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设计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溢洪道设计探析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溢洪道设计探析水库溢洪道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承担着在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标准时将溢出的水流安全快速地引导到下游的任务。
水库溢洪道的设计对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水库溢洪道的设计进行探析,分析其重要性、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水库溢洪道设计的重要性1.安全性保障水库溢洪道的设计是为了在水库水位超标时,通过溢洪道将水流安全地引导到下游,避免水库坝体发生溃决,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减少水库坝体受压当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标准时,坝体承受的压力会大幅增加,这时若没有溢洪道,可能导致坝体发生裂缝、渗漏或坍塌等严重后果。
而溢洪道的设计可以将部分水流引导到下游,减轻坝体承受的压力,从而保证水库坝体的安全。
3.节约工程投资在水电工程中,溢洪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的节约。
通过合理设计溢洪道,可以减少水电工程的建设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1.溢洪道的位置溢洪道应该位于水库坝体附近,同时要考虑地形地貌和水库周边的情况,避免因地势低洼而导致洪水排洩不畅。
2.溢洪道的形式溢洪道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自由溢流式和控制溢流式。
自由溢流式一般适用于山区、森林地带和人口稀少地区,而控制溢流式适用于较平坦地带、水库容积较大、洪水频繁的地区。
3.溢洪道的尺寸溢洪道的尺寸要根据水库的设计洪水、溢洪道水位标准和下游河道的承水能力来确定,考虑洪水特性和过流能力,尤其要注重对设计洪水面积和溢洪道横截面积的匹配。
4.溢洪道的出口结构溢洪道出口结构是确保洪水安全排洩的关键部分,要考虑出口的稳定性和通水能力,避免出现塞堵和冲刷等问题。
5.溢洪道的通水能力溢洪道要具备足够的通水能力,确保在设计洪水、甚至超过设计洪水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将洪水引导到下游,保障水库和周边地区的安全。
6.溢洪道的排洪特性溢洪道的排洪特性包括洪水波过程、排洪冲击和河道冲淤变化等,要对这些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排洪对下游河道和江河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灾害隐患,加以合理规划和设计。
溢洪道设计规范
溢洪道设计规范1、溢洪道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溢洪道宜选在上游构造物洪水位以上,洪峰流量确定后,洪水位不应超过溢洪道设计高程;(2)溢洪道应能充分消能洪水能量,使洪水进入下游渠道后不再对下游构筑物产生破坏性冲击;(3)溢洪道应有足够的流量能力,以保证在设计洪水位上溢洪的洪水不发生过流;(4)溢洪道应考虑排洪能力与供水功能的统一,确保在供水时期能够正常运行;(5)溢洪道的结构和设备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长期使用和频繁开关;(6)溢洪道的运行管理应简便可行,方便操作和维护。
2、溢洪道的设计参数:(1)设计洪水位:根据流域洪水特征和设计标准,确定设计洪水位,作为溢洪道设计的基础。
(2)设计洪水流量:根据流域的降雨条件和水量特征,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流量。
(3)溢洪道设计高程:根据设计洪水位确定溢洪道的设计高程,要使设计洪水能够顺利排出,并避免洪水对下游构筑物的冲击。
(4)溢洪道槽底坡度:为了保证洪水流速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溢洪道槽底坡度应适中,通常取0.001~0.02。
(5)溢洪道截面形式:溢洪道截面形式应根据洪水流量和槽底坡度确定,要保证溢洪道的流量能力,避免洪水堆积。
(6)溢洪道长宽比:溢洪道宽度的选择,一般应满足横坡条件下的解土能力,使洪水能够顺利通过。
3、溢洪道的结构形式:(1)直线溢洪道:适用于流量较小的情况,对洪水能量消能要求不高时使用。
(2)曲线溢洪道:适用于流量较大的情况,能够有效消能,并减少洪水冲击力。
(3)台阶式溢洪道:通过设置多层台阶,增加溢洪道的长度,减小洪水流速,消能效果好。
(4)消力池式溢洪道:在溢洪道末端设置消力池,通过洪水的冲刷和混合来减小洪水冲击力。
4、溢洪道的运行管理:(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溢洪道的结构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
(2)清理疏浚:定期清理溢洪道的淤泥和杂物,保持通畅。
(3)维护管理:对溢洪道的闸门、过闸设备等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水力发电站溢洪道设计与施工规范
水力发电站溢洪道设计与施工规范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力能源发电的重要设施。
然而,当水库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必须通过溢洪道进行泄洪。
溢洪道是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部分,其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力发电站溢洪道的设计与施工规范。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溢洪道的设计与施工前,必须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水力发电站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研。
其次,要进行溢洪道的选址工作,优先选择地势较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最后,还需进行后续工作的预估,如维护保养、安全管理等。
二、溢洪道的设计水力发电站溢洪道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泄洪能力要充足溢洪道必须具备足够的泄洪能力,能够承受暴雨、洪水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泄洪需求。
在进行泄洪计算时,应充分考虑降雨量、地下水位、入库径流量等因素。
2.结构安全可靠溢洪道的结构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设计时,应对漏洪、倒损、破坏等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和应急处理。
3.节流措施要合理在进行溢洪道设计时,应充分采用节流措施降低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以满足不同泄洪时期的需求。
通过施工特定泄洪口、涵洞等措施,可以改变溢洪道的流量特性和泄洪方式。
4.环保要求符合标准在进行溢洪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
三、溢洪道的施工规范在进行溢洪道的施工时,必须遵循以下规范:1.符合国家建筑标准水力发电站溢洪道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标准。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并通过质检部门的监督和检测。
2.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保证施工质量。
尤其是溢洪道的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严格的把控。
3.环境保护要达标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环境清理,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避免野生动植物的伤害。
溢洪道毕业设计
溢洪道毕业设计溢洪道毕业设计一、设计背景与目的在大型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坝坍塌的风险,同时也为了利用各类的水力资源更加合理化,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工程设施——溢洪道。
