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文化读后感
数学文化读后感(精选14篇)
数学文化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文化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文化读后感篇1上一学期,就断断续续地在阅读北京东路小学张齐华老师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假期中更是再次认真拜读了一遍。
作者张齐华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已经得到众多名家的认可,也受到广大老师的赞同。
张齐华老师致力于在实践层面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演绎数学的文化魅力,展现数学的意趣与价值。
张齐华老师的教学,给人以惊奇之感,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
设计自然流畅、环节处理细腻、构思巧妙魅力、教学到位厚重,很是值得我学习。
张老师的座右铭“不重复别人的,更重复自己”,才让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
《圆的认识》一课,在准备时“由外而内”的跨越,让我看到张老师在新一轮《圆的认识》的探索与实践,尽管困难重重,但张老师坚信:路总会重新走出来的,只要你愿意去开辟。
在思考后一个个问题的出现,张老师坦然面对静心解决,使《圆的认识》一课再次呈现了一些别样的意味。
看着实录,就像走进了张老师的课堂,俨然像在品一杯好茶,只有静心悟道才是至理。
张老师的《交换律》坚信了数学向着纵深处开掘的至理,读这份案例为其深度和细腻而震撼。
对数学文化的追求正是本节课的显著特色,这种数学文化特质不仅外释为一份感性的素材,更内蕴成一种理性的思辨。
“猜想—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犹如泛起涟漪的思维波,思维的确定性、变通性、辩证性、得以相互印染,这种质辩的深入性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学本质内涵和教学价值取向。
《认识整万数》一课,让我了解到张老师是如何破解数学知识内在的结构的。
新颖的教学设计因为有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深刻理解作支撑,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精彩的四十分钟,来自于课外日日夜夜,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数学知识结构的深入把握,对数学规律方法的深层次揣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调查了解。
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数学文化是指数学思维、数学知识与人类社会、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的发展历史长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数学文化。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普适性和世界性,同时也对不同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学习数学文化让我感受到数学的普适性和世界性。
数学作为一门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学科,可以说是一种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数学都扮演着相似的角色,提供了统一的思维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我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数学发展历程和数学家的贡献。
例如,古希腊人在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古代数学家在代数和算术方面的成就也为后世的数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些都说明了数学作为一门全球性的学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普遍适用性。
其次,学习数学文化让我感受到不同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学文化在数学思维方式、研究领域和方法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
比如,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实用性和问题求解,强调观察和归纳的方法,而西方数学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性,重视公理化和证明。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数学内容上,也体现在数学教育和数学应用上。
通过学习不同数学文化,我了解到了不同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方法论的不同。
例如,芬兰在数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中国数学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些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目标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数学文化的特点和侧重点。
在学习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我也深刻理解到数学是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学科。
尽管数学与艺术看似毫无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
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和证明都可以通过优美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美感。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发现和欣赏一些美妙的规律和关系,例如黄金分割、费马大定理等。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在阅读《数学与文化》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基础,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中阐述了数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以及它如何影响和推动各种文化现象。
从古希腊的数学哲学到现代的复杂计算,数学始终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关键力量。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建筑、物理、经济等,展示了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深刻影响。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解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的组合,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表达。
它体现了人们对精确性、逻辑性和完美性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与语言和音乐一样,数学也是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数学理论的建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数学成为了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解读:这句话阐述了数学的精神内涵。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理性的精神。
这种精神激发了人类的思维潜力,推动我们不断追求精确、严谨和完美的境界。
数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壮丽史诗。
“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
” 解读:这句话表明了数学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数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
数学的进化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扩展上,更体现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上。
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数学对于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数学文化是指通过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和发展人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认知能力,进而使人们对数学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推动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以数学文化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应用。
比如计算购物物品的总价,计算时间和距离,规划差旅的路线,设计和绘制图案等。
这些都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在这些实际应用中,数学文化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直觉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数学与艺术是两个看似相悖的领域,但事实上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
