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5.4《解方程(一)》 课件
9+x=14
x=5
x=23
课堂练 习
选一选。
x-6=24
x=18
x=30
课堂练 习
看图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xg 50g
x+50=300
300g
解:x+50-50=300-50
x=250
课堂练 习
看图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2元
y元
37元
22+y=37 解:22+y-22=37-22
y=15
课堂练 习
解方程(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观察天平称重的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 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 成立;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a=b的简 单方程。
2.学习内容分析:解方程是在学生会列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天平这 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仍平衡,
10g 2g
10g 2g
天平的两侧都放了12克 陆码,天平平衡。
12=12
新知讲
解
两侧都拿掉了2克砝
码,天平平衡。
10g 2g
10g 2g
也就是说等式的两边都 减去2,等式仍然成立。
12-2=12-2
新知讲
解
天平平衡
xg 5g
10g 5g
都拿掉了5克砝码, 但仍然平衡。
xg 5g
10g 5g
x+5=10+5
天平仍然平衡
5g 2g
5g 2g
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现在 天平两边的情况吗?
5+2=5+2
新知讲
5.4解方程(一)(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5.4解方程(一)(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中的5.4解方程(一)这一章节。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节课的重点是解方程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学生用的练习本。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如果他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两倍,而他又买了一些水果,使得苹果和香蕉的数量相等,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和香蕉?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会让他们思考,如何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为数学表达式,然后解方程得到答案。
在学生理解了解方程的方法之后,我会给他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这些练习题会包括不同形式的方程,以便他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包括理解问题、列出方程、解方程和检验答案。
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逐步掌握解题方法。
对于板书设计,我会将解方程的步骤写在上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过程。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方程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这些题目会包括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我还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就是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5.4解方程(一)的教学内容。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易懂!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解方程的步骤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会在课堂上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并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
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逐步解题,从而加深他们对解方程步骤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解方程(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了解等式的性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什么叫方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解放程。
二、探究新知1、学习等式性质师操作:在天平两侧各放一个5 克砝码。
提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两边关系吗?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加上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平衡,怎办?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概括出等式性质。
2、学习解方程师板书x+2=10 问:用天平如何表示?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y-7=12 23+x=45解:y-7+7=12○□解:y=组内交流收获和疑问。
小组汇报。
三、达标反馈1、教材67页第一题2、教材67页第三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四年级下册《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方程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方程的意义。
2.能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能用方程表示。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方程》,安排在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三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式与方程”范畴。
纵观整个单元,本课是“承前启后”的一课,“承前”指的是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等量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启后”是指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
同时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方程,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新起点,无论是用字母表示数,还是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很抽象的,同时又是学生后面学习代数相关知识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同步讲解教案
第4节解方程(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学生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探究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并据此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推导等式的性质。
知识解析知识点一探究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知识讲解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典例剖析小红是个爱钻研问题的好孩子,有一天,她在写一些算式时,又有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下面是她写的一些算式,你也来试一试,看能发现什么规律?(1)10=1010+2=10+210+6-10+610+9=10+9(2)31=3131-1=31-131-4=31-431-12=31-12笞案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3=8+( ) 8-3=8=( )a-3=a-( ) b+3=b+( )解析根据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性质,完成填空。
答案3 3 3 3知识点二利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知识讲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求出方程的解后,为了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可以进行验算,即把x的值代人原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典例剖析一只x千克重的小花猫抱着一个0.5千克重的小皮球跳进一架天平的托盘里,这时天平正好平衡,认真观察下图,你能列出一个方程来吗?你能求出小花猫的质量吗?快来试一试吧!答案:根据天平平衡时“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可以列出方程:x+0.5=2.5。
x+0.5=2.5解:x+0.5-0.5=2.5-0.5X=2检验:把x=2代入原方程左边=x+0.5-2+0.5=2.5右边=2.5左边=右边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4《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4《解方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方程(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的一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简单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方程的概念和简单方程的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等式的性质理解不深,解方程的步骤不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等式的性质,明确解方程的步骤。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难点: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明确解方程的步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来获取知识。
3.同伴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设计好教学情境,准备好相关的问题和例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呈现的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解方程的步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4 解方程(一)》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章,主要讲述了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第二部分是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讲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即两个表达式相等的关系。
