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计划的内容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审计计划的内容
知识点:审计计划的内容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一)总体审计策略
1.概念: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2.内容: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
(1)审计范围;
(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
(3)审计方向;
(4)审计资源。
(二)具体审计计划
1.概念: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内容: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1)风险评估程序;
(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
(3)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文章摘自:/zhucekuaijishi/。
总体审计策略参考范例
总体审计策略参考范例总体审计策略参考范例一、审计范围报告要求适用的相关准则和会计制度适用的审计准则与财务报告相关的行业特别规定例如:监管机构发布的有关信息披露法规、特定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法规等需要阅读的含有已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例如:上市公司年报他信息制定审计策略许考虑的其他因素例如:单独出具报告的子公司二、审计业务时间安排1、对外报告时间安排:2、执行审计时间安排执行审计时间安排时间1(期中审计(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2)制定具体审计计划------2(期末审计(1)存货监盘------3 、沟通的时间安排所需沟通时间与管理层及治理层的会议项目组会议(包括预备会和总结会)与专家或有关人士的沟通与其他注册会计师沟通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三、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一)重要性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索引号(二)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可能存在较高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索引号(三)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填写说明: 1.记录所审计的集团内重要的2.记录重要的账户余额,包括本身具有重要性的账户余额(如存货),以及评估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账户余额组成部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索引号1重要的组成部分-------2重要的账户余额--------人员安排四、(一) 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责任职位姓名主要职责(二) 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沟通(如适用)沟通内容负责沟通的项目组成员沟通时间风险评估对审计计划的讨论对财务报表的复核------五、对专家或其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一)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利用主要报表项目拟利用的内部审计工作索引号存货内部审计部门对各仓库的存货每半年至少盘点一次。
在中期审计时,项目组已经对内部审计部门盘点步骤进行观察,其结果满意,因此项目组将审阅其年底的盘点结果,并缩小存货监盘的范围。
---------(二)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名称利用其工作范围及程度索引号(三)对专家工作的利用主要报表项目专家姓名主要职责及工利用专家工索引号作范围作的原因。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试题及答案(8)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试题及答案(8)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对审计范围的考虑事项不包括()。
A、编制拟审计的财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B、对利用在以前审计工作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预期C、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及复核的影响D、拟审计的经营分部的性质2、关于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B、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决策是总体审计策略的核心C、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D、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执行具体审计计划过程中,也可能对总体审计策略作出调整3、在运用重要性概念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内容是()。
A、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B、实际执行的重要性C、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意见类型的要求4、在理解重要性概念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C、判断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是否重大,应当将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对共同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来考虑D、在重要性水平之下的小额错报,无需关注5、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B、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制定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C、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D、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6、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当制定一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跟重要性水平相比较的情况是()。
第10讲_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1)
B.拟执行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C.考虑就复杂问题利用专家的工作
D.与管理层沟通对外报告的时间表
[答案]CD
[点评]选项C是审计资源的范畴;选项D是报告目标和时间安排的范畴;均属于总体审计策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观选项A和选项B,都是具体到某一类程序的设计和执行,这是比较典型的具体审计计划的特征。
(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多少,包括分派到重要地点监盘存货的项目组成员的人数,在集团审计中复核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范围,向高风险领域分配的审计时间预算等[资源分配]
(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审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调配时间]
(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包括预期何时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合伙人和经理如何进行复核,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等[管理资源]
第一编·第二章·审计计划
考点和典题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一、总体审计策略(宏观)
宏观到微观
1.确定审计范围
确定审计范围时,教材共列举14项考虑因素,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类更易于理解:
考虑因素
通用考虑因素
(1)财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如某些行业监管机构要求提交的报告
真题和模拟题精讲
多项选择题【模拟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内容的有( )。
A.信息技术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B.被审计单位对外报告的时间表
C.被审计单位关键管理人员的变化
D.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的召开时间
[答案]ABCD
多项选择题【模拟题】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刘忠应考虑的内容有( )。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可接受审计风险的关键考虑因素)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与
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 业务的委托关系、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 双方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 议。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的工作
