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
职业能力测试
![职业能力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e41e2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7.png)
职业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评估个体在工作场所中各种能力的工具。
通过职业能力测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职业能力水平,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求职方向提供参考。
职业能力测试通常包括多个维度,例如智力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能力测试维度,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智力能力是职业能力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智力能力测试主要通过测量个体的认知能力来评估其智力水平。
这类测试通常包括数学推理、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词汇理解等方面的题目,以评估个体在这些领域的能力水平。
在进行智力能力测试时,个体应该尽量保持冷静,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最佳答案。
人际交往能力是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人际交往能力测试主要通过测量个体在与他人沟通、协调和解决冲突等方面的能力来评估其人际交往能力水平。
这类测试通常包括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的题目,以评估个体在不同情境下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在进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时,个体应该尽量保持真实和自信,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并展示自己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领导能力是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领导能力测试主要通过测量个体在指导、激励和管理他人方面的能力来评估其领导能力水平。
这类测试通常包括领导案例分析、团队协作等题目,以评估个体在不同领导情境下的能力水平。
在进行领导能力测试时,个体应该尽量展示自己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创造力是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创造力测试主要通过测量个体在创造新颖解决方案、提出创意和发展新产品等方面的能力来评估其创造力水平。
这类测试通常包括创意生成、问题解决等形式的题目,以评估个体在不同创造力领域的能力水平。
在进行创造力测试时,个体应该尽量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给出与众不同的创意方案。
解决问题能力是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解决问题能力测试主要通过测量个体在面对问题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来评估其解决问题能力水平。
评价人工作的四个维度
![评价人工作的四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5b233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5.png)
评价人工作的四个维度一篇文章,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工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以下是四个维度,通过生动的描述以及指导性的意义,来评价一个人的工作表现。
第一个维度: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评估一个人表现的关键指标之一。
优秀的工作质量意味着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准确无误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完成一个项目还是处理一项任务,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并且符合所需的标准。
这种工作质量体现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第二个维度: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也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效的工作能力意味着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保持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这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根据优先级合理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集中注意力和克服拖延的倾向。
第三个维度: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人是否擅于与人合作,能否有效地与同事沟通和协调,都是对工作表现的评价。
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者能够与他人合作,并就共同目标进行协调。
他们能够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一个擅长团队合作的人,能够创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并提高团队整体的绩效。
第四个维度: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持续成长的指标。
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士应该具备追求个人和职业成长的渴望。
他们应该寻求学习机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一个积极主动的职业人士有能力自我反思,接受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他们还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能够制定计划并不断努力实现目标。
总结起来,评估一个人的工作表现需要考虑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合作和职业发展等四个维度。
一个在这些维度上表现出色的人,在工作中将展现出高质量、高效率、积极合作以及持续成长的特质。
对于个人来说,理解和关注这些维度,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
同样,对于团队来说,也可以根据这些维度,评估和激励团队成员,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在高职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在高职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5cee1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2.png)
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在高职老年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在老年护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校2018级高中生源的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1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两个班80名学生为试点班,另两个班83名学生为对照班。
对照班采用老年护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法,试点班实施COMET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老年护理课程授课时间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比较试点班与对照班COMET职业能力及期末考试成绩。
[结果]试点班与对照班COMET职业能力测评模型中直观性、功能性、持久性、经济性、工作过程导向、环境与社会承受度、家庭与社会文化环境、创造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点班、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6.42土8.57分和83.48±7.36分,两者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20)。
[结论]基于COMET理论的老年护理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高职护生的老年护理职业能力。
