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合集下载

【2018最新】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优秀word范文 (3页)

【2018最新】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摘要:金庸小说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越南, 随即掀起译介、阅读及研究的热潮, 对越南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此同时, 激发了越南文学界对武侠小说创作的热情, 给越南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接受他民族文学影响和影响他民族文学的多种可能性和渠道, 任何一个作家也有接受他人影响与影响他人的多种可能性和机缘”[1], 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成就的中国文学对世界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日本、韩国、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国家。

中越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越南文学在学习借鉴中国文学的同时, 也创造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

中国通俗文学传播至越南之后也受到越南读者的喜爱, 与此同时对越南社会文化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末期, 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开始传播到越南。

梁羽生、金庸、古龙、卧龙生等新派武侠小说家开始受到越南读者的关注, 尤其是金庸。

金庸小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金庸小说开始风靡港澳, 六七十年代蔓及东南亚及欧美华人文化圈, 自八十年代又热回了台湾和中国大陆”[2]。

金庸小说1960年开始传播到越南并很快形成越南六七十年代金庸的翻译及阅读热潮, 九十年代末还形成金庸研究热。

金庸小说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不仅使金庸小说在越南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还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其小说不仅激发越南作家对武侠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兴趣, 还给越南文学创作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启发。

一、金庸武侠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金庸小说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 也掀起了学术界对其小说进行评价与研究的热潮。

他们对金庸小说的武功招式、人物形象、思想文化、爱情世界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 从而总结出其小说对文学创作的不少经验。

越南传说、故事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改编与假托

越南传说、故事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改编与假托

作者: 大西和彦
出版物刊名: 民间文化论坛
页码: 25-3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民间传说;孙悟空;中国;越南
摘要:前近代,越南人尊重汉文,喜爱中国的文学,尤其古典小说。

因此,越南人细致地保存了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和题材,并产生了将这些人物原型和题材转移到本国文学创作中,加以改编或假托的越南作品。

然而,其中涉及到的由于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本土禁忌习俗,则反映了越南人独特的观念。

比如,越南文字字喃文文学作品中的杰作、名声高悬的阮攸(1766-1820)的《金云翘》,是一部描写封建时代的矛盾、具有深刻内容的优秀作品,有许多读者。

然而,正如已经有人指出过的那样,这部作品是忠实地模仿中国明代(1368-1644)同名小说《金云翘》情节的改编作品。

因此,不用说题名,就连小说中的地点、出场人物全都是中国的,或假托为中国人。

然而其中更著名、在越南民间影响更大的则是孙悟空的故事和信仰。

越南民间出现了许多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和传说,当然已经对原作进行了很大的改编,越南陈朝知识阶层的人尤其喜爱孙悟空,可见《穆天子传》。

另,现存于河内历史博物馆的18世纪的齐天大圣画像,可以侧面反映当时民间对孙悟空的接受和热爱,并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越南版的'大闹天宫孙悟空',因此,越南民间,尤其是商界,出现了忌讳直接谈论孙悟空原型猿猴的风俗。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李时人内容提要:越南古代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其古代散文体小说基本上是“汉文小说”,其发生、发展深受中国小说之影响。

16世纪前期模仿和借鉴中国《剪灯新话》的短篇小说集《传奇漫录》的出现标志着越南古代短篇小说的起步,17世纪以后出现的《皇越春秋》等长篇小说则深受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古代小说;渊源;发展;中国古代小说19世纪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将“诗歌”说成是人类“童年”的艺术,而将“小说”说成是人类“成年”以后的产物。

[1]这应当是一个既符合历史、也很形象的说法。

确实,散文体小说是叙事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叙事艺术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此为世界范围内文学发展之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概莫能外。

欧洲各国的散文体小说在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之际兴起,至19世纪达到创作的高峰。

而随着近世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经济、政治、军事的强势“输出”,西方文学,特别是欧洲的小说亦大量输入世界各地,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其它地区文学发展的格局和方向,以致这些地区文学以往的历史都在西方文学的遮蔽下显得暗淡和模糊起来。

比如在“东亚汉字文化圈”[2],不仅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散文体小说和多次小说创作的高潮,而且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古代小说创作方面也有过突出的成就。

本文即试图对中国古代小说在越南的影响以及越南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介绍。

(一)越南有两千多年可考的信史:前一千多年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曾是中国历代王朝直接统治下的郡县;后一千年,即自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丁部领削平“十二使君”,建“大瞿越”国开始,则成为独立的国家。

而从丁部领于开宝八年(975年)被宋王朝封为“交趾郡王”、李朝国王李天祚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被孝宗封为“安南国王”始,至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前,越南的历代王朝又一直是中国的“藩属”。

从中国《金云翘传》到越南《翘传》的开题报告

从中国《金云翘传》到越南《翘传》的开题报告

从中国《金云翘传》到越南《翘传》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金云翘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小说,由闻一多所编写,讲述了一个女婿金云翘的传奇故事,内容涉及家族财富、情感纠葛与人性沉浮。

该作品曾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华人文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而在越南也有一部以“翘传”为名的小说,其作者是越南著名作家阮显。

这部小说也以家族关系为主线,描述了黎朝显宗的姬妾之间的群英荟萃、相互斗争的故事。

两部小说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如家族关系的复杂性和情感纠葛的交织等。

因此,本文选择探究两部小说的异同之处,不仅可以加深读者对两国文学作品的认识,更能够从中发现两国文学对家族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国家对情感与人性问题的探索。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比较分析两部小说《金云翘传》和《翘传》在家族关系、人性和情感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探究两国文学不同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加深人们对两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通过两部小说的比较,还可以为两国文学家、翻译家提供启示,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两国文学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两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关键要素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

