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季羡林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2019-2020-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 (4页)

2019-2020-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阅读附答案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令其命运有了转折,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能够出国选择了清华;他在哥廷根大学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革”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这就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

(一)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

但季老先生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

这个家庭的成员,从医生、护士、护工,到清洁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

季先生被称为“爷爷”或“老爷子”,三天,护士们给他买来个毛绒猫咪;两日,小保安又送来几个柿子;再几天不见,传达室的老门卫就带话来问安了。

半夜有了尿,老爷子总是把两次三次憋成一次,宁愿自己睡不好也不叫醒护工,因为“他们白天也很疲劳了,晚上不忍再让他们起来”。

季羡林一生培养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为各国驻外大使。

但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却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

但是,他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

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决不会感到紧张局促。

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

老爷子马上把秘书李玉洁找来,吩咐叫人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一)(1)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一)(1)

(二)协管何大拿①何大拿五短身材,胖,脖子几乎与脑袋粗细,四颗门牙特大,嗓门也高,面凶。

②何大拿原在一家机械工厂做大修钳工,人很牛,遇事连厂长也让着他。

③大拿牛,是因为他有绝活。

④车间里的机床,大大小小几十台,何大拿像了解自己孩子那样熟悉。

坐在车间一角,大拿端着茶缸子正喝水,忽地站起来,一把推开小徒弟:“三心二意干啥呢?传动齿轮松了都不知道?”关了车床,打开盖子,果然。

⑤人家修机器,都要打开检查判断,可大拿却不,他只消用耳朵听,小毛病一听就知,中医上叫“闻”。

更绝的是“悬丝诊脉”,大拿取一把螺丝刀,刀头放车床上,刀把儿放耳朵旁,机器最低速运转,这时厂长、调度都站在一边,大拿眼睛微闭,只有四颗大牙露在外边,像一个海狸先生。

⑥只一刻,大拿站起来拍拍手,大声说:“变速箱顶丝松动,造成齿轮窜动。

”打开,一点不差。

⑦风光的日子说话间就到头了,车间数控化改造,大床子清一色的计算机控制,几个文文弱弱的眼镜后生成了专家。

何大拿很落寞、很抑郁。

恰好到了退休年龄,大拿于是光荣退休。

⑧闲下来,大拿很不适应,老发脾气。

儿子去找镇综治办的朋友,正好小镇上要招个协管员,大拿一听,立刻乐了。

⑨第二天,大拿上岗了,戴个红袖标,拿个小红旗,很神气。

⑩大拿的管理地界是小镇丁字路口,临着路口的是菜市场,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很严重。

小商小贩大都是龇牙人,看到何大拿,不怀好意地笑:“瞧,一个胡汉三呀,呵呵。

”11大拿装没听见,腆着肚子:“那个谁,说你呢,占道了!往后退!”占道的是个○老大娘,车子往后退了退。

12可几个年轻后生笑嘻嘻地不买账,一个后生声音挺高:“街道宽得很哩!快赶上○长安街了,退什么退?”说完,还拿把明亮亮的西瓜刀在眼前比比画画。

13何大拿不含糊:“小伙子,这西瓜刀利吗?”“利呀!杀人都唰唰的。

”大拿哗○地把上衣一扯,瞪着眼睛:“我不信!你用大爷的脖子试试!”龇牙后生知道今天碰上真正的龇牙人了,嘟囔着退回去了。

14夏天一个周六的中午,人都昏昏欲睡的,一个小男孩手里拿根冰棍一边吃一边过○马路,一辆轿车飞奔而来,何大拿大叫一声冲了过去,一把推开男孩……男孩得救了,可何大拿的肋骨却断了两根。

季羡林散文 时间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

季羡林散文 时间 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

季羡林散文时间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试题、作文大全、写作练习、文学阅读、语文教学、阅读理解、诗词鉴赏、成语词典、时评借鉴、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books, writing exercises, literary reading,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oetry appreciation, idiom dictionary, time evaluation reference,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季羡林散文时间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文哲季羡林阅读理解

文哲季羡林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哲季羡林》文哲季羡林①①认识季羡林先生,完全出于偶然。

②1996年6月,我客居京城。

一天早晨,我的朋友苏东河找我说:“我约好去北京大学看望季羡林先生,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听到季羡林的名字,我怦然心动,脱口说道:“去!当然去。

