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的技术要点
生猪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健康养殖·管理畜牧业环境 2021.0150摘 要:本文分别自优化猪舍环境、确定养殖规模、选好养殖品种、不同期养殖管理技术、做好猪病防治等几个方面做技术性概述,以为提升猪场养殖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关键词:猪场;经济效益;养殖管理1 前言总结多年养猪经验,分析提升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要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2 优化猪舍环境环境对生猪生长影响最大,选建猪舍时,务必向阳、背风、干燥,确保舍内温湿度适宜。
当下,正值寒冬,舍内保暖很关键。
可通过墙体加设保温层,舍内铺垫垫草,增设采光面积,以满足生猪生长标准要求。
3 确定养殖规模以小规模滚动养殖为主,考虑到农村情况,规模控在120头之内,以满足猪场大小。
切记,养殖头数不宜多,不宜少,规模要适中。
4 选好养殖品种生猪品种关系最终猪场产出效益,由此,选择好的生猪品种很关键。
在选购品种时,务必要谨慎,结合自身的情况而定。
选购本地猪,适应性强,养殖要求不高,贫困区、经济落后山区等,都可养殖。
比如:云南乌金猪、保山大耳朵猪、迪庆藏猪等杂交后代母猪,抑或外引进的猪种:长白猪、约克下、内江猪等等,都可作为遴选对象。
选购国外猪,育肥周期短,产仔多,报酬率高,养殖效益好,适合经验丰富、经济条件好的猪场。
选购土杂猪,以本地母猪为母本,以国外优良的杜洛克、巴克夏、大约克等等为父本,杂交而获得的优良“土二元”杂交猪。
而后以任一种国外品种猪,与其母猪交配,获得“土三元”杂交猪。
土杂猪具备本地猪、国外猪优良性状,可在养殖条件好、管理经验丰富的猪场养殖,可在养殖条件较差的散养户养殖。
5 不同期养殖管理技术5.1 后备母猪养管理关键技术自己选留瘦肉型后备母猪,建议自30kg前从育肥猪中选拔,不能按育肥的方法直接养到配种。
外地选购后备母猪,同样要求在30kg前购买。
购进时间过晚,体重超标严重,将影响接下来的繁殖工作。
此外,太晚还会影响猪场适应时间,导致繁殖失败。
5.2 保育猪管理关键技术仔猪产房长得好,补料衔接的好,进入保育猪养殖就简单很多。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一个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的复杂过程,在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技巧和要点,下面将就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猪场准备1. 土地选址:应选择地势平坦、空气清新、附近有充足的水源的地方。
2. 饲养场建设:必须要保持场地的卫生、透风、隔离等条件,设施尤其要配齐。
二、品种选育1. 通背×长白猪:是国内一种较好的生猪品种组合,可有效提高种猪繁殖性能。
2. 长白猪×大约克猪:是一种新品种组合,在体形上能够兼顾两者的优点,繁殖性能高,可稳定产出高价肉猪。
三、饲养管理1. 环境控制: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和通风换气,每头生猪的空间不应过于拥挤。
2. 饲料品质:饲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体重的,应尽可能采用高蛋白质饲料,并定期检测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确认饲料的质量是合格的。
3. 疾病防治:猪场的环境卫生和疫病防治必须做到位,保持充分的卫生条件,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毒和防疫,同时要保持动物的健康。
4. 科学养殖:猪养殖要实现全养殖过程的科学化,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预防、育种、环境控制等方面,通过科学养殖的方式可提升猪的生产性能。
四、繁殖技术1. 选种繁殖育种:应实行优生优育,选择优良种猪,掌握好各种品种饲养技术,利用科学的繁殖技术进行繁殖。
2. 孕育管理:怀孕期繁殖母猪幼儿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同时还应定期检查体重和健康情况。
3. 产仔与育仔:产仔要求安静、温度适宜、有充足的营养和水源,育仔期间要保持卫生和少扰动幼猪。
五、环境卫生1. 场地清洁: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洗,保证场地内无漏水、粪便和垃圾等废弃物。
2. 光源:宜保持清洁、明亮,同时要防止强光直射猪身体。
3. 空气流通:对于集约式养殖,在密闭猪舍内要保持充足的空气流通和供氧量。
六、其他注意事项1. 猪舍建筑:猪舍建筑的设计要符合猪的生理特点和习惯,要做到通风换气、防病、及时清洗,确保室内采光充足。
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

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关乎养殖户收益,也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国家对肉类食品的需求。
因此,要实现规模化、高产、高质的生猪养殖,必须采用先进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生猪饲养与管理技术。
一、猪舍管理1.猪舍选址:应选择通风、采光好、便于排放粪便、无水涝和污染的地方。
猪舍周围不得有工业污染、毒物质等危险因素,地势要高于周围。
2.猪舍设计:要充分考虑猪舍后期的管理和操作。
猪舍面积根据饲养数量来决定,一般每只生长育肥猪需要0.8平方米的空间。
空气流通和温度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开窗、通风扇、喷雾等方法来调节舍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舍内盥洗设施应建设在舍门口附近,在猪出猪舍之前先将它们清洗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3.猪舍清洁:猪舍每天要清理,每周定期彻底清理,以消灭有害细菌,预防和控制疾病。
猪舍清洗时不能让污物溅到猪身上,否则将增加它们感染疾病的机会。
4.猪舍消毒:要使用适度浓度的消毒剂,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即可,使用热水、蒸汽等消毒方式更为彻底,对猪也更为安全。
5.猪舍适温:生长育肥猪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夏季温度一般控制在26℃到32℃,冬季控制在5℃到10℃之间。
二、合理饲养1.饲料:要选择优质猪饲料,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
育肥猪饲料由能量饲料、粗纤维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三部分组成,供应量要根据猪的体重、生长阶段和阶段性需求来决定。
2.喂食次数:生长育肥猪每天喂食2到3次,每天固定喂食时间,不能过量或过少,专业的饲养者应能判断猪的饥饱状态,及时调整喂食策略。
3.水源和饮水管理:猪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饮水量,要保证干净的饮用水供给,充分通畅的水源管道、饮水器道和水池要定期清理。
要确保猪饮水器的安全和完好,以避免发生猪的突然暴动、嬉戏等导致猪饮水器破损。
4.饲料添加剂:在合理饲养的基础上,饲料添加少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剂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保持其健康状态。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养殖技术和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选址应当考虑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因素。
