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览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览引言高一物理必修一是高中物理研究的重要阶段,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总结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列表1. 物理学导论- 物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物理学分支与基本物理量- 科学探究方法2. 运动的描述-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对论基础3. 力的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能量与能量守恒- 动能、势能与机械能- 能量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与功能原理-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应用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波的叠加与干涉- 声学基础6. 热现象与热力学- 温度、热量与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传递与热传导7. 电学基础- 静电学- 电路与电流- 欧姆定律与电阻- 电能与电功率8. 磁学- 磁场与磁力- 电磁感应- 磁通量与磁通量密度- 电磁波基础9. 光学- 光的传播与反射- 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谱与颜色10. 现代物理简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量子力学基础-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 相对论简介结语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阶段。
通过本文档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2、从V—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轴上方......,在t.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 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
补充三:利用纸带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纸带问题的核心公式:◆(1)求某点瞬时速度V : V t/ 2 =V =s t =TS S N N 21++ ◆(2)由21aT s s s n n =-=∆- 求加速度a ;逐差法求加速度:。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18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通用18篇)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过程与方法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基本知识(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思考判断(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3)20__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探究交流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哪些?生活中、实验室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时仪器?【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分钟、小时,还有年、月、日等.生活中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实验室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若要比较精确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很短的时间,学校的实验室中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来完成.二、路程和位移基本知识(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②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思考判断(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探究交流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相同?【提示】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相同,位移相同.三、矢量和标量基本知识(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思考判断(1)负5m的位移比正3m的位移小.(×)(2)李强向东行进5m,张伟向北行进也5m,他们的位移不同.(√)(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探究交流温度是标量还是矢量?+2℃和-5℃哪一个温度高?【提示】温度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相对大小,所以+2℃比-5℃温度高.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2篇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大全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点(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四)匀速圆周运动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五)平抛运动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运动的特性包括普遍性、永恒性和多样性。
参考系是指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取参考系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
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理想化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是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采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采用电磁打点。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在物体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根据公式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N成正比。
动摩擦因数μ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0<μ<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重力弹力摩擦力1、力: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____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p="">(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4)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地址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照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参照系是假设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系可否发生地址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同一运动,采用不同样参照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样,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定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系才有意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方便原那么〔可任意选择参照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平时以地球为参照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可是理想化模型2.可看做质点的条件: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局部运动情况时;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能够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辰间的间隔;时辰: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时。
区分:“ 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 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辰。
五、行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经过的实质轨迹的长度;位移:矢量,初地址指向末地址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地址指向末位置。
行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本卷须知及实验步骤:1.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2.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凑近打点计时器;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单位〔m / s〕1km / h1m / s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变换: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 t ;2.平均速率:行程S路与时间t的比值,标量,v率路S/ t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计算和力的合成: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使用力计或测力计来测量,多个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4.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作用力。
二、运动的描述1. 位移和路径:位移是物体从出发点到终点的位置变化,路径是位移的轨迹。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之比,瞬时速度是物体某一时刻的速度。
3.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瞬时加速度是物体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三、一维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方向上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加速或减速运动。
四、二维运动1. 斜抛运动:物体在抛出角度不为0°或90°的情况下,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2.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只受重力作用。
五、力学问题解析1. 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
2. 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物体受到外力时会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速度。
3. 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位移。
4.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功是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
六、重力和万有引力1. 重力的概念和性质: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被称为重力,具有大小和方向。
