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比较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专题题西 西特方方国国别家家现现强代代市市化场场经经政济济主主府要要模模在式式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
的责任和忠诚。
二、各种模式形成的原因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专题题西 西方方国国家家现现2代代.市市场场德经经济济国主主要要市模模式式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战后 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3 . 日 本 市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场
经
济
模
式
的
形
成
主
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学习目标] 1.知道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2.了解西方现 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的成因。3.理解对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一、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 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有政府干预的市 场经济两个阶段。 2.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 程度、方式等不同,当前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呈现 出不同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 、德国、 三个国家为代表的三种市场 经济模式。
【答案】 B
师生归纳必记核心要点 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 本模式的异同点。 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缺点。
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
向于( )
A.德国模式
B.美国模式
C.日本模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第四阶段:二战后的美国 二战中,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二战后, 经济上,美国发起信息革命,保持持续领先。建立了 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政治上,与苏联争霸, 实施冷战。苏联解体后,美国国力强大,单极霸权表 现明显,成为一方霸主。
英国——内源化发展模式
• 第三阶段(鼎盛)——日不落帝国: 从工业革命完成到20世纪初,凭借两次工业革命,英国 确立殖民霸权、工业霸权,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发展,英 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这一阶段中,殖民地是 英国的主要经济来源(产品销 售地、资本输出的场所、原料 产地、剩余劳动力的移居地); 殖民地事务是英国政治、外交 的主要内容。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第二阶段:美国的扩张与强盛 • 政治:美国独立后,通过扩张,成为两洋国家。19 世纪中期,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激化,导致南北 战争,北方资本主义胜利结束了奴隶制度,巩固联邦 统一,促进美国经济大迅速发展。 • 经济: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科学 技术突飞猛进,为美国工业化插上翅膀,重工业成为 美国工业化的标志。农业生产被进一步市场化,并形 成规模经济效应。
英国——内源化发展模式
“内源化发展”模式特点: 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②大力推行私有化。 ③把民间作为推动经济的主要力量,使得发展是内生性的、 原创的,其发展的来源来自现代化的不断累积,自发的、 自下而上的、渐变改革的过程。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波多黎各自由邦 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以星条旗作为美国国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 作为美国国歌,美国国徽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 案的白头海雕。 国土面积约962.9万平方公里(含水 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或第四名 (水域面积有差异),人口约为3.1 亿人,其数量为世界第三,是个多 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国家美国是世 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唯一 的世界超级大国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对比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对比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经济模式。
资本主义着重于市场经济和个人利益,而社会主义侧重于公共利益和国家调控。
这两种经济模式在目标、资源配置、个人自由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对比。
一、目标的不同资本主义的目标是追求利润和个人财富的最大化,通过市场经济和竞争来实现经济增长。
这种模式下,个人的动力来自于追求个人利益和自由。
经济的成功被衡量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个人财富的增长。
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模式下,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国家的调控和资源配置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经济的成功被衡量为公众福利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二、资源配置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资源的分配由市场机制决定,即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来决定资源的分配。
这使得市场自由度较高,经济主体可以自由选择经济活动。
但是,这也带来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资源的分配主要由国家来控制和规划。
国家会通过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这样一来,经济主体的自由度相对较低,国家可以调控经济活动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个人自由的不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权。
个体在经济活动中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他们可以选择产业、购买商品和服务,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追求财富和成功。
这种自由度鼓励了创新和竞争,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个人自由和选择权相对较少。
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规划,个体的选择权受到限制。
国家的重点是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而不是个人的追求和利益。
这种模式追求的不是个人自由,而是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
四、经济增长的不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追求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的最大化。
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使得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潜力和动力。
个人的追求和动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被广泛应用并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然而,这两种经济体系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和相互联系。
本文将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一种基于私有制和自由市场原则的经济模式。
在这种体系中,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由私人所有,市场供求以及自由竞争决定价格和资源的配置。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在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竞争的市场机制。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通过自主决策和市场竞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财产权的保护也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特点,从而促进了自发的经济活动和创新。
二、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功能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它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和经济活动的组织。
