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与中草药名
人生七味药,千古七诗词,你认得几味?三味以上可称“有情人”!

人生七味药,千古七诗词,你认得几味?三味以上可称“有情人”!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诗坛群星璀璨。
中药与诗词,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许多共通之处。
中药可以医身,有的诗词则可以医心。
那么当美丽的中药与诗词邂逅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诗词大历史”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中国历史上人生七味药,千古七诗词,供诸君一赏:第七味:当归《悲歌》两汉乐府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第六味:半夏《答鄱阳湖》张籍唐朝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岂君知。
第五味:沉香《诉衷情·御纱新制石榴裙》晏几道宋朝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
越罗双带宫样,飞鹭碧波纹。
随锦字,叠香痕,寄文君。
系来花下,解向尊前,谁伴朝云。
第四味:白芷《越来溪》杨基明朝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
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
溪风摇白芷,撩乱勣花起。
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第三味:山茶《山茶》陆游宋朝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第二味:丁香《点绛唇》王国维近代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第一味:合欢《生查子》纳兰性德清朝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当归、半夏、沉香、白芷、山茶、丁香、合欢不知这七味中药,再配上七首古诗,能否医你心头之疾?只怕是有些疾,尘世间难寻解药。
关于中草药的古诗大全,含有无数好听的中药名

关于中草药的古诗大全,含有无数好听的中药名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古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中草药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丰富的药性和疗效,也在古诗中得到了广泛的赞美和描写。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带来一些有关中草药的古诗,这些古诗描绘了中草药的美丽形态、神奇功效以及诗人们对中草药的深深喜爱。
同时,这些诗中也融入了许多好听的中药名,让我们在品读古诗的同时,也领略到中草药的独特魅力。
一、中草药的美丽形态1. 《云阳草堂》——贾岛回眸孤云暗,留意一细尘。
青色宛成水,灵芝掩馨文。
这首古诗以“云阳草堂”为背景,描述了一片草堂中的美景。
草堂中青色的云彩如同水流般缓缓流动,使灵芝的馨香更加袅娜。
这里的“灵芝”就是一种中草药,既有药用价值,也有美丽的外观。
这首诗中,贾岛将中草药和云彩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具有诗意和符号意义。
二、中草药的神奇功效1. 《秋词》——杨万里秋词补药房,珠玉竟无方。
不求青春落,只许卧疾忙。
这首古诗中描述了人们在秋天搜集中草药来补充药房的情景。
诗人用“珠玉竟无方”形容珍贵的中草药种类繁多,有如无价之宝。
而接下来的两句“不求青春落,只许卧疾忙”则表达出人们尽管为了治病忙碌不已,但只求早日康复,不愿青春逝去的愿望。
这首诗展示了中草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功效。
三、对中草药的深深喜爱1. 《赤壁赋》——苏轼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樽。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欢。
这段摘自苏轼的《赤壁赋》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中草药的热爱之情。
诗人将包含中草药的饮食和酒宴形容成了贫苦的家境,但依然欢愉满溢。
尽管贫困,但为了得到中草药的滋补,诗人仍然与邻居一起分享酒宴,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段诗揭示了人们对中草药的深深喜爱,并将中草药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
通过以上几首古诗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中草药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重要地位。
中草药以其独特的形态、神奇的功效以及众多美丽的名字,吸引了无数诗人的目光,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自然赞美的重要载体。
历代咏本草诗句录

历代咏本草诗句录历代咏本草诗句录 1、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宋)梅尧臣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为河蓧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2、唐。
杜甫。
江头四咏。
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人念。
3、南宋朱熹咏石菖蒲诗 君家兰杜久萋萋, 近养菖蒲绿未齐。
乞于幽人伴岑寂, 小窗风露日低迷。
4、清。
康熙(石榴) 小枝枝头一点红, 嫣然六月染荷风。
攒青叶里珊瑚朵, 疑是移银金碧丛。
5、曾几咏石菖蒲诗 窗明几静室空虚, 尽道幽人一事无。
莫道幽人无一事, 汲泉承露养菖蒲。
岳麓溪毛秀, 湘滨玉髓香。
灵苗怜劲直, 达节著芬芳。
岂谓盘盂小, 而忘臭味长。
拳山并勺水, 所至未能量。
7、----(宋)朱熹 姜云能损心,此谤谁与雪。
请论去秽功,神明看明彻。
8、——(唐)王健 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赊来半夏重熏尽,投著山中旧主人。
9、----(宋)陆游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10、---(宋)无名氏 竹蓠茅舍趁溪斜,白白红红墙外花。
浪得佳名使君子,初无君子到君家。
11、---(明)解缙(桑) 一年两度伐枝柯, 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是汝, 却教桃李听笙歌。
12、-----宋。
苏东坡《栗》 老去自添腰脚病, 山翁服栗旧传方。
客来为说晨兴晚, 三咽徐收白玉浆。
此是延年一种花。
八十老人勤采啜, 定教霜鬓变成鸦。
14、---宋。
杨万里《银杏》 深灰浅火略相遭, 小苦微甘韵最高, 未必鸡头如鸭脚, 不妨银杏伴金桃。
15、---西晋。
左思 产后乳少听吾言, 山甲留行不用煎, 研细为本甜酒服, 畅通乳道如井泉。
16、----宋。
陆游 宣城绣瓜有奇香, 偶得并蒂置枕旁。
六根互用亦何常, 我以鼻嗅代舌尝。
17、----(宋)林景熙《越州陶山附子岗》 洞山疑接台峰近, 石栈空歌蜀道难。
古诗词中医药文化

