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遗传规律)
《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与等位基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型与表现型等;3、能用图解的方式来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4、生活中实践运用遗传规律来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设计思路:本课本人主要引入三个有趣的遗传问题(现象),采用多媒体手段,较为直观生动地解决这三个问题,从而说明遗传的规律性。
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初步学习遗传知识的基础上,很想用遗传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本课从三个有趣现象入手,正中他们的好奇心,有了兴趣,本节课学起来就不难了。
四、重、难点:重点:等位基因、基因显隐性、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难点: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认真制作。
六、:ⅰ、复习引入: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等。
接着教师也用课件提出三个遗传问题:两个有耳垂的夫妻能够生一个没耳垂的孩子吗?两个单眼皮的夫妇可以生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吗?父为o型血,母为ab型血,生个孩子却是a型的,有可能吗?(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好判断,教师也在黑板角落简单注明备忘)ⅱ、新课:教师:幻灯片展示:有耳垂与无耳垂图片;学生:回顾基因的概念(可以决定性状的dna片断)。
教师:简述有耳垂基因(b)与无耳垂基因(b)学生:回顾人体基因的成对性,分析b与b有三种成对(组合)情况;教师:简述:bb-有耳垂、bb-无耳垂;那bb呢?教师:展示等位基因幻灯,阐述b将b掩盖;学生:明白bb表现为b-有耳垂。
教师:同时简述什么是基因型与表现型。
教师:提问:每个人都一个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却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两个细胞结合而成,为什么孩子的染色体不是46+46=92条呢?学生:认识到:精子与卵子中染色数目只有一半(23条),23+23=46,才保证统一。
教师:展示受精卵形成的动画幻灯。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幻灯片展示:有耳垂×有耳垂=无耳垂的图解幻灯;学生:思考:①各箭头代表什么意思?②子女中bb的可能有多大?教师:总结,有可能。
《找遗传规律,育良种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找遗传规律,育良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遗传规律在良种育种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对良种育种的兴趣和热情;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遗传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3.育种案例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遗传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2.育种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3.实验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4.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引入有趣的遗传规律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知识讲授:介绍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遗传规律与良种育种的关系;3.实验操作:进行遗传规律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遗传规律的实际应用;4.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分析不同作物的育种案例,探讨其中的遗传规律和技术;5.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分析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6.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六、教学工具与资源:1.投影仪、实验器材、育种案例资料等教学工具;2.遗传规律故事、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七、教学评价方式:1.实验操作成果评价;2.案例分析和讨论表现评价;3.课堂参与和表现评价。
八、课堂延伸活动:1.带领学生参观育种实验室或种植园;2.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育种实验;3.邀请专家进行育种讲座。
九、教学反思:本设计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和课堂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掌握遗传规律的遗传方式。
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教案遗传的基本规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2.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
3.掌握遗传的重要术语和相关实验技巧。
二、教学内容1.遗传的基本概念a.遗传的定义b.基因和染色体c.DNA和RNAd.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表达a.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隐性和显性遗传-分离和独立遗传b.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交叉互换和连锁-性联遗传c.分离和联合基因遗传规律-随机分配和渗透率-基因互补和多重等位基因3.实验室技巧a.遗传交叉和基因型分析b.基因测序和DNA指纹技术c.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幻灯片和相关实验手段,介绍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小组讨论: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思考,共同解决遗传问题和实验。
3.实验探究:在实验室中进行遗传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入遗传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利用幻灯片和图表,讲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释相关术语和实验技巧。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学习。
4.实验探究:在实验室中进行遗传实验,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澄清学生的疑惑,强调遗传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的知识和实验能力。
五、教学评估1.笔试:通过考试和作业,检查学生对遗传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3.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质量。
六、教学资源1.幻灯片和图表2.实验室设备和材料3.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七、教学延伸1.组织参观遗传研究机构或研究所,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遗传实验设计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写作能力。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找遗传规律,育良种》教学设计 (7)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找遗传规律,育良种》教学设计 (7)一. 教材分析《找遗传规律,育良种》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借助实验和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遗传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
2.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2.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模拟法、讲授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白鼠、绿豆、豆苗等。
2.模拟工具:染色体模型、遗传图解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遗传的例子,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遗传现象?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和模拟,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性状的遗传规律。
如:小白鼠的毛色、绿豆的颜色等。
引导学生发现:有时性状会消失,但又会在下一代出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尝试解释遗传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4.巩固(10分钟)利用遗传图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遗传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如:培育良种作物、改良家禽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生物教案:遗传的规律与方法
生物教案:遗传的规律与方法一、遗传的规律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涉及到物种繁衍和进化的过程。
遗传的规律主要由几个重要的法则和原理组成,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染色体理论和基因互作等。
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观察,总结出了三个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是合子态遗传定律,即两个纯合子个体杂交后,第一代杂种在性状上呈现出一种特征的现象。
第二定律是自由组合遗传定律,即在第一代杂种中,两个基因分离地遗传给后代。
第三定律是基因配对遗传定律,即每个个体在生殖过程中所获得的基因是随机组合、独立分离的。
2. 染色体理论染色体理论是遗传学的基石之一,它揭示了遗传物质在遗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染色体是一种细胞核内的线状结构,携带了基因组成的遗传信息。
染色体理论指出,每个个体都有一对染色体,其上的基因以一对一的方式遗传。
3. 基因互作基因互作是指多个基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一个性状的现象。
基因互作可以分为加性互作和非加性互作。
加性互作是指多个基因的效应互相加和,共同决定性状的某个特征。
非加性互作则是指多个基因的效应不仅仅是简单相加,而是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二、遗传的方法在研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探索生物的遗传特性。
