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和复位

合集下载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和治疗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和治疗
导语:人体关节在出现错位和其他问题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到骨科医院进行检查,否则会使得关节有其他问题,那骶髂关节错位该如何治疗呢,在出现这样
人体关节在出现错位和其他问题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到骨科医院进行检查,否则会使得关节有其他问题,那骶髂关节错位该如何治疗呢,在出现这样情况后,患者身体会有明显的不适,这个时候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走路和睡觉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这样使得在去医院前,不会加重错位情况。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和治疗: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围极小,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递重量与支撑的关节,而双足或两侧坐骨结节所受的外力,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到躯干。

骶髂关节半脱位,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或就是该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

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麻等症状。

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阳痿等)且久治不愈。

实际上根源多为骶髂关节半脱位致骨盆扭转/倾斜,使盆内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或牵拉,一旦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位置恢复正常,许多内脏病变亦随之得到缓解。

急性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伤所致,如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而导致骶髂关节错位。

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骶髂关节紊乱症

骶髂关节紊乱症
10
(二)检查: 1、病史:急慢性外伤史。 2、骶髂关节位置错动的检查: 两侧对比高与低、区分骶髂关节前错位
或后错位是手法复位治疗的主要依据。 据临床观察统计:右侧骶髂关节以前错 位居多,左侧以后错位多见。
11
3、骨盆扭转的各种试验检查: (1)骶髂关节旋转试验 (2)单髋后伸试验 (3)“4”字试验 (4)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 (5)床边试验 (6)髋后伸试验
4
因此,没有强大的外力,骶髂关节是不 易扭伤而发生错位的。该关节的功能只 有少许的前后旋转的微动关节,以缓冲 弯腰和负重时脊柱所承的外力。
青春期后的女性,此关节的活动范围比 男性大,故患骶髂关节紊乱、损伤者比 男性多。
5
三、病因病机
(一)急性损伤: 突然滑倒,单侧臀部着地,或弯腰负
重时突然扭闪,使骶髂骨间韧带受到损 伤,由于韧带被牵拉,使骶骨滑离与其 相对应的骶骨关节面,使关节扭错移位。 产妇在分娩时扩张骨盆也可以引起扭 伤,甚至使骶髂关节出现半脱位。
该病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因外力而 造成该关节及其韧带损伤,引起局部疼痛和功 能障碍。
近年来有人称为骶髂关节错缝或半脱位。实乃 本病的并发症。
本病临床上常好发于青壮年妇女。若耽误治疗, 可引起持久性下腰痛,亦可继发致密性髂骨炎。 属中医学的“腰腿痛”范畴。
3
二、局部解剖与生理功能
骶髂关节是人体最坚固、最稳定的 关节,位于骶骨的侧面与髂骨之间,是 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贴而构成 的。其相吻处关节面凹凸不平,在组成 关节时彼此是凹凸相嵌,紧密相贴。此 关节前后均有坚强的韧带加固,借以稳 定关节。它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骶髂前后 韧带和骶髂间韧带,
(三)手法:滚、按、揉、扳、擦、牵拉和 抖法。

骶髂关节错缝症(适用于骶髂关节错缝症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定)

骶髂关节错缝症(适用于骶髂关节错缝症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定)

骶髂关节错缝症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骶髂关节错缝症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定。

本《指南》适用于骶髂关节错缝症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定。

2术语和定义(推荐级别:强推荐)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骶髂关节错缝症Sacroiliac joint subluxation骶髂关节错缝症是指骶髂关节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力作用下,关节韧带张力失衡,骶髂关节耳状关节面发生错位,导致骶髂关节及腰胯部疼痛等系列症状。

骶髂关节错缝症有文献称“骶髂关节紊乱综合征”、“骶髂关节错位”、“骶髂关节损伤”、“骶髂关节半脱位”,属中国传统医学“痹证”、“腰胯痛”等范畴。

3诊断3.1诊断要点(推荐级别:强推荐)3.1.1病史多有外伤史、腰胯负重史,或者妇女妊娠生育史。

3.1.2临床表现3.1.2.1症状腰下部疼痛,并有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臀外上方疼痛。

单侧或双侧交替发生坐骨神经样疼痛。

弯腰、翻身、仰卧等均能引起症状加重。

患侧下肢疼痛无力,可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偶有麻木感,自觉下肢有延长或短缩。

3.1.2.2体征患侧骶髂关节周围可见肌肉痉挛,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或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

