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分析仪临床意义
电解质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培训
电解质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培训
电解质分析是临床实验室常见的一项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影响电解质分析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采集样本的方法:正确的采集方法能够确保样本的准确性。
血液样本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血细胞破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 采集样本的时间:电解质的浓度在一天中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例如,饮食、运动和使用某些药物都可能影响电解质的平衡。
因此,在采集样本时要注意相应的时间窗口,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 仪器和试剂的质量:使用高质量的仪器和试剂对于准确测定电解质的浓度至关重要。
实验室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使用经过验证的试剂。
4. 样本保存和运输:适当的样本保存和运输条件可以防止电解质浓度的变化。
在采集后,样本应该被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容器中,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电解质分析的临床意义在于评估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态,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电解质紊乱相关的疾病。
例如,电解质不平衡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问题和肾功能异常等问题。
通过电解质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和药物选择。
同时,电解质分析也是监测药物治疗、液体补充和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请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需要参考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和临床医生的指导。
电解质分析仪操作规程
电解质分析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解质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血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仪器,对于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操作电解质分析仪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解质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匡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一、仪器准备1.1 确保电解质分析仪处于水平状态,避免仪器晃动影响测试结果。
1.2 检查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源连接是否坚固,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1.3 检查试剂盒和电解质传感器是否在有效期内,避免使用过期试剂造成测试结果不许确。
二、样本采集2.1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通常在患者的前臂静脉处采血。
2.2 使用无菌技术采集血液样本,避免污染影响测试结果。
2.3 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确保电解质分析仪可以进行多次测试。
三、样本处理3.1 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转移到干净的试管中,避免污染和外界干扰。
3.2 轻轻摇动试管使血液充分混合,确保样本均匀。
3.3 遵循电解质分析仪的操作指南,将处理好的样本装入仪器中进行测试。
四、仪器操作4.1 打开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4.2 按照仪器显示屏上的指引,输入样本信息和测试参数。
4.3 将处理好的样本装入仪器中,启动测试程序,等待测试结果显示。
五、结果解读5.1 子细阅读电解质分析仪显示的测试结果,确保理解每一个电解质的浓度值。
5.2 将测试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情况。
5.3 根据测试结果,及时向医生或者临床实验室专业人员报告结果,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结语:正确操作电解质分析仪对于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电解质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包括仪器准备、样本采集、样本处理、仪器操作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的内容,希翼能够匡助用户正确操作电解质分析仪,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解质是什么检查项目
电解质是什么检查项目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它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酸碱平衡和电位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电解质检查是通过分析体液中的主要离子浓度来评估机体的电解质状态。
本文将介绍电解质检查的基本原理、常见的电解质检查项目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
一、电解质检查的基本原理电解质检查是通过测量体液中的离子浓度来评估机体的电解质状态。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钠(Na+)、钾(K+)、氯(Cl-)、钙(Ca2+)、镁(Mg2+)和磷酸盐(PO43-)等离子,它们在人体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异维持了细胞膜的电位差,从而维持了细胞的正常功能。
电解质的浓度在人体内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饮食、排泄、药物使用等。
因此,对于某一电解质的浓度出现异常,可能反映了机体某些方面的异常情况,如水、电解质的摄入与排出不平衡等。
电解质检查一般使用离子选择电极、电解质分析仪等设备进行。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特殊的电极,它能够选择性地与某种离子反应,并产生电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电信号的强度,就能够计算出体液中对应离子的浓度。
二、常见的电解质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1. 钠(Na+)钠是人体最主要的阳离子,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水分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钠的浓度异常常见于水分摄入或排出的失衡,如过度饮水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或大量出汗导致的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常见于失水引起的水分丧失过多,如严重腹泻、呕吐等。
2. 钾(K+)钾在维持细胞的电位、调节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参与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钾的浓度异常常见于饮食中钾的供给与排泄不平衡,如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组织破碎等;低钾血症常见于疾病状态引起的钾的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