3.讲解解方程的方法:介绍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4.练习解方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解方程方法,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5.5 解方程(一) 解形如x+5=12的方程 (共10张PPT)
知识点2 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
2.填一填。 (1) x+15=31 解:x+15-15=31 - 15
x= 16
(2) x-0.6=2.4 解:x-0.6 + 0.6= 2.4 + 0.6
x= 16
3.解方程。 4.x=20
第5课时
5认识方程
解方程(一)》解形如x+5= 12的方程
BS 四年级下册
知识点1 认识等式的性质1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因为20+40=60,所以20+40-20=60-( 20)。 (2)因为60-20=40,所以60-20+20=40+( 20)。 (3)因为x+2.4=10,所以x+2.4-2.4=10-( 2.4)。 我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等式仍
x+370=6670 解: x= 6300
(2)
y+40°=90°
解: y= 50°
提升点2 代入法解题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4。
( 4)+x=8
x-( 2).=8 1.2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 的长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x厘米。 2(x+4)=24 x= 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 - 5.5 解方程(一) 解形如x+5=12的方程 北师大版(共10张PPT)
知识点2 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
2.填一填。 (1) x+15=31 解:x+15-15=31 - 15
x= 16
(2) x-0.6=2.4 解:x-0.6 + 0.6 = 2.4 + 0.6
x= 16
3.解方程பைடு நூலகம் 4.5+x=17.25 x=12.75
5.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1)
x+370=6670 解: x= 6300
(2)
y+40°=90°
解: y= 50°
提升点2 代入法解题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4。
( 4 )+x=8
x-( 2.8 )=1.2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 的长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x厘米。 2(x+4)=24 x= 8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
x-8.2=11.8(验算) x=20
(验算略)
易错辨析
4.下面的解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9-x=3.6 解:9-x+9= 3.6+9
x= 12.6 (
改正: 9-x=3.6
) 解:x+3.6-3.6= 9-3.6 x= 5.4
辨析:学生易将“9-x”这种形式当作“x-9”
解方程。
提升点1 数形结合法解题
第5课时
5认识方程
解方程(一)》解形如x+5= 12的方程
BS 四年级下册
知识点1 认识等式的性质1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因为20+40=60,所以20+40-20=60-( 20 )。 (2)因为60-20=40,所以60-20+20=40+( 20 )。 (3)因为x+2.4=10,所以x+2.4-2.4=10-( 2.4 )。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第4课时解方程(一)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课时解方程(一)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天平称重的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性质,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重点: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天平、砝码师:同学们,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天平实物)生齐答:天平。
师: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生1: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1.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等式性质。
(1)师:现在请你们在天平的左侧放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放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哪?说明什么?用等式怎样表示?生:指向正中间,说明天平平衡,等式:5=5。
(板书)师:在天平的左侧再加上一个2克的砝码,天平会怎么样?生操作,观察现象汇报:会向左倾斜。
师: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你还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生操作汇报:在天平右侧加一个2克的砝码。
写出等式:5+2=5+2。
(板书)(2)师:如果在天平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两侧平衡。
请你用等式表示天平两侧平衡的状况。
学生在纸上写一写。
汇报:x=10。
(板书)师: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来表示。
指名汇报:x+5=10+5。
(板书)师:如果在两侧都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一个20克的砝码呢?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①x+10=10+10。
②x+20=10+20。
(3)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同桌交流后,集体汇报,师小结并板书: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4 解方程(一)》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方程,对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习惯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以便进行课件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展示一个有关购买物品的故事,让学生计算所需支付的金额。
2.呈现(10分钟)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解方程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方程。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方法,特别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1) 方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即找到一个未知数的值,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 方程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布置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意义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练习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解方程的方法,要让学生充分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 在实际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避免出现错误。
3.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方程(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第四节“解方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等式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以及方程的解。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等式的概念,知道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
2. 学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能够将未知数求解出来。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等式的概念。
比如,假设小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9元。
我们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3x + 2y = 9,其中x表示苹果的单价,y表示香蕉的单价。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理解等式的概念。
2. 讲解等式的概念: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表示左右两边的值是相等的。
例如,2 + 3 = 5,这是一个等式。
3.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目的是找到未知数的值。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来解方程。
例如,解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然后除以2来得到x的值。
4.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解方程的方法。
比如,解方程3x 4 = 11,我们可以通过加上4,然后除以3来得到x 的值。
5.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方程问题,加深对解方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式:3x + 2y = 9解方程:2x + 3 = 7七、作业设计1. 请解方程:4x 4 = 12答案:x = 42. 请解方程:5x + 6 = 17答案:x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一)》认识方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第五单元
第4课
4.你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出方程x+2=10吗?请先画出天平图再解 方程。以小组形式讨论。
x+2=10 解:x+2-2=10-2
x=8 验证:把x=8代入x+2=10,得8+2=10。所以x=8是正确的结果。
第9页
5.观察解方程的过程,你能说说解方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吗?
