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用的记忆方法有下列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常用的记忆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重复记忆法
重复,是记忆的基本方法,“重复是记忆之母”,经过多次重复,知识在头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经久不忘。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一个外语单词要念五遍以上才能记住。
所以,一个问题或一篇课文也要重复多遍才能记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识记了的材料,过了一天只能保持33.7%,两天后仅能保持27.8%,三天后仅能保持25.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还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因此,一般来说,当天的功课要当天复习,过一两天又要复习一遍。
假如一星期内能重复两三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遍,期中和期未又分别再复习一遍,知识就记得很牢固了。
(二)过度记忆法
在记忆某个材料时,一般来说,重复几遍就能记住,在勉强记住的基础上,如果再多记几遍(一般是能记住材料的最少遍数的一半),会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甚至能经久不忘。
复习应该是经常性的,为此,我们应该制定自己的学习日程表,此外,还应该懂得,早晚复习可以减少干扰,过度复习、复习方法多样化可以强化记忆,这是复习的规律,我们应该很好地遵循。
(三)背诵记忆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看似笨拙却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背诵时要做到口诵心维,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学习中,对于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古文、外语,以至课文中的一些精采文段、重要篇章,
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来识记。
因为背诵有其独特的效果,历代的文人学者都乐此不疲。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小时候就制订了自己的背书计划。
每天背诵三百字,一字不许少。
过了几年,他就能把《论语》《孟子》《大学》等书背得滚瓜烂熟。
由于他诗文背得多,积累了许多知识,培养了语感,所以,能写出许多传世的佳作来。
蔡文姬、鲁迅、郭沫若、茅盾、苏步青等人也都是得力于背诵的文人或学者。
背诵不仅能巩固记忆,还能加深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运用它。
背诵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先弄清识记材料的结构,懂得它的意义,背诵时采用先部分后整体(好象滚雪球那样)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就能很快背出。
(四)抄写记忆法
通过抄写来记忆,这也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
抄写时,由于眼看、心想、手动、口默读、全神贯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识记,记得比较长久。
此外,抄写时,由于对文章的标点符号、遣词造句和篇章结构印象很深,所以记得特别牢固,“读十遍不如抄一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据有关记载,宋代大文豪苏东波把每天抄书作为“日课”,他读《汉书》时就亲手把它抄过三遍。
明代学者宋濂年幼时家贫买不起书,都是借书来抄,明代的文学家张溥采用“抄一诵一烧”的方法来读书,连续七次,更令人敬佩。
抄书不仅可以帮助记忆、加深理解、激发创造,
还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却病延年,可谓一举多得。
(五)理解记忆法
在领悟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
在一般情况下,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较好。
十九世纪末,艾宾浩斯作过实验,他试着识记几组12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复习16.5次。
而识记48个音节的六首诗平均只需复习8次即能成诵。
理解记忆之所以效果较好,是由于识记的材料在大脑中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机械记忆虽然也有自己的功用,但如果对要识记的材料不理解,记起来是颇废功夫的,高年级的同学尤其是这样。
然而,怎样进行理解记忆呢?要理解记忆,首先要领悟要识记的材料,掌握它的内容实质,做到“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不要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例如,学习数理知识,要懂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习语言,要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学习诗文,要掌握其内容、抓住其中心。
其次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找出要识记材料的内部联系,以达到真正的理解。
做到了这两点,理解记忆就能实现了。
要做到理解记忆,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解,复习时要进行分析归纳,并编写小结提纲;平时,要把学到的新知识、新内容进行改组,把它们和旧知识联系起来,“放进结构很好的模型里”(布鲁纳语),同时,还应注意把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六)提纲记忆法
提纲记忆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用一条主要线索把它“串”起来,就像纲绳
总览鱼网、线绳串起珍珠那样,这是识记内容多的材料时常用的好方法。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读了大量的书,光是笔记就有1500多种,这些笔记大多是他用提纲法把读书的内容记下来的。
用提纲法来识记学习的材料一般要遵循下列四个步骤:
首先,要消化和理解所要识记的材料。
读一本书,可以先阅读内容摘要和目录,以了解其梗概、弄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然后阅读前言和后记,以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阅读正文时可先泛览几遍,然后划分段落、反复揣摩,掌握其主要内容及其结构思路。
其次,要对识记的材料进行概括,找出识记的要点,概括出各段的大意,并用文字提纲式地把它记下来。
再次,合上书本,按照所列的提纲回忆书本的内容。
根据回忆的情况对提纲进行修改和补充。
最后,抄录提纲。
提纲记忆法既能使我们把书“由厚变薄”,又能使我们把书“由薄变厚”,这是一种很好的识记方法。
(七)比较记忆法
将要识记的材料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达到识记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比较记忆法。
例如,学英语时,把一个词和它的反义词进行对比,把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和它的原形进行比较,把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和它的原级进行比较;学化学时,把氧气和氢气的性质进行比较;学习语文时,把同体裁不同作者的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进行识记。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区分事物。
实
践证明,通过比较,识记的材料记得较为牢固,同学们应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
比较有对立比较(把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对照比较(把同类事物加以对比)、横向比较(找出彼事物和此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和纵向比较(找出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点),识记时可根据材料的性质,采用恰当的比较方法。
(八)归类记忆法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事物由于有共同的特点,所以经常聚集在一起,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现象识别事物、识记材料。
归类记忆法就是按照事物的某些内部联系和某些外部特征将事物进行分类、归纳,以增强记忆的一种方法。
归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按操作的易难程度分,可分为简单归类和复杂归类。
简单归类是按事物的外在联系和非本质特征进行归类,如按章或按单元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就是一种简单归类的方法。
复杂归类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归类。
如,学外语时,把表颜色的单词、把表交通工具的单词进行归类,学数学时,把正数、负数、实数、虚数加以分类,从而掌握其特点及运算法则。
学语文时,可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分别归类,从而掌握各种体裁的特点;还可以将某一作家的作品加以归类,从而掌握他的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
按使用的方法分,归类记忆还可以分为列表法和卡片法。
列表法是先把要识记的材料的知识要点加以归类,然后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例如,在进行语文阶段复习时,找出各篇课文的生字新词、成语典故、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艺术特色等知识要点,用表格的形式把它们列出来,既一目了然又便于记忆。
卡片法是平常读书学习时,把某个知识要点抄写在卡片上,日积月累,过一段时间后再把卡片按材料的性质加以分类。
这样做,既便于记忆又能积累知识,许多学者就是用卡片法使自已步入科学或艺术的殿堂的。
进行归类记忆要注意两点:一是归类时要采用同一的标准;二是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做到了这两点,才能正确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