双下肢不等长,可见骨盆倾斜,髂后上棘处不等高,有凹陷或饱满感。

骶髂关节有局限性压痛和叩击痛。

单腿站立试验阳性,骨盆分离、挤压试验、“4”字试验、床边试验、下肢后伸试验等试验至少有一项为阳性。

3.1.2.3影像学检查3.1.2.3.1X线检查骨盆正位X线片显示骨盆旋转(闭孔左右不对称等),部分患者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面排列紊乱,耻骨联合略有上下移动。

腰椎椎曲基本正常,Ⅰ—Ⅱ级。

3.1.2.3.2CT检查可见关节面不对称。

3.1.3诊断分型(推荐级别:强推荐)3.1.3.1前错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患侧髂后上棘(下棘)下缘位置较健侧偏上,髂后上棘处有凹陷感,X线摄片示髂骨稍向下错位,患侧耻骨联合略向下移动。

3.1.3.2后错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患侧髂后上棘(下棘)下缘位置较健侧偏下,髂后上棘处有饱满感,X线摄片示髂骨稍向上错位,患侧耻骨联合略有向上移动。

全国名老中医王宏坤教授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骨错缝经验介绍

全国名老中医王宏坤教授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骨错缝经验介绍
d e c o c t i o n . T h e c l i i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
[ Ke y wo r d s ] T C M ma s t e r ; Wa n g Ho n g k u n ; Ma n i p u l a t i o n s ; S a c r o i l i a c ma l p o s i t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5 . 2 6 . 0 2 4
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 。 即全身性疾病如脊柱炎 、 骶髂关节 炎、 肿瘤 、妇科疾病等原 因继发 的骶髂关节紊乱 ;还 有是因为外伤
而 导致 的 骶髂 关 节 紊 乱 ,这 些 都 可 使骶 髂 关 节在 正 常 的 结 构 上 发生 改变 , 出现 骨 错 缝 。 目前 诊 断 名 称 各 不 统 一 ,如 骶髂 关 节 损 伤 、滑 膜 坎 顿 、韧 带 绞 索 、关 节 错 位 、 关 节 紊 乱 症 、骨 错缝
不 同情况选择合适体位及复位手法 ,所 以在临床遇到骶髂关节
紊 乱 患 者 ,王老 师几 乎没 有 复位 不 成 功 的 。手 法 使骨 错缝 得 到 了缓 解 ,但 骨 错 缝 造 成 局 部气 血 瘀 滞 、脉络 痹 阻 并没 及 时得 到
缓解 ,需要配合外治法和 内服 中药 治疗 ,可达到迅速缓解症状
才可用手法 治疗。
肿胀 、皮温较高、疼痛剧烈 ,可用王老师 自己研制的栀黄止痛
散外敷 ,两天一次 ,一般两次可完全缓解 。发病时间较久者 ,

般虚寒证较多 ,可配合 热敷 一号 ( 本院院 内制剂 )热敷或用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手法治疗发表时间:2013-08-16T09:05:25.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宁国安[导读] 骨盆正位片可见骶骨中间轴线偏移,耻骨联合处两侧耻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内骨盆及两闭孔不对称等。

宁国安(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 541400)【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316-01 1、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在外力和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使耳状关节面产生移位而不能自行复位,导致该关节内外力学平衡失衡和相关软组织损伤,并出现临床症状者。

临床较为常见,中青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

骶髂关节半脱位,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或就是该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

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麻等症状。

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阳痿等)且久治不愈。

实际上根源多为骶髂关节半脱位致骨盆扭转/倾斜,使盆内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或牵拉,一旦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位置恢复正常,许多内脏病变亦随之得到缓解。

急性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伤所致,如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而导致骶髂关节错位。

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错位。

2、诊断要点(1)病史:有急慢性腰腿痛病史或外伤史或妊娠产后史。

(2)症状:一侧腰骶部疼痛,或伴腹股沟、臀腿痛,歪臀跛行,行动缓慢,重者患肢不能着地、负重及站立。

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常以健侧臀部着床侧卧,患肢保持屈髋屈膝位,翻身困难,不能平卧,有的产生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

(3)体征:骶髂关节的投影区有明显压痛,并有深在性叩击痛,髂后上棘、髂嵴、双下肢均不等长;骨盆分离试验和挤压实验、床边实验、单髋后伸实验、“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等,急性期都可呈阳性。

