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法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简介
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在管理方法上,将35种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对甲类传染病实行强制管理,对乙类传染病实行严格管理,对丙类传染病实行监测管理。下面就对我国法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在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等方面作一简介。
1 甲类传染病
1.1 鼠疫
病原体:鼠疫杆菌。
传染源:家鼠、野鼠等啮齿动物。
传播途径:腺鼠疫为鼠蚤、肺鼠疫为飞沫或尘埃。
症状:高热与中毒症状,皮下和粘膜出血、心衰、休克。
预防:(1)接种鼠疫无毒活菌苗;(2)灭鼠、灭蚤。
1.2 霍乱
病原体:霍乱弧菌。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污染的水源和食物。
症状: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及周围循环衰竭预防:(1)接种霍乱、伤寒、副伤寒甲、乙四联菌苗;(2)隔离患者、带菌者;(3)管好饮食,饮水和粪便。
2 乙类传染病
2.1 病毒性肝炎
2.1.1 甲型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患者、健康带毒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症状:食欲不振、乏力,胆红质尿、厌油、皮肤、巩膜出现黄染。
预防:(1)接种甲型肝炎疫苗;(2)隔离患者;(3)管好饮食、饮水和粪便。
2.1.2 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源:患者、健康带毒者。
传播途径:血液、密切接触及围产期传播。
症状:恶心、厌油、腹胀、肝区肿痛、肝功能异常。
预防:(1)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2.2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2.2.1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志贺氏菌属分志贺菌(A)、福氏菌(B)、鲍氏菌(C)、宋氏菌(D)4群,我国主要为B群。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感染。
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
预防:(1)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2)加强个人、饮食和环境卫生。
2.2.2 阿米巴性痢疾
病原体: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传染源:患者、带包囊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症状: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循环衰竭及粘液脓血便。
预防:(1)加强粪便、水源和饮食的管理;(2)治疗患者和带包囊者。
2.3 伤寒和副伤寒
病原体: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接触患者、带菌者及其污染物。
症状:持续发热、脉搏相对缓慢、肝脾肿大、玫瑰疹,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
预防:(1)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2)管好水源、饮食和粪便。
2.4 爱滋病
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传染源:患者、带毒者
传播途径:血液、性交、母婴。
症状:发热、疲劳、腹泻、消瘦、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
预防:(1)维持性生活纯洁;(2)不使用进口血制品及组织器官。
2.5 淋病
病原体:淋病双球菌。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性交及接触污染物。
症状:男性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排出粘液或脓样分泌物。女性表现宫颈炎。
预防:(1)防止不正当性行为;(2)避免接触患者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6 梅毒
病原体:梅毒螺旋体。
传染源:患者。
传播途径:性交或类似性行为、母婴。
症状:皮疹、粘膜疹、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结节性梅毒疹及树胶肿、梅毒性心肌炎。
预防:(1)防止不正当性行为;(2)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性病监测。
2.7 脊髓灰质炎
病原体:脊髓灰质炎病毒。
传染源:患者、带毒者。
传播途径:粪-口及飞沫。
症状:发热、咽痛、感冒样症状、驰缓性瘫痪、严重者出现脑神经麻痹及呼吸中枢麻痹。
预防:(1)口服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糖丸;(2)肌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8 麻疹
病原体:麻疹病毒。
传染源:患者。
传播途径:飞沫。
症状:发热、结膜充血、流泪、流涕、畏光、上呼吸道炎、口腔粘膜斑、周身性斑丘疹。
预防:(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2)肌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9 百日咳
病原体:百日咳杆菌。
传染源:患者。
传播途径:飞沫。
症状:阵发性痉咳、伴有鸡鸣样回声。
预防:(1)接种百日咳菌苗,白喉内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2)隔离患者。
病原体:狂犬病毒。
传染源:病犬及猫、狼、狐等动物。
传播途径:被病兽咬伤及污染物感染。
症状: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流涎、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1)接种狂犬病疫苗;(2)登记家犬并注射疫苗。
2.10 白喉
病原体:白喉杆菌。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及污染物。
症状:在咽、喉、鼻及其粘膜上形成假膜、并由外毒素引起全身
中毒症状、严重者引起呼吸道阻塞、心肌炎、神经瘫痪等并发
症。
预防:(1)注射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2)接种百日咳菌苗、白喉
内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
2.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