数学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和美学。
在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形式中,数学可以提供一种有序和对称的感觉。
例如,金字塔、音乐作品的节奏和韵律、绘画作品中的对称图案等,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算和原理。
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数学元素,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
同时,数学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作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使我们能够创造出更符合数学规律的艺术作品。
三、数学与科学的交融数学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文化对于科学研究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无论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还是社会科学,都需要数学来进行建模、分析和推理。
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和准确的表达方式,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描述和解释自然世界的规律。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推动科学领域的发展。
同时,数学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思维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
四、数学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数学是一种普世的语言,不受国界、种族和文化的限制。
读《数学文化学》心得体会
读《数学文化学》心得体会《数学文化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通过独特的角度将数学与文化相结合,探索数学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数学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对数学的智慧和美学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阅读《数学文化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作者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作者提到了古埃及人在建筑金字塔时所运用的几何学原理,阐述了当时埃及数学家对于几何学的研究和发展。
又比如,作者利用尼科尔斯基分形理论解释了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韵律规律,展示了数学对于诗歌创作的启示作用。
通过这些案例,我看到了不同文化中数学思维模式的异同,也更加意识到了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其次,本书还讨论了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数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智慧的杰作,在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以画家毕加索的作品为例,解释了其数学思维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作用。
通过数学的思维方式,艺术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像中的几何结构与比例关系,从而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这种跨学科的交叉思维方式使得数学和艺术之间产生了良性互动,为人类的文化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数学与哲学、宗教之间的联系。
数学作为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哲学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以数学家康托尔的哲学思考为例,阐述了数学在哲学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为哲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
而在宗教方面,作者提到了数学追求解脱与教义追求真理的相似性,指出数学对宗教信仰的启发。
数学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使得它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追求人类内心的真实时具有独特的力量。
最后,在阅读《数学文化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的智慧和美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数学被认为是一门“冷酷”的学科,但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了数学背后的智慧和美学。
数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并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数学文化读本的读后感
数学文化的读后感(三篇)第一篇数学文化,一种看似冷酷无情的逻辑世界,却在我深入探索后,发现了它深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首先,我对数学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解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数学培养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让我们能理性地看待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这种思维能力让人赞叹。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书中提到的斐波那契数列,它的美丽与神奇让我惊叹不已。
还有,数学家们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这种跨学科的应用,让我看到了数学的无限可能。
此外,我对数学文化的态度和看法也有了新的提升。
我认识到,数学并非只有冷酷无情的逻辑,更有一种严谨而深沉的美学。
这种美学超越了一般的形式美,它来自数学的内在逻辑和严谨性,它是那么的吸引人,那么的让人着迷。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我感到,数学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创新思考的力量。
我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也因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总的来说,阅读《数学文化》是一次深刻的思考旅程。
我深入理解了数学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数学并非只是冷酷无情的逻辑,而是一种深邃的思考方式,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数学的思考方式,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数学文化,让它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数学文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的读后感:首先,数学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让我深感震撼。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解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其次,数学文化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让我深感敬畏。
在书中,我了解到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精确性,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都有其严格的定义和证明。
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5篇
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5篇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名一线数学老师,就必须对数学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
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更,对于同学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在这一轮小学数学远程培训中,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再结合实在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一、老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老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为达成这一目标,老师首先要把自身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老师要在把握坚固结实的专业学问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讨论前沿的最新成绩最新学问,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得,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讨论等方面的学问,构建多元化的学问结构,使自身不但会教,而且有自身的教育努力探求与风格。