3. 氯(Cl-)氯是体内最常见的阴离子,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氯的浓度异常常见于饮食与排泄的失衡,如高氯血症可见于应用含氯盐的药物或失水引起的水分丧失过多,低氯血症常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酸中毒等。
电解质分析仪范文
电解质分析仪范文电解质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生物体内电解质浓度的仪器。
电解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物质,包括钠、钾、氯离子等。
它们在体内维持电解质平衡,对细胞膜的稳定性、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以及酸碱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电解质分析仪对于准确测量生物体内电解质浓度,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电解质分析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测量:钠浓度测量、钾浓度测量和氯浓度测量。
这些测量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该法利用电解质的特性选择性地吸附其中一种离子,并与电极建立电位差,在电解质分析仪中测量电位差的变化,从而得出电解质浓度。
电解质分析仪的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繁琐的操作步骤。
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待测样品放入电解质分析仪中,按下启动按钮,仪器会自动完成测量过程。
测量结果可以在仪器的显示屏上直接读取。
同时,电解质分析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测量到微量的电解质浓度变化。
这对于杂质浓度较低的样品尤为重要。
电解质分析仪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临床医学中,电解质分析仪常用于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包括钠、钾、氯离子等的浓度变化,从而指导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电解质分析仪还可以用于科研领域的电解质浓度测定,帮助科研人员研究生物体内电解质的运输和代谢机制。
此外,电解质分析仪还可以用于食品、环境和水质检测等领域,测量样品中的电解质浓度,从而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和环境健康。
电解质分析仪在实验室中的使用非常方便。
它们通常具有小巧的外观和便携的特点,可以放置在实验台上或携带到野外进行测量。
同时,电解质分析仪的维护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定期清洁电极和更换电池。
这降低了仪器使用和维护的难度,提高了实验效率。
总的来说,电解质分析仪是一种在临床医学和科研中非常重要的仪器。
它可以准确测量生物体内电解质的浓度变化,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电解质分析仪的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简单操作使其成为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电解质分析仪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临床医学,还可以用于食品、环境和水质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保障。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操作步骤
不同厂家的电解质分析仪,其操作方法有 所不同,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下面简单介绍一般操作程序。 1. 开启仪器,清洗管道。 2. 用高、低斜率液进行两点定标。 3. 定标通过后,进行质控物/样品测量。 4. 定结果由微处理机处理后打印数值。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注意事项
4.测定钙离子时,可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但浓度不能 太高(血液中肝素浓度应小于50单位/ml)。
5.尿样检测时,应先离心尿样,以去除细胞、晶体等。 然后将尿样作10倍稀释后测定,不得分析未经稀释的尿 样。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3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试剂与器材
1. 高浓度斜率液 2. 低浓度斜率液 3. 去蛋白液 4. 电极活化液。
仪器生产厂家配套供应。 5. 仪器 电解质分析仪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4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6.应严格按时进行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7.仪器安装平稳,避免震动,避免阳光直射以及潮湿。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第二版)
实验17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离子
评价
1. 测量范围
2. 变异系数
3.回收率 直接法:钾为96.3%~100.8%、钠为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检验科生化电解质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电解质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离子(K、Na、CL)的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标本类型静脉采血 (无溶血、无脂血)2.患者准备早晨空腹【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离子选择电极(ISE)利用某些膜材料的独特特性来产生电势(电动势,EMF),用于检测溶液中的离子。
电极带有的选择膜同时接触试验溶液和内部充填液。
内部充填液含有固定水平的试验离子。
由于膜的特定性质,试验离子将与膜在两侧紧密连接。
根据试验溶液和内部充填液中的试验离子水平的差别来确定膜EMF。
根据Nernst公式得出溶液中特定离子的EMF:(1) E = E0 + RT / nF · In (f · Ct) / (f · Ci),从而得出试验离子的水平。
二、试剂1.试剂试剂来源:日本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试剂组成:1.电解质参比液:1L/瓶,主要由醋酸、氯化钠组成,PH约6.5;2.样本稀释剂:90mL每瓶,每盒5瓶,主要由PH约6.5的醋酸组成。
2.校准要求2.1校准品:使用与东芝公司校准品对测定进行校准。
2.2校准间隔:试剂批号变更时,使用与试剂配套使用的复校准血清对测定进行校准后再对临床病人样本进行测定。
三、操作详见《东芝TBA-FX8生化分析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四、计算E = E0 + RT / nF · In (f · Ct) / (f · Ci),从而得出试验离子的水平五、质控程序1.建议采用朗道水平2(正常范围质控)和水平3(病理范围质控)两个水平的血清进行室内质控。
2.可接受性判断质控物的检测值应在给定质控范围,或可以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对实验室的运作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血气分析仪与干式生化仪的电解质测定结果比较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 有了大幅度改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当 前社会各界极力关注护理安全问题,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在 全新的背景下也应不断优化自身水平,提高护理水平。 1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量都较 大,长期以来其身心处于超负荷状态,尤其精神因工作处于 时刻高度紧张状态,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对工作产生厌烦和抵 触情绪,降低服务态度和质量,甚至还会引发护患纠纷和矛 盾。再加上部分护理人员刚步入工作岗位,缺少丰富的临床 护理经验,其自身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也相对淡薄。尤其当 前人们因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对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质量提 出比以往更高地要求和标准,导致护理人员无法与患者以及 家属展开高效沟通交流,因此产生护患纠纷。与此同时护理 人员还存在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情况,虽然所有护理人员都明 确护理文书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 工作中会将重心倾向于如何让患者接受治疗,惯性忽略潜在 的法律法规问题,经常出现护理人员文书记录不全或漏记, 甚至部分护士为了上交护理文书而快速书写,字迹十分潦