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44例

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44例

[ 1 ] 贺卫东 , 方华宴 , 孙喜 山 , 等. 腰椎 间 后错位1 6 例; 左侧骶髂关节错位1 8 关节屈 曲而股后肌 紧张 ,使脊柱 盘 术后 致 马尾 神经综 合 征5 例临 床 例, 其中前错位6 例, 后错位 1 2 例。 ( 骶骨) 相对固定而髂骨后旋 。 临床 分析 [ J ] .实用 骨科 杂志 , 2 0 0 8 , 1 4
物。 小便功能恢复不明显 , 仍需配合 尿管。
2 体 会

手 法 医学 ・
患者确诊 为急性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 , 手术 中探 查见 : 椎 间 盘脱 出 , 压 迫硬膜 囊 , I gS , 椎 间 隙 黄韧 带 肥 厚 , 椎 间 盘 突 出压迫左侧神经根 。 中医学认为 , 腰腿痛患者主要 因长期从事较重 的体力劳动 。 以及 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 , 导致 腰部经络气血阻滞 , 不通则痛。从 经脉循行上看 , 主要归足太阳膀胱 经、 督脉、 带脉和肾经 ( 贯脊属 肾) 。 故腰脊部经 脉 、 经筋 、 络脉的不通 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 。 故针 灸以任督 、 足三阳经腧穴为主。头 针治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 体针支 沟、 天枢 可疏通三焦 、 胃经经气 , 行 气通便 ; 气海 、 关元可调气补气 , 滋 补元气 , 固涩止遗 ; 中极通调水道 , 利水 通便 ; 伏兔 、 梁丘 、 足三里 、 解 溪调节 阳明经经气 ,气血双补 ; 阳 陵泉 、悬钟有强筋滋髓之功效 ; 三 阴交 健 脾 和 胃 , 补益肝 肾 , 调 经 止 遗; 大椎 、 至 阳、 筋缩 、 脊 中可 温 阳 强筋, 通督 止痛 ; 肛周阿是穴 可通 经止麻 ; 肾俞 、 大肠俞 、 关元俞能疏 通腰部经脉 、络脉及经筋之气血 , 通经止痛 ; 秩边 、 环跳 、 委中、 承 山、 昆仑 可 疏 通 膀 胱 经 经 气 ,活 血 通 络。 灸法灸关元 、 中极 以温肾固摄 , 促进小便功能恢复。

骶髂关节紊乱症(损伤与错位)

骶髂关节紊乱症(损伤与错位)

骶髂关节紊乱症(损伤与错位)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或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妇女。

过去所谓“骶髂关节滑膜嵌顿”,实际是关节错开移位滑膜嵌入的结果。

中医对本病有论述,称之为“骶髂骨移位”,近年来有人对本病作了一些报道,但看法颇不一致。

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类似,不少病例尚伴有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在诊断上易于混淆,应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1.坐骨神经痛:急性病例表现为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及下肢胀痛麻木,以及沿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痛或“触电感”。

患者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不能挺胸直腰。

翻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

患肢呈半屈曲状,主动或被动伸屈均明显受限并剧烈疼痛。

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肢常有放射性疼痛。

病情急重者,往往由旁人搀扶或持拐来诊。

慢性患者上述症状略缓和,患者自觉下腰部隐痛乏力、患肢“短了一截”和酸软、麻胀、怕冷等。

如勉强行走,则呈不同程度的“歪臀跛行”。

患者站立时多以健肢负重,坐位时以健侧臀部触椅;仰卧伸直下肢时患肢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故患者喜屈曲患肢仰卧或向健侧侧卧。

临床上常将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患侧下腹部胀闷不适和深压痛,肛门急胀感,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加,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会阴部不适,阳痿,痛经等。

3.骶髂关节炎症症状:患侧骶髂关节压痛和酸胀不适,患肢外侧牵涉痛、麻木。

腰骶部酸软乏力,需经常更换坐姿或站立的重心。

部分患者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和触痛。

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则可引起耻骨联合处疼痛。

4.体征:急性患者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

腰脊柱侧弯畸形(健侧凸),患侧骶棘肌痉挛。

骶髂关节压痛并可往同侧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明显受限。

慢性患者,只有关节局部的压痛和患侧腰臀肌及下肢肌肉萎缩。

【诊断】1.病史:有急慢性腰腿痛病史或外伤史,并具有程度不同的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功能紊乱、骶髂关节炎症的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和典型体征者。

