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教案[1]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5a166182cc58bd63086bda0.png)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教案[1]第一章绪论1.1 高分子基本概念及合成工业概述一、高分子的定义与特点1. 名称:macromolecule compound ; macromolecule; polymer2. 定义:是一种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结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单体(Monomer)、结构单元(Structure unit)、单体单元(Monomer unit)、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链节(Chain element)等定义的回顾。
3.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1)相对分子量很大;(2)相对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 ); Polydispersity(3)分子形态多样:长链线型、支链型、体型;(4)化学组成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5)物理性质不同于低分子:高软化点、高强度、高弹性等。
二、高分子材料及发展简史1.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天然高分子(木材、羊毛、天然橡胶)、人工合成高分子(塑料、纤维、橡胶、涂料、粘合剂等)。
2.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简史我国古代:利用蚕丝纺丝绸、汉代时利用物质麻纤维等造纸、利用天然产的桐油制成油漆。
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开始了对高分子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三、高分子合成工业1. 基本原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为原材料。
2. 生产过程:包括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等工业部门,提供主要的原料-单体、溶剂、塑料添加剂等辅助原料。
3.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
四、我国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现状我们古代祖先早已经使用各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19世纪末期才开始出现天然高分子加工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聚合物合成工艺》教学大纲

《聚合物合成⼯艺》教学⼤纲《⾼聚物合成⼯艺》本科课程教学⼤纲⼀、《⾼聚物合成⼯艺》课程说明(⼀)课程代码:(⼆)课程英⽂名称:Polymer Synthesis Craft(三)开课对象:材料化学专业(四)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以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化学作为基础,⼜为后续课程“聚合物成型加⼯原理”及其它专业课等打下理论基础。
⾼聚物合成⼯艺学实验是研究⾼分⼦的合成⼯艺及其化学反应的⼀门实践科学。
它的任务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掌握⾼分⼦合成⼯艺的基本概念,⾼分⼦化合物合成⼯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章绪论掌握⾼分⼦⼯业和⾼分⼦科学的发展简史,⾼分⼦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分⼦化合物的⽣产过程及废物处理与安全⽣产基础知识。
第⼆章⽣产单体的原料路线学习⽯油化⼯原料路线及煤炭原料路线与其他原料路线⽣成⾼分⼦原料的⽅法。
第三章⾃由基本体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由基本体聚合原理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由基本体聚合、苯⼄烯熔融本体聚合、氯⼄烯⾮均相本体聚合原理及⽣产⼯艺。
第四章⾃由基悬浮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由⼯悬浮聚合原理及氯⼄烯悬浮聚合和苯⼄烯—丙烯腈悬浮共聚合⽣产⼯艺第五章⾃由基溶液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溶液聚合原理及醋酸⼄烯溶液聚合⽣产⼯艺和聚⼄烯醇(PVA)⽣产⼯艺、丙烯腈溶液聚合⽣产⼯艺。
第六章⾃由基乳液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由基乳液聚合原理及丁⼆烯、苯⼄烯乳液共聚合和糊⽤聚氯⼄烯种⼦乳液聚合⽣产⼯艺。
第七章离⼦聚合原理及⽣产⼯艺掌握离⼦聚合原理及⼄烯⽓相本体聚合、丙烯⾮均相溶液聚合、聚丁⼆烯橡胶和丁基橡胶的⽣产⼯艺。
第⼋章线型缩聚原理及⽣产⼯艺了解线型缩聚,包括熔融缩聚和界⾯缩聚⽣产⼯艺。
第九章体型缩聚原理及⽣产⼯艺掌握体型缩聚原理及酚醛树脂的⽣产⼯艺、醇酸树脂的⽣产⼯艺、不饱和聚树脂及低聚合物的⽣产⼯艺环氧树脂的⽣产⼯艺、压塑粉的⽣产⼯艺、玻璃钢及压缩层塑料的⽣产⼯艺。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Technology of polymer synthesis课程代码:07410102学分:1.5学时:24(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设备、高分子材料生产与环境安全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材:《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赵进修订,赵德仁张慰盛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第3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被列为理工科、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分类、应用及发展简史;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了解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掌握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理论基础、分子量控制原理及方法;掌握本体聚合的工艺特点及反应器类型;掌握悬浮聚合工艺基础、成粒机理、分散剂作用原理、生产工艺及反相悬浮聚合和微悬浮聚合;掌握溶液聚合溶剂的选择依据及聚合工艺;掌握乳液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生产工艺;掌握分散聚合原理及过程;掌握离子及配位聚合原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应用;掌握线性缩聚物及具有反应活性的低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特点及理论基础;掌握逐步加成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掌握聚氨酯的原料、反应过程及工艺,了解其应用;掌握高聚物共聚、共混、化学改性方法及工艺。