市场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价格。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竞争和供需平衡。
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资源配置。
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市场经济可以自动调整资源的流动和分配,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市场竞争也会激发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条件。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资源的定价和配置方式。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也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竞争的环境。
同时,市场经济也受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影响和制约。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私有制和自由市场原则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模式。
资本主义经济的利润追求和竞争机制也将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和效率。
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市场经济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比较研究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具体运行方式和相关制度安排。
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体制的研究,常常从国家治理、市场机制和制度安排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一、国家治理在西方经济学中,国家在经济体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同国家对于经济体制的管理和调控方式各有不同。
以美国和德国为例,美国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和竞争,国家干预的力度相对较小;而德国则更倾向于社会市场经济,注重国家的干预和社会保障。
对于国家治理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常常从政府机构和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来比较各国的经济体制。
二、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体制比较研究的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主要的市场机制,它们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组织方式上存在差异。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国家往往实行计划经济。
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两种市场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比较不同市场机制的效率和公平性等指标,分析两种市场机制的优劣之处。
三、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指经济体制中各种法规、规章和约定等的具体呈现。
不同国家的制度安排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着经济体制的运行。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于制度安排的比较研究,常常关注法律框架、产权保护、合同执行和监管机构等方面。
例如,美国注重市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其制度安排比较偏重于强调个人自由和自主性;而欧洲国家则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福利,其制度安排更偏向于社会保障和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比较研究从国家治理、市场机制和制度安排等角度出发,对不同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的经济体制特点,为我们在实践中选择适合的经济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比较研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经济体制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为我们建立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体制提供启示。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比较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比较经济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来调节经济活动的规则、制度和方法。
不同的经济模式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经济模式,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
本文将从生产手段私有化、市场机制、政府干预、贫富分化和社会公平等方面,对两种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一、生产手段私有化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核心是生产手段的私有化,即企业的所有权归属于私人或私人组织,企业机构是为挣钱而存在的。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使得企业家有自由设定价格和生产数量的决定权,从而能追求更高的利润。
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则认为生产资料应该是社会所有的,并由政府或集体所有,企业要优先考虑社会责任,将盈利与社会共同发展联系起来。
相比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更加强调个人利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在竞争中追求最大化的好处。
但这种发展模式会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去削减成本,在危机面前,很多企业为了保护利益只能选择破产,员工的福利和劳动条件也会受到挑战。
而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型则认为企业必须更多关注社会的利益,并排除了很多资本主义的缺点,但是社会主义经济也面对很多问题,如大而全的公有企业、缺乏创新等。
二、市场机制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
资本主义之所以被称为“市场经济”,在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分配生产要素和调节供求关系。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的价格机制和货币贮备。
企业在市场形成的自由竞争中不断进行生产、销售与技术创新,而在社会主义模式下则更多依靠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多数情况下依靠计划经济运作,国家机构对于市场进行调控和协调。
社会主义生产、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均由政府中央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计划进行,以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
虽然计划经济能够规范整个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率,提高整体效率,但政府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盲目浪费、利益集团等问题。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对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对比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最为主要的经济体系之一,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形式。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而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主流经济体系。
尽管二者都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与对比。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和公共利益的保护,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更加注重私有制和个人利益的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掌握着相当一部分的生产要素,包括企业等,并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护公共利益。
这种干预包括对公司收益的合理分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社会公正的维护等。
相对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自由竞争机制和个人自由,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自主权更大,政府的干预相对较少。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国家统一调控来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倾向于自由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国家的掌控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水平以及资源分配,以保持经济的稳定。