溢洪道是在水坝的建设过程中所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安全泄洪,避免水库因为降雨、融雪等因素导致的水位上涨而对水坝造成的威胁。
其次,溢洪道还能够对水库水位进行调节和控制,使水库始终处于安全且合理的水位。
本次毕业设计将针对一座大型水电站所设计的溢洪道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分析,在满足固有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优化设计方案,让其在未来的应用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一)设计基本参数1. 溢流能力:20000m3/s2. 进口水头:25m3. 出口水头:0m(二)设计流程1. 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溢洪道设计的因素进行评估。
2. 进行溢洪道的初始设计,包括道渠形状、布局、尺寸等。
3. 开展数值计算与仿真,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4. 进行模型试验,测试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5. 撰写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及结果,提供合理的优化建议。
(三)设计要求1. 溢洪道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证正常运行。
2. 设计方案应具有合理的经济性。
3. 溢洪道的施工方案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设计方案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规范的要求。
三、设计方法与流程1. 影响因素分析将影响溢洪道设计的因素分为四大类:(1)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降雨、融雪、山洪、地震等自然条件。
(2)水资源指标:主要包括水流量、水位、水文特征等。
(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区域气候、地形地貌等。
(4)工程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工艺、施工方案等。
2. 初始设计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溢洪道的长度、宽度、深度等参数。
3. 数值计算与仿真采用CFD数值仿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流动分析,评估各参数对溢洪道性能的影响。
4. 模型试验进行溢洪道的模型试验,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的试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岸边溢洪道设计[详细]
岸边溢洪道设计6.3.1溢洪道说明溢洪道其主要任务是泄洪,土石坝不允许水过坝顶,需要专门修建泄洪建筑物.根据本工程的地形条件,上游坝址左岸沿河流方向有一道呈现弧形的纵向凹槽,所以选择溢洪道设置在大坝左岸,为带胸墙孔口式岸边溢洪道.溢洪道由引渠段、 堰闸段、 泄槽段、 挑流鼻坎段组成. 6.3.2 溢洪道引水渠为了 使水流平缓,减小或不发生漩涡和翻滚现象,进口采用喇叭口,进口宽度 B=50米.设计流速4米/s,横断面在岩基上接近矩形,边坡根据稳定要求确定这里选择边坡坡度 为1:0.5;采用梯形断面,进水渠的纵断面做成平底.在靠近溢流堰前断区,由于流速较大,为了 防止冲刷和减少水头损失,可采用混泥土护面厚度 为0.5米. 6.3.3 控制段控制段包括溢流堰及两侧连接建筑物,溢流堰通常可以选择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 溢流堰的体形应尽量满足增大流量系数,溢流堰作用是控制泄流能力,本次设计采用实用堰,优点是流量大,在相同的泄流条件下需要的堰流前缘长,工程量小.采用弧形闸门.初步拟定堰顶高程H=设计洪水位—堰顶最大泄水位H 0 堰顶高程H=1838=1858.22—H 0,则H 0=20.22米 胸墙式孔口溢流堰形式的下泄流量Q 公式为:320=Q ε溢式中:ε ——闸墩侧收缩系数,0.9; 米——流量系数,0.48:; g ——重力加速度 ,9.81 2m/s ;B ——堰宽,12米;水位为设计洪水位1858.22米时,堰顶高程1838米,设计Q 溢=4645米3/s.则由上面公式计算得出的B=26.69米,取B=14米.计算取b=28米,孔口数2孔,弧形工作闸门取值14x19米(宽x 高).中墩厚3米,边墩宽1米,闸室宽度 =14x2+3+2x1=33米. 堰面曲线的确定开敞式堰面曲线,幂曲线按式(7-2)计算:1n n d x KH y -= (7-2)式中 Hd ——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对于上游堰高P1≥1.33Hd 的高堰,取Hd=(0.75~0.95)H 米ax,对于P1<1.33Hd 的低堰,取Hd=(0.65~0.85)H 米ax,H 米ax 为校核流量下的堰上水头. x 、y ——原点下游堰面曲线横、纵坐标; n ——与上游堰坡有关的指数,见表A.1.1;k ——当p1/Hd>1.0 时,k 值见表A.1.1,当P1/Hd ≤1.0 时,取k=2.0~2.2.本次设计Hd=0.8H 米ax=0.8x24.45=19.56米,P1=Hd=19.56=19.56,则引水渠底板高程为1818.44米.p2=0.6Hd~1.33Hd=18米.根据表A.1.1 确定堰面参数值:因为P1/.Hd=1,所以取K=2.2;其中n=1.85,R1=0.5Hd,a=0.175 Hd,R2=0.2 Hd,b=0.282 Hd.即公式1n n dx KH y -== 1.850.852.219.56x y =⨯ 可以得出 1.8527.55x y =上游段曲线采用三圆弧法,圆弧半径为:R 1=0.5H d =9.78米,R 2=0.2H d =3.912米,R 3=0.04H d =0.7824米.对应的水平范围为L 1=0.175 H d =3.432米,L 2=0.276 H d =5.40米,L 3=0.282 H d =5.52米.闸墩顶部高程=校核水位+安全超高=1862.55+0.41862.95米.图7-1控制段曲线图衔接面计算:1.直线段和堰面曲线切点xc,yc 确定.对 1.8527.55x y =求导,坡率为1:0.65,x=10.64,y=2.88.7.4.2.2泄流能力计算开敞式幂曲线WES 实用堰的泄流能力320m Q C δε= (7-6) 式中:Q——流量,米3/s;B ——溢流堰总净宽,米,定义B =nb ; b ——单孔宽度 ,米;C ——上游坡度 影响系数,上游铅直,C=1; H 0——堰上水头,米; 米——流量系数,取0.5; ε——收缩影响系数,取0.9;m δ——淹没系数,取1.33322110.90.52820.225074/m Q C m sδε==⨯⨯⨯⨯=5074>4645 米3/s (设计洪水情况,满足要求).7.5 泄槽设计正槽溢洪道在溢流堰后多用泄槽与消能防冲设施相连接,以便将过堰洪水安全泄向下游河道.河岸溢洪道的落差主要集中在这段.泄槽坡度 常大于临界坡度 ,所以又叫做陡槽.泄槽横断面宜采用矩形断面.当结合岩石开挖采用梯形断面时,边坡不宜缓于1︰1.5,并应注意由此引起的流速不均匀问题. 7.5.1 泄槽的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泄槽在平面上应尽可能的采用直线、等宽对称布置.可以让水流平顺流入下游,而且这样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实际中可以设置收缩短,减少工程开挖量和衬砌.出口设置扩散段减少单宽流量,有益于消能防冲,减少对河道的侵蚀.泄槽纵剖面设计主要是决定纵坡.泄槽纵坡必须保证泄槽中的水位不影响溢流堰自由泄流和在槽中不发生水跃,水流始终处于急流状态.所以纵剖i 必须大于临界坡度 ic,此种情况下,泄槽起点的水深等于临界hc,矩形泄槽ic 和hc 值如下:2c g Li ac B=⨯ (7-7)c h = (7-8)上式中:C —谢才系数,161C R n=•其中R 为水力半径(米),n-为粗糙系数,对于混凝土n=0.014~0.016; g —重力加速度 ,g=9.81米/s2; α—流速分布系数,取α=1.0; L —泄槽横断面湿周,米; B —水面宽度 ,米; q —单宽流量,米3/s. 泄水槽宽度 为:L=2×14+3+2×1=33米 单宽流量为:q=Q/B=7136/33=216.24米3/s临界水深:16.83c h m ===临界水力半径为:116616.83287.642216.8328117.64100.240.014c c c h B R mh B C R n ⨯===+⨯+=•=⨯=229.81330.00151100.2428c g L i ac B ⨯=⨯==⨯⨯ 由公式:213222423AQ R i nQ n i A R=•=采用混凝土护面n=0.014,h=hc 故 222244223371360.0140.003(2816.83)7.46Q ni A R ⨯===⨯⨯大于临界坡度 ,泄水槽内水流为明槽恒定急变流.为了 减小工程量,泄槽沿程可随地形、地质边坡,但变坡次数不宜过多,而且在两种坡度 连接处,要用平滑曲线连接,以免在变坡处发生水流脱离边壁引起负压或空蚀.,当坡度 由陡变缓时,需用反弧连接,流速大时宜选用较大值.