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证型方剂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1肺肾两虚:补肺益肾,固涩止喘-参附汤加减(参附)2肾虚喘:补肾固本,润肺止喘-参苓白术散参苓)3肺虚喘:补肺定喘,润肺止咳-养阴清肺汤(养阴)4脾虚喘:健脾固涩,补肺止喘-理中丸加减理中)一、肺气虚耗:对于肺气虚耗的治疗,我们可以采用补肺益气养阴的方法,具体药方为生脉散合补肺汤。

二、肾虚不纳:肾虚不纳的治疗方法是补肾纳气,我们可以采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的药方。

三、正虚喘脱:正虚喘脱的治疗方法是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我们可以采用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的药方。

四、肺痈:对于肺痈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初期可以使用银翘散,成痈期可以使用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溃脓期可以使用加味桔梗汤,恢复期可以使用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痨:肺痨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对于肺阴亏损,我们可以采用滋阴润肺的月华丸。

对于虚火灼肺,我们可以使用滋阴降火的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对于气阴耗伤,我们可以采用益气养阴的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对于阴阳两虚,我们可以采用滋阴补阳的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对于痰浊壅肺证,我们可以采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的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对于痰热郁肺证,我们可以使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的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对于阳虚水泛证,我们可以采用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的真武汤合五苓散。

对于肺肾气虚证,我们可以采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的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七、肺痿:肺痿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药方。

对于虚热证,我们可以采用滋阴清热,润肺生津的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对于虚寒证,我们可以使用温肺益气的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对于上热下寒证,我们可以采用寒热平调,清温并用的麻黄升麻汤加减。

对于肾虚血瘀证,我们可以采用纳气定喘,活血化瘀的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以下是格式正确、无明显问题的文章:十二、不寐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是为不寐。

中医内科学加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学加方剂歌诀

1.1感冒感冒风邪时毒袭,咳嗽头痛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治重解表宣肺气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歧双解汤主寒包火,参苏葳蕤气阴析。

【注释】①本病主要病因是风邪和时行病毒。

②临床以咳嗽、头痛、流涕、鼻塞、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③感冒病变有肺、卫之分,故其治疗着重于解除表证,宣通肺气。

④香薷饮:新加香薷饮。

⑥参苏饮、加减葳蕤汤分别治疗气虚及阴虚感冒。

【方歌】①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②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③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湿。

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④参苏饮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

⑤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

⑥双解汤《医方集解》双解汤,麻黄防风荆芥襄。

薄荷黄芩大栀子,连翘石膏桔梗尝。

1.2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杂病先,六淫疫毒续复感卫表荆防银翘异,肺胃麻杏白虎辨连朴脾胃湿热证,大承大柴不一般,膀胱八正小柴合,肠道湿热葛芩连。

【注释】①本篇指罹患杂病在先,感受六淫疫毒在后之发热。

②卫分表证属风寒者用荆防败毒散,风热者选银翘散。

肺热用麻杏石甘汤,胃热用白虎汤。

③连朴:王氏连朴饮。

腑实用大承气汤,胆热用大柴胡汤。

④膀胱湿热用八正散合小柴胡汤。

葛芩连:葛根芩连汤。

【方歌】①荆防败毒散见“内科•感冒”。

②银翘散见“内科•感冒”。

③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清凉,主治喘热肺气张,须知阳盛方禁桂,若是无汗量要商。

④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⑤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⑥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⑦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⑧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中内方剂歌诀全

