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三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小石潭记
中考常考《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

中考常考《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小石潭记》文言文专项复习要点一、注音:隔篁(huáng)竹水尤清洌(liè)参差(cēn)(cī) 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往来翕忽(xī)犬牙差(cī) 互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suì)二、重点词语解释:(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2)下见小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4)潭西南而望:向西南。
(5)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
(6)蛇行:像蛇(爬行)那样。
(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8)日光下彻:向下(9)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10)心乐之:以……为乐,喜欢。
(11)近岸:靠近四、重要句子翻译:(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2)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4)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依托)也没有。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6)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五、阅读理解:1.请根据文章脉络,结合提示,用四字短语概述各段内容。
(大意对即可)发现小潭——潭中游鱼——小潭源流——凄凉氛围2.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
1)水尤清洌——潭水非常清澈(或:水声清脆);2)全石为底——潭底和潭边都是石头的。
3)四面竹树环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
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
2021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重点字词解释

2021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重点字词解释一、词语:1.水尤清冽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2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2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2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课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课文翻译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柳宗元《小石潭记》文言文译文及鉴赏

柳宗元《小石潭记》文言文译文及鉴赏《小石潭记》是由柳宗元所创作的,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石潭记》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小石潭记带点字注释

小石潭记一、字词解释1、篁竹:成林的竹子2、清洌:清澈3、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连结4、日光下彻:彻,透过5、翕忽:迅速6、俶尔:忽然7、佁然:愣住的样子8、翠蔓:翠绿的藤蔓9、蒙络摇缀:蒙,覆盖。
络,缠绕。
缀,连结。
10、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许,表示数目不确定。
11、影布石上:布,映现。
12、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
13、犬牙差互:(岸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
14、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全,整个,完整。
15、小生:年轻人16、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去,离开。
17、凄神寒骨:凄,使……感到凄凉。
寒,使……感到寒冷18、以其境过清:以,因为,由于。
清,冷清。
19、不可久居:居,停留。
20、悄怆幽邃: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邃:深。
21、隶,作随从。
从,跟从。
二、赏析(1)段落大意概括:第一节:发现小潭过程,小潭概貌第二节:潭中游鱼,作者心情第三节:曲折的小溪,小潭的源头第四节:四周环境,作者感受第五节:介绍同游人(2)写作手法:1、动静结合:描写鱼2、比喻:描写岸势、小溪走势3、移步换景:发现小潭的经过4、借景抒情:全文5、侧面烘托:借潭中游鱼来衬托出水的清澈(3)本文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它作者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因贬官而悲伤凄凉、失意孤寂的情感。
《小石潭记》中,从发现小潭时的“心乐之”到观鱼时的“似与游者相乐”,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感情。
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听到“如鸣佩环”的流水声就“心乐之”,看到“往来翕忽”的游鱼便以为“似与游者相乐”。
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青树翠蔓”、“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
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
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

《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小石潭记》文言知识总结《小石潭记》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1、字词:水尤清冽:尤,格外;清冽,清凉。
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怡然:呆呆的样子。
坻:水中的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蒙络:遮掩缠绕。
可百许头:可,大约俶尔:突然,忽然。
犬牙:像狗牙一样。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悄怆:忧伤的样子。
2、翻译:(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石底上,(2)佁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两岸的形状像犬牙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呆下去。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⑺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问答题: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整体感受是什么?答: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文言文小石潭记的翻译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遂窥谷,闻水声,如鸣佩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那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和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于是循着声音望去,发现一处山谷,水声依旧,就像鸣佩环一样。
我心中感到愉悦,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潭底全由石头构成,靠近岸边,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形成了小岛、小洲、峭壁和岩石。
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交织缠绕,摇曳生姿。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静静地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不齐,无法知道它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被竹林和树木环绕,寂静无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深寂静。
这里寂静无人,令人感到凄凉,心神寒冷,悄怆而幽深。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清幽,不适合久留,所以我记录下来这里的景象后就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随我一起来的有崔家的两个年轻人:崔恕己、崔奉壹。
小石潭记文言文附释义

小石潭记文言文附释义1.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翻译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
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2. 文言文翻译《小石潭记》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重点字词