关键词:COMET职业能力模型;课程改革;老年护理The Application of COMET Vocational 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Course of Geriatric Ca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UANG Liquan1, Lou Hongqiang1, Li Qunli1, Hu Aizhao1, Wang Lan1(1. Jinhua Polytechnic, Zhejiang Jinhua 321017)【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ET Vocational 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Geriatric care. Methods 163 students from 4 clas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major with high school enrollment in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80 students from two clas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pilot class and 83 students from the othertwo classes as the control class. The control class adopt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urse of Geriatric Care and the pilot class implements the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MET theory. The course taught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the 2019-2020 academic year. Compare COMET Vocational ability and final exam results between pilot class and comparison class. Results Materials and that in comparative classes COMET vocational 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visual, functionality, durability, economy,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guidanc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tolerance, family and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creative score comparison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final exam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ilot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were 86.42, 8.57 and 83.48±7.36,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2.352, P=0.020).Conclusion COMET theory based geriatric nursing curriculum reform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Keywords】COMET Vocational Ability Model; Curriculum Reform; Geriatric Care基于对能力和职业能力理解的趋势和我国职业教育现阶段人才培养定位,德国的COMET能力测评方案最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1],尤适于高职阶段的职业能力测评。
员工任职资格等级评价实施方案
![员工任职资格等级评价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cd9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1.png)
员工任职资格等级评价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职业发展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员工的绩效评价,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工作动力,本公司特制定了员工任职资格等级评价实施方案。
二、目的与意义1. 提供明确的工作准则:通过等级评价,明确员工在各个职级上的要求和标准,为员工的工作提供准确的指引。
2. 提高员工动力和积极性:通过评价实施方案激励员工拼搏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绩效,达到更高的职级等级。
3. 激励优秀人才:透明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够识别出卓越表现的员工,给予合理的晋升机会和薪酬激励,激励人才继续发挥其优势。
三、评价指标体系1.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经验、岗位熟练度等方面的评估。
2. 工作表现: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3. 个人素质:包括自律性、适应性、创新思维、领导力等方面的评估。
四、评价等级划分1. 初级(C级):在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个人素质三个维度中达到基本要求的员工。
2. 中级(B级):在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个人素质三个维度中达到较高要求的员工。
3. 高级(A级):在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个人素质三个维度中达到优秀要求的员工。
4. 卓越(S级):在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个人素质三个维度中达到卓越要求的员工。
五、评价流程1. 提交自评:员工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自行评价,填写员工自评表。
2. 主管评审:员工的主管或上级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审,并填写主管评审表。
3. 评委评定:由公司设定的评委小组对员工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并填写评委评定表。
4. 结果通知:根据评委评定结果,公司向员工发出评价结果通知,包括职级等级和评价意见。
5. 反馈与改善:员工与主管、评委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反馈,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发展计划。
六、评价周期与频次1. 评价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员工任职资格等级评价,评价时间为每年的年终。
2. 评价频次:员工每年接受一次评价,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的工作指导和绩效考核依据。
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中,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通常分别用笔试
![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中,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通常分别用笔试](https://img.taocdn.com/s3/m/cec8f8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3.png)
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中,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通常分别用笔试摘要:1.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的概述2.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测评中的重要性3.笔试在测评中的作用和特点4.提高笔试成绩的策略和建议5.总结: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中笔试的重要性正文: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是衡量应聘者是否具备岗位所需能力的一种评估方法。
在这种测评中,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三个重要的测评维度。
它们分别反映了应聘者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
为了全面评估应聘者的这些素质,测评通常采用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
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测评中占据重要地位。
知识是基础,它反映了应聘者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能力则是知识应用的关键,包括解决问题、分析思考、团队协作等方面。
职业素养则涵盖了应聘者的道德品质、责任心、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应聘者在岗位上的表现。
在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中,笔试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设定不同难度的题目,考察应聘者在专业领域的基本功。
同时,笔试还可以检验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
此外,笔试题目通常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使得测评结果更加公正、公平。
为了在笔试中取得好成绩,应聘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了解测评大纲和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其次,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快速捕捉题目关键信息。
