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汉滨区关庙中学徐啸一、复习总设想(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考标、课程标准、、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考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第一阶段:从4月8日到4月25日,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

(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考试规律,七、八年级的复习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

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

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

人教版2017(上册)中考语文复习教案:词语

人教版2017(上册)中考语文复习教案:词语
词语考查题是中考语文的常规考查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不考名词术语,也不单纯考表面知识。中考词语的考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词语的解释与辨误,同义词与反义词的运用,关联词语的选用,熟语(包含成语)的正确使用等。
词语考查的题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但有时也会与其他题型综合起来考查。诸如同修改病句、仿写句子等题型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对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考查方式将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个必然趋势。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词语运用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A、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
B、从词性不同上进行辨析
C、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
D、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
E、从“具体”到“概括”上进行辨析
F、从对象不同上进行辨析
G、从语体色彩上进行辨析
3、理解、辨析多义词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弄清上下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词语的搭配和词语所修饰对象的特征,关键是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1.从题型上说,词语运用题以选择题为主,命题者往往提供多种语言环境供选择,这样的题型便于我们能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使用。
2.从考查内容上说,大多是要求考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阅读和实践中运用词语。主要包括同义词的辨识、关联词的选用、词语的理解、词语的选用、成语的使用等。所考词语一般是出自所学课本,但也有部分流行词语,比如“黑马”“豆腐渣工程”“美眉”等。
3.值得关注的是,成语的考查可以说占了整个词语运用考查的半壁江山。成语运用题已经成了各省市命题者的首选题型,因而我们必须加强成语的积累,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
二、复习提示:
解答词语运用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有关词语(包括成语)的基本知识: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能够正确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古诗文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练习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古诗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情感。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古诗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能够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能够正确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现代文进行复习。

2. 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现代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观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现代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3. 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作文创作的实践练习。

3. 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技巧。

【初三语文】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共91页)

【初三语文】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共91页)

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复习思路一、复习目的1、第一轮积累整理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帮助学生过好知识点关,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课文及与往年基础知识。

复习基本的问题知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有:字词积累、并举辨析、修辞手法、背诵默写、语言综合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写作素材积累等。

2、第二轮巩固提高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通过综合训练,学生熟悉中考的各种题型,临阵不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第三轮临阵模拟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要针对前边复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专项强化训练;精选与福州市考题相近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

二、复习重难点1、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三轮有效复习。

2、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归纳整理字词、古汉语语言现象、背诵默写、作文素材等复习资料。

3、加强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4、强化现代文语段的训练,重在对语段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能力。

5、重视开放型、评价型试题的训练,重在感悟、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重视比较阅读。

7、重视中考临考作文训练有效化。

三、复习方法(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

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4.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复习重点: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第二章:阅读理解能力训练训练重点:分析评价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

3. 第三章:写作能力培养培养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 第四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复习重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阅读和鉴赏方法。

5. 第五章: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培养重点: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真题演练、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语文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周2. 第二章:3周3. 第三章:3周4. 第四章:2周5. 第五章:2周六、第六章:现代文阅读与分析复习重点:现代文的基本知识,阅读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复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学习如何提取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真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第七章:作文训练与提升培养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修辞手法》教案 新人教版

2017年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修辞手法》教案 新人教版

《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和拟人。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二、总结:(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自问自答)(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二、比喻句的辨析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

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D、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E、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说说为什么只有F句是比喻句?小结: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词语理解与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复习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实例讲解词语的正确运用。

3. 进行词语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词语的正确运用。

3. 学生进行词语运用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章:句子理解与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能够正确运用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复习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通过实例讲解句子的正确运用。

3. 进行句子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句子的正确运用。

3. 学生进行句子运用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三章:语法知识与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2. 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子成分、时态等。

2. 通过实例讲解语法知识的正确运用。

3. 进行语法知识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语法知识的正确运用。

3. 学生进行语法知识运用练习,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教学内容:1. 复习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3.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能够理解并分析古诗文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3. 能够准确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的阅读技巧介绍。

2. 常见古诗文意象的分析。

3. 古诗文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4. 古诗文句子翻译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古诗文的阅读技巧、意象分析、情感理解和句子翻译。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古诗文的阅读技巧。

2. 讲解:讲解常见古诗文意象、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句子。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诗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古诗文,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翻译一首古诗文中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能够理解并分析现代文中的主旨、论点和论证方法。

3. 能够准确概括和表达现代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阅读技巧介绍。

2. 常见主旨和论点的分析。

3. 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

4. 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现代文的阅读技巧、主旨和论点的分析、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现代文的阅读技巧。

2. 讲解:讲解常见主旨和论点的分析、论证方法的识别和分析、概括和表达主要内容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让学生实践并理解相关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概括和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总设想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

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

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

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

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第二阶段:从4月26日到5月2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5月21日到6月13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本阶段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

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

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

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

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2014年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课第一轮复习:(一)梳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画线的为文言诗文)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童趣》;第二单元《理想》、《论语十则》;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五首》;第四单元《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第五单元《风筝》、《羚羊木雕》、《世说新语两则》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这就是我。

2、漫游语文世界。

3、感受自然。

4、探索月球奥秘。

5、我爱我家。

6、追寻人类的起源。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梳理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画线的为文言诗文)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伤仲永》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木兰诗》第三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四单元《社戏》《安寨腰鼓》《口技》第五单元《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短文两篇》第六单元《珍珠鸟》《斑羚飞渡》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成长的烦恼。

2、黄河母亲河。

3、我也追星。

4、戏曲大舞台。

5、漫话探险。

6、马的世界。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二)梳理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新闻两则》、《芦花荡》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第五单元《桃花园记》、《陋室铭》、《爱莲说》、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归田园居之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让世界充满爱。

3、说不尽的桥。

4、走上辩论台。

5、莲文化的魅力。

6、怎样搜集资料。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两篇短文学生要了解1、欣赏书法2、汉语词类表(虚词)梳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两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第二单元《雪》、《海燕》第三单元《敬畏自然》、《喂——出来》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第五单元《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第六单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诗五首》(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官归京、已亥杂诗)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踪迹。

3、科海泛舟。

4、到民间采风去。

5、古诗苑漫步。

6、背起行囊走四方。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赠从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挑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登飞来峰、清平乐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两篇短文学生要了解1、欣赏书法2、短语结构类型表3、句子成分简表4、标点符号用法(三)梳理九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掌握本册重点和考点时间安排:拟用四课时和二个早自习教材分析及对学生的要求:一、本册共有六个单元。

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第一单元《沁园春雪》、《雨说》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雷家书傅》第三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第六单元《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在复习课文时,要求掌握字的音、形、义;了解重要的文学常识;背诵重要篇章及重要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内容: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踪迹。

3、科海泛舟。

4、到民间采风去。

5、古诗苑漫步。

6、背起行囊走四方。

要求学生能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了解相关的知识。

三、课外古诗词背诵观刈麦、月夜、商山早行、卜算子(咏梅)、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醉花阴(薄雾浓云愁云永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感)、山坡羊(骊山怀古)、朝天子(咏喇叭)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了解诗词的主题,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

四、名著导读《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

学生根据附录介绍,对这些名著人物、内容、主题有所了解,对名著的部分情节有所了解。

五、附录的短文学生要了解1、怎样读诗2、谈谈小说3、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4、常用修辞格简表梳理九年级下册教材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