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为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为57/10万,该疫苗的保护率是:()A.0.28B.0.45C.0.72D.0.87E.无法计算【答案】:C第二章临床研究的基本要素1.某广告声称:“用金霉素治疗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有900名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
国开电大流行病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C.描述流行病学
D.分析流行病学
E.理论流行病学
【答案】:BCDE
题目10.4.描述疾病死亡的指标有()
A.续发率
案】:CE
题目11.5.下列选项中描述疾病发病频率的指标有()
A.感染率
B.生存率
C.发病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答案】:ABCDE
题目5.5.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死亡危险性的大小的指标是()
A.患病率
B.发病密度
C.死亡率
D.病死率
【答案】:C
题目6.6.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指标是()
A.死亡专率
B.发病密度
C.死亡率
D.患病率
【答案】:A
题目7.1.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只研究传染病
B.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15.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人群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16.4.患病率的变化,既可反映发病率的变化,又可反映疾病结果的变化。()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17.5.患病率一般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18.6.诊断水平的提高,可使患病率降低。()
C.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分布及病因
D.只研究非病人
E.只研究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对策与措施
【答案】:ABCE
题目8.2.流行病学特征包括()
A.对比的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群体的特征
D.预防为主的特征
E.社会医学的特征
流行病学单元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揭示疾病的自然史和疾病诊断、防治的效果评价B.探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C.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D.所有选项都对正确答案D,得1 分2.(单选题,1 分)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B.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C.以个体为研究对象D.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正确答案C,得1 分3.(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正确答案C,得1 分4.(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B.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C.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D.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正确答案A,得1 分5.(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A.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B.疾病、伤害、健康C.身体、精神、社会D.患者、非患者、一般人群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C 得0 分6.(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A 得0 分7.(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提供诊断依据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不研究疾病预后D.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正确答案D,得1 分8.(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各种疾病、伤害和健康状况B.传染病C.传染病、非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意外事故及外伤正确答案A,得1 分9.(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实验法B.观察法C.病例分析D.分析法正确答案C,得1 分10.(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设立对照组B.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C.盲法D.不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D 得0 分11.(单选题,1 分)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B.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D.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B 得0 分12.(单选题,1 分)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疾病、伤害和健康状况B.传染病C.传染病和非传染病D.传染病和地方病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C 得0 分13.(单选题,1 分)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观察法和实验法B.临床检查C.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D.现代化的仪器诊断技术正确答案A,得1 分14.(单选题,1 分)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B.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C.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范畴D.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正确答案A,得1 分第二章:疾病的分布1.(单选题,1 分)使用一种新疗法可使某病的康复人数增加,则会发生( )A.该病的发病率减少B.该病的患病率减少C.只减少发病率不减少患病率D.该病的发病率增加正确答案B,得1 分2.(单选题)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B.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正确答案A,得1 分3.(单选题,1 分)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病的病死率和死亡率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B.前者用于医院人群,后者用于社区人群C.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D.两者计算的分母相同正确答案C,得1 分4.(单选题,1 分)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病发病率的分母中包括具有该病免疫力和现患病的人B.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C.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D.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正确答案D,得1 分5.(单选题,1 分)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 )A.已患病例人数B.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已感染者人数D.新发病例数正确答案D,得1 分6.(单选题,1 分)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A.暴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B.病程短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C.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D.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正确答案C,得1 分7.(单选题,1 分)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民族调查,均发现同卵双生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者的发病率。
15-4流行作业