中内方剂歌诀全

中内方歌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1. 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荆防二活草茯,柴枳桔芎前胡;2. 银翘散:银翘荆薄竹叶,芦根蒡豉草桔;3. 葱豉桔梗汤4.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5.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署湿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6. 参苏饮:益气解表参苏饮,二陈汤入木枳斟;前胡桔梗姜枣配,尚须加入干葛根;7. 参苏枣前葛姜,枳桔二陈木香;8.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葱豉薇,薄荷桔梗草枣随;滋阴清热且发汗,阴虚风热此能为;9. 加减葳蕤薇草,葱豉薄荷桔枣;第二节咳嗽一外伤咳嗽10.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殊高;11. 止嗽散:止嗽荆陈苑,桔草部百前;12. 桑菊饮:桑菊翘薄,杏芦桔甘;13. 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豉栀与梨皮;二内伤咳嗽14. 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苍朴缀;15.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16. 清金化痰汤:17. 清金化痰栀子芩,知丹贝母瓜蒌仁,桔梗桑白麦陈配,茯苓甘草共合斟;18. 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19. 加减泻白散:加减泻白青陈皮,母芩甘桔骨粳米;20.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21. 沙参麦汤:沙参麦冬桑叶草,玉竹花粉扁豆好;第三节哮病一发作期22. 射干麻黄汤:射干有黄枣紫菀,夏姜细辛五味款;23.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细麻桂,夏姜芍药草五味;24. 定喘汤:定喘三幼桑白皮,半款苏芩白果宜;25. 越婢加半夏汤=麻杏石甘汤去杏加姜枣;26.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加夏草姜枣,半夏麻黄配石膏;27.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细麻桂,夏姜芍药草五味+石膏;28.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石膏半,杏仁五味细辛干;29.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30. 平喘固本汤:验方31. 回阳急救汤:回阳救急汤桂,四逆六君麝味;32. 生脉饮:生脉对,参麦味;33.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34. 生脉地黄汤=生脉饮加六味地黄丸;35. 金水六君煎=四君子汤+当归,熟地;第四节喘证36. 麻黄汤麻桂杏草37. 华盖散:华盖三拗陈,桑皮苏子芩;三拗:麻杏草38. 麻杏石甘汤,方名便是方;39. 桑白皮汤: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40. 二陈汤:二陈苓,草半陈;41.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42. 四磨饮子:四磨沉槟,乌药人参;43. 五磨饮子:五磨沉香槟,乌药木枳存;44. 六磨饮子:六磨沉香槟,乌药草枳军;45.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46. 补肺汤:补肺味参芪,熟地菀桑皮;47.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48. 参蛤散:方名便是方;49. 黑锡丹:黑锡硫附桂,芦巴故纸对;茴沉楝木香,肉蔻起石配;第五节肺痈50. 银翘散:银翘荆薄竹叶,芦根蒡豉草桔;51. 千金苇茎汤:千金苇茎,瓜桃苡仁;52. 如金解毒散:如金解毒栀桔草,芩连黄柏消痈好;53. 加味桔梗汤54. 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及橘红;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痈;55. 沙参清肺汤:沙参清肺太子芪,苡桔瓜草及欢皮;56. 桔梗仁煎:桔梗杏仁合银翘,阿麦贝壳藤枯草;第六节肺痨57. 月华丸:月华桑菊七百贝,阿山二冬苓二地;58. 百合固金汤59.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瘀血肺家伤;60.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地骨皮,柴胡知梅与当归;61. 保真汤: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知柏柴朴地骨皮,陈莲二地姜枣随;62.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异功苡,山药扁砂桔莲米;63. 异功散=四君子汤加陈皮;64. 补天大造丸65. 补天大造参芪山,术苓杞枣远龟板,地芍归鹿紫河车,滋阴补阳莫大焉;第七节肺胀66. 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姜夏沉,前胡草苏归朴陈;67.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苏芥莱菔方;68. 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夏草姜枣,半夏麻黄配石膏;69. 桑白皮汤: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70. 涤痰汤:涤痰星菖夏陈草,参苓竹茹枳姜枣;71. 真武汤:真武术附,生姜芍茯;72. 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73. 平喘固本汤:验方74. 补肺汤: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第八节肺痿75. 麦门冬汤:麦门冬枣,半人粳草;76. 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阿麦人,桑杏枇膏草麻仁;77. 甘草干姜汤,方名便是方;78. 生姜甘草汤:生姜甘草汤,人参大枣囊;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79. 安神定志丸:定志丸+龙齿80. 安神定志用远志,人参菖蒲合龙齿,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虚胆怯用此治;81. 定志丸:参菖二茯远朱砂;82.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83. 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枣仁,三才增液茯神,丹参五味远归,朱砂桔梗柏仁;84. 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归地草朱连;8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86. 桂枝甘草龙牡汤,悸闷气短服之康;桂甘龙牡汤,方名便是方87. 参附汤,方名便是方;88. 苓桂术甘汤,方名便是方;89. 桃仁红花煎,四物青丹香附延;桃红四物汤90. 黄连温胆汤:温胆陈半茯,枳实草竹茹;温胆汤+黄连;第二节胸痹91.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92.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枳壳草,香附陈皮川芎芍;93. 栝蒌薤白半夏汤:桥蒌薤白半夏方,方名便是方;94. 涤痰汤:温胆汤枳实,竹茹+二陈汤+导痰汤枳实,南星+二陈汤+石菖莆+人参95.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蒌通阳方;96.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细通当,桂枝无姜厥寒方;97.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98. 人参养荣汤:四君+四物+黄芪、肉桂=十全大补汤-川芎+陈皮,远志五味;99. 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枣仁,三才增液茯神,丹参五味远归,朱砂桔梗柏仁;100. 炙甘草汤:炙甘草汤,麻仁枣姜,桂地人阿,麦冬酒方;101. 右归饮:肾气丸去三泻茯,泽,丹加杜仲,枸杞,甘草;102. 右归丸:肾气丸去三泻茯,泽,丹加杜仲,枸杞,菟丝子,鹿胶;第一节附真心痛103. 保元汤:保元参芩草,肉桂生姜好;104.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105.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细通当,桂枝无姜厥寒方;106.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附草姜加人参为四逆人参汤;加重附姜为通脉四逆汤第三节不寐107.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生栀木草车泽推;108. 黄连温胆汤:温胆陈半茯,枳实草竹茹;温胆汤+黄连109.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110.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111. 交泰丸黄连,肉桂112. 安神定志丸:113. 安神定志用远志,人参菖蒲合龙齿,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虚胆怯用此治;114. 酸枣仁汤:金匮酸枣仁,芎知草茯神;第一节附健忘115.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116. 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膝苁蓉二地天冬杜柏从五味锁阳归枸杞真元虚弱肾精充;117. 温胆汤:温胆陈半茯,枳实草竹茹;118.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第一节附多寐119. 平胃散:平胃散好,苍陈朴草;120. 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桃仁芎,芍草麝酒枣姜葱;121. 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122. 附子理中丸:理中汤+附子;123. 人参益气汤:第四节癫狂124. 逍遥散:逍遥柴芍当,苓术草薄姜;125. 顺气导痰汤:顺气导痰汤=导痰汤二陈汤+枳实+南星+香附、木香、生姜;126. 养心汤:养心草枣仁,参芪苓茯神,五味芎远归,肉桂半柏仁;127. 越鞠丸:越鞠香附曲,苍芎栀子宜;128. 生铁落饮:生铁落丹参,茯神苓玄参,二冬朱钩翘,远陈菖贝星;129. 癫狂梦醒汤:130. 癫狂梦醒桃仁附,木通芍药半夏胡,陈皮青皮桑白皮,苏子甘草大腹皮;131. 二阴煎:二阴煎中生地冬,元参黄连竹叶通,灯心茯神酸枣草,滋阴降火有神功;132. 琥珀养心丹:133. 琥珀养心有牛黄,生地当归人参尝,茯神酸枣柏仁远,菖蒲龙齿朱砂方;第五节痫病134. 定痫丸: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灯草姜汁甘朱砂;135.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生栀木草车泽推;136. 涤痰汤:涤痰星菖夏陈草,参苓竹茹枳姜枣;. 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桃仁芎,芍草麝酒枣姜葱;.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140. 左归丸:左归丸菟枸牛鹿,龟胶六味三泻除;1. 即六味去“三泻”加枸杞、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胶;141. 左归饮既六味去“三泻”+枸杞、茯苓、甘草;第六节痴呆142. 七福饮:七福饮中有当归,参术炙草健脾气,重用熟地滋补肾,远志杏仁开窍宜;143. 还少丹:还少丹中熟地杞,苁蓉茴戟杜仲萸,牛膝楮实参苓药,大枣菖蒲味志随;144. 涤痰汤:涤痰星菖夏陈草,参苓竹茹枳姜枣;145. 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第七节厥证146. 通关散:通关散妙,细辛牙皂;+半夏=搐鼻散147. 五磨饮子:五磨沉香槟,乌药木积存;148. 生脉注射液149. 四味回阳饮:四味回阳仲景方,人参附子草炮姜;150.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地茯,桑菊芍草贝竹;151. 通瘀煎:通瘀煎中归红花,乌青香附泽山楂;152. 人参养营汤:153. 四君四物八珍方,十全大补芪桂上,姜枣五味远陈配,去芎方名养营汤;154. 导痰汤:二陈汤+枳实,天南星;第三章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155. 香苏散:香苏陈草,理气解表;156. 良附丸:方名全;157. 保和丸:保和翘半陈,曲楂莱菔苓;158.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159. 清中汤:清中汤中黄连栀,半夏茯苓豆蔻施,陈皮甘草和胃气,理气清热又化湿;160. 失笑散:丹参饮,檀砂仁161. 一贯煎:一贯麦地,沙归楝杞;162. 芍药甘草汤,方名便是方;163.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桂枝汤+饴糖+黄芪=黄芪建中汤第一节附吐酸164. 左金丸165. 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第二节痞满166. 保和丸:保和翘半陈,曲楂莱菔苓;167. 二陈平胃汤:二陈平胃汤,二陈藿香苍;168. 泻心汤,用三黄169. 连朴饮:连朴饮栀子,菖蒲夏香豉;170. 越鞠丸:越鞠香附曲,苍芎栀六郁;171. 枳术丸:枳术丸,荷裹饭;172.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173. 益胃汤:益胃麦地,冰糖沙玉;第三节呕吐174. 霍香正气散:175. 保和丸:保和翘半陈,曲楂莱菔苓176. 小半夏汤:小半夏汤半生姜,大半夏汤半人参;177. 苓桂术甘汤:方名便是方;178. 四七汤:小半夏+茯苓,苏叶,厚朴=半夏厚朴汤+大枣179. 香沙六君子汤=四君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180. 理中汤:理中干姜,参术草方;181. 麦门冬汤:麦门冬枣,人半粳草;第四节噎膈182. 启膈散:启膈郁沙苓,贝糠丹蒂仁;183. 通幽汤:通幽二地草,当归升红桃;184.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桑叶草,玉竹花粉扁豆好;185. 补气运脾汤:香砂六君子汤去木香加黄芪;第一节附反胃186. 丁香透膈散:187. 丁香透膈参术草,半夏木香香附好,砂仁神曲白豆蔻,麦芽化湿醒脾妙;第五节呃逆188. 丁香散:丁香散蒂草良姜,湿胃降逆此方尝;189.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好,参半麦粳草;190. 五磨饮子:五磨沉木香,枳实与槟榔;191. 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草方;192. 益胃汤:益胃麦地,冰糖沙玉;193.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草,人参生姜枣;第六节腹痛194. 良附丸:良附丸,药已全195. 正气天香散:正气天香台乌,半夏香附陈苏;196. 大承气汤:大承气芒,枳朴大黄197. 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连芩,军曲枳术泽苓;198.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199. 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失笑当,胡索芎茴芍桂姜;200.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强,桂枝汤加糖;201. 大建中汤:大建中汤饴,人参椒干宜;第七节泄泻202. 霍香正气散:203. 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草,胃肠湿热好;204. 保和丸:保和翘半陈,楂曲莱菔苓;205.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异功苡,山药扁砂桔莲米;206. 四神丸:四神补肉蔻,味萸姜枣凑;207.