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人体形态学教学大纲

人体形态学教学大纲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 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
第一节 心脏 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了解心壁的构造。掌握心传导系统的 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蒲肯野氏纤维 Pukinje’s fibers)和功 能。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重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后室间支、窦房结支和房 室结支)及三大主干(前室间支、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分布区域。了解冠状窦的位置与开 口。了解心包的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加强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因学时有限,部分章节是以学生自学为主, 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拓展视野。
三、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其学时分配
人体形态学课程共 54 学时,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讲授、实习、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后 复习等环节,由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共同承担。人体解剖学部分占 33 学时(理论 24 学时、实验 9 学时),组织胚胎学部分占 21 学时(理论 15 学时、实验 6 学 时),详见下表。
第三节 肺和胸膜 一、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 二、胸膜和胸膜腔:掌握胸膜和胸膜腔和概念。了解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三、纵隔:了解纵隔的概念,纵隔的区分及其组成。
第七章 泌尿系统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第一节 肾 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了解肾的被膜及肾蒂的结构。
第二节 输尿管 了解输尿管的形态、分部、狭窄。
第六章 呼吸系统 了解呼吸系统组成、功能。
第一节 鼻、咽、喉 一、鼻: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 二、咽(见消化系统) 三、喉:了解喉的位置,了解喉的软骨、连结、候肌的位置和作用。掌握喉腔的分部。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二、点、线、面——荷塘创作(一个题材表现多种可能性)
作业:图片收集或写生
1、收集不同季节的荷塘画面资料
2、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四张图片,以不同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画面
三、形态——水的定律
(对非常形态的寻踪)
作业:水纹写生
1、自然界中流动的水
2、静态水中滴入黑色的连续变化
3、观察并表现由冰融化为水的现象与过程
四、教学方式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实行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法。
计分办法:过程考评(项目考评)5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课后习题10分;实践课测试30分);期末考评(卷面考评)50分
编制人:刘敏
编制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艺术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0-7-6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三、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构)
1、色的归纳和强调
2、采集和重构
3、关系的转移
四、系列配色
1、色相推移
2、明度推移
3、彩度推移
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明度对比调式
2、色相对比调式
3、彩度对比调式
4、色彩调和
六、配色构图
1、配色结构
2、同化与融合
3、配色的表情
4、配色的方法
实践教学

产品专业《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产品专业《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立体构成》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

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以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加强抽象的造型构思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此课程需要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纯粹抽象的形去考虑问题,摆脱物象化思维的纠缠。

另外,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类造型,不妨以之作为切入点去抽象出形与造形的规律,根据形态所包含的各种性质,如材料形态质感结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在理性的层次上去认识形态构成的问题。

二、课程任务:1.了解三维空间,有一定的空间造型感。

2.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3.熟悉不同的材料,掌握其制作加工方法。

4.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运用合适的材料加工制作完成。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立体构成的概念(2)构成设计理论的发展(3)立体构成的对象(4)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2.基本要求:了解立体构成的一些基本特点及方法。

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1.教学内容(1)形态(2)构成要素(点、线、面、体块的构成)(3)点、线、面、体、块的综合材质构成(4)半立体构成2.基本要求:了解二维空间平面与三维空间立体的联系与区别,如何转化。

了解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特点及材料的加工表现,通过训练使学生对立体形态的量感,空间感,肌理感有感性上的认识。

第二章构成材料式及制作技术1.教学内容(1)材料的分类(2)常用材料及工艺(3)材料力学(4)材料的应用2.基本要求: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及表现技法,能够根据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加工。

第三章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则和形式法则1.教学内容(1)简单与单纯(2)变化与统一(3)对称与均衡(4)对比与调和(5)节奏与韵律(6)比例与分割(7)主次与意境2.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造型规律和法则,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形态构成Ⅰ教案大纲