关于美式整脊手法对骶髂关节错位治疗的介绍

关于美式整脊手法对骶髂关节错位治疗的介绍

关于美式整脊手法对骶髂关节错位治疗的介绍摘要:骶髂关节错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损伤,是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之一,约占15%~25%[1]。

美式整脊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骶髂关节疼痛,本文从美式整脊的治疗案例入手,介绍其实施时的具体手法。

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用手法进行治疗时请做详细评估后再行实施,本文仅作介绍参考。

关键词:美式整脊;骶髂关节错位;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03-01骶髂关节错位是指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在外力和其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和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使耳状关节面产生微小移动(最微小者只有1~2mm的错移)而不能自行复位,导致该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衡和相关软组织损伤,并出现临床症状者[2]。

本病目前在临床上的评定诊断缺乏客观的统一标准,西方最近的研究表明,历史和体检的发现和放射成像不足以诊断关节痛。

最常用的诊断关节疼痛的方法是用小体积的局部麻醉块,尽管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1]。

我国的王廷臣[3]认为根据致伤的原因、临床症状、医生的检查和临床经验而定,且触诊在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骶髂位置的改变和髂后上棘的压痛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常可无明显变化。

严隽陶[4]从影像学研究认为骨盆平片可见骶髂关节密度增高或降低,关节下缘骨质增生,两侧关节间隙不等宽或重叠、毛糙,两侧髂嵴不等高,骨盆倾斜,两闭孔不对称,耻骨联合分离常出现于骶髂关节错位患者。

在诊断基础上有医者尝试将骶髂关节错位进行分类,临床上多数医者将之分为前错位与后错位两型[5]。

目前对于骶髂关节错位的治疗多为中医整复手法和美式整脊手法,下面仅介绍美式整脊手法对于其治疗的案例[6]。

美式整脊手法介绍:1.预备手法;患者俯卧于美式整脊床之上,放松腰骶部周围软组织,依次行揉背、封腰、放通手法,理顺筋络,缓解肌肉紧张。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治疗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治疗

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治疗
李杭;沈景元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治疗李杭,沈景元浙江省中医院310006骶髂
关节错位是指单侧骶髂关节由于外力作用,扭动髂骨向前外或后内方发生滑脱移位,并造成软组织损伤的疾病。

临床上较为少见,笔者在近10年的临床中遇到31例,均以推拿手法整复,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9-9)
【作者】李杭;沈景元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7
【相关文献】
1.骶髂关节复位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位79例 [J], 朱以蔚;龚
国胜
2.调整骶髂关节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骶髂关节错位的疗效 [J], 王朝辉;齐伟
3.骶髂关节上部单侧前错动的诊断治疗 [J], 黄柳和;李玉臣
4.调整骶髂关节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骶髂关节错位的疗效 [J], 魏伟峰
5.调整骶髂关节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骶髂关节错位的效果 [J], 周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遇到骶椎错位、骨盆旋移时怎样调理呢?5种手法教你正骨复位

遇到骶椎错位、骨盆旋移时怎样调理呢?5种手法教你正骨复位

遇到骶椎错位、骨盆旋移时怎样调理呢?5种手法教你正骨复位骶髂关节呈耳状面,周围有较稳固的韧带连接,是属微动关节,一般较稳固不易发生错位。

但有严重外伤史的顽固性腰痛患者也可发生错位,应重视骶髂关节的检查,以防漏诊。

经产妇因怀孕多致骨盆韧带松弛,也较易患骶髂关节错位。

当遇到骶椎错位、骨盆旋移时怎样调理呢?5种手法教你这样正骨复位。

1. 提臀撞正法适用于骶椎向后骶椎点头的滑脱式错位者。

患者仰卧,双下肢并拢伸直,术者站于其足部床上,双手同时握住其双踝部,将其双髋屈曲90°从床上提起,使其臀部离床约10cm,急速放下,使骶椎在床上发生撞击,先轻,而后可加大撞击力。

此法不宜用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此法可在地上施行。

2. 按骶扳髂法适用于骶椎向后髂骨前旋的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者。

患者侧卧位,贴床一侧下肢屈髋屈膝,离床—侧下肢向后伸直,术者立于其后,一手抓扶其髂前上棘部,另一手掌掌根于其骶椎中部,嘱患者放松腰臀部,术者用爆发力,双手同时一推一拉进行扳按,可重复2~4次。