2. 平衡法则:对于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的物体,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3.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七、弹力和弹簧1. 弹力的概念和性质:物体在伸长或压缩弹簧时,弹簧对物体的反向作用力称为弹力。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若F>F1>Fsinθ有两组解若F<fsinΘ无解<p="">(3)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力分解的解题思路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二)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一、基本概念1、质点2、参考系3、坐标系4、时刻和时间间隔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
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
(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二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1、图象: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运动的描述1. 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
2.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
4.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瞬时加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5.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平均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加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
二、运动的规律1.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动力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 动量定理:动量的守恒、动量的变化。
3. 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
三、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 简谐振动:正弦、余弦、螺旋线。
2. 非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3. 机械波:横波、纵波、波的干涉、波的衍射、波的传播。
四、热学1. 分子动理论: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气体的状态方程、分子碰撞、分子速率分布。
2. 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3. 物态变化:相变、相变规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五、电学1. 电磁学:静电学、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波。
2. 电路与电器:电路、电器、电阻、电容、电感。
3.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接收。
六、光学1. 几何光学:光线、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速度。
2. 波动光学: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色散。
3. 量子光学:光子、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
七、实验与探究1. 实验方法:测量、控制变量法、比较法、转换法。
2. 常见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电学实验、光学实验。
3. 物理探究:现象的探究、规律的探究、原理的探究。
八、物理思维与方法1. 物理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2. 物理方法:数学方法、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方法。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必修1)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坐标系。
-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建立直线坐标系(一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平面内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如果物体在空间运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坐标系)。
4.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如前2s内、第2s内(是指1s的时间间隔)。
5. 位移和路程。
-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如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路程为圆的周长,位移为零。
6.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单位是m/s^2。
-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
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知识点一、力和运动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力的定义和公式- 力的单位和量纲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原理- 力的分解原理3. 物体的平衡- 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衡-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4. 物体的运动-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下的受力分析二、运动的描述1. 位移和位移-时间图- 位移的定义与公式- 位移-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2. 速度和速度-时间图- 速度的定义与公式- 速度-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3. 加速度和加速度-时间图- 加速度的定义与公式- 加速度-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4. 自由落体运动- 重力加速度的定义与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受力分析三、力的作用和能量转化1. 遇到力的情况- 描述力的作用过程- 分析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2.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与公式- 功的单位和量纲- 功率的定义与公式3. 动能和动能转化- 动能的定义与公式- 动能转化与守恒定律4.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势能的关系-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四、物体的平衡与弹性1. 物体的重心与稳定平衡- 重心的定义与求解- 稳定平衡的判断条件2. 弹簧的力学性质- 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力关系- 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弹性系数3. 弹簧振子的特性- 弹簧振子的周期与频率- 弹簧振子的频率和弹性系数的关系 - 弹簧振子的混合振动和共振现象五、力的合成和分解1.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三力平衡的分析2.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原理和方法- 平面等倾斜力的分解六、运动图象和平抛运动1. 位移-时间图与速度-时间图- 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的关系- 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的特征2.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平抛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关系 - 平抛运动的例题分析七、能量守恒和机械能1. 动能守恒定律- 动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意义- 动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功与能-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功与能的转化和利用3.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机械能守恒的应用实例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的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能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 力的计算: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进行表示。
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 * 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 合力: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合成一个力,称为合力。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合力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 = m * a。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物体的不同部分上。
二、机械能和能量守恒- 功:力作用在物体上造成的效果,用能力乘以位移来表示。
- 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的大小,s表示位移,θ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 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J)。
- 机械能: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在不受其他非弹性因素(如摩擦力)影响时,机械能才守恒。
- 动能: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K = (1/2) * m * v^2,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速度。
- 势能:物体由于其位置和状态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三、功、能量和动量的定量关系- 动量:物体运动时具有的特性,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 = m * 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速度。
-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零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冲量:力作用时间的乘积,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量。
冲量的计算公式为J = F * Δt,其中J表示冲量,F表示力的大小,Δt表示力作用时间。