”③来到北京大学,校园里湖光塔影,苍松翠柏,那极富园林之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朗润园。

在花木扶疏、幽静绝尘的林阴下,一位气质儒雅、神情安详的白发长者正在漫步。

他一身极普通的蓝卡其布中山装,脚上是一双圆口黑布鞋。

东河兄说那就是季老。

④坐在阳台上,后湖景色尽收眼底,一阵轻风拂过,湖水荡漾,垂柳摇曳。

稍事寒暄,便随兴倾谈。

我向先生谈到他的散文:“没有真情,就没有散文,您的散文深沉隽永、大朴无华,是每个特殊阶段的人生感悟,写景、抒情、怀人、纪事,每一篇都堪称范文。

”先生说:“您过奖了,一来我本身就是研究语言的,二来中国是世界散文大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纷然杂陈,散文家人才辈出,我的散文只能说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已。

”我又好奇地问:“您研究古梵语和吐火罗文,听说懂这种语言和文字的全世界也只有几个人”季老说:“这两种都属印欧语系,我的德国老师用了20年的时间才把它读通,后来又教给了我,懂这种文字的人在英国、法国、美国都有,但人数不多。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可以的话,让我拜在您的门下,做您研究梵文和吐火罗文的学生吧。

”先生说:“完全可以,不过你得先补课,那比背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难呀。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先生蔼然可亲,没有一点大师的威严,和我们交谈时,像拉家常般缓缓述说、娓娓道来。

这之后,只要有机会来京,我总要去先生家看望他。

⑤季老住着门对门两套房子,东边一套三间装满了各种版本的藏书。

西边一套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外,也全是书籍。

就在这陋室清居,先生一灯荧然②,心如秋月,把对亲友的思念、劳动人民的同情、祖国的赤诚和对生活的挚爱,化作了一篇篇不朽的华章,凝聚出一种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闪耀着独特的人格之美和智慧之光。

季老往事的阅读答案参考

季老往事的阅读答案参考

季老往事的阅读答案参考季老往事的阅读答案参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季老往事唐师曾①年届90的季老先生,老僧入定般呆坐未名湖畔已近4个小时,可他那只心爱的小白猫仍端坐树端,丝毫没有下树回家的意思。

老年白内障、顽固的耳疾使东方哲人耳不聪目不明,但这绝不妨碍他认真护卫树顶上嬉戏的小生命。

“土猫能活十几岁,洋猫也能活七八岁,就是得严加看管,现在人心不古,有人吃猫,也有人以贩猫为业,猫贼太多。

”②整整30年前,一位刚刚考取北大的学兄兴高采烈地到北大报到。

由于初进京城,人地生疏,战战惶惶。

一个人肩扛手荷,好不容易找到设在大饭厅的新生报到处,注册、分宿舍、领钥匙、买饭票……手忙脚乱中把行李托付给一位手提塑料网兜路过的老者。

东奔西走,待忙过一切,已时过正午,这才想起扔在路边托人照看的行李,当即吓得灵魂出窍。

一路狂奔着找回去,只见烈日下那位光头老者仍呆立路旁,手捧书本,悉心照看地上懒洋洋的行李。

学兄对老者千恩万谢,庆幸自己吉人天相,头一次出远门,就碰上好人。

次日开学典礼,只见昨天帮他看管行李的那位慈祥老者,竟也端坐主席台上。

学兄找人一问,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学兄再次差点吓死过去。

③许多年后,季老对这段故事记忆犹新。

他说一位由穷乡僻壤乍到京城的穷学生的.全部财产只有一个铺盖,能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托付给素昧平生的我,不亚于以身相许,是对我的极端信任。

对信任,得认真对待。

④季老对事认真,对人认真,对学问更认真,事事讲资料、讲考据。

一日我与两位校友到季老先生家闲坐,一学兄说起张中行应算季老同学,季老侧首思索半天,认真答道,张中行年龄比我大,上学比我早,毕业比我晚,应称校友,不是同学。

该学兄又问钱钟书学问如何,季老再次侧首思索半天,说虽是同学,但隔行,从未研究过。

对未研究过的东西,无法评论。

这种刻板的认真,也许是季先生早年留德的印记。

季羡林现在能操8种语言,印度梵文、小乘巴利文、隋唐吐火罗文、俄文、南斯拉夫文、德文等。

2015北京石景山区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和答案

2015北京石景山区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和答案

石景山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题。

①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联 A ,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ɡ),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言简意赅.,意蕴丰富,雅俗共赏。

