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信息补充

合集下载

【备考2024】高考语文作文预测:工匠精神类试卷(含导写及范文)

【备考2024】高考语文作文预测:工匠精神类试卷(含导写及范文)

工匠精神一、写作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被评为“企业工匠”的铆工刘师傅说:“什么是工匠精神对于我来说,就是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②办企业的楼先生说,二十年前他们决定一辈子专注于生产某种塑料吸管,希望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一,那时他们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

后来欧盟禁塑,塑料吸管不能用,他们开发了可降解吸管,一个月卖出去的可降解吸管比前面两年卖出去的塑料吸管还要多。

他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工匠精神。

③有人引用名言阐释工匠精神: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埋首工作,不知不觉中深耕于内心,陶冶人格,磨炼心性,提升灵魂。

——稻盛和夫《干法》以上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怎样理解工匠精神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理解请以“我看工匠精神”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央视《国家宝藏》中“今生故事”的讲述人,摄影师赵震分享了他为兵马俑办“身份证”的故事,有的“身份证”照片为了最好的自然光线一等就是一年。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年轻的赵震乐此不疲,他认为这是最棒的工作。

他乐的是摄影,也是每一个兵马俑,更是兵马俑背后的历史和祖先创造奇迹的工匠精神。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你的体验或思考,分享你的故事或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匠人精神》一书中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这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在任何领域想要成为高手,这三者都缺一本可。

对此你如何理解?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自选角度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天津卷)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天津卷)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

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一:定义自己的人生蒲公英选择四海为家,于是它们纷纷挣开妈妈的怀抱,随风万里安家;小雏鹰选择畅游天地,于是它们奋力练习翱翔,以期一朝乘风破浪;长尾蜉蝣选择化蝶翩飞,于是它们用尽生平一丝气力,即便朝生暮死也要在一刹那绽放……自然界的生灵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定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更应如此。

面对他人的定义,我们需要保持清醒,明辨是非。

这世界上总有人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下定义,或出于好心,或别有用心。

如果我们轻易地被他人的定义所左右,就可能会迷失自我,失去前进的方向。

就像那只被贴上“不会飞”标签的鹰,如果它从此认定自己真的不会飞,那它就永远无法翱翔蓝天。

然而,真正的智者会在他人的定义中保持冷静,客观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那些合理的定义成为自己成长的助力,而不是束缚。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定义,更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和潜力。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没有满足于别人定义的“农民”身份,而是凭借自己对农业的热爱和执着,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创新,最终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当代神农”的赞誉。

马云,一个曾经多次被人否定的创业者,他没有因为别人说他不行就放弃,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创业英雄。

(精)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_——补叙法

(精)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_——补叙法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结构文章谋布局细节技巧多留意●补叙法【特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补叙法【示例】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

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

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芒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

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窝里叫着。

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沿向下找。

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啊!”大家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

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五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补叙法【说明】“原来枪响以前……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这段话是补叙。

这段话对雨来所以没有死的原因作了补充说明,从而更加突出了雨来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如果没有这一段补叙,前面不死之谜就无法解开,如果把这段话移到鬼子军官下令枪毙雨来之后,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文章就显得平淡呆板。

所以这一补叙运用得很成功,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使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类比论证: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作文试题+独家解析+范文+素材+备考指导2023新课标Ⅰ卷【试题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整体而言,本题语言简洁,材料指向明确,审题立意上难度不大。

材料围绕“好的故事”,以分——总的结构进行阐述,两个“好的故事,可以”开头的句子较为详细地指出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而“故事是有力量的”既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也是材料的主旨。

审题时,考生需要重点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认识的问题:什么是“好的故事”?关于这一点,材料里有明确引导,“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有力量的”,涵盖多个内在维度,关乎个人命运和民族形象。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还要注意材料中的“……”。

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二是怎么做的问题:面对“好的故事”,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发散性思维,比如,如何发挥好的故事的力量?在何种情景下发挥?……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围绕自身或者自身一代人,不能过于天马行空。