场地的准备应当保证场地平整,排水良好,同时还应当预留足够的空间供猪栏、饲料储藏室等设施的建设。
二、猪舍建设猪舍建设应当根据生猪的品种、数量和养殖方式来进行设计。
猪舍应当保持通风、温度适宜、干燥、卫生等条件。
猪舍内应当铺设合适的地面材料,例如浇筑水泥地面或铺设石板等。
三、生猪品种选择生猪品种的选择应当根据养殖目的来进行,例如肉猪、种猪、乳猪等。
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当地的气候、饲料资源等因素。
四、饲料和营养管理生猪的饲料应当丰富多样、营养全面。
例如玉米、大豆、麦麸等。
同时还应当注意饲料的储藏,避免受潮发霉。
营养管理包括饲料的配方、喂养量、饲料的供应时间等。
生猪的营养管理应当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来进行,例如生长期、育肥期等。
五、疾病防治和免疫管理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是十分常见的问题。
因此,疾病防治和免疫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生猪应当定期接受疫苗接种,同时还应当注意猪舍的卫生,避免疫病的传播。
六、生产记录和经济分析对于生猪的养殖过程应当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猪只的出生时间、体重、接种疫苗的时间等。
同时还应当对于养殖成本、销售价格等进行经济分析,以便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
综上所述,生猪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够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一、猪种的选择可供选择的猪品种很多,目前我区推广的商品猪主要有“DLY”三元杂交猪和“PIC”商品猪;母猪主要推广“LY”或“YL”纯外血二杂母猪、PIC父母代母猪。
养殖户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猪种饲养二、种猪的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一)种公猪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
1、种公猪的饲养(1)饲喂技术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本地种公猪每日供应量1.5~1.8公斤;外种公猪每日供应量2.2~2.75公斤,冬季每日供应量3.0公斤,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 公斤。
但应避免喂过稀的液体饲料和过多的粗饲料,以免造成公猪垂腹影响配种效果。
粉料采用潮湿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2)种公猪的使用后备公猪年龄8月龄以上,体重100公斤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0.8以上,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每四天配种1头次。
成年公猪每三天配种1头次。
早晚分别试情1次;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一次配种。
间隔18─24小时再配第二次;配种方式采用重复配种方式、双重配方式。
(二)种母猪(主要介绍纯外种母猪的饲养技术要点)1、增加营养,加强管理,保持母猪种用体况外种母猪不耐粗饲,对饲料营养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有限。
体况过肥或过瘦,均可引起母猪正常发育受阻,出现繁殖障碍。
饲养外种母猪,应根据其不同饲养阶段对营养的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喂量,适量饲喂谷物类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减少粗饲料喂量,供给足量的矿物质饲料,不饲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的饲料。
母猪保持肥不见膘、瘦不见骨的良好体况。
2、观察发情,适时配种,促进母猪多胎多仔。
多数外种母猪发情时既不鸣叫,又不减食,甚至呈隐性发情。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勤观察。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合理的养殖技术规范是确保猪只健康成长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猪健康养殖的技术规范,以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首先,环境要求是保证猪只健康成长的基础。
猪舍应该建立在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暴晒和雨淋。
猪舍内部温度适宜,通风系统要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
地面要平整且易于清洁,定期消毒以防止病菌滋生。
此外,合理的照明也对猪只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应根据猪只的需求来设置适当的照明时间和强度。
其次,饲料供给是保障猪只营养均衡的关键。
猪只的饲料应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性别进行合理搭配。
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霉变和变质对猪只的健康产生影响。
同时,饲料的投喂量也要根据猪只的需求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浪费和营养过剩。
喂食时间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喂食或者饿饱交替对猪只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此外,定期的疫苗免疫和疾病防控也是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
猪只的免疫计划应该根据病毒和细菌的季节变化来制定,确保免疫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猪只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地区,应加强病毒和细菌的监测和控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最后,合理的养殖管理和人员培训也是保证生猪健康养殖的关键。
养殖户应具备一定的兽医基础知识,能够识别和处理常见的猪只健康问题。
定期的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猪只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
此外,在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卫生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保持圈舍的干净整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秽物,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环境要求,合理饲养,定期免疫和疾病防控,以及实施科学的养殖管理。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生猪的快速生长和健康发育,满足人们对优质肉食的需求。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农业养殖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肉类产品。