古诗词中医药文化古诗词中融入了丰富的医药文化,反映了古人对身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认识和体验。
以下是一些与医药文化相关的古诗词内容:1.李白《饮歌》:“风起龙蛇腾雾霰,日夜兢匆曳衣鞅。
杆菖蒲长只接世,并州白草无肆篓。
”这首诗描绘了草药采集的场景,菖蒲被用作中医常用草药之一,有祛风通络、舒筋活血的功效。
通过描写杆菖蒲长,表达了人们对中医草药的需求和对健康的追求。
2.苏轼《题西林壁》:“岁比蹄应破,筱墙青欲穷。
长策卧犊特,垂衣播苎麻。
”这首诗中,苏轼以画壁上的插图,表达了对中药材的喜爱。
其中,“垂衣播苎麻”是指在墙上画了一幅绘有苎麻(中药材)的图案,反映了苏轼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和喜欢。
3.柳永《柳庭花·白日依山尽》:“秋来暑退,天风高候,聊以消疲服佳肴静心养性。
”这首词提到了消疲养性,暗示了在中药理论中,秋天是养生的最佳时期,可以通过食疗来滋补身体,调养养性。
这种养生观念受到了古代文人的重视,并在诗词中得到了表达。
4.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胡天八月即飞雪,却嫌蜗角逐鸿鹄。
豪华落尽见真性,四海无闲田。
”这首诗通过雪晴的意象和描述,抒发了杜牧对冬季养生的认识。
雪是药材保存的良好条件之一,杜牧描述的飞雪正是秋天收集中草药的好时机。
这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认知。
5.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中通过气势恢弘的景色描绘,表达了古人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登楼可以远眺,更上一层楼则是对更高级的健康境界的追求。
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医药文化的重视和追求。
包括对草药药材的使用、对食疗和养生的关注、对季节养生的认识等。
这些诗词反映了古人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
古代文人通过诗词将这种文化融入了艺术中,传承了中医药文化的思想和理念。
藏在古诗词中的中药材

藏在古诗词中的中药材18-09-2013:14中药的起源和我国的历史文化一样久远,古人喜欢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讲究五行相生相克。
这些藏在古诗词中的中药,不仅可以疗病,也可以医心。
决明子秋雨叹(节选)唐代: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这清肝明目的决明子,也是杜甫喜爱的药材之一。
青蒿《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青蒿不仅治疟疾,还是帝王招贤纳士的心声。
茯苓纵笔·百尺松根结茯苓宋朝:陆游百尺松根结茯苓,千年长养似人形。
谁知金鼎烹初熟,恰值山翁醉欲醒。
形似人参的茯苓,是健脾、宁神的良药。
何首乌《送胥平叔寺丞赴洛》宋代:梅尧臣单车细马出虎牢,春云黕黕百舌嚎。
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
因君重思昔日欢,醉笔狂扫嵩丘高。
于今零落二十载,纵在各各叹二毛。
试采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
俗情相望亦异此,竞欲折笋笼含桃。
何首乌有补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的功效。
人形的何首乌吃了虽不能成仙,但也有补益肝肾之效用。
灵芝、人参莲峰歌贾岛(唐)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
冉冉山鸡红尾长,一声樵斧惊飞起。
松剌梳空石差齿,烟香风软人参蕊。
阳崖一梦伴云根,仙菌灵芝梦魂里。
灵芝和人参都被称为人间仙草,长在幽谷,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桂枝春日行南北朝:鲍照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桂枝是中药材中发汗解表的常用药,因为它含有芳香挥发物质,是医圣张仲景妙手回春之必备良药。
银杏、香茅唐·王维《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注释:诗中文杏即银杏))银杏具有补益肺气,治疗咳喘的功效。
香茅对一些外感病及皮肤病有功效。
紫苏村舍即事宋代:仇远依篱叠堑作人家,西日还将苇箔遮。
药材与诗词