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既是市场参与者,也是市场调节者。
然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是由市场竞争和需求决定的,政府的角色相对较小。
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的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途径,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财富的追求被重视,市场经济的运行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对较少关注社会公平,个体的投入与回报成正比,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增长的机会更多。
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价值判断上也有一些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常倾向于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益,注重人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并强调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经济效益和个体的权利,注重市场效率和竞争激励,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体权利的保护。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缺点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缺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为调节机制的经济模式。
它以产权的私有化和市场竞争为特点,个体和企业自由买卖劳动力和产品。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多种特点和优缺点,本文将全面探讨。
一、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1. 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资本和生产要素归个人或私营企业所有。
这意味着个人和企业有权决定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追求最大化的利益。
2.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市场是自由的,供求关系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自由交易,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 竞争机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竞争,以促进效率和创新。
竞争迫使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以较低的成本和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
4. 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个人有权自由选择职业。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技能和选择,自由决定工作和雇主。
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优点1. 经济增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通过市场和竞争机制激励企业投资和创新。
这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
通过积累资本和财富,资本主义能够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2. 自由选择: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个人和企业可以自主决定生产和消费,以满足个体需求。
这种自由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权力,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福利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3. 创新和进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
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提升竞争力。
这种创新精神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缺点1. 贫富差距: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财富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一些人或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而其他人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和机会。
这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容易引发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2. 市场不完全: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市场不能完全解决资源配置和公共利益问题。
有时,市场机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例如市场垄断或外部性问题。
3.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政策倾 斜,鼓励钢铁、煤炭和电力的发展。60年代, 又对合成纤维、石化产业进行设备投资调整。七 八十年代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公害、环境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材料二:日本丰田公司为了便于员工参与管理, 设了130多个意见箱。35年间员工所提建议多大 442万条。员工所提建议即使不被采用,有关部 门也会给500日元的“精神奖”。 材料三:索尼经理说:“日本优秀的企业没有什 么秘诀,企业管理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员工建 立良好的关系,培养亲如一家、唇齿相依的感情。
材料三:美国每年都有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劳 动者不断地从原来的工作岗位转移出来谋求重 新就业。
美国10大垄断资本主义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波士顿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得克萨斯财团、 杜邦财团、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 财团。
美国最大的20家商业银行中,有15家属于上述 十大财团;十大财团控制了100家最大工矿业公 司中的86家,20家最大的运输企业中的14家, 20家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中的15家,20家最大 的商业企业中的11家……
德国模式形成的原因(历史、理论)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市 场经济”理论和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 因素的影响。二战结束后,德国围绕是选 择计划经济模式还是市场经济模式进行了 激烈的争论,直到1947年经济学家米勒 ﹒阿尔马克提出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1948年,联邦德国政府经英美占领当局 同意,开始推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开始逐步形成。
①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 ②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 ③强调社会保障。
(2)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的市场经济具有 这种特点? 实行这种市国家都采取这一模式。
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时间:2011年12月28日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者:李旭章一、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为理论依据,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实行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企业高风险、高利润;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美国从建国之初就选择了实行市场经济,两百多年来没有太大曲折。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化和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确立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混合经济体制确立。
尽管我们很难说美国目前仍然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是不难看出其以自由竞争为主基调的特色。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宪法赋予各州立法权,地方自治;自由平等是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正是以这一价值观建立起来的。
英国是第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早在18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金融等方面居于垄断地位,是“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
工业产值在19世纪80年代被美国超过,1900—1910年间被德国超过,之后不断被新兴大国超过。
