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作弊及其预防措施_查五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试作弊及其预防措施

查五生刘翠华冯小平蔡擎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本文从思想根源和过程监控缺陷上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产生原因,指出了作弊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并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考试形式、强化监考和调整考试作弊纪律处罚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手段;预防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存在着被民众所诟病的缺陷和问题,但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勿庸置疑,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以前,考试仍然不失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简单易行的评价手段。因此,加强考试过程管理,防止命题、考试和评分等过程中的作弊,是体现考试公平、客观的保证。

大学期间的大学生,除了要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等国家和省级考试外,更多的是要参加课程考试。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顺利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大多数学生都能刻苦学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考试。但也有部分学生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考试纪律,抱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和不同目的,要么平时不认真学习、采用作弊手段以图通过考试;要么通过作弊取得高分以获得各种荣誉。这些学生虽然比例不大,但破坏了考试风气,影响非常恶劣,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制止和预防。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和根源各种各样,但主要是个人思想道德中的不劳而获和诚信缺失。

11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思想根源。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新型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时期,社会的大转型和道德、法制建设的不健全,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道德规范弱化,拜金、浮躁、功利等社会心理甚嚣尘上。这些社会上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校的大学生,一些大学生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缺少艰苦奋斗的基本素质,缺少/待人以诚、忠实守信0的道德品质,漠视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考试纪律在内的社会规范。艰苦奋斗基本素质的缺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害怕吃苦,不想通过认真踏实的努力学习掌握知识,而是想不劳而获,采取作弊的手段通过考试。诚信的缺失,使学生不以弄虚作假为耻,坦然地公开作弊。

除了社会因素外,还存在个体的心理因素。大学生血气方刚、精力充沛,但社会阅历浅,处理问题易于冲动、不计后果,成为他们考试作弊的重要内因。他们或不重视学习过程,害怕/挂科0而铤而走险;或心存侥幸,以为老师和同学发现不了其考试作弊;或/为朋友两肋插刀0,代考或协助其他同学作弊。

21考试及其管理制度存在弊端。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考试的认知存在缺陷,导致平时教学和考试过程的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给作弊创造了条件,甚至纵容作弊。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认真备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很差。对学生要求不严、放任自流,对学生大面积缺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等现象不管不顾,把学生掌握该门课程基本知识的希望寄托在期末考试的一纸试卷上。学生由于平时未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心里没底,导致考试作弊。

考试命题时,或者大比例地延用往年考试题目,或者考试内容过多地需要死记硬背,或者给学生划定了范围非常小的复习重点,为学生作弊,特别是夹带作弊创造了条件。

监考不严也是学生敢于作弊的重要原因。部分监考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作弊不管不顾,甚至帮助学生作弊,使学生有恃无恐、当面作弊。有些考场人员配备不足,给监考造成很大困难。

31考试作弊的纪律处分可操作性差。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6及各高校都明确规定了考试作弊的纪律处分,考试作弊者将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严重作弊者将被开除学籍,非常严厉。严厉的纪律处分犹如悬在作弊学生头上的高压线,对预防考试作弊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过于严厉的处分,其可操作性较差,不够切合实际,让监考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两难0。在发现甚至认定学生作弊后,有些教师和管理人员考虑到纪律处分对学生一辈子产生的严重影响,往往/慈悲为怀0,不按相关规定上报,仅在课程成绩上给予一定的惩罚,或者根本未作任何处罚。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有些作弊的学生并不吸取教训,变本加厉,在其它课程考试中继续作弊。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手段

为了避开监考人员顺利达到作弊目的,作弊学

第22卷第4期大学生考试作弊及其预防措施2006年12月

生挖空心思,采取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作弊方法。

11替考。由他人代考或代他人考试,主要发生在大学英语国家级考试、计算机省级考试、基础课程考试和重修考试中。由于英语和计算机考试的重要性,个别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雇佣校内校外英语或计算机成绩较好的/枪手0参加考试。公共基础课或学科基础课考试中让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同学替考,重修考试中让高年级、同年级甚至低年级同学替考,而在专业课考试中,很少发生替考作弊。

