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费电子产业 2003 年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消费电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消费电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居 国 内工

信 息 化 有序推 进


从 材料

量高
经 济效 益 好

资源 消 耗 低

业 部 门 首位
制 造 业 规模列 全 球第 二
工业

器件

专 用设 备
测试仪 器 到 整 机 的 产 业 链

少 子

人 力资 源得 到 充 分发挥 的 新 型 工 业 化路
增加 值
13 0 8 3
亿元
8%


相 当于 3 0 年前 的 4 7 2 倍

和 价值 链 日 益 打造 完 善
界 首位

主要 产 品 产 量 居 世

十 七 大报 告则进


步 提 出走 中国特 色 新
年 均增 长 2 2

利税 总 额 3 1 2 7 亿 元
相当

200 7
年我 国 境 内 生 产 的移动 电话 手

型 工 业 化道 路


其中

产 业 结 构 不 断优化
创新能力 日益 提升

术标准 6 8 7 6 项 标准 4 7
18

其 中国 家标准 2
15 8
行业
海尔

联想
长虹

清华 同 方榜 上 有名



宏观 调控 科学 规范 的产 业 体 系
国 际 竞争 力



取得 了 以超 级 V C P


数 字集群

别 为第 10 4 名 第 1 2 9 名 第 2 9 3 名 和 第 4 9 8 名

(新)2003年一至九月我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

(新)2003年一至九月我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_

2003年一至九月我国手机产销情况分析(表)2003年1-9月,我国克服上半年非典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通信运营业增长继续提速,我国移动通信手机业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内品牌手机在2002年取得规模上群体性突破的基础上,占领了国内手机市场55%的份额。

手机产业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2003年1-9月手机产销特点今年以来,我国手机制造业与移动通信运营业继续保持协调发展,2003年1-9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420.1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电话用户新增3624.5万户,达到2.5亿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0.3%,移动电话用户新增4396.9万户,达到2.5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9.5%。

通信运营业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了手机制造业的发展。

(一)手机生产、销售仍保持高速增长1-9月,信息产业部监测的手机生产企业累计生产手机12918.37万部,同比增长48%;累计销售12776.18万部,同比增长61%;其中出口6380万部,同比增长67.19%;产销率达到99%,产销两旺,衔接良好。

从信息产业部对全国手机企业的重点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手机生产、销售仍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增长速度。

从GSM手机产销情况来看,信息产业部监测的30家手机生产企业1-9月累计生产11254万部,同比增长47.9%;累计销售11186万部,同比增长60.5%。

从CDMA手机产销情况来看,信息产业部监测的20家CDMA手机生产企业1-9月累计完成生产1664.84万部,同比增长125.8%;累计销售1590.41万部,同比增长412.8%。

(二)国内品牌手机企业继续保持盈利,手机产品库存趋于合理国内品牌手机企业在国内市场份额逐步提高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同步增长,今年1-9月,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20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除个别企业因结构调整出现亏损外,绝大部份国内品牌手机生产企业继续保持盈利,利润水平好于其他一些家电产品。

手机产销情况简析及2003年展望

手机产销情况简析及2003年展望

2002年手机产销情况简析及2003年展望作者:时间:2003-03-10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在全球移动通信业状况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

在移动通信用户大幅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手机制造业也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

2002年我国手机产销总体情况手机生产增长平稳,产销强劲。

根据信息产业部对全国手机企业的重点监测情况,2002年我国手机增长平稳,产销两旺。

2002年全年,每月累计产销量的同比增长率基本上都在30%到54%之间(见图1),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信息产业部监测的30家GSM手机生产企业和19家CDMA手机生产企业2002年共累计生产手机12000万部,同比增长40%,累计完成出口5000万部,同比增长30.4%。

从CDMA手机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2002年前5个月市场反映平淡,6、7月份以来,CDMA手机的销售相对于第一季度呈现出了异常火爆的场面,从8、9月份以来,CDMA用户更是以几何级的速度递增,截至12月25日,中国联通CDMA用户已经突破700万户,达到701.2万,完成全年计划。

可以说,经过一年的运营,用户对CDMA的认知程度提高,我国CDMA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从目前的CDMA手机生产情况来看,产量最大的企业是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其次是杭州东信移动电话有限公司、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