1. 杂交与选择育种杂交是通过将两个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从而使后代获得更好的遗传特性。
所谓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然后将它们进行繁殖,从而逐渐改良或培育出具有某种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2. 遗传分析遗传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家族成员之间的遗传关系,来研究某个遗传特征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个性状是由单基因控制还是多基因控制,以及估计某个性状的遗传方式。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遗传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例如,基因克隆技术可以将感兴趣的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用来研究这个基因的功能。
高中三年级生物教案探索遗传规律
高中三年级生物教案探索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通过遗传规律的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遗传的机制和规律。
本教案将介绍高中三年级生物课程中探索遗传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
2. 掌握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和硬脱皮定律。
3. 能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遗传问题,如预测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遗传的基本概念a. 介绍遗传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遗传与进化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基本术语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第二节:孟德尔遗传定律a. 简要介绍孟德尔以及他的实验方法和结果。
b. 详细解释孟德尔的第一定律(纯合子分离定律)和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c. 通过遗传图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基因的传递和分离过程。
3. 第三节:硬脱皮定律a. 介绍硬脱皮的概念和相关术语,如基因重组、交叉互换等。
b. 解释硬脱皮定律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c. 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硬脱皮过程,加深理解。
4. 第四节:运用遗传规律解决问题a. 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遗传问题,如染色体异常、性别决定等。
b.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遗传规律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达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组织学生参与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遗传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遗传规律的兴趣。
2. 教师通过举例解释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基本术语,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教师向学生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遗传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4.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基因传递和分离的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学科领域:生物学年级/课程:八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基因的概念和性状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举例的方式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让学生明白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对性状表现的影响。
3. 互动环节:让学生举例说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植物的育种等。
4.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通过遗传图解,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使学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5. 练习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遗传规律,分析实例,判断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三、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规律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课堂问答: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关于遗传规律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四、板书设计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分离定律:父母亲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自由组合定律:父母亲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生殖细胞。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热爱。
六、教学拓展1. 介绍遗传变异:让学生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解释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遗传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领域的基因治疗、农业领域的转基因技术等。
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遗传规律)
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姓名余为国学生姓名连洁婷填写时间2016.4.24. 学科物理年级高三教材版本人教第_1_章(单元)__1、2__节阶段□观察期第( 1 )周□维护期教师课时统计第( 1、2 )课时共( )课时课题名称遗传的基本定律课时计划第( )课时共( )课时上课时间10:00-12:0教学目标同步教学知识内容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教学重点解题方法教学难点亲本基因型不确定的子代性状出现的概率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已知子代表现型求亲代的基因型二、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的组合数、表现型、基因型分析三、例题例1 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
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紫缺321,紫马101,绿缺310,绿马107。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解析:先根据题意写出亲本的已知基因型:A_B_×a aB_。
然后先分析紫茎与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为后代中紫茎∶绿茎=(321+101)∶(310+107)≈1∶1,故亲本基因型为Aa×aa,填入上式;再分析缺刻叶与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缺刻叶∶马铃薯叶=(321+310)+(101+107)≈3∶1,所以双亲必为杂合体即Bb×Bb。
综上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aaBb。
例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解析:A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C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D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以上三项的后代都只有一种表现型(双显)B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B项相交的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遗传规律教学设计
遗传规律教学设计
引言:
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
了解和掌握遗传规律对于生物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遗传规律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理解和运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3. 掌握基因的遗传模式,包括显性、隐性、共显性等;
4. 理解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变异;
5. 了解和分析性状的遗传方式,包括单因素、多因素等。
二、教学内容:
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DNA、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
- 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和突变;
- 突变的原因和类型。
2.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孟德尔的实验和发现;
- 遗传物质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 遗传因子的性状表现和传递方式。
3. 基因的遗传模式:
-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定义;
- 复等显性、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的概念;
-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4. 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变异:
-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
- 遗传变异的产生和影响;
- 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应用。
5. 性状的遗传方式:
- 单因素和多因素性状的定义;
- 杂交和杂种优势的原理;
- 分离群体的遗传结构。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探究式学习法:
使用情景模拟和实验设计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发现和理解遗传规律。