再次,熟练运用解题技巧,如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紧张而影响发挥。
总之,岗位胜任力素质测评中,笔试对于评估应聘者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应聘者可以在笔试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三度交集法则例子
![三度交集法则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f6003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f.png)
三度交集法则例子
三度交集法则是一个用于职业选择的实用方法,它基于个人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三个维度进行考虑。
以下是一个三度交集法则的例子:
1. 个人兴趣:某人对文学和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并经常尝试写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
2. 自身能力:这个人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曾经在一些写作比赛中获得过奖项,同时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市场需求: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许多公司和个人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撰写文案、宣传材料等,市场需求较大。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的考虑,这个人可以选择成为一名专业的文案撰写人员,既能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应用三度交集法则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确定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分析市场和行业的需求,了解当前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
3. 将个人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进行交集分析,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4. 制定一个详细的职业规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行动计划和时间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用三度交集法则进行职业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人才评价体系的三个维度
![人才评价体系的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eddf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f.png)
人才评价体系的三个维度
人才评价体系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是对员工表现和能力的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个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
1. 绩效维度
绩效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指标。
绩效维度包括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工作质量和效率、工作态度和行为等。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对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进行差异化管理,同时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机会。
2. 潜力维度
潜力是衡量员工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潜力维度包括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意愿和适应力等。
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潜力评估,发掘和培养具有潜力的员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 价值观维度
价值观是衡量员工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指标。
价值观维度包括员工的道德标准、职业操守、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等。
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价值观评估,筛选出符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才,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和文化。
以上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未来发展潜力和价值观,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
![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992cb01a37f111f1855bfb.png)
只有 能 被 广 泛 应 用 和 迁 移 的 知 识 才 能 被 称 为 能 能力 、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 的状态。旧 ” 力 。 能力 的形 成 与发展 依 赖 于知识 的获得 , 能力 而 的高低 又 会影 响 到掌 握知 识 的水 平 。但是 , 识 本 业 活动 所需 要 的专 门技 能及 专业 知 识 , 知 要注 重 掌握 掌握 知 识 , 以获 得 合 理 的 知能 结 构 。方法 能 身不 应是 能 力 。从我 国教 育 改革 实 践来 看 , 素质 教 技 能 、 育 的核 心就 在 于强 调能 力 的培养 , 而不 是对 知识 的 力 指 具 备 从 事 职业 活 动 所 需要 的工 作 方 法 及 学 习 掌握 。这 足 以表 明他 们之 间 的差 异 。 方 法 , 注重学 会 学 习 、 会工 作 , 要 学 以养成科 学 的思 第三 , 能力 不应 是态 度 。态 度 是人 们在 自身道 维 习惯 。社 会 能力 指 具 备 从 事 职业 活 动 所 需 要 的 德 观和 价值 观 基础 上对 事 物 的评价 和 行为倾 向 , 表 行 为规 范及 价值 观念 , 注重 学会 共 处 、 要 学会 做 人 ,
因而是 一 种 实 在 的力 量 , 不应 而 题 。这 是 因 为 内涵 是 某 一 事 ( ) 本 质 属性 的反 决 定 活 动 的完 成 , 物 最
收 稿 日期 :0 2 0 — 4 2 1— 2 4
作者简介 : 忠恩 (9 0 ) 男 , 喻 17 一 , 江西彭泽 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国际教育 学院副 院长 , 教育 学博士 , 副研究员 , 硕士生导 师, 研究方向 : 职业教育 , 育史 。 教
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
![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6676feaeaad1f346933fc0.png)
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摘要职业能力是个体完成某一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任务并达到应有标准的能力。
职业能力的逻辑起点是职业,体现为特定职业的客观要求,其内容包括从事特定职业所应具备的技术或技能。
职业能力随着特定产业的发展而变化。
关键词职业能力;内涵;维度;理性职业能力是近20年我国教育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内学者曾进行过比较全面的综述[1][2]。
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明显。
有论者指出,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目前多数相关讨论和实践都是建立在朴素的主观感知基础之上的,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具有普遍价值的创新实践经验。
”[3]职业能力相关研究之所以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职业能力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晰。
本文以职业能力的内涵、外延及研究目的三个维度为切入点,试图对已有相关研究作出评估,期望有助于推动处于纷扰之中的职业能力理论研究以及踌躇不前的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是什么对于职业能力研究来说,理论层面的内涵、结构、标准,以及实践层面的培养、评价等均属于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其中,内涵无疑是一个前提性问题。
这是因为内涵是某一事(物)最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依据。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职业能力“是什么”的时候,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才具备可能。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定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这无疑是很难深入研究职业能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职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4][5]。