2002年我国手机市场基本特点1.国产GSM手机企业产销量及其所占份额稳步增长国产手机在迅速崛起后,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国产手机在中小城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售状况,而国庆期间国产手机在各地区的热销更加促进了国产手机市场份额的提高。

从国产手机企业的产销情况来看,自从今年2月份,TCL开始和波导共同挺进手机产销前十名之后,国产手机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和扩大。

200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五)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万元,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1.13万元,增长6.2%。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及休闲度假、保健、文体等服务类消费持续增长。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继续加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企业年金参保人数有较大增长。建立了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两区原村民纳入全市统一社保体系。失业员工保险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12000多名失业员工实现再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2.6%。打击劳务诈骗和欠薪等违法行为,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1.35亿元。大力落实“民心工程”。继续实施“同富裕工程”,加强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住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为60户特困家庭提供了廉租房。
外贸和外资工作不断加强,外源型经济快速增长。外贸出口总额629.62亿美元,增长35.2%。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1.55亿美元,增长60.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出台《深圳市应对入世行动纲要》,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积极组织企业应对境外贸易诉讼。全面推进“大通关”工作,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4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23亿美元,增长13.6%。宜家、欧倍德、塔吉特、汤姆逊等世界知名跨国企业来深投资。保税区和大工业区发展态势良好。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在全社会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非典精神,深入学习抗非典英雄和黄联明、熊木春等英模的先进事迹,深圳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启动“深圳关爱行动”,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得到加强。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继续加强。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

深圳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本文将对深圳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深圳的主要产业、产业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深圳的主要产业深圳的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深圳最为著名的产业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金融业也在深圳得到快速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内地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此外,深圳的物流业也相当发达,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三、深圳产业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深圳的产业正在向高端制造业、互联网+等方向转型升级。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深圳未来的重点。

2.创新创业:深圳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涌现,深圳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3.服务业发展:深圳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服务业将持续成为深圳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深圳产业面临的挑战1.人才竞争:随着深圳产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市场上的人才供应仍然不足。

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2.环境污染:深圳的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深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3.市场竞争:随着国内外产业的竞争加剧,深圳的产业面临着来自其他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压力。

如何提升深圳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结论深圳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通过持续升级和创新,深圳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助力深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然而,深圳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解决。

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的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以上是对深圳产业的分析报告,通过对深圳的主要产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深圳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消费电子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并可自行安装、方便携带的电器产品,如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家用电器等。

其市场份额早已超过传统工业电子,成为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消费电子行业的相关内容。

一、定义及分类特点消费电子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轻便、易于携带和运输的电子设备。

是以普通消费者为主要客户,以满足个人消费、居家生活、娱乐休闲需要为主要功能的电子产品。

从功能上分为家电、音像产品、通信产品和数字产品等,是人们生产、学习、生活、娱乐所必须的基本工具。

二、产业链消费电子产业链包含了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制造、及其销售等多个环节,其主要成分为:行业的成品厂商、代工厂商、零部件制造商、设备供应商、线材供应商等。

三、发展历程消费电子行业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消费电子在我国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行业在近20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消费电子市场成为了其中重要的领域之一。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消费电子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家电、VR/AR、无人机等新兴产品不断涌现。

四、行业政策文件随着我国消费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政策法规也越来越完善。

《产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智能家电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传统行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保障。

五、经济环境作为消费品行业,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直接影响。

2019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2.39万亿元,全年销售总额达到5.06亿台,市场增速呈下降趋势。

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市场整体萎缩,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迅速回归,行业发展持续向好。

六、社会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品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消费主义的风气在社会中不断盛行,人们对于科技产品只求新颖、潮流,同时也更加关注产品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应用。

2001到2012年深圳GDP和电子商务规模

2001到2012年深圳GDP和电子商务规模

GDP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8亿元,增长13.2%,高出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2002:增长速度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攀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03:经济增长率创8年以来新高。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28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2004:2004年达到3423亿元2005:达到4926.9亿元,年均增长16.3%。