2. 合作学习法:。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示例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规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2.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3.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4.了解显性的相对性;5.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外,着重在提高学科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下列两点教育: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2.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1.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基因的分离规律[解决办法](1)着重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因为这是分离规律包涵的基本概念。
(2)在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的讲授中强调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 1的两种配子。
(3)应用分离规律做遗传习题。
(4)说明不完全显性遗传F2表现型之比为1 :2 :1,更证明分离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1)分离规律的实质。
(2)应用分离规律解释遗传问题。
[解决办法](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
(3)应用遗传规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相对性状杂交方法人的高、矮遗传也象豌豆一样吗?[解决办法]相对性状___ 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并口头测试。
杂交方法___ 用挂图说明去雄与授粉。
人的高矮遗传___ 说明是多基因的遗传。
高中一年级生物教案:探索生物遗传的规律
高中一年级生物教案:探索生物遗传的规律一、引言生物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生物进化、多样性以及种群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在高中一年级生物教学中,通过开展探索生物遗传的规律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容易操作的高中一年级生物教案。
二、目标1. 了解基因与DNA之间的关系;2. 探讨基因突变对个体特征的影响;3. 理解子代与父代之间的遗传关系。
三、教案设计1. 导入环节导入时可以设置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猜测某些特征在群体中分布的比例,并鼓励他们给出相应的理由。
例如,询问学生在班级中谁有近视、红头发等特征,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特征是否具有遗传性。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基因遗传规律的好奇心。
2. 实验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遗传规律,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豌豆花颜色遗传的实验。
在实验中,将随机选取一些有交配能力的豌豆植株作为父代,它们分别具有红花和白花两种颜色特征。
通过人工授粉,将红花染色体(RR)和白花染色体(rr)进行杂交,得到第一代子代。
第一代子代将呈现出全部红花(Rr)的特征。
随后再将第一代子代中的植株互相自交,在第二代子代中观察到了3:1的红花与白花比例。
这个实验既简单又容易操作,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基因遗传规律。
3. 结果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第一代子代都是红花而没有出现白花;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第二代子代中会出现3:1的比例。
通过这样的分析讨论环节,使学生明确基因对个体特征表达的影响以及父代与子代之间的遗传关系。
4. 拓展思考在讨论基因遗传规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基因突变对个体特征的影响。
通过举例子讲解基因突变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加深对于遗传变异的认识。
5. 小结和任务课堂快结束时,教师可以对整个教案进行小结,并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给学生。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陈永琴一、教材分析1、专题地位(1)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将必修教材第六章的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和选修教材第三章细胞质遗传整合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考纲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在试卷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但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占分值比重较大。
(2)命题规律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
在命题时,多以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题目形式出现。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考查理解能力,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
伴性遗传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因此它们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通常与常染色体基因的遗传进行综合考查。
细胞质遗传在试题中出现的比例不大,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与细胞核遗传的特点比较、遗传方式的判断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结合该课特点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构建专题知识网络的能力,加强知识间联系。
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深刻理解及两定律的应用。
③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判断及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
④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断。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重点与难点重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物质基础,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方法与技巧,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概率的计算。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方法。
二、教法1、创设乐学情境:分析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精心设疑激思,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运用质疑、启发、观察、比较等方法,渗透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遗传三大规律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
2. 使学生掌握三大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的基本原理。
2. 三大规律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三大规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2. 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遗传?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 引入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离定律1. 介绍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通过实例讲解分离定律的应用,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3. 学生练习:根据分离定律,判断显性和隐性性状。
三、自由组合定律1.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原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就是说,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2. 通过实例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如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 学生练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预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四、连锁互换定律1. 介绍连锁互换定律的基本原理: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2. 通过实例讲解连锁互换定律的应用,如基因连锁和基因突变。
3. 学生练习:根据连锁互换定律,分析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三大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反思:三大遗传规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六、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 让学生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分离定律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生物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遗传学领域。
2. 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介绍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讲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原理。
3. 讲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遗传实例,让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释。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遗传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农业育种、医学等领域。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遗传规律的应用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度。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评估学生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等。