工作
要求
1.明确审计业务 双方就业务的性质和范围达成一致意见 的性质和范围
以及签约双方加盖公章。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在情况需要时应当考虑增加的业务条款 ⑴在某些方面对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工作的安排; ⑵与审计涉及的内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其他员工的工
作协调;
⑶预期向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其他函件或报告; ⑷与治理层整体沟通;
⑸在首次接受委托时,对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安排;
2.初步了解被审 ⑴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组织结构;⑵经营情况和经营
计单位的基本情 风险;⑶以前年度接受审计情况;⑷财会机构及工作组
况
织;⑸其他有关情况。
3.事务所评价专 ⑴执行该项审计的能力(确定成员、专家和时间);⑵
业胜任能力
独立性;⑶保持应有的关注的能力;⑷若不具备,应拒
绝委托。
4.商定审计收费 可采取计件收费和计时收费两种基本方式
关的会计制度; ⒋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
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⒌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
的时间要求;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⒍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 形;
⒎因测试性质及审计其他固有局限性,内部 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重大 错报和可能未被发现的风险;
所还应当考虑接受该业务是否会导致现实 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如果识别出潜在的利益冲突,会计师事务 所应当考虑接受该业务是否适当。
总体的审计策略和具体的审计计划
总体的审计策略和具体的审计计划第一篇:总体的审计策略和具体的审计计划总体的审计策略和具体的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一、总体的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一)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二)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三)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还应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
二、具体的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各具体审计项目的以下基本内容:(一)审计目标;(二)审计程序;(三)执行人及执行日期;(四)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五)其他有关内容。
对具体审计计划,应审核以下主要事项:(一)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二)审计程序是否适合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三)重点审计领域中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四)重点审计程序的制定是否恰当。
[1]第二篇:注册会计师备考指导: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备考指导: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1.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简述总体审计策略渔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简述总体审计策略渔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英文版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ontents of the Overall Audit Strategy and the Specific Audit PlanIn the real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nancial transparency, audi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ensuring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Conducting audits effectively requires a well-defined approach, which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verall audit strategy and a specific audit plan.Overall Audit Strategy:The overall audit strategy serves as a roadmap for the audit process, guiding the auditor in their approach towards achieving the audit objectives. It typically encompasses the following elements:Audit Objectives: Clearly defining th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 audit helps to focus the audit efforts and ensures that all relevant areas are covered.Audit Scope: This define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audit, outlining the specific financial statements, accounts, and transactions that will be reviewed.Audit Approach: The strategy outlines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at will be used to gather evidence, assess risks, and test the assertions made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Resource Allocation: This involves determining the number and type of auditors required, as well as the allocation of time and other resources needed to complete the audit efficiently.Audit Risks: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risks that could impact the audit's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Specific Audit Plan:The specific audit plan is a more detailed execution plan that builds upon the overall strategy. It typically covers the following areas:Audit Procedures: Detailed steps and methods that will be followed to gather evidence, including the review of documents, interviews, and analytical procedures.Testing of Assertions: This involves testing the various assertions made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assets, the accuracy of revenue recognition, and the completeness of expenses.Audit Timing: Scheduling the audit activitie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conducted at appropriate times, such as during peak business periods or when key personnel are available.Audit Sampling: Determining the sample size and selection method for testing, to ensure that the audit is both cost-effective and representative.Communication Plan: Outlining how the audit team will communicate with management, the audit committee,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hroughout the audit process.In summary, the overall audit strategy provides a high-level framework for the audit, while the specific audit plan details thespecific steps and procedures that will be followed to achieve the audit objectives. Together, these two components ensure that audits are conducted efficiently, effectivel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professional standards.中文版简述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在公司治理和财务透明度领域,审计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审计》-专题一 审计计划