2006:全年本市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2007: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6765.4亿元,增长14.7%2008: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7806.5亿元,增长12.1%2009:本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2009年达到8201亿元2010:2010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增长12.0%2011: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15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2012:全年本市生产总值1.295万亿元,增长10%2012深圳GDP2012年深圳生产总值为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中排第四名。

据全国陆续公布的经济指标来看,2012年迈进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依然是七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和重庆。

从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深圳宏观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达1482.08亿元,增长10.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居内地大中城市前列;此外,去年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资源能源消耗首次出现“三个总量下降”。

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0.61%、1.79%和1.06%。

市统计局局长殷勇告诉记者,2012年深圳经济稳中上升,全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去年前两个月,部分经济指标有所下滑。

深圳电子制造发展现状

深圳电子制造发展现状

深圳电子制造发展现状深圳作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和突出成绩。

以下是深圳电子制造发展现状的相关内容:1.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深圳拥有众多知名的电子制造企业和创新科技企业,如华为、富士康、大华、中兴等,这些企业汇聚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深圳的电子制造业呈现出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2.技术研发能力强劲:深圳电子制造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深圳的电子制造企业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同时,深圳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创新研发平台和实验室,吸引了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高水平人才。

3.外贸出口表现优异:深圳的电子制造业以外贸出口为主力,出口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

深圳的电子产品远销全球,其中手机、电脑及配件、消费电子等为主要出口产品。

深圳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青睐,出口额稳居全国前列。

4.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深圳的电子制造业培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

这些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具有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深圳政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政策,提供各种扶持措施和资源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提升。

5.供应链体系完善:深圳的电子制造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在深圳,各个环节上的企业相互密切合作,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供应链的完善使得产品的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更加高效和灵活,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的来说,深圳的电子制造业发展现状十分强劲。

在世界范围内,深圳已经成为电子制造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未来,随着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深圳的电子制造业有望保持持续创新和发展。

消费电子行业十年复盘:以史为鉴,消费电子进入底部区域

消费电子行业十年复盘:以史为鉴,消费电子进入底部区域

中国智能机及功能机出货量(亿部)
中国智能机销量 YoY-智能机 中国功能机销量 YoY-功能机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100%
2013Q2
2008Q1
2008Q4
2009Q3
2010Q2
2011Q1
2011Q4
2012Q3
2014Q1
2014Q4
2015Q3
一年 相对中小板/ 恒生资讯 31 26 19 14 13 9 3 6 6 6
12
相对中小板/ 恒生资讯 16501 655 553 519 504 437 315 275 170 129
舜宇光学科技 丘钛科技 信维通信 立讯精密 欧菲科技 瑞声科技 闻泰科技 卓翼科技 东山精密 超声电子
麦捷科技 维科技术 立讯精密 硕贝德 智动力 舜宇光学科技 共达电声 泰晶科技 德赛电池
2018:A客户产业链享受溢价,相关公司市值居前
立讯精密:lightning+无线充电+天线+马达+声学+AirPods 瑞声科技:马达+声学 蓝思科技:盖板玻璃

欧菲科技:摄像头模组 歌尔股份:声学

信维通信:天线 东山精密:PCB
消费电子行业市值前十大公司(百万元)
2009 瑞声科技 深科技
电子行业相对于创业板指
电子行业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中小板指 中证1000 iPhone出货量(亿部)






2.5 2 1.5 1
+23pcts -7pcts +28pcts 相对中证1000 +72pcts +5pcts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消费电子行业是由各种种类和用途的电子消费品组成的产业,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消费者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视、家庭影院、摄像机、耳机、音响、洗衣机、空调等。

二、分类特点消费电子行业的产品种类众多,包括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如所使用的技术、设计、价格、用途等等。

消费电子产品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 个人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用于个人日常使用。

2. 家庭电子产品:如电视机、家庭影院、音频系统等,用于家庭娱乐和通讯。

3. 厨房电子产品:如微波炉, 冰箱等,方便人们烹调的工具。

4. 洗涤电子产品:如洗衣机、烘干机等,用于清洗和干燥衣物。

5. 其他电子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和游戏机等。

三、产业链消费电子产业链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上游为芯片和组件制造商,中游是设备制造商,下游则是零售商和维修商。