药材与诗词
药材与诗词
1.《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
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2.《远志》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3.《本草诗》
玄参黑润重乡邦,壮水无根火自降。
年久疮消磊磊,时行目疾治双双。
游风斑毒清多种,燥热狂烦去一腔。
更有熏衣香可合,氤几阵透纱窗。
4.《甘草》
九土精英色正黄,药中甘草入诸方。
部分上下俱无犯,性适寒温两不妨。
止阴茎频作痛,节医肿苦为殃。
呕家酒客均当忌,炙则微温生便凉。
5.《芍药》
花容约产维阳,相谑尤堪赠女娘。
肺部气虚还自敛,肝经血热悉皆凉。
除蒸堪使经无阻,止痛须知不伤。
赤泻更能行恶血,通将小便利膀胱。
6.《升麻》
一望如麻叶正,青丝细细喜轻。
气沉下部宜升举,经在阳明可引援。
泻崩淋应奏效,怔忡呕吐反成冤。
补中益气汤真妙,惟有东垣采本源。
7.《半夏》
时当半夏已生齐,霹雳痰宫震鼓聋。
制以生姜经可引,代将贝母见休迷。
管教痰湿难存胃,须识胎儿易堕脐。
血少汗多兼燥渴,古人三禁耳曾提。
8.《茉莉花》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
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间香。
唐诗宋词与中草药名

唐诗宋词与中草药名唐宋诗词与中草药名中医中药不仅历史悠久~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数千味中草药名中~有风花雪月~草木石虫、六畜五禽、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天地玄黄~也有酸甜苦辣、轻重缓急、赤白青紫、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春夏秋冬。
很多药名既形质兼备~动静相宜~又俗中见雅~立意奇巧~饶有韵味。
以中药名写成的诗词~虽然不论药理~但信手拈来~巧妙连结~却显示了作者的诗才和药物常识~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据《郡斋读书志》记载~中药名见诸诗词始于唐代张籍“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的诗句。
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艺文类聚》中~就收集了不少药名诗~如梁简文帝萧纲诗“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
”唐宋两代是我国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虽然没有专门写药名诗词的人~但从唐代开始~中药名却已经常见诸一些大家的诗词。
皮日休《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
苈山居住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
”这里用了决明、亭苈和半夏三个药名。
其二:“晓景半和山气白~微风清净杂纤云。
实头自是眠乎石~脑侧空休看虎群。
”诗中有白薇、云实和石脑三个药名。
不少人认为~唐代药名诗的代表作是权德舆的一首七言绝句:“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在这首药名诗中~每句都暗含一个药名~依次是泽兰、落石、白薇和钩藤。
杜甫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因一生多劳奔波~身患多种疾病~他的诗中不少涉及中医中药的内容。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异花来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露翻兼雨打~开拆日离披。
”戎王子即月之花~诗中说此药张骞未由西域带回~而本草又没有记载。
还有“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风落收松子~山寒割蜜房。
”等诗句~说明诗人不仅熟知本草~还曾采药种药~对中药颇有研究。
杜甫因患眼疾~对医治眼暗的决明尤其看重~喜爱有加。
曾有诗曰:“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中草药的古诗

中草药的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中草药的古诗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关中草药的古诗有哪些一、果在刺中心,秋来满山冈,核仁是良药,安神作用强。
(打一中药名)——:酸枣仁二、漂亮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肠善,为人专治疮。
(打一中药名)——:山慈姑三、一物陆地长,一物水中生,姓异治同病,共唤一个名。
(打两中药名)——:草决明、石决明四、一人一家多辛苦,儿子再大不离母,百年古书已无用,千里捎书一字无。
(打四个中药名)——:丹参、附子、破故纸、白芷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打一中医古籍)——:汤头歌决六、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打一中医名词)——:阴阳俱虚七、何人不起故园情(打一中药名)——:当归八、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二中药名)——:木通、白英解析:英扣花九、四海之内皆兄弟(打一中药名)——:昆布。
二.中药的古诗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闻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
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予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犹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15首引药入诗古诗词,字字充满药草香气,读之解忧!