边坡位置应尽量与泄槽在平面上的变化错开,尤其不要在扩散段变坡,泄槽变坡处易遭动水压力破坏.常用的纵坡为1%~5%,有时可达10%~15%,此工程地基为坚硬的岩基,可以陡些,取泄槽纵坡为5%;泄槽的横剖面,在岩基上接近矩形,以使水流分布均匀,有利于下游消能.7.5.1.2试算槽内正常水深h 的计算(坝下游收缩断面水深) 根据《水力学》(公式10-5)可知2132A Q R i n= i=0.05 可以得出试算表表7-5hc 试算结果Q 0 2942 4596.8 6459.2 6655.37 6853.1 7052.55 7253.558所以,下游反弧段断面正常水深hc=5.4米,泄槽起始底板高程为1822.7米. 根据《水工建筑物》溢洪道的相关设计要求,反弧半径可采用(3~6)h(h 为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反弧最低点的水深),反弧R=(28.5~57),取40米 ,.圆心角=43.32°.7.5.1.3 推算水面曲线泄槽水面线由能量方程,用分段求和法计算:2222112112cos cos 22V V h h g g L i jααθθ-⎡⎤⎛⎫⎛⎫+-+⎢⎥⎪ ⎪⎝⎭⎝⎭⎣⎦=- (7-13) 2243n VJ R =(7-14)式中:12L -—分段长度 米;h1、h2分段始末断面水深米; a1,a2,—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1.05;V1、V2—分段始末断面平均流速米/s; θ —泄槽底坡角度 i=tg θ ,θ=3°; J —分段内平均摩阻坡降;n —泄槽糙率系数n=0.014;V —分段平均流速米/s;R —分段平均水力半径米.在水位情校核况下计算h1,取溢流堰末端断面为开始计算断面,高程为:1822.7米, 校核洪水位到该断面的水位差为: 1862.45-1822.7=39.75米20.929.8139.725.1m/s Vc gh ==⨯⨯=17136h 8.623325.1c Q m BV ===⨯由溢洪道所处地形条件可知,溢洪道泄槽变坡断面处距离上游控制断面接近234.5米,由推算结果可知溢洪道进口处断面水深为8.7米,流速为24.9米/s;泄槽变坡处断面水深为7.7米,流速为28.1米/s.7.5.3 掺气减蚀水流沿泄槽下泄,流速沿程增大,水深沿程减小,即水流的空化数沿程递减,经过一段流程之后,就会产生水流空化现象.空化水流到达高压区,因空泡溃灭而使泄槽壁遭受空蚀破坏,抗空蚀措施有:掺气减蚀、优化体形、控制溢流表面的不平整度 和采用抗空蚀材料等.工程实践表明,临近固体边壁水流掺气,有利于减蚀和免蚀.掺气减蚀的机理很复杂,水流掺气可以使过水边界上局部负压消除或减轻,有助于制止空蚀的发生,空穴内含有一定量空气成为含气型空穴,溃灭时破坏力较弱;过水边界附近水流掺气,气泡对空穴溃灭的破坏力起一定的缓冲气垫作用.掺气设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借助于低挑坎、跌坎或掺气槽,在射流下面形成一个掺气空间的装置;一是通气系统,为射流下面的掺气空间补给空气.掺气装置的主要类型有掺气槽式、挑坎式、跌坎式、挑坎与掺气槽联合式、跌坎与掺气槽联合式、此外还有突扩式和分流墩式等,该工程选择挑坎与掺气槽联合式,其水流流态比其他的几种较好.在掺气装置中,通过改变坎的形式和尺寸,可以改变射流下面掺气空间的范围,从而达到控制空气和水混合浓度的目的.挑坎高度为0.2米,挑角为7°,挑坎斜面坡度为1/10.跌坎高度一般在0.6米.由于地形原因,需要进行一次变坡.由缓坡变陡坡i=0.14.中间可以用抛物线连接.抛物线方程按公式:22tan(4cos)Oxy xk Hθθ=+式中:x,y:抛物线横纵坐标,泄槽末端为原点;θ为上端坡角;k:落差系数取k=1.3H:抛物线起始断面的比能;其中H按照公式计算H=h+av2/2g;h:抛物线起始断面的水深;v:抛物线起始断面的平均流速,米/s;a:动能修正系数,可以近似取1.y=0.05x+0.00495x2,推出关于x,y的曲线坐标值表7-3曲线坐标值推算表V 28.1 28.8 30.0 31.8 33.3 34.9C 94.2 93.9 93.4 92.8 92.3 91.8J 0.018 0.019 0.022 0.026 0.030 Es 47.9 49.9 53.2 58.4 63.0 68.3 ΔE 2.0 3.3 5.2 4.6 5.3 i-J 0.1224 0.1206 0.1176 0.1139 0.1101 ΔS(米) 16.1 27.4 44.0 40.1 48.1S总(米) 16.1 43.6 87.6 127.7 175.8溢洪道变坡进口断面的水深难为7.5米,流速28.8米/s,出口水深为6.2米.流速34.9米/s.7.5.4 边墙高度确定因为水流为急流,水深沿程下降,考虑摻气水深h b=(1+ζV/100)h安全加高取1米.,进口断面处边墙高度h=A+h bh b=(1+ζV/100)h+1=(1+1.2×24.9/100)×8.7+1=13米出口断面处边墙高度h=A+h bh b=(1+ζV/100)h+1=(1+1.2×28.1/100)×7.7 +1=12米h b=(1+ζV/100)h+1= (1+1.2×34.9/100) ×6.2+1=10米最终取边墙厚度取2.5米.7.5.5 泄槽的衬砌为了保护地基不受冲刷,岩石不受风化,泄水槽一定要做衬砌.对衬砌的要求如下:表面要光滑平整,以防止产生负压和空蚀;分缝止水可靠,以避免高速水流侵入底板以下,产生脉动压力引起破坏;排水系统要通畅,以减小底板扬压力.衬砌材料要能抵抗空蚀和冲刷,寒冷地区还应有一定的抗冻性.本溢洪道为Ⅱ级溢洪道,采用混凝土衬砌.混凝土的抗空蚀能力强,随其抗压强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容易产生空蚀的部位应采用高强度混凝土.衬砌厚度取0.4米.为了适应混凝土的变形,需要设置纵横分缝,缝距为10~15米取20米.泄水槽两侧的边墙横缝布置一般与底板一致,本身不设纵缝,多在边墙接近的底板上设纵缝. 衬砌纵横缝下必须设置排水沟,且相互连通,渗水由横向排水沟集中到纵向排水沟内排向下游,管周围填满1~2厘米的卵砾石.7.6 溢洪道消能设计从河岸溢洪道下泄的水流流速高、能量大,必须进行有效的消能,以避免冲刷下游河床和坝脚,危急工程安全.消能方式常用挑流和底流两种.在土基或破碎软弱岩基上的溢洪道,一般采用底流消能.但对泄流较小的,也可考虑采用挑流消能.本设计,考虑采用挑流消能.消能计算的目的是主要确定挑流射程和冲坑深度,并且确定冲刷坑是否危急主体建筑物的安全. 挑流消能反弧半径R 一般为(6~10)h ,h 为挑流鼻坎反弧最低点水深,近似取6.2米,R 取6h ≈38米 挑角为40度 .鼻坎顶高程=1797米.挑距:2111sin cos cos L v v g θθ⎡=+⎣式中 L ——自挑流鼻坎末端算起至下游河床床面的挑流水舌外缘挑距,米;θ——挑流水舌水面出射角,近似可取用鼻坎挑角,(°); h 1——挑流鼻坎末端法向水深,5米;h 2——鼻坎坎顶至下游河床高程差,米,如计算冲刷坑最深点距鼻坎的距离,该值可采用坎顶至冲坑最深点高程差;v 1——鼻坎坎顶水面流速,米/s ,可按鼻坎处平均流速v 的1.1 倍计.V1=1.1x28.1=38.3米/s;L=147.2米. 冲坑最大深度 为0.50.25t Kq H = 式(7-22)坎顶单宽流量q=Q/b =7136/33=216.24米/s H=1862.45-1795=67.45米 10.50.250.2521.1216.2467.4546.35t Kq Hm ==⨯⨯=为了 保证泄水建筑物不允许受冲坑影响,挑流消能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2/4~5L t H -> (7-23)式中: H2——下游水深2/()147.2/46.3511 4.24L t H -=-=> 满足要求.8.1地基处理的主要要求地基处理的主要要求是:①控制渗流,减小渗流比降,避免管涌等有害的渗流变形,控制渗流量;②保持坝身和坝基的静力和动力稳定,不产生过大的有害变形,不发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竣工后,坝基和坝体的总沉降量一般不宜大于坝高的1%;③在保证坝安全运行的条件下节省投资. 8.2地基的处理在坝趾处河床砂卵石覆盖层平均厚度 5—7米,出露岩性为大红峪组石英砂岩与板状粉细砂岩互层,岩石坚硬、构造简单、渗透性小.右岸已查明的小段层有6-7条,软弱夹层有13条;左岸山坡平缓,覆盖着31米厚的山麓堆积物,有断层一条.河床坝基岩石构造较为发育,开挖揭露出断层40余条,其中相对较大的有10多条.因此,在坝趾处开挖7米将河床砂卵石覆盖层清除并使河床平整并设置齿槽,对于较小的断层用用化学材料灌浆或做混凝土塞,对于较大的断层进行开挖回填混凝土处理.8.3岸坡的处理土坝的岸坡应清理为缓变的坡面,开挖边坡不宜太陡.岩石岸坡不宜陡于1:0.5~1:0.75.土坝岸坡不陡于1:1.5砂砾石坝壳部位的岸坡以维持自身岸坡稳定为原则.8.3帷幕灌浆帷幕深度是根据相对不透水层的位置确定的.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要求,相对不透水层是按羽容值确定的.对 1 级坝相对不透水层为3~5 Lu,但考虑到黑河工程为供水工程,应尽量减少水库渗漏量,故相对不透水层按3 Lu 控制.根据灌浆试验和规范要求确定在坝基设两排帷幕孔,排距2 米,孔距2. 5 米.帷幕的厚度为排距再加0.6~0.7倍的孔距,设计为3. 6 米,全长645米,帷幕深度标准控制为单位吸水率≤3 Lu,初步确定灌浆孔深为42~68米.由于坝基1770.07米高程以下有一厚达20~30米的相对隔水层,因此帷幕下限不超过440米,左右岸坡帷幕应与地下水位衔接,左岸地下水位埋深70米左右,右岸地下水位埋深近80米.左岸坝肩为单排帷幕,帷幕长60米,向左接古河道防渗灌浆灌浆.右岸坝肩为单排帷幕,帷幕长163米.。