另外一个行业阶段是内容提供商,他们负责向消费者提供娱乐、教育、信息等服务。

四、发展历程消费电子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在科技和信息市场的变化下。

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 家庭娱乐电子器具时代:从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广播和电视机成为人们的家庭娱乐器具。

这个领域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大公司可以生产这些电器,如松下、飞利浦和索尼。

2. 进入个人电子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家用电子器械,如录像机、CD播放器和游戏机等,逐渐被推广到家庭和个人使用。

这个阶段也是开发更加小巧、便携式的个人电子产品的时期。

3. 数字化和多媒体时代:21世纪初,随着PC、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消费电子行业迈入数字化和多媒体时代。

数字电视、数字音乐和数字相机等设备开始普及。

此时,Apple、Samsung等厂商主导了消费电子行业。

五、行业政策文件内容及其主要内容1.关于促进消费品消费的指导意见(2018年)。

该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加大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力度,采用创新方式促进消费。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消费电子行业是指广义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娱乐活动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的产业。

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摄像机、音响、电子游戏机等,这些产品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历程: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电视机作为第一个大规模进入家庭的消费电子产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随后,VCR、音响、录音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开启了消费电子行业的黄金时代。

在九十年代,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更是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从地区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是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最大的地区,其次是北美和欧洲。

四、市场竞争格局: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非常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由于技术普及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同质化程度相当高,各家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的差异化越来越小。

2. 企业品牌竞争力:消费电子行业是一个品牌非常重要的行业,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声誉对于销售的影响十分显著。

像苹果、三星等世界知名品牌已经在全球占据了一席之地。

3. 创新能力:消费电子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产品的创新能力非常关键。

企业需要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功能和使用体验的需求。

4. 渠道和售后服务:渠道和售后服务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建立稳定的渠道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五、近年发展趋势:1. 海外市场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规模已经位居全球前列。

同时,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逐渐崛起,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市场。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消费电子行业作为当今科技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创新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其产品涵盖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智能穿戴设备等众多领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竞争格局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全面分析。

一、发展现状过去几十年,消费电子行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

从早期的大型台式电脑到如今轻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从功能单一的手机到集通信、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不断演变。

同时,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价格逐渐下降,普及率大幅提高。

目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智能手机依然是消费电子市场的主导产品,其销量和市场份额占据了重要地位。

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此外,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以及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新兴品类逐渐兴起,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市场趋势(一)5G 技术的推动5G 网络的普及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更快的网速、更低的延迟使得高清视频流、云游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应用成为可能。

这将推动消费者对具备 5G 功能的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需求,同时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电子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语音助手、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等。

同时,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的生态系统。

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三)可折叠和柔性显示技术可折叠手机和柔性显示屏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更大的屏幕显示面积,还为产品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便携性的需求。

(四)绿色环保理念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材料回收利用等方面,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深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奋斗,克服了“非典”疫情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功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建设国际化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本市生产总值(GDP)2860.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6亿元,下降 6.0%;第二产业增加值1685.37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1156.98亿元,增长10.7%。

三次产业结构为0.6:58.9:40.5。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53887元,同比增长7.5%。

按现行汇率计算,本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45.58亿美元,人均GDP6510美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73199元,增长3.9 %。

市场价格总体上略有上升。

全年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其中服务项目上涨1.6%。

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中,食品类上涨1.2%,其中粮食上涨3.1%,肉禽及制品下降0.6%,鲜菜上涨6.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8%;衣着类下降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5.0 %。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2%,其中商品房上涨2.4%,私房(二手楼房)上涨1.5%。

全年房屋租赁价格总水平下降0.1%,其中,住宅下降1.4%,高标准写字楼上涨1.2%,普通办公用房下降1.7%,商业用房下降0.6%,厂房仓库用房上涨1.8%。

受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和建材价格上涨影响,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0.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3%。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修订2003年本市GDP数据的公告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修订2003年本市GDP数据的公告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修订2003年本市GDP数据的公告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4.09.08
•【字号】深统通[2004]86号
•【施行日期】2004.09.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修订2003年本市GDP数据的公告(2004年9月8日深统通[2004]86号)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国统字〔2003〕70号)、《关于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国统字〔2004〕4号)和《深圳市统计局关于改进和规范我市GDP核算及数据发布制度的通知》(深统通〔2004〕4号)及国际惯例,我局在编制2003年年报的过程中,对《2003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2003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初步核实。