15首引药入诗古诗词,字字充满药草香气,读之解忧!古时有不少文人墨客很善于将中药名写入诗词之中,给死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
以药名入诗,只要运用得当,贴切合理,就可以曲折委婉的表达人情事理,耐人寻味,不仅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增长了中药知识。
春石燕双双入画梁,梨花厚厚朴前开。
牡丹露出防风蕊,芍药分开带雨妆。
园里千红花竟艳,庭中万紫草争芳。
黄蜂离了蜂房去,彩蝶拈葩惹藿香。
此诗一石燕,厚朴,芍药,牡丹,红花,紫草,蜂房,藿香等八味药名。
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大有身临其境之感!夏青皮蛙唱薄荷溏,竹叶丛中小院凉。
村榭绿莲须带露,田园赤灼炙骄阳。
荫苍术下辉蒲扇,琥珀杯中递酒浆。
栀子笑攀河岸柳,捕蝉衣湿汗汪汪。
此诗以薄荷,竹叶,莲须,赤芍,苍术,琥珀,栀子,蝉衣八味药名。
写出一片夏天的炙热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秋铅丹一抹染丛林,丹桂枝头硕果盈。
篱倚菊花生雅兴,园载苍术鼓精神。
难防风叶红如锦,依旧松萝缘似茵。
更喜夜明砂月色,重楼独上步青云。
此诗含有铅丹,桂枝,菊花,苍术,防风,松萝,夜明砂,重楼八味药名。
写出秋天枫叶如丹,硕果累累的景象,更加上秋夜的月色,让人陶醉。
冬白芨群山遍着银,满天冬趣满怀情。
琉璃处处皆冰片,莪术巍巍入霭云。
傲雪梅花载紫苑,经霜竹叶隐黄莺。
甘松挺立经风雨,枝干从客歇老鹰。
此诗以白芨,天冬,冰片,莪术,紫苑,竹叶,甘松,肉苁等八味药名。
写出了冬天的景象,更有傲雪的梅花,经霜的翠竹,还有挺立的青松把寒冷的冬天点缀的别有一番情趣。
《青玉案》车前已过天涯路,步滑石,当归去。
惆怅菟丝缠几度。
萧郎远志,丁香细骨,伫此相思处。
清歌续断宫墙暮,甚日重联合欢句。
吹落秋枫心漫许,冬青槛外,紫荆藤下,一宿星星雨。
这首填词之诗,其中包含药名有车前子、滑石、当归、菟丝、远志、丁香、相思、续断、合欢皮、秋风木、冬青、紫荆藤、星星草等,药名与词意浑然一体,令人惊艳。
大凡嵌字嵌名之作,以不露痕迹为高。
长相思功臣龙谷平,虎谷平。
引药入诗,15首诗词字字都是草药香气

引药入诗,15首诗词字字都是草药香气引药入诗,字字都是草药香气。
诗词与中药名结合起来也是非常美的!1.药名四季歌《春》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
《夏》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秋菊开花遍地黄,一日雨露一回香;牧童去取国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牧童"谐音木通)《冬》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2.《药名体二首·其一》【宋】孔平仲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
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
3.《药名体二首·其二》【宋】孔平仲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
4.《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有一首唐三藏抒 ... 怀的诗,其诗曰: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5.《满庭芳·静夜思》【宋】辛弃疾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词中第二句中"郁金",结尾的"熟地"也是中药名。
"从容"谐音苁蓉。
)据说,妻子接信后,亦以药名回书:槟榔一去,已历半夏,岂不当归也。
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
妻叩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来了白芨书,茹不尽黄连苦。
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人生三七过,看风吹西河柳,盼将军益母。
6.《集药名次韵》【宋】洪皓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中药名诗词歌赋