结合人们已有的认识,如果先澄清能力或职业能力“不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可能会更清晰一些,或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一,能力不应是心理特征。
长期以来,能力被视为包含有特定的心理特征。
如《辞海》明确将能力界定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特性)。
职级考量维度表
![职级考量维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b57c51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a.png)
职级考量维度表一、工作职责工作职责是评估职级的重要维度之一,它涵盖了员工在工作中的职责大小、范围和复杂度。
对于每个职位,都应该明确规定其职责,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在考量工作职责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职责范围:员工的工作职责范围是否广泛,是否涉及到多个领域。
2. 工作复杂度:员工的工作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复杂度,是否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决策权和影响力:员工在工作中所拥有的决策权和影响力大小,是否能够对公司的业务和战略产生影响。
二、工作绩效工作绩效是评估员工职级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它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贡献。
在考量工作绩效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完成情况:员工是否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绩效标准。
2. 工作质量:员工的工作质量是否高,是否能够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工作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是否高,是否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4. 工作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否积极,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
三、技能和能力技能和能力是评估员工职级的又一重要维度,它反映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在考量技能和能力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技能:员工是否具备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和知识。
2. 学习能力: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否强,是否能够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3. 沟通能力:员工的沟通能力是否强,是否能够有效地与同事和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
4. 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是否具备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否能够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四、工作经验工作经验也是评估员工职级的维度之一,它反映了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在考量工作经验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年限:员工的工作年限长短,是否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2. 工作经验:员工在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是否与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方向相符。
3. 职业发展: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清晰,是否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追求。
技术人员素质测评维度与要素构成
![技术人员素质测评维度与要素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9ebf5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c.png)
技术人员素质测评维度与要素构成技术人员的素质测评是企业在招聘、选拔以及绩效评估过程中常常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技术人员素质测评的维度和要素构成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以及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和态度等方面进行划分和评估的。
我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和要素来进行分析。
一、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评估一名技术人员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包括专业技能、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技能需要与具体的技术岗位相匹配,并且要有持续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的能力。
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评估技术人员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想法和新的解决方案,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评估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要素。
在现代企业中,很少有技术人员能够独自完成一个项目或解决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
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员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技术人员评估的一个核心要素。
在技术领域中,问题是常态,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和解决技术问题,并且能够通过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找到解决方案。
五、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是评估技术人员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技术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包括诚信、保密、敬业等方面。
他们应该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遵循企业和行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职业操守。
综上所述,技术人员素质测评的维度和要素构成包括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等方面。
在评估技术人员的素质时,企业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岗位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确保能够选聘或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
“三个维度”探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新路径
![“三个维度”探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新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f825f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f.png)
“三个维度”探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新路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探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径。
一、职业规划维度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大学生在入学前普遍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规划,导致就业过程中盲目性较强,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意识和目标。
大学生需要加强对职业规划的认识,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大学生要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大学院校也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学生拥有一张完整的职业规划地图,力争每个毕业生都能在学校期间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能力素质维度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