它营造出来的诗化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一些古镇,我们看到的民间对联,虽然在格律上不那么讲究,但切合百姓实际,与古镇的环境 B , C 。

比如一个作坊的对联“打金打银打世界染山染水染江山”,看了就不由得喜欢,喜欢里面透着的那种粗犷.和豪气。

②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

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

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

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

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

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

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

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

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

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③其他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

如以下几联:【甲】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乙】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丙】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丁】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6分)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近期学校组织“走近中轴线”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完成1-4题。

【溯源·了解】1. 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北京中轴线的资料,准备装订成册。

请你阅读下面小西同学整理的文稿, 完成(1)-(2)题。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甲】这条横亘北京城的传奇“脊梁”,将左右对称的建筑群连在一起,使城市呈现出“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特色。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它是北京城的空间之轴,更是文化之轴,张显了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

2022年5月 25日,【乙】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乙】获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越来越多的重点文物、古建筑得以腾退修缮,恢复了历史风貌。

北京中轴线因多方的不辍努力焕发出新的生机。

(1) 文稿中加点词语“张显”书写有误,请你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在文稿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甲】”。

【乙】 “ ”B. 【甲】。

”【乙】 “ ”C. 【甲】。

” 【乙】《》D. 【甲】”。

【乙】《》【探寻·感悟】同学们在“探寻中轴文化”系列活动后,以不同形式呈现自己的收获。

2.下面是小北同学在活动后为校刊写的一则消息。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

我校同学积极参加“探寻中轴文化”系列活动10月24日,我校同学参加了“探寻中轴文化”线上学习活动。

上午,同学们翘首以盼的“探寻中轴文化”系列活动启动。

随后同学们有选择地参加了线上学习活动:有的参加了“中轴线上读懂故宫”故宫建筑艺术公开课公益活动,有的观看了纪录片《北京中轴线》,有的聆听了“中轴线上的声音”民俗文化艺术讲座。

季羡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季羡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季羡林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一、季羡林篇:(一)个人成就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1]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二)散文随笔《幽径悲剧》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清塘荷韵》上海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八课《成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做人与处世》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永久的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课(三)人物评价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评)[14]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

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

”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

(四)美文精读1、忘季羡林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哲季羡林阅读理解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阅读《文哲季羡林》
文哲季羡林①
①认识季羡林先生,完全出于偶然。

②1996年6月,我客居京城。

一天早晨,我的朋友苏东河找我说:“我约好去北京大学看望季羡林先生,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听到季羡林的名字,我怦然心动,脱口说道:“去!当然去。


③来到北京大学,校园里湖光塔影,苍松翠柏,那极富园林之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朗润园。

在花木扶疏、幽静绝尘的林阴下,一位气质儒雅、神情安详的白发长者正在漫步。

他一身极普通的蓝卡其布中山装,脚上是一双圆口黑布鞋。

东河兄说那就是季老。

④坐在阳台上,后湖景色尽收眼底,一阵轻风拂过,湖水荡漾,垂柳摇曳。

稍事寒暄,便随兴倾谈。

我向先生谈到他的散文:“没有真情,就没有散文,您的散文深沉隽永、大朴无华,是每个特殊阶段的人生感悟,写景、抒情、怀人、纪事,每一篇都堪称范文。

”先生说:“您过奖了,一来我本身就是研究语言的,二来中国是世界散文大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纷然杂陈,散文家人才辈出,我的散文只能说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已。

”我又好奇地问:“您研究古梵语和吐火罗文,听说懂这种语言和文字的全世界也只有几个人”季老说:“这两种都属印欧语系,我的德国老师用了20年的时间才把它读通,后来又教给了我,懂这种文字的人在英国、法国、美国都有,但人数不多。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可以的话,让我拜在您的门下,做您研究梵文和吐火罗文的学生吧。

”先生说:“完全可以,不过你得先补课,那比背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难呀。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先生蔼然可亲,没有一点大师的威严,和我们交谈时,像拉家常般缓缓述说、娓娓道来。