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良,陈芍白术防;第八节痢疾208. 芍药汤:芍药草,在当槟,芩香连,桂将军;209.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配秦皮;210. 不换金正气散:不换金正气散,陈苍朴草藿香半;平胃散:陈苍朴草211. 黄连阿胶汤212. 驻车丸:213. 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桂连重一般,三两阿胶姜一两 ,阴虚久痢得灵丹;214. 桃花汤:桃花干粳,赤石脂粉;215.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芍草当,参术桂蔻罂香;216. 连理汤=理中汤理中干姜,参术草方+黄连;第九节便秘217. 麻子仁丸:麻仁小承,杏芍蜜行;218. 六磨汤:六磨木香槟,乌药沉枳军;+木香、枳实, 名六磨饮219. 温脾汤:温脾朴军,四逆桂心;220. 半硫丸:半硫丸,姜汁全;221. 黄芪汤:黄芪汤治气虚秘,麻仁白蜜与陈皮;222. 润肠丸223. 增液汤:增液汤,麦玄黄;224. 济川煎:济川归枳实,升麻泽苁膝;第四章肝胆病证第一节胁痛225.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226.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227.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228. 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蒌柴草,桃仁山甲军归好;229. 一贯煎:一贯麦地,沙归楝栀;第二节黄疸230. 茵陈蒿汤:栀大黄;231.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菌陈;232. 甘露消毒丹:233. 甘露消毒蔻露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田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234. 大柴胡汤:大柴夏将军,枳枣姜芍芩;235. 千金犀角散:千金犀角散黄连,升麻山栀茵陈全;236. 茵陈术附汤:茵陈术附心悟方,肉桂甘草配干姜;237.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饴糖加黄芪238. 茵陈四苓汤:五苓散去桂枝,猪茯苓,术泽泻;239.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240. 归芍六君子汤:四君+陈皮半夏+当归,白芍;241. 逍遥散:逍遥当柴芍,苓术草姜薄;242. 鳖甲煎丸:鳖甲煎丸鳖蜣,鼠妇蜂窝干姜,磨桃柴葳柴芩,乌扇芍朴军葶,丹皮桂人阿胶,石韦瞿麦半硝;第一节附萎黄243. 黄芪建中汤244. 人参养荣汤:245. 四君四物八珍方,十全大补芪桂上,姜枣五味远陈配,去芎方名养营汤;第三节积聚246. 逍遥散:逍遥当柴芍,苓术草姜薄;247. 木香顺气散:木香顺气平胃青,香附枳壳砂仁槟;248. 六磨汤:六磨木香槟,乌药沉枳军;+木香、枳实, 名六磨饮249.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250. 失笑散蒲黄,五灵脂251. 膈下逐瘀汤:252. 挑红四物汤-熟地黄+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枳壳、香附、甘草、乌药253. 六君子汤=四君子+陈皮、半夏254. 八珍汤:四君+四物;255. 化积丸:化积丸中棱莪魏,海浮香附雄黄随,槟苏瓦楞五灵脂,软坚破瘀丸缓推;第四节鼓胀256.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257. 胃苓汤:五苓散桂术泽二苓+平胃散陈苍朴草258. 实脾饮:实脾白术,四逆槟朴,木香果仁,木瓜枣苓;259. 中满分消丸:中满分消丸,六君理中连,四苓朴知芩,姜黄枳砂仁;260. 茵陈蒿汤:栀大黄;261. 调营饮:调营饮用元胡陈,芎芍莪黄当归身,瞿葶腹槟苓桑白,辛芷桂草枣姜珍;262. 附子理苓汤:附子理苓汤,五苓参草姜;263. 济生肾气丸:六味+附桂+车前子、牛膝;264.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265. 一贯煎:一贯麦地,沙归楝杞;第五节头痛266.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细辛,羌芷薄草防荆;267. 芎芷石膏汤:268. 川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菊花藁木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269.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藁本加防风;神;271. 加味四物汤:加味四物汤,菊芩蔓草上;272.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天麻术枣姜;273.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山药地,参草杜当萸枸杞;274. 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桃红芎,芍草麝酒枣姜葱;第六节眩晕275. 天麻要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栀芩,益膝寄杜,夜交茯神;276.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枣仁远归圆肉香;277. 左归丸:左归丸菟枸半鹿,龟胶六味三泻除;278.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天麻术枣姜;279. 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第七节中风280. 真方白丸子:真方白丸子白附,夏星全天香壳乌;神;282. 镇肝熄风汤:283.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284. 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调承桃桂方285.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地茯,桑菊芍草贝茹;286. 涤痰汤:涤痰星菖夏陈草,参苓竹茹枳姜枣;287. 参附汤:288.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289. 解语丹:解语远志白附菖,南星全天香草羌;资寿解语天麻羚,羌防桂附草枣仁;290. 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芪地龙,桃红四物熟地顺;291. 左归丸:左归丸菟枸半鹿,龟胶六味三泻除;292. 地黄饮子:地黄饮子桂,附苁巴戟味,山萸苓麦菖,石斛远枣姜;第八节瘿病293. 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布香陈,螵蛸海藻带蛤粉;294. 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布带陈,夏青独翘贝归芎;295. 栀子清肝汤:栀子清肝丹柴芍,芎归茯苓牛蒡草;296. 消瘰丸:消瘰丸,贝牡玄;297. 天王补心丹:298. 天王补心酸枣仁,三才增液配茯神,丹麦五味远志归,朱砂桔梗柏子仁;299. 一贯煎:一贯麦地,沙归楝杞;第九节疟疾300. 柴胡截疟饮:柴胡截疟人常芩,三老夏梅槟桃仁三老:甘草、生姜、大枣;301. 截疟七宝饮:截疟七宝草果仁,槟朴陈皮草常青;302. 白虎加桂枝汤303. 白虎加人参汤304. 白虎汤:白虚汤好,知膏粳草;305.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芩蛎蒌根草全方;306. 清瘴汤:验方307.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加味不换金正气,草果槟菖茶叶佩;308. 何人饮:何人饮方,陈皮归姜;第五章肾系病证第一节水肿309.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白术310. 越婢加术金匮方,麻黄石膏枣生姜,甘草白术共相配,风水相搏自尔康;3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枣姜草助,宣肺解毒清湿肿,湿热兼表黄疸廖;313.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公英,野菊银葵地丁;314. 五皮饮: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湿浸腹胀宜;315. 胃苓汤=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平胃散平胃散好,苍陈朴草;316. 疏凿饮子:317.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用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318. 实脾饮: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生姜大枣阴水夸;1. 实脾白术,四逆槟朴,木香果仁,木瓜枣苓;319. 济生肾气丸:320. 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附子苓术芍生姜,少阴腹水寒水气,悸眩惕保安康;1. 真武术附,生姜芍茯321. 桃红四物汤:四物芎当,熟地芍汤;322. 五苓散:五苓桂术,茯苓泽猪;第二节淋证323. 八正散:八正散通车扁瞿,栀军灯芯六一;324. 石韦散:石韦榆苓瞿,葵车通六一;325. 小蓟饮子:小蓟六一导赤,蒲黄藕节归栀;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326. 沉香散:327. 沉香散出金匮翼,沉香石苇滑陈皮,冬葵芍归草留行,气淋实证此方医;328. 程氏分清饮329. 程氏草丹参,苓术柏车菖莲心;330. 2程氏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连子丹参车前子,湿热淋浊宜早图;331. 无比山药丸332. 无比山药膝,六味去丹皮,五味赤石脂,杜菟苁巴戟;333. 局方无比山药丸,六味地黄要去丹,苁蓉菟丝仲巴戟,牛膝五味石脂全;第一节附尿浊334. 程氏分清饮:程氏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连子丹参车前子,湿热淋浊宜早图;335.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336.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337. 鹿茸固涩丸:338. 癃闭339. 八正散:八正散通车扁瞿,栀军灯芯六一;340. 清肺饮:341. 沉香散:342. 沉香散出金匮翼,沉香石苇滑陈皮,冬葵芍归草留行,气淋实证此方医;343. 代抵当丸:344. 代抵当丸大黄硝,生地肉桂甲归桃,证治准绳奇方出,通瘀散结利水道;345.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346. 春泽汤五苓散+人参:347. 医方集解出春泽,白术茯苓泽泻偕,猪苓桂枝人参配,化气行水病可瘥;348. 济生肾气丸:第一节附关格349. 温脾汤350. 吴茱萸汤351.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352. 羚羊钩藤汤:羚角钩藤地茯,桑菊芍草贝茹;353. 参附汤354. 苏合香丸355. 涤痰汤:涤痰星菖夏陈草,参苓竹茹枳姜枣;第三节阳痿356. 赞育丸:赞育淫枸杞,鹿蛇韭巴戟,仙苁杜地归,人术附子桂;357.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358. 逍遥散:逍遥当柴芍,苓术草姜薄;359. 启阳娱心丹360.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第四节遗精361. 黄连清心饮:1 黄连清心饮黄连,生地枣仁茯神远,人参当归莲肉草,清火滋阴固精关;362. 黄连清心人枣仁,连莲远归未地神;363. 三才封髓丹:364. 三才封髓天地人,黄柏甘草与砂仁,相火妄动水不济,多梦遗精此方珍;365. 程氏分清饮:1程氏草丹参,苓术柏车菖连心;2 程氏分清饮,黄柏茯苓术菖蒲,连子丹参车前子,湿热淋浊宜早图;366. 妙香散:妙香山药与黄芪,甘桔二茯远志随,少佐表砂木香麝,惊悸郁结梦中遗;367. 金锁固精丸:368. 金锁固精芡连须,蒺藜龙骨与牡蛎,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第一节附早泄369.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370.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371.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372.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第一节郁证373.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374. 丹栀逍遥散: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牡丹皮、栀子;375. 半夏厚朴汤:376. 半夏厚朴与柴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377. 甘麦大枣汤:方名便是方378.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379. 天王补心丹:380. 天王补心酸枣仁,三才增液有茯神,丹参五味远志归,朱砂桔梗柏子仁;1 三才:天,地,人增液:玄,地,冬;381.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第二节血证382. 桑菊饮:桑菊翘薄,杏芦桔甘;383. 玉女煎:玉女煎牛膝,知母膏麦地;384.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木草归地车泽开;385.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386. 加味清胃散:387. 加味清胃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研,犀角连翘生甘草,胃火吐衄及牙宣;388. 泻心汤389.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390. 茜根散391. 1景岳全书茜根散,凉血止血滋阴擅,茜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阿胶甘草全;3 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392. 桑杏汤:桑杏栀豉,沙贝梨皮;393. 泻白散:泻白桑皮,甘粳骨皮;394. 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395.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玄麦甘桔,增液归地,芍贝合格;396. 泻心汤397. 十灰散:十灰侧荷二蓟,芽茜棕丹军栀;398.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木车栀草泽生地;399.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400. 地榆散:地榆散用苓多验,栀子茜根黄芩连;401. 槐角丸: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连;402.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403. 黄土汤:黄土附子草,阿地芩术好;404. 小蓟饮子:小蓟六一导赤地、通、竹、甘,蒲黄藕节归栀;405.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406.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407. 无比山药丸408. 十灰散409. 茜根散:410. 1景岳全书茜根散,凉血止血滋阴擅,茜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阿胶甘草全;411. 2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412.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第三节痰饮413. 苓桂术甘汤:方名便是方;414. 小半夏加茯苓汤415. 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芍草,水饮在胃因势导;416. 已椒苈黄丸:已椒苈黄治水方,前后分消病自康;417. 柴枳半夏汤:柴枳半夏蒌黄芩,桔梗青皮草杏仁;418. 椒目瓜蒌汤:椒目瓜姜苏苈子,桑白夏苓藜陈皮;419. 十枣汤:十枣芫戟,大枣甘遂;。

