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规律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
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此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 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 社会劳动的浪费。
思考讨论
“华西”牛奶为什么倒进了下水 道?
我国倒奶事件恰是价值规律的这一负面效 应作用的结果,即在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 盲目性的作用下,造成了牛奶生产与消费 的脱节。 一方面,我国的奶类的需求不是很大,这 与我国的消费者的传统习惯有关。尽管我 国喝奶的人数比改革开放前多得多,但是 我国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喝奶的习惯, 牛奶在居民膳食中的份额仍是微乎其微。
爱比克泰特 :“导致痛苦的不是贫穷,而 是贪欲。”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也。”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
社会分工
二、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和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 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 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 价值 。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 特有的社会属性。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丙
乙
甲
8 小
10 小
时时
12 小 时
个别劳动时间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 的劳动时间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的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劳动生产率为:4件/小时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
单位商品
(件/小时) 总量(小时) 价值量(小时)
8
1
4
1
2
1
1/8 1/4
1/2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 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例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货币形式
指一般等价物 固定在黄金或白 2把斧子 银上,一切商品 3公斤茶叶 的价值都通过金 20公斤小麦
或银来表示
1只绵羊
其它商品
= 1分黄金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如何理解?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货币出现后,商品的内在矛盾, 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 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的这一基本定义 (4点)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3、商品的内涵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包含着两重属性)
第二讲 商品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思考1: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把自己
生产的产品相互交换?
因为社会分工的差异,每个商品生产者不 可能生产自己生活所需的一切产品.
思考2: 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之所
以需要进行交换是因为什么?
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
思考3: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从哪里来的?
经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而成.
什么是价值?
•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 中的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即人类 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发 展 (历史发展顺序)
商品经 济
总和
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
私有制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小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私 有制为基础) 社 会 主 义 商 品 经 济
现代商品经济
(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
商品交换是用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
产生条件
商品经济:直接以 交换为目的的经济 形态,是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小组成员:
商品
•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⑴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有形商品:产品呈现在市场上的具体 形态,满足消费者某一需求和特定的 形式 无形商品:软件、电影、音乐等 可以数字化的商品
⑵商品必须是用于交换
直接的物物交换 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 就是商品。 —— 马克思
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 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 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格 的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1: 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
因为它们有价值.
思考2: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
1.供求关系规律: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销售量会增加;当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上升,销售量会减少。
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力数量决
定的。
劳动力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3.货币规律:商品价值可以转化为货币,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
挥重要作用。
货币是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4.比例规律:商品生产的比例必须合理,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如果生产比例不合理,社会资源会浪费,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
1、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商品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一般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一,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其二,矛盾性表现在: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
B 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
C对同一个人而言,不能兼有二者。
2.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
具体劳动是指不同具体形式下的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的分工水平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联,与社会制度无关;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内容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特殊社会关系。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两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次劳动的两个方面。
(二)商品价值量的确定1.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数量。
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时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但是,不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不会变化的。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总结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知识点详解马政经第一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二)
⼆、货币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达了⼀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才演化到现在的货币形式。
价值形式最初表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种商品上。
这种价值形式反映了⽣产⽔平⼗分落后的状态下发⽣的物物交换关系。
简单价值形式可⽤下列等式表⽰:1只⽺=2把⽯斧在这⾥,⼀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与另⼀种商品(⽯斧)的交换关系⽽得到表现。
处在等式左边的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右边的商品(⽯斧)来表现的,即它的价值是由另⼀种使⽤价值来表现的,因⽽商品(⽺)是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上。
等式右边的⽯斧则以⾃⼰的使⽤价值的⾃然形式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因⽽是处在等价形式的位置上。
价值形式的发展形式是总和的或扩⼤的价值形式,即⼀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系列商品上。
这种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交换⾏为的经常化,商品从个别交换变为同多种商品进⾏交换。
扩⼤的价值形式可⽤等式表⽰为:在这⼀价值形式中,商品的价值表现更为充分。
由于⽺的价值可以通过⼀系列商品来表现,从⽽也就更充分地表现为⽆差别的⼈类劳动的凝结。
同时也表明,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各种特殊的使⽤价值来表现。
扩⼤的价值形式使价值的表现范围扩⼤了,促进了社会交换活动的发展。
但是,扩⼤的价值形式具有的局限性也是⾮常明显的。
这就是它没有⼀个统⼀的东西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都可以作为等价物来表现⼀种商品的价值,没有⼀个⼤家公认的商品固定地处在等价形式上充当等价物。
扩⼤价值形式的这⼀缺陷,使交换活动仍然会遇到困难和障碍,因为各种商品都充当等价物,使得每⼀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都有⼀个⽆穷的系列,从⽽使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不能通过⼀个统⼀的等价物来进⾏。
价值形式的进⼀步发展形式是⼀般价值形式,即⼀切商品的价值,都统⼀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般等价物的某⼀种商品上。
⼀般价值形式可⽤下列等式表⽰:随着商品交换的进⼀步发展,某种商品⾃发地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切商品的等价物,于是产⽣了⼀般价值形式。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PPT
•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是两种劳动, 而是劳动的两个方面,或占在不同 角度的看待方式,不能分割开来,具 体劳动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抽象 劳动是站在社会的角度,这也是为 什么说 具体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
换才能被社会认可,还原为抽象劳 动(获取价值)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 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 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的人类历史上第二次 社会大分工。
• 商人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 分工。