《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建立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反应工程及设备、高分子材料生产与环境安全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共混、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高分子合成工艺学基本概念;课程目标2: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课程目标3:掌握高分子聚合实施方法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4:能够根据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基础知识,分析高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Polymer Synthesis 课程号(代码):30003203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院级平台课)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继有机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后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以三大合成材料及精细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工业生产为模型,以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一结构控制一一性能控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重要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种聚合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配方原理、流程组织原理和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工单元及典型生产设备。
不同实施方法中,关键设备的选用,传热传质和分离提纯的有效措施,最能体现工艺意图的设备组合,获得预定性能和结构的聚合物生产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技术。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使其掌握工业生产高聚物的技能技巧并具备从事新型高分子材料开发能力,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板块。
(三)、教学内容(含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绪论(3学时)一.高分子材料科学及高分子合成工业发展简史二.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工业合成高分子的一般过程*三.本课程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3学时)一.石油化工原料路线*二.煤炭原料路线三.其它原料路线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和本体聚合工艺(6学时)一.工业生产中引发剂的选择原则二.工业实施本体聚合的特点及难点三.气相法本体聚合一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四.非均相本体聚合一聚氯乙烯的本体聚合生产工艺五.熔融本体聚合和本体浇铸聚合一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第四章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6学时)一.悬浮聚合的特点、成粒机理与树脂粒子形态的控制二.悬浮聚合的物系组成,悬浮剂的类型、结构与性质三.悬浮聚合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因素*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作悬浮剂的氯乙烯非均相聚合工艺*五.无机化合物作悬浮剂的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第五章自由基乳液聚合生产工艺(6学时)一.采用乳液聚合实施工业生产的特点、乳化剂的类型及工业生产中选择乳化剂的原则二.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原理在乳液聚合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三.低温乳液聚合生产工艺--丁苯橡胶的生产及工艺影响因素*四.种子乳液聚合生产工艺--糊用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五.高温乳液聚合--ABS的生产六.精细化工产品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生产工艺第六章自由基溶液聚合生产工艺(4学时)一.溶剂对聚合反应的作用及工业上选择溶剂的原则二.丙烯腈的均相溶液聚合牛产工艺*三.丙烯腈的水相沉淀聚合生产工艺*四.醋酸乙烯溶液聚合及聚乙烯醇的生产第七章配位聚合生产工艺(4学时)一.Ziegler-Natta 催化剂的组成、性质及制备二.催化剂和高效催化剂在聚烯烃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淤浆法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四.气相流化床法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第八章离子型聚合(1学时)一.阳离子聚合与丁基橡胶的生产工艺二.阴离子聚合与SBS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工艺第九章线型缩聚高聚物的生产工艺(6学时)一.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分类及工业上的实施方法二.熔融缩聚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实施工艺*三.涤纶树脂的合成四.尼龙的合成五.溶液缩聚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实施工艺*六.界面缩聚反应和固相缩聚反应的简介第十章体型缩聚物生产工艺(6学时)一.体型缩聚的概念,分类、生产步骤及凝胶点及其预测二.热塑性和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三.酚醛层压塑料和压塑粉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四.不饱和聚酯的生产工艺第十一章逐步加成聚合反应的生产工艺(6学时)一.逐步加成聚合的概念、类型与工业上的应用二.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三.聚氨酯生产的主要原料四.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五.聚氨酯橡胶的生产工艺*六.聚氨酯涂料及粘合剂的生产工艺(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聚合物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李克友,张菊华,向福如主编,科学出版社,2.《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赵德仁,张慰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3.《化工咨询报告》,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高分子化学》,周其凤,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海外高分子的新进展》,何天白,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6.《高分子合成化学》,冯新德,科学出版社,1981.17.《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何天白,胡汉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8.《乙烯衍生物工学》张旭之、王松汉、戚以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9 .《聚氯乙烯》化学工业部锦西化工研究院化学工业部锦西化工研究院出版社10.《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应用》曹同玉、刘庆普、胡金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1.