这之后,只要有机会来京,我总要去先生家看望他。

⑤季老住着门对门两套房子,东边一套三间装满了各种版本的藏书。

西边一套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外,也全是书籍。

就在这陋室清居,先生一灯荧然②,心如秋月,把对亲友的思念、劳动人民的同情、祖国的赤诚和对生活的
挚爱,化作了一篇篇不朽的华章,凝聚出一种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闪耀着独特的人格之美和智慧之光。

⑥先生不以书法名,但求他题字的人很多。

一次,我在先生书房中,看到他书写的陶渊明诗句,心折于其中蕴涵的睿思和禅意,请先生也为我书写。

不久,我就收到季老的两帧条幅。

其中一幅是朱熹的诗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那字写在洒着细细银箔的宣纸上,显得古朴峻秀,极有韵致,而内容又是勉励我刻苦学习的,我舍不得装裱,一直珍藏着。

⑦1998年底,甘肃正在筹建兰州碑林,我们请季老写一篇《兰州碑林记》。

几天后我如约去取,季老叮咛说:“字的行间距离你们到时候再调整,作得不好,写得也不好,献丑了。

”在向先生告辞时,他要出门送我,我执意不允,在屋里向他道别,然后替他关上了门。

那天刮着大风,天很冷。

当我上车准备离开时,猛然看到季老由助手搀扶着已经站在台阶下送我,我的心陡然一惊,立刻让司机停车,跑下去劝先生回屋,助手说:“你赶快上车,你不走先生是不会回屋的……”一听此言,我顾不了许多,转身上车,让司机加速离开。

回首望着仍在凛冽寒风中目送我的先生,顿感静穆庄严,心头一热,不禁潸然泪下。

⑧2002年11月,我又约好去看望多年未曾见面的季老。

先生眉鬓霜染,清癯③如鹤,举步蹒跚。

我们谈到他将一生珍藏的孤本、善本等书籍和珍贵字画捐赠给北大图书馆的事,先生说:“我做了一辈子学问,读了一辈子书,身旁仅有的就这些东西,捐赠出来大家用、大家看,我就放心了。

”我问先生:“您着作等身,功成名就,现在还写作吗”他毫不犹豫地说:“写,去年底有一次突然便血达四、五次,但我文章照写不误,只要能思想,我就会一直写下去……”临别时,先生赠送我一套装帧精美的《季羡林文集》,并在首卷上为我签了名。

我欣喜不已,倍感先生的情笃谊厚。

文集共24卷,皇皇八百余万言。

这是他耗费无数心血,终生为之奉献的事业成果和思想精华,是留给人类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⑨回到兰州不久,在和北京一位友人通话时得知,季老身患重疾,动了手术,上次我去看望他时,他刚刚从医院回到家中……我异常震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几天,兰州下着漫天大雪,天地一片迷茫,杜甫说:“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我站在古老的黄河岸边,遥望京城,临风寄意,企盼来年在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未名湖畔与先生再次重逢。

(有删改)
注:①季羡林先生(1911—2009),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中国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

他的学术研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人们尊称他为“东方鸿儒”、“国学大师”。

他的散文淳朴恬淡,内涵深厚,读之有如高山流水、梵钟悠韵,给人以甘之如饴的精神享受。

②荧然:光微弱貌。

③清癯(qú):清瘦。

13.作者在回忆季老的过程中,也写了季老留给他的印象。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4分)
14
惊”的原因。

(3分)
答:
15.除了选取典型事例外,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段来表现人物特点,请以第③⑤⑥段为例作简要分析。

(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一)共14分
13.答案:①蔼然可亲(博学)②赠送条幅
③出门送别④无私奉献(执着追求)
(共4分。

每个要点1分)
14.答案示例:
第⑦段“我”没想到近90岁高龄的季老在寒冷的天气坚持出门送我并执意目送我离去,所以“陡然一惊”;第⑨段
“我”没想到刚刚手术后的季老拖着虚弱的病体接待“我”,
所以“异常震惊”,“我”从中感受到国学大师良好的礼仪素
养和风度,感受到他对晚辈的尊重和提携。

(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15.答案示例:
第③段描写了北大极富园林之美的景致,烘托出漫步中的季老儒雅的风度;第⑤段写季老家中家具简单,藏书丰富,从
侧面表现出季老心无旁骛,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治学上。

第⑥
段写季老送我的题字“古朴峻秀,极有韵致”,从侧面写出了
季老底蕴丰厚和气质高雅。

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
突出了季老的特点。

(共7分。

“人物特点”3分,结合文章内容3分,语言表达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