3、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 商品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以生产 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 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商品经济。它存 在于农业经济时代,生长在自然经济的夹 缝之中,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
• 第三,在这个部门的生产中,如果优 等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优等生产条 件生产的产品在这个部门的产品中占 绝大多数,那么,生产这种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由优等生产条件生 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 的社会价值就由优等生产条件生产出 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
• (四)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
形态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主要内容: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科学认识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商品经济的含义
动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
重
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
性
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2节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进社会进步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 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增强社会流动性
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 多的就业机会和上升通道,增强
了社会流动性。
推动城市化进程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 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05
CATALOGUE
商品经济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
商品经济的局限性
供求机制
供求关系是市场机制的重 要方面,通过供求关系的 变化调节生产和消费,实 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竞争机制
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推动力 ,通过竞争促使生产者提 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 市场优胜劣汰。
价格机制
价格信号
价格是市场上的重要信号 ,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价 格信号调整生产和消费行 为,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市场 经济中,商品交换仍然是基本的交易方式,价格机制是调节供需关系的重要手 段。
THANKS
感谢观看
商品经济及其基本 规律2节
contents
目录
• 商品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 商品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 商品经济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商品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商品经济的定义
商品经济是指以交换为目的的经 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的统称。
竞争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促使资源 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竞争规律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后果,如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等,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和 调节。
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当供小于 求时,价格上涨。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中最为基本和普遍的规律之一。
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1、2节)
目录
CONTENTS
• 商品经济的概念和起源 •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 商品经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商品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商品经济的概念和起源
CHAPTER
商品经济的定义
商品经济是指以交换为目的的经 济形态,其核心特征是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
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生产出商 品后,通过市场交换获取价值,
挥作用。
04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 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
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是商品经济中价格变动的基 本规律,它是指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市 场的供求状况密切相关。
当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 格水平就会上涨;当市场上的供给量 大于需求量时,价格水平就会下降。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将注重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谢谢
THANKS
数字化营销盛行
企业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字化 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
有率。
线上与线下融合
线上与线下渠道将加速融合,形 成O2O(线上到线下)商业模式,
提升用户体验。
商品经济的绿色化趋势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各国政府将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
绿色消费观念普及
消费者对环保和绿色产品的关注度将不断提高,促使企业生产绿色 产品。
在商品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获 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创新,提
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强化企业管理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需 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促进企业合作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教学目标:1.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等基本概念。
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2.能够运用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换问题。
能够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的、普遍的经济现象。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科技意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引发的商品交换比例的变化、价值规律的实现(等价交换的实现)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的含义▲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的产生时间: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而出现。
3.商品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内容: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总和。
5.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商品经济发展至今日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的关系▲先有商品生产还是先有商品交换▲送给别人的礼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的区别和共同点.(略)▲先有商品生产还是先有商品交换: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是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是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送给别人的礼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只存在于流通领域,一旦离开流通领域,则成了消费品,也就不是商品了。
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考研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是能力与细节之间的较量。
政治在考研中是相对于其他科目性价比最高的科目,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最少,而且产出的分数较多,相对来说较容易。
但是在考研中最容易拿分也最容易失分,因此拉不开差距,所以要提早积累。
政治中马原的知识点比较杂,提前了解能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下面宁夏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
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指的是: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就是商品在市场上交换时,交换的比例与其中所包含的价值成正比。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础,也是证明商品交换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重要规律。
2.相对剩余价值规律。
相对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劳动者必须在用于生活和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再多劳动一定量的剩余劳动,才能为资本家创造价值和利润。
这是一种对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批判,揭示了剥削的本质。
3.资本积累规律。
资本积累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再投资积累利润,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4.无政府主义规律。
无政府主义规律就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自我调节机制。
通过竞争,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资本家自动被迫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生产有利可图的商品,回避亏损商品,从而自我调节市场经济运行。
以上就是商品经济的四大基本规律。
第二章 商品经济
⒉货币的特征在于它的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货币的供给。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货币的流动 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动性资 产的愿望。这种愿望构成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有 了货币就很灵活方便。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项资产 在任何时候的变现能力。 ⒊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 货币的对内价值指一国货币对商品购买力的坚挺 或疲软。对外价值指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比价。