中药名诗词歌赋导入语: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中药名诗词歌赋有哪些?回到家后,我收集了一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马节草田野山坡两岸蓬,春风节节指苍穹。
林边绿海千峰草,明目清肝利尿通。
延胡索丘陵草地探芳幽,紫色花蝶满处浮。
行气调经和胃痛,心腹腰胁解伤忧。
景天三七一身碧绿养春颜,开出金花灿烂间。
常用提高防血板,宁心消肿解毒还。
益母草田间坡上伴林周,节节开花九重楼。
益母调经含草碱,血晕腹痛保胎优。
山间铺成碧绿哗,风吹瓣瓣紫绒花。
块根粗壮金黄白,补肾滋阴养血佳。
天麻琼花一茎独摇芝,玉藕横生地卧之。
雪白金黄中剔透,三叉头痛每能医。
西洋参长白山珍洁玉瑕,青青碧叶一红花。
充盈肾气精神爽,养胃生津品质佳。
三七开出参花碧绿苗,蕊挂秋丝万千条。
铁骨雄心金不换,创伤补血价值高。
黄芪千支山上绽黄花,结出串串美丽霞。
品质优良名气外,药中常用毎人夸。
白芨绿叶层层一瓣花,清香扑鼻吐新芽。
透明洁白身如玉,愿将千金买此葩。
伞形萼齿密柔毛,短柱花香白色娇。
烟火熏干成品后,通经和血补虚劳。
川芎绿在山丘吐琼花,血分行气阻瘀遮。
辛温香燥能坚守,上下通达效更佳。
茅术一术栗里贯神州,瓦屋灵生品质优。
小叶边缘开满刺,白花头上顶团球。
韭菜绿苗根白和风长,割掉三周又一茬。
散瘀袪寒能止痛,温中行气肾虚强。
红景天高山沙土向阳坡,草木花丛石隙多。
补气消瘀筋骨壮,养心益智肺清和。
玄参绿意蓬勃一米高,小花白色分外娆。
根茎都象胡萝卜,降火生津内里调。
攀藤草本喜阴凉,七月催花仙果酿。
性味甘甜清肺热,润喉止咳便通肠。
蒺藜一年草本平丘卧,偶数羽飞两叶长。
花腋生成棱角状,散风行血目肝防。
苍耳子果实藏在青苞内,质地坚中刺满丫。
一身毒气无可怕,头痛耳塞平血压。
蝉黑暗泥中一出喧,空壳树上爪钩牵。
歌声嘹亮丛林里,欢叫自由已上天。
山茱萸烟雾弥漫瑞气环,祥云满树吐芳颜。
开出星朵金黄色,染遍山红万粒间。
鹿茸斑鹿仰头两角生,方刚血气日浓盛。
一支软骨强绵力,补肾填精任上行。
荆棘丛中红耳坠,甘甜可口品来真。
带中药名字的诗词

带中药名字的诗词1. 《送客之潞府》唐·韩翃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
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2. 《赠别二首》唐·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3. 《寄天台道士》唐·孟浩然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4. 《本草诗·益母》清·赵瑾叔茺蔚何缘益母名,女科专用自分明。
乳头敷上痈俱散,面上涂来刺不生。
5. 《本草诗·丹参》清·赵瑾叔赤参色合丙丁奇,独入心家听指挥。
胎任死生俱有赖,血随新旧总堪依。
6. 《本草诗·三七》清·赵瑾叔本名山漆不须疑,屈指何曾有数推。
锋簇涂来疮即合,杖笞敷上痛无知。
7. 《本草诗·巴戟天》清·赵瑾叔巴戟连珠出蜀中,不凋三蔓草偏丰。
煮和黑豆颜堪借,恶共丹参惜不同。
8. 《本草诗·桑寄生》清·赵瑾叔寄生桑上果奇逢,榉木充来未许供。
血在下时能补益,腰当痛处为轻松。
9. 《本草诗·防风》清·赵瑾叔铜芸茴草锦屏新,防御风邪气味辛。
赤肿不愁昏满目,拘挛何虑痹周身。
10. 《本草诗·青蒿》清·赵瑾叔入药青蒿只取中,根茎子叶用休同。
温除痎疟偏多效,熟退劳伤大有功。
11.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 《江头四咏·丁香》唐·杜甫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13. 《采白术》宋·梅尧臣吴山雾露清,群草多秀发。
白术结灵根,持锄采秋月。
14. 《桂赞》晋·郭璞桂生南裔,拔草岑岭。
广莫熙葩,凌霜津颖。
气王百草,森然云挺。
15. 《逢贾岛》唐·张籍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
16.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宋·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有关中医药的诗词文化