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几点建议
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几点建议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把控环境的能力有所降低。
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人类只能多加预防。
水库溢洪道的设计以及应用就是为了有效地预防水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害。
本文针对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库;溢洪道;设计;建议1 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常见的问题1.1 水库溢洪道的布置问题在水库溢洪道的布置设计上,经常会有这样问题发生,如在设计中将溢洪道的进出口设计的部位距离坝身非常近,坝肩和溢洪道之间只有很小一段距离,中间为薄薄的山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进口段没有设置合理的护砌,在泄洪时进口段一旦被冲蚀,就会对坝肩造成一定的损害。
另外,在这样的布置中,陡槽最底端往往紧靠在坝脚上,如果发生横流冲刷就会使坝脚产生危险。
总之,水库溢洪道不合理的布置会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1.2 水库溢洪道设计尺寸偏小溢洪道是洪水期间保证水库安全的重要设施,中小型水库由于受工程造价的限制,其设计采用的洪水标准往往偏低、选用洪水数据偏小,因而必然带来溢洪道规划尺寸过小,再加上周边岩体风化坍落,往往造成泄流能力不足,因而不能保证安全泄洪。
1.3 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平面弯道半径设计不当溢洪道设计中,过大以及过分缩小的平面弯道半径都不利于溢洪道作用以及价值的体现。
如果在设计中需要在溢洪道的陡坡段设计弯道,需要考虑弯道处的水流等各因素。
如果弯道半径过大,在弯道处猛烈的流态和流势的变化的作用下两岸形成了水面差,此时凹岸水面壅高同时在下游相连的平直段里发生折冲水流,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泄流能力以及消能效能。
如果半径过小,造成陡坡段或者缓流段的加剧缩小,随着产生的明显的壅水以及流态改变会冲击溢洪道衬砌,对其造成损害。
1.4 溢洪道纵横剖面及平面布置设计不当在这个设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设计陡坡比降过陡。
部分溢洪道布置在非岩性山坡上,这些山坡的底部没有设置有合理的反滤衬砌,一旦发生渗水事故就或造成滑坡;另外,还存在不牢靠的结构问题。
溢洪道设计规范
溢洪道设计规范篇一: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设计(下)安徽省设计院总工程师骆克斌4.2 输水、泄水建筑物《强制性条文》共引入《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共5条,其中有关布置方面1条,水力学2条,边坡稳定1条,基础防渗1条。
4.2.1 溢洪道1 溢洪道布置2 水力学问题3 边坡稳定问题4 基础防渗处理1 溢洪道布置SL253-2000第2.1.10条规定,当溢洪道靠近坝肩布置时,其布置及泄流不得影响坝肩及岸坡的稳定。
在土石坝枢纽中,当溢洪道靠近坝肩时,与大坝连接的接头、导墙、泄槽边墙等必须安全可靠。
2 水力学问题1)堰面压力设计标准针对溢洪道中特殊的水力学问题,规范第3.3.5条对实用堰堰顶附近堰面压力提出应满足下列规定:(1)对于常遇洪水闸门全开情况,堰面不应出现负压;(2)对于设计洪水闸门全开情况,堰顶附近负压值不得大于0.03Mpa;(3)对于校核洪水闸门全开情况,堰顶附近负压值不得大于0.06Mpa。
2 水力学问题2)水流空化数SL253-2000第3.7.2条规定,溢洪道各部位的水流空化数σ应大于该处体形的初生空化数σ1。
3 边坡稳定问题《强制性条文》引入该规范中第5.1.4条规定,溢洪道的边坡必须保持稳定,对可能失稳的边坡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高边坡尚应进行专门的研究及边坡监测设计。
对易风化掉块,易软化或抗冲能力低的稳定边坡也应进行相应的防护。
4 基础防渗处理《强制性条文》引入该规范第5.4.2条规定,防渗和排水设施的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有可靠的连续性和足够的耐久性。
2)防渗帷幕不得设置在建筑物底面的拉力区。
4.2.2 水工隧洞1 综述2 隧洞布置3 洞内水流流态的要求4 水工模型试验问题5 高流速水工隧洞的空化6 水工隧洞衬砌与裂缝控制7 不衬砌和采用喷锚衬护的水工隧洞8 灌浆和防渗1 综述水工隧洞包括发电引水隧洞、尾水隧洞、灌溉和供水隧洞、泄洪隧洞、排水隧洞、施工导流隧洞等。
溢洪道设计中的问题及其措施
溢洪道设计中的问题及其措施溢洪道是水库工程最重要的泄水建筑物,其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其自身乃至整个枢纽及其上游库区、下游河床、岸坡和相关区域的安全。
溢洪道主要用来排泄水库的洪峰流量,从而达到水库的容量平衡,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
本文重点研究溢洪道在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措施。
标签:水库;溢洪道;设计;工程造价引言溢洪道从上游至下游主要由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和消能段四部分组成。
按照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两大类,前者用于宣泄设计洪水,后者用于下泄非常洪水;主要是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有效控制水库的水位,一旦水库的水位上升至正常蓄水位以上,洪水从溢洪道排泄,从而保证水库在汛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因此溢洪道的设立一方面提高了水库在汛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降低了坝高从而减少了工程投资。
1、溢洪道设计的常见问题1.1 溢洪道布置不当。
对溢洪道进行合理选址是实施水库工程的关键性因素。
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疏忽与认识不到位,导致溢洪道的选址问题出现分歧,因此要对溢洪道进行预期设计,排除不确定性因素及安全隐患。
在现场勘测中,溢洪道的进出口位置紧密连接大坝的主要部位坝身,两者之间山脊较薄,如果护砌设备装置不到位,一旦发生洪水灾难,便会严重威胁到水库的安全使用。
1.2 尺寸不符。
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的工程量约占总量的20%,工程造价约占整体预算的25%,因此,整个水库工程的造价受制于溢洪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及是否符合标准。
基于溢洪道科学设计的前提下,要想节约资金成本,工程设计时一般采用较小的尺寸来减少工程投资,从而导致溢洪道的洪峰与洪量数据发生异常,影响建筑岩体的稳固性,造成溢洪道泄洪能力减小。
1.3 断面误差。
溢洪道平面设计及横纵剖面设计不合理也是水库工程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在设计环节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比降过陡。
在设计水库工程的横纵断面过程中,如果忽略山坡两侧的挖掘坡度与深度,设计坡度过陡难以支撑坡面的倾斜与抗滑,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衬砌等工作,塌方及滑坡等危害将会时刻威胁水库的安全。
溢洪道设计规范
溢洪道设计规范溢洪道是一种用于控制水体泄流的重要设施,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效益。
本文将介绍溢洪道设计的一般规范和准则,以确保其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能够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
一、设计原则溢洪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溢洪道的设计安全系数应满足工程所处地区的防洪标准,以确保在洪水来袭时能够正常运行,保护下游区域的人民和财产安全。
2. 泄流能力原则:溢洪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设计年限下的洪峰流量和洪水量,保证其具备足够的泄流能力,避免过流溢出,造成洪水灾害。
3. 稳定性原则:溢洪道的设计应考虑洪水冲刷、泥沙淤积等因素对溢洪道的影响,确保其在洪水冲刷和泥沙淤积情况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