《腈纶生产工艺及应用》(美)James C.Masson编中国纺织出版社12.《配位聚合》林尚安上海科技出版社13.《丙烯衍生物工学》张旭之、陶志华、王松汉、金彰礼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4.《离子型聚合》应圣康化学工业出版社15.《缩合聚合》张留成、李佐邦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6.《饱和聚酯与缩聚反应》冯新德编著科学出版社17.《酚醛与环氧酚醛层压板》上海化工厂上海人民出版社18.《酚醛树脂及其应用》殷荣忠化学工业出版社19.《聚氨酯树脂》李绍雄,朱吕民,江苏科技出版社20.《聚氨酯泡沫塑料》方禹声、朱吕民,化学工业出版社(五)、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占20%(平时作业和签到)期末成绩占80%。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0学分:2.5考核方式:考试与平常成果相结合;平常成果占总成果的30%中文简介:本课程为材料化学方向必修课程, 主要介绍了工业生产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重要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种聚合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配方原理、流程组织原理和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工单元及典型生产设备等内容。
其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该门课程以后,学生了解并驾驭石油化工生产的简洁有机物经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聚合方法、聚合生产工艺, 驾驭向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材料供应原料的生产工艺过程, 并为合成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工程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探讨高分子的合成和制造工艺问题,主要涉及各种典型高分子材料聚合过程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驾驭高聚物的各种典型合成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的设备结构、基本工艺条件和关键的工艺技术问题,相识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影响因素,了解平安生产、环境爱护和工艺设计的有关问题。
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高聚物合成工业的专业学问,而且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运用相关学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为解决将来生产工艺和科学探讨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培育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其逐步具备科技人员应有的素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突出重点,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聚合物种类-结构与性能-合成原理-合成工艺-应用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着重讲解。
2.精讲多练,把现代教化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授课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理论联系实际,把老师讲授与课堂探讨相结合,通过实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学以致用,把理论学问与生产生活和后续课程相结合。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采纳启发式教学,培育学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通过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高聚物合成工艺技术培训课程

高聚物合成工艺技术培训课程高聚物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用于制备各种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和纤维等。
为了提高高聚物合成工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聚物合成工艺技术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内容:1. 高聚物基础知识:包括高聚物合成的原理、反应机理、重要的高聚物种类和应用领域等。
通过学习高聚物的结构和性质,理解高聚物的合成过程和应用特点。
2. 高聚物合成反应:介绍高聚物合成反应的各个环节,如引发剂选择、反应条件控制、单体选择、聚合反应速率控制等。
重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反应机制和合成方法,了解常见的高聚物合成反应。
3. 聚合体性能测试:介绍常用的高聚物性能测试方法,如分子量测定、熔融指数测定、拉伸性能测试等。
培训学员掌握高聚物性能测试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能够准确测定高聚物的性能参数。
4. 高聚物合成设备和工艺流程:介绍高聚物合成所需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如反应釜、升温控制、搅拌装置等。
重点讲解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控制策略,提高高聚物合成的产率和质量。
5. 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培训学员了解高聚物合成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要求,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方法和事故应急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等方式,讲解高聚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反应机制和工艺要点。
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引导学员深入理解高聚物合成的关键问题。
2. 实验操作:组织学员进行高聚物合成实验操作,让学员亲手操作实验设备,学习实验技巧和实验操作流程。
加强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3. 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员分析和解决高聚物合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高聚物合成的应用需求和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培养学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员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背景高聚物合成,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化学结合,形成一个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高聚物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橡胶等。