其中,针对两部小说的异同点,比较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文本挖掘:先对两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关键要素进行整体把握,并挖掘出其中的共性和特殊性。

2. 文本分析: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两部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部小说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进行归纳、总结。

3. 数据统计:通过相关数据的搜集和统计分析,对两部小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4. 结果展示:根据研究结果编写出一篇具有结构性的论文,系统地阐述两部小说的异同之处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四、预期成果和时间表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预计本文的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1. 系统性地阐述了两部小说的异同点,并深入分析两国文学不同的家族传统文化和人性、情感探索。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的古典名著,如《金云翘传》,就源自中国。

此外,越南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也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例如,越南的古代神话和传说,如《天柱神》、《山精水精》、《雍圣》等,都受到了中国神话和传说的影响。

此外,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越南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例如,越南最著名的古典叙事长诗《金云翘传》,就是根据中国清初问世的一部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而成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直接影响外,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思考方式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忠诚”、“礼敬”等观念,以及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无为”等观念,都在越南文学中得到了体现。

2. 文学形式的影响:中国文学的诸多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也对越南文学产生了影响。

例如,越南的诗歌就深受中国近体诗的影响,而越南的小说则受到了中国章回小说的影响。

3. 文化交流的影响:历史上,越南曾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在这种交流中,中国文学
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越南的汉字书法、汉诗创作等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

总的来说,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越南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传播和文学体裁上,更体现在哲学思想、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李时人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越南古代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其古代散文体小说基本上是"汉文小说",其发生、发展深受中国小说之影响.16世纪前期模仿和借鉴中国<剪灯新话>的短篇小说集<传奇漫录>的出现标志着越南古代短篇小说的起步,17世纪以后出现的<皇越春秋>等长篇小说则深受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总页数】8页(P133-140)
【作者】李时人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上海,2002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小说“怪神”书写的经史渊源及价值指向 [J], 何悦玲
2.史学修辞叙事与小说修辞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修辞目的的史学渊源 [J], 胡亚敏;刘知萌
3.中国古代小说与朝鲜半岛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 [J], 李时人;聂付生
4.中国古代小说传“奇”的史传渊源及内涵变迁 [J], 何悦玲
5.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渊源论 [J], 冀运鲁;董乃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明清小说在越南的流传与影响

中国明清小说在越南的流传与影响

2009年1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an.,2009第38卷第1期 Journal of Shanghai Nor mal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ol.38,No.1中图分类号:I 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634(2009)01200812(06)中国明清小说在越南的流传与影响陈益源(成功大学中文系,台南市) 摘 要: 首先从传入途径和传入作品数量上探讨了中国明清小说大量流传越南的情况,其次述及中国古代小说对越南汉文小说、喃传和戏曲等方面的种种影响,认为绝对不能因为目前在越南绝少明清小说善本的踪影,就漠视明清小说曾大量流传越南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实。

关键词: 中国明清小说;越南;汉文小说;喃传;戏曲收稿日期:2008208218作者简介:陈益源(19632),男,台湾彰化人,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与域外汉文小说研究。

一、引 言明清小说在越南流传甚多,影响颇大,经过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之后,现已逐渐为学界所熟悉。

例如明初钱塘瞿佑(1347—1433)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在向北传播朝鲜半岛(影响金时习《金鳌新话》)、日本(影响浅井了意《伽婢子》、上田秋成《雨月物语》)之外,也同时往南流传到越南,影响了阮屿的《传奇漫录》。

《传奇漫录》仿效《剪灯新话》的写作技巧,约于16世纪30年代开越南文言传奇小说创作的先河,它对越南传奇小说(段氏点《传奇新谱》、阮演齐《传奇新谱》、范贵适《新传奇录》)、历史演义(《皇越春秋》)、民间信仰(如黄山真人、绛香仙子、武氏烈女)各方面,又都产生了许多具体的影响。

①可以这么说,明代小说《剪灯新话》的传入,对越南的文学史上出现的一部像《传奇漫录》这样举足轻重的杰作,有着必然的联系。

又如明末清初(17世纪中叶前后)青心才人的白话小说《金云翘传》,在向北传播朝鲜(见《支那历史绘模本》引)、日本(西田维则译成日文《绣像通俗金翘传》,曲亭马琴改编成《风俗金鱼传》,影响马田柳浪《朝颜日记》等书)之外,也同时往南流传到越南,影响了阮攸(1765—1820)的喃字叙事长诗《金云翘传》(又名《断肠新声》)。

对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的探索

对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的探索

对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的探索作者:黄腾云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本文对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展开相关探索,包括汉字传入越南促进文学传播、儒家思想对越南文学的思想影响及推动越南文学发展进步,从三个方面深度剖析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越南文学;中国文化;文学作品引言:越南在历史当中有较长一段时间隶属中国藩属国,即使后期脱离中国,但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仍然难以摒弃国家的文学影响。

在对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探索期间,通过众多越南历史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文学传播、文学思想、文学发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从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是本文探索重心。

一、文字传入促进越南文学广泛传播越南是临近中国云南、广西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北宋时期以前隶属于中国的藩属国,在归于我国以前该国家并没有系统的文字,当地语言与中原地区差异较小。