专题一审计计划本专题主要涉及的考点【考点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考点二】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考点三】审计重要性【考点四】错报【考点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以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的意愿的事项;3.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三)审计的前提条件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2.就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与管理层达成一致意见。
(四)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管理层的责任;4.指出用于编制财务报表所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5.提及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以及对在特定情况下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不同于预期形式和内容的说明。
【考点二】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策略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目的注册会计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是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审计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应考虑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1)审计范围;(2)审计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3)确定审计方向;(4)所需要的审计资源。
(二)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具体审计计划包括以下三大部分:1.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3.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对审计业务需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完整版)审计名词解释(参考)
审计: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职能: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
它是由审计本身的特征和地位所决定的,是审计本质的客观反映。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经济评价的职能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审计作用:根据自身的功能去完成审计任务所产生的客观效果。
审计实践证明,审计具审计作用:有制约、促进和证明的作用。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
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而不只存于某一审计阶段或某几个环节。
审计工作从制定审计计划开始,直至出具审计意见书、依法做出审计决定和最终建立审计档案,都有运用审计方法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独立: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不能保持独立,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
客观: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
注册会计师在许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在不同情况下均应表现出其客观性。
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
或有收费: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计划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合理规划和安排,即制定审计计划。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简析:审计计划
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简析: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简析: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下面就是店铺跟大家分享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点简析:审计计划,欢迎大家学习!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一)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强调沟通:管理层、治理层、组成部分CPA、项目组成员、第三方等等)(二)审计方向(理解)在确定审计方向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下列事项:1.重要性方面。
具体包括:(1)为计划目的确定重要性;(2)为组成部分确定重要性且与组成部分的注册会计师沟通:(3)在审计过程中重新考虑重要性:(4)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
2.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
3.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及复核的影响。
4.项目组人员的选择(在必要时包括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和工作分工,包括向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分派具备适当经验的人员。
5.项目预算,包括考虑为重大错报风险可能较高的审计领域分配适当的工作时间。
6.如何向项目组成员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必要性的方式。
7.以往审计中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价的结果,包括所识别的控制缺陷的性质及应对措施。
8.管理层重视设计和实施健全的内部控制的相关证据,包括这些内部控制得以适当记录的证据。
9.业务交易量规模,以基于审计效率的考虑确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
10.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重视程度。
11.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的重大发展变化,包括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的变化,关键管理人员变化,以及收购、兼并和分立。
12.重大的行业发展情况,如行业法规变化和新的报告规定。
13.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变化。
14.其他重大变化,如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法律环境的变化。
(三)审计资源(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审计资源的规划和调配,包括确定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审计资源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2022年12月22日修订)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2022年12月22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计划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基于连续审计业务作出规定,同时也对首次审计业务作出补充规定。
第三条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的规定在项目层面实施质量管理,并按照本准则的规定充分地计划审计工作,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具体包括:(一)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适当关注重要的审计领域;(二)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三)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执行审计业务;(四)有助于选择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的项目组成员应对预期的风险,并有助于向项目组成员分派适当的工作;(五)有助于指导和监督项目组成员并复核其工作;(六)在适用的情况下,有助于协调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
第二章目标第四条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计划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
第三章要求第一节项目组关键成员的参与第五条项目合伙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包括参与项目组成员的讨论。