下面介绍一些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母猪:生猪饲养中,母猪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该选择生长快、肉质好、品质稳定的肉猪品种。
此外,母猪的选购要注意健康状况,最好能够购买有完整出生证明的猪只。
2.合理的饲料搭配: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适宜的饲料来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
可以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来科学配方,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3.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摄入量和时间要聚焦于目标群体的需求,以便充分满足生长需要,不过也不要过度饲喂。
4.优化饲养环境:生猪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
应该保持宽敞、干净的饲养场所,保证通风通风,控制室温和湿度,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
5.防疾病:生猪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于猪只的防疫要求应该按照当地的防疫规定做出合理的调整。
6.管理和培训:生猪饲养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培训和操作指导也非常重要。
应该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教授员工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饲料搭配、饲喂量和饲喂时间、优化饲养环境、防疾病和管理培训等方面的综合配合,我们能够更好的完成生猪饲养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养猪技术知识点总结

养猪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养猪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场地:养猪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污染源和污水流域。
2、建设合理的猪舍:猪舍应根据养猪规模、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建设形式,一般分为开放式猪舍和封闭式猪舍。
3、选购健康的种猪:选择健康、优良的种猪是养猪成功的重要保障,种猪的选择应考虑品种、育种性能和健康情况等因素。
4、准备充足的饲料和饮水设施:合理的饲料和饮水供给是猪健康成长的关键,应提前准备好高质量的饲料和合适的饮水设施。
5、合理的环境控制设施:根据养猪场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环境控制设施,保障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二、猪的饲养管理1、合理饲料配比: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品种特点,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比,保障猪获得充足的营养。
2、合理的饮水管理:保障猪随时获得清洁饮用水,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加强对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3、定期进行体检: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4、合理的饲养密度:猪的饲养密度应根据猪的品种、体重和猪舍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导致猪的行为异常和疾病传播。
5、合理的运动和活动空间:保障猪获得充足的运动和活动空间,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6、合理的排泄处理:做好猪舍内的排泄物处理工作,避免排泄物对猪和环境造成污染。
7、疾病防控措施: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病虫情况,制定合理的疾病防控措施,加强猪的健康管理和免疫工作。
8、合理的育种措施: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育种,提高猪的遗传质量,促进猪的生长和繁殖。
三、猪的繁殖管理1、科学的配种时间:科学的控制配种时间,选择优良的母猪和种猪进行配种,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2、合理的怀孕管理:给孕妇猪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注意保暖和保健,防止意外伤害和应激。
3、科学的产仔管理:产仔期间给予母猪适当的保暖和清洁,并做好产仔记录和饲养管理。
4、合理的断奶管理:断奶后对小猪进行适当的营养管理,提高小猪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生猪养殖注意什么事项

生猪养殖注意什么事项生猪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养殖生猪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生猪的健康成长和养殖效益。
以下是关于生猪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1. 合理选址:生猪养殖场的选址非常重要。
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地方,远离城镇和居民区,以减少与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疫情传播的风险。
2. 严格消毒:生猪是易感动物,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袭。
为了保证生猪的健康,养殖场应该定期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
消毒液的选用要慎重,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消毒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消毒要均匀、彻底,确保病原体彻底消除,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3. 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养殖健康生猪的关键。
包括饲料的调配、定时供给、充足水源、合理的饮水设施、干净整洁的饲养环境等等。
同时要注意定期清理猪舍,防止粪便积累过多,造成空气污染和细菌滋生。
4. 饲料的选择和保管:饲料是生猪成长的重要来源,应当选择优质的饲料来供给生猪。
养殖场可以根据生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饲料的调配和供给。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保管,避免饲料变质。
5. 疾病防治:生猪的免疫工作非常重要。
要根据季节和疫情高发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生猪的免疫力。
同时,要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工作,发现病情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的蔓延。
6. 必要的统计记录:养殖场应该建立完善的统计记录系统,包括生猪的生长情况、饲料使用情况、病情统计等。