【立意】1.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形象2.用青春创造好的故事3.中国好故事,待吾辈青年续写精彩标题书写崭新的故事用好故事感染心灵好故事里的你和我有“人”的故事最动人有情有义,用心用力卷卷故事启人智沐浴故事的金辉续写“春天的故事”做有故事的人好故事的“三维度”听风八百遍,故事驻心间天机云锦用在我积故事之篑,筑华夏九仞好故事说到底是人的故事改变命运的故事让好的故事拨动人的心弦好的故事,点燃心灯好故事如光,照亮人生路做好故事的主角山海恒在,故事常新好的故事,直抵人心好的故事,不需要酒用心用情,讲好故事沉默的故事更有力量新青年讲新故事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家的“故事汇”以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好的故事,雨润人心如锦故事,共同编织人人当好“故事家”成为好故事的一部分美丽山河有故事用心用情,讲好故事承故事荣光,续时代新篇汇凡人故事,聚复兴伟力品鉴故事,见天地、众生和自己讲故事是本能,讲好故事是本事萤烛末光,故事生辉人间烟火,最美故事好的故事,持久的力量做好故事的缔造者好故事有力量,弄潮儿踏浪行人间故事三两,不朽情怀千年在故事迷宫里,寻找自己的故事生命的故事最动人引故事清流,涌生命活水聆听往昔,执笔未来破时空壁垒,叙中国故事以优秀故事筑牢精神龙骨让中国故事传得更广更远真学笃行,让中国故事更好精彩吹响中国故事的集结号中国故事谱华章提升中国故事的含金量让世界读懂中国故事中国故事,请你着笔讲好中国故事,青年大有可为立鼎于心,讲好故事好故事是民族的光芒为“故事中国”注入青春动能多读好“故”事,成就“新”自我故事代代无穷已浸润好故事,立己又达人教师范文01观故事万千风采展我辈民族英姿刘海娟斯蒂芬·金曾言:“故事本身才是主角,而不是说故事的人。

2023高考作文复习:模拟主题作文 “一条信息”写作讲评(含范文)

2023高考作文复习:模拟主题作文 “一条信息”写作讲评(含范文)

高考作文复习:模拟主题作文“一条信息”写作讲评【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正文60分+书写5分)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

它们或引发你的感悟,或激起你的思考,或振奋你的精气神,或提高你的甄别力……它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你的生活,增长了你的智慧,帮助了你的成长……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分范文展示一条信息得分:53+3=56分密密缝……两个老人站在门口,他们的儿子接过东西,放到车上,潇洒地坐进了车。

摇下车窗,他向父母招手,欢快地道别,一如以前离开县城上大学。

车子离去,留下轻浮的烟尘和空荡荡的门口。

老人站着,两手空着不知放在何处,呆呆地转身进屋。

儿子出门几天了,每天晚上都打电话,老人就像年轻人追剧一般,守着电话,等儿子。

起初的几次面试不太顺利,但有父母安慰,也还好。

后来儿子找到了工作,老太太高兴得摆了一桌小宴席,请邻居来庆祝。

可后来几个月电话少了,只有寥落的信息。

再后来,只有父母去找他聊,打他电话才说几句。

日子变得漫长,父亲每天就刷手机,母亲则成天看电视。

做饭,扫地,浇花,看电视。

时光寂寞的不愿走动,日历却一天天翻着。

做饭,扫地,浇花,看电视。

有一天,邻居家儿子回来了,院子里热闹了一回,但在那之后又是可怕的寂寞。

“你说要不要咱问问儿子啥时候回来?”老太太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问老头子。

“哪有那么快?不过……问问也行。

”老头子本想故作无所谓,但终放不下思念。

“打电话不好吧,万一像上次他在开会不影响到他了嘛,发短信不就成了。

”老太太又想起上次的事。

“成,我发吧。

”老头子同意了,两人便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如第一次写字一样打出了短信:“儿子,回家吃饭吗?”。

发完放下手机,两手又不知往哪儿放,就搭在腿上,自顾自发呆。

迟迟归……男孩告别了父母,心情愉悦地准备好去好好闯荡外面的世界。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主题作文练习(中国精神+浸润人文+匡正人心+不负韶华)(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主题作文练习(中国精神+浸润人文+匡正人心+不负韶华)(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中国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

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

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浸润人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杨振宁从小聪颖过人,初中时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

12岁时,他就提出要学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教他,而是请人教他学习《孟子》。

对于父亲不教他微积分而教《孟子》的良苦用心,杨振宁晚年颇为赞叹,认为人文学科对他整个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能够让他欣赏数学,而不是像其他同事一样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材料二: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系研究生林森洁,因为琐事,投毒杀害室友。

被判死刑后,他在遗书中写道:“请将我写予你们的书信给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诚他们要多读书,开卷有益……”在看守所里,他看了不少人文类的书,比如《复活》《心理控制术》,目的是想通过阅读“让灵魂找到比短暂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来寄托”。

对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匡正人心)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

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

”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学习之道”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学习之道”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学习之道”导写及范文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学习之道”导写及范文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些关于“学习”的句子精炼而含义深刻,含有劝诫和教育的意义。

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一个人不一定要越走越高,但千万不要停留在原地”……这些句子有的来自书本,有的来自同学,有的来自长辈。