从我国秦朝始皇帝征伐该地开始,部分中原族群开始转入越南地区生活,汉字的传入和汉语的使用,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到长期促进作用。

公元前203年,秦朝南海尉赵佗建立南越国,汉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更促进了当地人民汉化的发展趋势,而后赵佗更在南越国建立汉制郡县,让郡县内部人民学习中原地区的文字和文化。

在历史资料调查中发现,越南地区的人们曾使用过将近两千年的汉字,上至国家各级官员,下至地方百姓,都在广泛使用汉字进行交流。

从汉字传入越南地区对越南文学的影响角度来看,该地区古代较为著名的《大南实录》、《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大越史记全书》以及越南民间百姓广为熟知的《平吴大诰》、《南国山河》等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书写而成的。

其中,《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和《大越史记全书》是越南重要的编年体史书,《南国山河》在越南地区家喻户晓,被誉为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宣言”,除此之外更有许多由汉字记载的壮阔文章被收录到当代越南初中语文教材当中。

由此可见,汉字的引入对推动越南文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用汉字不仅能够提升越南文学作品的词汇内容、造句质量、传播范围,还可有效促进中越两国之间的交流联系[1]。

20世纪初中国明清小说越南译本内容雷同现象初探--以四部小说为例

20世纪初中国明清小说越南译本内容雷同现象初探--以四部小说为例

《国际汉学》总第26期,2021年第1期| 7420世纪初中国明清小说越南译本内容雷同现象初探——以四部小说为例 □ 王 嘉摘 要:20世纪初,越南曾经出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浪潮,有众多的译者、出版商、印书馆都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翻译和出版活动中。

这些翻译小说在越南民众中得到了巨大的反响,阅读需求量大。

不少小说都在短期内有多个不同译者的翻译版本出版,如《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五虎平西前传》《罗通扫北》《新编雷峰塔奇传》等。

本文通过对这四部明清小说不同译本的内容进行详细比对,具体分析了这些译本文字间的高度雷同现象,从中反映出当时越南翻译出版中国明清小说活动及其在国语字社会发展中的复杂性。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越南译本 传播 内容雷同中图分类号:I3.7 doi: 10.19326/ki.2095-9257.2021.01.012*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等研究专项“明清小说越南国语字译本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VJX094)的阶段性成果。

(1) 关于这一“翻译潮”的历史背景及具体情况,请参看笔者的另一篇论文,王嘉:《1900—1930年明清小说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国际汉学》2017年第1期(总第10期),第127—131页。

(2) 出版于1928年的黄公觉(Huỳnh Công Giác )*译本《飞龙演义》(译名)封面显示印数为4 000册,而出版于1930年的黎维善(Lê Duy Thiện )*译本《再生缘》(译名)第一次印刷就印了2 000册。

人名括注后打*,表明此人的生卒年暂不详,后文均如此。

(3) 如吴文篆(Ngô Văn Triện ,1901—1947)译本《包公奇案》(译名)在1925年至1931年间就先后再版了四次。

(4) 《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说唐薛家府传》《宋太祖三下南唐》《万花楼演义》等有多个译本出现。

_金云翘传_从中国小说到越南名著

_金云翘传_从中国小说到越南名著

小 说 到 越 南
阮攸把中国的《金云翘传》移植到越南成书时 ,借用了 中国小说提供的内容 、情节 、人物和思想 ,同时借用中国明 代嘉靖年间为背景 ,来反映当时越南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人 们的苦难 。从阮攸作品所描写的内容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
父亲被诬 ,身陷囹圄 ,危在旦夕的时候 ,她毅然违心地捐弃 与金重的爱情 ,卖身为妾 ,救出父亲 ,保全家人 。等到人到 了临淄 ,真相大白 ,自己明白了完全是上当受骗 ,被卖青楼 时 ,便毅然拔刀自刎 。一副良家少女 ,节烈守贞的性格在
传 ︾ 从 中 国
王翠云 (翠翘的妹妹) 、王翠翘等人名中各取一字 。但其内 容 ,已超出一般“才子书”只写才子佳人悲欢离合故事的题 材范围 。作品不但反映了我国明代嘉靖年间有关“倭寇” 的史实 ,描写了徐海等历史上实有的农民领袖 ,而且对社 会的黑暗与弊端多有揭露 。
其发展也符合生活的逻辑 ,使人感觉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 人 。在小说中 ,王翠翘虽算不上什么豪门闺秀 ,但毕竟是 员外之女 。诗书针黹 ,琴棋书画是她青少年时代的主要生 活内容 。所以 ,起始她的表现是心地纯洁 ,思想单纯 。当
云翘传》中第一回 : 翠云对姐姐翠翘邂逅金重后的嬉笑之 六八体诗 。众所周知 ,章回小说和六八体诗是有着各自不
苦难和不幸 。由于当时越南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社会矛 为这是小说比较成功的地方 。
盾复杂 、社会罪恶深重 ,即使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 ,也
也许有人会问 ,既然小说《金云翘传》写出了主人公的
是“劫数”难逃 “, 命运”莫测 。所以 ,详细描绘一个封建士 性格 、又比较成功 ,为什么它在中国小说界却默默无闻呢 ?
行》和《太平卖歌者》等富有社会意义的诗作 。1813 年 ,阮 攸被任命为勤政殿学士 ,充入贡清朝正使 ,出使中国 (到达 北京) ,这时 ,正是中国的“才子书”盛行之时 。阮攸在中国 所看到的《金云翘传》可能就是青心才人编次的版本 。他 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阮攸熟悉中国的历史 、政治 和文化习俗 ,他又曾游历了翠翘故事结局的中国江南一