中医内科证型、治法、方剂、中药

中医内科证型、治法、方剂、中药

中医科证型治法方剂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用药: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藿饮加减用药:金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虚体感冒4.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饮加减用药:人参6紫叶6根6半夏6前胡6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皮4炙甘草4(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寒,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用药: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二、咳嗽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皮6 (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2.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用药: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3.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肃-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用药: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清宣凉剂,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伤咳嗽4.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汤:半夏15橘红15白茯苓9甘草4.5三子养亲汤:子白芥子莱菔子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肺系病证一、伤风
二、咳嗽
三、哮证
四、喘证
五、肺胀
六、肺痈
七、肺痨
八、肺痿
心系病证一、心悸
二、胸痹
三、不寐
四、痴呆
五、癫狂
六、痫病
七、厥证
八、心衰
脾胃系病证一、胃痛
二、痞满
三、呕吐
四、呃逆
五、噎嗝
六、腹痛
七、泄泻
八、便秘
九、痢疾
肝胆病证一、胁痛
二、黄疸
三、积聚
四、鼓胀
五、眩晕
六、头痛
七、中风
八、瘿病
九、疟疾
肾系病证
一、水肿
二、淋证
三、关格
四、癃闭
五、遗精
六、耳鸣、耳聋
七、阳痿
气血津液病证一、郁证
二、血证
三、痰饮
四、消渴
五、内伤发烧
六、自汗、盗汗
七、肥胖
八、虚劳
九、癌病
肢体经络病证
一、痹证
二、痉证
三、痿证
四、颤证
五、腰痛。