由于地域上处于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目前的英国体制可以说是介于美国的自由市场体制与欧洲的福利市场体制之间的,“有部分调节的市场经济”。
自由竞争曾给英国带来历史的辉煌,失去竞争力大致也可以解释大英帝国的没落。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美国里根入主白宫,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奇迹,也是我们能找到的英美自由模式的最近例证。
他们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去除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分别带领英美两国走出或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困境。
自由竞争的市场模式有利于投资和生产力的发展,起源于英国,在美国达到巅峰。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异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异班级:11级安管姓名: 邢海滨学号:07071101009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异国际上对现代市场经济有不同的分类。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1年《转换到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场经济的三种体制模式:美国、英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日本、法国的行政管理导向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一、美国、日本、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一谈到西方市场经济,人们自然首先考虑到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因为他们既重要、发达,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一谈到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人们又往往比较重视研究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诚然,这些特殊性确实是显著而重要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但是,从借鉴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探讨它们的共性。
(一)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美国、日本、德国市场的经济体制都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而在私有制经济中,都是以私人垄断企业为主导。
在美国、日本、德国经济中,国有部分约占1%-10%不等,合作社所有制、工会所有制的份量更小,其余80%-90%以上均属私有制。
而在私有制经济中,中小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占80%-90%甚至更多,但它们毕竟是从属的。
例如在日本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60%以上同大企业有承包关系。
在美国20万家工业公司中,最大的50家占了全部工业资产总额的49%。
[1]在日本,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企业(不包括金融、保险业)有175万家,其中资本额在1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有2195家,仅占公司总数的0.13%,但它们占了全部法人企业资本总额的41.4%。
[2]在德国将近4.4万个工业企业中,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0个,占企业总数的2%,但它们却占了销售总额的44%。
[3]这里我们之所以突出大公司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影响和作用实在太大,太重要。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概括说,大多数国家都是依靠几十个工业集中区和几百家公司提供大部分出口产品,提高生产率和国民生活水平的。
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西方国家是指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域、文化相近的发达国家,它们所采用的经济体制模式称为西方经济模式。
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主流,而在不同的国家中也有自己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将从西方经济模式的基本形态、历史发展、优缺点等角度来探讨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一、西方经济模式的基本形态首先,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展现出了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是指商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分配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助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它呈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势头。
尽管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中存在一些特殊性质,但是整体上它们都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准。
其次,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中贯彻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价值原则,该原则将个人自由、竞争和利润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极致。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或者个人可以拥有和经营资源,尽量创造最大利润。
这一点能够带来极大的活力和效率,然而严格执行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尤其是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
最后,个人自由的体现是西方经济模式的核心。
在西方国家,个人自由包括自由选择、自由创业、自由合同、自由交易等等。
西方经济体系中的主要一部分,与其他经济体系的主要不同在于,个人或企业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并且不受过多的规范和监管。
二、西方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过程西方经济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演变发展而成的。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的前一半,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型,这也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模式的形成。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十分突出的是福利国家,该制度旨在解决贫困与不公问题。
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20年代,而后,不同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和政治制度的影响,规范出适合本国情况的福利政策。
到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大力倡导自由市场,减少了对市场经济的控制,企业得以自由竞争。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29 July2018(C)总第429期2018年7月(下)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经济形态。
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异同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Western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Ren Zhenzhen,Xu Min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has formed eco-nomic globalization,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economic forms:the Western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presented by China.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or the reform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Key words Western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1二者的界定1.1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早期经济学家米塞斯曾指出:“市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天生儿,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才是有可能的,它是不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被‘人为地’模拟的。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比较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比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尽管两种经济模式都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但它们在实施方式、资源分配和市场调节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关特点和比较优势展开论述。