现将调整后的有关数据公告如下:
深圳市2003年GDP由2860.51亿元调整到2895.41亿元。

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由18.16亿元、1685.37亿元和1156.98亿元,调整到16.47亿元、1723.66亿元和1155.28亿元。

相应地GDP总量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分别由17.3%和-6.0%、22.4%、10.7%,调整为19.2%和-14.2%、26.1%、10.3%。

人均GDP由53887元调整到54545元。

调整后的初步核实数据发布在2004年《深圳统计年鉴》上,用户可以使用。

最终核实数如作出调整,将在2005年的《深圳统计手册》和《深圳统计年鉴》上
发布,使用有关统计数据以最终核实数为准。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消费电子是指人们个人使用和娱乐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机、电视、电脑、家电以及其他便携式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消费电子行业也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将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以及主要参与者进行深入分析。

二、市场概况1. 发展趋势消费电子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手机成为人们必需品之一。

另外,家电产品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高科技家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市场规模消费电子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呈现出巨大的规模,据统计,2019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了1.1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

三、市场竞争1. 主要参与者消费电子行业存在着众多的主要参与者,其中包括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知名品牌。

这些品牌依靠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同时,国内的小米、OPPO等品牌也崭露头角,通过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赢得了市场份额。

2. 技术创新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主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电视、电脑等产品,都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性能的需求。

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普及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消费电子行业将得到巨大的促进。

5G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将为智能手机等设备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推动了消费者更换设备的需求。

2. 智能家居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于智能家居的认知不断提高,智能家电的市场潜力逐渐释放。

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消费电子企业将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智能家居市场,不断推出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产品。

五、挑战与机遇1. 市场竞争激烈消费电子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品牌之间竞争激烈,价格战也时常发生。

2007—2008年消费电子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消费电子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式一 手机上 网 的 网 民也初具规 模 , 达
到 1700 万人。
随 着 电信业 服 务种类 和服 务 内容的
发 展和 拓 宽 , 我 国移动 电话覆盖 区域越
来越 广 。 2 0 0 6 年末 , 我 国 电话 用 户达 到
亿 8 3 .
户,
年均增长
18
5 % .

其中,
移动
电话 用 户发 展 快速 , 达 到 4 6 1 0 6 万 户 ,
对 此 , 专家提 醒 消费者 : 消费升级 , 更新家电 , 勿忘 品 质 。 只有这 样才能提 高品位 , 才是真正 科学的消费升级。
② 消费者 更加注重 品牌与技 术 目前 , 买 家 电 , 消 费者 已不 再 以 低 价格作为首要购买 条件 , 制造商也不再 以压 低成本成就低价格作为市场策略 。 反之 , 消费者追捧新技术 , 制造商崇尚 新技术 , 这让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 加速退市 , 市场正 在被少数优质企业 占 领 。 价格在 消费者选择家 电时 已经 不再 是 首要 条件 , 取而 代 之 的是 品牌 、 技术 、 时 尚等 因素 , 消费者选购心 理 的改变也 促使 了整个家 电市场 格局 的变化。 企业 开 始追 求高科技含量 , 追求产品的个性 , 价格 已经不再是市场拼抢的重 点 。 ③ 技 术创新是 家 电市场 的主题 消费者 的喜好 正 在成就家 电市场 品 牌的进一 步集 中。 大家电的品牌淘汰 已 经 初具 雏 形 , 而 小 家 电仍 旧是 鱼 龙混 杂 , 但 随 着近 年 来大 家 电品牌进 入 小 家 电领 域 , 小 家 电的 品牌集 中度也 会有所提 高 , 要真正 实现劣势品牌的淘汰 , 关键还是 要 看技 术 。 在大家 电领域 , 利用技术优 势 占领 市场 已 经 成 为 克敌 制 胜 的 法 宝 , 这 种情况 将 在小家 电领域重 演 。 没有技 术就 没有生 存空 间 , 这 已经是家 电市场

200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13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在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06-06-15 14:32:46 SRC-26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1月13日在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本届政府任期是跨世纪的五年。