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组织以“学习之道”为主题的班级研讨活动。

请你围绕“学习之道”,写一篇文章,在班级研讨会上阐述你对学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审题立意本题对于正处于学习之中的考生,具有熟悉感,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并以班级研讨会的活动形式展开。

这道作文题由材料、写作引导语和任务要求等三部分构成。

(一)对材料的解读材料列举了三个与“学习”有关的句子:第一个句子“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意思是“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关于学习的意义。

第二个句子“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是关于学习方法。

第三个句子“一个人不一定要越走越高,但千万不要停留在原地”关于学习的持久性,需要有坚持之道。

这三个句子的内容有一定的逻辑层次,由学习的意义到学习的具体做法再到学习的持续性。

(二)对写作引导语的理解引导语由三个层次构成:“有些关于‘学习’的句子精练而含义深刻,含有劝诫和教育的意义”为第一层次,引导我们去关注学习的深刻意义;“……这些句子有的来自书本,有的来自同学,有的来自长辈”为第二层次,引导我们思考学习不仅来自书本,而且是可以来自多方的;“在班级研讨会上阐述你对学习的认识和思考”为第三层次,体现考生的主体意识,要求有理性的深度思考。

(三)写作任务①语文老师为了达到鼓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的目的;②要有主体意识,以“学习之道”为主题的班级研讨会;③阐述你对学习的认识和思考。

专题01材料作文:落差与错位(真题+解析+范文+素材)-2022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时新素材例文精选

专题01材料作文:落差与错位(真题+解析+范文+素材)-2022年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时新素材例文精选

【写作训练】2022备考:材料作文——落差与错位(真题+解析+范文+素材)真题回放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美好的期望。

然而,这种期望可能和时代需求、现实条件、家人期待……存在落差或错位。

面对上述落差或错位,你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或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材料主题:责任担当职业规划自我定位来源:2021·北京四中高二期中审题立意【审题】材料由“这种期望可能和时代需求、现实条件、家人期待……存在落差或错位”引出此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如何平衡自我的预期和家人、社会对自己的预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而家庭和社会对我们也可能有不同的期望,在复杂的现实生活和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个人的期望与家庭、社会的期望往往会出现落差或错位,题目要求考生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以站在“个人”角度,论述应永葆初心,坚持自我,方能无怨无悔;可以站在“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说明每个人都与自己的周遭息息相关,应该勇敢地承担家庭、社会的责任;也可以辩证看待这一问题,分析个人、家庭和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论证保持不同身份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

写作时,考生可选择议论文文体,以“听从社会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为标题,开篇提出论点:当个人愿景与社会期望发生落差和冲突时,当代青年应该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接着展开论述:自己的期望固然美好,但是如果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人生就缺乏真正撼动人心的光辉和力量;当代青年若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听从时代召唤,把个人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论点即可。

【立意】1.笑对落差,展示风采。

2.理性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

3.听从社会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

写作示范拥抱落差,期望如初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15篇)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15篇)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15篇)广东2024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2024高考语文参考作文【篇1】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如同乘坐在一艘疾行的航船,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知识的海洋似乎触手可及,每一个疑问都能迅速找到答案,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我们对基础性知识的需求。

例如,当我们遇到关于历史日期、地理位置或是科学事实的问题时,简单地通过搜索引擎就能获得答案,这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无疑减少了我们对于传统信息****的依赖。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因此而减少。

相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元。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如何筛选、鉴别和整合这些信息,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例如,在面对网络上各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和信息时,我们如何保持批判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关于人类伦理和生命尊严的深刻讨论;在环境保护领域,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传统知识的范畴,需要我们具备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我们的问题减少。

2024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人工智能时代的答案与问题”导写(优秀范文7篇)

2024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人工智能时代的答案与问题”导写(优秀范文7篇)

2024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人工智能时代的答案与问题”导写(优秀范文7篇)新课标I卷(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随着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浮出水面,“人工智能”冲上热搜。

然新课标I卷作文真的重点考了“人工智能”吗?新课标I卷语文作文非常契合于统编教材,特别是符合“时代性情境化”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

1.时代性情境化材料中重点部分主要由两句话构成。

第一句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十分符合“时代性情境化”这一要求。

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小到购物、娱乐、学习等,大到农业、建筑、航天等,都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见证。

尽管伏案读书,但学生们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特别是科技进步于学习方面的助益。

所以,学生们当然应对“人工智能”言之有物。

由此观之,新课标I卷此次作文题目中的“时代性情境”设置得非常合适。

2.思维发展与提升材料重点部分第二句“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句已经说明“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问题真的越来越少了吗?这便引发考生们对“答案与问题”的深刻思考,材料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表述也引导考生有更深入的思考。