绪论1. 流行病学的最重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方法B.临床诊断方法C.统计学方法D.实验法E.观察法2.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A.疾病、伤害、健康B.病人、高危人群、一般人群C.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D.死亡、患病、伤残E.以上均不对3.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描述性研究4.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5.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6.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监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7.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8.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9.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10.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E.疾病和健康状况疾病分布:1. 某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比值加大,见于下列何种情况A.该病病死率增高B.该病病程短C.该病病程长D.该病治愈率低E.以上情况均不影响该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值2.某社区调查了10000人的HBSAg,10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感染率E.生存率3. 某疾病经过较长时间后其临床表现、死亡率、发病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A.疾病的季节性B.疾病的长期变异C.疾病的周期性D.疾病爆发后的余波E.疾病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4. 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出生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移民流行病学研究D.血清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5.关于病死率的描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A.用于说明疾病的危害程度B.医护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C.不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医院的病死率D.预防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E.诊断水平提高可以降低病死率6. 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某疾病死亡率的变化时,常用C.横断面分析7. 在分析食物中毒暴发的可能原因时,下列哪种指标最常用D.罹患率8. 疾病的流行强度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哪种指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The report period of category B infectious diseases(exclude AIDS, Pulmonaryanthrax) on Network is : A.12 hoursB. 24 hoursC. 48 hoursD. 36 hoursE. 72 hours2. During pregnancy or childbirth, pathogens transmitted from the mother tooffspring are calledA. Blood-borne transmissionB. Hereditary transmissionC. Vertical transmissionD. Horizontal transmissionE. Z-spread transmission 3. 在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A. 人口密度B. 气候地理C. 宗教信仰D. 经济文化E. 生产及生活条件4. 传染源是指A.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 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E. 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5. 某年冬季,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A. 传染源B. 储存宿主C. 传播因素D. 传播机制E. 病源携带者6.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 传染期B. 潜伏期C. 临床症状期D. 恢复期E. 病原携带期7. 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A. 伤寒、霍乱、钩虫病B. 血吸虫病、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C. 伤寒、霍乱、出血热D. 霍乱、痢疾、斑疹伤寒E.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恙虫病8.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A. 病原携带者B. 传染病患者C. 受感染的动物D. 隐性感染者E. 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9. 现行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儿童基础免疫)规定接种的疫苗是 A. 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B. 麻疹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C. 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D. 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E. 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10.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 A. 病原侵入期B. 前驱期C. 潜伏期D. 传染期E. 无症状期11.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A. 病原体、易感机体B. 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C. 病人、污染物、易感者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 微生物、媒介及宿主12.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A. 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B. 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C. 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D. 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E. 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传播途径是指A. 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过程B. 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C. 病原体由母亲到后代间的传播D.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E. 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14. 传染病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A. 潜伏期B. 潜伏期末C. 临床症状期D. 症状消失期E. 恢复期[A2型题]15.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
浙大《流行病学》在线作业
浙大《流行病学》在线作业1.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 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 提供诊断依据D. 不涉及药物治疗2. 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治愈率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4. 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 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5. 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 相对经济B. 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 可计算发病率D. 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6. 在进行子宫内膜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下列哪一组病例最为理想:A. 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B. 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C. 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D. 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7. 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l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A. 系统抽样B. 整群抽样C. 简单抽样D. 多级抽样8. 年龄调整死亡率是用来:A. 确定人群中特定年龄段的实际死亡人数B. 纠正忽略了年龄信息的死亡率C. 在相同年龄的人群中做比较D. 在比较死亡率时消除人群中年龄分布差异的影响9. 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10. 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 现场观察B. 实验工作C. 调查分析D. 统计处理11. 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