一、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强调私有产权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模式下,生产资料主要归个人、家庭或私营企业所有。
个人和企业可以自由发展并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产品价格和资源配置。
以下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1.1 私有产权资本主义的核心是私有产权,这使得个人和企业可以拥有、控制并在市场中自由交易资源。
私有产权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
1.2 自由市场竞争资本主义模式通常采用自由市场竞争,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分配。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竞争力强的产品可以生存并赚取利润,而无效率或落后的产品可能会被淘汰。
1.3 利润驱动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个人和企业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创新。
这种竞争性的动机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1.4 财富不平等资本主义模式下,财富和收入往往不平等。
富人和企业家往往会积累更多财富,而弱势群体可能面临贫困和社会不公平。
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强调公有制和国家干预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模式下,生产资料归全体国民所有,国家通过计划或其他手段来分配资源。
以下是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2.1 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公有制,即生产资料由国家或集体所有。
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来管理和运营重要产业,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2.2 中央计划社会主义模式通常采用中央计划来指导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
国家通过制定计划决定生产和消费的方向,并通过行政手段来实施计划。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市场失灵和资源浪费。
2.3 公共福利社会主义模式注重保障公共福利和社会平等。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PPT20页hqno.ppt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1
一、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 地位
1,拥有世界最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最强大 的经济实力
2,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既有推动作用,又有 阻碍作用
3,发达西方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 优势地位
4,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起支配作用
3,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11
第四节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12
一、德国经济及二战后迅速发 展的原因
1,二战期间,德国遭受战争创伤,1949年,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离,1990年才合并。
2,迅速发展的原因: ➢ 经济基础和美国的帮助 ➢ 政府适当地干预经济 ➢ 对教育的重视 ➢ 重视技术改进 ➢ 重视对外贸易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4
第二节 美国式需求管理的市场 经济模式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5
一、美国经济及迅速发展的原 因
1,1776年独立,产业革命比英国晚半个 世纪
2,原因: ➢ 制度基础 ➢ 自然条件 ➢ 人力资本条件 ➢ 发达的资本主义农业 ➢ 和平的环境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6
3,美国经济发展条件 ❖(1)工业基础较好,门类齐全且先进 ❖(2)现代农业为工业化奠定深厚的、扎
15
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 主要特征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16
四、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挑战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模式
17
五、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区别 及产生原因
❖1,区别: ❖(1)计划因素的多寡 ❖(2)国有经济成分比重的大小 ❖(3)经济目标的差异 ❖(4)政府和个人决策权力的大小
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学习资料
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时间:2011年12月28日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者:李旭章一、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为理论依据,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实行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企业高风险、高利润;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美国从建国之初就选择了实行市场经济,两百多年来没有太大曲折。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化和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确立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混合经济体制确立。
尽管我们很难说美国目前仍然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是不难看出其以自由竞争为主基调的特色。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宪法赋予各州立法权,地方自治;自由平等是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正是以这一价值观建立起来的。
英国是第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早在18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金融等方面居于垄断地位,是“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
工业产值在19世纪80年代被美国超过,1900—1910年间被德国超过,之后不断被新兴大国超过。
由于地域上处于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目前的英国体制可以说是介于美国的自由市场体制与欧洲的福利市场体制之间的,“有部分调节的市场经济”。
自由竞争曾给英国带来历史的辉煌,失去竞争力大致也可以解释大英帝国的没落。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美国里根入主白宫,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奇迹,也是我们能找到的英美自由模式的最近例证。
他们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去除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分别带领英美两国走出或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困境。
西方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
探究二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混合经济体制特 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
欧洲大陆与北欧多数国家都采取这一模式。
探究三
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在强 调自由竞争的同时,特别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事务,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 心和诚实感。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属 于这一模式。
右图是反映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一幅 漫画。漫画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事实? 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是什么?
[提示] 漫画中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是 “二战后初期”,观察图可知治病用的是美元。不难想象这 是在进行经济援助。结合二战后的史实和图中“医生”的衣 着形象,应是美国对外的经济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其主要目 的在于控制西欧,进而与苏联抗衡,并且解决其国内的生产 过剩与市场日趋缩小的矛盾,实现经济上的对外扩张。
