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
如果一开始,规定了正方向,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
5
那么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我 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以 a=5m/s2 的加速度进行 刹车。这时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进 行适当的变化。(a 用大小)
(5)位移: s v0 vt t 2
5.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1)中间时刻的速度: vt /2
v0
vt 2
v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
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2)中间位置的速度: vs/2
v02 vt2 2
注: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一些推论公式,如果能够灵活运用, 会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4)平均速度:v v0 vt (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 2
还有一个公式 v s (位移/时间),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 t
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
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 0)。
(1)速度公式: vt v0 at
( vt at )
(2)位移公式:
s
v0t
1 2
at
2
( s 1 at 2 ) 2
(3)课本推论: vt2 v02 2as
( vt2 2as )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 4 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 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 是在用公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 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 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 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 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
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
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数
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的
点,则 a v2 v1 。 t2 t1
8.自由落体运动
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v0 0 ,
a g
(1)最基本的三个公式
vt gt
h 1 gt2 2
vt2 2gh
t 即 a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 化率就是加速度 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 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 大小; 第三章: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 3 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 v0 0 的演 变)
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
5
方程。有时候得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物 理过程很重要,只有知道了过程,才知道要用哪个公式,过程清 楚了,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所以在解答运动学的题目时, 一定要把草图画出来。在草图上把已知量标上去,通过草图就可 以清楚的看出物理过程和对应的已知量。如果已知量不够,可以 适当的假设一些参数,参数的假设也有点技巧,那就是假设的参 数尽可能在每个过程都可以用到。这样参数假设的少,解答起来 就方便了(例:期中考最后一题,假设速度)。
(3)利用 v-t 图象求加速度 a
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 v-t 图。值得注意的就是
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
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
当向两边延长交于 y 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a ,求斜
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
实验步骤:
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
源,再放小车。
O• A• •B C•
D•
•E
3.07
常见计算: 一般就是求加速度 a ,及某点的速
12.38 27.87
度v。
49.62.
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 是 0.1s。
07 77.40
图 2-5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
6
组数据,则
a
(s4
s5
(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比例关系
(3)一些题型
A.关于第几秒内的位移:如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最
后 1 秒内的位移是 h ,求自由落体高度 h。
设总时间为 t,则有 h 1 gt2 1 g(t 1)2 ,求出 t,再用 h 1 gt2
速度: vt v0 at
位移:
s
v0t
1 2
at
2
推论: v02 vt2 2as (就是大的减去小的)
特别是求刹车位移:直接
s0
v02 2a
,算起来很快。以及求刹车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0
v0 a
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减速用“-”
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3)逐差相等: s s2 s1 s3 s2 …… sn sn1 aT 2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
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 aT 2 。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
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 度,一般还可以用公式(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
s6 ) (s1 (3T )2
s2
s3 )
如果有
4
组数据,则
a
(s3
s4 ) (s1 (2T )2
s2
)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
5
等于平均速度即 vn
Sn
Sn1 2T
比如求
A
点的速度,则 vA
SOA SAB 2T
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3.加速度: a v vt v0 a,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t t
其中 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 指 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