该推论是:A. 正确的B. 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 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12. 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职业1949-1960 SMRs 1968-1979 SMRs 木匠209 135 瓦匠142 118 仅依据SMRs 可得出:A. 1949-1960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B. 1949-1960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1968-1979年高C. 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1949-1960年比1968-1979年高D. 1968-1979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13.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4.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B.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C.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5. 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 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B. 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 是由因到果的研究D. 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的发病率16. 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17. 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A. 该病发病率增加B. 患病减少C. 该病患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降低18. 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结论:A. 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 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准确C. 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准确D. 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青人19. 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 个例调查B. 前瞻性调查C. 抽样调查D. 爆发调查20.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21.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 不能估计相对危险度B. 不能调查多种可疑的病因C. 容易产生医德问题D. 回忆时易发生偏性22.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23.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 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 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 A十B十C24. 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 流行B. 爆发C. 周期性D. 季节性25. 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 该病的死亡专率B. 某疾病的死亡结果C. 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D. 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26.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 个案调查B. 典型调查C. 现况调查D. 问卷调查27.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28. 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 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29. 死亡率是指:A.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30. 流行是指:A. 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 发病率高达1%C. 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D. 性质相似的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一般发病水平31. 真正的普查是指:A. 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 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 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32. 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B.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 现患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33.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34. 罹患率是指:A. 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 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 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35. 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的正确关系是A. 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 发病率=患病率十病程D. 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36.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 普查B. 抽查C. 队列研究D. 现患调查37. 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 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B. 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C. 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 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38.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 进行统计学检验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 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39. 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 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 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 有一个流行高峰D. 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40.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41. 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5/1000,而同年龄女性为10/1000。
国开电大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答案】:D
题目5.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单纯随机
D.分层抽样
【答案】:C
题目6.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17.5.筛检和诊断试验均阳性的人是真正的病人。()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1.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答案】:B
题目2.2.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C.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A.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
B.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
C.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
D.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
【答案】:A
题目7.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
A.危险因素
B.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C.致病因素的总和
D.病原微生物
E.外围的远因
【答案】:AB
题目8.2.病因的生态学模式包括()
D.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
【答案】:C
题目3.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
A.生态学模式
B.轮状模式
C.疾病因素模式
D.三角模式