形态构成Ⅰ教案大纲

形态构成Ⅰ教案⼤纲《形态构成Ⅰ》教学⼤纲⼀、课程的基本描述1、课程名称:形态构成ⅠForm ConstructionⅠ2、周学时/学分:2/23、总学时: 364、授课对象:艺术设计12-1、12-2、12-3、12-45、使⽤教材:形态构成相关教材(对应不同章节考虑教材或媒介)⼆、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形态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形态设计、美学基本原理、形象与⾊彩关系的学习,使学⽣全⾯地了解造型观念和基本造型规律,并从各⽅⾯去研究形象、⾊彩特征、空间表现和美的形式规则,掌握如何创造形象及把握组合⽅式。

⼒求在开阔学⽣视野的同时,丰富他们的表现⼿段,最终使其融⼊到现代设计中,让学⽣通过学习学会运⽤视觉语⾔和各种表现⽅法来表达⾃⼰的宪法,以提⾼创作能⼒。

其中,形态构成Ⅰ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是平⾯构成,⼆是⾊彩构成。

平⾯构成是⼀门具有共性的设计语⾔,主要围绕形、形体、形态进⾏研究。

它既有应⽤设计的构成部分,⼜有其基础设计的训练内容。

通过学习平⾯构成,旨在培养学⽣的⼆维造型能⼒,将⾃然界中的现象、规律经过理性的概括、抽象、归纳转化为点、线、⾯等构成语⾔。

通过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创造出美的造型。

⾊彩构成主要是系统地讲授⾊彩的物理、⽣理、⼼理、美学⽅⾯的知识及⾊彩要素的搭配,让学⽣更好的把握⾊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

通过⾊彩构成的学习,将理性的⾊彩知识容于感性的⾊彩实践中,使学⽣对⾊彩的感觉由个⼈的喜好升华到更宽⼴,更科学,更具普遍意义的⾊彩美境界,以培养学⽣的创造思维能⼒,最终达到灵活运⽤⾊彩,⾃由表现⾊彩的⽬的。

三、课程教学⽬标(⼀)能⼒培养⽬标通过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习作实践练习训练,完成这门课程以后,学⽣应应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灵活地掌握平⾯构成的理论和严格的表现技法,能运⽤理性和逻辑推理的⽅法来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的关系、编排。

2、掌握艺术设计中⾊彩⽅⾯的基本原理、规律、法则。

《产品形态设计》教学大纲.doc

《产品形态设计》教学大纲.doc

《产品形态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产品形态设计(Form and Product Design)课程编号:20704500课程学分/学时:1.5学分/24学时先修课程: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造型设计基础、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体造型技术、设计方法学、设计素描与速写、设计色彩、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原理基础开课学院:机电学院(07)开课学期:春季课程教学目的:产品形态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产品形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产品形态设计技能,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产品形态的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及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产品形态设计中相关的技术知识,掌握形态与功能、材料、构造及工艺等方面的关系,逐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平衡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素质,为产品设计实务、产品造型与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第一章产品形态概述(2学时)了解产品形态设计的作用和分类,明确自然形态、概念设计、人工形态的定义;了解产品形态设计发展历程和变迁,明确产品形态设计的主要方向;掌握产品形态设计的主要原则。

第二章产品形态设计基本规律(4学时)了解形成产品形态的点、线、面、体各种元素的特性和所表达的语义,掌握点、线、面、体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常用的构成方法、在平面和三维空间的构成法则,熟练掌握点、线、面、体构成的手绘和计算机表达技巧,了解点、线、面、体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第三章单元空间的产品形态构成(2学时)掌握工业产品构成分类方法,能对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工业产品进行分类;了解一般产品构成形式,(2学能根据产品功能、人与环境要求、结构要求、材料等条件确定产品的构成形式。