可见,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答案与问题”的“联想和思考”,这便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经过考生们的思辨,答案显而易见。

随着旧问题解决,新问题会不断产生,况且社会越发展越需要人们用新思维来解决新问题。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及范文2篇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及范文2篇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点评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就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写一篇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紧扣材料进行写作。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考题,考题创设了相关写作情景——班级读书会。

规定了写作者身份和写作对象,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哪个感受最深,文体应是发言稿。

在这三个历史人物中,选择哪一个人物来写都是可以的,应具体说出为什么对某一人物感触最深。

比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
第1 页共6 页。

高考材料作文10篇

高考材料作文10篇

高考材料作文10篇高考材料作文1布里格姆22岁那年高校毕业,像全部的年轻人一样,他心里怀着对将来的美妙愿望进入社会。

那时,他盼望自己能做一名老师,他从小就憧憬这个职业,觉得它很宏大很神圣,也很有意义,受人敬重。

于是,他慕名来到剑桥市,之所以选择这个城市,是由于他觉得这座小城因剑桥高校而著名于世,这里幽雅偏僻,有文化底蕴,学术气氛深厚。

能在这个城市里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那是他一生最大的美好。

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他一连向几所中学发出求职简历,可没一个有回音。

他不灰心,而是主动找一些学校的人事主管,向他们推举自己,但收获甚微。

后来,他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把目光转向学校。

可这个城市仿佛容纳不了他似的,他又被各个学校拒绝了。

那段时间,他心情糟糕透了,甚至怀疑自己的力量。

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他的生活陷入逆境之中。

就在这时,布里格姆获得一个聘请信息,剑桥市政府要招一批清洁工,任务就是清扫大街,保持城市的干净,给游客留一个好印象。

他迟疑了许久,最终还是报名了。

要知道,清洁工离老师这一职业有多么遥远,那不是自己的幻想所在啊!这次很顺当,他被录用了。

他的工作就是和中国城市的清洁工一样,推着一个垃圾车,在街上捡行人丢下的垃圾。

起初他不太适应,觉得这个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可为了生活,他别无选择。

不过没多久,他就喜爱上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他不再觉得这个职业卑微了,反而觉得很荣耀。

能为剑桥这个秀丽的城市奉献自己的辛苦,他认为很值得很荣耀。

清扫空隙间,他经常听街边的一些老人闲聊,聊城市的历史以及很多闻所未闻的秘闻。

剑桥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学术气息非常深厚,历史名人众多,随着历史的沉积,很多东西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而这些正是游客迫切想知道的。

耳濡目染,他对剑桥的了解越来越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几个游客向他问路,他不仅给游客指引了道路,还讲解了这条路的由来和历史渊源。

没想到他的介绍把游客迷着了,他们让他当导游,让他带着他们去看剑桥的文化经典景点。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练习(共4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练习(共4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烧水的秘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

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

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火烧尽了,水也没开。

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火,等找到了足够的柴火回来,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

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火。

由于柴火准备得足,水不一会儿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火,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

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暗含学会放弃、减去浮躁、灵活变通、改革创新之意!”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目标青年人难以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树立了太多目标、不切实际,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多的柴火“没有足够多的柴火”,暗含能力不足、准备不足,所以不能把水烧开。

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火要么勇于放弃、灵活变通,要么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女娲造人(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古代的神话中,女娲是最伟大的神灵之一,她创造了人。

据说女娲制造第一个人时,让人的两条腿共同分担体重。

但这个人只能站立,一抬腿就摔倒了。

于是她在制造第二个人时,把双腿都加粗了一倍。

女娲这次很满意,第二个人在她面前走动起来。

女娲说:你把你的哥哥背出去吧。

但背起来时,他们一同摔倒了。

女娲明白,他的腿还是太细,应该让他的一条腿能负载双倍以上的体重。

这样他能走,还能负载起超过自身的重物,要知道生活的负担可能更重。

女娲明白得太晚,因为她已经制造出了两个残疾人。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10月名校联考作文练习(共4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10月名校联考作文练习(共4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

有人说,日本一意孤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的风险,这是极其自私、极其不负责任、极其没有“底线”的行为。

材料二: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

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冯骥才材料三: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理论,也称为短板效应。

(2)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成功之人,擅长“扬长避短”,如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主张人要在批评中强大起来,批评可以让你正视自己的问题,矫正自己的错误,制定合理的方案,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优化。

2024高考语文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含答案例文)

2024高考语文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含答案例文)