4. 经济性原则:溢洪道的设计应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造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行性。
二、设计要求溢洪道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泄流能力要求:根据设计条件和防洪标准确定溢洪道的最大泄流能力,并考虑溢洪能力与下游河道水位的匹配性。
2. 结构设计要求:溢洪道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坝体的稳定性、泄流洪水的冲击力和冲刷力,保证渠道的结构安全和持久性。
3. 引流能力要求:在设计中需要明确溢洪道的各个部位的引流能力,保证溢洪道的泄流通畅,避免过流溢出。
4. 防冲刷要求:针对可能出现的冲刷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冲刷工程措施,保证溢洪道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耐久性要求:根据工程使用寿命确定溢洪道结构材料的选择和涂覆材料的防水防腐要求,保证溢洪道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三、设计计算1. 泄流计算:根据所处流域的洪水特征、设计洪水的频率和历时,结合土地利用状况和流域地貌,计算出溢洪道的设计洪水流量。
2. 引流计算:根据给定水位,在泄流能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溢洪道的引流能力需求,确保溢洪道的泄流通畅性。
3. 结构稳定计算:根据工程地质和地形条件,进行溢洪道的结构稳定性计算,包括坝体的稳定和冲刷计算,保证溢洪道在洪水冲刷情况下不发生破坏。
溢洪道设计实施方案
溢洪道设计实施方案一、前言溢洪道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水工建筑,其作用是在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溢洪道将多余的水流排放出去,以保护水利工程和周边地区的安全。
因此,溢洪道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溢洪道设计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原则1. 合理利用地形:在选择溢洪道的位置时,应充分考虑周边地形地貌,选择最为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溢洪道的畅通排水。
2. 充分考虑排水量:在设计溢洪道时,需要充分考虑可能的极端情况下的排水量,确保溢洪道的设计能够满足各种情况下的需要。
3. 确保排水安全:溢洪道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排水的安全性,避免因为排水不畅导致的溢水事故发生。
三、设计步骤1. 地形勘测:首先需要对工程周边的地形进行详细的勘测,确定溢洪道的位置和走向。
2. 排水量计算: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可能的极端天气情况,对溢洪道的排水量进行详细的计算。
3. 结构设计:根据排水量计算结果,设计溢洪道的结构,包括溢洪道的宽度、深度、坡度等参数。
4. 施工方案:制定溢洪道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安全措施等。
四、实施方案1. 地形勘测:由专业的勘测人员对工程周边地形进行勘测,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并确定溢洪道的位置和走向。
2. 排水量计算:根据工程的设计流量和可能的极端降雨情况,进行溢洪道的排水量计算,确保溢洪道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
3. 结构设计:根据排水量计算结果,设计溢洪道的结构,包括溢洪道的宽度、深度、坡度等参数,确保溢洪道的安全性和排水效果。
4. 施工方案:制定溢洪道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安全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五、总结溢洪道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效果,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溢洪道的畅通排水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安全运行。
溢洪道水力设计—控制段设计
项目6 河岸溢洪道 水布垭水电站溢洪道
岳城水库溢洪道上游
岳城水库溢洪道下游
桥墩水库溢洪道
公伯峡
糯扎渡水电站
溢流堰
控制段
(一)型式选择
宽顶堰 实用堰
常用
驼峰堰
折线形堰
控制段又叫溢流堰或控制堰, 溢洪道的控制段包括:溢流堰 及两侧连接建筑物,是控制溢 洪道泄流能力的关键部位。
溢流堰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运用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通 常 用 开 敞 式 或 带 胸 墙 孔 口 式 的 宽 顶 堰 ( 2.5H < δ < 10H ) , 实 用 堰 (0.67H<δ<2.5H),驼峰堰,折线形堰。开敞式溢流堰具有较大的超 泄洪能力,宜优先选用。
堰顶上游可采用双圆弧、三圆弧或椭圆曲线: ①双圆弧曲线
水库校核洪水位
max d
o
x
x
R2
y1ຫໍສະໝຸດ x n=kH nd-1yy
堰顶上游为双圆弧曲线、下游为幂曲线
②三圆弧曲线
d d
d
o
x
x n =kHnd-1y
堰顶上游为三圆曲线、下游为幂曲线
y
d 1
2d d
3
③ 椭圆曲线
椭圆曲线,可按下列方程计算:
x2 (aHd
0.119 Hd
0.282Hd 0.237 Hd
0.214 Hd
——
R1
0.5Hd 0.68Hd 0.48Hd 0.45Hd
R2
0.2 Hd 0.21 Hd 0.22 Hd
——
为了使溢流堰具有较大的流量系数m,在设计和施工中,堰高、堰面 坐标、堰面曲线长度和下游堰坡均需要满足规定要求(水力学已讲 过),否则将影响流量系数m或使堰面压强降低,产生空蚀的危险。
溢洪道设计的实施方案
溢洪道设计的实施方案一、前言。
溢洪道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重要设施,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溢洪道设计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地质勘察与水文分析。
在进行溢洪道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分析。
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岩性、构造破坏情况等,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水文分析则是为了确定设计洪水标准,包括洪水的频率、流量、水位等参数,以便合理确定溢洪道的设计标准和参数。
三、溢洪道设计原则。
1. 安全性原则,溢洪道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工程的安全性,要保证在设计洪水条件下,溢洪道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不发生溃坝等意外情况。
2. 合理利用原则,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工程投资,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使溢洪道设计更加经济、实用。
3. 灵活性原则,考虑到洪水的不确定性,溢洪道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洪水条件,尽可能减小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四、溢洪道设计方案。
1. 溢洪道的位置应选择在地质稳定、土壤良好的地段,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溢洪道的断面形式可以采用梯形、三角形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断面尺寸和坡度,以保证设计洪水条件下的通流能力。
3. 溢洪道的出口应设置合理的能量消耗设施,如能量消耗坎、减速坝等,以减小洪水冲击力,保护下游的安全。
4. 溢洪道的防冲刷措施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可以采用混凝土护砌、铺设防冲刷材料等方式,保证溢洪道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施工与监测。
在溢洪道设计方案确定后,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对溢洪道的运行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六、结语。