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中国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
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
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
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
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哭) (悲)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 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丰富性多元性。
(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末世无可挽回 的崩溃趋势) 艺术结构的严密性。 (极为严密的网式结构、前五回的艺术提示、宝 黛爱情悲剧之线与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互相连接 互为因果交叉递进) 人物刻画的逼真性。 (生活细节、追踪蹑迹)
曹 雪 芹
环境描写 人物出场
教学目标
• 一、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 二、了解作者对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描写, 学习环境描写的方法。 • 三、重点赏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 人物形象及小说语言 。
阜(fù)盛 敕(chì )造 赦(shè) 绦(tāo) 台矶(jī) 靥(yè) 颦(pí n) 怯(qiè)弱 放诞(dàn)无礼 髻(jì ) 绾(wǎn) 蹙(cù) 錾(zàn) 螭(chī) 璎(yīng)珞(luò) 宫绦(tāo) 裉(kèn) 洋诌(zhòu) 琏(lián) 嫡(dí )亲 幄(wò) 庑(wò) 姬(jī)妾 荣禧(xǐ)堂 宸(chén)翰(hàn) 錾(zàn)银 珠玑(jī) 黼(fǔ)黻(fú) 莳(shí ) 觚(gū) 茗(mí ng)碗 锦褥(rù) 孽(nì e)根 匙(chí )箸(chú) 内帏(wéi) 咕唧(jī) 进羹(gēng) 漱(shù) 惫(bèi)懒 懵(měng)懂 倭(wō)缎 盂(yú) 盥(guàn)手 敷(fū)粉 韶(sháo)光 纨(wán)绔(kù) 杜撰(zhuàn) 忖 (cǔn)

中国《三国演义》对越南《皇黎一统志》之影响

中国《三国演义》对越南《皇黎一统志》之影响

•引言•中国《三国演义》概述•越南《皇黎一统志》概述目录•中国《三国演义》对越南《皇黎一统志》的影响•结论研究背景与意义越南《皇黎一统志》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越南李朝时期的历史以往研究多关注《三国演义》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和影响,较少涉及对越南历史和文学的具体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相关文献综述《三国演义》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和影响研究涉及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主要从文学、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皇黎一统志》的研究主要从历史学、文献学、文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涉及具体篇章的分析和人物形象的比较《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与历史背景《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霸为主线,通过对战争、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这些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与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小说的叙事手法独特,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黎一统志》的成书背景与历史背景背景:越南在黎朝统一时期,为了强化民族意识、巩固国家统一,开始编纂具有统一意义的历史著作。

成书时间:15世纪初。

作者:不详。

《皇黎一统志》的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主要内容人物形象采用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方式,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学价值。

影响对越南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越南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越南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特色《皇黎一统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VS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影响事件与人物的引入历史观的影响文学风格与艺术特色的影响叙事风格的影响艺术特色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三国演义》中充满了儒家的忠孝节义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对越南《皇黎一统志》产生了影响,使得越南历史学家在描述历史事件时,更加注重道德的评价和伦理的教化。

拾汉文小说遗珠 探域外儒学精粹——评朱洁《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

拾汉文小说遗珠 探域外儒学精粹——评朱洁《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南汉文小说的研究和整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尤其近30年来,研究著作与论文成果的与日俱增已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盛况。

总体上来看,越南汉文小说的研究方向大多趋于追源溯本,即在探索汉文化渊源的同时又对越南汉文小说的本土特色予以肯定。

越南汉文小说是“由长期深受中国汉文化濡染的越南人民用汉字创作的,主要反映越南的民族精神和风土人情的小说作品”[1]。

基于此,学界对越南汉文小说的研究主要从汉文化渊源与越南民族特色两方面集中展开,细化到汉文化观念、艺术借鉴、民族特色与民族差异等内容。

研究的精细化虽能添补某些领域的空白,但终究也会造成思想文化研究上的片面性。

朱洁新著《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以儒家视阈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变异的越南汉文小说,“既反映出不同时期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变化历程,又折射了本土的越南儒学的民族化特征以及对越南历史与现实的推动与促进作用”[2]。

该书对儒家思想与越南汉文小说之间的关系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微观的研究。

一、从思想形态审视文本创作从本书作者的学术设想看,她是想从思想形态渗透与影响文学创作的视角来审视越南汉文小说的流变。

思想是构成文本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所传达的人文气息、行为准则、风俗礼仪、伦理道德等都跟思想文化息息相关。

只有厘清思想来源,并且梳理出思想的传播、渗透、浸淫等情况,才能既从高处宏观地把握文本的思想艺术价值,也从低处微观地对文本的分析研究注以理论支撑。

本书经过考察越南社会的历史发展,将儒学拾汉文小说遗珠 探域外儒学精粹——评朱洁《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刘 松在越南的思想传播分为四个时期:“北属时代的早期传播时期;李朝至胡朝的稳步发展时期;后黎朝至阮朝中期的独尊儒教时期;阮朝中期以后的儒学衰微时期。

”[3]儒学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传播情况与小说的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从早期传播、稳步发展、独尊儒家、后期衰微四个时期来看,这弧形的传播态势既反映了儒家文化被越南人民接受、吸收的过程,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在越南逐渐本土化以及越南人民渐渐认识到自身文化独立的过程。