有关中医药的诗词文化藏头药名诗“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
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
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
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
花时约过柴桑。
白衣寒蚤,体负深杯绿。
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波,漂残落木。
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
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此乃清代梁溪诗词大家,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曾孙顾贞观所作的《断续令》词。
这首《断续令》实为一首藏头词。
这首《断续令》又可称为药名词。
顾贞观巧将中药名当归、鹿角、滑石、独活、甘松、乳香、熟地、桂枝、菊花、桑白皮、蚤休、绿青、水银、木瓜、连钱草、细辛、肉从容(苁蓉)、菟丝、断续嵌入词中,读来恰到好处。
尤其是“断续”这味中药名,顾贞观将其分嵌于词的首尾,一般人难以觅见,且读来觉得整首药名词连环复始,回味无穷。
•中药诗词赏析--《姜黄》•赵瑾叔《本草诗》赏析•地黄•茯苓茯神茯苓皮药用异同•半夏•白术•玄参•茉莉花•升麻•芍药•藁本•杏林情•朱元璋与凌霜侯•中药诗赏析--柴胡•藿香•香附•牡丹皮•木香•“皮陆”踏青对药诗•荆芥•当归•甘草•“心有灵犀”话犀牛•益智仁•丹参•醉花阴·从医十年•鹧鸪天·西瓜吟•药名四季歌•中药诗六首•学习中医要诀•五行关联诗•悼裘沛然教授•中药诗三首•谷雨前闻玉树抗震救灾有感•中医药之歌•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古代名家养生诗•四季药名诗•药名四季歌•《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耋龄中医颂华诞•中医颂•王维诗中话医药•解读苏轼自戒诗•解读陆游诗《铭座》养生之道•诗人医生刘禹锡•沈约药名诗•妙趣横生的药名词、药名诗•白居易的养生诗•忆汶川大地震•汶川地震周年祭•白居易与其眼疾诗•读《三国志》念华佗•读《史记》念扁鹊•水调歌头-汤头拾趣•东坡草药诗•《离骚》与中医药•藏头药名诗•《西游记》中的药名诗词•《药名体》诗•憨山大师醒世歌•辛弃疾与药名词•大医精诚--孙思邈•《钱本草》--张说•药名四季歌•《采地黄者》--白居易•龚自珍的《远志》诗•《天南星游记》•冯梦龙的药名情书。
含有中草药的诗句

含有中草药的诗句
1、药圃无凡草唐朱庆《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宋陆游《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宋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宋陈允平《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宋方回《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宋方岳《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宋胡寅《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宋释文珦《幽栖》
9、把手与药寻本草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
10、草侵药种多难辨宋王之道《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宋王镃《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宋翁卷《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宋徐照《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宋杨亿《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明阮汉闻《示弟》
16、药多前代草明童佩《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明杨基《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与中药材有关的古诗

与中药材有关的古诗介绍中药材与古诗的背景和联系•中药材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诗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用中药材作为启发和表达的主题。
•通过古诗,我们可以了解中药材在古代的药用价值、独特的形态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古诗中的中药材1. 当归•古诗中常常用当归作为表达女性美丽和柔软的象征。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当归”意味着女性之美。
•当归也有药用价值,对于妇女的调理和补血有很好的效果。
2. 人参•古代诗人常常将人参与仙山、仙草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形容其珍贵和神秘。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有”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闻道故园又,菊花开晚花”,其中”菊花开晚花”指人参。
•人参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健康。
3. 甘草•甘草在古代的诗词中常常用作思乡和忍辱的象征。
•孟浩然的《春晓》中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中”花落知多少”中的”花”指甘草。
•甘草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效和提升药味的作用。
古诗中的中药材在生活中的应用1. 当归的作用•当归在中药中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通过调理女性身体的内分泌平衡,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同时,当归也有美容养颜的效果,对于女性皮肤的改善和抗衰老有一定的帮助。
2. 人参的作用•人参在中药中具有提神醒脑、补气养血的作用。
•可以缓解疲劳、增强体力,对于身体虚弱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人参也可以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和工作人群来说,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 甘草的作用•甘草在中药中常常作为一味辅料药使用,可以调和药效,提升中药的疗效。
•甘草具有保护胃黏膜、抗炎、抗过敏等效果,对于胃炎、溃疡、哮喘等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另外,甘草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糖果、牙膏等产品中有广泛应用。
诗歌与药材——精选推荐