要的电解质生化指标,可调节外液渗透压,保持酸碱度处于
平衡状态,确保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状态,控制酸中毒或者碱
中毒情况出现。应用血气分析仪针对急性患者可有效检出其
氯、钾以及钠水平情况,而干式生化仪无法做多这一点,导致
此情况多与检测系统存在差异性、采集血液部位不同等方面
具有一定关联,也因这一缘由,医师对检测结果产生疑问,无
整,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状态产生一定影响[2]。加强对电解质
的检测,可及时医师诊断疾病有效信息,进而提高预后效果。
近年来,对检验科操作要求逐渐升高,而且血气分析仪
可检测的指标也呈多样化,比如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等指
碳酸氢根正常值平均值
碳酸氢根正常值平均值1. 介绍碳酸氢根(HCO3-)是一种重要的负离子,它在人体内起着维持酸碱平衡的关键作用。
碳酸氢根正常值平均值是指在健康人群中,血液中碳酸氢根浓度的平均水平。
了解碳酸氢根正常值平均值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态、诊断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碳酸氢根的生理功能碳酸氢根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外液中,它与其他离子如钠离子(Na+)和钾离子(K+)等一起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
此外,碳酸氢根还参与调节血液pH值,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3. 测定方法测定血液中碳酸氢根浓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血液电解质分析仪:通过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血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
- 间接法:通过测定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利用酸碱平衡关系计算出碳酸氢根浓度。
4. 碳酸氢根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在健康人群中,血液中碳酸氢根的正常值平均值约为22-28 mmol/L。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健康人群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统计平均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因此,在临床上通常将22-28 mmol/L作为参考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提示存在某种疾病或异常情况。
5. 影响因素碳酸氢根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呼吸系统功能:呼吸是调节体内二氧化碳(CO2)水平的主要途径,呼吸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排除不畅,从而影响血液中碳酸氢根浓度。
- 肾脏功能:肾脏是排除体内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碳酸氢根排泄不畅,从而影响血液中碳酸氢根浓度。
- 饮食习惯:摄入过多或过少的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或酸性食物(如肉类)可能影响血液中碳酸氢根浓度。
- 疾病状态:某些疾病如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等可能导致血液中碳酸氢根浓度异常。
6. 临床意义了解血液中碳酸氢根正常值平均值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态和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常用血液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通过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某种疾病或异常情况。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肝功能: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r-GT)、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KP)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心:乳酸脱氢酶(LDH)、血钾(K)、血钙(Ca)、肌酸激酶(CK-NAC)血糖血脂:葡萄糖(GLU-0X)、甘油三脂(TG)、酮体、胆固醇(CHOL)、果酸胺(FM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电解质:钠(Na)、氯(Cl)、碳酸氢盐、镁(Mg)、无机磷(P)、钙(Ca)胰腺:淀粉酶(AMY)内分泌: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NAC)、葡萄糖(GLU-0X)、胆固醇(CHOL)、钙(Ca)、磷(P)、钠(Na)、钾(K)、镁(Mg)(一)总蛋白(TP)犬猫参考值:54-78 58-78临床意义:增高:呕吐、腹泻、休克、多发性骨髓瘤降低:营养不良、消耗增加、肝功能障碍、大出血、肾病(二)白蛋白(ALB)犬猫参考值:24-38 26-41临床意义:增高:严重失水、血浆浓缩降低:急性大出血、严重烫伤、慢性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妊娠(三)谷草转氨酶(AST)犬猫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参考值:8-38 0-20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肺栓塞、心肌炎、心动过速、肝胆疾病、感染、胰腺炎、脾肾或肠系膜梗死减少:维生素B6缺乏和大面积肝硬化。
(四)谷丙转氨酶(ALT)犬猫参考值:4-66 1-64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药物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胆管炎、肝脏外伤、糖尿病、毒血症、甲状腺机能降低、肾脏综合征。