第二节初步业务活动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的规定,针对客户关系和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实施相应的程序;(二)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的规定,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包括独立性要求)的情况;(三)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的规定,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节计划活动第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总体审计策略,以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试题及答案(8)含答案
202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经典试题及答案(8)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对审计范围的考虑事项不包括()。
A、编制拟审计的财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B、对利用在以前审计工作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预期C、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及复核的影响D、拟审计的经营分部的性质2、关于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B、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决策是总体审计策略的核心C、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D、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执行具体审计计划过程中,也可能对总体审计策略作出调整3、在运用重要性概念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内容是()。
A、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B、实际执行的重要性C、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D、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意见类型的要求4、在理解重要性概念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C、判断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是否重大,应当将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对共同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来考虑D、在重要性水平之下的小额错报,无需关注5、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B、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制定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C、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D、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6、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当制定一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跟重要性水平相比较的情况是()。
CPA注会考试审计科目第8章辅导精讲: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CPA注会考试审计科目第8章辅导精讲: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总体审计策略应能恰当地反映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的结果。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下列内容: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设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包括预期何时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如何进行复核,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等。
总体审计策略格式参见附录8-1。
二、具体审计计划(一)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总体审计策略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指导,具体审计计划是总体审计策略的延伸。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是两项计划活动并不是孤立、不连续的过程,而是内在紧密联系的,对其中一项的决定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对另外一项的决定。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对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予以调整。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将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相结合进行,可能会使计划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及效果,并且注册会计师也可以采用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合并为一份审计计划文件的方式,以提高编制及复核工作的效率,增强其效果。
(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总体审计策略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总体审计策略
01
审计策略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审计策略的定义及其与审计计划的关系
审计策略是一种规划和指导
• 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 考虑了审计风险、审计资源等因素
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的关系
• 审计策略是审计计划的基础和指导 • 审计计划是审计策略的具体实施和执行
国际审计准则与监管要求的变化
• 不断更新和完善审计准则和监管要求 • 对审计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体审计策略的调整
• 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和监管要求的变化进行调 • 提高审计的质量和合规性
未来总体审计策略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未来总体审计策略的创新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审计 • 探索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审计方法
05
总体审计策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总体审计策略的影响与挑战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总体审计策略的影响
• 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 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 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有效审计 • 如何应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风险
国际审计准则与监管要求的变化与总体审计策略的调整
优化与调整的方法
• 分析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 • 与审计人员沟通,收集意见和建议
总体审计策略在审计项目中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总体审计策略的效果评估
• 评估审计策略的实现情况和效果 • 分析审计策略的优点和不足
总体审计策略的改进
• 针对审计策略的不足进行改进和优化 • 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 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 • 审计程序规划: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效果 • 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审计人员、时间和费用等资源
总体审计策略范文简述总体审计策略中包含的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范文简述总体审计策略中包含的内容总体审计策略中包含的内容:1、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3、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加强对审计策略的研究和运用,是加强审训’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创造宽松审计环境的必要条件。
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审计策略的研究与制定工作:1、加强对工作全局的研究。
2、加强对审计对象的研究。
3、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研究。
4、加强对使用法律法规的研究。
5、加强与其他执法机关建立协调机制的研究参考: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过程紧密联系,并且两者的内容也紧密相关。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