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饲养管理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7.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生猪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应当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包括合理处理猪粪,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合理利用废弃物,如猪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沼气等。
8. 经济效益分析和市场营销:养殖场要定期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了解养殖效益和投入产出比,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成本,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种类,提高养殖效益。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生猪由于饲养条件有限,多圈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在饲养公猪时,必须时刻注意它的营养状况,使其保持不肥不瘦。
过肥的公猪整天睡觉,性欲低下,过瘦则营养不良,没有性欲。
(二)猪体应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可刷拭一次猪体。
并要求每天在运动场地运动2小时左右。
此外,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良好的性欲。
(三)种公猪的饲养应以精料为主,粗、青饲料搭配,饲料种类要求3种以上搭配。
配种旺季应加喂豆类、鸡蛋等蛋白质饲料,以提高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基本要求是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按期发情,消除不孕因素,及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配种前母猪的膘情达到6—7成为宜,太瘦或太肥的母猪对受胎都不利。
经产母猪由于哺乳,体况消瘦,应在配种前20—30天实行“短期优饲”,使其恢复体力。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
后备猪应是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并来自无任何遗传疾患的家系。
猪的遗传病有多种,常见的有疝气、隐睾、偏睾、乳头排列不整齐、瞎乳头等。
遗传疾病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严重的造成死亡。
2、体形外貌的选择。
后备猪体形外貌应具有品种特征。
例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驱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要求。
如长白猪毛色纯白,耳大且前倾,头小嘴长,体驱细长,后驱丰满,四肢细高,给人清秀的感觉。
3、繁殖性能的选择。
繁殖性能是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猪应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
4、生长和育肥性状选择。
后备猪的生长育肥性状或者和其同窝猪的育肥性状都是挑选后备猪的依据,包括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2、配种初期的母猪应少受刺激,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母猪。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也是养殖户们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选择离生猪饲养场较远的农田,以便充分利用农田的光照和自然草料。
2.选择较平坦的地势,以方便猪圈建设和管理。
3.场地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便供给猪的饮水和清洗猪圈。
4.场地内禁止有毒草料和有害植物的生长,以保证猪的健康。
二、猪圈建设1.猪圈的建设要符合规范,在保证猪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可灵活采用自建或购买现成的猪圈设备。
2.猪圈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粪和排泄物,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保持猪圈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气味过于浓厚和空气污染。
三、良好的饲料管理1.采用科学配方的饲料,使猪获得全面的营养。
2.定时定量喂养,养成猪的规律饮食习惯。
3.饲养期间要注意补给水分,保证猪的饮水需求。
四、疾病防控1.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流感和其他疾病。
2.注意猪的个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病的猪。
3.定期清洗和消毒猪圈,防止猪圈成为病菌滋生的场所。
五、生猪管理1.对猪进行适当的分群饲养,根据猪的年龄和体型进行分类管理。
2.养殖户要进行日常观察,了解猪的饮食和活动情况。
3.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饲养量,根据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六、猪只选育1.选择品质优良的种猪,基因优良的种猪可以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定期更换种猪,避免亲缘关系过于密切导致的遗传缺陷。
七、环境改善1.在饲养场内种植适合猪的草料,以提供更多的自然粮食。
2.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改善猪圈周围的土壤环境。
3.注重猪圈周围绿化环境,提供猪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八、经济效益分析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猪的饲养规模和产量。
2.根据饲料成本、兽医费用和人工费用,对投资和回报进行评估。
3.根据生猪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猪的饲养数量和销售策略。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包括场地选择与准备、猪圈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生猪管理、猪只选育、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_生猪的饲养方法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_生猪的饲养方法猪肉是我们喜欢吃的食物之一,那猪肉的来源:生猪应该如何饲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提高母猪繁殖力,除科学选择好后备母猪外,适时配种与淘汰、实现各阶段精细化饲养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
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建议就近购买精液开展人工授精,不宜饲养种公猪,尤其在夏季,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精液质量,提高受胎率。
(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科学配制饲粮。