第四章功能及技术与产品形态 了解形式追随功能学说产生的原因和意义,理解产品功能的客观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的辨证关系, 正确认识多元认识论下功能和形式的改变及发展;熟悉多种连接构件形式,能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部 件的连接形式,了解产品构成形式与产品的造型关系。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四 课程内容
序 课程 号 模块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掌握形态的基本概念;了解
生活中的形态。
1.理论教学内容:
产 品 形 2.掌握形态的特征性,了解设 (1)何为形态?
1 态概述 计中形态的重要性。
(2)形态特征;
3.提高学生对形态的认识、归 (3)形态设计要素;
纳和运用。
学习重点
学时 理论 实践
1.学习时注意了解形态在二维设计
七 教材选用及主要参考书建议
教材选用
教材建议选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优 质教材。同时将国内、外优秀的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推荐给学生。
三维形
态 构 成 2.了解三维形态与材料关系; (2)三维形态与材料;
1.重点掌握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与
3
3.掌握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 基础与
与方法;
(3)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与方法; 方法;
(4)综合体的三维形态构成。
2.多尝试综合体的三维形态构成
4
32
训练
4.提高学生对综合体构成的 2.实践教学内容:
六 课程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试为专业课程考试,采取将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综合考核的方 式,实行随堂考试,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在成绩 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 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平时和期末考试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任 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结束后,由各任课教师按照 美术学院统一制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评分表,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实填到评分表上,连 同期末考试作品一起拍照,并交到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形态构成之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形态构成之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形态构成之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作者:李健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形态构成作为设计基础是电脑美术专业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它以形态造型训练为主线,着眼于学生的智能训练,采取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合的构思方法,开拓创造思路,培养学生形态的抽象思维和抽象的表现并紧密结合本专业,使学生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构成的造型及组织规律,了解构成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技能培养目标1.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 了解掌握二维、三维形态的创造与形态的组织规律。

3、能进行平面形态的创造和组合构成。

5、能运用平面的基本变化规律进行各种表现的构成。

6、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2、职业素质目标1. 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3. 注重设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4、总学时 34学时,按每周3学时,每学期17周,一学期完成。

二、教学内容要求模块一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一、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概述。

包括概念、内容、材料及用具等。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包括点、线、面等。

3.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包括几何形、自然形(动物、植物、人物)、偶然形等。

4.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包括重复、渐变、对比、特异、发射、密集、空间、肌理等,5. 平面构成的应用。

包括在服装、包装、室内陈设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要求1. 掌握基本概念及原理。

2. 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3. 将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3、教学重点1、掌握平面构成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2、在形式美的法则下,训练学生设计和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4、教学难点(1)认识和理解形态构成的本质,掌握抽象的表现语汇,(2)思维的创新设计。

模块二——技能训练三、教学建议1、开设时间:高一下期每周3学时,开设一学期。

2、理论课与实作课的课时分配约为:1:5。

建筑形态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形态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形态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形态构成基础/ Form Combination Basics课程代码:05232079课程类型:拓展/选修总学时数:48(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8)学分:3.0先修课程:视觉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开课单位:建工学院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选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全面介绍如何获得艺术形态构思灵感;怎样进行空间艺术创造性思维;排列组合数之秩序美的形式;以及由此产生和谐的艺术形态视觉心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多种材料与技术操作承载空间艺术思维和美学。

为建筑形态构成奠定基础。

从自然、抽象、人文形态中获得灵感与构思;进行空间艺术创造性思维;运用形式美法则排列组合数之秩序美的形式;表现和谐的艺术形态视觉心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多种材料与技术操作承载空间艺术思维和美学,抽象思维与具象表达是本课的任务和目的。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然形态的形成:(自然生态设计):(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1)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设计:(2)物种多样性与设计的多样(3)物种形态语言的多样性与设计语言的多样化(4)自然形态的设计规律与人文形态设计的规律(5)自然形态的对立统一与人文形态设计对比统一(6)自然形态设计的突变与人文形态设计的变异(7)自然形态的艺术、结构、生长规律与人文形态艺术的结构、功能、形态构成规律。

了解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设计;物种多样性与设计的多样;理解物种形态语言的多样性与设计语言的多样化;自然形态的设计规律与人文形态设计的规律;掌握自然形态的对立统一与人文形态设计对比统一;自然形态设计的突变与人文形态设计的变异。

2.平面形态构成:(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1)图与底关系(2)形与形关系(3)基本形与单元形(4)平面形态的形成(骨格与基本形、作用性骨格与非作用性骨格、网格构成、座标纸)(5)平面形态的组织(统一中求变化与变化中求统一)(6)肌理形态的构成了解图与底关系,形与形关系;理解基本形与单元形;平面形态的形成;掌握平面形态的组织。

