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2-10文昌市历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2007年文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文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文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作者:2008-03-19文昌市统计局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抢抓机遇,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稳步扩大。

据核算(已经省局评估),全年GDP突破70亿元,达到72.6294亿元,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增加10.9938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13776元,可比增长11.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2%,二季度增长13.0%,三季度增长13.3%,四季度增长13.2%,四季度增幅有所减缓,全年经济在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68948万元,同比增长1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0095万元,同比增长9.3%,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80734万元,同比增长15.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361万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7251万元,同比增长13.5%。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4.7%,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4.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1.1%。

从拉动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50.8:19.3:29.9。

二、农业农业继续引领经济较快增长。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推广农业新技术为手段,不断推进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全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在四个季度经济中,其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49%-51%之间,使农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引领力量。

海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海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海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海南省统计局2011年5月10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省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海南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5万多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省总人口2为8671518人。

二、人口增长我省总人口,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86751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804000人,增长10.22%。

平均每年增加8040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8%。

三、家庭户人口全省共有家庭户2224884户,家庭户人口为806831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11人减少了0.48人。

四、性别构成全省总人口中,男性为4559933人,占总人口的52.59%;女性为4111585人,占总人口的47.41%。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2.54下降为110.90。

五、年龄构成全省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734663人,占总人口的20.00%;15-64岁的人口为6260847人,占总人口的72.2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76008人,占总人口的7.80%。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4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3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06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225726人,占总人口的83.3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45792人,占总人口的16.67%,其中黎族人口1277359人,占总人口的14.73%。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725526人,增长了11.16%,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了0.7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8444人,增长了5.74%,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71个百分点,其中黎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78个百分点。

海南文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文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引言 (1)1 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1)1.1 旅游经济成为文昌经济的亮点 (1)1.2 三次产业产值不断增加 (2)1.3 财政预算愈来愈高 (2)1.4 龙楼镇经济水平较高,锦山、会文镇紧接其后 (3)2 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 (4)2.2 城镇居民收入过低 (4)2.3 城市规划建设前瞻性不足 (4)2.4 政府融资平台潜在风险较大 (5)2.5 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均衡,税收收入来源单一 (5)3 对文昌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3.1 应重视实体经济,推进房地产业制度改革 (5)3.2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城镇居民消费信心 (6)3.3 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增强规划的前瞻性 (6)3.4 地方政府应该规范融资平台,建立约束机制 (6)3.5 政府应协调各产业的税收收入比例,增加税收增长的新源泉 (7)参考文献 (7)致谢 (8)海南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经济依赖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的变化与城市经济紧密相关。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过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商品相互交换的成果,城市经济使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分离。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另外总是在变化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也能够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本文分析的海南省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对文昌市经济结构的演变研究、文昌市产业发展研究、文昌城市经济的要素研究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经济;现状;产业;文昌市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nchang City of HainanProvinceAbstract: City economy is in the city for carrier and developing spac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prosperity, economic structure constantly optimization, capital, technology, labor, information and other factors of production height aggregation, scale, gathered effect and diffusion effect very prominent region economy. City economy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with the secon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 the agriculture and crafts separation and commodity Ex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ced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olation and p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whole social productivity level and the nature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but also alway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Keywords: urban economic; current situation; estate;wenchang引言城市经济包括了社会、政治、文化等要素,其能够反映出城市功能和职能。

2008年文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文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文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保民生,促增长。

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年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两驾马车的快速增长拉动下,我市总体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17717万元,同比增长1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384686万元,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169004万元,同比增长10.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87732万元,同比增长6.2%,建筑业完成81272万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264027万元,同比增长17.9%。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9:20.8:32.3变化为47.0:20.7:32.3。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较为明显,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第一产业贡献率为36.6%,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7.5%,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5.9%,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15219元,同比增长19.2%(按现行价计算),经济福裕程度逐步提升,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稳步迈进。

二、农业农业稳定较快发展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97172万元,按现行价计算增长22.8%,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9%;增加值完成384686万元,可比增长9.8%,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全面增长,分别增长6.6%、15.0%、12.7%和9.8%。

整个农业经济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夯实了经济增长后劲。

全年种植粮食63.90万亩,比上年增长2.7%;蔬菜24.48万亩,增长12.2%;瓜类9.56万亩,增长3.8%;水果9.03万亩,增长2.5%;热带作物40.13万亩,下降0.8%。

海南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海南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海南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我州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州常住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为441689人。

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9946人,增长9.94%。

年平均增长率为0.95%。

二、家庭户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15358户,家庭户人口为42478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8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39人减少了0.71人。

三、性别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5963人,占51.16%;女性人口为215726人,占48.84%。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75,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持平。

四、年龄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09262人,占24.74%;15-64岁的人口为309217人,占70.0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3210人,占5.25%。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3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0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9694人,占24.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31995人,占75.16%。

其中:藏族292888人,占66.31%;回族30203人,占6.84%;土族3991人,占0.90%;撒拉族1040人,占0.24%;蒙古族3096人,占0.70%;其它少数民族777人,占0.17%。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了8360人,下降了7.08%;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48306人,增长了17.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