虽然编制总体审计策略的过程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但是两项计划活动并不是孤立、不连续的过程,而是内在紧密联系的,对其中一项的决定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对另外一项的决定。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将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相结合进行,可能会使计划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及效果。
2、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一、总体审计策略(一般在总体层面上把握)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同时这些事项也会影响具体审计计划。
(一)审计范围(二)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三)审计方向(四)审计资源二、具体审计计划(一般在具体层面上把握)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优质文档】总体审计策略范例-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总体审计策略范例篇一:总体审计策略记录模式范例总体审计策略记录模式范例编制人及复核人员签字:目录1.审计工作范围 2.重要性3.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4.人员安排5.对专家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如适用)1.审计工作范围2.重要性13.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计划的报告报送及审计工作时间安排如下:24.人员安排4.1 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责任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职位、姓名及其主要职责如下:[在分配职责时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不同情况按会计科目划分,或按交易类别划分]4.(来自:WwW. : 总体审计策略范例 )2 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沟通(如适用)项目质量复核人员复核的范围、沟通内容及相关时间如下:复核的范围:计划审计工作情况,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审计结论的恰当性,审计档案的建立情况等。
5.对专家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如适用)[如项目组计划利用专家或有关人士的工作,需记录其工作的范围和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等。
另外,项目组还应按照相关审计准则的要求对专家或有关人士的能力、客观性及其工作等进行考虑及评估。
] 5.2 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35.3对专家工作的利用5.4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二、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可以说,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决策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裎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1)风险评估程序;(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3)其他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4格式客户名称财务报表期间工作底稿索引号:G2编制人及复核人员签字:1 风险评估程序1.1 一般风险评估程序【项目组需记录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执行的风险评估程序。
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8)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
类型和范围。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所需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流程
计划审计工作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二、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源自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在计 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下列事项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财务 报表及审计工作的影响(基于下述确定如何做出计划):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下列事项对财务报告内部控 制、财务报表及审计工作的影响(基于下述确定如何做出计划):
(7)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 注册会计师综合上述考虑以及借鉴以前年度的审计经验(内部控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下列事项对财务报告内部控 制、财务报表及审计工作的影响(基于下述确定如何做出计划):
(2)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①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与被审计单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合规性。 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可能直接影响财务报表金额 与披露的法律法规,如税法、高度监管行业的监管法规(如适用)等。 ②注册会计师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情况,考虑违法违规行为可 能导致的罚款、诉讼等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并初步判断 是否可能造成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③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行业因素以确定其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的影响。
审计总体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审计总体策略包括以下内容审计总体策略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方法,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准确性。
审计总体策略包括以下内容:一、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在制定审计总体策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审计目标是指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例如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存在的问题或者确认公司是否遵守法律法规等。
而审计范围则是指需要进行审核的具体领域或者部门,例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等。
二、评估风险和制定相应措施在确定了审计目标和范围之后,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业务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其中业务风险主要指公司经营业绩不佳、市场竞争压力大等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而财务风险则主要涉及到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法律风险则主要指公司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审计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例如,对于业务风险,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来评估其潜在影响;对于财务风险,则需要重点关注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详细分析。
三、确定审计方法和程序在确定了审计目标和范围以及评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之后,审计人员需要制定具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
这些方法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采集证据、核实账目、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等。
其中,采集证据是审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采集证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查看文件记录、询问相关人员、观察业务操作过程等。
在采集证据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并且确保所采集到的证据真实可靠。
四、确定审计时间和资源在制定审计总体策略时,还需要考虑到审计时间和资源。
这些时间和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审计人员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在确定审计时间和资源时,需要考虑到审计目标和范围、风险评估等因素,并且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方案。