2. 探讨遗传规律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学在生物科技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遗传学基础知识及相关案例分析。
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网络资源:有关遗传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遗传规律。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教学备课教案
遗传的基本规律的教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掌握遗传学中的术语和重要实验方法;3.理解遗传学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遗传的基本概念2.孟德尔遗传规律3.分离定律和独立性定律4.遗传学实验方法和原理5.遗传学的应用领域三、教学重点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运用2.分离定律和独立性定律的区别和应用3.遗传学实验和实验结果的解读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实验方法。
2.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遗传规律的现象,并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介绍遗传的概念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遗传学的欲望。
第二步: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遗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基因、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等。
2.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以及基因分离原理。
3.介绍分离定律和独立性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第三步:实验探究(4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以观察果蝇的眼色遗传现象为例,介绍遗传学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解读。
2.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第四步:教学总结(10分钟)1.总结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
2.强调遗传学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六、教学评价1.听说评价: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实验评价: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书面评价:完成课后作业,回答相关练习题。
七、教学资源1.教科书:遗传学教材及参考书籍。
2.实验材料:果蝇、实验器材等。
3.教具:黑板、多媒体投影仪等。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高中二年级生物课堂教案:遗传的规律
高中二年级生物课堂教案:遗传的规律遗传的规律引言:遗传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课题,它研究了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帮助高中二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的规律。
本文将结合二年级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一些教案建议,以促进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1 遗传的定义和意义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基因传递性使得性状在后代中产生相似或变异的现象。
遗传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的演化、适应和种群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基因是决定性状的物质基础,位于染色体上,通过DNA分子的序列来编码特定的蛋白质。
基因包含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单位。
二、遗传的规律2.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三个基本定律:一、性状的分离定律;二、性状的自由组合定律;三、性状的独立性定律。
这些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2 遗传的显性和隐性根据孟德尔的定律,个体有两个基因,即一对等位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状态。
显性基因的性状在个体的表现中能够被观察到,而隐性基因则不会表现在外观上。
2.3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拥有的基因组合,包括两个等位基因;表型则是基因在个体外观上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决定了表型。
三、遗传的转录和翻译3.1 DNA的复制和转录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自身,确保新细胞拥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基因组。
转录是指DNA的信息通过RNA分子转录为mRNA分子的过程。
3.2 RNA的翻译和蛋白质的合成翻译是指mRNA分子上的三个碱基密码与特定的氨基酸匹配,从而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是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遗传的变异和突变4.1 变异的类型变异是指基因和染色体水平上的遗传变化。
常见的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4.2 突变的原因和影响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过程。
中学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2024
中学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2024一、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的基本规律;2. 掌握遗传的主要术语和遗传变异的形式;3. 理解遗传的机制和遗传材料的传递方式;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的实验和结果、单因素和双因素遗传等;3. 遗传术语: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连锁等;4. 遗传的机制:基因的DNA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5. 遗传材料的传递方式:染色体遗传和DNA遗传。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与概念解说1. 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引出遗传学的概念;2. 解释遗传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3. 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孟德尔遗传规律1. 孟德尔的实验介绍:通过对豌豆花的自交和异交观察,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2. 孟德尔的结果分析: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3. 单因素和双因素遗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第三节:遗传术语1. 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解释;2. 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的定义和意义;3. 连锁现象的介绍。
第四节:遗传的机制1. 基因的DNA结构和功能:DNA的双螺旋结构和遗传密码的解读;2. 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基因突变的种类和影响;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其遗传方式。
第五节:遗传材料的传递方式1. 染色体遗传: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性别染色体的决定;2. DNA遗传:DNA复制和DNA重组。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法: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分析,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遗传问题的讨论,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高二生物教案范文: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中高二生物教案范文:遗传的基本规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3.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因的概念,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难点: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父母和子女在某些特征上相似?是什么决定了这些特征?2.基因的概念讲解基因的定义: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3.基因的显隐性关系通过举例讲解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让学生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通过讲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但表现型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5.基因分离定律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6.自由组合定律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不同性状间的组合规律。
7.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遗传病的预测和优生优育。
四、教学策略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评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在课堂练习环节,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
《找遗传规律,育良种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找遗传规律,育良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遗传规律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了解遗传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育种优质的植物,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因此,本学生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遗传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植物育种的兴趣和热情。