注意饲粮中能量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特别是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补充,促进后备母猪健康发育,在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配种。
2.合理饲养。
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切忌饲喂生长育肥猪料。
后备母猪需采取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一般90公斤前实行自由采食,90公斤后至配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饲喂2.5公斤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后备母猪过度肥胖,推迟发情。
在配种前2周结束限量饲喂,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2.5~3公斤,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公斤左右。
3.合理分群。
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5~6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1.5平方米。
4.适当运动。
每天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和坚实性。
5.促进后备母猪适时发情。
采用每天2次运动,增加光照时间,用成年公猪刺激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
适时淘汰不发情母猪。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空怀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是保持母猪正常的种用体况,使母猪能正常发情、排卵,及时配种受孕,技术要点如下:1.供给营养水平较高的日粮,保持适度膘情。
母猪太瘦或太肥会出现不发情、排卵少、卵子活力弱、受精能力低,并易造成母猪空怀。
2.使用短期优饲技术,促进发情、排卵。
在配种前10~14天,后备母猪在原日喂料量基础上,增加料量0.5公斤左右,配种结束后停止加料;经产母猪在原日喂料量基础上增加料量0.4公斤,并视体况增减料量。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许多技术细节,以下为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1.选择好品种在养殖生猪之前,首先要选择好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品种。
同时,也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类,提前计划销售出售截止时间。
2.选择良好的饲料对于生猪而言,良好的饲料是关键,应选择能够提供足够营养的优质饲料。
应合理搭配主食和副食,即在环保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营养价值,保证猪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加快发育和成长速度。
同时,在猪饲料中混合适量的抗生素,以防止猪患病。
3.环境要舒适舒适的环境对于猪的成长至关重要。
生猪的饲养场应该保持干净整洁,使用干燥的木屑或稻草作为卧床,以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4.保证卫生生猪饲养需要保持卫生,因为猪容易生病,对卫生的要求非常高。
每天应清洁饮水桶、饲喂桶和猪舍床上的杂物,以消毒工具消毒。
5.定期体检需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
6.注意疫苗注射给生猪注射疫苗可以预防一些疾病,包括猪瘟、足口病、伪狂犬病等。
7.合理分组根据猪的体重分组,避免相差过大的猪处于同一个队列中。
8.食盆和饮水桶食盆和饮水桶的大小和数量应视猪的数量和体重而定。
每个猪应当有充足的食物和饮水供应。
9.控制体重控制生猪的体重是一项关键任务,因为体重过高不利于母猪分娩,也会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
在饲养过程中及时剔除消瘦和生病的猪。
10.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生猪的饲养需要根据气候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和降雨情况。
综上所述,生猪饲养是一个难度较大的任务,需要仔细的计划和良好的技术,才能实现成功的繁殖和生产。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猪的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肉类食品之一,因此猪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可以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
一、饲养管理1. 饲料供给:猪的饲料供给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猪的饲料应该是合理搭配的,既要满足猪的各种营养需求,又要考虑到成本和生产效益。
常见的猪饲料成分包括玉米、豆粕、麦麸、鱼粉等,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生长特点,饲料的比例和配方也有所不同。
2. 饮水管理:饮水是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饮水管理能够促进猪的消化吸收,加速生长速度。
猪圈内应该随时保持清洁的饮水,并且要定期更换和消毒水槽,以预防疾病传播。
3. 疾病防治:定期对猪圈内的猪进行健康监测,发现病症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疫力低下的猪传染给其他猪,造成疾病的蔓延。
二、环境控制1. 温度调控: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一般较差,所以要保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
夏季要注意通风和降温,冬季要做好保温措施,确保猪的舒适度。
2. 空气质量:猪的舍内空气质量对猪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影响。
猪的粪便会释放出大量氨气,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氨气的环境中会使猪感染呼吸道疾病。
要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并做好排放粪便的工作。
3. 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猪舍的环境卫生清理,对猪圈内的床草、粪便等进行清理和更换,保持环境整洁,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疾病防治1. 预防注射:预防猪的主要疾病,需要对猪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常见的猪疾病如猪瘟、猪链球菌等,都需要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以保护猪的健康。
2. 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早期诊断是疾病防治的关键。
猪在感染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治疗,可以避免疾病的扩散。
3. 饲养密度控制:在猪圈内要控制猪的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疾病的传播。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养殖户们致力于的一个领域。