越南汉文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吸收和改造——以《状元甲海传》的流传变异为例

越南汉文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吸收和改造——以《状元甲海传》的流传变异为例
识, 也 多 有 研 究 。而 这种 “ 非” 和“ 陌生” 的感 觉 。越南 汉 文小 说 虽 然 有 部
分 直 接 从 中 国 文 学 中移 植 过 去 , 但 这 些 汉 文 小 说 并 不 都 是 对 中 国作 品 的 因 袭 , 它 们 更 多 的是 越 南
流传到越南 的中国故事和传说都发 生了变异 。诸 如唐传奇《 柳 氏传》 和《 柳毅传》 流传到越南后演变 成了《 龙庭对讼 录》 ; 唐传奇《 崔炜》 则本土化 为《 越 井传 》 ; 《 剪 灯新 话 》 里 的《 翠翠传》 化为 了《 翠 绡 传》 , 等等 。因此阅读这些变异后 的越南文学作 品 皆似 曾相识 , 却 又有一种 陌生 感 。越南汉 文笔记 类小 说《 状元 甲海 传》 带 给 中国读者 的首 先也 是 这 样 一 种 似 是 而 非 的感 觉 。查 阅 《 状 元 甲海 传 》 , 其故事 的构 成便是在 吸收 中国传 说 《 白水素女 》 等 故 事 的基 础 上 进 行 的 本 土 化 创 造 。而 在 《 状 元
甲海 传 》 的流传过 程 中 , 其 本 土 化 的 改 造 也 随 着 时 代 的 变 化 而 不 断 发 生 变 异 。 因此 , 《 状 元 甲海 传》 可 以说 是 受 中 国传 说 影 响 而 后 发 生 变 异 的较
为典 型 的一 个 范 例 。
越 南 的神话传 说 《 金 龟传 》 对于 宝《 搜神 记》 卷 十 三《 龟 化城 》 和《 水 经注 》 所录《 交 州外域 记》 的模 仿; 阮屿 的传奇 小说 《 传 奇 漫录》 对 瞿佑 《 剪灯 新 话》 的模仿 ; 越南历史演义小说《 皇越春秋》 、 《 越南 开国志传》 、 《 皇黎一统 志》 、 《 皇越龙兴 志》 对《 三国 演 义》 模仿 , 等等 , 这 种 现 象 在 中 越 学 者 中 已有 共

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

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

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化颜保周秦之际,在中国的东南部及南部,有一个支系繁多的民族,史称“百越”,其中的欧越、骆越两族,即为今口越南民族的主耍组成部分。

(据越史记载,当时曹有“欧骆国”,即为越南的前身。

)当时他们的居住地区称为交趾或交州,秦汉时置为郡,以后逐渐接受了汉文化,成为多民族中国的一员,直到五代末。

越南的史书把这段厉史时期称为,’4匕属时期”。

自公元939年,越南由吴权率领军民起义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封建王朝,墓本上摆脱了中国的直接统治。

但重大政治事件仍向中国申明,如政权改变,新皇即位等,都向中国呈报、请封,拜未摆脱藩属关系,越南历史则称之为“独立时期”。

其间于公元1407-1427年,又曹受到中国明朝的直接统治,越史把这二十年称为“第二次北属时期”。

越南与中国的这种关系,l到公元1885年才因法国的占领而告结束。

自公元1885年至1945年,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也就是越南史书所称的“法属时期”。

基于以上的历史情况,越南自有文字直到20世纪初期,一直把汉字当做全国通用的文字。

胡朝(1400-1407)和西山王‘朝(1786-1802)也曹推行过越南自己创制的、以汉字为墓础而构成的民族文字“字喃”,想用它来代替汉字,但未能成功,只形成了字喃和汉字井行的局面,而一般人仍认为汉字是“正统”。

法帝占领越南后,开始推行拉丁化越南文,初时也未能完全代替汉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汉字才退出了越南的厉史舞149台。

汉字在越南既然流行得这样久,越南的文学自然不能脱离汉文化的影响,所以翻开越南的文学史,就会发现长期以来,越南的文学作品无论形式或内容,都显露出汉文化的印记。

但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汉文作品,多采用韵文的一些样式,尤其以诗为主。

字喃通行以后,也仍然如此。

至于政、史文献,虽骄、散兼用,力宗汉古文,但严格来讲,则不一定划人文学范畴。

只有兴起较晚的志怪、传奇和少数个人抒情记事之作,运用了散文文体,占的比重也不大,所以讨论越南的文学,不得不以诗赋为主。

越南汉文小说文化渊源论

越南汉文小说文化渊源论
国古 代文 学 的精 义 和 文 法 而且 随着文 化 教 养 和 社
, ,
越南 从 中 国 的 秦汉 时 期 到 公 元
, ,
93 9
年 一 直作 为 中
, ,
,
国 的郡县 而 存在 自秦 至 汉 四 百年 间 中国政 府对 安
南 施 行华化政 策 由 是 汉 文化源源不断地输 入 越南
,

会地 位的提高 就 更 熟练地 掌握 和 运 用 汉 字 和 汉 语 文 学 这 一 切并深深地积 淀在越 南民族 的传统文 化 中 进 而 影 响 了 越南 的 民族性格 越南古代文 学 则是 这 一 影 响得 以 凸现 的 一 个窗 口
王后法
古代 越南 民族 从 野 蛮时期迈 入 文 明 是 以 汉 文 化的传 入 为契 机 的 秦汉 以 前 的交 趾 还处 于 十分落