此法亦可于俯卧位进行。

3. 仰卧旋髋按压法适用于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纠正“阴阳脚”。

术者一手握紧“阴脚”踝部,另手托扶膝部,将此下肢做屈髓屈膝位的旋髋动作,“阴脚” 旋髋由内向外,活动1~3下,将髋旋向外屈位时(将膝关节转向同侧肩部外侧),助手固定”阳脚”髂骨及大腿部,术者双手同时将其“阴脚”大腿向外上方用力按压2—3下(冲压使髂骨后旋复位),随即将其腿向下牵抖1一3下;“阳脚”复位时,不用做内收肌群手法,屈髋屈膝和牵抖法同“阴脚”.但旋髋方向不同,而是由外向内旋,冲压方向将患者膝部屈向对侧肩部按压2一3下,(冲压使髂骨前旋复位),随即向下牵抖。

此法可重复2—3遍。

4. 俯卧内收肌松解手法将“阴脚”屈曲作“4”字状(“4”字试验阳性),术者将拇指按压于内收肌群的耻骨附丽处(可免弹拨时,骨膜牵张剧痛),另手揉捏、弹拨其痉挛的内收肌群,由上而下,3—5遍,缓解肌痉挛。

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的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的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的手法治疗发布时间:2021-07-01T11:49:21.7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5期作者:温可云[导读] 目的:分析手法治疗的方式在骶髂关节损伤和错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温可云平南县上渡街道卫生院广西省贵港市537323【摘要】目的:分析手法治疗的方式在骶髂关节损伤和错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法治疗可以取得较优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手法治疗;效果骶髂关节是骶骨和髂骨的耳状表面的组合,该处关节表面不平坦,两者之间的结合非常紧密。

表面覆盖有关节软骨,两侧不平坦的关节表面交织在一起以稳定关节。

骶髂关节的前部和后部受到不同长度的韧带的保护[1]。

因此,骶髂关节的活动受限较多,超出生理功能的扭转活动可能导致关节的损伤和错位。

大多数患者的病因为剧烈运动,外伤或久坐,仅有一小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外伤史。

在急性期,可能会发生下背部疼痛,其中大多更为严重且具有疼痛的传导性,到臀部或腹股沟处;患者通常会通过躺着或俯卧的方式缓解疼痛,实际上会使翻身时的疼痛加剧。

应坚持站立或弯曲下肢,在行走时,患侧常表现出跛的步态,进行身体检查时,骶髂关节可能有局部压痛,患侧直腿的高度受到限制[2]。

1.对象和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

观察组中男6例,女9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3.81±1.52)岁;病程5d-1年,平均病程(65.27±0.53)天。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后错位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后错位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骶髂关节后错位疗效观察标签:骶髂关节后错位;手法;按动疗法骶髂关节后错位是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受到外力和其他致病因素影响,造成关节内外力学环境失衡,导致关节微小移动和相关组织损伤,不能自行复位而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骶髂关节后错位在CT、MRI 及X光检查中均无异常表现,故临床上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坐骨神经痛”等,以致出现长时间顽固性下腰痛,腰部活动受限。

笔者在跟师期间运用本院王友仁主任医师所教方法治疗典型骶髂关节后错位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观察病例为2011年4-1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骶髂关节后错位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年龄35~65岁,平均45.5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3 d;单纯性骶髂关节后错位20例(66.7%),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33.3%)。

1.2 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二)》[1]有关标准拟定。

①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如弯腰取重物,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或单侧下肢跳落坠地。

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③患侧腰及骶髂关节部疼痛并常放射到臀部及髂骨外侧,患肢跛行不敢负重,上下楼梯需要健侧先移动,平卧不适,翻身困难,站立位弯腰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而坐位弯腰时疼痛不明显。

④脊柱向患侧倾斜,骶棘肌紧张,患侧骶髂关节处压痛,可触及突起感。

⑤骶髂关节后错位患者俯卧时髂后上棘高于健侧,有明显隆起,患侧骶髂关节处压痛或叩击痛明显,病程久者可触及条索和结节。

仰卧时髂前下棘低于健侧,在腹股沟内侧由内下向外上可触及条索状阳性反应物,下肢短于健侧(1~2 cm)。

下肢足部表现为外翻。

⑥特殊检查: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诱发疼痛为阳性,“4”字试验诱发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及下肢运动感觉无异常。