2024高考语文材料作文专练--辩论稿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曾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2013年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珠算的计算功能被计算器代替,珠算也逐渐远离小学课堂。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议推动珠算文化进入小学数学课堂。

对此,教育部最近给出答复:“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珠算学习要求,从‘看到算盘’‘知道算盘’到会简单的珠算口诀,拨珠运算,我们将把这一问题提交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认真研究。

”对于“珠算要不要进课堂”,班级拟举办一场辩论赛,正方观点“珠算要进课堂”,反方观点“珠算不要进课堂”,请你任选一方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九经》像是厅堂,《十七史》像是卧室,诸子百家诗文词像是书房花园。

厅堂卧室可以待宾客,书房花园可以养神娱乐,各得其所,各有其乐。

袁枚更提倡读书应广读博览。

香菱急于学诗,想做个诗人。

黛玉给她建议“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李杜诗歌,“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不愁不是诗翁了!”林黛玉则更强调专读精攻。

某校读书节要准备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广读博览与专读精攻,对中学生来讲,哪一个更重要?”假如你被邀请参加该辩论会,请代表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关于交往、交友的问题。

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讲的?”学生回答:“子夏说可交的就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

子张说:“跟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接纳普通人,嘉许好人而同情能力不足的人。

”子夏厚道老实,孔子以慎交而诲之,免其泛交而受骗;子张好胜偏激,孔子以泛交而诲之,制其偏狂之弊。

阅读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交友思考,选择子夏或子张一方的立场,撰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立论,并反驳对方的观点。

(新高考Ⅰ卷)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试题汇编:写作

(新高考Ⅰ卷)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试题汇编:写作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试题汇编写作(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一)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只能存在于停止前进的地方而认识却永无止境——艾青《光的赞歌》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二)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

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下同。

例如:【王爸爸】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

再忙我都要花些时间陪伴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丁老师】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

我要做一名勤研善教、启智育人的园丁,【张市长】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

我们需要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城市发展,用绿色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意义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下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三)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时的讲话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新高考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最后一卷(四)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15篇)

2024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15篇)

2024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15篇)2024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篇1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交往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既要学会与社会、与身边的人交往,还要学会协作。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想做最具竞争力的人,但他们是否知道,竞争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最具竞争力的人往往也是最善于协作的人。

现代社会提倡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

据我了解,当今一些选拔高科技人才的考试中,除了考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动手实验能力之外,还有几项指标,专门测评应试者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这就是说,若想成为以后的高科技人才之一,善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协作不是协作者之间的简单的组合,而是需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

不要说在人类的生活当中需要协作,就连在动物的世界里,也是需要互相协作的:大家都知道生活在非洲河流中的鳄鱼,生性凶猛残暴,经常伤害人、畜,令人畏惧。

可谁又能想到,它和乖巧的千鸟居然是一对好朋友,从不加以伤害。

每当鳄鱼饱餐之后,千鸟总要来替它整理一番,鳄鱼顺从的张开大嘴,让千鸟认真的替它打扫口腔卫生。

鳄鱼有时会因为忘记了千鸟而闭上了嘴,千鸟用坚硬的羽毛,轻轻刺一下鳄鱼,它便立即张开嘴,让小鸟继续工作。

感觉灵敏的千鸟,只要周围有动静,就一哄而散,叽喳乱叫。

鳄鱼就会做好防备或逃跑。

除了鳄鱼和千鸟,还有和睦相处的犀牛和犀牛鸟、相依为命的白蚁和披发虫等动物,都是在互相协作中生存下去的。

从以上几点来说,互相协作对人,对动物,对世界上有生命的任何一种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

于人协作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协作是建立在交往之上的,因此我们更要学会于人交往,这样才能更好的于人协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
——结构文章谋
布局
细节技巧多
留意
一、信息补充
(一)有关“补叙法”
1.补叙法【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2.补叙法【示例】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

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

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芒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

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窝里叫着。

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沿向下找。

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

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五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
3.补叙法【说明】
“原来枪响以前……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这段话是补叙。

这段话对雨来所以没有死的原因作了补充说明,从而更加突出了雨来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如果没有这一段补叙,前面不死之谜就无法解开,如果把这段话移到鬼子军官下令枪毙雨来之后,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文章就显得平淡呆板。

所以这一补叙运用得很成功,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使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二)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

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

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

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

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等。

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之间的共性。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邹忌比美问美比美思美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二、邹忌讽谏妾畏臣→廷臣畏王
客求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
设喻说理


三、齐王纳谏:
三变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
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

二、高考作文示例
2008年上海卷作文: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7年北京卷作文:春夜喜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原作】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今已误儒生。

2008年福建卷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