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粉碎功耗、粉碎方法和设备分类.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作的基本技术经济指标,粉碎设备性能的 评价指标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6.1.2 粉碎级数与粉碎流程
多级粉碎:几台粉碎机串联起来的粉碎过程。 粉碎级数:串联粉碎机的台数。 总粉碎比:原料粒度与最终产品的粒度之比。
总粉碎比与各级粉碎比的关系如下:
i0=i1•i2•i3•i4•…in=D/dn
例题1.(p81)
粉碎流程(p82 图6.1)
2) 雷廷智(Rittinger P.R.)表面积理论
dE=CRdS
E= CR (1/D2-1/D1)
式中:S为物料表面积; E 为粉碎功耗;D1、D2分别为物料粉碎前后的平均粒径;
CR为常数
该学说比较适合粉磨过程。
3) 基尔比切夫和基克(F. Kick)体积理论
此学说认为物体受外力后必然在内部引起应力,随外力增加, 物体的应力及变形亦随之增大。由于物料的体积变形,导致了物 料的粉碎。因而,粉碎物料所作的功与物料的体积成正比。
简单的粉碎流程(a) 开路流程
带预筛分的粉碎流程(b)
带检查筛分的粉碎流程(c) 闭路流程
带预筛分和检查筛分的粉碎流程(d)
开闭路的区别在于粉碎后的粗物料是否再回到粉碎机
循环负荷率:
粗颗粒回料质量与该级破碎(或粉磨)产品 质量之比。
筛分效率(或选粉效率):
检查筛分(或选粉设备)分选出的合格物料 质量与进该设备的合格物料总质量之比。
材料机械与设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讲:谢玉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六章 粉体的机械制备
6.1 基本概念
6.1.1 粉碎与粉碎比 粉碎:是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内聚力,
使之颗粒尺寸减小,表面积增加的过程。(定义) 粉碎是一种使大块物料变成小块物料甚至粉末,
并产生新表面的过程。它可分为两个阶段,将大 块物料碎裂成小块称破碎;将小块物料碎裂为细 粉末状物料的加工过程称粉磨。相应的机械分别 称为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
所以粗碎时,体积学说比较适合,细碎(粉磨)时 表面积学说比较适合,裂纹学说比较适合介于两者之 间的情况。三者之间互相补充。
6.2.2 新近粉碎功耗理论
1)田中达夫粉碎理论
由于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经典理 论各式中的平均粒径或代表性粒径很难精确测定。而比 表面积测定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其表示粒度平均情况来的 更加精确。田中达夫提出:比表面积增量对功耗增量的 比与极限比表面积和瞬时比表面积的差成正比。
6.2.1 经典粉碎功耗理论
1) Lewis公式 :粒径减小所耗能量与粒径的n次方成反比。
dE= -C dD/Dn
(6.7)
式中: E 为粉碎功耗;D为物料的粒径;C、n为常数。
缺陷:随着粉碎过程进行,物料粒度不断减小,其宏观缺陷也减小,强度增大,因 而减小同样的粒度所需的能量是要增加的。即 粗粉碎和细粉碎阶段的比功耗是不同 的。
实际强度≈(10-3~10-2)× 理想强度 (p83 表6.1一些材料的理想强度和实测强度)
材料的实测强度大小与测定条件有关,如试样的尺 寸、加载速度及测定时的介质环境等。
6.1.4.硬度
表示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刻划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固体表面产生局部变形所需的能量)。这一能量与 材料内部化学键强度以及配位数等有关。
Km=Eb/E
式中 Eb-粉碎标准物料单位电耗, J/t ;E-粉碎风干状态下该物 料的单位电耗,J/t。物料易碎系数愈大,愈易粉碎。
已知某一粉碎机在粉碎某一物料的生产能力Q,利用易碎系数, 可求出这台粉碎机在粉碎另一物料时的生产能力Q1,即
Q1/Q=Km1/Km
Wi越小,物料的易碎性越好
6.2 粉碎功耗理论
粉碎
粗碎 破碎 中碎
细碎
粗磨 粉磨 细磨
超细磨
物料破碎到100mm 物料破碎到30mm 物料破碎到3mm
物料粉磨到0.1mm 物料粉磨到60μm 物料粉磨到≤ 5μm
(小至亚微米)