五年来,省政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广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工作全局,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努力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优势,基于历届省政府工作奠定的基础,经受住较为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的考验,在各种困难和风险中开拓前进,逐步解决了我省多年快速发展中积累和暴露的突出问题,国民经济实现大跨越并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改革开放、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顺利完成了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两个万亿突破,经济综合实力跃上大台阶。

经济发展进入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三化并举阶段。

预计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五年年均增长10.2%。

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达13368.7亿元,约是1997年的两倍。

税收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预计2002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0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是1997年的2.5倍,全省可支配财力达1550亿元,收支保持平衡,并有适当的储备。

对国家的贡献不断增加,1998年至2002年,我省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年均增长20.3%。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放开了粮食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指数分析报告.doc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指数分析报告.doc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指数分析报告报告目录前言: (4)第一章2010-2011年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运行环境解析 (4)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消费电子政策环境分析 (11)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消费电子社会与技术环境分析 (16)第二章2010-2011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形势分析 (17)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消费电子业发展特点 (17)第二节2009-2010年中国消费电子业运行总况 (19)第三章2010-2011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人力指标分析 (30)第一节人员流动指标分析 (30)第二节薪酬指标分析 (31)第三节消费电子行业的薪酬福利发展趋势 (32)第四章2005-2010年中国消费电子工业生产指数分析 (34)第一节消费类电子工业生产发展程度指数与现状 (35)第二节消费类电子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37)第五章消费类电子工业生产发展方向 (43)图1: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5)图2: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6)图3: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7)图4: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8)图5: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10)表1:2005-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 (19)表2:2005-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 (35)表3:2006-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生产发展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 (35)表4:消费类电子主要产品计算权重 (35)表5:2006-2010年消费类电子生产发展指数 (36)图6:2006-2010年消费类电子工业生产指数 (36)表6:2011-2013年消费类电子工业生产发展指数预测 (37)图7:2005-2010年彩色电视机和液晶电视产量变化趋势 (38)图8:2005-2010年等离子电视和背投电视产量变化趋势 (39)图9:2005-2010年数码相机产量变化趋势 (40)图10:2005-2010年激光视盘机产量变化趋势 (41)图11:2005-2010年组合音响产量变化趋势 (42)前言:中国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小芯片推动大市场-2003MP3产业报告原理篇、市场篇、产品篇

小芯片推动大市场-2003MP3产业报告原理篇、市场篇、产品篇

小芯片推动大市场-2003MP3产业报告原理篇、市场篇、产
品篇
佚名
【期刊名称】《电子与电脑》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一.MP3技术衍生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MP3播放器的应用领域已经向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各个领域延伸,发展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形式.按照资料存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MP3分为两大类……
【总页数】15页(P5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6
【相关文献】
1.蜕之舞浪尖上的舞者:朗能发展篇:小产品撬动大市场 [J],
2.小芯片推动大市场-2003MP3产业报告原理篇、市场篇、产品篇 [J],
3.虽失独霸之势,仍显强者风范——访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之产销对接篇 [J], 贺欢;罗建华
4.节水·减排——报告篇·世博篇·城市篇·研究篇——仇保兴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撰文指出:推动城市节水工作走向深入 [J],
5.小芯片推动大市场——2003MP3产业报告原理篇、市场篇、产品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深圳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发展概况深圳市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电视机、收音机、收录音机 ( 含组合音响 ) 、影碟机 (DVD) 等视听产品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数码产品制造业。

深圳是我国主要的彩电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居全国彩电产量占全国 30% 以上,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康佳、创维彩电品牌在全国有巨大的影响。

深圳是我国激光视听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不但成功地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激光视唱技术,使中国成为继荷兰、日本、美国之后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开启了中国激光视唱事业的先河,而且成功地研制、开发生产了中国第一代 LD 、 CD 、 VCD 激光光盘和第一代 VCD 、 DVD 视唱机,使我们在激光视唱技术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处于世界前列。

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影碟机 (DVD) 制造企业群体。

数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 PC 整机及 IT 配牛类产品利润日渐微薄的情形下,数码产品成为近年来 T 产业的一大亮点。