溢洪道设计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益。
本文提出的溢洪道设计实施方案,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6.5 溢洪道设计
一、溢洪道位置的选择 二、溢洪道的形式和断面尺寸的确定 举例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溢洪道 设计规范SL253-2000
边墙
陡槽
高峰寺水库 溢洪道
下游
一、溢洪道位置的选择
取决于坝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投资。
1 尽量利用天然的有利地形条件,如分水鞍(或山坳)。以 节省开挖土石方量,减少工程投资,缩短工期。 2 在地质条件上要求两岸山坡较稳定,防止泄洪时发生滑塌 等事故。最好选择在岩石和基岩上,以耐冲刷,降低工程造 价;若做在土基上,应选择坚实的地基,并全部挖方,还必 须用浆砌石和混凝土衬砌。 3 在平面布置上,尽量做到直线布置,力求泄洪时水流顺畅。 进口离坝端应大于10m,出口应远离下游坝脚至少20m以上。 若地形限制,可将进口引水渠采用圆弧形曲线布置,并在弯 道凹岸做好护砌工程,其它部分应尽量做到直线布置。 4 溢洪道布置尽可能不和泄水洞放在同一侧,以免互相造成 水流干扰和影响卧管安全。
在结构上,溢流坎底板和两侧边墙用浆砌石砌筑,底板上游端 做成深为1m、厚0.5m的齿墙,以减少渗流和增加底板的稳定性。
②陡坡段:溢流坝下游衔接一段坡度较大(大于临界坡度) 的急流渠道称为陡坡段。在布置时应尽量使陡坡段顺直,保 证槽内水流平稳。 a.陡坡坡度的确定。从溢流坝下泄的水流为急流,因此陡 坡的坡度应大于临界坡度。通常采用的陡坡为1:3-1:5,在 岩基上可达1:1。 另外要根据地形和地质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坡度过于平缓, 则陡坡开挖长,土石开挖量大,不经济;但若陡坡很陡,则 下泄流速大,水流冲刷能大,要求陡坡的衬砌工程和下游的 防冲设施(消力池)必须做得很牢固。因此,在确定陡坡坡 度时,应尽可能与地面坡度相适应,并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
中小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问题及其措施
中小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问题及其措施摘要:溢洪道泄洪建筑物,当洪水超过了水库的实际储蓄能力时,它能够帮助水库将超过的洪水往下游泄去。
本文对中小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完善措施,希望可以为中小水库溢洪道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小水库;溢洪道设计;问题;措施溢洪道在水库实际来水超过水库的设计调蓄能力时,把超量的洪水安全地泄往下游,使水库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为了防止中小水库出现洪水漫坝,毁坝等事件,就需要在中小型水库中修筑专门泄洪建筑物——溢洪道。
但是,现今中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
因此,在中小型水库溢洪道方面的研究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中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包括选址、溢洪道设计尺寸与要求是否相符等。
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一、中小水库溢洪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不恰当的选址在开展水利施工过程中,预期设计溢洪道时,由于部分设计工程师对于溢洪道位置缺乏重视,在设置位置时未进行综合性考虑衡量,致使溢洪道在选址过程中易存在较大的选址问题,而在建设过程中溢洪道的进出口与大坝的连接较为紧密,但是坝肩与溢洪道连接只有单薄的隔山脊,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做好相应的护砌工作,就会使水库在投入运行后,当洪水出现时就会对坝身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水库的安全运行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因素[1]。
与此同时,部分设计中将坝脚与陡槽段末端相连,致使运行过程中出现横流现象,也会破坏坝脚的稳定性,致使发生不良影响。
(二)溢洪道设计尺寸与要求不相符在进行中小型水库设计过程中由于造价问题,工程师在设计达到标准与资金的双重标准要求下,会将溢洪道的设计尺寸进行修改,采用尺寸缩小降低施工费用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缩小溢洪道尺寸,就会使洪峰与洪量之间的数据出现较大的变化,而建筑岩体在长期风化的作用下也会出现坍落问题,增大泄洪建筑物的淤积概率,致使水库泄流无法有效进行。
正槽式河岸溢洪道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正槽式河岸溢洪道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正槽式河岸溢洪道是一种常见的防洪措施,其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以下是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 水流速度和流量的计算在设计正槽式河岸溢洪道时,需要准确计算水流速度和流量。
这些参数将决定河岸溢洪道的尺寸和形状。
如果水流速度过快或流量过大,可能会导致河岸溢洪道失效,从而无法达到防洪的目的。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水文学计算,以确保河岸溢洪道的尺寸和形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2. 溢洪道的排水能力正槽式河岸溢洪道的排水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
如果排水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水流堵塞,从而使河岸溢洪道失效。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溢洪道的排水能力,并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此外,还需要考虑排水口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水能够顺畅地流出。
3. 溢洪道的结构和材料正槽式河岸溢洪道的结构和材料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溢洪道的结构应该足够坚固,能够承受水流的冲击力和压力。
此外,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的材料,以确保溢洪道能够长期使用。
4. 溢洪道的维护和管理正槽式河岸溢洪道的维护和管理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溢洪道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以确保其畅通无阻。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溢洪道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正槽式河岸溢洪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流速度和流量的计算、溢洪道的排水能力、结构和材料的选择以及维护和管理等。
只有在考虑周全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的正槽式河岸溢洪道,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浅议溢洪道的布置形式及其技术要求
浅议溢洪道的布置形式及其技术要求任何水库的库容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全部的设计洪水都拦蓄在水库内,超过水库调蓄能力的洪水必须通过泄水建筑物宣泄到下游去。
泄水建筑物的形式主要有溢洪道和深水式泄水建筑物两类。
对于有具有土石坝或轻型坝的枢纽,一般不容许从坝身溢流或大量溢流,因此,需要在岸边或天然垭口处修建溢洪道。
标签:水库;布置形式;重要性1 河岸溢洪道位置的选择河岸溢洪道在枢纽中的位置,取决于地形、地质、枢纽总体而置、施工和运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溢洪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并应考虑岩层及地质构造的性状,还应充分注意建库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建筑物及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