(五)碱性磷酸酶(ALP、AKP)犬猫参考值:0-80 2.2-37.8临床意义:增高:骨折愈合期、转移性骨瘤、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或肝癌、甲亢、佝偻病降低:重症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锌缺乏(六)肌酸激酶(CK、CKP) 犬猫参考值:8-60 50-100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损伤和坏死、心肌梗塞、皮肌炎、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甲状腺机能减弱、钩端螺旋体病、甲状腺机能降低、大脑皮质炎症或坏死(七)乳酸脱氢酶(LDH) 犬猫参考值:100 63-273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白血病、癌舯、肌营养不良、胰腺炎、肺梗死、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细胞损伤、肝癌(八)淀粉酶(AMYL) 犬猫参考值:185-700 502-1843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胰腺炎(3000-6000U/L)、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肠扭转、肠堵塞和穿孔(九)γ-谷氨酰转移酶(GGT) 犬猫参考值:12-64 13-51临床意义: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胰腺疾病、肝损害、肝中毒、肾疾患(尤其是肾病)、胆汁淤积、慢性肝功能不全(十)葡萄糖(GLU)犬猫参考值: 3.3-6.7 3.9-7.5临床意义:增高:生理性高血糖:餐后病理性高血: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降低:生理性低血糖:饥饿病理性高血糖:胰岛B细胞增生或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十一)总胆红素(T-Bil) 犬猫参考值:2-15 2-10临床意义: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十二)直接胆红素(D-Bil)犬猫参考值:2-5 0-2临床意义:同上(十三)尿素氮(BUN) 犬猫参考值: 1.8-10.4 5.4-13.6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衰、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路狭窄、膀胱肿瘤降低:严重的肝病,黄曲霉菌中毒,用葡萄糖治疗的长期厌食。
24h尿电解质留取标本要求
24h尿电解质留取标本要求1.引言1.1 概述: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肾功能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这种方法要求患者在一天的时间内收集所有尿液,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1.2 目的: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全面、准确的电解质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肾功能的评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该标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评估肾脏疾病、盐水代谢紊乱等方面。
通过监测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并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对于肾功能评估而言,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因为尿液的电解质浓度在一天中会有较大的波动,通过收集患者一天内的所有尿液,可以综合考量其肾脏的功能状态。
而单次尿液样本只能提供瞬间的信息,无法全面反映肾脏的排泄能力。
对于一些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患者,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是确定问题所在的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尿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和排泄量,可以判断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尿液中钠离子的排泄量明显增加,可能表明其水钠代谢紊乱,有必要进一步评估肾脏功能。
综上所述,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正确收集和分析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是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2.正文2.1 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的目的和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进行24小时尿电解质留取标本。
这个测试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电解质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电解质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电解质分析仪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原理来测定样品。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化学传感器,它能将溶液中某些特定理智的活度转变成电位信号,然后通过仪器来测量。
采用比较法来测量样品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即先测量两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液(定标/冲洗液和斜率标准液)中Na+、K+、Cl--、Ca2+和H+的电极电位,在仪器程序内建立一条标准曲线,然后再测定样品溶液中Na+、K+、Cl--、Ca2+和H+的电极电位,从已建立的标准曲线上求出样品溶液中Na+、K+、Cl--、Ca2+和H+的离子浓度(mmol/L)。
2.试剂组成:定标液(冲洗液)A、斜率液B、校正液(QC)、去蛋白液(DP)、参比内充液(RF)、定标液(TCO2)、反应液(R)。
3.样本要求:采集静脉血,采集后2小时内分离出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
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2-8℃保存不超过48小时,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避免反复冻融。
4.检验方法:详见(HK-2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区间6.方法学特性6.1检测范围及精密度6.2干扰试验:EDTA二钾(1.5mg/ml)、草酸钾(2.0mg/ml)、柠檬酸钠(3.3mg/ml)对本试验有干扰。
7.注意事项7.1干扰:溶血标本严重影响血钾测定。
7.2Na>160mmol/L,Na<130mmol/L;K>6.0mmol/L,K<3.0mmol/L必须电话通知医生护士并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受话人姓名)。
7.3因稀释尿样品测定有按稀释比例转换为样品尿的计算过程,所以在测定好稀释尿样品后,在测定血清或全血样品时,必须将样品类型选择为血清或全血,否则仪器将出现错误结果。
8.临床意义8.1钠(Na+):钠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其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化学作用维护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以及传递神经冲动。
钠离子的功能是调节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以维护神经元兴奋传导,钠还参与一些酶催化反应。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
01
使用不易挥发完全的消毒剂(如,碘酒)时,弃第一滴血样,可以减少碘残留 采血部位不干燥,导致血样弥散时,弃置第一滴血样,以获得饱满的血样 采血部位不干净(如含有糖分、油渍等)时,弃置第一滴血样,以避免干扰
二、特殊情况:
02
第一滴血样or第二滴血样?
电解质
4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
一、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内容
二、标本采集
1.采血顺序、抽血常见问题 2.CA、RAAS采血注意事项 3.血气分析采集 4.尿标本的采集 5.血气分析采集 6.咽拭子培养的采集方法
CRP ESR 3.血糖 4.电解质 5.心肌酶 6.甲免 7 乙肝 8.BNP 9.D二聚体
认识C-反应蛋白
人类C-反应蛋白结构图
1
CRP的生理功能
阻滞过氧化物释放
激活补体
增强NK细胞活力
促凝血
IL-1r合成增加
抗肿瘤效应
与LDL结合
清除染色质
抑制组织蛋白酶等
趋向性
血红素凝集增加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滞巨噬细胞活性
对细菌/细胞的调理作用
常规CRP、hsCRP 、全程CRP的区别
CRP的临床应用
ESR的临床意义
ESR是一项灵敏但缺乏特异性的指标,很多疾病均表现为ESR加快,但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检率很低,约4%~8 %.