三、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将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方式学习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等内容。
2. 实践活动: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1)孟德尔遗传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理解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连锁遗传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果蝇的眼色和翅膀形状等性状的遗传规律,了解基因的连锁遗传特性。
3.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将向整个班级展示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体会。
四、设计步骤1. 设计实验方案: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
2. 分组实验: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合作完成实验目标。
3. 数据分析:学生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总结遗传规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五、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内容和完成质量进行评分,注重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组内评价: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对其他组员进行评价,评估合作能力和贡献度。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将被纳入评价范围,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合理提问等方面。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遗传规律的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姓名余为国学生姓名连洁婷填写时间2016.4.24. 学科物理年级高三教材版本人教第_1_章(单元)__1、2__节阶段□观察期第( 1 )周□维护期教师课时统计第( 1、2 )课时共( )课时课题名称遗传的基本定律课时计划第( )课时共( )课时上课时间10:00-12:0教学目标同步教学知识内容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教学重点解题方法教学难点亲本基因型不确定的子代性状出现的概率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一、基因的分离定律已知子代表现型求亲代的基因型二、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的组合数、表现型、基因型分析三、例题例1 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
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紫缺321,紫马101,绿缺310,绿马107。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解析:先根据题意写出亲本的已知基因型:A_B_×a aB_。
然后先分析紫茎与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为后代中紫茎∶绿茎=(321+101)∶(310+107)≈1∶1,故亲本基因型为Aa×aa,填入上式;再分析缺刻叶与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缺刻叶∶马铃薯叶=(321+310)+(101+107)≈3∶1,所以双亲必为杂合体即Bb×Bb。
综上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aaBb。
例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解析:A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C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D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以上三项的后代都只有一种表现型(双显)B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B项相交的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四、遗传规律题型归纳一、基础知识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
请回答:(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 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1、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 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2、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3、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子一代全是白色盘状,产生的子二代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株?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体杂交(无链锁无交换),求:①双亲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②后代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③后代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④后代基因型为AaBbcc的几率为多少?5、假如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杂交。
请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___种不同的基因型。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是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___种不同的表现型。
(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
(6)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占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杂交后代中,共有480万粒种子,其中胚的基因型为YyRr的种子在理论上有______粒。
6、已知双亲正常,所生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且患病,假如该夫妻生育4个孩子,试问两个正常,两个患病的概率是多少?7、YyRr自交后代的10粒种子中,出现5粒全显5粒全隐的概率是多少?四. 根据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2、豌豆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的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A 高茎圆粒×矮茎皱粒66 70 73 69B 矮茎圆粒×高茎皱粒123 0 0 0C 矮茎圆粒×高茎皱粒81 80 0 0D 高茎皱粒×矮茎圆粒99 104 104 96请根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基因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根据亲本、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解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假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但其母亲患白化病),与一正常的女性(其父亲患白化病且色盲)婚配,则他们婚配后:(1)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2)生一个两病都患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生一个只患一种病小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生一个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六. 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判断亲代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1.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分析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2、现有一匹枣红色公马(其相对性状为白色),如何分析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3、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以一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应如何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七、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1.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
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只灰身果蝇交配,子代中灰身∶黑身=3∶1,选出其中的灰身果蝇,全部使其自由交配,下一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BB、Bb、bb三种基因型的概率依次为。
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八、遗传基本定律中的F2(一)基因互作两对独立遗传的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
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A.3种3:1 B.3种1:2:1 C.9种1:4:6:4:1 D.9种9:3:3:12、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基因Aa、Bb独立遗传)。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的个体开红花,若让此株自花受粉,则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A.1/4 B.1/9 C.1/2 D.3/4P 灰色 × 白色 ↓ F 1 灰色 ↓自交(同代基因型相同的异性个体相交) F 2 灰色 黑色 白色9 : 3 : 4 3、蚕的黄色茧(Y )对白色茧(y )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 )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 )是显性。
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 )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A . 3:1B . 13:3C . 1:1D .15:14、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 、a 和B 、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
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