综合素质教育是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大学生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大学课堂上,教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和发展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学校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如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科研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技能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大学生还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创新创业维度创新创业是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径。
当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大学生获取高质量就业的新途径。
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不仅仅是关注就业,更要注重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此,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多个层面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社会也需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如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创业资金支持等,创造更加宽松和有利的创新创业环境。
职业定向选择的三个维度
![职业定向选择的三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78c82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0.png)
职业定向选择的三个维度职业定向选择是指个人在选择职业时,在个人素质、职业现状和职业前景等维度上进行评估,以达成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个维度分别为:1. 个人素质维度个人素质是指个人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
在职业定向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个人素质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通过对个人喜好、职业技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预期,从而选择与个人素质相匹配的职业。
例如,对于具有创新性、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人,可以考虑进入市场营销、公关、广告等职业领域,因为这些职业需要具备较高的创造力和交流能力。
2. 职业现状维度职业现状是指当前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和该职业的就业情况等因素。
在职业定向选择时,必须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对所选职业的态度,包括需求量、就业形势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的变化等。
个人需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自己所选择职业的职业现状来做出决策。
例如,信息技术领域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市场需求量大且就业前景良好。
如果您具有计算机科学和编程技能,那么可以考虑选择IT行业作为职业方向。
职业前景是指在未来几年内该职业所面临的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在职业定向选择时,个人需要对所选择职业的未来走向及其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
了解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更好地评估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许多公司都将使用人工智能进行业务开展。
因此,若是有人对人工智能有深入了解,或有发明和创新领域的能力,则可以考虑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规划个人职业目标。
综上所述,职业定向选择的三个维度——个人素质、职业现状和职业前景,是在选择职业时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通过全面考虑这些因素,能够更好地选择与个人发展需求相匹配的职业,并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工作能力的5个维度你知道吗?
![工作能力的5个维度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2e2773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d.png)
工作能力的5个维度你知道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作能力的5个维度你知道吗?工作能力的5个维度你知道吗?工作技能是指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能力标准的五个维度是
![能力标准的五个维度是](https://img.taocdn.com/s3/m/76606c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5.png)
能力标准的五个维度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对于员工的能力标准也越来越明确。
那么,一个人的能力到底应该如何评判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首先,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内具备的基本能力。
这包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于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次,沟通协调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这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亲和力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能够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提出新观点、新思路并将其付诸实践的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指在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在工作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并能够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第四,团队合作能力是一个人在团队中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包括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效地协调团队关系、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能够有效地协调团队内部关系,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最后,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行为规范。
这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能力标准可以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五个维度来评价。
这五个维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iba能力测评维度 -回复
![iba能力测评维度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54a5fe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e.png)
iba能力测评维度-回复iba能力测评维度主要涉及个人能力的不同方面,包括职业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维度的评估,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规划。
本文将以iba能力测评维度为主题,对这些维度进行逐步详细回答。
第一部分: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内,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通过iba能力测评,可以评估个人的职业能力在哪些方面突出,以及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运用、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
首先,iba能力测评可以帮助个人评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水平。
这包括对所从事行业的了解程度、相关学科的掌握程度等。
通过测评,个人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补充。
其次,iba能力测评可以评估个人在技能运用方面的能力。
技能运用包括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技能,如沟通技巧、数据分析能力、项目管理等。