要想获得高品质的猪肉,就需要掌握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一、选择好的品种选择好的生猪品种是生猪饲养成功的第一步。
合适的生猪品种应该具有生长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常见的生猪品种有长白、大白、杜洛克等,饲养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合理的饲养环境生猪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给生猪提供一个合理的饲养环境。
饲养圈舍应该通风良好、干燥清洁,温度适宜。
圈舍的大小也要合理,保证每头生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三、科学的饲料配置科学的饲料配方是保证生猪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饲料组成可以提高生猪的食欲、增加生长速度,并且提高肉质的口感。
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调配合适的饲料组成,并且要根据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进行调整。
四、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生猪饲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包括喂养、疾病防治、疫苗接种、疾病监测等方面。
要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喂养量,保证生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对于生猪的疾病预防也要及时有效的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证生猪的健康成长。
五、定期的体检和保健定期的体检和保健是生猪饲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定期的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生猪的健康问题,保证生猪的健康成长。
定期的保健工作可以帮助生猪养好身体,提高生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要想饲养出健康的生猪,就需要掌握好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细心的照料,才能培育出高品质的生猪产品。
希望饲养户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饲养水平,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猪养殖知识点汇总大全

生猪养殖知识点汇总大全(正文开始)1. 猪舍建设猪舍是养殖生猪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猪舍建设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点。
- 猪舍设计:猪舍应该宽敞且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卫生设施:建立合适的污水处理系统,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
2. 种猪选择种猪是养殖的基础,选择合适的种猪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
- 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选择适合的种猪品种,例如肉猪、母猪等。
- 健康状况:选择健康的种猪,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 生产性能:选择具有良好生长性能和繁殖能力的种猪。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生猪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饲料种类选择: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
- 饲料配方:按照科学的配方确定不同阶段生猪的饲料比例。
- 饲料供应:定期供应新鲜的饲料,并注意合理存储和保管。
4. 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 疫苗接种:按照养殖计划和要求,及时对猪群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 定期检疫:定期请专业兽医对猪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 隔离管理:新引进的猪只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以避免传染病发生。
5.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
-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利于猪只的生长和健康。
- 空气质量: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及时处理糟粕和粪便,以减少氨气等有害物质对猪只的影响。
- 照明条件:提供充足的照明,有助于猪只的生长和觅食行为。
6. 养殖管理合理的养殖管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
- 群体管理:对猪群进行合理的分组管理,根据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分类饲养。
- 健康监测:定期观察猪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养殖记录:建立养殖记录,对于生猪的生长和繁殖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7. 销售和市场养殖结束后,合理的销售和市场运作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
- 销售计划:提前进行销售计划,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堵大涛Y a n g z h i j i s h u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对猪肉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养殖人员要深入了解生猪生长规律,准确把握养殖技术要点,增强生猪养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样猪肉品质、养殖量方可以得到保证。
一、合理选择养猪场地1、场地选择相关人员需将猪场性质、规模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合理选择场址。
通常情况下,猪场需有开阔、整齐的地形条件,拥有平坦、较高的地势和充足的水源。
水源水质需与猪的饮用水标准所符合,这样取用起来较为便捷。
猪场土壤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较大的热容量。
此外,猪场要拥有便捷的交通和电力条件,且远离居民生活区。
2、猪场规划在猪场建筑物规划过程中,要对场址的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充分考虑,保证与生产流程、防疫管理等要求所符合。
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规划建筑物,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猪场不同建筑物之间能够便捷联系,对供应距离最大程度的缩短。
此外,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选择猪舍形式,结合地区气候、温度等状况,对猪舍形式科学确定。
要对排污设备完善建设,如化粪池、排水沟等。