五、编制审计报告最后,审计总体策略还需要包括编制审计报告的相关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辅导《审计》第六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审计》第六章讲义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知识点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一、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同时这些事项也会影响具体审计计划。
(一)审计范围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等,以确定审计范围。
(二)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等。
(三)审计方向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即是否需要进行控制测试),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四)审计资源审计资源的规划和调配,包括确定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审计资源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具体审计计划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决策是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一)风险评估程序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2.进一步审计程序可以分为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两个层次。
(战略管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战略管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记录模式范例客户名称财务报表期间工作底稿索引号编制人及复核人签字:目录1.审计工作范围2.重要性3.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4.人员安排5.对专家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如适用)1.审计工作范围2.重要性3.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计划的报告报送及审计工作时间安排如下:4.人员安排4.1 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责任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职位、姓名及其主要职责如下:[在分配职责时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不同情况按会计科目划分,或按交易类别划分]4.2 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沟通(如适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复核的范围、沟通内容及相关时间如下: 复核的范围:5.对专家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如适用)[如项目组计划利用专家或有关人士的工作,需记录其工作的范围和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等。
另外,项目组还应按照相关审计准则的要求对专家或有关人士的能力、客观性及其工作等进行考虑及评估。
]5.1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利用 5.2 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5.3 对专家工作的利用5.4 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具体审计计划记录模式范例客户名称财务报表期间工作底稿索引号编制人及复核人签字:目录1.风险评估程序1.1一般风险评估程序1.2针对特定项目的程序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2.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2.3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2.4目标、战略及相关经营风险2.5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3.了解内部控制3.1控制环境3.2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3.3信息系统与沟通3.4控制活动3.5对控制的监督4.对风险评估及审计计划的讨论5.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5.1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5.2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6.计划的进一步审计程序6.1重要账户或列报的计划总体方案(计划矩阵)6.2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7.其他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1.1 一般风险评估程序项目组需记录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执行的风险评估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记录模式范例编制人及复核人签字:目录1.审计工作范围2.重要性3.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4.人员安排5.对专家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如适用)1.审计工作范围2.重要性3.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计划的报告报送及审计工作时间安排如下:4.人员安排4.1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责任项目组主要成员的职位、姓名及其主要职责如下:[在分配职责时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不同情况按会计科目划分,或按交易类别划分]4.2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沟通(如适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复核的范围、沟通内容及相关时间如下:复核的范围:5.对专家或有关人士工作的利用(如适用)[如项目组计划利用专家或有关人士的工作,需记录其工作的范围和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等。
另外,项目组还应按照相关审计准则的要求对专家或有关人士的能力、客观性及其工作等进行考虑及评估。
]5.1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利用5.2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5.3对专家工作的利用5.4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具体审计计划记录模式范例编制人及复核人签字:目录1.风险评估程序1.1一般风险评估程序1.2针对特定项目的程序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2.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2.3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2.4目标、战略及相关经营风险2.5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3.了解内部控制3.1控制环境3.2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3.3信息系统与沟通3.4控制活动3.5对控制的监督4.对风险评估及审计计划的讨论5.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5.1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5.2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6.计划的进一步审计程序6.1重要账户或列报的计划总体方案(计划矩阵)6.2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7.其他程序1.风险评估程序1.1一般风险评估程序项目组需记录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执行的风险评估程序。
该程序可能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及分析程序等。
所记录的内容需包括项目组工作的性质及范围。
1.2针对特定项目的程序1.2.1确定特定项目[注:相关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对某些项目(本指南统称为特定项目)予以特别考虑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除以上所列举的项目外,特定项目可能还包括诉讼及赔偿、环境事项、电子商务等。
为便于安排及协调审计计划,本范例将针对特定项目需要执行询问程序的时间及参加人员计划列示于以下1.2.2部分。
]1.2.2询问程序的时间安排[以上面所提及的特定项目为例,项目组可能需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对下列人员进行访问:]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记录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对内部控制的了解见以下第3部分)、信息来源及风险评估程序。