,

,
本 纪》 卷 三 ) 同时 又 用 汉 文 开 科取 士 倡 导 士 子
。 , , 。
,

,
尊儒 并学 习汉 文
,
后的 原 始阶段 没 有 文化 可言 越南著名 历 史学 家 吴
, 。


赋各一

赵 氏始 起 南 海 然 后 我 国

— 用 经 史 时 务 出题

诏 用汉 体 制 表 用 唐 四 六 体 四 场 策 一 篇


诗 用唐 诗 赋 用 古 休 三 场 诏 制 各
, , , ”
(《 越 史 通 鉴纲 目 )
,
( 大 越史 记
外纪 》 卷一 )
儒家教育 和 科举制度的施行 使 得 越南 的每 一 个 知 识分 子 浸 润 在中国古代文 学 的 经 史 子 集 中 研 习 中

中国古代神怪传奇对越南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神怪传奇对越南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9-10-25作者简介:刘廷乾,男,山东莒县人,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域外汉文小说研究。

2020年4月安康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kangUniversityApr .2020DOI :10.16858/j.issn.1674-0092.2020.02.009刘廷乾(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1815)摘要:中越古代神怪小说创作传统上有很强的相通性。

在题材选取上,越南汉文神怪小说形成了本土选材与借鉴中国题材相结合的特点;在体裁运用上,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笔记体,并发展强化了中国的传奇体;在创作理念上,越南汉文神怪小说创作中体现的史学观、小说观、“子不语”观,既与中国小说创作传统有呼应之势,又体现出鲜明的本土特点。

关键词:中国;越南;古代神怪小说;题材;体裁;创作理念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20)02-0048-07“散文体小说”是叙事文学的高级形式,中国“散文体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是从史书及其衍流———杂史、杂传、志怪书中积累起来,并由短篇小说迈出第一步。

这种传统对“东亚汉字文化圈”各国的影响很大,古代越南、朝鲜半岛及日本群岛的小说史也基本从杂史、杂传、志怪书开其端。

越南自十九世纪后期成为法国殖民地之前,主要使用汉文进行创作,其小说史的开端,是成书于十四、十五世纪的《越甸幽灵》[1]第二辑第二册《岭南摭怪》[1]第二辑第一册,二书的最初创作,皆是杂史、杂传、志怪类的作品。

之后,越南古代神怪小说一类,也大都以文言短篇小说集的形式存在,或散见于越南古代文人的笔记集中,虽然还未见有长篇白话体,但与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相较,在创作传统上,有高度的呼应之势,从题材选取、体裁运用,到创作手法、创作理念,都有中国小说元素的渗入。

一、题材选取:本土选材与借鉴中国题材相结合神话与传说,几乎是世界各民族文明进程中共同出现的现象,它们往往担负着解释人种、民族、国家、习俗等的起源的任务,但记录这些神话传说的文体可能不一。

中国武侠小说在越南的流传

中国武侠小说在越南的流传

作者: 胡文彬
出版物刊名: 文史知识
页码: 106-108页
主题词: 越南文;文化交流;土生;郑证因;宫白羽;梁羽生;历史背景;甘凤池;江湖女;金庸
摘要:越南是中国的近邻,两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

据历史学家的报告,越南最初的历史和文化是属于'中国文化圈',中越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武侠小说不仅流传到越南,而且还被翻译成越南文,在华侨和土生华裔以外,它还拥有相当数量的越南读者群。

中国武侠小说何时从何地流传到越南,至今很难考证清楚。

现在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就有了中国武侠小说的越南文译本。

《金云翘传》:从中国小说到越南名著

《金云翘传》:从中国小说到越南名著

《金云翘传》:从中国小说到越南名著
李群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S1
【摘要】以东方不同民族间的文学交流为背景 ,在收集、选择、参考、分析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论述了中国文学作品《金云翘传》经由越南诗人阮攸的改编和再创作成为越南名著这一事实 ,并以此出发 ,反观中国作为源头的作品———《金云翘传》 ,将这一在中国小说史上默默无闻的作品 ,从各民族文学间的交流与传播角度挖掘出来 ,通过比较与分析。

【总页数】4页(P231-234)
【关键词】《金云翘传》;中国小说;越南名著;阮攸
【作者】李群
【作者单位】山东省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1
【相关文献】
1.《金云翘传》与越南汉文小说《金云翘录》的异同 [J], 任明华
2.越南《翘传》和中国《金云翘传》用典比较研究 [J], 陈氏绒;段祖青
3.论"lẻn"字在越南《金云翘传》中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J], 彭燕
4.越南的《红楼梦》——《金云翘传》 [J], 钱伟
5.中国理想女性之美从中、越《金云翘传》比较中看民族审美的差异 [J], 王玉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小说与越南古代小说的渊源发展李时人内容提要:越南古代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其古代散文体小说基本上是“汉文小说”,其发生、发展深受中国小说之影响。

16世纪前期模仿和借鉴中国《剪灯新话》的短篇小说集《传奇漫录》的出现标志着越南古代短篇小说的起步,17世纪以后出现的《皇越春秋》等长篇小说则深受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越南古代小说;渊源;发展;中国古代小说19世纪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将“诗歌”说成是人类“童年”的艺术,而将“小说”说成是人类“成年”以后的产物。