同时,将围墙、防疫沟等修建于场区周围,要科学分割场区的净道和污道,避免有交叉问题出现。
若条件允许的话,也可将相应的绿植栽植过来,这样猪场养殖环境能够得到改善。
二、合理选择品种要将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因地制宜选择生猪品种。
尽量选择现有的优势品种,这样能够保证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提高生猪的种植效益。
确定品种后,要对仔猪仔细观察,保证拥有良好的食欲和生长状态。
仔猪购买时,需选择正规途径。
三、优化生长环境条件1、通风通常情况下,猪舍内温度需保持在12-30摄氏度之间,按照65%的标准控制相对湿度。
冬季通风过程中,需将进风风向、自然风向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避免猪舍内直接进入自然风。
若缺乏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则需将机械通风增设过来。
2、消毒生猪养殖过程中,需将清洁消毒制度严格制定出来,定期、经常消毒处理猪舍、用具等。
生猪养殖主推技术介绍

生猪养殖主推技术介绍(一)一、生产关键技术1.品种选择关键技术品种是养猪生产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生产成绩。
在养猪发达国家,品种对养猪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占40%~50%。
随着国外品种与技术的引进,目前,主流品种包括杜洛克(D)、长白(L)与大白(Y)。
在品种选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1)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色,允许体侧或腹下有少量小暗斑点,头中等大小,嘴短直,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腰弓型或平直,腹线平直,体躯较宽,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蹄呈程度不等的黑色。
一般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8月龄可开始初配。
长白猪:长白猪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背腰平直或微弓,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公猪一般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8月龄可开始初配。
大白猪:大白猪全身皮毛白色(允许眼角和尾根部偶有斑点),头大小适中,鼻面直或微凹,耳竖立,背腰和腹线平直,肢蹄健壮,前胛宽,背阔,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
公猪一般6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8月龄可开始初配。
(2)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遗传疾患和损征,有效乳头数六对以上,排列整齐。
(3)种猪个体或双亲经过性能测定,主要经济性状,即总产仔数、达100公斤体重日龄、100公斤活体背膘厚的EBV值资料齐全。
(4)种猪来源及血缘清楚,档案系谱记录齐全。
(5)健康状况良好,符合《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要求。
2.杂交繁育技术由于不同品种之间杂交优势的存在,杂交后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均不同程度优于纯繁群体。
因此,杂种优势的利用日益成为发展现代生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杂交繁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终端杂交:包括二品种、三品种终端杂交两种方式,前者为采用来源不同且具有互补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的杂交方式;后者为采用来源不同且具有互补性的第三品种与两品种杂交母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的杂交方式。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分析生猪养殖是农村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确保生猪养殖的顺利进行,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养殖技术要点。
以下是生猪养殖技术要点的分析。
1.选址:选择适宜饲养的场地非常重要。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通风良好的地方。
养殖场应远离河流、污染源和人口密集区,以免受到外界污染。
2.场地规划:合理规划养殖场的建设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应根据养殖规模和现有资源制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包括养殖房、饲料储存室、畜舍、粪污处理设施等。
3.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猪种。
一般而言,选用生长快、肉质好、耐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大白皮和杜洛克猪等。
4.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并注意合理控制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比例。
5.日常管理:做好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要定期清洁、消毒猪舍,保持舒适的环境;定期体检猪只,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饲料量,避免过度饲养和浪费;定期更换饲喂装置,保证食物的卫生安全。
6.疫病防控:疫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养殖者应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注射预防;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避免疫情扩散;依法使用药物,防治疾病。
7.猪舍建设:猪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猪只的生长和繁殖效果。
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隔热和防护性能;合理设置饮水设备和饲喂设备,供给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和合理的饲料。
8.环境保护:合理处理猪舍的粪便和废弃饲料是养殖者的责任。
应确保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合理处理废弃饲料,避免食用废弃物的回流。
生猪养殖技术要点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养殖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1.1品种改良技术生猪品种会直接影响生猪生长、出栏速度以及肉质口感等,因此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品种改良,科学选种,并在后续饲养管理工作中,持续做好品种改良工作。
相较于国外生猪品种,本土生猪品种虽然体型小、生长速度慢,但是口感好。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引进国外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生猪与本土猪种进行杂交,综合两种生猪品种的优势,获得出栏速度快、身体健壮、口感好、肉质佳的生猪品种,做好生猪基因改良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