临床流行病学作业
临床流行病学作业1.如何理解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临床流行病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一种方法学,研究对象从传统临床医学的患者个体扩大到患病群体,运用流行病学的系统方法来解决临床问题,根据科学的方法得出的证据信息指导临床决策。
同时致病因素的研究不仅考虑到传统的生物学因素,还涉及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
2.发病率与患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有什么区别?发病率可分为危险概率和发病密度。
危险概率:个体在一个特定期间并以不发生其他原因的死亡为条件(无竞争风风险),发生某病或经历某病或经历某健康状态改变的概率。
发病密度:在给定时间(点)上,疾病发生相对于观察队列大小在单位时间的瞬时改变强度,该类指标有量纲,为时间的倒数(1/时间)。
患病率时点患病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期间患病率:群体中个体在给定期间内任一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状况,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患病率的研究的病例对象是生存病例或长病程病例,而发病率主要用来表示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速度。
例如由于治疗技术的改进,患者中死亡人数减少,但病程延长,这可导致患病率增加。
患病率下降既可以由于发病率下降,也可以由于患者恢复快或死亡快,病程缩短所致。
如果病程缩到很短,尽管发病率增高,但患病率仍可减低。
死亡率指在总人群中特定疾病X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指直接因疾病X的(根本死因)死亡(Dx)或伴有疾病X的死亡(Dx+Dxy)。
病死率:指在患疾病X的人中的死亡强度,死亡情况同上,指直接因疾病X的死亡(Dx)或有疾病X的死亡(Dx+Dxy),但研究对象是患疾病X的人,而不是总人群。
计算上,同人群死亡率和病死率主要是分母范围明显不同,病死率的分母是患病人群,死亡率的分母是总人群(包括未患病人群)。
另外,病死率反映疾病X对该病患者的致死强度,而死亡率反映疾病X对总人群的死亡威胁,后者还要取决于人群发病率。
如果人群发病率很低,即使病死率较高,但对总人群的死亡威胁并不大。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A. 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B. 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C. 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D. 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E. 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2.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A. 确定病因B. 疾病分布调查C. 预防效果研究D. 确定疾病危险因素E. 疾病自然史研究3. 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A. 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B. 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C. 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D. 不存在幸存者偏倚E. 调查偏倚较少4. 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A. 揭示人群患病状况B. 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C. 分析疾病危险因素D. 确定高危人群E. 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5. 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A. 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B. 能寻找出全部病例C. 没有抽样误差D. 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E. 资料比较全面细致6.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A. 监测B. 个案调查C. 现况研究D. 生态学研究E. 暴发调查7.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C. 设计、实施较复杂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8.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E. 以上都是9.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C. 样本量足量就好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10.Minimum error of sampling study:A. Simple random samplingB. Systematic samplingC. Stratified samplingD. Cluster samplingE. Double blind method11. 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A. 普查B. 抽样调查C. 生态学研究D. 纵向研究E. 个案调查[A2型题]12. 欲调查某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应采用哪种调查设计方法A. 所有医院病例报告B. 生态学研究C.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普查D.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抽样调查E. 现况调查13. 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
国开电大流行病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B.使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C.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D.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答案】:A
题目3.3.下面哪些属于二级预防()
A.康复医疗
B.健康促进
C.特殊保护
D.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
【答案】:D
题目4.4.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A.经土壤传播
A.系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其潜伏期较短,临床表现较重
B.大多有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
C.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D.当停供污染食物后,暴发即可很快平息
【答案】:ACD
题目15.7.下面哪些是实验流行病学选择实验现场需要考虑的()
A.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保健机构健全,登记报告制度完善
【答案】:ABCD
题目10.2.下面哪些是实验流行病学样本量大小的影响因素()
A.单或双侧检验
B.结局事件的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比较指标的差异
C.研究对象分组情况
D.检验水准和把握度
【答案】:ABCD
题目11.3.下面哪些属于三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防()
A.康复医疗
B.防止伤残
C.特殊保护
D.健康促进
【答案】:AB
对
错
【答案】:对
题目22.6.在流行病学实验中应尽量减少失访,一般要求失访率不超过20%。()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23.7.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病人。()
对
错
【答案】:错
题目24.8.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不排出病原体。()
对
错
【答案】:错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 A. 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 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 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 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E. 意外事故与伤害无关2. Which one does not belong to unintentional injuryA. Traffic accidentB. Fall accidentC. Burn accidentD. SuicideE. Medical negligence 3. Which kind of target is the best for evaluation disease burden:A.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B. Hurt mortalityC. Injury incidenc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E. Crude death rate 4. 下面关于伤害分布特征正确的有A. 伤害死亡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B. 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C. 总体上发达国家的伤害死亡高于发展中国家D. 自杀是我国农村地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E. 发达国家的职业性伤害和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5. 