- 动量定理: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一必修一物理学问点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外表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互相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互相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说明:①FN两物体外表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应详细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互相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依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确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讨论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1.依据题意选取适当的讨论对象,选取讨论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讨论处理尽量简便,讨论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选13篇)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篇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位移s=Vot+at?/2=V平t= Vt/2t有用推论Vt?-Vo?=2as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动力学(运动和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超重:FN>G,失重:FN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高一物理知识点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2篇考点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的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7篇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7篇【一】1、质点:(1)没有外形、大小且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抱负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外形大小和物体上各局部运动状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视的次要因素,要详细问其详细分析。
2、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转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转变量跟发生这一转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假如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四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4、匀速直线运动(A)(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依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一样,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篇二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一样,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第几秒〞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一时刻或*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样。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每天坚持,久而久之,不管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11、动力学的两类根本问题:(1)确定物体的受力状况,确定物体的运动状况.根本解题思路是:①依据受力状况,利用牛顿其次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依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2)确定物体的运动状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根本解题思路是:①依据运动状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依据牛顿其次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3)留意点: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展受力状况分析和运动状况分析,要擅长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管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状况发生改变,要分段进展分析,每一段依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状况;某一个力改变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改变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改变.2、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留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逝,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现象:(1)当外力发生改变时,假设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改变,那么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必须发生改变,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位移: s v0 vt t 2
5.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1)中间时刻的速度: vt /2
v0
vt 2
v
。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
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2)中间位置的速度: vs/2
v02 vt2 2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 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 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
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
注: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一些推论公式,如果能够灵活运用, 会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4)平均速度:v v0 vt (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 2
还有一个公式 v s (位移/时间),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 t
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
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 0)。
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3.加速度: a v vt v0 a,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t t
其中 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 指 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 v ,
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数
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的
点,则 a v2 v1 。 t2 t1
8.自由落体运动
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v0 0 ,
a g
(1)最基本的三个公式
vt gt
h 1 gt2 2
vt2 2gh
速度: vt v0 at
位移:
s
v0t
1 2
at
2
推论: v02 vt2 2as (就是大的减去小的)
特别是求刹车位移:直接
s0
v02 2a
,算起来很快。以及求刹车时间:
t0
v0 a
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减速用“-”
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s6 ) (s1 (3T )2
s2
s3 )
如果有
4
组数据,则
a
(s3
s4 ) (s1 (2T )2
s2
)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
5
等于平均速度即 vn
Sn
Sn1 2T
比如求
A
点的速度,则 vA
SOA SAB 2T
(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
如果一开始,规定了正方向,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
5
那么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我 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以 a=5m/s2 的加速度进行 刹车。这时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进 行适当的变化。(a 用大小)
t 即 a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 化率就是加速度 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 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 大小; 第三章: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 3 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 v0 0 的演 变)
(1)速度公式: vt v0 at
( vt at )
(2)位移公式:
s
v0t
1 2
at
2
( s 1 at 2 ) 2
(3)课本推论: vt2 v02 2as
( vt2 2as )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 4 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 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 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 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 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3)利用 v-t 图象求加速度 a
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 v-t 图。值得注意的就是
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
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
当向两边延长交于 y 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a ,求斜
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
(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比例关系
(3)一些题型
A.关于第几秒内的位移:如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最
后 1 秒内的位移是 h ,求自由落体高度 h。
设总时间为 t,则有 h 1 gt2 1 g(t 1)2 ,求出 t,再用 h 1 gt2
(3)逐差相等: s s2 s1 s3 s2 …… sn sn1 aT 2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
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 aT 2 。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
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 度,一般还可以用公式(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
实验步骤:
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
源,再放小车。
O• A• •B C•
D•
•E
3.07
常见计算: 一般就是求加速度 a ,及某点的速
12.38 27.87
度v。
49.62.
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 是 0.1s。
07 77.40
图 2-5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
6
组数据,则
a
(s4
s5
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
5
方程。有时候得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物 理过程很重要,只有知道了过程,才知道要用哪个公式,过程清 楚了,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所以在解答运动学的题目时, 一定要把草图画出来。在草图上把已知量标上去,通过草图就可 以清楚的看出物理过程和对应的已知量。如果已知量不够,可以 适当的假设一些参数,参数的假设也有点技巧,那就是假设的参 数尽可能在每个过程都可以用到。这样参数假设的少,解答起来 就方便了(例:期中考最后一题,假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