⑦X光检查:急性骶髂关节后错位常无异常改变,陈旧者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关节边缘密度增高。

骶髂关节正骨

骶髂关节正骨
骶髂关节正骨
骶髂关节
•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结合而成,此关节的特 性是活动范围小相对稳定。由于骶髂关节内外有坚强的韧 带固定,耳状关节面相互咬合紧密,一般不易出现半脱位, 一旦出现半脱位自行回位的可能较低,需及时治疗。 • 一般分为1骶髂关节前错位;2骶髂关节后错位两个类型。
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前错位的治疗手法
• 仰位屈髋屈膝冲压法; • 患者仰躺位,双手置于腹部(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助 手固定健侧下肢伸直,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握患肢踝部, 一手按压小腿上端膝关节处,屈髋屈膝,使膝关节指向对 侧肩膀,令患者吸气呼气,屈到极致时顺势发力,听到关 节回位响声即可。轻轻牵抖患肢放松手法完成。
骶髂关节前错位
• 前错位;
• 病变部位的髂后上棘,比对侧的髂后上棘要高,髂后上棘 至骶骨正中线距离增宽,髂后上棘水平线会向患侧升高, 耻骨联合下移,前错位时因髋臼位置向前向下移位;所以 仰躺位检查患侧腿会长于健侧。
骶髂关节前错位
骶髂关节前错位致病原理
• 发生在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 远、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股四头 肌迅间猛力收缩牵拉髂骨,135.8401.9959联系领 取相关视频教学课程,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 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骨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 向前下移位。
骶髂关节错位的症状
• 一侧腰骶部疼痛,严重者患肢不敢着地,行走困难。坐位 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常以健侧臀部着床,患肢保持屈髋
屈膝位,翻身困难,腰骶部痛,也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
或麻。马鞍区、腹股沟、内收肌群会出现痉挛性疼痛,内 科表现会出现痛经、阳痿等。
骶髂关节错位阳性反应检查
• 1压痛;骶髂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等 部位会出现压痛。 • 2患侧直腿抬高试验受限、并有骶部疼痛。 • 3骨盆分离试验、对抗性髂外展试验、及俯卧提腿试验均 为阳性。 • x片无法清晰看清关节部位错位,但可以从正位片发现耻 骨联合对合不齐。

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标准有哪些?怎样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医学养生常识】

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标准有哪些?怎样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医学养生常识】

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标准有哪些?怎样治疗骶髂关节错位?
文章导读
骶髂关节,是连接骶骨与髂骨的关节。

骶髂关节如果发生了错位,将会给患者
带来巨大的疼痛感,尤其会引起腰部、臀部以及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由于错位的方式不同,因此骶髂关节错位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治疗骶髂关节错位,主要
有复位手法、调整手法两种方法!
骶髂关节错位可引起腰臀及坐骨神经痛症状,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较为常见。

祖国医学称之为“胂肋骨移位”。

许多学者报道了本病的诊治经验,有的只谈到临床症状、
体征及一种或几种治疗手法,而未见分型;有的提出分型及手法治疗,但分型标准少而不
易区别,不便掌握;大家看法尚不统一。

一、分型标准
骶髂关节错位分为前错位型、后错位型。

前错位型:髂后上棘比对侧凹陷,髂后上棘至后正中线距离增宽,髂嵴水平下降,耻骨联合下移,闭孔纵径高度缩短;后错位型:髂后
上棘比对侧高凸,髂后上棘至后正中线距离变窄,髂嵴水平上升,耻骨联合上移,闭孔纵
径高度增长。

二、治疗手法之复位手法
前错位型采用屈髋屈膝按压法:患者仰卧位,助手固定健肢于伸直位,医者站患侧,面向患者,一手扶患肢踝部,一手按压小腿上端近膝关节处,屈髋屈膝使膝关节指向对侧季肋,极力屈髋并用力颤压,用力迅猛即发即收,多可感觉弹响。

后错位型采用足蹬过伸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患者水平位患侧,面向患者足部,邻近患者之足跟蹬于患侧髂后上。