[1]这应当是一个既符合历史、也很形象的说法。

确实,散文体小说是叙事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叙事艺术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此为世界范围内文学发展之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概莫能外。

欧洲各国的散文体小说在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之际兴起,至19世纪达到创作的高峰。

而随着近世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经济、政治、军事的强势“输出”,西方文学,特别是欧洲的小说亦大量输入世界各地,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其它地区文学发展的格局和方向,以致这些地区文学以往的历史都在西方文学的遮蔽下显得暗淡和模糊起来。

比如在“东亚汉字文化圈”[2],不仅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散文体小说和多次小说创作的高潮,而且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古代小说创作方面也有过突出的成就。

本文即试图对中国古代小说在越南的影响以及越南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和介绍。

(一)越南有两千多年可考的信史:前一千多年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曾是中国历代王朝直接统治下的郡县;后一千年,即自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丁部领削平“十二使君”,建“大瞿越”国开始,则成为独立的国家。

而从丁部领于开宝八年(975年)被宋王朝封为“交趾郡王”、李朝国王李天祚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被孝宗封为“安南国王”始,至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前,越南的历代王朝又一直是中国的“藩属”。

[3]正因如此,越南的历史文化与中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以郡县北属中国的时间内,今越南地方深受中国文化的泽被。

秦汉以来,正是中央政权派出的地方行政长官,如东汉时交趾太守锡光、九真太守任延等,“教其耕犁,使之冠冕”,“建立学校,导之礼仪”,使这一原先尚处于比较原始社会状态的地区,逐渐得到开化。

[4]至东汉灵帝中平年间已有交趾人李琴通经史,举茂才,仕至司隶校尉。

[5]唐时的爱州(今越南清化)还出了一位登进士第,累官至德宗朝宰相的姜公辅。

姜公辅创作的《白云照春海赋》(见《历代赋汇》卷六)流传至今,其弟公复也曾中进士,仕至比部郎中。

[6]越南独立建国后,历代的典章制度、政治措施无不模仿中国。

来自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广泛、深入地渗入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儒家思想被称为“儒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历代皆建文庙,四时祭祀。

与此相应的是文教方面仿照中国的科举制,主要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由于中国文化的长期滋润,古代越南不仅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甚至民俗民风亦打上中国的烙印。

越南人的姓名同于中国姓名,宗族关系、婚丧礼俗亦与中国相似,甚至节日风习,如除夕辞岁、元日迎春、五月端阳,亦与中国相同。

所以连胡朝(1400年——1407年)开国的国王胡季S在《答北人问安南风俗》中也这样写道:“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7]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的面貌,汉字的长期使用和汉籍的大量输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越南通行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但汉字在越南却通行了二千年,贯穿整个越南古代的历史。

即使是作为独立国家的一千多年,越南举国上下仍然统一使用汉字、汉文。

虽然13世纪时越南开始出现一种利用汉字的表意、表音功能拼写越南语的“喃字”, 14世纪逐渐体系化,在文学创作上开始应用,但喃字的创造又与汉字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自始至终都未能摆脱对汉字的依赖。

这是因为“喃字”主要是借用汉字或汉字构件形成的复合体方块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又一直是一种自发形成与发展而未经规范的文字,特别是要想写出和准确理解“喃字”,首先必须通晓汉字,所以越南“喃字”的使用不仅要依赖汉字,而且使用的范围有限,始终未能成为通用的文字。

与汉字在越南通行相辅相成的是中国古代典籍和各种著述大量输入越南。

10世纪末越南独立并成为中国的藩属后,曾从官方途径获得大量的汉文经典,如史载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宋廷曾赐前黎国王黎恒《大藏经》(《安南志略》卷一),景德四年,又赐前黎“九经及佛书”(《宋史·真宗本纪》)。

另外,出使中国的安南使臣也曾大量购买书籍。

如《宋史》记载,宋徽宗大观年间,安南贡使至汴京,就经过特许,购买了大量汉文书籍。

[8]至于以后千余年通过民间商贸往来和其他形式的交往输入安南的书籍更应该是大量的。

虽然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加上历代兵祸频仍等原因,越南未能像日本和朝鲜半岛那样保留下来大量中国古籍,但汉籍曾经大量输入,应是确定无疑的事实。

长期使用汉字以及汉籍的大量输入,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古代文学:一方面是以汉字为书写工具,并且采用“汉文学”各种艺术形式的文学创作,即越南“汉文文学”不仅与越南古代的历史相始终,且渐次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后起的“喃字文学”,作为越南古代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深受汉文学的影响。

与中国的情况相仿,越南的“汉文文学”作品也是以诗文为主流的,特别是中国的诗词歌赋更为历朝国王、贵族和士人所推崇和仿效。

虽然在越南独立之初的丁朝和李朝,通晓汉文者以佛教僧侣为多,现存诗歌多呈禅语,但至陈朝(1225年-1400年),从国王、宗室、大臣到普通读书士子,吟诗作赋已经蔚然风气,如《越史通鉴纲目》记载当时刊行的诗文集已达20余种。

后黎朝享国最长(中间有间断),汉文文学更显鼎盛。

其建国初年有著名诗人阮廌(1380年-1442年),至黎圣宗时,因科举以经义诗赋取士,科场文尚典雅,词气浑厚,称“洪德文体”,圣宗自称“骚坛元帅”,与文臣申行忠、杜润等二十八人互相倡和,编为诗集《琼苑九歌》。