中医内科证型+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证型+方剂歌诀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饮最有功。
2热哮证——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来借书:莱菔子、白芥子、子)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五味参,冬虫夏பைடு நூலகம்酌坎脐;胡桃沉香灵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红。
表里双解汤-----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饮
方歌一益气解表参饮,枳桔前香二。
方歌二参饮用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方歌一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
第一节感冒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
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芷苓,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黛蛤散:青黛+蛤蚧
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火,清郁热,小儿稚阴)
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7).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汤
方歌一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方歌二沙参麦冬用玉竹,桑叶扁豆伴甘草。
第三节哮病
(一)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病证方剂歌诀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一、感冒卫表不和致感冒,风寒败毒或达表,风热银翘使辛凉,暑湿新加香薷饮,气虚之人参苏饮,加减葳蕤阴虚造。

二、咳嗽外感咳嗽寒热燥,风寒止嗽合三拗,风热桑菊随加减,干咳桑杏治风燥;痰湿二陈合三子,痰热清金宜化痰,肝火泻白黛蛤兼,阴亏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哮必兼喘哮鸣声,病位主肺联脾肾,冷哮青龙射麻专,定喘越婢主热哮,风痰三子把功建,寒包热哮也常见,六君健脾又补肺,生脉金水肺肾安。

四、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气虚,肾虚肾气参蛤散;正虚喘脱是急症,参附汤送黑锡丹。

五、肺痈肺痈初期使银翘,成脓苇茎如金解;溃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沙参桔梗杏。

六、肺痨肺痨阴亏用月华,虚火百合秦艽甲;保真参苓气阴耗,补天大造阴阳消。

七、肺胀痰浊饮瘀共肺胀,外寒里饮小青龙;并见痰浊与痰热,苏三越婢或桑皮;涤痰水泛真武苓,平喘补肺肺肾亏。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一、心悸心悸亦是心脾伤,心虚胆怯安神定,心血不足归脾施,阳虚桂甘合参附,苓桂术甘水凌心,阴虚天王合朱砂,桃仁红花治瘀阻,痰火扰心温胆连。

二、胸痹胸痹阴阳气血虚,阴寒痰浊并血瘀;血府逐瘀治瘀阻,柴胡疏肝气滞除;痰壅瓜蒌合涤痰,寒凝枳薤当归宣;生脉养荣气阴虚,天王炙草心肾阴;心肾阳虚末不温,参附汤合右归饮。

三、心衰(助理不要求)虚瘀水泛致心衰,气虚保元合逐瘀,气阴生脉并血府,真武镇水合葶苈;参附龙骨急救逆,缓急轻重要分清。

四、不寐不寐虚实当首辨,肝火龙胆痰温胆;心脾两虚归脾赞,心肾六味交泰叹;心胆气虚安神定,共合酸枣睡眠安。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一、头痛头痛外感与内伤,循经用药效非常;川芎茶调散风寒,风热芎芷湿羌活;天麻钩藤肝阳亢,痰浊半夏血四物;肾虚补元瘀通窍,气虚升清益聪明。

二、眩晕眩晕风火痰瘀虚,肝脾肾脏辨虚实;肝阳痰瘀清窍扰,天麻半夏通窍好;气血亏虚归脾妙,肾亏左归右归宝。

三、中风中风卒起证多端,气血虚火及风痰。

中医妇科学证型和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证型和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方剂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证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症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肝郁证:逍遥散3.2肾虚证:固阴煎3.3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 4.1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5.1肾虚证:归肾丸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5.2血虚证:滋血汤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九版《中医内科学》方歌集

九版《中医内科学》方歌集

《中医内科学》(9版)方歌集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学生会 整理编写2013年11月《中医内科学》(第九版)方歌集编写凡例 本方歌集按照九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体例编写,所有章节、证型、代表方的选择均严格按照教材体例,为便于记忆和归纳,我们在编写时做如下处理:1.所有“某方加减”均按原方处理,如“平胃散加减”以“平胃散”方歌出现,具体加减需结合具体病症进行;2.所有在九版《方剂学》教材中出现的方歌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习参考》(2013年2月修订版)为准,体现编写的一致性;3.所有本方歌集中的内容已安排人员负责校对,方歌与各味药物的对应性明确;编写安排(各章节负责人):第一章 肺系——徐天成第二章 心系——廖宇晖第三章 脾胃系——徐天成第四章 肝胆系——董华(1-5节);常钰(6-9节)第五章 肾系——谢小男第六章 气血津液——桑佳佳第七章 肢体经络——顾敏(1-2节);张颖(3-5节)参编人员:徐森磊 史夏玲 卢梦叶 王 璇 林祺李维峰 张小凡 王国栋 丛绮瑞 缪丹编写过程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指出,以便我们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谢谢! 联系方式:xtc24203@第一章 肺系病症第一节 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 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祛风。

2.风热犯表证: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附:虚体感冒(1)气虚感冒: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2)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肾系病证水肿(1)水肿的病机可归纳为什么?水肿的病机归纳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使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

(2)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水肿以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甚则遍身浮肿为主,肿自下而上者多从足跗始,自上而下者,先见于眼睑、头面。

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致。

鼓胀以单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余处一般不肿。

为肝脾肾疏泄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交阻,水聚腹中所致。

(3)阳水、阴水的临床特征。

阳水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症状为颜面先肿,继及全身,腹胀,口渴,小便短涩,大便结,苔黄腻,脉滑或数。

阴水由脾阳不振,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临床表现为面浮足肿,或下肢先肿,胸闷食减,肢冷神疲,便溏尿少,身重腰酸,舌胖苔白,脉沉迟(1)李某,男,21岁,因全身浮肿1周入院。

1年前因全身浮肿在某省级医院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服用强的松后尿蛋白转阴、病情缓解,但强的松仍维持10mg/d。

1周前因劳累过度、受凉后,又出现眼睑、下肢浮肿,伴发热、咽痛、尿少,当地医院予先锋Ⅵ静脉滴注,现已无发热、咽痛,但全身浮肿,身体肥胖,尿少尿黄,面部满布痤疮,口苦口干,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水肿(湿热内蕴)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蛇舌草茵陈车前子石苇白茅根薏苡仁茯苓丹参厚朴(2)麦某,男,65岁。

因双下肢浮肿半个月而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服用心痛定或波依定可控制。

半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全身困重,纳呆,经服用西药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效果不明显。

现在症:双下肢浮肿,朝轻暮重,腰酸膝软,全身乏力,纳呆口淡,尿少,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诊断:水肿(脾肾阳虚)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生姜陈皮泽兰益母草川牛膝淋证1.淋证的基本治则是?实则清利,虚则补益2.尿血与血淋如何鉴别?鉴别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或仅有轻微胀痛或热痛,而血淋则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中医内科证型与方剂