骶骨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治疗

骶骨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治疗

骶骨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治疗我们大家知道我们的骶骨是处于我们身体的敏感期的,也是处于我们身体的脆弱的阶段,我们的目的就是我们将骶骨保护好,但是我们的骶骨关节如果出现问题,那将是很严重的事情,当然就包括骶骨关节的错位,那么我们知道骶骨关节出现错位我们自己怎么做么?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骶骨节错位的诊断与治疗.骶骨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围极小,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递重量与支撑的关节,而双足或两侧坐骨结节所受的外力,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到躯干。

骶骨关节半脱位,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或就是该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

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麻等症状。

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阳痿等)且久治不愈。

实际上根源多为骶髂关节半脱位致骨盆扭转/倾斜,使盆内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或牵拉,一旦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位置恢复正常,许多内脏病变亦随之得到缓解。

急性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伤所致,如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而导致骶髂关节错位。

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错位。

前错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后错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

诊断:①外伤、劳损、产后、风寒湿侵袭、先天因素。

②继发于其他疾病及损伤,如: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盆内脏炎症……(需排除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侵犯等) .症状:一侧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着地、负重及站立,行走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详细的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复位阅读,只需一秒。

精彩,尽在掌握!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字“汉章针刀培训学校”快速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关注公众微信号zhendaoxuexiao 【更多资讯】打开汉章针刀培训学校公众平台,点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围极小,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递重量与支撑的关节,而双足或两侧坐骨结节所受的外力,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到躯干。

骶髂关节半脱位,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或就是该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

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麻等症状。

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阳痿等)且久治不愈。

实际上根源多为骶髂关节半脱位致骨盆扭转/倾斜,使盆内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或牵拉,一旦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位置恢复正常,许多内脏病变亦随之得到缓解。

急性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伤所致,如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而导致骶髂关节错位。

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错位。

前错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后错位: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

诊断:①外伤、劳损、产后、风寒湿侵袭、先天因素。

②继发于其他疾病及损伤,如: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盆内脏炎症……(需排除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侵犯等) .症状:一侧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着地、负重及站立,行走困难。

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常以健侧臀部着床,患肢保持屈髋屈膝位,翻身困难,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

鞍区症状,腹股沟部及内收肌群痉挛性疼痛,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阳痿等)。

体征:压痛(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群……)。

髂后上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长、腰椎侧弯……患侧骶髂关节处明显压,骨盆分离试验,“4”字试验及床边试验阳性x线片:关节间隙不等宽,密度不均,骨盆倾斜。

(或可见)耻骨联合分离。

补充:1.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检查者双手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2.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

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3。

床边试验:病人取仰卧位,患侧臀部靠近床边,双手抱膝关节尽力屈髋屈膝,检查者用手将患肢尽力后伸,若引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即为阳性。

也可让病人取健侧卧位进行上述检查。

本试验是检查骶髂关节病损的主要方法之一。

复位手法:1、由于骶髂关节内外有坚强的韧带固定,关节面耳状面相互嵌扦咬合紧密,对维持骨盆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认为是“不可动关节”,但实际上仍属于“微动关节”。

一般情况下不易轻易半脱位,但一旦形成半脱位,则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常常遗留顽固性疼痛等症状,且给腰腿痛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混淆和困难。

正因为如此,其手法复位尤其显得重要。

2、由于骶髂关节属于微动关节,其复位难度也相对大一些。

人们对腰椎复位的方法都比较熟悉,研究也很多,手法多达数十种。

而对骶髂关节移位(错动或半脱位),人们对其重视、认识,了解的普遍性以及掌握有效复位手法的种类和熟练程度就差得多,因而有必要多加一些介绍。

3、以下介绍几种经作者精选、改进和创编的有效手法供参考。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手法复位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患者属于前脱位还是后脱位。

这样施术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否则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注:复位手法名称为本人自行命名的,不一定科学准确,而只是为了形象化和便于记忆)。

骶髂关节半脱位若干复位手法诊断手法前脱位后脱位侧卧位1 侧压法(患侧在上)2 双手抓—推法俯卧位1 屈膝跟—臀法仰卧位1 “之”字法“四”字法2 屈髋屈膝压腹法3 屈髋分膝法4 推揉摇正法5 顶—拉下肢法一.仰卧单膝压腹法(一)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

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

(二)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

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

(三)适应征:骶髋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

二.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一)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

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

(三)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

三.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一)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

(二) 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

(三)适应症: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1.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

2.腰骶关节错位。

3.髋关节半脱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长。

(四)说明:1.此法对腰—骶—盆—髋各部位关节错缝,偏移不正,骨盆扭转,倾斜及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长”(非下肢本身器质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长)等病变均有确实可靠的复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