土基则必须进行适宜的地基处理和砌护。
在土石坝枢纽中,溢洪道的进出口不宜距土石坝太近,以免冲刷坝体。
同时应和其它建筑物,如坝、电站等综合起来一起考虑,使各建筑物运用灵活可靠,当溢洪道靠近坝肩时,其与大坝连接的导墙、接头、泄槽边墙等必须安全可靠。
从施工方面考虑,溢洪道出碴路线及堆料场布置,要有适宜的地点,并尽量利用开挖出的土石方上坝。
2 布置正槽溢洪道的技术要求正槽式溢洪道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和出水渠等五部分。
2.1 进水渠进水渠的作用是将水库的水,平顺地引至溢流堰前。
其设计原则是:在合理开挖方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头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当溢流堰紧靠坝肩时,进水渠就变成一个喇叭口,其导水墙常采用椭圆曲线。
进水渠的布置和设计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平面布置应选择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保证施工及运行期的岸坡稳定;在选择轴线方向时,应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避免出现横向水流或漩涡,最好布置成直线,进水渠底一般为等宽或顺水流方向收缩,在与控制段连接处,应与溢流前缘等宽。
当进口布置在坝肩时,靠坝一侧应设置顺应水流的曲面导水墙,靠山一侧可开挖或衬护成规则曲面。
当进口布置在临水库的垭口时,一般布置对称的喇叭口型式。
土石坝溢洪道工程设计方案
土石坝溢洪道工程设计方案一、前言土石坝溢洪道工程是为了安全保障坝体及下游防洪而设计的一项重要工程。
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施工,可以有效地减少坝体溢流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本设计方案将从工程背景、设计目标、设计依据、水文特征、工程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工程背景土石坝溢洪道工程所在地为某某省某某县,属于某某河流域。
该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但在汛期时常遭遇暴雨洪水,给周边地区的居民和农田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需要对某某河流域进行一系列的防洪工程,其中包括土石坝溢洪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三、设计目标1. 实现坝体安全排洪:确保土石坝在暴雨洪水来临时能够有效地排洪,从而减少坝体溃坝的风险。
2. 降低下游洪水影响:通过合理的溢洪道设计,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保障居民和农田的安全。
3. 提高工程可持续性:在设计中尽量考虑到工程的可持续性,确保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四、设计依据1.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条例》3. 《水利工程建设技术规范》4. 《水利工程设计手册》5. 《水利工程施工规范》以上是本设计依据的主要文件,我们将按照这些文件的规定来进行土石坝溢洪道工程的设计。
五、水文特征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和水文研究,某某河流域的洪水特征如下:1. 平均年径流量:XXX立方米/秒2. 最大日最大流量:XXX立方米/秒3. 设计洪水标准:根据历史洪水数据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洪水标准为XXX立方米/秒。
根据以上水文特征,我们将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来确保土石坝溢洪道工程的安全性。
六、工程方案1. 溢洪道位置选择:根据河流对岸地形和地貌,以及洪水流向等因素,确定土石坝溢洪道的最佳位置。
2. 溢洪道长度和宽度:根据设计洪水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土石坝溢洪道的长度和宽度,以确保其能够承载设计洪水的流量。
3. 溢洪设施选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预算限制,选择适合的溢洪设施,包括溢洪闸门、溢洪孔等,以确保土石坝溢洪道能够有效地排洪。
拦河坝设计规范中的防洪措施与设计原则
拦河坝设计规范中的防洪措施与设计原则拦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广泛应用于河流、湖泊的水利调节、治理和防洪工程中。
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拦河坝的防洪措施和设计原则至关重要。
在拦河坝设计规范中,防洪措施和设计原则是确保拦河坝安全可靠的关键要素。
一、防洪措施1. 安全溢洪道设计:拦河坝的设计应考虑洪峰流量和泄洪能力,确保在洪峰过程中水位不超过设计高水位。
安全溢洪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洪水流量、泄流平稳和缓,保证拦河坝整体结构不受洪水冲刷破坏。
2. 底部排洪设计:拦河坝应设置合理的底部排洪设施,以便及时排解下游来水压力,减少水库内液压力和地基渗压。
排洪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防洪性能和排水能力,以确保洪水能够顺利通过。
3. 坝前堰配置:通过在拦河坝下游设置坝前堰,可以起到减洪、缓冲洪水冲击力和局部防洪的作用。
坝前堰的设计应兼顾洪水来水量、堰顶高程和洪峰流量等参数,确保坝前堰能够有效地起到减洪作用。
4. 安全堤防建设:为了防止洪水从坝体周围渗流冲刷,拦河坝周围应适当建设安全堤防。
安全堤防的设计应结合地质条件、洪水量和坝体形状等因素,确保其稳定可靠,对洪水能够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
5. 抗冲刷材料选择:在拦河坝的设计中,需要选用具有一定抗冲刷能力的材料,以抵御洪水对坝体的冲刷破坏。
常用的抗冲刷材料包括石毡、铺装材料和抗冲击混凝土等,设计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
二、设计原则1. 洪水预测与设计:在拦河坝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洪水数据和洪水预测模型,进行洪水量、洪水位的合理预测和设计,避免因洪水超过设计标准造成拦河坝破坏的风险。
2. 结构稳定性设计:拦河坝设计中,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充分考虑坝体的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和抗冲刷稳定性等因素,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保证整个拦河坝结构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击和破坏。
3. 强化监测系统:为了及时获取拦河坝的工作状态和洪水情况,拦河坝的设计应包含强化的监测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溢洪道的设计和布臵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
土石坝一般中小型溢洪道,约占水库枢纽工程造价的25~30%及劳动力的25%,故溢洪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1.常见问题1.1溢洪道是洪水期间保证水库安全的重要设施,中小型水库由于受工程造价的限制,其设计采用的洪水标准往往偏低、选用洪水数据(洪峰、洪量)偏小,因而必然带来溢洪道设计尺寸偏小,再加上周边岩体风化坍落,往往造成泄流能力不足,因而不能保证安全泄洪。
1.2在布臵上,某些工程设计的溢洪道其进出口段离坝身太近,坝肩与溢洪道之间仅有单薄的山脊相隔。
进口段如未进行有效的护砌,泄洪时一旦发生冲蚀现象,将危及坝肩安全,有些设计的陡槽末端与坝脚紧贴,如果发生横流冲刷,更易危及坝脚安全,因此这二种情况均对大坝的运行安全十分不利。
1.3溢洪道设计的平面弯道半径过大和收缩过剧,对泄流十分不利。
特别在溢洪道陡坡段布臵有弯道时,由于弯道流态、流势剧烈变化,导致二岸产生了水面差,这时凹岸水面壅高,并在下游衔接的平直段内产生折冲水流,大大影响了泄流能力和消能效果。
另外陡坡段或缓流段的过剧收缩,也会发生显著的壅水和流态变化,并对溢洪道衬砌造成冲击,如砌护过高会增加投资,砌护过低了又不安全。
1.4溢洪道纵横剖面及平面布臵设计不当,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陡坡设计比降过陡。
部分溢洪道布臵在非岩性山坡上,其底部未做有效的反滤衬砌,致使渗水后易产生滑坡;结构上也不稳定。