中医内科证型与方剂

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杏仁橘,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葱豉桔梗汤连翘,竹叶栀子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表里双解汤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益气解表参苏饮,枳桔葛前香二陈。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谓。

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功效良。

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芷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温燥)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杏苏散(凉燥)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杏苏二陈三,更值钱(二陈:二陈汤;三:姜、草、枣;桔梗、枳实、前胡(二)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完整)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完整)中医外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外科学方剂12345678910121314151617常用方1.清肝解郁汤:清肝解郁四物襄,二陈香贝草茯神;青皮苏叶栀远志,桔梗木通气滞行.2.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3.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芩柏栀,证见三焦火毒斥,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治。

5.四妙勇安汤:四妙勇安真受宠,脱疽疼痛红烂肿;甘草玄参全当归,其中银花力最猛。

6.五神汤: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7.牛蒡解肌汤: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8.阳和汤: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9.冲和汤:冲和汤治半阴阳,四君归芪补而散;陈皮皂刺与白芷,乳没银花川芎赞。

10.透脓散《外科正宗》: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透脓散中山甲炒,川芎归芪针皂角;气虚痈疡不外溃,此方可将脓头咬。

11.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12.消风散: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13.当归饮子:当归饮子治血燥,病因皆是血虚耗;四物荆防与芪草,首乌蒺藜最重要。

14.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15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16.四妙散:四妙散异四妙丸,神效托里排脓畅,黄芪当归补气血,银花甘草解毒疡。

17.全虫方:全虫方中两皂刺,蒺藜苦参白藓皮,黄柏槐花枳壳炒,再加灵仙湿毒去. 18.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枇杷叶,人参甘草连桑皮,黄柏同煎食远服,肺风粉刺尽皆宜。

19.治疣方:治疣方用板蓝根,青叶紫草齿苋跟,薏米红花香附甲,解毒消疣此方珍. 20.开郁散: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

中内口诀

中内口诀

1、公式记忆尽量将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阴虚=血虚+虚热。

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

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燥热=嘶吠+条状假膜,疫毒攻喉=嘶吠+梗阻。

2、浓缩记忆符号把学习内容浓缩为几个字,是一种读书由厚到薄的高层次的学习方法,既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又对这些浓缩了的、较生动的记忆符号有兴趣、印象深。

例如,表证辨证中的肌表证的内容用4个字可概括,寒(恶寒恶风)热(发热)痛(头痛,全身酸痛)浮(脉浮)。

我归纳小儿丹痧诊断抓住4大主证为热、舌、疹、脱(高热、杨梅舌、猩红皮疹、脱皮)。

3、对称记忆大脑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很关注,记忆效率高。

如营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卫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外的具有保护作用之气。

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

腧穴定位找到了内关,手的外侧对称点为外关,大陵与阳池对称,曲泽与尺泽,昆仑与太溪对称,照海与申脉,三阴交与悬钟,阴陵泉与阳陵泉,中脘与中极对称等。

4、对比记忆两者之间多数内容相同,记下一方面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就可记下另一方面,并且可以互相促进记忆。

例如四君子汤组成为参术(茯)苓草,而理中丸组成为参术(干)姜草,一字之差。

气血关系与气津关系文字结构相同,气能行血(津)、气能摄血(津)、血(津)能载气。

5、歌诀记忆歌诀记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中医药学习更是如此。

如病脉主病中的弦(脉)主肝胆痰饮痛等,舌苔主病的白苔主表又主寒等,六淫风邪的致病特性:风轻开泄袭阳位,善行变动百病长。

小儿疫毒痢重点为:热惊昏休疫毒痢,毒邪内闭与外脱,黄连解毒(汤)清开灵,参附龙牡来固脱。

6、谐音记忆给相关材料以谐音,可给这材料赋予新意,甚至有趣味,记忆效果特别好,因为学生有好奇心,对此很感兴趣。

例如麻黄汤四味药概括为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中医内外妇儿证型方剂

中医内外妇儿证型方剂

中医内科学笔记一、感冒1、风寒束表:荆防达表汤(疏风散寒轻证)或荆防败毒散(辛温发汗疏风去湿)辛温解表。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长于清热解毒或葱豉桔梗汤(长于清宣解表)3暑湿伤表: 。

新加香薷饮。

清暑祛湿解表4、气虚感冒:参苏饮。

益气解表。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滋阴解表。

二、咳嗽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1、风寒袭肺:。

三拗汤(宣肺散寒)合止咳散(疏风润肺,久咳)。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2、风热犯肺:..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化咳3、风燥伤肺。

桑杏汤: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燥湿健脾,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在胃痰多脘痞好)合三子养亲汤(在肺痰涌气急好)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6、肝火犯肺:黛蛤散(清肝化痰)合泻白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清肺泻肝,顺气降火-7.肺阴亏耗: .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三、哮病(发作性痰鸣气喘)1. 发作期1)冷哮:射干麻黄汤(降逆平哮力强)或小青龙汤(表寒里饮,寒象较著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2)热哮:.定喘汤(痰热郁肺)或越婢加半夏汤(肺热内郁,外有表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3)寒包热哮: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饮邪迫肺,夹有郁热,咳逆喘满而表寒不著)解表散寒,清化痰热(饮邪化热,表寒为主)4)风痰哮证: 三子养亲汤祛风涤痰,降气平喘.5)虚哮证: 平喘固本汤补肺纳肾,降气化痰.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参麦饮2. 缓解期1)肺脾气虚: 六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土生金.2)肺肾两虚: 生脉地黄汤(益气养阴)合金水六君煎(补肾化痰,肾虚阴伤痰多)补肺益肾.四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解表散寒,寒热身痛)合华盖散(降气化痰,咳喘胸闷)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二陈汤(偏胃,痰多脘痞)合三子养亲汤(偏肺,痰涌气急)祛痰降逆,宣肺平喘.5 肺气郁痹五磨饮子开(肝)郁降气平喘1肺气虚耗: 生脉散(气阴不足)合补肺汤(补肺益气,咳喘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补肺益气养阴;2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久咳势缓)合参蛤散(长于益气,喘重势急)补肾纳气.3正虚喘脱参附汤(扶阳固脱)送服黑锡丹(镇摄肾气)配合蛤蚧粉温阳降气定喘:扶阳固脱,镇摄肾气.五、肺痈1.初期: 银翘散疏风散热,清肺化痰.2.成痈期;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清肺解毒,化瘀消痈.3.溃脓期. 加味桔梗汤解毒排脓.4.恢复期; .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清养补肺六、肺痨1.肺阴亏损:月华丸滋阴润肺-2.阴火灼肺: 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滋阴降火.3.气阴耗伤.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益气养阴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滋阴补阳-七、肺胀1.痰浊壅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辛汤化痰降气,健脾益肺.2.痰热郁肺: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清肺化痰,降逆平喘.3.痰蒙神窍:涤痰汤涤痰、开窍、熄风-4. 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温肾健脾、化饮利水-5.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中医内科神级总结

