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基于上市银行的分析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基于上市银行的分析

随着上市银行交出三季度“答卷”,银行业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了。数据显示,16家境内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已放缓至2.1%,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9.7%。与之相应的则是不良资产率的快速提升,这两个指标的一降一升,被认为是银行业入冬的信号。同时,网上有文字称,2015年内已有近40位银行高管出走,而基层员工也出现“排队”离职现象。有人将银行高管离职和2015年银行惨淡的前三季度成绩单联系起来,似乎更让人体会到银行业严冬的阵阵寒意。

其实,在经历了十多年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之后,在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之后,银行业冬天的到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早在前两年,银行股票估值一直较低,而且从2014年中国信达、2015年前不久中国华融这两家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在港发行上市受到追捧之事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悲观预期。

资产质量继续恶化

不良资产上升和资产质量恶化的问题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从沿海到内地逐渐蔓延。2015年前三季度的情况更加严重。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已经承受了巨大压力,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绝对额均出现了明显上升,商业银行整体的拨备覆盖率大幅降低,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减弱。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

良贷款余额达11864亿元,比年初增加3438.4亿元,增幅达到40.80%,不良贷款余额连续第四年上升,且增加额、增幅持续扩大;不良贷款率达 1.59%,在连续三年保持基本稳定后较2014年同比上升了0.39个百分点。

也许从上市银行的角度,我们能看得更清楚一些。目前,在境内上市的银行共有16家(其中部分还在香港与境内同时上市),仅在香港上市的中小银行五家(重庆农商银行、重庆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和盛京银行)。上市银行结构中,基本上有五家大型银行、八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六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后两者可以合称为区域性中小银行。由于上市银行占有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因此,他们的情况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情况。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们表现较好,全国银行业不一定好;但他们情况不好,其他银行就好不到哪里去,可能会更差。

从已披露三季度报的16家境内上市银行和两家香港上市银行(重庆农商行和重庆银行)的情况来看,除宁波银行的不良率略有下降并在0.88%外,其他银行的不良率都呈上升趋势。当然上市银行的1.33%的平均不良率仍然优于整体水平的1.59%。从单个银行来说,除了农行超过2%,招行和兴业分别超过1.5%之外,其他银行都在 1.5%以下,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重庆农商行以及重庆银行的四家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不良率仍在1%以下。

鉴于不良率指标有较大的操控性,观察贷款五级分类的结构可能更有意义。由于季度报告中没有披露更详细的这方面信息,我们以半年报为例说明。虽然关注类贷款不属于不良贷款,但有朝不良贷款转变的趋势和可能,关注类贷款的增长确实值得关注。除了北京银行关注贷款的增长是下降的(-13%),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不良率上升的同时,反映风险抵补能力的拨备覆盖水平的下降也是一个不好的趋势,不过仍然远在安全区域内。好在中国商业银行总体保持着较高的拨备水平,否则,遇到当前经济形势恶化和不良资产上升的情形,就会大大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和长期发展能力。从全国商业银行来看,2013年9月底的拨备覆盖率为190.79%,仍高于150%的监管要求。拨备覆盖率的下降与不良率的上升是相伴而行的,曾经大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在200%以上的情形开始变化,有11家银行的拨备水平下降到200%以下,其中,工行、农行等开始接近监管标准。

此外,银行也普遍增加了资产损失的计提。其中,光大银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4%, 南京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达到103和105%,而招商银行也接近100%。在三季度报中,对此的解释基本一致,即宏观经济下行后不良贷款增加,并出于对行业和企业前景的审慎预期,加大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这既是对现有不良贷款增加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未来风险持续增加的审慎考虑。不管是从全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来看,还是上市银行的情况来看,

与国际水平相比,或者与中国银行业的过去相比以及从经营现实上相比,这些数值似乎并不可怕,不良率仍然在2%以内,而拨备覆盖率仍然在150%以上,尚得不出银行进入高风险期的结论。但是,当前人们担心的主要是两点:一是不良资产的数据是否真实,风险是否得到了充分暴露;二是不良资产恶化的趋势还会持续多久。这两个担心都是有道理的。对于第一点,通过技术处理调整不良资产数量的做法很多,为了监管达标、投资者满意,一些银行管理者可能会采用,因此一些看似不太好看的指标银行可能被进行了处理。而对不良资产率持续上升的担忧则是基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乏力。只要中国经济增长乏力,那么银行业就得继续接受不良资产上升的事实。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动力机制转换的结构性问题,仅靠基于短期的宏观经济工具也不会有太多效果,经济增速的放缓还将持续,即使回到以前的增长模式。从银行采取的会计方面的处理措施来看,基本上对于经济前景仍持审慎态度。

从季报和此前的半年报披露的措施和银行信贷风险恶化的情况来看,银行早就采取了相应的预案。系统性风险到来之际正是检验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之时。经历过十多年的持续增长之后,真正考验银行管理能力的时候到了。

盈利能力令人担忧

由于利率市场化到来,同时在经济下行情况下,企业对经济前景的担忧,银行贷款议价能力也在变弱,银行利差水平的下降不可

必免;另一方面,出于风险的考虑,银行贷款的增长也变得更加审慎,因此,银行收入水平增长幅度的下降自然在情理之中。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925亿元,同比增长2.21%。2015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0%,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6.68%,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而从上市银行的情况来看,同样有这样的情况。

尽管上市银行盈利仍保持一定增长,但绝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增速均有所下滑,11家银行同比增速低于6.87%的平均水平,7家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大型银行共实现净利润7579.15亿元,较去年增长0.71%,增速回落7.34个百分点,各银行增速均在0.5%~1.2%之间,接近零增长水平。其他上市银行除了南京银行(24.60%),宁波银行(16.53%)、平安银行(13.04%)、北京银行(12.47%)、重庆银行(10.40%)等6家银行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余都在个位数,中信银行只有 1.77%的增长速度。也就是12家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增长都在个位数。这不仅与前些年30%左右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与2014年同期的增速形成了鲜明对比。与2014年同期相比,15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出现了下滑,平安银行下滑幅度最大,达到21.14个百分点,宁波银行利润增速略微提高了0.25个百分点,平安银行增速提高2.85个百分点。大型银行增速下滑幅度情况较为相近,农行下滑幅度最大(9.69个百分点),交行下滑幅度最小(4.66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