粉碎度(粉碎比) 粉碎前物料的尺寸D与粉碎后物料尺寸d的比值为 粉碎度(破碎比) i= D/d 上式系指平均粉碎度, 破碎机的公称粉碎比 i公=最大进料口宽度/最大出料口宽度 破碎机i=3~30,粉磨机i=500~1000
无机材料一般以莫氏硬度表示,硬度值越大意味着 硬度越高。
(P84 表6.2典型矿物的莫氏硬度值)
硬度可作为材料耐磨性的间接评价指标,即硬度值 越大者,通常耐磨性也越好。
6.1.5.易碎性
物料粉碎的难易程度。与材料的强度、硬度、密度、结构、水 分、表面情况及形状等有关。
易碎性通常用易碎性系数表示,又称相对易碎系数。
σth=(γE/α)1/2
γ-表面能;E-材料弹性模量;α(R0)-晶格常数(引力和斥 力相等时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
材料分子或原子间作用力与分子或原子间距离的关系
实际强度:由于实际材料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从 而使材料在受力尚未达到理想强度前,这些缺陷 的薄弱位置已经达到其极限强度,材料已经发生 破坏。
CB的大小与物料性质与使用的粉碎机类型有关,D1、D2为粉碎前后80%的物料所能通过的筛孔尺寸。
表面积学说、体积学说和裂纹学说可以看成是 Lewis式中常数n=1、2和1.5时积分所得。可以认为是 对Lewis式的具体修正,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粉碎现象的 某些方面,它们各自代表粉碎过程的一个阶段--弹 性变形(Kick)、开裂及裂纹扩展(Bond)和形成新 表面(Ritttinger)。
6.1.3.强度
强度: 指材料对外力的抵抗能力,通常以材料破坏时单位 面积上所受的力表示。按受力破坏方式不同可分为:压缩、 拉伸、弯曲和剪切强度等。
理想强度:材料结构非常均匀,没有缺陷时的强度。此时, 原子或分子间的引力源于原子或分子间的化学建。而斥力 源于原子核间的排斥力。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使原子或分子 处于平衡位置,理想强度就是破坏这一平衡所需的能量。
E=CK(lg1/D2-lg1/D1)
系数CK与物料的机械性能有关。该学说比较适合粗碎作业。
4) 邦德(Bond)·裂纹理论
邦德认为,粉碎物料时,外力作用的功首先使物体发生变形, 当局部变形超过临界点时即生成裂纹,裂纹形成之后,储在物体 内的形变能使裂纹扩展并生成断面。输入功的一部分转化为新生
表面的表面能,其余部分转变成热损失。 E=CB{(D2)1/2 -(D1)1/2)}
பைடு நூலகம்
6.1.2 粉碎级数与粉碎流程
多级粉碎:几台粉碎机串联起来的粉碎过程。 粉碎级数:串联粉碎机的台数。 总粉碎比:原料粒度与最终产品的粒度之比。
总粉碎比与各级粉碎比的关系如下:
i0=i1•i2•i3•i4•…in=D/dn
例题1.(p81)
粉碎流程(p82 图6.1)
2) 雷廷智(Rittinger P.R.)表面积理论
dE=CRdS
E= CR (1/D2-1/D1)
式中:S为物料表面积; E 为粉碎功耗;D1、D2分别为物料粉碎前后的平均粒径;
CR为常数
该学说比较适合粉磨过程。
3) 基尔比切夫和基克(F. Kick)体积理论
此学说认为物体受外力后必然在内部引起应力,随外力增加, 物体的应力及变形亦随之增大。由于物料的体积变形,导致了物 料的粉碎。因而,粉碎物料所作的功与物料的体积成正比。
简单的粉碎流程(a) 开路流程
带预筛分的粉碎流程(b)
带检查筛分的粉碎流程(c) 闭路流程
带预筛分和检查筛分的粉碎流程(d)
开闭路的区别在于粉碎后的粗物料是否再回到粉碎机
循环负荷率:
粗颗粒回料质量与该级破碎(或粉磨)产品 质量之比。
筛分效率(或选粉效率):
检查筛分(或选粉设备)分选出的合格物料 质量与进该设备的合格物料总质量之比。
材料机械与设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讲:谢玉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六章 粉体的机械制备
6.1 基本概念
6.1.1 粉碎与粉碎比 粉碎:是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内聚力,
使之颗粒尺寸减小,表面积增加的过程。(定义) 粉碎是一种使大块物料变成小块物料甚至粉末,
并产生新表面的过程。它可分为两个阶段,将大 块物料碎裂成小块称破碎;将小块物料碎裂为细 粉末状物料的加工过程称粉磨。相应的机械分别 称为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
所以粗碎时,体积学说比较适合,细碎(粉磨)时 表面积学说比较适合,裂纹学说比较适合介于两者之 间的情况。三者之间互相补充。