中医内科神级总结

常见证型记忆模式复习指导:(1)中医内科临床表现复杂,学生记忆难度增加,复习时应抓住共同性,记住一些常见证型表现,则可化繁为简。

(2)注意总结规律,将症状编成顺口溜。

(3)症状不必全记,只要记住主要症状即可。

(4)更多情况下,出现一些症状,只要辨出是某个证型,以确定治法、方药及判断病种。

1.阴虚火旺证:23个字记忆法:五心烦热、颧赤盗汗、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若肾阴虚:23字+肾症:部位症+开窍症等。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若肝阴虚:23字+ 肝症:肝经循行症+开窍症。

(胸胁隐痛、目涩)若肺阴虚:23字+ 肺症: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若胃阴虚:上11字(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胃部症(隐痛)2.出血证:7字症状:吐、衄、便、崩、尿、咳、咯+ “血”字。

3.瘀血证:23字症:某部位刺痛、肿块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脉细涩。

注:瘀血证除上症外,还要注意下例三种原因:久病、外伤、出血。

4.肝气郁结证:肝经循行症(胸胁少腹胀闷窜痛)+情绪症(怒则甚、喜则缓、气出畅)+ 妇女加妇科症(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弦。

5.肝火上炎证:头面症状(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口苦咽干)+ 肝经循行证+ 里实热证6.肝阳上亢证。

头面症状(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口苦咽干)+ 肝阴虚证+ 肾阴虚证。

7.津亏血虚证:目、舌、口、鼻、唇、皮肤、咽+ 心、脑等部位。

如心血虚:心悸、头晕、口唇舌淡白、面色淡白或萎黄等。

如肝血虚:目干、口咽干等。

如燥邪犯上:目、舌、口、鼻、唇、皮肤、咽等部位干燥症。

8.气虚证: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活动自汗。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首先考虑肺脾气虚。

若心气虚证:上症+ 心悸;脾气虚证:上症+ 纳呆腹胀便溏;若肺气虚证:上症干+ 易感冒、自汗。

9.阳虚证:畏寒怕冷面色晃白,形体虚肿脉沉舌白。

若脾阳虚:上症+ 消化系症;若肾阳虚:上症+ 腰膝冷痛、小便症。

10.伤食证:嗳气酸腐脘腹胀满,泻泄粪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而实,吐泻之后诸症皆减本学科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基础理论部分,又有临床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或考试过程中,深感困难,且及格率较低。

『中医儿科学』中医辨证论治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汇总

『中医儿科学』中医辨证论治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汇总

『中医儿科学』中医辨证论治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汇总儿科学是所有临床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去记忆儿科学考试中的常考内容,医学教育网特此将各个系统疾病里中医辨证论治部分的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以及西医治疗上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1)湿热熏蒸证——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证——治法:化瘀消积退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肿症首先辨别虚与实。

阳虚者以益气温阳为主,寒实者以温经通络为主。

(1)寒凝血滞证——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2)阳气虚弱证——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方药:参附汤加减。

二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1)主证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

暑邪感冒——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时邪感冒——治法: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夹痰——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加减。

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夹滞——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夹惊——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2、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1)常证风寒闭肺证——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

风热闭肺证——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44、45节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第四十四节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证——寿胎丸方歌一衷中参西寿胎丸,续菟寄生阿胶全;肾虚胎漏加艾炭;胎动不安加术参。

胎萎不长宜养胎,加覆桑椹及党参。

方歌二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坠,固肾安胎此方资。

方歌三阿续寄兔子(阿胶、续断、桑寄生、菟丝子)2血热证——保阴煎方歌一保阴二地黄柏芩,白芍山药续甘并,地榆槐花亦止血,经多崩漏血海宁。

若加枸杞桑椹子,胎萎不长见功勋。

加煅牡蛎炒地榆,恶露不绝血热型。

方歌二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3气血虚弱证——胎元饮胎元八珍去苓芎,加入橘杜可固冲。

胎萎不长气血弱,枸杞续断加其中。

4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桂枝茯苓丸仲景桂枝茯苓丸,丹芍桃仁共五般,等分炼蜜和丸服,活血化瘀癥块蠲。

第四十五节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证——五味消毒饮和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汤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解毒活血汤解毒活血连翘桃,红花归壳葛赤芍,柴胡甘草同生地,产后发热加银黄。

桃红四物去川芎+四逆散+连翘、葛根2外感证——参苏饮方歌一益气解表参苏饮,枳桔葛前香二陈。

趣记:“二陈”姐跟参叔只撬钱箱对照:“二陈”桔根参苏枳壳前香方歌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参苏二陈汤+前胡、枳桔甘、甘葛木香3血瘀证——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益彰。

4血虚证——补中益气汤方歌一补中参草朮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方歌二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中西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证型治则方剂

中西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证型治则方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型供血
虚热
实热证
肾阳虚证
肾阴虚证
脾虚
排卵型供血 子宫内膜修复延长
血瘀 气虚证
虚热证
湿热蕴结证
黄体功能不足
血瘀证 脾气虚弱证
肾气不固证
阳盛血热证
肝郁血热证
黄体萎缩不全
阴虚血热证 脾虚气弱证
湿热蕴结证
排卵期出血
气滞血瘀证 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湿热证
肝郁气滞证
围绝经期综合症: 绝经前后诸证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平肝潜阳 祛痰降浊 活血化瘀 滋补肝肾 平潜肝阳
温补肾阳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通阳泻浊 豁痰开闭 辛温通阳 开闭散寒 益气活血 通脉止痛 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 滋阴益肾 养心安神 益气壮阳 温络止痛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散寒止痛 芳香通脉 豁痰活血 理气止痛 益气活血 祛痰止痛 益气滋阴 通脉止痛 温阳利水 通脉止痛 回阳救逆 益气固脱
平肝熄风 清心开窍
清肠解热 化湿止泻 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 运脾和胃 消食化滞 健脾益气 助运止泻 温补脾胃 固涩止泻 健脾益气 酸甘敛阴— 挽阴回阳 救逆固脱
疏风清热 散结消肿 清热解毒 软坚散结 清热解毒 熄风开窍 清肝泻火 活血止痛
祛风除湿 温经通络 行气活血 化瘀通络 除湿化痰 益痹通络 补益肝肾 活血通络 益气养血 活血通络
痰浊壅肺 谈热郁肺 痰蒙神窍 阳虚水泛 肺肾气虚 气虚血瘀
心力衰竭
胃炎 胃痛
溃疡性结肠炎 泄泻
急性胰腺炎
气滞血瘀 痰湿蕴毒 阴虚毒热 气阴两虚
心肺气虚 气阴两虚 心肾阳虚 气虚血瘀 阳虚水泛 痰饮阻肺
肝胃不和 脾胃虚弱 脾胃湿热 胃阴不足 胃络瘀血