下列哪一项不是全球伤害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A. 全球死亡的1/10是伤害致死B. 伤害死亡的高发年龄为15,59岁C. 伤害死亡中女性占2/3D. 伤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等E. 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上升趋势6. 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 A. 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套B. 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C. 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器D. 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E. 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7. 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属于 A. 工程干预 B. 经济干预C. 强制干预D. 法律干预E. 行政干预(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意外伤害的有A. 车祸B. 跌伤C. 烧伤D. 自杀E. 医疗事故2. 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各种伤害的发展趋势上表述错误的有A. 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伤害有逐年下降的趋势B. 发展中国家的他杀呈逐年下降的趋势C. 发达国家的职业性伤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D. 发展中国家的道路交通伤害有逐年下降的趋势E. 总体上发达国家的伤害死亡低于发展中国家 3. 下列关于我国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正确的有A. 城市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意外坠落、交通事故、自杀B. 农村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溺水、自杀、交通事故C. 0,14岁年龄段的首位伤害死因是溺水D. 15,34岁女性的首位伤害死因是自杀E. 伤害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交通事故和他杀的持续上升。
流行病学作业
学号9127009203 孙志刚流行病学作业第一部分:1、白血病的感染患者存在某种因素可导致感染。
2、病例对照研究。
白血病是罕见病,队列研究样本数不够大,1:1配对可提高研究效率,深入检验假设。
第二部分:1、病例对照研究。
它是回顾性研究,由果及因,研究时要分2组(病例组与对照组),发病指标是暴露率,不能确认证据,只能检验OR与暴露因素关系。
2、控制非研究因素干扰,提高研究效率。
3、这些因素对于暴露与结果有明显的影响,这些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研究的内容。
对于不能改变的因素。
对于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多选为匹配因素。
匹配的因素过多会导致对照难度增加。
,降低研究效率。
还有一些因素如住院时间大于30天、贫血等因素未匹配。
4、匹配过度,配比因素与暴露有联系,影响中间变量。
5、研究因素的对照组的暴露率P0,预期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越大,所需的样本越小。
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
希望达到的研究把握度(1-β)。
6、1:R配对增加对照配比。
7、患者与医院的双向选择性,所以只选择一家医院可能会出现选择偏倚。
8、1)对疾病的规定。
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国内统一的诊断标准。
需要自定标准时注意均衡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的高低。
2)对于病例其他特征的规定,使样本符合研究目的的要求,具有代表性和调查的可行性。
3)新发病例、现患病例与死亡病例。
9、1)设立工作组(包括医生、统计专家、化验人员等)。
2)调查项目形成项目池。
3)筛选调查项目。
4)确定多各项的调查形式与回馈类型。
5)确定调查选项。
6)做预调查。
10、1)人口学特征。
2)关于暴露的信息(包括住院时间、动静脉插管等)3)可能的混杂因素。
该研究所涉及的调查内容基本恰当。
11、1)调查表须有引起人兴趣的标题。
2)须有卷首语(交代填表方式等)3)避免不确切用词及专业术语。
4)避免断定性的问题及诱导式的提问。
5)回避对于被调查者难堪的问题。
6)避免笼统、抽象的提问。
流行病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探索病因、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并考核其效果,以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2、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3、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某时期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同一病种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4、爆发:指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
5、偏倚:是出现在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和结果解释各阶段的一种系统误差,它使结果解释产生片面性,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值。
6、暴露: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7、匹配:是指应用一种特殊的限制方法,强制病例和对照在某些特征或混杂变量上保持同质性,以期在设计阶段即控制混杂因素。
8、疫源地: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所可能波及的地区,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9、疾病监测:指长期、连续、系统的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10、消毒:是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11、流行过程:是传染病的病原体从感染的机体排出,经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不断地发生、传播的过程。
12、免疫接种:是利用生物制品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特异的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13、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某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传播至另一易感者,所经历的全过程。
14、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15、筛检:是指应用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病人。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
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17.相对危险度(RR):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Io)的比值,说明是的多少倍。
流行病学平时作业
流行病学平时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流行病学作业学号:学院:专业:姓名:班级:流行病学平时作业第一题: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答:1.描述性研究利用专门调查或常规监测记录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况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今儿获得病因线索,剔除病因假设。
种类:现况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随访研究和生态学研究。
用途: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支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2.队列研究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原理:在一个特点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对象分成不同的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研究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目的: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效果;研究疾病的自然史;新药的上市后检测。
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
3.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原理: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点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M320流行病学1-4作业及答案