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⑵两者相互对立,又互相排斥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 属性。 商品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实际上是商家 相互交换劳动,因此,价值体现着商家交换劳动的社会 关系。 ②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物品的共同 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 ③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而使用价 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解决这 对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市场交换。
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 社会必要劳动量呈正比。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 单位商品价值量=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四、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 经济的基本矛盾
⒈私人劳动 指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商品的劳动 具有个人性质,是商家按照个人打算和个人利益从 事的劳动。 ⒉社会劳动指由于社会分工,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 会性质,是生产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 行的劳动。 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⑴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共处于商品体 中。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 用价值之中,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物 品若仅有使用价值,但非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不能 成为商品。 ②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用价值,又是劳动产品, 但未用于交换,因而未形成价值,因而不是商品。
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第一节 商品的内在矛盾
3.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① 使用价值与价值存在统一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 值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② 抽象劳动只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品经济及其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节 商品的内在矛盾
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② 具体劳动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形成不同的使用 价值。具体劳动是人类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 条件。
2. 抽象劳动
①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 的消耗,抽象劳动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因而是同质的人类 劳动。抽象劳动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具有意义,抽象劳动形成了商 品的价值。
1.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 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2. 与人的发展状态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 品经济、产品经济。
3.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生产高度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只有 发展商品经济,舍此别无他途。所以商品经济阶段是不 可逾越的。商品经济倘若消亡,必须具备如下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消亡,社会和文化的逻辑放弃以发展观为基准 的历史哲学观,而是朝向倒退或者轮回的历史哲学观。 为人类要么找到更理想的效率机制和手段,要么革除人 性的私欲和消灭家庭,
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 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0
第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第二章 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
关系:(1)区别: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
④只有商品才有价值,并非只有商品才有使用价值。
⑤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说明了为什么要交换;不同商品价值相同,说明了为什么能交换。
(2)联系(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交换的根据和基础。
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一般等价物)
①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金银≠一般等价物≠货币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商品流通)
判断货币职能是考查的重点。
⑴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其他均需现实的货币。
⑵从是否能用纸币替代来看:纸币可以代替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但不能代替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只有某种纸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
⑶从关键词来看: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汇。
特别注意:在银行存款不是贮藏手段
)
4.金属货币与纸币(关系见优化P
5
(1)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分别对应卖方和买方市场)见优化P
5
联系:略
区别:①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②原因不同③后果不同④实质不同⑤解决办法不同:抑制通货膨胀主要运用紧缩的货币
和财政政策;抑制通货紧缩主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附后)
5。
外汇与汇率
本币汇率表示为:一定数量的()=一定数量的()升高即
()
外汇汇率表示为:一定数量的()=一定数量的()跌落即
()
本币币值与外汇汇率成()与本币汇率成()
币值与购买力成()与物价成()
(二)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供求影响价格——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判断方法:看商品供应状况,商品短缺为卖方市场,商品过剩为买方市场;看竞争双方,买者与买者竞争为卖方市场,卖者与卖者竞争为买方市场;看对谁有利,对卖方有利为卖方市场,对买方有利为买方市场;看物价状况,价格较贵为卖方市场,价格跌落为买方市场。
(2)①价格影响供求即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使之不会无限制上涨、下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生产经营者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关注价格变动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联系公司成功经营的做法)
②价值决定价格使价格围绕其上下波动
(2)价值、价格、供求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非决定),价值与供求无关。
(3)正确理解等价交换:第一,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第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与价值相符。
所以,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场合,是在动态中实现,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体和本质上说的。
等价交换只存在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马克思语)
(4)价格的基础、价格的形成及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的基础: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格的形成: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国家宏观调控、购买预期等。
2.价值规律的作用
(1)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即市场如何发挥调节作用)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
(见教材P
93
)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要辩证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既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有一定的局限
性(见教材P
96~P
97
①~③,因此……),但这一负面作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
在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中得到有效的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加强宏观调控
①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宏观调控的手段:三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比较:
区别:第一,含义不同。
第二,内容不同。
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等。
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
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
第三,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这表现在它确定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影响和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快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它通过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强制力量进行。
第五,地位不同。
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第六,执行的主体不同。
执行经济手段的主体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
第七,发展趋势不同。
随着市
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将不断得到强化,而行政手段则逐步趋向缩减(但不会最终消失)。
二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在:第一,二者的目标、任务相同: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三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发挥着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
③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价值规律<市场、价格均可>—“无形的手”)
B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可归结为一点,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C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两种最常用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理解)
经济现象实质实现供求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货紧缩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总供给或↑总需求
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投资需求
主要来源是税收发行国债↑固定资产投资刺激
货币政策——→↑总需求
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借贷成本刺激投资需求
降低存款利率,减少储蓄收益刺激消费需求
以上均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政策与之相反,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于二者之间。
2006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