后黎后期还出现了杰出诗人邓陈琨(1710年-1745年)和黎贵惇(1726年-1784年)这样精通汉文经典、著作等身的学者和作家。

1802年阮福映统一越南,科考更重视文章诗赋。

[9]读书人多攻经史、诗赋,故作家辈出,使因战乱而显得衰微的文坛重现生机。

至20世纪初主张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潘佩珠(1867年-1940年)等人,也曾是汉文诗文的名家。

越南的“喃字文学”主要是诗赋等韵文作品,最初,陈朝的文人学士用“喃字”作诗,采用的是中国七律形式,称为“国音诗”,但词藻多用中国。

15世纪后又根据越南语音创造出一种“六八体”,最后是将汉语七言诗和六八体结合起来,创造出“双七六八体”诗。

自15世纪初至18世纪后期,喃字诗赋的创作逐步发展,其间出现了阮廌的《国音诗集》、黎圣宗和骚坛会的《洪德国音诗集》、阮秉谦的《白云国语诗》等代表性作品。

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拼音文字通行前,则是“喃字文学”最为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作品数量繁多,而且先后出现被后世越南文学史家称为越南“三大古典名著”的《征妇吟曲》、《宫怨吟曲》和《断肠新声》(《金云翘传》)。

“喃字文学”中,有不少以叙事为主的“喃传”(又称“国音传”、“演歌传”)。

一般认为“喃传”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开始产生,最早的作品可能是佚名《王嫱传》、《苏公奉使传》、《林泉奇遇传》(又名《白猿孙恪传》),皆用中国的七言诗连缀的形式。

后有《庈庍传》首用六八体。

16、17世纪“喃传”的作品还不是很多,阮有豪(? -1713年)的《双星传》及佚名《天南语录》等是少数知名作品。

至18、19世纪则出现了“喃传”创作的高潮,主要作品有阮辉似(1743年-1813年)《花笺传》,范彩(1765年-1813年)《梳镜新妆传》,阮攸(1765年-1820年)《断肠新声》(《金云翘传》),阮辉琥(1783年-1888年)《梅亭梦记》,李文馥(1785年-1849年)《西厢传》、《玉娇梨新传》,阮廷炤(1822年-1888年)《陆云仙传》以及佚名《女秀才传》、《芙蓉新传》、《二度梅传》、《佛婆观音传》等。

陈光辉曾对越南的“喃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进行过研究,他的结论是:现存之“喃传”除了少量取材于中国的史传传说、佛教宝卷、戏曲及粤曲(木鱼书)外,多数都与中国古代小说有关,或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的小说,或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所创作。

[10]而这些“喃传”的创作一方面可证明中国古代小说对“喃传”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亦可证明当时中国古代小说传入越南的种类和数量都应该是可观的。

(二)“喃传”以韵文形式叙述故事,因此实际上是一种长篇叙事诗。

而纵观整个越南古代,散文体的叙事小说只有汉文小说,也就是说,越南的汉文叙事实际已经达到了叙事艺术的一个更高层次。

当然,这种散文体小说的出现同样经历了一个由渐进积累而终至成熟的过程。

越南最早的散文体叙事类作品也是史书。

在中国史学的影响下,陈朝首开国史馆,陈圣宗时由翰林侍读、兵部尚书、掌史官黎文休(1230年-1322年)撰写的汉文《大越史记》三十卷是越南的第一部“正史”,成书于1272年。

此书完全按《史记》体例,并在叙事后有“黎文休曰”的评语。

[11]完成于陈废帝昌符元年(1375年)的汉文《越史略》三卷则是越南最早的编年史,“此书自唐以前大体全袭史文,自丁部领以下则出其国人之词,与史所载,殊有异同。

”(《越史略》卷一)又,黎仁宗延宁二年(1455年),曾命潘孚先续撰汉文《大越史记》,成《史记续编》四卷。

圣宗时,吴士连又奉命综合黎文休、潘孚先著作重修《大越史记全书》,[12]至洪德十年(1479年)完成。

大约从14世纪开始,受中国影响,越南也出现了“史传”以外的汉文叙事作品。

最早是一些带有中国古代杂史、杂传和志怪书性质的作品,其中首推14世纪初李济川所撰的《粤甸幽灵录》,[13]传世本皆有李济川作于陈宪宗“开祐元年(1329年)春正月”的序。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越南各地祠庙所祀诸神及其灵验异事,全书28篇,又分“历代仁君(附后妃)”(7篇)、“历代人臣”(11篇)及“浩气英灵”(10篇)三类。

每篇内容,首叙诸神之传略,次述其显灵事迹,最后则记其褒封之名称。

《岭南摭怪》是越南另一部著名的早期汉文叙事作品,性质与《粤甸幽灵录》相差不多。

传世《岭南摭怪》抄本和异本甚多,多种抄本都有武琼(1453年-1516年)于黎圣宗洪德二十三年(1492年)所写的序。

据武琼序,《岭南摭怪》原有旧本,他只是进行了一些加工润色。

至于作者,武琼说:“不知作於何代,成於何人?意其草创於李、陈之鸿生硕儒,而润色於今日好古博雅之君子矣。

”如按武琼的说法,似乎《岭南摭怪》的旧本应是公元14世纪以前的著作,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估计其成书不会早于15世纪,至少晚于《粤甸幽灵录》,因为《岭南摭怪》中有四篇(《李仲翁传》、《伞圆山传》、《龙眼如月二神传》、《苏沥江传》)实际上是直接袭取自《粤甸幽灵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