4-11.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B)疾病、伤害、健康2.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3. 流行病学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E)以上都对4.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E)各种疾病、伤害和健康状态5. 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6.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7.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8. 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初,我国发生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SARS病死率是根据以下哪些数据计算出的()。
D)全部确诊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9. 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D)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10. 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11. 一种新疗法只能延缓死亡,但不能治愈疾病,以下哪种情况将会发生()。
B)该病患病率增加12. 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
A)新发病例数13.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14. 现况研究样本量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E)以上都是15. 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是()。
B)群体水平上研究暴露和疾病之间的关系16.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A)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17. 以下哪项无法通过现况研究实现?()A)掌握目标群体某疾病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状态18. 为研究某电镀厂附近地区人群慢性镉中毒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该电镀厂排放污水河流下游的5个村庄进行调查,每个村子个选区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无职业性镉接触史的居民约200人,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流行病学》试卷学期:2014年秋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年级:2014级专业:肾内科姓名:李敏学号:220140902060循环miR-155与糖尿病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姓名:李敏学号:220140902060报告正文1.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开展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防止糖尿病肾病是国家的重大需求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糖尿病患者的20%-40%。
在西方国家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一位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每年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约50%为糖尿病肾病﹝1﹞。
在我国,DN在ESRD原因中的比例亦逐年增加,已经成为ESRD的第二位病因。
2010年中国98,658名18岁以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11.6%,患者约1.14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估计为50.1%,患者约4.93亿〔2〕。
以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10~20年50%发展至ESRD计算,未来10~20年我国新增糖尿病肾病引发的尿毒症患者1500万,每年75~100万。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但由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有的临床治疗一般只能减慢DN向肾功能衰竭的进程,而无法逆转或阻止病情发展,因此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是糖尿病肾病防治的关键环节,是国家的重大需求。
2)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证实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us endothelial cell,GEnC)的损伤或激活在DN的发生及发展中其重要作用〔3,4〕。
首先,GEnC是特殊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特殊的内皮窗孔结构。
在血流动力学上,它承载着高于一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血流压力,其主要功能是滤过屏障而非物质交换。
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大血管、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更易受到损伤。
其次,GEnC与肾小球基底膜和肾小球系膜细胞紧密相连,所以GEnC 的损伤往往可以导致系膜细胞的病变〔5〕。
有研究认为GEnC的损伤,可能是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及肾小球硬化的始动因素〔6〕。
再次,GEnC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肾小球基底膜的内在性生化和生理特征,其功能的异常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脏功能异常及蛋白尿的产生。
总之,由于GEnC在肾脏的特殊位置,易受血液中物质如血糖、血脂和炎症介质影响,因而在DN发病中首当其冲。
既往研究认为DN患者持续性血糖代谢紊乱〔7〕、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8,9〕及脂毒性刺激〔10〕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诱导内皮细胞表型转化或凋亡。
血管内皮损伤又会加重相关细胞因子调控网络紊乱,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在肾脏促进肾小球系膜外基质成分产生增多、基底膜增厚、PTC网减少,加重DN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另一方面,诱导大血管内皮受损,引起心血管事件的高发生率。
因而针对糖尿病及DN发病过程中肾脏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变化的深层次机制研究,对寻找防止DN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3)microRNA-155及其相关靶基因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MicroRNA(miRNAs)是近来发现的一类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长度为20-22bp,由基因组转录。
Micro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调控蛋白表达〔11〕。
血清循环microRNA是存在于细胞外的microRNA特殊存在方式〔12〕,其具备调节靶基因的功能,因此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前期开展了糖尿病患者血清microRNA谱检测,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早期血清miR-150、miR-155-5p、miR30e及miR-3196水平显著下降,其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在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并与DN患者eGFR呈正性相关,与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呈负性相关。
已有的研究表明,microRNA-155参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以及多种生物组织的发育调节过程。
近期研究发现microRNA-155在调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3,14〕。
MicroRNA-155在自发性高血压的大鼠主动脉上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与血压呈负相关,microRNA-155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共同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来控制血压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状态。
在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的miRNA-155水平明显下调,提示循环miRNA-155可能参与了患者的心血管事件〔15,16〕。
近期huang等的研究发现miRNA-155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表达增高,且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肾小管间质。
并且体外实验证实同空白对照组比较,miR-155在高糖刺激2小时后在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上调,在4小时达到顶峰,然后减少。
并认为miR-155的表达增高,与TNF-ɑ、TNF-β1和NF-κB的表达增高相关,共同参与了炎症介导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17〕。
我们通过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筛选了KIAA1274、ETS1、CYR61三个与血管内皮站爱相关的新靶基因作为候选靶基因,并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发验证,证实ETS1位miR-155的靶基因之一。