⼩⽯潭记原⽂及翻译重点字词 ⽂⾔⽂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背诵,还要理解其中的意思哦!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潭记原⽂及翻译重点字词”,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潭记原⽂ 从⼩丘⻄⾏百⼆⼗步,隔篁⽵,闻⽔声,如鸣珮环,⼼乐之。
伐⽵取道,下⻅⼩潭,⽔尤清冽。
全⽯以为底,近岸,卷⽯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 潭中⻥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光下澈,影布⽯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作:下彻) 潭⻄南⽽望,⽃折蛇⾏,明灭可⻅。
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凄神寒⾻,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
⾪⽽从者,崔⽒⼆⼩⽣,⽈恕⼰,⽈奉壹。
重点字词解释 从:⾃,由。
⼩丘:⼩⼭丘(在⼩⽯潭东边)。
⻄:向⻄,名词作状语。
⾏:⾛。
篁(huáng)⽵:成林的⽵⼦。
如鸣珮环:好像⼈⾝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
鸣,使……发出声⾳。
珮与环都是⽟质装饰物。
⼼乐之:⼼⾥为之⾼兴。
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法)。
伐:砍伐。
取:这⾥指开辟。
下⻅⼩潭:向下看就看⻅⼀个⼩潭。
⻅,看⻅。
下,向下。
⽔尤清冽:⽔格外(特别)清凉。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全⽯以为底:即以全⽯为底(潭)把整块⽯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近岸,卷⽯底以出:靠近岸的地⽅,⽯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
近,靠近。
岸,岸边。
卷,翻卷。
以,相当于“⽽”,表修饰,不译。
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中⾼地。
屿,⼩岛。
嵁,不平的岩⽯。
岩,悬崖。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随⻛⾶拂。
可百许头:⼤约有⼀百来条。
⽂中指⼩潭⾥的⻥⼤约有⼀百来条。
小石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小石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小石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小石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小石潭记文言文原文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文言文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
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中考必背文言文《小石潭记》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小石潭记》重点字词整理1.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2.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玉佩、玉环,都是系在腰上的玉制装饰品。
3.清洌:清彻。
4.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为:成为;作为。
5.近岸:凑近岸的处所。
6.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份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8.坻,水中高地。
9.屿,岛屿。
10.嵁,不平的岩石。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笼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12.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上下,表示数目不确定,摆布。
13.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甚么依托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1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布:映现。
彻:穿过,透过。
15.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然,愣住的模样。
16.俶尔远逝:溘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俶尔,溘然。
17.翕忽:轻快敏捷的模样。
18.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七星同样弯曲,像蛇爬行同样弯曲,忽明忽暗,一会儿浮现,一会儿隐没,隐隐约约可以看到。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19.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2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苍凉,寒气透骨,静寂极了,幽深极了。
悄怆,静寂得使人感到忧伤。
邃,深。
21.以其境过清:由于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清:凄清,冷清清。
22.居:停留之:代小石潭的景物23.隶而从者:跟跟着咱们一起来的人。
隶:随从。
而:表并列。
从:跟随,动词。
24……小生:年轻人。
最新小石潭记字词解释翻译

小石潭记字词解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岗。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行: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
鸣:使……鸣叫。
如:好像。
7.乐:以……为乐(含有“感觉”“觉得”的意思)。
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道;道路。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洌(liè),尤:格外,特别。
清洌,清澈。
洌:凉。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
以:用。
为:作为。
全石:整块石头。
石底:石底有些部分。
13.近岸:靠近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卷:弯曲。
以:表承接,不译。
出;露出。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17.屿:小岛。
18.嵁:不平的岩石。
19.岩:小岩石。
2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1.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许:左右。
头:条。
2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
皆:都。
所依:依靠的东西。
2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下,向下。
布:散布。
彻:直透。
24.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然:……的样子。
25.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
俶(chù)尔,忽然。
远:向远处。
逝:游去,离去。
26.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翕:收缩。
27.乐:逗乐。
似:好像。
与:同,跟。
游者;游玩的人。
者;……的人。
相:一方对另一方。
《小石潭记》文言文备考知识点