第五单元
第4课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重点:理解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 式仍然成立。 难点: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单的方程。
第 21 页
预习导学
根据图写出方程。
方程: x+20=50+20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22 页
方程:
2x+7=11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23 页
探究新知
x=27
7y=28 解: 7y÷7=28÷7
x=27 y=4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28 页
6.下面的解法正确吗?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一道题错在方程两边没有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 第二道题错在解方程时书写格式不正确,没有写“解”字,等号 左边也没有写“x”。
第 29 页
第五单元
第5课
➡归纳总结 解方程时,要以等式的性质为依据,“同加减、同乘除”进行变形求出x的 值,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x=5 3x=3×5 2x=20 2x÷2=20÷2
第 25 页
2.结合天平图,观察第1题写出的这几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成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 解方程(一)教案与反思
4 解方程(一)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汪村学校钱少华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一)。
(教材第68页)教学目标1.掌握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了解解方程的格式和检验的过程,并明白解方程的注意事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解形如a±x=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PPT、天平、砝码。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的天平图。
提问:观察上面的天平,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天平都是平衡状态。
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同。
二、学习新课1.等式的性质1。
(1)你能用等式表示出图中的等量关系吗?明确:第一幅图:5=5,5+2=5+2。
第二幅图:12=12,12-2=12-2。
第三幅图:x=10,x+5=10+5。
第四幅图:x+5=15,x+5-5=15-5。
(2)观察5=5和5+2=5+2两个等式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回答)5+2=5+2是在5=5的两边同时加2。
观察x=10和x+5=10+5,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回答)x+5=10+5是在x=10的两边同时加5。
结合天平观察左图这四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天平的两边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3)继续观察12=12和12-2=12-2,你又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2-2=12-2是在12=12的两边同时减去2。
观察x+5=15和x+5-5=15-5,你又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x+5-5=15-5是在x+5=15的两边同时减去5。
结合天平观察右图这四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天平的两边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解方程(讲义)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方程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书写要求:1、乘号的处理方式纯字母类型不同字母相同字母字母与数字2、相同字母要合并3、字母表示运算律或者计算公式时,所用字母一般比较固定,不能乱用4、x2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 加法结合律:a+b+c= 乘法交换律:a×b=乘法结合律:a×b×c=乘法分配律:(a±b)×c=(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例题1:○1小明身高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身高()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米2。
○3一堆煤有a吨,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吨。
④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ac=( )⑤三个相邻的自然数,中间的数是a,则a前后两个数是()注意:2a=( ) a2=( )针对练习11.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2.爸爸今年a岁,儿子今年(a-29)岁,再过10年他们相差()岁。
3.一本笔记本x元,小红买了5本,付了100元,找回()元。
4.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a,十位上是b,个位上是c,则这个数是()5.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x度,另外一个锐角是()6.修一条长a千米的路,已经修了4.5千米,余下的路要x天修完,用式子表示余下的路平均每天应该修()路。
7.用字母s,v,t表示出路程、速度、时间,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4x,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例题2 当a=10时,2a+20=( )针对练习21.如果3m=24,则m+2.6=(),m÷2=( )2.一列数列,1,1,2,3,5,a,13.其中a=( )知识点二:列等量关系式两边数量相等的关系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4解方程一pptx课件北师大版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探究点2 运用等式的性质(一)解方程
你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出我们前面列出的方程吗?