诗歌与药材血蝎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
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
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
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万斛情。
国老不能和百药,将军无计扫余殃。
黄连何为连身苦,龙骨应知骨自香。
吐露清愁情已阙,金花在目兴应忙。
蛇床独活相思子,此德当归续命汤。
静夜思[宋]·辛弃疾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中药名入家书母亲高堂:来信郎读(狼毒),今书白纸(芷)。
知母酸辛,独活空房;夜卧荆芥,日饮豆根。
闻之血竭,似剑穿胸(川芎)!儿穿山甲,披满天星;苦战生地,绵马贯众。
思母续断,难为苦参!云母自重,轻粉厚衣;冬当防风,夏避蜈蚣;春食山药,秋尝桂肉。
常山崎岖,行防滑石,万事细心(辛),不急性子。
夏尽蝉蜕,示儿当归。
天高地黄,儿当回乡(茴香)!叩母千年健安!不孝儿敬上(每句含一药名,共含29 味中药名)四季春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
夏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秋菊开花遍地黄,一日雨露一回香;牧童去取国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一副对联37味中药上联:阳春三月天仙红娘子龙骨玉肉首乌容少一点朱砂痣面扑天花粉头插金银花身穿罗布麻项带珍珠腰挂珊瑚怀抱太子在重楼连翘百步仰望天南星盼槟榔下联:冰雪连天日人白头翁血竭陈皮满面花椒两撮银柴胡背搓猪牙皂足登棉皮鞋披挂穿山甲颈缠金缨胸佩琥珀手拄虎杖上常山独活千年欲成威灵仙弃鼠妇横联:各有远志对联内包括了阳春砂、天仙子、红娘子、龙骨、玉果(肉苁蓉)、何首乌、朱砂、天花粉、金银花、罗布麻、珍珠、珊瑚、太子参、重楼、连翘、百部、天南星、槟榔、雪莲、薏苡仁、白头翁、血竭、陈皮、花椒、银柴胡、猪牙皂、绵萆薢、穿山甲、金缨子、琥珀、虎杖、常山、独活、千年健、威灵仙、鼠妇虫、远志共37味中药。
很有意思的一首诗,每句猜一味中药名

很有意思的⼀⾸诗,每句猜⼀味中药名三径慵锄芜遍秽(⽣地)
数枝花朵⾃鲜妍(红花)
露滋时滴岩中乳(⽯膏)
⾬后长流涧底泉(泽泻)
闲草⽂词成⼩帙(藁本)
静披经传见名贤(使君⼦)
渴呼童⼦煮新茗(⼉茶)
倦倚熏笼灼篆烟(安息⾹)
只为多研常讶减(砂仁)
窗因懒补半嫌穿(破故纸)
欲医衰病求⽅少(没药)
未就残诗得向连(续断)
为爱沃醪千顷碧(空青)
频频搔⾸问遥天(连翘)
时光已到⼩暑天(半夏)
鹤发童颜⼀⽼汉(⽩头翁)
吴刚樵罢肩上挑(桂枝)
馨⽓袭⼊随风散(麝⾹)
相烦寄与我亲⼉(附⼦)
休图⾃⼰营⽣计(独活)
须念⾼堂⽩发稀(知母)
修寄家书⽆笔踪(⽩芷)
⾬过街头跌⽼翁(滑⽯)
江上乘骑赴早朝(海马)
不胜将军弃甲逃(败将)
⾚壁溪前楼过夜(宿沙)
晓来带露挂征袍(砒霜)
纯⼿打呀
!。
关于中草药的古诗大全,含有无数好听的中药名

关于中草药的古诗大全,含有无数好听的中药名写中药的诗歌里,有许多优美的中药名,例如一首描写七夕中药诗“分明织女别牵牛,难把槟郎会”,朝朝暮暮苦相思,茹却黄连味,简直是字字诛心,这首诗里面相思子、均姜都属于很好听的中药名。
写中药的诗歌里有无数好听的中药名1、七夕中药诗《卜算子苦恋》两地苦参商,双流斑竹泪。
分明织女别牵牛,难把槟郎会。
心比玉金坚,情似均江水。
朝朝暮暮苦相思,茹却黄连味。
这首描写七夕的中草药古诗,将牛郎和织女这一对相隔二地的苦命鸳鸯的相思之苦,相爱之情表写的情深意切,让人十分感动,诗词中含有8种中药名,分别为郁金、均姜、相思子、黄连、苦参、竹泪、牵牛子、槟榔,其中苦参和黄连味苦,表达了极强的相思之苦。
2、描写英雄的中药名诗《长相思功臣》龙谷平,虎谷平。
蒲公英勇冠三军,木贼命归阴。
甜杏人,苦杏人。
合欢歌舞慰功臣,红花佩上身。
这首中药诗巧妙的将8味中药龙骨、虎骨、甜杏仁、苦杏仁、合欢、红花、蒲公英、木贼运用在诗中,虽然名字是以相思为题,描述了英勇善战的英雄,平定了叛乱的光辉一幕,收到广大人民的爱戴以及感恩。
3、集药名次韵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这首是诗人洪皓写作的,他十分绝妙的将5味中药嵌入诗中,分别为知母、相思子、独话、续断、没药、白头,深刻的表达了他思念母亲以及爱国的情怀,令人感动万分。
4、满庭芳.静夜思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堂。
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当归也!这中药诗作者是辛弃疾,它巧妙的将诗里面含了24种中药,这是在他新婚不久要赴前线抗战杀敌,疆场夜经闲余,他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以表相思之情,这24味中药有柏叶、桂枝、苁蓉、水银、半夏、薄荷、钩藤、常山、宿沙、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轻粉、独活、续断、鸟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
带中药名称的古诗词