二、重视生活数学,切实提高数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养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确定要面对全体同学,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同学抓起,才略做到“水涨船高”,同学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同学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将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学习数学的最后目的是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产实践,所以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学问的教学外,还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学问,让生活中同学所必须的学问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努力探求,使同学感悟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变更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方法,紧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同学从生活阅历和客观事实启程,在讨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进展数学。
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篇2学习数学很难吗?至今依旧有诸多的志士仁人仍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虽然本人数学并不出众,但论水平还说的过去,下面是本人的一点小小的阅历,希望能够助你有所提高。
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的文化——《数学与文化》读后感
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的文化——《数学与文化》读后感一本书激发了我的思考,这本书就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的《数学与文化》,作者是著名的数学家大卫韦伯,他的思想令人叹服。
他坚定地认为:“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文化”。
我读完这本书,震惊于其中深刻的结论,并决定撰写一篇文章,以此来分享我的读后感。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思路。
他指出,早期文明已经发现了其中的许多实用原理,这些原理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完善,以及过去几百年人们在数学领域的发现与创新,数学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了人类文明中。
他认为,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正是建立在数学知识和原理之上的,这些原理不但可以让人们理解自然规律,而且可以用来计算物质和金钱的流动,以及时间的流逝,甚至有助于人们试图探索和理解宇宙的奥秘之处。
作者也指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极其具有力量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更深奥的概念和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极大的建设性成果。
同时,作者还提出,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也是一种新的社会观点,它将科学技术,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不同学科综合起来,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石。
这本书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以清晰简洁的文笔,将枯燥艰涩的数学论述转化为流畅易读,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突出了数学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所起的作用,强调数学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性,并且这个观点不禁让我想起了罗斯福的名言:“数学是文明中最美的学问”。
书里的思想和论断,让我联想到了一句经典的名言,那就是“文明之路是由数学开创的”。
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贯彻着“加、减、乘、除”的法则,它的思维模式也是极其具有力量和创造力的,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不仅使人们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也让社会发展取得了成功。
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论证了数学在现代文明中所起到的深远作用,他引用了大量资料,对数学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让我们看到了数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也看到了它在现代文明中的价值和意义。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最终5篇)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最终5篇)第一篇:数学与文化读后感《数学与文化》读书报告数学之光辉映历史星空穿越浩瀚的历史天空,一路上到处可见数学之光造就的辉煌。
在埃及的尼罗河畔,数学将金字塔“打造”成了横扫欧洲的拿破仑皇帝的铁炮狂轰滥炸亦不能损之分毫的人类建筑奇迹;在肥沃的两河流域,数学将人类领进了时间的范畴里,摆脱了“今夕不知是何年”的懵懂,跃入了历法的新纪元中;在静谧的爱情海岸边,数学中的天之娇女——黄金分割比“创造”了科学与艺术达到至善至美结合境界的巴特农神庙······数学,一路播撒的文化的种子已绽放出姹紫嫣红的花朵,惊艳绝伦!数学,这一科学中的皇后,是如何登上科学的殿堂呢?答案自然是无数前赴后继的数学家的呕心沥血的付出。
因此,在我看来,数学创造出的辉煌的文化诚然有埃及金字塔、巴特农神庙之类的令人亘古慨叹的世界奇迹,但最精华的部分应属于数学家为求真理而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那才是造就数学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辉煌、永葆活力的原动力!下面让我们在数学家史话中领略一下那最朴实无华的数学文化。
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祖冲之,出身官宦人家,少年好学,学问高深,年轻时便已名噪京师,但因在宴会上预告月食的降临而得罪权臣戴法兴,毁了仕途。
祖冲之闲赋在家,心里郁愤难平。
但他不甘于青春年华就此蹉跎,便研究数学——为《九章算术》作注。
《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四五十年间,集我国数学之大成,历代均有人为它作注,但都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圆周率。
祖冲之一接触到圆周率问题,便被困扰得坐卧不安。
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利用刘徽的隔圆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算起来相当费劲,于是他请来了年仅十三岁但天资聪颖的儿子——祖暅的帮助。
因为那个时代既没有阿拉伯数字可以笔算,又没有算盘可以珠算,预算只能靠一种叫算筹的原始工具。
于是祖冲之搬来几个大竹子,操刀破成细条,又一一折成短截,堆起来一座竹棍的小山。
数学与文化 心得体会
时间冲冲而逝,不知不觉间这学期又过去了。
我在这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上选择了《数学与文化》这门课程。
其实当初我在选择这门课程上主要是为了获得学分;然后是为了让我的学分来自不同的领域;最后才是因为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数学成绩还不错);抱着一种不以为然和好奇的思想来学习这门课程。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可以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我太爱这门课程了,我真真正正的喜欢上了数学。
虽然我对数学不感说精通,但是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不过在学《数学与文化》之前我和大家的的想法都一样以为数学只是一门为算数而服务的学科,它的出现是为了简化人们在实际生产过程遇到问题时的计算过程中大量的计算步骤和提供简便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存在只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考试才去学它,对它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过在学了《数学与文化》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授课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下获益良多。