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由于相关配件采购的便利及物流的快捷,再次立于数码消费类电子产业的潮头,成为以 MP3 、移动存储、低端数码相机、摄像头等产品的“ 生产加工基地” ,数百家代工一密布深圳及周边区镇。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 80% 以上的 MP3 、摄像头、移动存储品牌产自深圳。

从创办特区初期开始,深圳就以“三来一补”方式生产电视机、收音机和收录音机等视听产品。

到 1986 年见听产品已成为电子工业中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大和生产企业最多的一个生产门类。

工业产值达 13.95 亿元,的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85.3% 。

出口产值 7.5 亿元,约占电子工业产值的 46.1% 。

经过 90 年代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大调整后,视听产业产值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虽处于连续不断下调的状态,但产量产值仍逐年增加。

到 1998 年虽已调到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28% ,但工业产值仍为 270.5 亿元,比 1986 年增长 18.4 倍。

出口产值 193 亿元,比 1986 年增长 24.7 倍,约占电子工业产值的 20.3% 。

2000 年,工业产值 269.7 亿元,又下调到仅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16.7% 。

2003 年,消费类电子产品332.02 元,增长 21.1% ,约占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 11.47% 。

<IMG=01006701>^^ 二、电视机深圳电视机制造始于 1981 年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深圳分部和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等,分别以“ 三来一补” 方式进口14” 佳丽彩、 NEC 、 JVC 品牌的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套件 (SKD) 进行组装。

实际年产电视机 6.59 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 0.7 万台。

1981 年 10 月 20 日,深圳市工业局、中国振华电子公司与香港陆氏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华发电子有限公司投资 500 万美元,引进年产 10 万台 PAL 、 NISC 、 SECCM 制式的14″ -22” 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1 条。

1982 年 7 月,港商独资的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在蛇口引进年产 10 万台14” -18” 佳丽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1 条。

同年 12 月,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引进年产 30 万台多制式的4″ -20”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1 条。

1983 年 10 月 28 日,深圳华发电子有限公司引进的佳丽彩生产线投产后,生产14″ 的佳丽彩,产品 70% 出口,内销的快乐牌彩电按国家分配的内销指标销往全国各地,到 1985 年扩建为年产 45 万台。

同年,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的引进的佳丽彩彩电生产线也相继投产。

1984 年 1 月,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引进的彩电生产线投产生产14″ 的彩色电视机。

是年 6 月 18 日,华利电子有限公司引进年产 15 万台14″ -20″SONY 牌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投产,生产 SONY 、NEC 、 SEG 、 HUALI 牌的彩电。

同年 6 月,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与日本三洋电子公司在来料加工的基础上投资 1000 万美元合资组建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引进收录机生产线和年产 30 万台14” -20”SANYO 牌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生产多制式的 SANYO 牌和 HQ( 华强 ) 牌的彩色电视机,同年 7 月生产线投产。

1984 年全市生产电视机 18.98 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 18.25 万台。

产值 1.87 亿元。

到 1990 年,除原有的 5 家陆续扩大生产规模外,又先后成立了年产规模 5—10 万台的深圳世纪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富思特电子有限公司、深圳 RGB 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南风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飞跃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美芝大华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攀创电子有限公司、均正 ( 深圳 ) 电子有限公司、深圳蓉发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宝声电子有限公司、深圳辉煌电子有限公司等 12 家合资、独资、合作、内联、集体和私营的企业。

全市年产14” -22” 彩色电视机的能力达 270 万台和生产4” -7” 黑白电视机年产能力达 20 万台。

实际年产电视机 259.06 万台,其中彩色电视 228.67 万台。

出口 185.7 万台。

深圳康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以年产 78.45 万台,居当年全国彩电产量最大的 55 家之首,康佳 KK -T920CII 彩色电视机亦在此时获国家银质奖。

华强、华发、华利 3 家也分别名列前茅。

进入 90 年代后,由于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从 1992 年开始出现部分企业将生产线迁出特区,分别到平湖镇和东莞市的塘厦镇、凤岗镇建厂,或通过兼并方式将内地的电视机厂变为生产深圳品牌的生产基地,如康佳集团公司除在沙河华侨城总部和东莞凤岗镇设厂外,从 1993 年到 1997 年,先后将包括黑龙江省牡丹江电视机厂在内的 3 个国内电视机生产厂全部兼并收购,分别重组为生产康佳牌彩色电视机的牡康、陕康、安康 3 个生产基地,使年产能力从原来不足 100 万台迅速扩大到 400 多万台,产量亦从 1990 年的 78.45 万台,扩大到 1997 年的 320.03 万台,在全国彩色电视机制造业中位列第二位。