21夹带。夹带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最主要手段,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中屡见不鲜。夹带写有考试内容的纸条最常见,考试进行一段时间后,作弊的学生将纸条放在试卷下、手掌里、衣袖和口袋中、两腿之间进行抄袭。另外常见的夹带方式,是将考试内容事先写在考试座位的桌面上或抽屉中,或写在身体上(主要是手掌),或写在计算器等文具上。

31偷窥。考试时,个别学生将试卷或写有相关内容的草稿纸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或故意将试卷竖立,让后排或相邻座位的同学偷窥。

其它手段还包括:利用无线电耳塞等电子产品;考场上交头接耳传递信息(特别是交卷时);假借上厕所偷看随时携带的资料;等等。

三、预防措施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虽然严重,但只要认真对待是可以竭止甚至杜绝的。预防考试作弊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作弊可耻0的道德规范和风气。用/八荣八耻0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形成/刻苦学习光荣;不劳而获可耻0、/忠诚守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0、/诚信考试光荣;考试作弊可耻0的学习风气,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深处预防作弊行为的发生。

21重视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但高校不是考试机构,教师不能依赖考试,/毕其功于一役0。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承担起教学的管理责任,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

31改革考试形式,从考试过程的细节上采取措施。教师应该转变认识,不能固守精英教育的模式和标准,在达到课程教学和学生知识掌握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试内容和试题难度应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考试形式上,除了闭卷考试,可以采取更多的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值得一提的半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抄写在特定的纸张上带入考场,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归纳,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采用这种考试方式必须注意的是,要防止学生带入教材、笔记和复印的材料,带入纸张的内容必须学生自己抄写。

命题过程中,在减小试题难度的同时,要减少客观题的数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基本知识的应用,使考试夹带达不到作弊的目的。

在考前复习时,教师不能指定考试重点,即使为了便于学生复习而减少考试内容,其范围也不能过小,以减小学生考试夹带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不延用往届试题,也能减少学生有目的的夹带。

在课程成绩评定时,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对学生平时学习、作业、实验等过程的考查,使平时学习认真的学生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学分。

41强化监考,及时防止作弊行为。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实施作弊的条件。考场设置时,必须保证足够多的座位,以方便监考人员安排和调整座位。国家和省级考试的考场,应有通讯屏蔽措施。在监考人员的配备上,应选择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同时,严格要求监考人员,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监控和巡视,加大对因监考不严导致考试作弊大面积发生的监考人员的处罚力度。

监考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考试开始前强调考试纪律,形成高压态势。重新安排考试座位,减少考试偷窥。为防止夹带,除了要求学生将教材等考试资料放在指定位置外,还必须要求学生将写在座位桌面上或抽屉中的相关文字擦除。考试过程中,监考人员要不断观察和监控整个考场,对有作弊企图的学生重点监控和提出警告,必要时调整座位,防止作弊行为的实施。

对发生的作弊行为,监考人员要及时做好记录,按规定程序上报。

51调整考试作弊的处罚规定,增加可操作性。现行的考试作弊处分过于严厉,导致其在实际中难以充分实施,达不到对作弊学生进行处罚、对未作弊学生进行警视的目的。因此,应该调整现行的考试作弊的处罚规定,增强其可操作性。轻微违纪的行为,如偶尔偷窥、交头接耳等,监考人员及时制止后不再违反的,不作任何处理;违纪的行为,如偷窥或交头接耳后不听劝阻、拿出夹带纸条但未实施抄袭等,监考人员记录、上报后,给与扣分和警告处分;轻微作弊的行为,或初次违反考试纪律、事发后认错态度好的,给与该门课程不及格和严重警告处分;只对严重作弊、或多次作弊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与记过及其以上处分。

较轻的处分给了学生改过的机会,监考教师和管理人员处理考试作弊时不再顾虑是否影响学生顺利毕业及以后的发展,被处分的人数和范围反而会加大,警视作用会更加明显。

大学生考试作弊破坏了学习风气,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强化教学和考试的过程监控和管理,这种现象一定会得到遏制。

[责任编辑陈磊]

第22卷第4期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