本课程设计旨在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高聚物合成工艺进行探讨和研究,设计出合适的工艺流程,促进学生对高聚物合成的理解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1.高聚物合成工艺原理介绍:1.1 高聚物的分类和基本原理1.2 高聚物合成反应机理1.3 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高聚物合成工艺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2.2 实验步骤2.3 实验器材和试剂2.4 实验记录2.5 实验结果分析3.工艺流程设计:3.1 原料准备3.2 反应条件控制3.3 反应器选择3.4 反应过程监测3.5 反应后处理4.工艺优化方法讨论:4.1 催化剂的选择4.2 溶剂的选择4.3 温度、压力调节4.4 反应时间控制4.5 结果评价和优化建议三、课程设计流程1.参考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高聚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流程,明确课程设计任务和目标。
2.组成小组,确定具体实验方案和工艺流程,选定实验器材和试剂。
3.进行实验,实验记录详细实验数据,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工艺流程设计评价和优化建议。
5.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6.根据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提出高聚物合成工艺流程设计和工艺优化的可行性建议。
四、评分要求1.实验报告中包含对高聚物合成原理的深入理解,严谨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记录,合理的实验数据分析和优化建议,课程设计完成进度与学术难度的考虑。
2.实验小组中成员之间合作、监督、协调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的考虑。
3.课程设计完成的时间进度的把控和实验室安全要求的遵守。
五、结论本课程设计通过对高聚物合成工艺原理、实验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工艺优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对提高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和工程学的理解,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其科研和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推动意义。
高聚物成型工艺学课设

目录第一章绪论1.1设计题目 (3)1.2设计任务 (3)1.3 ABS塑料简要概述及研究意义 (3)1.4 ABS的燃烧机理 (4)1.5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4)第二章制备阻燃ABS原料的选取及配方设计2.1 主要原料的选取 (6)2.2 助剂的选择 (7)2.3 配方设计 (7)第三章生产中物料相关计算3.1物料衡算内容及选定基准 (8)3.2物料衡算相关计算 (8)3.3物料衡算流程图 (11)第四章生产设备的选型4.1设备选型的原则及其分类 (12)4.2设备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3)4.3 定性设备的选取 (13)4.3.1 储罐的选取 (13)4.3.2 自动配料秤的选取 (15)4.3.3 高速搅拌机的选取 (16)4.3.4 失重式喂料机 (17)4.3.5 仓壁振动器的选取 (17)4.3.6 挤出机的选取 (18)4.3.7 水槽的选取 (19)4.3.8 风力吹干机的选取 (20)4.3.9 切粒机的选取 (20)4.3.10 振动筛的选取 (21)4.3.11设置搅拌槽混匀前、后期物料 (21)4.3.12 烘干机的选取 (21)4.3.13 台秤的选取 (22)4.3.14 打包机的选择 (23)第五章阻燃ABS树脂生产工艺流程5.1 概述 (24)5.2 生产方法的确定 (24)5.3 工艺流程 (24)5.3.1 工艺流程 (24)5.3.2 造粒方法 (25)5.3.3 物料输送方式 (25)设计体会 (26)参考文献 (27)第一章绪论1.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为:年产1000吨阻燃ABS树脂成型工艺设计。
1.2设计任务(1)生产方法论证;(2)阻燃ABS树脂配方的确定;(3)挤出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挤出设备选型、挤出成型工艺参数设计;(4)工艺流程图纸1张;(5)设计说明书1份;1.3ABS 塑料简要概述及研究意义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树脂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因而能表现三种组分之间的协同性能:丙烯晴组分在ABS中表现的特性是耐热性、耐化学性、刚性、抗拉强度,丁二烯表现的特性是抗冲击强度,苯乙烯表现的特性是加工流动性,光泽性。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设计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设计1. 简介高聚物是指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通常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低分子量单体通过共价键或物理吸附力连接而成。
它们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此,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被认为是聚合物科学和技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高聚物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的合成工艺,同时对于主流合成工艺进行评价和探讨。
2. 高聚物的基本知识高聚物合成的基础知识包含聚合物的结构、聚合反应、聚合引发体系、聚合反应动力学等内容。
其中,聚合物结构主要可分为线性聚合物、支化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等,每种结构的聚合物间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和特性;聚合反应分为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酸碱聚合和辐射聚合等多种类型,选择合适的聚合反应条件可以获得不同结构和性能聚合物;聚合引发体系包括光聚合、热聚合、溶液聚合等,不同引发体系也能在具体的反应条件下获得适宜的聚合物;聚合反应动力学是研究聚合反应机理和行为的基础,主要通过分级或不同温度的反应监测来确定反应行为和条件。
3. 经典高聚物合成工艺3.1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制备聚酯和聚酯类高分子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它基于酯基互换反应,通过酸催化下的乙酸酯类单体与多元醇反应得到聚酯。
通常采用平衡转化法和超额法两种不同的反应体系。
其中,平衡转化法是指在反应体系中保持平衡或加入不断供应单体的方法,通过保持反应进程平衡,使产物分子量分布变窄;而超额法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大量单体,使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未定常态的,能够获得更高分子量的产物。
3.2 氧化聚合法氧化聚合法是制备聚合物和聚酰胺的通用供体分子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氧化剂使单体进行氧化反应,进而聚合得到高分子。
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等。
与其他聚合反应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率快、产率高、反应条件宽、不需引发剂等优点。