《小石潭记》文言文备考知识点
《小石潭记》文言文备考知识点
一、词语
水尤清冽:格外。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路;出现。
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凄清;停留。
隶而从者:跟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下见小潭:在下面。
日光下澈:往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一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
记之而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小石潭记重点字词解释

小石潭记重点字词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里的那些重点字词!就说“坻”这个字吧,
它不就是水中高地的意思嘛,你看那水中凸起的一块儿,可不就像个
小岛似的!“嵁”呢,就是不平的岩石,哎呀,就像那崎岖的山路一样。
还有“佁然”,是静止不动的样子呀,你想想,那小鱼突然就呆住不动了,是不是特别有意思?“俶尔”,表示忽然,就像那闪电一下子划过
天空,速度可快啦!“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就跟那蝴蝶在花丛中
飞舞似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可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可
以哦!“许”也是表示约数。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几个字组合起来,就
能让我们知道潭里大概有多少鱼呢!
“皆若空游无所依”,这里的“空”不是说真的空啦,而是说鱼儿好像
在空中游动,没有依靠,是不是特别生动形象?
“往来翕忽”,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就好像它们在跟我们玩捉
迷藏一样。
“凄神寒骨”,“凄”和“寒”都是使动用法,让我们感觉到那种凄凉寒
冷的氛围,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了。
哎呀呀,这些重点字词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们就像一把钥匙,能
帮我们打开这个奇妙世界的大门,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美景和情感。
你说是不是呀?我们可一定要好好记住它们,这样才能真正读懂
这篇文章呀!我的观点就是,重点字词的理解对于读懂一篇古文真的太重要啦!。
小石潭记 字词解释、翻译(与部编教材、教参同步)

26.《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西:向西篁竹:竹林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乐:对···感到快乐伐:砍伐取:取得、开辟下:向下尤:格外冽:凉我心里为之高兴。
我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全:整块为:作为卷:弯曲出:露出为:成为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坻:水中高低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蒙:蒙盖络:缠绕缀:牵连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动参差披拂。
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空:在空中澈:穿透潭中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照到水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布:照映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突然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乐:v,取乐轻快迅疾。
好像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一样折:曲折蛇:像蛇那样行:前行向小潭的西南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牙一样隐时现。
它岸边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环:环绕合:合拢凄:使···凄凉神:心情坐在潭上,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绕,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寒:使···寒冷悄怆:凄凉邃:深以:因为清:凄清居:停留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小石潭记原文字词解释

小石潭记原文字词解释小石潭记原文字词解释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
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心乐之:以……为乐以为:作为皆若:都好象下澈:向下同乐:快乐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折蛇形: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像蛇那样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以其境:因为去:离开A、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出于好奇B、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B、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C、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C、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鱼水交融,写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使人心情豁然开朗D、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D、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
2)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重点词语解释

小石潭记重点词语解释(2)小石潭记重点词语解释13、以其境过清:清, 14、不可久居:居,15、乃记之而去:去,四、一词多义清:水尤清洌以: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五、活用(找出活用的字并解释)(3)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2、下见小潭(向下,往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4、日光下彻(向下)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那样)6、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7、心乐之(以…为乐)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使…寒)六、翻译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七、阅读理解:1、理解性默写;文中表现水清澈的句子:直接描绘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凄清感觉的句子:2、第二段写了潭水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3、、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文章写景融有感情,说说本文作者在写景中,感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6、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7、为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8、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参考答案: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

小石潭记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其文言句式涵盖了很多文言知识,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小石潭记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一起来看下吧!古今异义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
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3、闻:古义:听到。
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
不可久居;今义:住。
5、可,古义: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6、布:古义:映。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古意: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
今义:允许。
8、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一词多义1、可:(1)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
不可久居。
2、从:(1)自,由。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清澈。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凄清,冷清清。
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
参差披拂;(2)交错,动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看见。
下见小潭;(2)看见,动词。
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心乐之;(2)逗乐,嬉戏。
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因为。
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
卷石底以出;(3) 把。
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
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修饰关系。
隶而从者;(3)不译,表修饰关系。
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动。
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
同游者。
10、环(1)玉环。
如鸣佩环;(2)环绕。
竹树环合。
11、为(1)作为。
全石以为底;(2)成为。
为岩。
小石潭记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