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世因缘
林黛玉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家庭出身
林黛玉本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

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

林家虽是富贵之家,却亦是书香门第。

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

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

宝黛钗初会
林黛玉六岁,母亲一病而终。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教育,便接她到自己身边。

初次见面,宝玉便问她可也有玉没有,她如实回答说没有,不料惹发了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

她感到内疚,夜里独自淌眼抹泪。

适逢残冬,贾母把碧纱橱里的空间腾出来给黛玉,宝玉挪出来睡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富察明义诗曰“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便是吟咏宝黛隔着碧纱橱同室分榻而睡的场景。

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

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

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宝玉因与林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林黛玉九岁,冬底,父亲重病,贾琏送林黛玉到扬州探亲。

次年九月初三,父亲病逝,归葬苏州。

十一月下旬,林黛玉、贾琏回京,从此常住贾府。

林黛玉葬花
林黛玉十二岁,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

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三月中浣,林黛玉葬花。

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不赞成。

她说大观园里的水干净,
但一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

林黛玉与宝玉共读《西厢》,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四月二十六日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

恰好宝玉寻来,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林黛玉要躲,宝玉连忙赶上去,解释误会,这是宝黛第一次诉肺腑。

元春赐端午节礼,独有宝钗和宝玉的一样,触动了宝玉;清虚观张道士为宝玉提亲,触动了林黛玉。

五月初二,宝黛大吵,宝玉砸玉,这是二人闹得最大的一次。

至初四日,二人和好。

初六,宝玉在湘云面前表达对科举仕途的不满,认林黛玉为知己,无意间被林黛玉听了去,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遂有宝黛第二次诉肺腑。

晚间,宝玉让晴雯带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传情,林黛玉作《题帕三绝》。

诗社夺魁
林黛玉十二岁,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

当日就在探春秋霜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

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宝钗诗“含蓄浑厚”。

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

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讽刘姥姥
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

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

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

如.今才一牛耳”;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她这些雅谑之语在回目上被誉为补刘姥姥之余音,刘姥姥给她带来了非常珍贵的快乐心情和艺术灵感。

步步惊心
刘姥姥刚回家,林黛玉就因那《牡丹亭》《西厢记》的艳曲而受到宝钗审问。

宝钗采取
了临之以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步,令她在钗黛之争中顿失自信,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央告讨饶。

九月初,宝钗又与她促膝谈心,摆明自己的强势在于有哥哥、母亲。

林黛玉深感危机四伏,闷制《秋窗风雨夕》一首。

从九月初到十月中,宝钗坚持给林黛玉送了一个多月的燕窝。

后来宝玉察觉了,婉拒宝钗好意,转而求之于贾母,悄悄叫人每日送一两燕窝。

此事被赵姨娘偷听了去,恰应了当初林黛玉的担忧,招人嫉恨咒骂。

燕窝事件给林黛玉拉仇恨,令潇湘馆与赵姨娘结怨。

果然,那段时间贾府中关于林黛玉的流言四起,诽谤她与宝玉私定偷盟。

林黛玉十三岁,元宵夜宴,贾母借着说书的机会当面辟谣,严厉驳斥所有对林黛玉的造谣诽谤。

林黛玉受审、宝钗送燕窝,被宝玉称为“孟光接了梁鸿案”,意指钗黛和好。

然而与此同时,林黛玉病情日益加重,时常“自寻烦恼”“只觉心酸”“只管酸痛”。

连紫鹃都替她着急,巧用情辞试探宝玉真心。

事后,紫鹃冷冷否定了宝钗这位“金兰契”,“凭人去欺负”一句更直指薛家。

林黛玉明知其故,但迫于无奈,依然认了薛姨妈做干娘。

七月十五日,林黛玉在房里设坛祭祖,作《五美吟》,分别咏怀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

八月,宝钗馈赠江南土物,林黛玉睹物思乡。

中秋联诗
林黛玉十四岁,三月,作《桃花行》。

初二,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但因各种琐事耽误,直到暮春之际,才开了一社,命题柳絮词。