3.3 酰胺反应法酰胺反应法是利用酸催化下的肽键形成的特性,通过底物酸或酐与α-氨基酸或胺反应而得到聚酰胺的方法。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ynthetical Technic of Polymer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0/2.5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几种高聚物生产工艺,并能够用所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生产技术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掌握高聚物合成工艺过程及方法的规律性。
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改性的方法,具有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现有通用产品的生产和操作能力;具有常规分析仪器的操作和检测能力;具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是将单元操作技术,聚合反应工程及高聚物合成原理等综合一体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过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等专业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在知识和内容上与这些课程紧密相关,特别是化工原理的单元操作和高分子化学的聚合反应过程是构成高聚物合成工艺的基本单元。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分子设计的关系,了解高聚物合成所用的主要单体,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工程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等品种的生产和制备方法。
2.掌握重点高聚物品种生产工艺过程、工艺设备、过程控制方法和调节手段,掌握工艺计算和程序。
3.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与高聚物合成工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地统一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从网上查找相关高聚物发展新材料。
新信息介绍给学生。
开拓学生视野。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1.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是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现场参观和文献调研等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参观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炷厂的聚乙烯装置。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讲义(PPT 86页)

(3)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通常由线型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 制成。加有少量消光剂、防静电剂以及油剂等,
合成纤维的纺丝过程
第二节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1. 塑料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它是在加工过程中可塑制成一 定形状,而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它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制品形式多样化等优点。 其主要缺点是绝大多数塑料制品易燃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 生老化现象。
50年代以后,Ziegler-Natta 发现了由有机金属化合物和过渡金 属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可以容易地使烯烃、二烯烃聚合 为性能优良的高聚物,同时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产量激增。
1994年,全世界三大合成材料的产量超过1.4×104万吨,按体积 计算超过钢铁。
合成高聚物的主要用途
第三节 高分子合成的内容
在保证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条件下应考 虑以下几个问题: 1、工艺实施方法的选择 2、操作方式与聚合设备 3、工艺流程设计 4、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5、工艺流程评价 6、生产工艺的改革
1、工艺实施方法的选择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生产中同一种聚合物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聚合 方法进行生产。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聚合物性质。相同性能 的产品,产品质量好,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将得到 发展。其他方法则逐渐被淘汰。
合 成 高 分 子 材 料 的 主 要 过 程
6. 高分子合成材科成型加工工业简介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产品形态可能是液态低聚物、坚韧的固态高 聚物或弹性体。它们必须经过成型加工才能够制成有用的材料 及其制品。
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包括稳定剂、润滑剂、着色 剂、增塑剂、填料以及根据不同用途而加入的防静电剂、防霉 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高聚物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高聚物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高聚物是现代化学工业基本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纤维材料、涂料、油墨、粘合剂、泡沫塑料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介绍高聚物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在工业生产中具备生产高聚物的基本技能以及对生产的一定了解。
二、教学内容1. 高聚物的基本概念及分类•高聚物的定义和分类•聚合反应的机理2. 高聚物生产的原材料•高分子化合物的带电基团•聚合单体的特性和选择3. 高聚物生产的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缩合聚合等聚合反应的原理和特点•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4. 高聚物生产的加工工艺•高聚物的成型方法和工艺•高聚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5. 高聚物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控制•高聚物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验操作•课堂互动四、实验内容1. 聚合单体的合成根据不同的高聚物需要,合成出不同的聚合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
2. 聚合反应的实验操作利用自由基聚合法、离子聚合法等方法,进行聚合反应的实验操作。
3. 高聚物加工与检测将聚合得到的高聚物,进行模压、挤出、注塑等加工操作,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及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