1.请指出下列哪一种经济行为能体现美国市场经济模式 ()
A.邮政是国营的,电力和铁路是半国营的,其他经济部门 都是私营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
B.国家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但通过制定和执行必要 的政策法规来维护自由竞争顺利进行
C.有子女的家庭,不管收入状况如何,每月均可领取一定 的子女补助
二.各种模式形成的原因
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受本国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状况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 (1).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因:主要受其传统的自由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经济 “滞胀”等因素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者主张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而不是 对其放任不管,这样才能使经济运行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且凯恩斯主义者 主张政府应该多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的运行,因为在利率较低且投资对利率 的反应又不是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很小。凯恩斯主义者还主张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 的财政政策来消除经济的波动,也就是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
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学习资料
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时间:2011年12月28日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者:李旭章一、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和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实践为理论依据,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实行自由经济、自由贸易;企业高风险、高利润;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美国从建国之初就选择了实行市场经济,两百多年来没有太大曲折。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化和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确立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混合经济体制确立。
尽管我们很难说美国目前仍然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是不难看出其以自由竞争为主基调的特色。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宪法赋予各州立法权,地方自治;自由平等是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正是以这一价值观建立起来的。
英国是第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早在18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金融等方面居于垄断地位,是“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
工业产值在19世纪80年代被美国超过,1900—1910年间被德国超过,之后不断被新兴大国超过。
由于地域上处于美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目前的英国体制可以说是介于美国的自由市场体制与欧洲的福利市场体制之间的,“有部分调节的市场经济”。
自由竞争曾给英国带来历史的辉煌,失去竞争力大致也可以解释大英帝国的没落。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英国撒切尔夫人上台,美国里根入主白宫,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奇迹,也是我们能找到的英美自由模式的最近例证。
他们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去除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分别带领英美两国走出或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困境。
美国、德国、日本三国经济体制的异同点
美国、德国、日本三国经济体制的异同点国际上对现代市场经济有不同的分类。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1年《转换到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场经济的三种体制模式:美国、英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日本、法国的行政管理导向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一、美国、日本、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一谈到西方市场经济,人们自然首先考虑到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因为他们既重要、发达,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一谈到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人们又往往比较重视研究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诚然,这些特殊性确实是显著而重要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但是,从借鉴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探讨它们的共性。
(一)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美国、日本、德国市场的经济体制都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而在私有制经济中,都是以私人垄断企业为主导。
在美国、日本、德国经济中,国有部分约占1%-10%不等,合作社所有制、工会所有制的份量更小,其余80%-90%以上均属私有制。
而在私有制经济中,中小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占80%-90%甚至更多,但它们毕竟是从属的。
例如在日本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60%以上同大企业有承包关系。
在美国20万家工业公司中,最大的50家占了全部工业资产总额的49%。
[1]在日本,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企业(不包括金融、保险业)有175万家,其中资本额在1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有2195家,仅占公司总数的0.13%,但它们占了全部法人企业资本总额的41.4%。
[2]在德国将近4.4万个工业企业中,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0个,占企业总数的2%,但它们却占了销售总额的44%。
[3]这里我们之所以突出大公司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影响和作用实在太大,太重要。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概括说,大多数国家都是依靠几十个工业集中区和几百家公司提供大部分出口产品,提高生产率和国民生活水平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比较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它们在资源配置、财产所有权、市场竞争、收入分配和政府干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经济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1. 资本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它强调市场竞争、个人自由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归个人或私人企业所有,并且由市场力量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几个主要特点如下:1.1 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强调市场的作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的配置,市场竞争推动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1.2 财产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个人和企业享有财产的私有权利。
私有财产的存在激发了个人的努力和创新,并且有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
此外,私有财产的转移和交易也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1.3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强调自由竞争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消除垄断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自由竞争还刺激了企业的创新和效率改进,带动经济的增长。
1.4 利润追求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市场竞争推动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利润追求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和扩张的动力。