此后又无下文,大观园诗社无疾而终。

八月十二日,抄检大观园,到了潇湘馆,凤姐安抚林黛玉,不让她起床,且说些闲话。

王善保家的从紫鹃房里抄出宝玉旧物,凤姐淡淡地化解了。

十五日,中秋夜宴散席后,林黛玉与湘云往凹晶馆联诗,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等过于颓败凄楚的警句。

妙玉深知“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出来止住,并续写十三韵。

十七日,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林黛玉从花影中走出来提出修改意见,宝玉最后改句云“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林黛玉听了,忡然变色。

林黛玉之死
林黛玉十五岁,薛家婆子送给她蜜饯荔枝。

林黛玉、宝玉梦魇,林黛玉咯血。

林黛玉十六岁,十月,宝黛参禅,宝玉吐露心声,誓不变心。

十一月,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

林黛玉一面暗自庆幸金玉姻缘或许可破,一面又担心宝玉吉凶,因而喜忧参半,辗转难寐。

十二月十九日,元春薨逝。

林黛玉十七岁,正月,王子腾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地方被药死,贾府一个月内连失两大靠山。

加之宝玉疯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赴任在即,贾府不得不加紧筹办宝玉婚事。

二月初二,贾母为了给宝玉冲喜,又想到金玉之说,遂与贾政议定宝玉、宝钗婚事。

同时,为了蒙混宝玉,凤姐向贾母、王夫人献掉包计。

初四,金玉婚事意外被傻大姐泄密,林黛玉急痛攻心,去贾母院见宝玉,二人最后一次参禅。

林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

”十一日,林黛玉焚稿。

十二日,即林黛玉生日当天,宝玉、宝钗大婚,林黛玉泪尽而逝。

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描绘出“冷月葬诗魂”的实景。

林黛玉之死的伏笔在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说这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因、年龄与若玉小姐相合,而且场景与中秋诗“冷月葬诗魂”相合。

宝玉婚后,精神恢复,听闻林黛玉去世,立刻往潇湘馆悼念,泪洒相思地。

林黛玉逝世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宝钗生日,宝玉复往潇湘馆,对景悼颦儿。

四月,宝玉梦入真如福地(即太虚幻境变形),见到绛珠仙草和潇湘妃子的幻象
外貌描写: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
史湘云判词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曲子-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花名签:只恐夜深花睡去——香梦沉酣——海棠花
简介: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

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

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

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

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

她和宝玉也算很亲密,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

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脂批说她嫁与卫若兰。

后四十回写她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转痨症而亡,她立志守寡终身。

史湘云的旷达不是一种出世孤傲,而是一种入世的情趣。

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偶尔男儿装扮,白日里佻达洒脱,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须自拙。

在大观园中,史湘云的身世既富且贵,虽因家道中落、不复为富,却也不端着贵族的空架子。

她既无视高低贵贱,又不拘于男女之别,与人相交,一片本色,无功利之心。

这和宝钗、黛玉大为不同。

宝钗虽识大体又善施小惠,但人事的轻重在她的行事中是层次清晰的;黛玉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一身才情,孤芳自傲是黛玉的本性。

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

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

”众人都知道,凤姐指的是黛玉,就怕得罪她,便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

”为此她不仅得罪了黛玉,而且还与宝玉发生了矛盾。

有一次,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恰恰说明她的天真烂漫。

史湘云不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当数黛玉、晴雯。

史湘云的美貌比不了她们,但黛玉太尖刻,晴雯太野辣。

史湘云的确是美女无疑,而且是一个健康的美女。

红楼女儿,生得美丽的多,但生命旺盛的不多,一大半病病怏怏的。

黛玉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宝钗有“热症”,王熙凤表面刚强,最亲近
的平儿也知她是死撑。

湘云却体健貌端,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全不当一回事。

喝醉了酒,枕着芍药花在石头上露宿,香梦沉酣,也没见她感冒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寄人篱下。

尽管她身世比林黛玉还苦三分,但她从没象林黛玉那样整日悲戚戚的,在贾府随时可以听到她的笑声,笑却是真挚无邪的笑,发自乐观的天性,更皆出语谐趣。

如行酒令:“这鸭头不是那丫头,这头上哪有桂花油?”说不尽的俏皮,一时令人倾倒。

她对生活永远兴味盎然,属于她的色彩明快、温暖,一如雪地里戴着的大红猩猩昭君套,那是湘云最配的颜色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