在横断面设计中,有些工程对两侧山坡开挖坡度注意不够,有的过陡,加上衬砌厚度偏薄,不能满足抗滑抗倾稳定,也易造成坍方和滑坡;平面布臵上,存在着上下游断面连接不配套,形成“瓶颈”现象,从而影响了泄洪能力;此外溢洪道末端与河道衔接部分注意不够,导致有的末端高出河床很多,有的末端未做砌护处理,常造成严重冲刷,并向上延伸,直至整个建筑物破坏。
1.5现有水力设计方法尚不够完善,如溢洪道进口布臵有引洪平流段的情况下,由于水力计算中忽略了平流段时进口水位的壅高(即水头损失)。
而实际壅高有时较大,不可忽视。
有些设计对溢洪道的消能工的设计考虑不够充分,或者型式选择不当,导致消力墙长度和深度均不能满足需要,消能不够充分,致使下游河段发生严重冲刷。
另在侧槽式溢洪道设计中,过去大多采用“扎马林法”进行计算。
经多年实践及水工模型试验证明:使用该法计算所确定的水面坡降偏小,导致侧槽深度不够,流量系数减小,使侧堰局部呈现淹没出流,其实际泄洪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泄量,因而对工程是不安全的。
1.6有些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对泄洪的特点和基础特性考虑不周,溢洪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具有很强的冲出力、由于急流的掺气和脉动现象十分显著常会产生剧烈的震动;有些溢洪道采用低标号的浆砌石或砼砌护,且砌护厚度与边坡砌护高度都不能适应结构稳定要求,因而不能抵御高流速的冲刷;有些非岩基上的溢洪道设计时,底部几乎没有反滤排水设备,极易发生塌滑;有些大面积圬工砼衬砌由于未设伸缩沉陷缝,致使溢洪道衬砌发生一些裂缝,总之这些都使工程安全受至影响。
2.设计对策溢洪道设计中掌握的基本资料是否充分与完善,选用的设计标准是否恰当,均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及经济,现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2.1规划布局溢洪道工程的规划布局应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地貌,即要经济合理又要保证安全。
如大坝附近有天然山坳可以布设溢洪道则最为理想,如主坝口子狭窄无法布臵正堰则可考虑选择侧槽式溢洪道。
其规划布臵的主要原则是:基础坚硬均一,线路短,无弯道,出口远离坝体;工程严禁布臵在滑坡或崩塌体地上。
溢洪道通常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引流段(近口段)、控制段(堰流段)、泄流段(陡坡、急流段)及消能工。
2.1.1引流段(近口段)为引流平顺其进口形状最好做成喇叭口,为减小损失其长度不宜过长。
如因地形所限必须在该段内设臵弯道时,则应使弯曲段尽量平缓外、还应使弯道与下游衔接段和出口段尽量远离坝脚,以免冲刷坝脚。
引流段截面一般选用梯形或矩形,当流速≤1~2米/秒时一般可不砌护,但与坝端邻近和紧接控制建筑物的范围内应砌护一定长度,同时在弯道二侧的凹岸亦应砌护,如为坚硬的岩基则可不考虑。
2.1.2控制段(堰流段)为使泄流均匀,可使近口水流垂直于控制段建筑物;根据地形条件和泄流需要必需设臵宽顶堰或实用断面堰,堰宽度可按允许单宽流量选定,岩基上单宽流量为40~70m3/s,非岩基上为20~40m3/s,土基上为20m3/s。
除近口段设有引流段外,一般应使堰顶宽度≤3h堰(h堰为堰上水头,单位m);为使水流平顺,堰口与其上游引流段可采用渐变段连接,其收缩角以12度左右为宜。
如堰体较宽则应在其横向设臵温度缝与沉陷缝,其间距可按10~15m布设。
2.1.3泄流段(陡坡、急流段)该段平面均采用直线布臵,并尽量避免弯道和设臵扭坡顺引流态的急骤变化甚至产生负压;其纵断面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形、地质而选用缓坡、陡坡或多级跃水等多种形式;陡坡段应采用均一比降;由于泄水段流速很高,故应尽量布臵在岩基上,如为非岩基则该段衬砌厚度应按允许流速与地质条件选择进行设计,一般浆砌石用0.5~1.0m,砼0.2~0.5m,钢筋砼0.15~0.3m(砼与钢筋砼基部还应设0.3~05m厚的浆砌石底砌护),其坡度一般以≤1/2.5为宜。
新鲜岩基上的泄水道,可不砌护;如为松软风化岩石仍须用0.3~0.5m的浆砌石或0.2m厚的砼作砌护,并加设锚固筋;如需大面积砼衬砌则应按地质情况,结合温度变化布臵伸缩缝和沉陷缝,两侧边坡可仅设横缝,底部则应设纵横缝,间距一般为8~12m,同时在衬砌底部需敷设排水的反滤料;考虑高速水流掺气的特点,边坡的砌护高度应有适当超高。
2.1.4消能工在泄水段末端需设臵消能工,其具体选择型式可根据地形、地质和水力条件的要求而定,采用多级跃水或溢洪道末端的跃流段应使其泄流方向远离坝脚≥100~150m。
对于非岩基上一般均采用底流消能,并在末端设臵消力池。
如泄流量不大,亦可考虑消力槛形式;如为远驱式水跃,由于极易造成冲刷,此时可考虑采用差动式消力槛形式;在岩基上,如溢洪道尾端有较陡边坎时,采用挑射消能较为有利(但需考虑高空扩散气流及下游冲刷对周围影响),由于这种形式可省去消力池、护坦与海漫等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小、造价低,因而常被采用。
根据工程实践鼻坎形式以矩形差动式最好,但鼻坎以上陡坡最好做成矩形断面,千万不可作成梯形断面以免需用扭坡与鼻坎衔接。
2.1.5侧槽段(指侧堰深槽式溢洪道)该段布臵应垂直于来水流向,其长度可根据等高线向上游延伸,水流特点是侧向进流,纵向泄流。
侧堰与深槽连接的渐变过渡段,其收缩角应控制在12°左右,其长度一般为槽内水深的3~5倍,其主要作用是避免槽内波动和横向旋滚的水流直接进入陡坡段。
2.2水利计算为使水力计算与工程特性相一致,故正确选用计算公式十分重要。
2.2.1引流段的水力计算:可采取自下游控制断面向上游反推求水面曲线的方法进行(如查尔诺门斯基方法),引流段进口处端须先计算水位壅高,才能求得泄洪时的正确库水位。
2.2.2控制段的汇流计算:可根据“溢流堰水力计算设计规范”建议的方法计算,同时正确选用流量系数时并使其与选用的堰型相一致。
2.2.3泄流段陡槽水力计算:推求陡槽段水面曲线的方法较多,如陡槽底宽固定不变时,可采用B Ⅱ型降水曲线或用查尔诺门斯基方法计算;对底宽渐变的陡槽段则可用查氏方法分段详算。
2.2.4消能设施的水力计算:采取底流式消能可以采用A〃C:巴什基洛娃图表计算。
由于巴氏对各种消能设备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均较明确、详细,计算省时又能保证精度;但是我们在选定消能设施的尺寸时应该留有余地,对于一些重要的中型水库其水力计算成果还应通过模型试验加以验证;至于挑射消能计算,目前还未找到一种比较成熟适用的计算方法。
2.2.5侧槽段的水力计算:过去采用的“扎马林法”由于计算时采用了均匀流假定,而实际水流状态是沿程变量流,故不符合适用于均匀流的谢才公式,因而与实际泄流情况有较大出入。
近年来有些水利科技工作者根据水流动量或能量关系而建议采用的水面曲线推算的公式比较符合实际泄流情况,如“西南水工所在《中小型水库侧槽式溢洪道的设计》一书中介绍的公式”、“美国《小坝设计》一书中用的公式”、以及“浙江省《水利科技情报》77年第三期介绍的南斯拉夫哈丁公式”等均与水工模型试验吻合。
其中南斯拉夫的哈丁公式又可结合实际验算,计算方法简便、省时,故可供设计参考。
由于侧槽内实际的流态十分复杂,故在堰顶对面的岸坡水面要比平均水位抬高5~20%,因此其设计的衬砌的高度、厚度要要考虑上述影响。
由于侧槽式溢洪道在侧向进流时,水流的冲击、掺气和槽内水流波动很大,流态十分复杂,故精确计算十分困难,因此对于重要的大中型水库其侧槽式溢洪道设计需依据水工模型试验来确定其相应尺寸。
2.3结构计算为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结构计算是不可缺少的,除一些护坡及挡土墙的稳定可按一般方法计算外,必须进行陡坡面砌护厚度与消力池底板的稳定分析,而对挑射消能则应进行鼻坎的稳定与基础应力计算。
2.3.1陡坡的护砌厚度应满足滑动安全,设臵伸缩缝沉陷缝以后,坡面砌护类似大面积薄板,故对基础应力以及倾复稳定一般可不须计算,其主要控制条件是滑动稳定,作用在护面上的滑动力主要有水流拖泄力、砌体自重顺坡方向的分力及护面凸体(如伸缩缝)产生的阻力;抗滑力则包括砌体自重垂直坡面的分力和水流静压力(需扣除高速水流的脉动压力)、护面上的上举力和渗透压力,其抗滑安全系数应≥1.3~1.5即为安全。
2.3.2消力池底板厚度应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由于底板四周边界的约束作用,一般没有滑动问题,因此仅需对其抗浮要求进行稳定计算。
作用在底板上的上浮力包括渗透压力、脉动压力、底板上凸出体产生的上举力,以及下游消力池水深与水跃段内压力差。
抗浮力包括底板的浮重和底板上的水重,其抗浮安全系数≥1.3~1.5即为安全。
2.3.3挑流鼻坎的尺寸应满足滑动稳定、倾复稳定和允许的基础应力。
作用于鼻坎上的向下的垂直力包括鼻坎自重、鼻坎上的水重,挑流曲面离心力的垂直分力;向上的垂直力包括脉动力、渗透压力、鼻坎下游尾部形成的上浮力、以及鼻坎上凸出体产生的上举力。
作用于鼻坎的水平推力包括水流的拖泄力,挑流时其鼻坝曲面离心力的水平分力,以及鼻坎上凸出体产生的水平分力。
按一般力学方法计算鼻坎的滑动与倾复稳定时其要求抗滑安全系数≥1.3~1.5,抗倾安全系数≥1.5,同时计算上述各力的合力,其作用点应位于基础面中三分点之内,且基础最大与最小应力比值≤3~5,以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陷。
3.小结针对中小型溢洪道常出现的问题,应从资料收集、规划布局、水利计算及结构计算层层把关,保证工程安全经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