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构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环艺设计课程编号:总课时:96大纲执笔人:毕宇娟大纲审核人: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1、课程性质: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3、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的训练手法。

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先修的课程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1、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构成的分类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点、线、面的情感特征2、第二章重复构成重复构成的概念基本形的组合关系特殊重复重复构成的形式3、第三章渐变构成渐变构成的分类渐变构成的特征渐变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联想渐变构成4、第四章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的含义特异构成的形式特异构成运用5、第五章对比构成形状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质感对比位置对比曲直对比6、第六章材料与肌理肌理的概念肌理的分类视觉肌理的形式触觉肌理的形式材料的特点肌理训练的方法7、第七章空间构成空间的概念平面空间表达方法空间的构成形式二维空间的空间表现8、第八章色彩的三要素色与光色相明度纯度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构成在设计的运用9、第九章色彩的心理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联想积极色彩与消极色彩10、第十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一)色彩对比的含义同时对比连续对比明度对比色调11、第十一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二)色相对比色调纯度对比色调面积对比色调冷暖对比色调空间混合的目的及要求12、第十二章线立体形态构成立体构成的研究方向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立体构成的基本要求线材构成13、第十三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一)面材构成的材料应用面材的含义面材构成的加工手段面材的基本折屈练习14、第十四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二)面材构成的特点仿生结构的种类仿生结构的内容与加工方法15、第十五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一)块材的特点块材的性能与性质块材的形提塑造方式16、第十六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二)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点材、线材、面材的组合形式教学要求:了解:1)构成的概述与分类2)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点、线、面)3)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分割与比例)4)色彩的构成要素(光与色、色彩的属性及种类)5)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对比形式、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6)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体元素)理解:1)必须理解点、线、面的情感特征2)必须理解色彩构成三要素的应用3)必须理解立体构成的加工方法4)必须理解构成知识在设计中的运用掌握:1)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感。

《设计形态》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形态》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形态》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学会观察与发现事物的特征与内在逻辑关系。

2 .科学运用构成要素中点、线、面,尝试对日常事物进行图像化抽象概括。

3 .掌握构成的拼贴方法并灵活应用与相关图形表现。

4 .掌握构成的空间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多维度的空间意识思维与想象力。

5 .掌握叙事空间的实现方法,尝试发现与编导图形的剧情关系
6 .掌握图形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并通过这些形式的训练应用于环境设计相关设计门类,并加以整合应用。

7 .语言阐述自己设计及设计特点。

1.建议教材
1 .郭烈炎.《设计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 .主要参考书
1 .纳吉.《运动中的视觉》.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2 .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 .黄厚石.《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100理论: 60 实践: 40适用专业: 广告专业装潢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 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 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 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 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安排时间, 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 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 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 重点在指导和讲评, 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 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doc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doc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代码:1522245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学分:3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32先修课程:素描写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构成。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

色彩构成,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

要求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三大构成是利用形式要素及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

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演示,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平时成绩”通过上机成绩、作业成绩、出勤率及课堂纪律的考核确定。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第四章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形式8440§4-1 基本形4220§4-2骨骼4220第五章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16880§5-1 重复2110§5-2 渐变 2 1 1 0 §5-3 发射 2 1 1 0 §5-4 近似 2 1 1 0 §5-5 变异 2 1 1 0 §5-6 密集 2 1 1 0 §5-7 对比 2 1 1 0 §5-8 空间 2 1 1 0 第六章色彩的概述2200§6-1 色彩构成的概念2200第七章色彩的三大属性12660§7-1 色彩的分类 4 2 2 0 §7-2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与4220波的关系§7-3色彩的明度变化4220第八章色立体12660§8-1 孟谢尔色立体 4 2 2 0 §8-2奥斯特瓦德色立体42 2 0§8-3日本色立体4220第九章色彩的混合12660§9-1加色混合4220§9-2 减色混合 4 2 2 0 §9-3 中性混合 4 2 2 0 第十章色彩的对比和调和8 4 4 0§10-1 色彩的对比 4 2 2 0 §10-2 色彩的调和 4 2 2 0第十一章色彩心理构成8 4 4 0§11-1 色彩心理 4 2 2 0 §11-2 情感配色法 4 2 2 0合计10856520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一章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要求: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2.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及目标;3.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1-1 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2.相关概念可以案例解析;3.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4. 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设置目的: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