而且手法简练,只需1人操作。

2、人体犹如一座结构复杂的高层大厦,站立时“大厦”的基座便是骨盆。

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髂—髋-—节结构复杂,肌肉韧带坚强,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联动系统。

尤其是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钮部位,其关节面吻合牢固,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坚韧,因此关节活动度很小(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若非较大外力是不能轻易造成移动、错位的;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错位(半脱位多见),则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

向上则可影响脊柱,向下影响下肢,引起常见的腰一臀—腿—足疼痛。

更有甚者还可引发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内脏病变,如妇女分娩常因骨盆扩张,发生骶髂关节半脱位或耻骨联合分离症,除腰骶、耻骨部疼痛外,常可诱发月经不调、痛经、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多种疾病。

因此骶髂关节半脱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内脏病变的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其进行正确的矫正复位,对治疗上述疾病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此点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未被人们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有时即使意识到了这点,也多缺乏确实有效的复位手段。

本人总结倡用的这一方法实用、简便、高效,屡试屡验,兹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荐”。

3、这一复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学及经典力学杠杆原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其原理简述如下:·(1)基准线:首先使患者躺正体位,使鼻尖一脐部一双足跟三点处于—直线上。

(2)支点:患者上半身的体重为上部固定点,并拢的双足跟为下端的固定点(支点)。

(3)力点:双膝。

(4)杠杆:(连杆力臂)双膝→股骨→髋关节→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脊柱,构成一个双侧对称的力学传导链(杠杆传动链)。

(5)作用机制:当医者将患者双膝同时下压时,作用力将沿上述杠杆系统均匀地向两侧向心性地逐段逐节传导,使沿途各个偏歪、错位之关节(包括易动关节及微动关节)依次获得复位矫正。

这一过程犹如火车开动前常需先向后作瞬间“倒退撞击”一样,使联接各个车箱之间的、原来处于松动状态的“天佑钩”(詹天佑发明),立即相互紧密咬合复位。

此法是经典杠杆力学与现代骨科生物力学相结合,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整脊手法相结合的产物。

其方法简便,用力轻巧,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4、部分患者因肌肉韧带痉挛或挛缩等原因,某些关节紧张度较大,活动度较小,在施行这一手法时,常可因髋部、大腿两侧或腹股沟部的肌肉韧带受到牵拉而感到一过性疼痛。

此时医者应立即将患者双腿迅速屈髋屈膝悬抱于腹部片刻,疼痛即可缓解。

必要时术毕再以放松手法适当按摩髋部、两大腿外侧及腹股沟部肌肉,缓解其痉挛。

5、此法应在患者闭目,注意力集中于腹部双手及深呼气时,瞬间完成,如此,患者虽有可能有一过性疼痛,但却很安全。

反之如果患者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于医者双手上,则全身及肌肉处于紧张防卫收缩状态,此时用力压膝强行复位,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故不可取。

6、此法对老年人,骨质疏松者宜慎重使用(确有必要时,可施以轻缓手法,多次进行,而不必强求一次一步到位),或改用他法。

施术时尤其忌用暴力。

7、凡感染、结核、肿瘤、骨折、股骨头坏死、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忌用此法复位。

8、必要时可先在腰骶部、臀部或腹股沟部相应病变处先行针刀松解,然后再施以复位手法,效果会更好,痛苦也会明显减轻。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15天,90学时)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时间:2015年12月8日开课学费:3580元/人(含港、澳、台学员)办学特点:理论联系临床、临床验证理论主讲教授:易秉瑛、崔秀芳、柳百智、冯建民、司同、肖德睿、王庶霖针刀医学颈针重点突出临床实际问题,及整体针刀治疗思路。

全程权威专家授课,颁发“针刀医学专家”铜牌及证书。

可重复参加本校举办的专家班,每届有所不同,一次学习终身受益时间主讲专家主讲内容12月1日施晓阳疑难腰椎病针刀治疗研究12月2日施晓阳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股骨头坏死12月3日王文德疑难颈椎病针刀治疗研究12月4日王文德针刀治疗内科疾病(脊柱相关疾病) 12月5日司同针刀医学手法学12月6日司同针刀治疗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颁发“针刀医学专家铜牌”12月7日王文德临床示教(山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三中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12月8日王文德临床示教(山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三中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