故ESR不能用来诊断疾病,亦不能作为健康人群的筛检指标。
02
01
注意
血沉变化大多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变化所致,而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并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复查血沉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至少应间隔1周以上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概要
宠物生化分析仪血液常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肝功能: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r-GT)、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KP)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心:乳酸脱氢酶(LDH)、血钾(K)、血钙(Ca)、肌酸激酶(CK-NAC)血糖血脂:葡萄糖(GLU-0X)、甘油三脂(TG)、酮体、胆固醇(CHOL)、果酸胺(FM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电解质:钠(Na)、氯(Cl)、碳酸氢盐、镁(Mg)、无机磷(P)、钙(Ca)胰腺:淀粉酶(AMY)内分泌: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NAC)、葡萄糖(GLU-0X)、胆固醇(CHOL)、钙(Ca)、磷(P)、钠(Na)、钾(K)、镁(Mg)(一)总蛋白(TP)犬猫参考值: 54-78 58-78临床意义:增高:呕吐、腹泻、休克、多发性骨髓瘤降低:营养不良、消耗增加、肝功能障碍、大出血、肾病(二)白蛋白(ALB)参考值: 24-38 26-41临床意义:增高:严重失水、血浆浓缩降低:急性大出血、严重烫伤、慢性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妊娠(三)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 8-38 0-20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肺栓塞、心肌炎、心动过速、肝胆疾病、感染、胰腺炎、脾肾或肠系膜梗死(四)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 4-66 1-64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药物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胆管炎(五)碱性磷酸酶(AKP)参考值: 0-80 2.2-37.8临床意义:增高:骨折愈合期、转移性骨瘤、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或肝癌、甲亢、佝偻病降低:重症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六)肌酸激酶(CK-NAC)参考值: 8-60 50-100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皮肌炎、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甲状腺机能减弱(七)乳酸脱氢酶(LDH)参考值: 100 63-273临床意义:增高:心肌梗塞、白血病、癌舯、肌营养不良、胰腺炎、肺梗死、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细胞损伤、肝癌(八)淀粉酶(AMY)参考值: 185-700 502-1843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九)r-谷氨酰转移酶(r-GT)参考值: 12-64 13-51临床意义: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胰腺疾病、肝损害(十)葡萄糖(GLU-0X)参考值: 3.3-6.7 3.9-7.5临床意义:增高:生理性高血糖:餐后病理性高血: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降低:生理性低血糖:饥饿病理性高血糖:胰岛B细胞增生或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十一)总胆红素(TB)参考值: 2-15 2-10临床意义:增高: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十二)直接胆红素(DB)参考值: 2-5 0-2临床意义:同上(十三)尿素氮(BUN)参考值: 1.8-10.4 5.4-13.6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衰、慢性肾炎、中毒性肾炎、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路狭窄、膀胱肿瘤降低:严重的肝病(十四)肌酐(Cr)参考值: 6-110 62-190临床意义:晚期肾脏病(十五)胆固醇(CHOL)参考值: 3.9-7.8 1.9-6.9临床意义:增高:甲状腺能血症、糖尿病降低: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十六)甲状腺素参考值: 10-40 15-50临床意义:增高:甲亢、高TBG血症、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病降低:甲减、低TBG血症、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垂病变(十七)钙(Ca)参考值: 2.57-2.97 2.09-2.74临床意义:增高:甲亢、维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尿毒症、佝偻病、软骨病(十八)磷 0.81-1.87 1.23-2.07 参考值: .临床意义:增高: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淋巴细胞白血病,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期降低:呼吸性碱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衰,长期腹泻,吸收不良(十九)氯参考值: 104-116 110-123临床意义:增高:高钠血症,高钠血性代谢酸中毒降低:呕吐、腹泻(二十)钠参考值: 138-156 147-156 临床意义:增高:高渗性脱水、中枢性尿崩症、库兴式综合症降低:呕吐、腹泻、幽门梗阻、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大面积烧、体液从创口大量流失、肾病综合症的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二十一)钾参考值: 3.8-5.8 3.8-4.6临床意义:增高: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急慢性肾衰、休克、补钾过多降低:腹泻、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利尿剂、胰岛素的应用(二十二)镁参考值: 0.97-1.06 0.62-1.03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降低:长期禁食、吸收不良、长期丢失胃肠液,慢性肾炎多尿期或长期利尿剂治疗者血液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1、丙胺酸转胺酶(ALT)升高--表示细胞受损或坏死。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
电解质测定的临床意义1. 介绍电解质是指能在水溶液中产生离子的化合物,包括钠、钾、氯、钙等离子。
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着正常的细胞功能和体液平衡。
电解质测定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和监测人体内电解质的水平,以及诊断和治疗与电解质相关的疾病。
2. 临床意义2.1 评估水电解质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测定血清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可以评估人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
钠离子(Na+)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其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出细胞外液容量和分布的改变。
低钠血症可能表明失水或过多饮水,高钠血症可能与脱水或肾脏功能异常有关。
2.2 监测肾功能肾脏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关键器官,通过排除废物和调节电解质的浓度来维持体内稳态。
电解质测定可以用于监测肾脏功能的变化。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