老师喜欢和我们同学一起互动,不象有的老师只是填鸭式教学,而不管学生吸收了没有。
通过学习我才发现十多年来我心中的数学是被我狭义化了的,数学的地位被贬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完全处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同的地位上。
他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他完全是一门独立的文化,指引着人类向理性方向前进。
人们常说做事要一步一步来,其实教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能一来就讲一些大道理,让同学们还没有学就已经被那些大道理搞得头昏眼花。
这一点老师就做的非常好。
在开始的时候,然我明白数学是提高人的精神世界,求善求美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
老师在上课时列举了很多生动鲜活的面试例子,而且这些面试材料让我们联想到我们以后会不会遇到,如果记下来,以后不就更容易找到工作了吗?通过这些让我们培养了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也让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学下去的理由。
学到中段的时候,让我懂得数学是认识自己和理性的探索精神。
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式,通过简单游戏来和同学们互动,再在这些题的基础上列举一些与之类似却更叫深奥的题,最后根据解法一步一步推导出神密的数学知识和规律。
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的文化——《数学与文化》读后感
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的文化——《数学与文化》读后感自古以来,数学就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整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最近,我读了《数学与文化》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书中描述了从古代中国到现代西方文化的数学发展历史,为我们展示了数学对文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没有数学,就没有现代文化。
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古代中国和现代西方文化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
据书中介绍,古代中国数学主要是用来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科学研究,其基本功能是提供实际解决方案,而不是用来研究客观规律。
而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则大大不同,它不仅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够发现新的客观规律,并且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更深入的数学理论。
其次,数学对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书中提到,古代中国数学的发展对当时的文化生活影响巨大,如果没有数学,那么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学、建筑等将无从谈起。
此外,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数学研究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了数学,科学才得以发展,大大促进了西方文化的进步。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数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数学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比如,数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和技术研究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使社会发展走向繁荣。
总之,本书阐明了数学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是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果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文化,也就没有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重视数学,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
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关于数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文化特征。
它是数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人们将数学融入到文化中并借助数学来反映和推动文化发展的结果。
学习数学文化对于我们深化对数学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拓展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我深感数学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收获。
首先,数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数学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蕴含着人文精神的深邃思考和价值追求。
在学习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我深感数学所具有的逻辑严谨、思辨性思维、抽象性思考等特点与人文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例如,数学推理中的逻辑思维要求我们严谨、细致、严密,这与人文精神中追求真理的态度非常相似。
另外,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数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也让我深入了解到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理论的深刻思考,这些都展现出了人们对于数学的热爱和对数学价值的追求。
因此,学习数学文化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更是一种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呈现。
其次,数学文化与科学精神相呼应。
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尊重知识、合理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要素的统一体,而数学文化正是科学精神在数学领域的具体呈现。
数学文化注重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建立理论模型和进行证明等科学活动,要求人们具备仔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总结、归纳和演绎推理,这与科学精神中追求真理、尊重实证、崇尚理性的要求高度契合。
学习数学文化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方式,让我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客观冷静、理性思考,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数学文化与创新意识相促进。
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创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数学文化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数学家们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或发展数学理论,经常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思维和方法的探索。
这要求我们具备敢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精神,有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同时也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思维的开放性。
数学与文化融合的价值读后感
数学与文化融合的价值读后感读完关于数学与文化融合价值的文章后,我就像发现了一个超级酷炫的宝藏世界,忍不住想跟大家唠唠。
以前我就觉得数学嘛,就是那些让人头疼的数字、公式,天天在本子上算来算去,离我的生活特别遥远。
但是这篇文章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新的认知大门。
首先呢,我发现数学和文化融合就像是一场超棒的跨界合作。
你看啊,在建筑文化里,数学那可是大显身手。
像古老的埃及金字塔,那些巨大的石块能整整齐齐地堆成那么宏伟的形状,这里面就全是数学的功劳。
角度啊、比例啊,都精确得不得了。
要是没有数学,那些古埃及人怎么能创造出这种震撼世界的建筑奇迹呢?这就说明数学就像是建筑文化背后的智慧精灵,悄悄地指挥着一切。
而且不同文化里的建筑都有着独特的数学奥秘,就像咱们中国的故宫,对称布局里蕴含着一种和谐的数学美感,从大门到各个宫殿,那布局讲究得很,体现了古人对数学和美学完美融合的高超理解。
这让我觉得数学不仅仅是干巴巴的数字,它能让文化变得更有质感,更立体。
再说说艺术领域吧。
绘画、音乐这些看起来跟数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其实都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画家画画的时候,构图、色彩的比例调配,都像是在做一道数学题。