带中药名称的古诗词
哎呀呀,你可知道有好多古诗词里都带着中药名称呢!就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的菊花,那可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呀!还有“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里面不就提到了采药嘛!
比如说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里的红豆也是中药哦!你想想看,那小小的红豆,寄托着多少深深的思念呀!这就好像是我们对中药文化的热爱,虽然小小的,却无比真挚。
再看看辛弃疾的,“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这里的云母、珍珠、沉香可都是中药呢!那场景,就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香气,感受到那种静谧的氛围。
这就像是我们在探索中药名称的古诗词时,每发现一个,都像是找到了一个宝藏,让人兴奋不已!
还有那个“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也是中药呀!重阳节的时候大家都会佩戴茱萸,想想那个画面,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多有意思呀!这不就跟我们研究这些古诗词一样嘛,大家一起探讨,一起感受其中的乐趣。
你说,这些古诗词里的中药名称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它们就像是隐藏在诗词里的小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
我觉得呀,这些带中药名称的古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把中药和诗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既能欣赏到优美的诗词,又能了解到中药的
奇妙。
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传承和发扬它们,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与中草药名
唐宋诗词与中草药名
中医中药不仅历史悠久~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数千味中草药名中~有风花雪月~草木石虫、六畜五禽、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天地玄黄~也有酸甜苦辣、轻重缓急、赤白青紫、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春夏秋冬。
很多药名既形质兼备~动静相宜~又俗中见雅~立意奇巧~饶有韵味。
以中药名写成的诗词~虽然不论药理~但信手拈来~巧妙连结~却显示了作者的诗才和药物常识~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据《郡斋读书志》记载~中药名见诸诗词始于唐代张籍“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的诗句。
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艺文类聚》中~就收集了不少药名诗~如梁简文帝萧纲诗“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
”
唐宋两代是我国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虽然没有专门写药名诗词的人~但从唐代开始~中药名却已经常见诸一些大家的诗词。
皮日休《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其一:“暗窦养泉容决决~明园护桂放亭亭。
苈山居住当天半~夏里松风尽足听。
”这里用了决明、亭苈和半夏三个药名。
其二:“晓景半和山气白~微风清净杂纤云。
实头自是眠乎石~脑侧空休看虎群。
”诗中有白薇、云实和石脑三个药名。
不少人认为~唐代药名诗的代表作是权德舆的一首七言绝句:“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在这首药名诗中~每句都暗含一个药名~依次是泽兰、落石、白薇和钩藤。
杜甫
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因一生多劳奔波~身患多种疾病~他的诗中不少涉及中医中药的内容。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异花来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露翻兼雨打~开拆日离披。
”戎王子即月之花~诗中说此药张骞未由西域带回~而本草又没有记载。
还有“不嫌野外无
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风落收松子~山寒割蜜房。
”等诗句~说明诗人不仅熟知本草~还曾采药种药~对中药颇有研究。
杜甫因患眼疾~对医治眼暗的决明尤其看重~喜爱有加。
曾有诗曰:“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对秋雨中花繁叶茂的决明~诗人作了生动描述。
宋代写药名诗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其中应首推陈亚~据说他曾作药名诗词百首之多。
他的:“风雨前湖近~轩窗半夏凉”、“棋为腊寒呵子下~衣嫌春暖缩纱裁”、“若是道人头不白~老君当日合乌头”~都被认为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其中《生查子》一词:“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
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
分明记得药当归~远志樱桃熟。
何事菊花时~犹有回乡曲。
”应为陈亚药名诗词的代表作。
著名词人辛弃疾用药名写的一首《满庭芳》:“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了沉香。
离情抑郁~金镂织流黄。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
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黄。
”词中有24味中草药名,有的在词句的首尾衔接处,。
这首词给古老的中药名以生气~也抒发了一
个处于深闺中女子于夜深人静时思念远离家乡~驰骋沙场而久未归来的丈夫的深切情感~读来琅琅上口~别具一格。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同样~中医文化也具有它独到的内涵和特色~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典藏。
药名诗词虽然看起来有些像文字游戏~但仍让人感受到作者独到的匠心~读起来饶有趣味。
在百花争艳的诗词园地里~作为中医文化与传统诗词嫁接的一枚小花~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