高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受损。
2.3 诊断和治疗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某种或多种离子浓度超出正常范围。
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
这些紊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神经系统异常、肌肉无力等严重后果。
通过电解质测定,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紊乱,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2.4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某些药物会影响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如利尿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通过定期测量电解质水平,可以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3. 电解质测定方法3.1 血液样本采集电解质测定通常需要采集静脉血样本。
在采集之前,患者需要空腹,并且遵循标准的血液样本采集流程。
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3.2 常用的电解质测定方法常用的电解质测定方法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常见且快速的方法,能够直接测量血清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则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电解质测定临床意义
1 钾 K+(3.5 ~5.2mmol/L)
K+ < 3.5mmol/L
低钾血症
1
血清K+低于3.0mmol/L,可出现心脏 骤停。
8
1 钾 K+(3.5 ~5.2mmol/L)
K+降低见于: ①K摄入不足:如大手术后,不能进食又未补钾; ②K+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长期应用糖
1
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 易实现连续分析和自动分析
18
PART ④
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注意事项
19
显示、键 盘组件
ISE测量组件
1
结果打印
进样组件 定标液1 定标液2 废液瓶
20
1
21
注意事项
1、24h处于开机状态。 2、所有的样品应在室温下保存,不要冷冻,盛血样 的容器必须干净。样品采集后尽快地测量,最好不 超过1h,否则样品pH值会发生变化。 3、在样品测1 量时,注意样品管道内的样品不能有气 泡存在。 4、使用血清测定,采血后静置20-30分钟待凝块形 成再离心分离血清。 5、仪器安装平稳,避免震动,避免阳光直射以及潮 湿。
14
4
钙 Ca2+(1.05~1.35mmol/L)
T-Ca:2.10 ~2.70mmol/L n-Ca:1.10 ~1.35mmol/L
血Ca2+降低见于: ①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此时1 出现低Ca2+ 、高磷现象; ②维生素D缺乏; ③婴儿手足搐搦症及骨质软化症; ④ Ca2+吸收障碍,如长期腹泻及不合理饮食搭配; ⑤肾脏疾病; ⑥大量输入柠檬酸钠抗凝血。
T-Ca:2.10 ~2.70mmol/L n-Ca:1.10 ~1.35mmol/L
检验科项目及临床意义列表
金标试纸法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HCV
250403014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
HBsAg
25040300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
HBsAb
250403005
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
HBeAg
250403006
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
HBeAb
250403007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
HBcAb
250403009
项目
测定项目
缩写
编码
临床应用
标本要求
检测设备
血液常规
血常规
2501010182
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的鉴别,以及各种贫血和血液病的初步鉴定.
EDTA抗凝手指末梢血
血细胞分析仪
网织红细胞计数
250101005
用于鉴别贫血的类型和判断贫血的治疗效果.
显微镜
外周血涂片镜检
250101024
用于发现和鉴别血液病以及各种异常血常规结果的判定.
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甘油三脂测定
TG
250303002
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HDL—C
250303004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低密度脂蛋白测定
LDL—C
250303005
载脂蛋白A1测定
APOA1
250303007
对心血管疾病、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有参考价值.
载脂蛋白B测定
APOB
PT
250203020
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疾病有参考意义。
枸橼酸钠抗凝血2。5ml
血凝分析仪
凝血酶时间测定
TT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及临床意义
3
评估透析效果,调整透析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
01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评估治疗 效果。
02
为医生提供调整治疗方案或药物的依据。
03 监测患者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相关并发症的 发生。
通过监测电解质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肌肉痉 挛等并发症。
03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的方法
血液样本采集
采集时间
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前后采集血液样本,以评估 电解质水平。
确保采血过程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风 险。
采集部位
通常从透析管路或中心静脉导管采集 血液样本。
实验室检测
检测项目
包括钾、钠、钙、磷、镁等电解 质的浓度。
检测方法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检测技术进行电解质浓度的测定。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及临床意 义
目录
•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的重要性 •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电解质问题 •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的方法 •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的临床意义 •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的临床管理建议
01
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检测的重要 性
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钾、钠、钙、磷等电解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液 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无法正常排泄这些电解质,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因 此,定期进行电解质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失衡,维持体内电解质平 衡。
低钾血症
总结词
低钾血症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电解质问题,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详细描述