比如说著名画家达芬奇,他的画那可不得了,据说他对人体结构的精准描绘就是借助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他就像一个数学艺术家,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每一笔每一划里。
音乐也是这样,节奏的快慢、音符的长短组合,这背后都有着数学的规律。
就像交响乐,不同乐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发声,就像数学里精确计算的交响乐一样,有高潮有低谷,层次分明。
这时候我就在想,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是不是都是隐藏的数学高手啊?这种数学与艺术文化的融合,就像是给艺术注入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让它更有感染力,能打动人心深处。
在文化传承方面,数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很多古老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技艺里都藏着数学的影子。
比如说咱们传统的剪纸艺术,那些复杂又漂亮的图案,其实都是通过折叠、对称这些数学原理做出来的。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五篇)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五篇)第一篇:《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当今,在教育跨越式大发展的推动下,数学教育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百花盛开”。
在这个百花园里,有很多论著质量不高,可读性不强,难怪有人说,现在市场上新书很多,但可读的却很少。
而《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一书,其观点的新颖、方法的独特、设计的精妙以及叙述的通俗性等特点,使我很快地读完了全书。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读后感。
这本书全面展示数学发展的概况,以及弥补学校教育中内容偏少、严重与现代数学发展脱节的缺陷,克服受教育者“只见树木不见林”的局限性;强调数学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过程,而不单纯是一种形式化的结果;运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看待数学科学及数学教育,在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但表现出矛盾运动的特点,而且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一般人类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数学与语言、艺术以及宗教一并构成了最早的人类文明。
对于数学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社会群体都有不同的理解。
在当代数学家的共同体中,一般将数学看作是“模式”的科学,用以“揭示人们从自然界和数学本身抽象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结构和对称性。
”数学科学以抽象的理论为核心,这个核心一方面依靠自身的内能、运用逻辑的链条发展新的理论,另一方面又不断从现实世界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吸取营养并创造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了以纯粹数学为核心、由众多同心核层结构组成的庞大的理论与应用体系。
按照美国〈数学评论〉的统计,数学科学包括了约六十二个二级学科和四百多个三级学科。
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而最抽象的数学却能催生出人类文明的绚烂的花朵。
这使数学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基础的学科,对此恩格斯指出:数学在一门科学中的应用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成熟程度。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正在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虽然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但却不易为大众所察觉。
2024年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在____年,我有幸学习了一门叫做“数学文化”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深入了解了数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学习“数学文化”课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惊叹于数学的普适性和广泛应用。
数学无处不在,它在科学、工程、经济等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数学文化”,我了解到了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数学常常被用来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数据和推理论证。
在经济学中,数学被用来描述经济模型和分析市场行为。
而在工程学中,数学则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设计的工具。
无论你是从事哪个行业,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我发现数学是一门非常有创造性的学科。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学的历史和发展,深入了解了一些数学家的思想和成就。
我从中感受到了这些数学家们的创造力和智慧。
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有深刻影响的数学概念和理论,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例如,我了解到了数学家高斯的高斯消元法,这个方法在线性代数中被广泛应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还有著名的数学家费马提出的“费马大定理”,经过数百年的努力,这个定理终于在1994年被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这些创造性的成果让我真正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死板的科目,更是一门充满灵感和创意的学问。
此外,我进一步了解到数学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数学发展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方法。
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这是一本古代算术理论的经典著作,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西方文化中,数学也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我意识到数学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不同文化对数学的贡献和影响。
这让我更加珍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在学习“数学文化”课程中,我还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对我个人发展的重大影响。
2023年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本
2023年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学习“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____年,我有幸参加了一门名为“数学文化”的课程。
这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数学学科,它将数学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深入探究数学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思考,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的总结,共计____字。
一、数学文化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数学文化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数学的应用,更是对于数学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
数学文化的兴起,为我们理解和认识数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学科,而不同文化则是数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文化中的数学历史、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符号和数学应用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发现数学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一步领悟到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数学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于数学自身的探索,更是对于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研究。
数学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和发展,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变迁。