x+2=10 解:x+2-2=10-2
x=8
解方程。
y-7=12 解:y-7+7=12+7
y=19
23+x=45 解:23+x-23=45-23
x=22
19-7=12,y=19对了。
23+22=45,x=22对了。
1.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 因为20+40=60,所以20+40-20=60-( 20 )。 (2) 因为60-20=40,所以60-20+20=40+( 20 )。 (3) 因为x+2.4=10,所以x+2.4-2.4=10-( 2.4 )。
我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去)( 同一个数 ),等式仍然成立。
2. 填一填。
(1) 解方程x-5=15时,方程两边要同时( 加5 )。
(2)
x+2.8=4.2
解:x+2.8-( 2.8 )= 4.2-( 2.8 )
x= ( 1.4 )
检验:方程左边=x+2.8=( 1.4 )+2.8=
( 4.2 )=方程右边
x= 15
y+50+60=180
解:y+50+60-50-60=180-50-60
x-62=486
y=70
解:x-62+62= 486+62
x= 548
5. 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一段长度是(200- x)米? 150米长的线段。 (2)图中哪一段长度是(200+y )米? 500米长的线段。 (3)根据上图,你能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吗?
(答案不唯一)200-x=150 200+y=500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一)》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实践,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过程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方程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还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给予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距,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3.实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时《解方程(一)》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这些式子都是方程吗?5+x=26 7x=98 x÷124+x>2 x+x=18 xy=98师:什么是方程?2.看图列方程。
二、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对天平的认识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天平去探究更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探究: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在天平的左侧放一个5克砝码,右侧也放一个5克砝码,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师做实验,并课件出示:反馈: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天平平衡;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
师:说的真好!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师: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加上一个2克砝码,天平会怎么样?师: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师做实验,并课件出示:师:你还能写出一个等式吗?师做实验,并课件出示:师:你看见了什么?会得出什么呢?反馈:天平左侧的砝码质量是xg,师做实验,并课件出示:师: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师:如果在两侧都加上一个10克砝码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课件出示: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分小组说说。
引导学生得出:天平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保持平衡。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探究:等式的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刚才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天平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保持平衡,那么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师: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推测,到底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利用天平验证。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在天平的两侧各放入一个10g和2g的砝码。
(2)在天平的两侧各去掉一个2g的砝码。
(3)观察天平的变化情况,如果平衡,怎样用等式表示。
(4)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课件出示:反馈:在天平的两侧各放入一个10g和2g的砝码,天平平衡,12=12。
两侧各去掉一个2g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12-2=12-2。
得出的结论是: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保持平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知识讲解 等式性质(一)
等式性质(一)
问题导入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过程讲解
1.探索在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观察左上图,第一架天平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正中央,说明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5=5。
第二架天平中,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发现天平仍然平衡,用等式表示是5+2=5+2。
(2)观察左下图,第一架天平左侧放的砝码质量用x克来表示,右侧放10克砝码,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x=l0。
第二架天平中,左侧加上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5克砝码,天平仍然平衡,用等式表示是x+5=10+5。
根据5=5 → 5+2=5+2、x=10 → x+5=10+5可以得出结论:天平两侧同时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即在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探索在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观察右上图,第一架天平左侧放12克砝码,右侧也放12克砝码,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12=12。
第二架天平中,左侧减去2克砝码,右侧也减去2克砝码,天平仍然平衡,用等式表示是12-2=12-2。
(2)观察右下图,第一架天平左侧放的砝码质量用x+5克来表示,右侧放15克砝码,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x+5=15。
第二架天平中.左侧减去5克砝码,右侧也减去5克砝码,天平仍然平衡,用等式表示是x+5-5=15-5。
根据12=12 → 12-2=12-2、x+5=15 → x+5-5=15-5可以得出结论:天平两侧同时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即在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归纳总结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方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
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
了解等式的性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什么叫方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解放程。
二、探究新知
1、学习等式性质
师操作:在天平两侧各放一个5 克砝码。
提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两边关系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加上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平衡,怎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概括出等式性质。
2、学习解方程
师板书x+2=10 问:用天平如何表示?
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2)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
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y-7=12 23+x=45
解:y-7+7=12○□解:
y=
组内交流收获和疑问。
小组汇报。
三、达标反馈
1、教材67页第一题
2、教材67页第三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不明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