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过低,低于正常范围(3.5-5.5mmol/L)。在血液透析 患者中,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者透析液中钾离子 浓度过低。低钾血症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肠麻痹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
离子间隙18.2 -回复
离子间隙18.2 -回复离子间隙是指人体电解质之间的电荷差异。
在人体中,离子间隙常用于评估血液的酸碱平衡。
当离子间隙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血液中存在酸中毒。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离子间隙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离子间隙是通过测量血浆中阳离子(Na+,K+等)和阴离子(Cl-,HCO3-等)的浓度来计算的。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正离子的浓度应该与阴离子的浓度相等,保持电中性。
离子间隙是指正离子浓度和阴离子浓度之间的差异。
离子间隙的计算方法是通过以下公式得出的:离子间隙= (Na+ + K+) - (Cl- + HCO3-)。
正常情况下,离子间隙在10-20 mmol/L之间。
当离子间隙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存在酸中毒。
离子间隙主要用于评估酸碱平衡,尤其是酸中毒的程度。
当血液中存在酸中毒时,酸性物质(如乳酸、酮体)会导致血液中阴离子的增加,从而使离子间隙增大。
在酸中毒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离子间隙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效果。
测量离子间隙可以使用电解质分析仪或者化学分析方法。
电解质分析仪可以直接测量血浆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从而计算出离子间隙。
化学分析方法则通过测量各离子浓度之后,再进行计算。
当离子间隙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存在酸中毒。
根据离子间隙的增大程度,可以判断酸中毒的类型。
如果离子间隙增大,而血液中的Cl-浓度正常,可能是因为酸中毒引起了碱负荷的减少,例如甲酸中毒或乳酸中毒。
如果离子间隙增大,而Cl-浓度也增大,可能是因为血液中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酸中毒,例如尿毒症。
此外,离子间隙的测量还可以用于评估代谢性碱中毒。
当代谢性碱中毒发生时,肾脏会通过排泄过多的碱负荷来调节酸碱平衡。
这会导致离子间隙的减小。
因此,通过测量离子间隙可以判断碱中毒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总结起来,离子间隙是评估血液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离子间隙的变化,可以评估酸中毒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血气、电解质分析及 CK、CK-MB、HBDH 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血气、电解质分析及 CK、CK-MB、HBDH 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徐宝华;刘欣;黄蜜嘉【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2)015【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lood gas and electrolyte analysis,CK,CK-MB and HB-DH changes in neonatal asphyxia.Methods:A total of 100 newborns with asphyxia who visi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evere group (n =20)and mild group (n =80)according to the asphyxia degree,and 50 healthy newborns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The 3 groups received blood gas analysis (pH,BE and PaCO 2 ),electrolyte (K+ ,Na+ and Ca2 + )and 3 kinds of enzymes (CK,CK-MB and HBDH)were tested andcompared.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H and BE of blood gas index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PaCO 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group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blood gas indexes (pH,BE and PaCO 2 )in mild group (P >0.05).Compared with mild group,pH and BE of blood gas index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PaCO 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group (P <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 of Ca2 +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and mild group (P <0.05),and the levels of K+ and N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vere and mild group (P >0.05).Compared with mild group,the level ofCa2 +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group (P <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CK,CK-MB and HBD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and mild group (P <0.05).Compared with mild group,the levels of CK,CK-MB and HBD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group (P<0.05).ConclusionS:The detection of blood gas and electrolyteanalysis,CK,CK-MB and HBDH can provide an objective evid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asphyxia and estimation of severity degree which was helpful in clinical treat-ment.%目的::探讨血气、电解质分析及 CK、CK-MB、HBDH 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窒息患儿,按照窒息程度阿普加评分(Apgar)分为重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20例,轻度组80例,另取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气分析仪对各组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酸碱度(pH 值)、剩余碱(BE)、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同时检测电解质(K+、Na+、Ca2+)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三种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患儿血气指标 pH 值、BE 明显降低(P <0.05),PaCO 2明显升高(P <0.05),轻度组 pH 值、BE、PaCO 2无明显差异(P >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血气指标 pH 值、BE 下降更显著(P <0.05),PaCO 2升高更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组与轻度组患儿 Ca2+明显降低(P <0.05),K+、Na+无明显差异(P >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Ca2+下降更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轻度两组患儿CK、CK-MB、HBDH 均显著升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 CK-MB 上升更显著(P <0.05).