在全球化时代,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加深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因此,数学文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门学科。
二、数学文化的学习需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数学文化的案例和故事。
这些案例和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学观念和方法,它们与我们已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可能存在冲突。
通过对这些案例和故事的讨论和分析,我们需要学会提出问题、质疑传统观念,并且根据现有的证据和逻辑进行判断和推理。
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文化中的知识和理念。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于数学文化的学习有益,更是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读后感
在阅读《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一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这门学科所蕴含的深邃思考和文化内涵。
这本书从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哲学、数学的应用等多个维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探究和阐述,同时也对数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首先,书中介绍了数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到现代的代数学,数学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了解数学的历史,我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其次,书中讨论了数学的哲学思考。
数学的存在本质上是独立于人类的思维,它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真理。
数学的推理和证明过程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数学中的公理和定理是基于逻辑推理和经验观察得出的。
数学的哲学思考带给我一种对绝对真理和普适规律的追求,这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和兴趣。
此外,书中还从应用的角度探讨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等,还是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等,数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学科交叉中,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利用概率论可以解决赌博问题,利用线性代数可以解决矩阵运算等。
这些实际应用让我更加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最后,书中对数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和应用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创造能力。
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数学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通过读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总的来说,《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这本书向我展示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所蕴含的思考和文化内涵。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应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数学的历史、哲学思考、应用和教育等方面的探讨,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敬畏。
2023年读《数学文化学》心得体会
2023年读《数学文化学》心得体会2023年,我读完了《数学文化学》这本书,我对数学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增长了不少知识,也对数学文化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内容和我的个人体会,谈谈我对数学文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本书从数学和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了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与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全人类文明中的学问,它不仅是科学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也有所不同。
通过了解和研究不同文化中的数学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其次,本书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发展历程和数学家的贡献。
数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发展与各种文化密切相关。
本书列举了许多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在各自文化背景中对数学的研究和贡献。
例如,古代中国的数学家刘徽、张邱建立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数学发展。
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埃及、巴比伦、希腊等文化中的数学研究和发展,使我们对数学的历史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
通过数学的建模和计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描述和控制现实世界。
本书通过介绍数学在物理、生物、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例子,生动地展示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这些例子使我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作用,也激发了我对数学应用的兴趣。
最后,读完《数学文化学》这本书,我对数学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发展历程,我发现数学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的学问,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数学的应用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变世界。
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合集五篇)第一篇:数学与文化心得体会时间冲冲而逝,不知不觉间这学期又过去了。
我在这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上选择了《数学与文化》这门课程。
其实当初我在选择这门课程上主要是为了获得学分;然后是为了让我的学分来自不同的领域;最后才是因为我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数学成绩还不错);抱着一种不以为然和好奇的思想来学习这门课程。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可以发自内心的说一句我太爱这门课程了,我真真正正的喜欢上了数学。
虽然我对数学不感说精通,但是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不过在学《数学与文化》之前我和大家的的想法都一样以为数学只是一门为算数而服务的学科,它的出现是为了简化人们在实际生产过程遇到问题时的计算过程中大量的计算步骤和提供简便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存在只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考试才去学它,对它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过在学了《数学与文化》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授课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下获益良多。
老师喜欢和我们同学一起互动,不象有的老师只是填鸭式教学,而不管学生吸收了没有。
通过学习我才发现十多年来我心中的数学是被我狭义化了的,数学的地位被贬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完全处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同的地位上。
他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他完全是一门独立的文化,指引着人类向理性方向前进。
人们常说做事要一步一步来,其实教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能一来就讲一些大道理,让同学们还没有学就已经被那些大道理搞得头昏眼花。
这一点老师就做的非常好。
在开始的时候,然我明白数学是提高人的精神世界,求善求美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