ETS-1属于E26转化特异序列(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 Sequence,ETS)转录因子家族,它是一个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的转录因子,在血管发育、血管新生、血管重构和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18〕。
已有研究报道,AngⅡ、血栓素、TNF-ɑ等物质均能激活ETS-1在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表达〔19〕。
此外,另有研究发现ETS-1还是与内皮细胞炎症相关的VCAM-1和MCP-1以及与氧化应激相关NAD(P)H氧化酶亚单位P47的重要转录因子〔20,21〕。
推测相关血管活性物质或细胞因子很可能通过激活ETS-1在内皮细胞的表达进而引发内皮炎症反应。
基于理论认识和前期工作基础,我们认为循环miR-155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脏损伤的发生机制,并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并且循环miR-155有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糖尿病肾病的预警和早期诊断。
然而循环miR-155如何与其靶标mRNA相互作用,进而发挥其在DN中调控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筛选出ETS1、eNOS、AGTR1等靶基因,验证miR-155通过调控这些靶基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用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了miR-155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也通过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明确循环miR-155在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发生进展中的作用。
通过本项研究将验证循环miR-155在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为临床预警和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以及寻找干预新靶点提供实验证据,促进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 SatirapojB.Nephropathy in diabetes.Adv Exp Med Biol,2012,771:107- 22.〔2〕 Xu Yl,Wang L,He J,BiY,Li M,Wang T,Wang L,Jiang Y,Dai M,Lu J,XuM,Li Y,Hu N.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adults.JAMA,2013,310(9):948-59.〔3〕 Cheng H,Harris RC.Renal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ic nephropathy.Cardiovasc Hemat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4,14(1):22-33.〔4〕 Huang Y,Liu Y,Li L,Su B,Yang L,Fan W,Yin Q,Chen L,Cui T,Zhang J,Lu Y,Cheng J,Fu P,Liu F.Invovlement of inflammation-related miR-155 and miR-146a in diabetic nephropathy:implications for glomerular endothelial injury.BMC Nephril,2014,15:142.〔5〕 Fu J,Lee K,Chuang PY,Liu Z,He JC,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injury and crosstalk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14,ajprenal.00533.2014.〔6〕 Wada T,Shimizu M,Ykokyama H,Iwata Y,Sakai Y,Kaneko S,FuruichiK.Nodular lesions and mesangiolysi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Clin Exp Nephrol,2013,17(1):3-9.〔7〕 Van Sloten TT,Henry RM,Dekker JM,Nijpels G,Unger T,SchramMT,Stehouwer CD.Endothelial dysfunction plays a key role increasing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ype 2 diabetes:the Hoornstudy.Hypertension,2014,64(6):1299-305.〔8〕 Syed Ikmal SI,Zaman Huri H,Vethakkan SR,Wan Ahmad WA.Petential biomarker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therosclerosi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t JEndocrinol,2013,2013:698567.〔9〕 Teta D.Insulin Resistanc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Ren Nutr,2014.〔10〕Nosadini R,Tonolo G Role of oxidized low densitylipoproteins and free fatty acid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lomerulopathy and 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in type 2 diabetes.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11,21(2):79-85.〔11〕Figueira MF,Monnerat-Cahli G,Medei E,Carcalbo AB,Morales MM,Lamas ME,da Fonseca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systems.ActaPhysiol(Oxf),2014,211(3):491-500.〔12〕Osipova J,Fischer DC,Dangwal S,Volkmann I,Widera C,Schwarz K,Lorenzen JM,Schrevier C,Jacoby U,Heimhalt M,Thum T,Haffner D.Diabetes-associated microRNAs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yesmellitus:a cross-sectional coort study.J Clin EndocrinolMetab,201,99(9):E1661-5.〔13〕Staszel T,Zapala B,Polus A,Sadakierska-Chudy A,Kiec-WilkB,Stepien E,Wybranska I,Chojnacka M,Dembinska-Kiec A.Role of microRNA in endothelial cell pathophysiology.Pol Arch Med Wewn,2011,121(10):361-6.〔14〕Yang LX,Liu G,Zhu GF,Liu H,Guo RW,Qi F,Zou JH.MicroRNA-155 inhibits angiotensin II-induc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proliferation.J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rone Syst,2014,15(2):109-116.〔15〕Kumar S,Kim CW,Simmons RD,Jo H.Role of flow-sensitive microRNAs in endothelial dysfunction:mechanosensitive athero-miRs.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4,34(10):2206-16.〔16〕Ma X,Ma C,Zheng X,MicroRNA-155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 conflicting role? Heart Lung Circ,2013,22(10):811-8.〔17〕Shaikhibrahim Z,Wernert N.ETS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prostate cancer:the role of the family prototype ETS-1(review).Int J Oncol,2012,40(6):1748-54.〔18〕Zhu N,Zhang D,Chen S,Liu X,Huang X,Guo Z,Liu J,Wang Y,Yuan W,Qin Y.Endothelial enriched microRNAs regulate angiotensin Ⅱ-induced endothelial inflammation and migration.Atherosclersis,2011,215(2):286-93.〔19〕Oettgen P.Regulation of vascular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 by ETS factors.Circ Res,2006,99(11):1159-66.〔20〕Tang W,Gao Y,Li Y,Shi G,Gene networks implicated i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2,16(14):1967-73.〔21〕Liu DX,Liu XM,Su Y,Zhang XJ.Renal expression of proto-oncogene Ets-1 on marix remodeling in experimental diabetic nephropathy.Acta Histochem,2011,113(5):527-33.(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