五、评估方式•实验报告•课堂作业•期末考试六、教材•《高分子化学基础》朱照宇,王军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高分子科学导论》胡锦涛,生物医学工程出版社,2004年•《塑料加工与设计》施夷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七、参考文献•《高分子化学》库仁海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塑料加工工艺》许东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聚合物工程新时代》张少杰,高教社,2017年以上为本次高聚物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产高聚物的技术,需要加强实验操作,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聚物合成实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聚物合成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ynthetical Experiments Training of Polymer Materials课程类型: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后开设的一门课,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同学们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特点的认识,掌握几种高聚物合成及改性生产工艺。
学会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方法;能够用所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生产技术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初步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有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有关的生产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合成工艺技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实训三、课程教学目标1 .按实训指导书进行并且完成实训报告撰写;2.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材料性能测试。
最后由学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训报告;3.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4.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四、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无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讲授、提问、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理解实验项目的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安全须知。
七、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查。
满分100分。
90-100分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成绩最后评定为优、艮、中、及、不及。
成绩评定办法:预习报告、出勤率占10%,工艺实验、性能测试、动手操作能力50%;实训报告40% o八、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1]高分子科学基础实验.李凤红,王立岩主编.校内出版,2015.2.参考书目:[1]高分子科学实验.韩哲文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高分子科学与材料工程实验.刘剑平,郑玉斌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40
学分:2.5
考核方式: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
本课程为材料化学方向必修课程, 主要介绍了工业生产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重要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各种聚合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配方原理、流程组织原理和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聚合反应的基本化工单元及典型生产设备等内容。
其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该门课程以后,学生了解并掌握石油化工生产的简单有机物经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聚合方法、聚合生产工艺, 掌握向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材料提供原料的生产工艺过程, 并为合成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工程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研究高分子的合成和制造工艺问题,主要涉及各种典型高分子材料聚合过程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聚物的各种典型合成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的设备结构、基本工艺条件和关键的工艺技术问题,认识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影响因素,了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工艺设计的有关问题。
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高聚物合成工业的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解决将来生产工艺和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其逐步具备科技人员应有的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突出重点,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聚合物种类-结构与性能-合成原理-合成工艺- 应用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着重讲解。
2.精讲多练,把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授课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通过实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和后续课程相结合。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第一 章、绪 论
1、高分子合成工业概述
2、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
3、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评价和新产品的开发
4、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处理与安全;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重点: 常规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特性 ,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难点: 聚合方法的选择原则 , 各种操作方式的优劣和选择。