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于 1996 年 6 月被惠州 TCL 有限公司兼并收购后,更名为 TCL 王牌电子 ( 深圳 )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 1 亿港元,年产能力也增到 100 万台。

华强集团有限公司在东莞塘厦扩建新的生产基地后,生产能力也已提高到 100 万台。

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迁到平湖镇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年产能力从 60 万台增加到 1997 年的 127 万台,成为全国年产超百万台的 8 家企业之一。

90 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彩电行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价格战,早期的电视机厂商或停业,或为知名品牌做代工,原来的品牌日渐式微,而康佳、创维、 TCL 等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

到 2000 年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各电视机厂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大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利用国内外的技术力量,不断地开发出各种新产品,先后研制出带丽音功能的、带画中画功能的、纯平、超平、镜面、32” 双视窗(16∶9) 宽幕的、38” 超大屏的、 100HZ 的数码彩色电视机、背投电视、液晶电视、 STB 机顶盒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等等,彩电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康佳先后成功研制和推出了一系列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且具有极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如87cm(34”) 、97cm(38”) 大屏幕彩电、 100Hz 倍场彩电、 16 : 9 双视窗彩电、七彩小画仙彩壳电视、艺术电视、 DVD 电视、数字电视、柔性电视等。

在全球华人世界率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美国制式 (ATSC) 的高清晰数字电视,并建立了中国第一条高清晰数字电视生产线。

近年来,康佳“ 内地-深圳-海外” 三点一线的生产经营格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国内东北、西北、华南、华东、西南分别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海内外参 ( 控 ) 股企业达 20 多家,年总产量突破 1000 万台套。

拥有发达而广泛的营销网络,国内销售分公司、经营部达 390 个,建立了 1000 多个稳定的经销点和 3100 个特约维修点,形成了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的多级市场营销网络,彩电的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前两名。

创维集团下设彩电事业部、多媒体国际公司、信息技术公司、数字技术公司、显示技术公司、光电科技公司、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大产业公司。

研制的主要产品有:数字高清背投、 DLP 光学背投、 LCOs 电视、等离子、液晶电视、各类纯平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 AV 产品、安防产品以及与数字电视产业链相关的产品。

2003 年产销彩电 820 万台,影音产品及数字机顶盒 200 多万台,销售额 120 亿元,出口创汇 2 亿多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创维已成功挺进世界彩电十大品牌之列,并认定为“ 中国名牌” 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百强电子企业的核心成员。

到 2003 年深圳的品牌电视机厂商只有康佳电子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 TCL 王牌电子 ( 深圳 ) 有限公司、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东莞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等几家,分别生产 KONKA( 康佳 ) 牌、 SKYWORTH( 创维 ) 牌、 TCL 牌、 HQ( 华强 ) 牌、 SANYO( 三洋 ) 牌彩色电视机,其他电视机厂基本都在为国内外品牌进行 OEM 加工。

2003 年深圳彩色电视机产量达 1820.33 万台,比上年增长 36.5% ,出口 1406.00 万台。

^^ 三、收录音机及组合音响( 一 ) 收音机1978 年前,深圳无线电厂生产单波段收音机。

1978 年 11 月 16 日,深圳无线电厂 (1979 年更名为深圳市无线电工贸公司 ) 与香港环球电子有限公司在广州签订来料加工协议,同年 11 月 30 日引进 1 条加工电子产品的生产线, 1979 年加工收音机主板, 1980 年发展到装配收音机。

同年,华强电子工业公司和新华电子厂分别给三洋公司和港商来料加工钟控收音机,年产 52.13 万部。

80 年代,深圳先后有三洋电机 ( 蛇口 ) 有限公司也引进生产线生产三洋牌收音机、深圳电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赛格牌收音机、深圳大鹏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大鹏牌收音机、深圳深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十波段地球牌收音机、深圳京华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京华牌收音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