除了应用杂交技术进行基因改良外,还可以对人工授精等技术做好合理应用。
当前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为创造更高养殖效益,在养殖过程中会进行生猪调运工作,以扩大养殖规模,创造更高养殖效益。
虽然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工作发展,但造成了疫病高发情况。
针对该现状,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借助人工授精,提高后备猪质量,做好品种改良。
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应加强技术学习,掌握规范化的人工授精技术,科学操作。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以及促进母猪个体正常发情。
在做好发情鉴定后,找准输精时机,对提高母猪的受胎率有决定作用。
同时控制好输精次数,输精次数会直接影响受胎率和产仔猪数量,通常可选择 2 次输精方法来提高受胎保险系数。
首次输精后,间隔 12 h,再进行第 2 次输精。
输精前需要保障输精环境干净卫生,并做好母猪阴户的消毒工作,输精时间控制在 5~10min 之间。
1.2 卫生消毒技术生猪养殖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这样能够提高养殖质量,有助于控制疫病,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第一,饲养管理人员需结合养殖场实际以及各个季节的疫病高发情况等,制定科学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结合相关制度,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很多细菌、病毒对于消毒液比较敏感,通过做好消毒工作,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
饲养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卫生消毒技术,对于养殖工作及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生猪养殖的技术要点
[摘要]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商品市场化和国际贸易日渐紧密的结合以及人们对猪肉产品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养猪业面临着极大挑战。
本文从选好品种、合理配料、饲养方式、动物防疫和驱虫进行了分析,讲解了生猪养殖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生猪;养殖;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455-01
1、选好品种
生猪成长速度的快慢,品种起着关键性作用。
选种不同品种在同等条件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必须选好猪种;只有把选种工作放在关键的位置上,才能缩短养猪饲养周期,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和节约劳力。
2、合理配料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哺乳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
要进一步稳定仔猪的最高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窝重,需对仔猪进行补铁,因铁是造血原料,仔猪正常生长每天需铁7~8 mg,若不给仔猪补铁,其体内储备铁将在7 d内耗尽,仔猪就会患贫血症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另外,因仔猪饲养时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需要量增长较快,故对仔猪要提早开食和适时
补给全价混合饲料和添加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生长刺激剂及抑菌药剂,既能刺激生长又能防治仔猪白痢,可实现仔猪获得高能量、高蛋白,从而达到营养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进一步防止“僵猪”的产生。
仔猪生长成为架子猪后逐渐育肥,饲料配方将发生改变,饲料配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育肥猪的增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要饲养育肥猪必须合理搭配饲料,合理掌握适当能量水平,其饲粮合理的能量浓度控制在以1 kg饲粮含消化能11.925~
12.552 mj为宜,同时补给必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饲粮中粗蛋白水平和赖氨酸分别控制在约16.0%和6.2%较为合理;合理控制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矿物质以钙、磷为主,并按2%补给食盐,进一步控制粗纤维水平,保持在6%~8%最为合理。
实践证明,按上述要求进行配料较为合理,既可以减少饲料浪费,同时又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3、饲养方式
育肥猪饲养方式正确与否对其增重速度、料肉比和胴体品质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直线饲养”与“前高后低”饲养方式配合最佳,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直线饲养是根据育肥猪饲养标准饲喂全价饲料,不限量饲喂,一竿子养到底能缩短育肥期,减少维持消耗而节省饲料,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
前高后低饲养是使育肥猪全期保持足够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水平,以促进体蛋白的沉积,降低后期日粮的能量水平,限制脂肪的沉积。
把直线饲养与前高后低饲养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好最佳饲养方式,既能提高饲料利
用率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4、做好动物防疫、驱虫工作
人们常说“养殖要稳当,防疫驱虫是保障”,搞好养殖离不开动物防疫和驱虫工作,适时搞好猪预防注射和驱虫工作是增强生猪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育成率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整个猪群健康无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必须搞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w、猪蓝耳、仔猪副伤寒及猪水肿病等疫病的预防和猪体内体表寄生虫的防治等工作,若正在成长的生猪被上述疫病或其他动物疫病、体表体内寄生虫侵害,轻则带来一般经济损失,重则造成所养生猪“全军覆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导致整个养猪产业彻底失败;若搞好了生猪疫病预防和驱虫等工作,即使感染普通病也能治愈,只造成轻微的经济损失,养猪经济效益基本不受影响。
因此,动物防疫和驱虫工作能为养猪业保驾护航,真正体现“养殖要稳当,动物防疫驱虫是保障”的道理。
参考文献:
[1] 随祥恩,各修俊,王学增.农村规模化猪场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140,153.
[2] 杨彩荣.补铁在仔猪饲养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