二
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
1、石油化工原料路线
2、煤炭及其他原料和中国资源情况展望
重点: 石油裂解生产乙烯、丙烯、丁二 烯的工艺, 石油裂解生产 芳烃的工艺
难点: 裂解设备、裂解条件、产物的分 离提纯. 第三 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 4
1、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自由基聚合 的控制因素和实施方法 掌握
2、本体聚合生产工艺、本体聚合传热 方法、排热措施 掌握
3、悬浮聚合的成粒机理及聚合工艺控制因素 理解
4、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掌握 5、乳液聚合工艺:乳化剂的分类;常用的破乳方法 掌握 6、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
理解 7、溶液聚合的特点,溶剂的选择原则 , 链转移作用的作用
掌握
重点:自由基聚合工艺基础,四种聚合方法的实施工艺、特点、 产品形态及用途。
难点: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选择重点,乳液聚合生产工艺及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第四章、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 工艺 2 1、离子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理解 2、配位聚合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理解 3、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 掌握 重点 :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及工业应用。
难点:本体法及溶液法生产工艺 第五 章、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3 1、线形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 掌握 2、体形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 理解
3、具有反应活性低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工艺掌握 重点 : 线型高分子量缩聚物一 次合成的生产工艺;树 脂 A 、B 、C 三个阶段的变化;具有反应活性低分子量缩聚物 的生 产合成工艺
难点: 体形高分子量缩聚物的生产合成工艺 第六章、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4
了解
掌握 理解
了解
第
2
掌握
理解
1、逐步加成聚合概述
2、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3、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
4、其它类型的聚氨酯材料 重点:聚氨酯的合成原理、结构与性能。
难
点: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及其它类型的聚氨酯材料 生产方法与应用 第七 章、高聚物改性工艺
1、共聚改性工艺
2、共混聚合物、互穿网络聚合物、高聚物化学改性 重点:共聚改性的
原理及方法。
难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彼此进行改性的工艺途径 第八 章、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1、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2、塑料的性能、分类、缩写代号与命名
3、合成纤维的性能、品种
4、粘合剂分类、主要品种与用途
5、涂料的组成及其作用、分类
6、涂料性能与涂料成膜后漆膜的性能
7、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合成、性能及其应用 第九章、塑料合成工艺 1、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共聚物、聚氯乙烯的合成与应用
2、热固性塑料的性能与应用
3、酚醛塑料与塑料、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与塑料
4、不饱和聚酯与塑料
5、工程塑料聚酰胺工程塑料
6、聚碳酸酯、聚甲醛
7、特种工程塑料 ( 氟塑料 )
8、其它特种塑料 重点:热塑性及热固性塑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 乙烯、酚醛塑料、环氧树脂与塑料的合成原理及工艺、结构和 性能的关系。
难点:特种功能塑料的合成。
第十章、合成纤维 1、合成纤维发展概况 2、聚酯纤维
3、聚酰胺纤维、聚丙烯晴纤维、聚乙烯醇纤维
4、其它合成纤维 重点: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晴纤维、聚乙
烯醇纤维 的合成原理及工艺、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难点:功能纤维的合成工艺。
第十 一章、合成橡胶 1、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概述
理解 2、合成橡胶生产工艺、加工、性能与应用
掌握 3、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掌握
4、异戊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其它通用橡胶及特种橡胶 了解
5、特种橡胶;丁腈橡胶的合成工艺与 应用 理解
6、硅橡胶、氟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 了解
7、合成胶乳
了解
重点:丁苯橡胶及顺丁橡胶的合成工艺与应用、大分子结构和 性能。
理解 掌握 理解 了解
2
掌握 了解
2
掌握 理解
6
掌握
了解 掌握 理解 掌握 了解 理解
了解 4
了解 掌握
理解 了解 理解
难点:特种功能橡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
第十二章、水溶性聚合物 2
1、水溶性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溶液性能、合成方法掌握
2、各种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理解聚羧酸盐、吸水性树脂)重点: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工艺与应用、大分子结构和性能。
难点: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推荐教材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主编:赵德仁、张慰盛,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年,第二版
2.教学参考资源
(1)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
(2)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等,化工原理(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 ( 3)李克友,张菊华,向福如,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0年.
(4)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高分子物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
(5)奥迪安(Odian, G.),《聚合反应原理》,科学出版社, 1987年
七、其他说明大纲修订人:张步宁修订日期:2014-4-1
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