通过测评,个人可以了解自己在技能运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寻找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部分: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指个人在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
通过iba能力测评,可以评估个人的领导能力在哪些方面突出,以及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领导能力包括团队管理、决策能力、目标设定与执行、激励团队等方面。
首先,iba能力测评可以帮助个人评估自己在团队管理方面的能力水平。
团队管理包括对团队资源的合理分配、团队成员的激励与引导、团队协作与沟通等。
通过测评,个人可以了解自己在团队管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
其次,iba能力测评可以评估个人在决策能力方面的能力水平。
决策能力是指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通过测评,可以了解自己在决策能力方面的强项和弱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
第三部分: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通过iba能力测评,可以评估个人的沟通能力在哪些方面出色,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高管岗位面试的考察维度
![高管岗位面试的考察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c09a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d.png)
高管岗位面试的考察维度在招聘高管岗位时,面试是评估候选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
面试考察的维度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候选人的能力、经验和个性特点。
下面将从几个主要维度介绍高管岗位面试的考察要点。
一、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高管岗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面试官会通过一系列问题考察候选人的领导风格、团队管理和决策能力。
例如,面试官可以问候选人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如何带领团队完成重要项目,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如何做出关键决策等。
候选人的回答应该能够体现其领导能力是否与该岗位要求相匹配。
二、战略思维高管岗位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能够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有效执行。
面试官可以通过提问候选人的战略规划经验、对市场趋势的把握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来考察其战略思维。
候选人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战略思考过程,并且能够将其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沟通能力高管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各级别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面试官可以通过候选人在面试过程中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解释复杂问题的能力来考察其沟通能力。
候选人应该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回应。
四、团队合作高管岗位需要能够有效地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
面试官可以通过问候选人在过去的工作中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分歧以及如何激励团队成员等问题来考察其团队合作能力。
候选人应该能够展示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贡献,以及如何通过协作实现团队目标的能力。
五、问题解决能力高管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迅速识别和解决复杂问题。
面试官可以通过提问候选人在过去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考察其问题解决能力。
候选人应该能够清晰地说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能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六、适应能力高管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应对多变的环境和不确定的情况。
面试官可以通过问候选人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如何应对变化和挑战,以及如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来考察其适应能力。
公司考核的几个维度
![公司考核的几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dc34f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e.png)
公司考核的几个维度
一、员工绩效评估
1.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员工在考核周期内完成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包括完成质量和时间节点。
2.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评估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工作结果的负责程度。
3.团队合作能力:评估员工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程度,包括能否有效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
二、工作表现和成果
1.工作质量:评估员工完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准确性、规范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2.工作效率:评估员工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方法,是否高效地利用资源完成工作。
3.业绩突出:评估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如创新项目、重要合同等。
三、个人能力和发展
1.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估员工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应用水平。
2.学习和成长能力:评估员工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情况。
3.领导潜力:评估员工在领导能力方面的潜力和发展潜力,包括团队管理、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四、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诚信守法:评估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具备诚信和守法的意识,是否遵守公司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2.职业操守:评估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具备职业操守,如保密能力、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等方面。
3.团队精神:评估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包括尊重他人、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等。
以上是公司考核的几个维度,通过对员工在表现和能力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发展潜力,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职业能力倾向及测量
![职业能力倾向及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a2eb5d0d81c758f5f71f6720.png)
• 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 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 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 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 工人付费?
3.多项能力与职业意向测验
• 六个维度:
• 语言理解和组织能力
• 概念类别能力
• 数学能力
• 抽象推理能力
• 空间推理能力
• 机械推理能力
• 范例
阅读P89 职业能力倾向与典型工作
• 公务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考察内容: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数量关系 • 判断推理 • 常识判断 • 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典型题目
• (1) 15 18 14 20 13 22 ( ? ) 24
• A.12 B.11 C.10 D.9 • (2)做一面国旗要3种颜色的布,问做三面国旗要
用几种颜色的布?