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

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技能要求: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三年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
总学时:48 讲授学时:16课内实践学时:32其他:0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形态构成学是艺术设计的专业必修课,是设计者
掌握设计艺术的基础。

是设计专业学生最终成为
一名平面设计师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熟悉设计艺术的基本形式规律。

具有良好的视觉表达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图形设计能力
具有较强的形态创造能力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向
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形态构成学的形态构成规律和
基本技巧,使学生熟悉各种形态构成原理,最终达到能
以此学科知识独立完成平面形态构成设计的基本运
用、为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版式设计打下基础。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
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在形态构成学习上须结合素描
基础、色彩基础课程作练习。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素描、
色彩;后续课书籍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理论上学生要掌握形态构成学的基
本知识,适用范围及与其它学科的接轨的基本知识;
2.基本技能要求:在实践操作上学生要能掌握形态构
成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平面、立体及材料方面的
设计构成知识等,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作
品。

3.职业素质要求:课程要求学生最终能独立运用形态
构成原理做基本的平面、色彩、立体、空间造型设计。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概论
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讲述了形态构成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教学要求
认识形态构成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
形态构成学在设计中的基础作用的印象。

了解形态构
成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根本目的。

(二)平面设计构成
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讲述了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基本形的构成及
形式法则,相关知识的思考与练习。

主要教学要求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要素,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
形式要素之间的转化关系。

通过教学示范及实例分
析,指导学生在实践把握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关

(三)色彩设计构成
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讲述了色彩的属性,色彩构成训练,相关知识点
的思考与练习
教学要求
通过授课使学生对色彩和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
构成与色彩心理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对
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借鉴和创意的多组作业练习,掌握色彩的配色
方法、组织形式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基
础造型能力和色彩创造想象能力。

(四)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本章主要讲述欣赏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欣赏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学习、了解
构成在设计作品: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空间设计、
版式设计、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要求
会分析设计作品所运用的手段。

能够综合利用构成理
论完成作品设计,培养设计创造力。

设计一张有构成
美感的海报作业。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实践教学
(一)课内实践项目1
1.实践项目的名称:平面构成练习
2.内容:重复构成联系、点构成、变异构成等
3.目的要求:平面构成知识的应用熟悉。

4.课时数:4学时
(二)课内实践项目2
1.实践项目的名称:深圳的未来
2.内容:主题性配色练习,通过色彩的描述表现深
圳的未来主题
3.目的要求:熟悉主题性配色基本特点
4.课时数:4学时
(三)课内实践项目3
1.实践项目的名称:色彩对比
2.内容:对比配色练习,通过色彩的表现进行色彩
对比练习。

3.目的要求:熟悉对比配色基本特点
4.课时数:4学时
(四)课内实践项目4
1.实践项目的名称:色调配置
2.内容:色调练习,通过色彩的表现进行色彩色调
练习。

3.目的要求:熟悉色调配色基本特点
4.课时数:4学时
五、必要说明
(一)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实训室、电脑、投影仪、白板。

对学生的基础条件无特别要求。

(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设计构成》,ISBN 978-7-301-15593-6/J 0248,文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参考书:《形态构成学》,辛华泉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年,第1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及形式
方式:考查;形式:单元作业
2.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
平时:60%主要来源于平时作业完成情况50%考
勤情况10%)期末:40%
(四)其他说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接受能力,可适当调整学时分配。

本课程需加强学生对实际项目的设计制
作。

允许计划与实际授课有2学时的出入。

大纲编订部门:执笔人:
大纲审订部门:审订部门负责人:
编订日期:修订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