6.2.2 新近粉碎功耗理论
1)田中达夫粉碎理论
由于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经典理 论各式中的平均粒径或代表性粒径很难精确测定。而比 表面积测定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其表示粒度平均情况来的 更加精确。田中达夫提出:比表面积增量对功耗增量的 比与极限比表面积和瞬时比表面积的差成正比。
6.2.1 经典粉碎功耗理论
1) Lewis公式 :粒径减小所耗能量与粒径的n次方成反比。
dE= -C dD/Dn
(6.7)
式中: E 为粉碎功耗;D为物料的粒径;C、n为常数。
缺陷:随着粉碎过程进行,物料粒度不断减小,其宏观缺陷也减小,强度增大,因 而减小同样的粒度所需的能量是要增加的。即 粗粉碎和细粉碎阶段的比功耗是不同 的。
实际强度≈(10-3~10-2)× 理想强度 (p83 表6.1一些材料的理想强度和实测强度)
材料的实测强度大小与测定条件有关,如试样的尺 寸、加载速度及测定时的介质环境等。
6.1.4.硬度
表示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刻划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固体表面产生局部变形所需的能量)。这一能量与 材料内部化学键强度以及配位数等有关。
Km=Eb/E
式中 Eb-粉碎标准物料单位电耗, J/t ;E-粉碎风干状态下该物 料的单位电耗,J/t。物料易碎系数愈大,愈易粉碎。
已知某一粉碎机在粉碎某一物料的生产能力Q,利用易碎系数, 可求出这台粉碎机在粉碎另一物料时的生产能力Q1,即
Q1/Q=Km1/Km
Wi越小,物料的易碎性越好
6.2 粉碎功耗理论
粉碎
粗碎 破碎 中碎
细碎
粗磨 粉磨 细磨
超细磨
物料破碎到100mm 物料破碎到30mm 物料破碎到3mm
物料粉磨到0.1mm 物料粉磨到60μm 物料粉磨到≤ 5μm
(小至亚微米)
粉碎度(粉碎比) 粉碎前物料的尺寸D与粉碎后物料尺寸d的比值为 粉碎度(破碎比) i= D/d 上式系指平均粉碎度, 破碎机的公称粉碎比 i公=最大进料口宽度/最大出料口宽度 破碎机i=3~30,粉磨机i=500~1000
无机材料一般以莫氏硬度表示,硬度值越大意味着 硬度越高。
(P84 表6.2典型矿物的莫氏硬度值)
硬度可作为材料耐磨性的间接评价指标,即硬度值 越大者,通常耐磨性也越好。
6.1.5.易碎性
物料粉碎的难易程度。与材料的强度、硬度、密度、结构、水 分、表面情况及形状等有关。
易碎性通常用易碎性系数表示,又称相对易碎系数。
σth=(γE/α)1/2
γ-表面能;E-材料弹性模量;α(R0)-晶格常数(引力和斥 力相等时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
材料分子或原子间作用力与分子或原子间距离的关系
实际强度:由于实际材料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从 而使材料在受力尚未达到理想强度前,这些缺陷 的薄弱位置已经达到其极限强度,材料已经发生 破坏。
CB的大小与物料性质与使用的粉碎机类型有关,D1、D2为粉碎前后80%的物料所能通过的筛孔尺寸。
表面积学说、体积学说和裂纹学说可以看成是 Lewis式中常数n=1、2和1.5时积分所得。可以认为是 对Lewis式的具体修正,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粉碎现象的 某些方面,它们各自代表粉碎过程的一个阶段--弹 性变形(Kick)、开裂及裂纹扩展(Bond)和形成新 表面(Ritttinger)。
6.1.3.强度
强度: 指材料对外力的抵抗能力,通常以材料破坏时单位 面积上所受的力表示。按受力破坏方式不同可分为:压缩、 拉伸、弯曲和剪切强度等。
理想强度:材料结构非常均匀,没有缺陷时的强度。此时, 原子或分子间的引力源于原子或分子间的化学建。而斥力 源于原子核间的排斥力。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使原子或分子 处于平衡位置,理想强度就是破坏这一平衡所需的能量。
E=CK(lg1/D2-lg1/D1)
系数CK与物料的机械性能有关。该学说比较适合粗碎作业。
4) 邦德(Bond)·裂纹理论
邦德认为,粉碎物料时,外力作用的功首先使物体发生变形, 当局部变形超过临界点时即生成裂纹,裂纹形成之后,储在物体 内的形变能使裂纹扩展并生成断面。输入功的一部分转化为新生
表面的表面能,其余部分转变成热损失。 E=CB{(D2)1/2 -(D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