• A.9 B.7 C.5 D.3 • (3)哥白尼地动学说( )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
来任何一种学说可以与它比拟 • A.震撼 B.冲击 C.震动 D.撼击 • (4)事件排序 ①.受到嘉奖 ②.技术革新 ③.捐献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 其次,能力和知识、技能又是密切联系的。
• 一方面,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 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另一方面,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 技能的水平。
•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 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 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
岗位价值评估维度
![岗位价值评估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b3699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a.png)
岗位价值评估维度岗位价值评估维度:探索员角度的思考在现代社会,岗位价值评估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准确评估岗位的价值,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核心职责和所贡献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组织架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激励等方面的决策。
而对于员工个体来说,了解自己岗位的价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岗位价值评估维度是评估岗位价值的重要指标,它涵盖了岗位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从探索员角度出发,对岗位价值评估维度的一些思考。
第一维度: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探索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探索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同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
他们还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技能,如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评估岗位的价值,就需要考察员工在这一维度上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二维度: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员的工作往往涉及到未知的领域和复杂的问题。
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有创意的研究方案和解决方案,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这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中,还包括在团队合作中寻找协同效应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到最优解决方案等方面。
第三维度:影响力和合作能力探索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努力,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他们需要在团队中发挥领导力和影响力,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推动项目的进展。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评估岗位的价值,就需要考察员工在这一维度上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合作能力。
第四维度:结果导向和执行力探索员的工作往往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们需要具备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能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通过有效的计划和执行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优先级管理能力,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效地完成任务。
评估岗位的价值,就需要考察员工在这一维度上的结果导向和执行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摘要职业能力是个体完成某一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任务并达到应有标准的能力。
职业能力的逻辑起点是职业,体现为特定职业的客观要求,其内容包括从事特定职业所应具备的技术或技能。
职业能力随着特定产业的发展而变化。
关键词职业能力;内涵;维度;理性职业能力是近20年我国教育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内学者曾进行过比较全面的综述[1][2]。
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明显。
有论者指出,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目前多数相关讨论和实践都是建立在朴素的主观感知基础之上的,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具有普遍价值的创新实践经验。
”[3]职业能力相关研究之所以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职业能力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晰。
本文以职业能力的内涵、外延及研究目的三个维度为切入点,试图对已有相关研究作出评估,期望有助于推动处于纷扰之中的职业能力理论研究以及踌躇不前的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是什么对于职业能力研究来说,理论层面的内涵、结构、标准,以及实践层面的培养、评价等均属于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其中,内涵无疑是一个前提性问题。
这是因为内涵是某一事(物)最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依据。
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职业能力“是什么”的时候,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才具备可能。
关于职业能力的内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定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这无疑是很难深入研究职业能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职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4][5]。
结合人们已有的认识,如果先澄清能力或职业能力“不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可能会更清晰一些,或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一,能力不应是心理特征。
长期以来,能力被视为包含有特定的心理特征。
如《辞海》明确将能力界定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特性)。
这主要是基于“能力”一词首先是心理学科阐释的概念所致。
不过,这种基于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因为在较多的心理学著作中,是把能力作为智力的同义词来看待的。
能力主要体现为影响活动的效率,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因而是一种实在的力量,而不应属于一种心理特征。
第二,能力不应是知识。
知识在本质上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能被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才能被称为能力。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的获得,而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水平。
但是,知识本身不应是能力。
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来看,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强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这足以表明他们之间的差异。
第三,能力不应是态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表现为人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其工作能力的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态度本身就等同于能力或可以成为能力的一部分。
职业能力在其本质上应以活动为载体(有人称之为行动。
其实,人的思维活动可以体现出能力,但并不表现为行为),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知识、态度等对于能力及其表现可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但他们本身不是职业能力。
而且,在人们的习惯表述中,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态度及能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且不可以互相取代的。