结论:对新生儿动脉血进行血气、电解质分析及 CK、CK-MB、HBDH 测定,可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总页数】4页(P1701-1703,1706)【作者】徐宝华;刘欣;黄蜜嘉【作者单位】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苏镇江 212002;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苏镇江 212002;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苏镇江 21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相关文献】1.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K、CK-MB、LDH、α-HBDH、AS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周云云2.健康儿童LDH、CK、α-HBDH、CK-MB参考值调查分析及临床意义 [J], 王红英;冯建国;叶建新;朱宏;丁云芳3.新生儿窒息血清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高君;蒋春英;高影娜4.新生儿窒息后血清CK-MB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陈福建;丁克文5.窒息后新生儿血清LDH、AST、CK、CK-MB、HBD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J], 张庆侠;乔继冰;周保安;徐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分析仪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体液中存在的离子称为电解质,它们都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的作用,保持着体内液体的正常分布。
其中主要阳离子有钠(Na+)、钾(K+)、钙(Ca2+)和镁(Mg2+),主要阴离子包括氯离子(Cl-)、碳酸氢根(HCO-3)等。
体液动态平衡依赖于机体对水和电解质调节,一旦这种调节失常,就会造成平衡紊乱。
体液平衡紊乱中,水平衡紊乱常伴有电解质以及渗透压的平衡紊乱。
一、钠(135-150 mmol/L)
钠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
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
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人体的钠水平维持基本平衡,即便病理情况下一些细微的变化也可以察觉。
1、钠钠血症(细胞外液Na+<135mmol/L),通常反映了体液相对体内总钠量过剩。
钠水平的减少与以下因素相关:肾功能损害引起的有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肾素生成障碍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和烧伤等。
2、高钠血症(细胞外液Na+>150mmol/L),可因摄入钠过多或水丢失过多而引起。
临床上主要见于水排出过多而无相应的钠丢失,如水样泻、尿崩症、出汗过多以及糖尿病病人由于水随大量糖尿排出而引起高钠血症。
因此,迅速而准确的获得体液内钠的含量水平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钾(3.5-5.5 mmol/L)
钾是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在细胞间起最初的缓冲作用。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细胞内的正常代谢;维持细胞内容量、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1、高钾值会出现在少尿症,贫血,排尿障碍,肾炎或休克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带H离子和K离子交换的肾管酸毒症,以及溶血症。
2、低钾症往往是钾的过度流失,常见于:腹泻或呕吐,钾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严重的烧伤和醛固酮分泌增加。
钾值的高低会引起肌肉应激性变化,呼吸作用变化,以及心肌功能的变化。
获得钾值常常用于诊断和治疗以下情况时监测电解质的平衡,如临床注射,休克,心脏或循环功能不全,酸碱平衡,每日疗法,各种肾脏疾病,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过剩和不足,以及其它涉及电解质平衡的疾病。
三、氯(95-109 mmol/L)
氯是存在于细胞外的最主要的阴离子。
通过它影响了细胞的渗透压。
在监测酸碱平衡和水平衡中也起重要作用。
在代谢性酸中毒中,当碳酸氢盐浓度下降时氯离子浓度会反向上升。
氯降低发生在严重的呕吐,严重的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幽门阻塞,严重烧伤,中暑,糖尿病酸中毒。
Addison氏病,发烧,急性感染等。
氯上升发生在脱水,Cushing综合症,换气过度,惊厥,贫血,心功能不全等。
四、离子钙(1.09-1.35 mmol/L)
血液中仅离子钙能被机体所利用,如肌肉收缩,维持心脏的功能,传送神经冲动和血凝这样的重要过程。
分析测量总钙的离子部分。
用于诊断例如胰腺炎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要比测量总钙更有实际意义,高血钙可以有多种不良表现,检测恶性肿瘤时,离子钙或总钙都有同样的作用,离子钙可能更敏感一些。
高钙血症常常发生在酸碱调节紊乱、蛋白\白蛋白流失异常的危急病人中,通过检测离子钙可以很清晰有效地监视钙的状况。
患肾脏血管球疾病的肾病患者通常会引起钙,磷酸盐,白蛋白,镁离子和PH的浓度异常。
因为这些情况会改变总钙中离子钙的独立性,因此监测离子钙成为精确监护肾病患者钙状态的首选方法。
离子钙对以下的诊断或监护有着重要意义:高血压治疗、甲状旁腺,肾脏疾病、钙摄入不足、透析病人、癌症患者、胰腺疾病、利尿剂作用、营养不良、肾结石、多发粘液瘤、糖尿病等。
五、锂
锂是一种人体稀有的单价碱金属。
通常用来治疗狂躁抑郁精神疾病。
除了临
床上的一些重要并发症外,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专用药物。
锂存在于血浆蛋白中不到10%,半衰期为7-35小时,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95%)。
锂的治疗范围非常窄,起始剂量约0。
80-1。
20mmol/L,且长期维持在0。
60 - 0。
80 mmol/L 的水平。
治疗期间血清中的锂浓度必须仔细监测,因为只要稍微高于治疗范围的剂量,就会危及生命。
六、阴离子隙(AG)
阴离子隙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在疾病过程中,因代谢紊乱,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导致酸中毒,表现为AG增加。
临床上AG 升高多见于:肾功能不全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引起磷酸盐和硫酸盐的潴留;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组织缺氧等引起的乳酸堆积;饥饿时或糖尿病人,因脂肪动员分解增强,酮体堆积,形成酮血症和酮尿症。
七、尿液电解质
电解质存在于人体,也从每日的食物中摄取,通过肾脏系统代谢到尿液中,这是一自然循环。
从排泄物尿液中检测电解质,可以了解肾脏的状况和其它的病理状况等重要信息。
检测可以从任意尿液样本中,也可从24小时收集的尿液样本中作定量检测。
每天排泄的电解质量可以通过检测一天尿液中排泄浓度的增加量(mmol/L)来获得。
八、透析液电解质
在透析器中,动脉血和透析液在透析膜的两边进行透析。
透析膜可以防止蛋白质和红细胞的扩散。
因为血液和透析液的成分不同,膜两边会产生压力梯度,小分子就可以通过膜进行弥散。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滤除那些因肾功能低下而不能排泄的尿素,尿酸等物质。
当血液和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浓度有显著差异时,电解质就会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如从血液向透析液扩散,或相反。
)透析过程中电解质的透析对临床医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维持透析前,透析时,透析后的电解质平衡,及时识别偏差,及早纠正。
控制透析液中电解质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