老师在上课时列举了很多生动鲜活的面试例子,而且这些面试材料让我们联想到我们以后会不会遇到,如果记下来,以后不就更容易找到工作了吗?通过这些让我们培养了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也让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学下去的理由。
学到中段的时候,让我懂得数学是认识自己和理性的探索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文化读后感
一、数学文化的存在价值
数学是关于模式和秩序的科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诸多模式组成的世界中:春有花开,夏有惊雷,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往复循环;球形的雨从云中飘落;繁星夜夜周而复始地从天空中划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但所有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
人类的心智和文化为模式的识别、分类和利用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的思想体系,它就是数学。
通过数学建立模式可以使知识条理化,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而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
历史地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到后来,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
国内最早注意数学文化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孙小礼,她和邓东皋等合编的《数学与文化》,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有关论述,也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
稍后出版的有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主要从非欧几何产生的历史阐述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指出了数学思维的文化意义。
郑毓信等出版的专著《数学文化学》,特点是用社会建构主义的哲学观,强调“数学共同体”产生的文化效应。
以上的著作以及许多的论文,都力图把数学从
单纯的逻辑演绎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来,重点是分析数学文明史,充分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作为文化存在的价值。
二、再次认识数学文化教育
现在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
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实施。
1、认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
古希腊的数学和中国传统数学都有辉煌的成就、优秀的传统。
但是,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数学。
古希腊是奴隶制国家。
当时希腊的雅典城邦实行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广大奴隶不能享受这种民-主)。
男性奴隶主的全体大会选举执政官,对一些战争、财政大事实行民-主表决。
这种政治文明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
奴隶主之间讲民-主,往往需要用理由说服对方,使学术上的辩论风气浓厚。
为了证明自己坚持的是真理,也就需要证明。
先设一些人人皆同意的“公理”,规定一些名词的意义,然后把要陈述的命题,称为公理的逻辑推论。
欧氏的《几何原本》正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但是没有实行古希腊统治者之间的民-主政治,而是实行君王统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知识分子自由表达见解的黄金年代。
当时的思想家和数学家,主要目标是帮助君王统治臣民、管理国家。
因此,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
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
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
同样,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却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负数的运用、解方程的开根法,以及杨辉(贾宪)三角、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天元术那样的精致计算课题,也只能在中国诞生,而为古希腊文明所轻视。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实用与算法的传统,同时又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数学文化创造,包括古希腊的文化传统。
当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数学文化,将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揭示数学文化内涵,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
数学本身就是美学的四大构件之一。
这四大构件是,史诗、音乐、造型(绘画、建筑等)和数学。
因而数学教育是审
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
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追求的目标是,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将复杂还原为基本。
所有这些都是美的标志。
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对数学的美的教育。
讲述数学之美有利于培养鉴赏力。
丘成桐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时说:“我把《史记》当作歌剧来欣赏”,“由于我重视历史,而历史是宏观的,所以我在看数学问题时常常采取宏观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这是一位数学大家的数学文化阐述。
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
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
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
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3、多侧面地开展数学文化研究
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
确实,宏观地观
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
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外,还应该有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
以下将阐述一些新视角,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文化。
(1)数学和文学。
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
如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
对称是一种变换,那么对仗是什么?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
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
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
其余各词均如此。
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
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
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颈,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2)数学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
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
“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
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
“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
“事业坐
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
(3)数学的宏观和微观认识。
宏观和微观是从物理学借用过来的,后来变成一种常识性的名词。
以函数为例,初中和高中的函数概念有变量说和对应说之分,其实是宏观描述和微观刻画的区别。
初中的变量说,实际上是宏观观察,主要考察它的变化趋势和性态。
高中的对应则是微观的分析。
在分段函数的端点处,函数值在这一段,还是下一段,差一点都不行。
政治上有全局和局部,物理上有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电影中有全景和细部,国画中有泼墨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是否要从这样的观点考察函数呢?
总之,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是不能仅限于数学史。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