2. 社会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它关注社会公平、公正和集体利益。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主要由国家或集体所有,并由政府计划来指导资源的配置。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几个主要特点如下:2.1 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如土地、企业和资源是由国家或集体拥有和控制的。
这种公有制的存在旨在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
2.2 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政府通过制定计划来指导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
计划经济使政府能够掌控经济的关键部分,保证公共利益和全面发展。
2.3 公平分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重视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追求社会公平和福利的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专注经济发展,并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 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为契机,仅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 实现了日本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
(受自由主 义和70年代
私人经济 占绝对主
经济“滞胀”导,且集
影响而形成)中程度高
市场作用 大,国家 干预少
较低
缺乏监控 1、以私 激发企 和干预, 有制为 业活力 易加剧两 基础;
极分化 2、以市
德国模式
(受社会主 混合所有 市场机制
义市场经济 理论和英美
制经济特
当局政策影 征明显
与国家调 节相结合
问题:日本是如何在短短30几年时间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 “经济神话”的 ?
日本在二战后几十年内创造的一个个“经济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得 益于日本坚持市场经济体制,专注于经济建设。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比较
市场与国家
生产资 在市场经济 社会保 料所有制 中的作用 障水平
优点
缺点 共同点
美国模式
挪威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鍋飯。因為挪威人吃喝不愁, 現在有些年輕人犯罪率在增加。所以這跟有些年輕人的吃 喝玩樂有關,因為他們不愁了,不用艱苦的工作。所以這 是一個弊端。 比如醫院,不僅看病不要錢,在醫院住院、吃飯都不要錢。 這樣有些人沒生病也去住院,所以現在住不下了,病人都 在走廊裏。所以挪威有一個說法叫“走廊醫院”。
▲削弱工人工作积极性:德国民间有种说法翻译成中文也很押韵: 社会福利大家拿,不拿白不拿,白拿谁不拿。在德国一个领取社会 救济的五口之家每月可拿到2000多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 资是2800欧元,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
這種全包下來的做法好是好,保證了共同富裕,保證了全 民教育,但是這個錢太多了。像挪威這樣的富國,也有很 多難以承擔,所以它現在已經降低福利。
2
丰田凯美瑞
29,295 丰田凯美瑞
125,804
▲日本的化学工业销售额为2130亿美元,居亚洲第一,仅次于美国
3居世界本第田二思;域
28,458 丰田卡罗拉/Matrix
118,625
4
丰田卡罗拉/Matrix
26,953 本田思域
▲索尼液晶国际市场占有率居首;
5
福特Fusion
22,381 日产Altima
与现任首相菅直人
出,日本民众对本国政治非
菅直人说,他将努力开创一个没有政 常失望。
治献金丑闻的政治环境,为实现日本 2000年—2006年间,共有大
“新生”继续努力。
小1600件、涉案金额达5888
亿日元的腐败案件。
复习: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及其特征;
我国社 会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 的特征
1、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2、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 3、国家实行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始创于1881年,是最早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的国家之一。二战结束后,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善:婴儿刚 出生,父母就可得到抚养费;大学生可申请助学金;失业者能领到 救济金;退休者享有养老金;连死亡者都可以得到一笔丧葬费。
挪威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很全面的。 “從搖籃到墳墓”,就是挪威 生孩子國家要補助,孩子生下來到16歲,每年有津貼。小孩子開始 上學一直到大學,全部免費,醫藥全部免費。你失業了,國家要補 助。人死了,殯葬費由國家來買單。 1999年一年國家在這方面花費460億美金。國家在每個人身上一 年要花將近1萬美金。
据英国媒体2010年5月11日报道,挪威政府花费1500万英镑最新 建成了一座监狱,目的是为了让那些最凶恶的囚犯度过难捱的铁窗 时光。建造哈尔顿监狱花费了整整10年时间,对其中关押的252名 囚犯来讲可说是世界上最为人道的监狱了。
囚室
卫生间
排名 车型
2010年5月 车型
2010年1-5月
1▲日本本从田1雅9阁56年开始长期保3持0,世07界7 第本田一雅造阁船大国的地位; 134,178
例2:1989年,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达到了顶峰。这一年的6月,索 尼公司宣布,他们以3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 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此举是索尼公司 由制造业转向娱乐业的战略行动之一。此前,三菱公司已经以14亿 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这个代表着 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建筑现在属于日本人了。
9
雪佛兰Impala
20,623 福特Focus
74,635
10 福特ta
71,478
▲增加政府财政负担:随着经济的增长,德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 支出也逐年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联邦德国从建 国初期的不足20%,增加到1990年的30%;1993年,两德统一后 的德国达到34%。
在肆虐全球的金融海啸冲击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不“受伤”。在欧 洲,人们就看到,法国和英国民众因对政府经济政策不满,走上街 头抗议进而引发骚乱。但在另一个欧盟大国德国,社会却保持着相 对的平静,甚至随着三月的阳光变得温暖起来,街头还出现了更多 休闲消费的人。据美国《新闻周刊》统计,德国大概只有13%的人 口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在整体上为社会保持稳定打下了基础。
的目的是 为维护资 产阶级的 利益和统 治地位
美国10大垄断资本主义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波士顿财 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得克萨斯财团、杜邦财团、梅隆财 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
美国最大的20家商业银行中,有15家属于上述十大财团; 十大财团控制了100家最大工矿业公司中的86家,20家最大 的运输企业中的14家,20家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中的15家, 20家最大的商业企业中的11家……
尤其是到了80年代后,日本经济在世界上“一支独秀”:
例1:一栋美国大楼打算卖给日本人。美国人报价4亿多,双方谈妥, 就等日本人付钱交割了。日本人忽然拿来了新的合同书,上面写的 价格是6.1亿。美国人莫名其妙。日方人员解释说,他们的老板头 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单个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 亿美元。他们想要打破这个纪录。
响而形成)
较高
用市场提 高效率; 用政府缓 解社会矛 盾;
削弱工作 积极性, 加重政府 负担
场为基 本调节 手段; 3、国家 调节经济
日本模式
(受日本的 以生产资
自然条件、 二战及儒家
料私有制
思想影响而 为主
形成)
自由竞争 同时强化 政府的主 导作用
较低
提高本国 产品国际 竞争力
官商勾结 政府决策 失误、 社会不公
107,127 96,195
6▲日本日以产1A5lt家im大a 公司上榜世界21汽,95车0 1福0特0强Fu的sio优n 势在世界汽车排9行2,7中63
名列第二位;
7
雪佛兰Malibu
21,722 雪佛兰Malibu
87,597
8…… 现代索纳塔Sonata
21,195 雪佛兰Impala
75,040
自2006年以来,日本首相没
有一任任职时间超过一年:
安倍晋三2006年9月26日当
选首相,2007年9月12日辞
职;
福田康夫2007年9月25日当
选,2008年09月01日辞职;
鸠山由纪夫2009年9月16日
当选首相,2010年6月2日辞
职。
二战后的60多年里,官商勾
日本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
结、世袭政治等问题比较突
例3: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 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并且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 不动产方面。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 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其中有18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公司。 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