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 作品结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夏夜之梦》作品结构分析
《仲夏夜之梦》是莎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翁作品。当然我也不例外,虽然莎翁以悲剧见长,但就个人喜好来看,还是更喜欢喜剧,所以,选择《仲夏夜之梦》进行分析。
这部喜剧剧叙述雅典城内的一对恋人荷米雅和莱桑德,荷米雅的父亲反对他们在一起,他要求公爵下令,若荷米雅不肯嫁给德米崔斯,就要判她死罪。荷米雅深爱莱桑德,又因德米崔斯曾对挚友海莲娜示爱,所以不愿依从父命。荷米雅和莱桑德决定逃出雅典,而热爱荷米雅的德米崔斯和迷恋德米崔斯的海莲娜,亦跟随这对恋人逃进森林。
林子里的仙王欧伯龙为帮助海莲娜赢取德米崔斯的爱,就命令帕克趁德米崔斯睡著时,把神奇的情水滴在他的眼脸上,待他醒来,就会爱上睁眼后第一个看到的人。未料阴错阳差,帕克搞错对象,把情水滴在莱桑德的眼上,使莱桑德爱上海莲娜。欧伯龙得知后,赶紧把情水滴在德米崔斯的眼里,让他也爱上海莲娜,然后再把解药倒进莱桑德的眼里解除魔法,而让德米崔斯继续迷恋海莲娜。荷米雅的父亲发现荷米雅和德米崔斯各有意中人后,也就答应了荷米雅和莱桑德的婚事,最后这两对恋人就双双在同一天举行婚礼。
整场戏就情节推演而言,可分三个部分:首先是一条地位崇高却荒谬无比的律法;其次,他们逃往林子后,精灵的介入使彼此爱的对象混淆,因而产生误解与冲突;最后,一阵混乱之后,终於恢复理智和谐。这个故事发生在仲夏夜晚,故事的主人翁们一度失去自我,事实上在西方文化中,有所谓的仲夏疯和月晕,象徵黎明之时,混乱才能回复秩序,疑惑冲突才会得到解决。
这部剧剧的架构如几何图形般对称,故事发生於城市与森林、清醒与睡眠、真实与梦幻之间,成为两两对比的元素。底修斯掌管现实的雅典城,欧伯龙则是梦幻的森林之王,分别象徵理智和潜意识。
森林代表激情、焦虑、混乱、不受管束,隐藏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错置的危机,彷佛是一场纷扰的梦境,时空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雅典城代表社会机制、社会运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冲突。
乡巴佬和帕克这两个角色,恰可以做为真实世界与梦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质朴也罢,我特别喜欢乡巴佬这个角色,认为他脚踏实地,对仙后的地位和法力不为所动,只关心找到路回家、觅食、搔痒、睡觉。帕克则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态度,他捉弄村民,对自己找错对象、滴错情水不但不以为意,还觉得趣味十足,代表了对脱序状态的偏好。
另一个对称的安排是两两成双的恋人,莱桑德和德米崔斯,荷米雅和海莲娜,他们之间的角色互换,扑朔迷离。
本剧看似简单,实则具有不凡的文学与戏剧价值。另外,在莎翁众多的剧本当中,《仲夏夜之梦》也是少数极具原创性的剧本,不像其大部分的剧本,取材其他作品而融合改编。
《仲夏夜之梦》剧中的赫米娅明知处境险峻,依然违抗父命,誓与拉山德私奔,印证了莎士比亚的名言“真爱的路途永远是坎坷多阻的。”戏剧一末尾出现的对立君庭,对立父命的抵触将矛盾置于社会大环境中,暗示了抵触的处置不能够是单一性的,而是依照多线程的方式,各种力气相互浸透纠结。那么戏剧抵触相映照的戏剧结构就不能够一字铺开,而是从主要结构中分演出主要结构。以不同的结构为依托,不同的举动线贯串其中,最终把这个深入的矛盾加深或许化解。莎翁在该剧结构铺架的时分,采取了多举动线多结构的手法,让矛盾累积、开展、迸发,最终给了一个“大聚会”的结局,表现了对真正爱情的神往。
这部剧的结构复杂,与反映的主题有关,也就是主题观照。雅典封建礼教管束下的爱情像朵开放的玫瑰,不再芳馥。莎翁探求的是镌刻永久的爱情。剧中海伦娜说:“爱情是不用眼睛而专心灵看的,只用翅膀不用眼睛,表现出莽撞的忘性。”要反映爱情的不可言喻是由于心灵不动摇惹起的,《仲夏夜之梦》剧就不能够采用亚式戏剧的庄重庄重、戒律清楚的理性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主义颜色是丰厚的,不是理性的灰白色。爱情这个理性的主题需求腾跃的心灵方式诠释。心灵的活动机能是自在的,那么,该剧也采用多变的方式,将蓬勃真爱展如今我们面前。人神交织的举动线,同步行进又分支错节,恰外地表现了主题。
与纯戏剧结构讲求的规则美相比,莎翁推崇的戏剧结构是变化中的一致,这契合自然规律。正如约翰逊所说:“一个准确和恪违规律的作家像这样一座花园,它的设计很准确,在那外面人们细心栽培了许多花木,它既有树隐,又有花香,莎士比亚的创作像一片森林,在那里,橡树伸张了它们的枝干、松树屹立在云端,这些大树有时间杂着野草和荆棘,也有时给桃金娘和玫瑰花遮阳挡风。它们用壮观的华美的现象来饱人眼福,以无量的变化来愉悦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