2.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1.1行业状况2.1.2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2.1.3其他外部因素2.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2.2.1所有权结构2.2.2治理结构2.2.3组织结构2.2.4经营活动2.2.5投资活动2.2.6筹资活动2.2.7诉讼或赔偿2.3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2.3.1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2.3.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2.3.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2.3.4会计政策的变更(包括首次选择及应用)2.4目标、战略及相关经营风险2.4.1经营目标及策略2.4.2经营风险2.5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2.5.1外部的衡量及评价2.5.2被审计单位的衡量及评价2.5.3项目组的分析结果3.了解内部控制3.1控制环境记录被审计单位在此方面所具有的控制,以及项目组为评价该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以下简称设计和执行)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
3.1.1组织结构、职权与责任的分配3.1.2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3.1.3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及对胜任能力的重视3.1.4治理层的参与程度3.1.5人力资源的政策与实务3.1.6控制环境的评价结果,包括控制薄弱环节3.2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记录被审计单位在此方面所具有的控制,以及项目组为评价该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
3.2.1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3.2.2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结果,包括控制薄弱环节3.3信息系统与沟通记录被审计单位在此方面所具有的控制,以及项目组为评价该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
3.3.1应用的主要信息系统3.3.2信息系统的主要变化3.3.3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3.3.4沟通3.3.5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与沟通的评价结果,包括控制薄弱环节3.4控制活动记录被审计单位在此方面所具有的控制,以及项目组为评价该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
3.4.1[××交易、账户余额或列报][注:可在评价控制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以提高审计效率。
] 3.4.2对控制活动的评价结果,包括控制薄弱环节3.5对控制的监督记录被审计单位在此方面所具有的控制,以及项目组为评价该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
3.5.1监督活动3.5.2对监督的评价结果,包括控制薄弱环节4.对风险评估及审计计划的讨论5.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基于以上第1至第4部分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记录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5.1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记录以下内容:(1)记录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索引至具体审计计划中的相关内容;(2)记录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的总体应对措施;(3)记录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
5.2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以下表格的作用是将识别出的风险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相联系,并评估是否为特别风险及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本表的结果将影响以下第6.1部分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计划总体方案。
表格记录以下内容:(1)将识别的风险连续编号,以达到与以下6.1部分的计划矩阵相互索引的目的;(2)记录识别的风险及相关控制,必要时可索引至具体审计计划中的相关内容;(3)将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相联系;(4)评估风险是否为特别风险及确定为特别风险的原因;(5)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6.计划的进一步审计程序6.1重要账户和列报的计划总体方案(计划矩阵)(接上述5.2部分举例)以下表格的目的是列示如何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
本表的结果将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容和结构。
记录以下内容:(1)确定重要账户及列报;(2)将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重要账户或列报相联系;(3)对重要账户或列报确定相关认定;(4)确定审计目标,并与进一步审计程序表中的相关审计目标相互索引;(5)评估是否利用专家及其他人士的工作;(6)确定拟实施的总体方案及是否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7)与进一步审计程序表的具体审计程序相互索引。
重要账户和列报的计划总体方案(计划矩阵)——见《审计学原理与实验》课堂案例(第6章: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计划矩阵)[审计目标编号1:应收账款的存在、完整性及计价和分摊,及收入的发生、完整性、截止及准确性][审计目标编号2:坏账准备的计价和分摊,及管理费用——坏账的准确性] [注1:对本表的总体说明:重要账户或列报至少包括上述5.2部分中列示识别出的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账户及列报。
此外,由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即“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一般注册会计师也根据具体情况(如依据某一标准)确定列示于“重要账户或列报”的范围,以扩大本计划矩阵涵盖的范围并确定其审计程序。
为便于将本表与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相对照,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将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中的所有项目列示于本表,但此时注册会计师可能对某些影响非常小的账户及列报拟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此时可以在相关认定的“无”一栏中注明“√”以作标识。
][注2:以下是对相关认定的进一步解释:确定重要账户和列报的相关认定。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认定是与第5.2部分列示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相联系的,此时应当填列相关风险编号(如上述表格中编号“a”的风险),以表明与第5.2部分的重大错报风险相互索引。
——除与第5.2部分相联系的相关认定外,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有必要执行审计程序,以确定其他认定不存在重大错报,可以在本矩阵中以“是”列示。
] [注3:以下是对审计目标的进一步解释:审计目标:可以将重要账户及列报与认定相联系,确定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通常将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所有重要账户和列报,以及相关认定相联系,汇总确定为一个审计目标。
通常,注册会计师针对每一个审计目标设计一套进一步审计程序。
审计目标决定进一步审计程序表中包括的账户和列报结构,因此恰当的组合重要账户和列报与认定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时可能会对某一重要账户或列报确定不同的审计目标,因此可以将该重要账户和列报细化,比如本矩阵中将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为应收账款余额及坏账准备两项列示,并分别定义相关认定及审计目标。
][注4:以下是对具体审计程序的进一步解释:具体审计程序列示于“进一步审计程序表”(见索引号为[×××]的审计工作底稿)。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单独编制一套“进一步审计程序表”,并与具体审计计划中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计划总体方案”相互索引。
待具体实施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将基于所计划的具体审计程序,进一步记录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结果,并最终形成有关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审计工作底稿。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使用对于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施某些审计程序,本部分是对以上6.1部分的补充。
以下记录使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审计目标及具体程序。
7.其他程序记录根据相关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7.1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记录其他信息的性质、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7.2[其他(略)]需要强调的是:本指南附录中的范例仅服务于演示目的,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也不能取代准则中的有关规定,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