中医内科辩证方剂

中医内科辩证方剂
二陈汤:(太平)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尝;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六君子丸: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加生姜、大枣
葱豉桔梗汤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君;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 甘草合连翘、山栀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猪吃草帘脖子更白(竹豉草连薄栀梗白)) 葱豉桔梗山栀翘,薄荷竹叶甘草饶;风温身热咳咽痛,疏风清肺症可消。
新加香薷饮: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金银花,新加香薷祛暑煎。(银翘豆香朴)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两者均以辛温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但香薷散药性偏温,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必见恶寒无汗者;而新加香薷饮则药性偏凉,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是当有别 。
哮证剧甚者,可考虑在密切观察下服用紫金丹以劫痰定喘
若病久,阴盛阳虚,当标本同治--苏子降气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
若病久热盛伤阴,虚中夹实--麦门冬汤+沙参、冬虫夏草、五味子、川贝等
麻杏石甘汤(伤寒)仲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桑白皮汤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2.4克 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 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二陈汤二陈汤(茯苓、陈皮、半夏、甘草),若加白术、天麻,即为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加当归、熟地,即为金水六君煎;若加枳实、竹茹即为温胆汤;再加人参、胆星、菖蒲,即为涤痰汤。二陈汤加枳实、南星即为导痰汤;若再加香附、木香,即为顺气导痰汤。这样一下能记住一组相关联的方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系:一、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忌用补敛之品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

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肺痈金匮要略首提病名;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1. 初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若热毒瘀结,咯浓浊痰,腥臭味重,合犀黄丸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若形证俱实,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可加桔梗白散,峻驱浓痰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四、哮证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1. 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哮证剧烈者——紫金丹;若病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 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补充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肾虚不能纳气者用参蛤散五、喘证1.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若汗出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用小青龙汤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六、肺痨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内经首载病名《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若喘脱,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再用皱肺丸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至宝丹)4)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小青龙汤)5)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八、肺痿1)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2)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或生姜甘草汤加减心系:九、心悸《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虎磁朱)痰热内扰,胃失和降,致心神不安者,用黄连温胆汤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气血两虚,血不养心,心动悸而脉结代用炙甘草汤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益气养阴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唇青紫,喘不得卧者,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以回阳救逆4)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如阴虚火旺,相火妄动,见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予栀柏地黄丸)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十、胸痹病名首见《金匮》,“阳微阴弦”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明清《玉机微义》鉴别心痛与胃脘痛《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阴不敛阳,虚火内扰心神,虚烦不寐舌尖红少苔——酸枣仁汤,无效用黄连阿胶汤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附:阳气虚衰——四逆加人参汤;阳虚水泛,水气凌心——真武汤十一、不寐病名首见于《难经》;《金匮》酸枣仁汤治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调)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神—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血虚阳浮,虚烦不寐——酸枣仁汤;病后虚烦不眠,老年人——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不寐——琥珀多寐丸十二、痴呆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加减2)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加减3)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加减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十三、厥证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内经》:a突然昏倒,不知认人事;b肢体和手足逆冷《金匮》《伤寒》论厥,主要以手足逆冷为主明代《医学入门》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1.气厥1)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注射液2.血厥1)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2)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痰湿化热便秘——礞石滚痰丸4.食厥:和中消导—盐汤探吐去实邪,后服神术散合保和丸腹胀大便不通——小承气汤十四、癫狂《内经》病名;提出节食和服生铁落的治法张仲景:心虚而血气少,邪乘于阴则为癫,邪乘于阳则为狂明代区分癫狂;王清任创制癫狂梦醒汤治疗瘀血发狂癫病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痰伏较甚——控涎丹;体实者——先三圣散取吐;痰迷心窍——先苏合香丸,后四七汤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狂病3)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痰火壅盛,苔腻——礞石滚谈丸、再用安宫牛黄丸;阳明腑实——小承气汤/加减承气4)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瘀血内结——大黄蜇虫丸5)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可合定志丸)睡不安稳——加孔圣枕中丹十五、痫证《内经》“胎病”《证治汇补》提出阳痫、阴痫分证方法,并明确治则发作期以开窍醒神为主;恢复休止期以祛邪补虚为主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竹沥达痰丸3)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阴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大补元煎、六君子汤痫证日久不愈,神志恍惚,抑郁——甘麦大枣汤另:1)阳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2)阴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3)肝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4)脾虚湿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5)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大补元煎6)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脾胃:十六、胃痛《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医学正传》指出前人所谓心痛多为胃脘痛;《医学真传》提出“通则不痛” 治则:理气和胃止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虚: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十七、痞满①实痞1)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2)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3)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和连朴饮4)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②虚痞1)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2)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减十八、噎膈膈始见于《内经》;噎始见于《诸病源侯论》唐宋以后噎膈并称。

治以开郁理气,滋阴润燥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2)瘀血内结:破血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3)津亏热结: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加减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十九、呕吐病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病名首见《内经》;《金匮》指出不能见吐止吐。

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饮食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加减虚证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二十、呃逆病机: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内经》称呃逆为哕,认为是中上二焦病变《景岳全书》确定呃逆病名;《证治汇补》提出治疗法则治则:理气和胃,降气平呃实证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2)胃火上逆: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柿蒂、竹茹如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可合用小承气汤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和胃降逆-五磨饮子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止呃-理中汤5)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用橘皮竹茹汤加减二十一、泄泻(一)暴泻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感受暑湿,或饮食不慎引起泄泻,用纯阳正气丸湿邪较重,用胃苓汤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食滞重化热枳实导滞丸)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理中丸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6)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二十二、痢疾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景岳全书》“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辩寒热…”刘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减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二十三、腹痛通则不痛《内经》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可引起腹痛《金匮》拟定了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1)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二十四、便秘《内经》认为大小便与肾关系密切;《伤寒》称为“阳结”、“阴结”、“脾约”《圣济总录》将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一)实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肝热用更衣丸)如燥热不甚,通而不爽,无其它症状,用青麟丸2) 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3) 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二) 虚秘3)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如气虚脱肛,用补中益气汤4)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如津液已复,而大便干躁,用五仁丸5)阴虚: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肝胆:二十五、胁痛病名首见《内经》;《伤寒》设胸满胁痛者,予小柴胡汤《景岳全书》情志、饮食、房劳有关;区分胁痛外感与内伤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如胁肋剧痛,呕吐蛔虫,用乌梅丸如湿热煎熬,砂石阻滞胆道,致胁肋剧痛,痛及肩背,用硝石矾石散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二十六、黄疸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身黄、目黄、小便黄;其中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内经》提出病名与主症;《伤寒》分“五疸”(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并创制茵陈蒿汤等方剂治疗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将阳黄与阴黄辩证施治系统化《医学心语》创制茵陈术附汤,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阳黄(一)阳黄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4)疫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阴黄(二)阴黄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加减(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加减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二十七、积聚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内经》首提病名《难经》积、聚区别,“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治则:坚者削之、结者散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聚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丸2)食滞痰阻:理气化痰、导滞通便-六磨汤(平胃散)积证1)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3)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二十八、鼓胀肺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病名首见《内经》《诸病源候论》认为与水毒有关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胃苓汤2)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3)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攻下逐水,可暂用舟车丸4)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5)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丸或济生肾气丸加减5)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二十九、头痛《伤寒》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见证《东垣十书》分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丹溪心法》补充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提出引经药《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头痛太阳:羌活、蔓荆子、川芎(头后部,下连于颈)阳明:葛根、白芷、知母(前额及眉棱)少阳:柴胡、黄芩、川芎(头两侧,连及耳部)厥阴:吴茱萸、藁本(巅顶,或连于目系)少阴头痛连齿;太阴头痛多感晕沉,腹泻自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