在理论界,职业能力内涵泛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反映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发展变化。
即在现代教育中,人们不应只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应只是关注实用能力的培养,而应提高到知识、态度及能力全面发展的高度。
这种演变是合理的,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及教育的客观要求。
但是,过于宽泛的内涵只会使人们模糊职业能力的实质,从而难以真正合理地把握职业能力。
因此,把职业能力理解为个体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活动力量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这种力量可以是潜在的,但只有在完成该职业范围内的具体事务并达到应有标准的时候才具有实在的意义。
二、有什么如果说,纯粹学理意义上的概念难以界定,那么从外延来考察职业能力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方式。
在这里,人们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职业能力到底“是什么”,而是“有什么”或“包含什么”。
在国内学术界,有不少学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或解析什么是职业能力,其中尤以姜大源、陈宇两位职业教育领域专家的解释为代表。
姜大源认为,“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
”[6] 这三要素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
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陈宇提出职业能力的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以及核心能力[7]。
其中,他认为“核心能力”是范围最宽、通用性最强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技能。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其适用于各种职业,不随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涉及到表达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通用管理能力涉及到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管理能力、资源使用管理能力、运营绩效管理能力。
通用生产能力涉及到熟练操作、安全生产、减少损耗、产品符合规格与创新等。
很显然,姜大源是从类型的角度来揭示职业能力外延的,而陈宇则是以结构作为思考的切入点。
姜大源对于职业能力的三分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德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应该说,这三种能力确实是现代教育(尤其是就业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而三者的划分,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学习者有意识地致力于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至于陈宇的表述,在国内的实践领域(主要是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较多肯定。
有人认为,他的三个层次职业能力结构体系是目前最贴近我国职业活动现状的一种观点陈述,也是最具实际意义的一个政策指向,是对职业能力分析的一个基本框架和思路。
在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践中,对于课程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8]。
但是,这两种对于职业能力的概括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职业能力的外延被扩大、泛化,超越了其应有的范畴。
职业能力是与职业直接关联的能力,不应包含职业要求之外的能力。
所谓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9]。
一般来说,作为社会的人都需要以职业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以职业为载体的。
但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内容远不止职业活动,相应的社会能力的外延也远远大于职业能力的外延。
换言之,并非所有社会能力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具有实际意义,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只会涉及社会能力的一部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核心能力”与“社会能力”的表述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
可见,上述两位专家在对职业能力进行解读的时候,把职业能力给泛化且复杂化了。
实践经验表明,一个社会能力强的人都具有较强或较广泛的职业能力。
但反过来并不必然成立。
对一个人职业能力的要求并不必然地体现在上述的所谓“核心能力”或“社会能力”上。
职业能力外延泛化的原因与其内涵的泛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人的综合素质对于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要求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人如果只关注于对某一特定时期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培养,必然会限制其自身的调适空间,甚至会被职业所淘汰。
从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观念是合理的。
但是,把职业能力等同于社会能力是不合理的,只会人为地提高人们正常理解职业能力的难度。
事实上,职业能力的逻辑起点是职业,体现了特定职业的客观要求,而不是所有社会活动对人的要求。
至于其具体内容,应指从事特定职业所应具备的技术或技能。
三、为什么在考察职业能力“是什么”、“有什么”的时候,应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即研究职业能力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什么。
在这里,目的规定了考察职业能力的方向。
很显然,职业能力研究的出发点是实践,即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而不是理论本身。
在教育实践中,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如何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恰恰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缺乏现实基础,过于强调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以及学理上的“科学性”。
对于这一现象,有学者评论道,“尽管近20年的课程改革一直把目标指向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于停留在高度抽象的层面进行职业能力描述,如问题解决能力、设备操作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这种描述既不能清晰地告诉我们能力的具体内容,也无法准确地界定能力要达到的标准,因而无法依据其进行具体的课程开发。
”[10]人们对于某个概念的描述其实始终是某种“高度抽象”的产物,而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具体内容”。
事实上,国内学术界对于职业能力的把握正是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前者乐于追求宏观的理论把握,后者则需要微观的理论指导。
这种差异决定了理论研究难以承担起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实践的任务。
合理地考察与诠释职业能力应是前者“迁就”后者,而不是各行其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研究者应该着眼于这种能力在现实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培养实践,并能够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换言之,只有把职业能力结合到人才培养以及具体职业要求的实际时,把握其具体内涵才是有可能的,也才有实际意义。
一方面,应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实际。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就业前教育都是以专业教育为载体的。
在教育实践中,专业能力培养的依据是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如果过于泛化地理解职业能力,势必造成教育者与学习者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这并不是说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职业态度、个体心理等)不重要,而是在现实的能力培养过程中过于宽泛的要求恰恰容易造成能力教育的偏离。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在突出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应结合具体职业的要求。
这是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职业始终是一个“变量”。
这里的变量有两层意思,一是职业在不断变化。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使一些职业消失了,同时产生了另一些新的职业。
这种情况在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尤其突出。
二是职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岗位对于人的能力要求呈逐步提高的趋势。
对于职业能力,可以归纳出一个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基本概念,但职业能力的内涵却是具体的、千差万别并且是变动的。